㈠ 皮膚瘙癢有絕招
1葯浴熏蒸療法
葯浴方一
將蛇床子、地膚子、白礬各30克,苦參15克,花椒10克,加入大量清水煎煮,趁熱熏蒸患處,待水溫適宜時浸泡洗浴患處,每日一劑,可洗2-3次,適用於各種疾病所引起的皮膚瘙癢。
葯浴方二
艾葉、苦參、蛇床子、地膚子各30克,蒼耳子20克,一起用大量清水煎煮,最後再加入100剋薄荷稍煎片刻,取葯汁,外洗純配納瘙癢處,每日2次。
2
拔罐治療
依照患處大小,選擇合適的火罐進行拔罐,要求盡量的用灌口罩住病灶處,一般可用單罐或者密排罐;若瘙癢處炎症症狀較重,可加大椎穴或賣鏈靈台穴同時進行拔罐,通常留罐10-15分鍾即可。本方法對於局部小范圍的皮膚瘙癢治療效果明顯,但對糖尿病、血液病所引起的的皮膚瘙癢本方法無效。
3
葯膳食療方法
大棗桂枝乾薑茶
准備大棗12克,桂枝6克,乾薑9克。將所有材料洗凈後加水共煎,每日一劑,代茶飲用,可以益氣和營、止癢。適用於各種類型的皮膚瘙癢診治,尤其是適合於氣血不足同時又感受風寒所引起的皮膚瘙癢症狀。
荸薺清涼茶
准備材料有:荸薺200克,新鮮荷葉10克,白糖10克。首先將荸薺洗凈去皮後切碎絞汁;然後將新鮮荷葉加入白糖一起搗爛,放入過濾好的荸薺汁中,加入開水約200毫升,待微涼後頻繁飲服。此茶可清熱祛風止癢,對於皮膚瘙癢偏於風熱症,有瘙癢遇熱後加重,頭痛目脹,煩熱口渴等症狀時飲用最佳。
醋制木瓜
材料有:米錯100毫升,木瓜60克,生薑9克。將以上三味一起放入砂鍋中煎煮,待醋煮干時取出木瓜使用。連服一周左右,可以疏散風寒,痛經活絡,對於皮膚瘙癢症狀表現有遇冷加重或復發、遇熱瘙癢緩解的人群治療效果明顯。
4
止癢小妙招
生薑止癢法
將患處洗凈,用生薑片塗搽2-3分鍾,至皮膚發紅,每日數次,注意,有皮膚破損者忌用。
大蒜止癢法
取大蒜適量洗凈後於臨睡前搗爛,用紗布包好,搽塗患處2-3分鍾。
香油止癢法
首先准備苦參10克,冰片10克,紅花10克,用香油浸泡一周後,可以用做沒棉簽蘸取香油塗抹於皮膚瘙癢處,止癢效果明顯。
熱水袋止癢法
用裝有熱水的熱水袋熱熨患部,反復多次,可止癢入睡,此法適用於冬季皮膚受寒瘙癢,但必須注意燙傷,且不宜用電熱毯或電熱水袋,以免過於乾燥,加重瘙癢。
㈡ 治皮膚瘙癢秘方_治皮膚瘙癢秘方有哪些
皮膚 瘙癢 症是僅有 皮膚瘙癢 而無原發性損害的 皮膚病 ,患者的抓痕、血痂、色素沉著及苔蘚樣化或 濕疹 樣變有時可繼發感染,民間有很多治療皮膚瘙癢的秘方,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治皮膚瘙癢秘方,希望能幫到你。
治皮膚瘙癢秘方
1、祛風止癢湯
蟬衣15克、徐長卿15克、當歸10克、生地15克、紅棗10個。每天l劑,煎2遍和勻,日2-3次分服。大便乾燥或 便秘 者加生首烏15-30克。
蟬衣、徐長卿祛風止癢。生地、當歸涼血養血、潤燥。紅棗健脾和胃營血。全方功能祛風止癢,養血潤燥。避免刺激性食物,如煙、酒、咖啡等,切忌搔抓、摩擦、熱水、肥皂擯洗或亂搽成葯等。
2、潤膚止癢液
生甘草30克、蛇床子30克。煎2遍和勻,去渣濃縮成200ml,瓶裝備用。同時塗局部,日2-3次。皮膚乾燥加甘油50ml,冰片3克(用酒或75%酒精30ml溶化後和入)。
生甘草潤膚止癢。蛇床子祛風止癢。煎濃外塗有滋潤皮膚,消除瘙癢之功。
3、蛇床子散
蛇床子、明礬、百部、花椒、苦參各9-15克。煎湯趁熱熏洗患處或坐浴。
4、三葉甘草液
女貞子葉、艾葉、皂角、茶葉各15克、生甘草10克。將上葯加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紗布過濾,取煎液外洗或濕敷潰瘍面,每日2-3次。
用本方治療放射性皮膚潰瘍患者32例,經 用葯 10-20天,均獲痊癒。
5、蒼艾洗劑
蒼耳草、艾葉各50克,蜂房、白鮮皮、苦參、地膚子、川槿皮各30克,川椒、白礬各20克。水煎濾渣,集葯液,趁熱洗浴,每天1劑,每天洗1-2次,每次搓擦15-20分鍾,7天l療程。
祛風、 清熱 解毒 ,殺蟲止癢。
6、涼血祛風湯
生地30克,白鮮皮、玄參、苦參、銀花、連翹各15克,地膚子、丹皮、赤芍各12克,紫草、荊芥、防風各10克,升麻、薄荷、甘草各6克,蟬蛻3克。每天1劑,水煎2次內服。葯渣再煎反復擦洗患處。一般用葯2劑即可。
7、大黃芒硝冰片
生大黃、芒硝各100克,冰片20克。將上葯共研為細末,裝瓶備用。按病變范圍大小,取適當紗布一塊展平,將葯末均勻撤在紗布中央,約o.5cm厚,將紗布四邊折褶包好,貼敷患處,用膠布固定或綳帶包紮,以防葯粉灑出,2-3天換葯1次。
用本方治療皮膚感染患者165例,經換葯3-5次,均獲治癒。
8、滋血止癢湯
熟、生地各20克,麥冬10克,天冬10克,當歸15克,黃芪15克,黃芩6克,黃連3克,苦參6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瓜萎10克,赤、白芍各15克,何首烏20克,菊花10克,防風6克,蟬衣6克,生麥芽10克。每日1劑,水煎3次日分3次服。1個月為1個療程。可制丸服。滋血潤膚,祛風止癢。
9、祛風止癢湯
荊芥、薄荷、蘄蛇、地膚子、蟬蛻各10克,防風、當歸、威靈仙各12克,何首烏2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天1劑。皮疹有糜爛滲液者加土茯苓、蒼術、黃柏各12克。皮疹部位灼熱紅腫者加生地、金銀花各15克,丹皮、玄參各12克。大便秘結者加大黃、枳實、厚朴各12克。熱重者加黃芩、黃連、龍膽草各10克。
10、四黃液
魚腥草、生大黃、川黃連、黃芩、黃柏各15克。將上葯加水500毫升,煎熬沸後20分鍾,待冷至35℃左右即可應用。用時,取面積稍大於病灶范圍的敷料或折至4-5層的毛巾,浸透上葯液濕敷局部,每次敷40-60分鍾,無需包紮。每日敷3-4次。數料冷卻後於溫葯液中浸透。每日1劑。
11、米糠餾油
米糠餾油。用糠餾油塗局部後以電吹風吹之(也可以火烘),每日1劑,每次10分鍾。殺蟲,止癢。
12、苦參制劑
陳醋500毫升,苦參200克。先將苦參用水洗凈,放人陳醋中浸泡5天。用前先將患處洗凈,用棉簽蘸葯塗搽患處,每日早晚各1次。止癢去屑。
治皮膚瘙癢秘方有哪些
1、黃芪50克,當歸、生地、白蒺藜、地膚子、夜交藤各15克,赤芍、地龍、桃仁、川芎各10克,制首烏18克,蟬蛻10克。7劑,1天1劑,水煎服。
2、取荊芥、防風、苦參、絲瓜絡、蛇床子、當歸各30克,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洗浴,每次10~20分鍾,每日2~3次,每日1劑,連續5~7天。
3、取苦參100克,加入食用白醋適量,浸泡3~5天即成。每日洗浴時,加入苦參醋液30~50毫升於浴水中洗浴,或用棉簽蘸葯液外搽瘙癢處,每日2~3次,連用5~7天。
4、取刺蒺藜、何首烏各等量,研為細末,裝瓶備用。每晚洗浴後,取葯末適量,加米醋少許調為稀糊狀,外敷於雙足心湧泉穴,敷料包紮,膠布固定,每晚貼敷,次晨取下,連用7~10天。
5、取紅花、紫草、山梔、大黃各等量,研為細末,加冰片適量,混合均勻,裝瓶備用。使用時每次取葯末少許,加凡士林調成糊狀,外敷於肚臍孔處,敷料包紮,膠布固定,每日換葯1次,連用1~2周。
6、醋里含有的酸性物質和醛類化合物能使毛細血管擴張,對皮膚有刺激作用。甘油能軟化皮膚並保持水分。配置的方法:將白醋與甘油按3∶7的比例混合,每天1次或每星期2~3次,浴後立即塗抹患處的皮膚。
7、取夜交藤、雞血藤、烏梢蛇各20克,加入上等白酒適量,浸泡1周即成。每日洗浴時,加入葯液30~50毫升於浴水中洗浴,連用5~7天。
8、取苦參、癬皮、蛇床子、蟲衣、紅紫草、防風各10克,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溫時足浴,每日2次,每次10~30分鍾,每日1劑,連用5~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