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脂溢性皮炎洗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脂溢性皮炎洗

發布時間: 2023-12-23 13:45:47

❶ 脂溢性皮炎怎麼治療

治療脂溢性皮炎主要分為一般治療、外用葯物治療和系統葯物治療三大方面,具體如下:

1、一般治療主要是要注意日常生活規律、睡眠充足、飲食清淡,限制多脂以及多糖分的飲食,避免過度的飲酒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各種機械的刺激,包括使用鹼性大的肥皂洗浴。

2、外用葯治療原則主要是消炎、殺菌、止癢和祛除油脂,常用的外用葯主要是各類含有抗真菌的混合制劑,例如復方咪康唑霜、復方益康唑霜,也可以外用鈣調磷酸酶的抑制劑,例如吡美莫司或他克莫司,頭皮的脂溢性皮炎可以外用含有酮康唑或二硫化硒的洗遲逗發香波,有糜爛的部位要外用預防感染擾消的氧化鋅油或利凡諾爾。

3、系統葯物治療主要是對症治療,瘙癢劇烈的可口服抗組胺止癢的葯物,例如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確診是真菌感染引起的脂溢性皮炎。皮損面積廣泛的可以口服抗菌的葯物,例如伊曲康唑或特比萘芬。有細菌感染的時候,症狀嚴重的口服四環素或多西環素,嚴重的脂溢性皮炎還可以小量口服糖皮質激素碼李賣。

❷ 脂溢性皮炎

分類: 醫療健康
解析:

脂溢性皮炎是一種發生於皮脂溢出部位的慢性皮膚病,多見於青壯年,且男多於女。發病原因不明,可能與皮脂溢出過多,遺傳因素,飲食習慣及B族維生素缺乏有關。

脂溢性皮炎好發於人體多皮脂、多毛、多汗的部位,如頭部、顏面、胸背、腋窩、臍、會陰等處,其中以頭部多見。

脂溢性皮炎有兩種形態,一種為鱗屑型,多見於成年人,頭皮較乾燥,有多量糠秕樣脫屑和癢感,多發生在頭頂部,如不及時治療可以引起脫發,稱為脂溢性脫發。另一種形態為痂皮型,多見於肥胖的嬰兒,患兒的頭皮上有片狀油膩性粘著性黃色結痂,痂下有炎症,並有糜爛和滲出,患處瘙癢劇烈。

本病可用1%氯黴素雷瑣辛酊、硫新霜、膚輕松等外搽。內服維生B6、B2也有一定療效。

脂溢性皮炎是好發於皮脂區皮膚的亞急性或慢性皮炎,又稱脂溢性濕疹,是在炎性紅斑的基礎上,覆蓋油膩性鱗屑和結痂,且發生在皮脂溢出部位。

病因:本病是在皮脂溢出過多的基礎上,引起的皮膚繼發性炎症。目前病因尚不十分明了。皮脂溢出過多可能與遺傳、代謝障礙、內分泌失調等有關。此外,精神因素、飲食習慣、維生素B族缺乏、嗜酒等,對脂溢性皮炎的發生發展可能有一定影響。

症狀:本病往往只局限於頭皮,有的僅表現為較多的糠樣鱗屑。基底無明顯炎症,即所謂乾性糠疹或頭皮屑。較重者則基底發紅,上附油膩性鱗屑,可有滲出和結痂。頭皮損害病程較久者可引起脫發,尤以頂部較明顯。

預防:

1、防治原則是調節飲食,多吃新鮮蔬菜,限制多脂、多糖飲食,忌食辛辣、酒等 *** 性食物,避免精神過度緊張及局部搔抓,生活有規律,保持足夠睡眠。

2、在平常沐浴時,加入潔爾陰洗液,稀釋至3-5%,不僅柔潤皮膚,使肌膚光滑細膩,亦可預防多種皮膚病。

治療:

內用葯物療法:

1、維生素類:維生素B6,每次20mg,每日3次,口服;維生素B2,每次10mg,每天3次,口服。

2、瘙癢劇烈者,給予鎮靜劑,止癢劑,如安定每次2.5mg,每日3次,口服;撲爾敏4mg,每日3次,口服。

外用療法:

1、25%濃度潔爾陰洗液每日外用2-3次,連續治療1個月,對頭皮脂溢性皮炎具有止癢消炎的作用。

2、三黃洗劑外搽皮損,每日2次。

❸ 什麼是脂溢性皮炎呢

脂溢性皮炎又稱脂溢性濕疹,是發生在皮脂腺豐富部位的一種慢性丘疹鱗屑性炎症性皮膚病。本病多見於成人和新生兒,好發於頭面、軀乾等皮脂腺豐富區。
本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脂溢性皮炎的發病可能與皮脂溢出、微生物、神經遞質異常、物理氣候因素、營養缺乏以及葯物等的作用有關。近年來,卵圓形糠秕孢子菌與脂溢性皮炎的關系得到了重視,認為其在脂溢性皮炎的發病中起重要的作用。此外,精神因素、飲食習慣、B族維生素缺乏和嗜酒等,對本病的發生發展也可能有一定影響。泛發而頑固的脂溢性皮炎可以是HIV感染重要的皮膚症狀。
皮損主要出現在頭皮、眉弓、鼻唇溝、面頰、耳後、上胸、肩胛間區、臍周、外陰和腹股溝等部位。初期表現為毛囊周圍炎症性丘疹,之後隨病情發展可表現為界限比較清楚、略帶黃色的暗紅色斑片,其上覆蓋油膩的鱗屑或痂皮。自覺輕度瘙癢。發生在軀幹部的皮損常呈環狀。皮損多從頭皮開始,逐漸往下蔓延,嚴重者可泛發全身,發展為紅皮病。
嬰兒脂溢性皮炎常發生在出生後2~10周,頭皮覆蓋油膩的黃褐色鱗屑痂,基底潮紅。眉弓、鼻唇溝和耳後等部位也可能受累,表現為油膩性細小的鱗屑性紅色斑片。常在3周至2個月內逐漸減輕、痊癒。對於持久不愈者,應考慮特應性皮炎的可能性。

❹ 脂溢性皮炎簡介

目錄

  • 1 拼音
  • 2 英文參考
  • 3 概述
  • 4 脂溢性皮炎的病因
  • 5 脂溢性皮炎的臨床表現
  • 6 脂溢性皮炎的診斷
  • 7 需要與脂溢性皮炎相鑒別的疾病
  • 8 脂溢性皮炎的治療方案
    • 8.1 飲食禁忌
    • 8.2 內服葯
    • 8.3 外用葯
    • 8.4 中醫治療
  • 9 參考資料
  • 附:
    • 1 治療脂溢性皮炎的中成葯
    • 2 脂溢性皮炎相關葯物

1 拼音

zhī yì xìng pí yán

2 英文參考

seborrheic dermatitis [國家基本葯物臨床應用指南:2012年版.化學葯品和生物製品]

beatle acne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dermatitis seborrheica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eb Derm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eborrhea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eborrhoic dermatitis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SED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概述

脂溢性皮炎(seborrheic dermatitis)是發生於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種慢性炎症性皮膚病[1]。主要出現於頭面部和胸背部。病因不明,可能與皮脂溢出、糠秕孢子菌感染、精神因素或飲食習慣有關[1]。

4 脂溢性皮炎的病因

脂溢性皮炎的病因不明。可能由於皮脂分泌過多,改變了皮膚正常PH值,抑菌能力降低,使原來存在於皮膚上的一些非致病菌如卵圓糖疹芽孢子菌大量繁殖,繼發性引起局部炎症。細菌可分解出遊離脂肪酸, *** 皮膚。此外,飲酒,內分泌功能失調物理化學因素可能對本病發生有一定影響。

5 脂溢性皮炎的臨床表現

多見於成年人,也可發生於新生兒,男性多見[1]。好發於皮脂腺分布較多部位,如頭、面、耳後、腋窩、胸前、肩胛間、腹股溝等。

初發皮疹為毛囊周圍的紅色丘疹或斑片,互相融合,上面覆有油膩狀鱗屑或黃痂。由於發生的部位不同,症狀各異,如頭部損害,重者可伴滲出結痂,有臭味,可引起頭頂脫發,稱脂溢性脫發。眉、鼻翼、耳後見灰白色鱗屑或黃痂,基底潮紅,軀幹部位不規則黃紅色或淡紅色斑片,復以糠秕狀鱗屑,嚴重者發展至全身而成紅皮症。

有時因搔抓,繼發感染毛囊炎、癤腫、淋巴結炎。

6 脂溢性皮炎的診斷

在皮脂分布多的部位出現帶油性的斑片或丘疹,自覺瘙癢,慢性經過。不難診斷。

1.多見於成年人,也可發生於新生兒,男性多見[1]。

2.好發於面部、胸背部等皮脂溢出部位[1]。

3.初發時表現為毛囊周圍的丘疹,逐漸發展為紅斑,上有油膩性鱗屑[1]。

4.慢性病程,伴不同程度瘙癢[1]。

7 需要與脂溢性皮炎相鑒別的疾病

脂溢性皮炎需與頭部銀屑病、濕疹、玫瑰糠疹等疾病相鑒別[1]。

8 脂溢性皮炎的治療方案

8.1 飲食禁忌

限制油膩食物和 *** 性食物[1]。多食蔬菜水果。

8.2 內服葯

(1)維生素B族類制劑,如維生素B1或B2。

口服維生素B2,5~10mg,一日3次[1]。

(2)有人主張服酮康唑或四環素。

重症者可口服賽庚啶或氯苯那敏,必要時可口服潑尼松[1]。

8.3 外用葯

去脂、消炎、殺菌、止癢的原則,常用復方硫磺洗劑,復方氯黴素酊、或希爾生液。

間斷外用氫化可的松軟膏[1]。避免長期大量反復使用,以免引起皮膚萎縮或造成激素性皮炎[1]。可聯合使用咪康唑乳膏[1]。

8.4 中醫治療

潮紅、滲液、結痂時可以清熱、解毒、利尿為治則,用龍膽瀉肝湯加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