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濕疹慢性和神經性皮炎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濕疹慢性和神經性皮炎

發布時間: 2023-12-23 10:41:54

① 如何判斷濕疹和神經性皮炎

您好!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症性皮膚病,一般認為與變態反應有一定關系.其臨床表現具有對稱性,滲出性,瘙癢性,多形性和復發性等特點.也是一種過敏性炎症性皮膚病以皮疹多樣性,對稱分布,劇烈瘙癢反復發作,易演變成慢性為特徵.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任何部位,任何季節,但常在冬季復發或加劇有滲出傾向,慢性病程,易反復發作. 而神經性皮炎好發於頸部,四肢,腰骶,以對稱性皮膚粗糙肥厚,劇烈瘙癢為主要表現的皮膚性疾病.神經性皮炎又稱慢性單純性苔蘚.是以陣發性皮膚瘙癢和皮膚苔蘚化為特徵的慢性皮膚病.為常見多發性皮膚病,多見於青年和成年人,夏季多發或季節性不明顯. 所以,從您的症狀來看,可能神經性皮炎的診斷可能性比較大.治療包括:1.去除可能的病因,如情緒波動,或神經衰弱明顯者可給予安眠鎮靜類葯物; 2.避免刺激,如局部反復搔抓,熱水燙洗,洗滌劑的使用等不良刺激.忌刺激性飲食如酒,濃茶,咖啡及辛辣食物; 3.止癢,可給予抗組胺類葯物,靜脈及局部封閉治療,外用皮質類固醇軟膏,硬膏及焦油等制劑; 4.物理治療,包括淺層X線照射,同位素32磷,90鍶敷貼,液氮冷凍,鐳射,磁療,蠟療,礦泉浴及光化學療法.

② 濕疹、股癬和神經性皮炎如何鑒別診斷

神經性皮炎症狀
1、本病初發時,僅有瘙癢感,而無原發皮損,由於搔抓及摩擦,皮膚逐漸出現粟粒至綠豆大小的扁平丘疹,圓形或多角形,堅硬而有光澤,呈淡紅色或正常皮色,散在分布。因有陣發性劇癢,患者經常搔抓,丘疹逐漸增多,日久則融合成片,肥厚、苔蘚樣變,表現為皮紋加深、皮嵴隆起,皮損變為暗褐色,乾燥、有細碎脫屑。斑片樣皮損邊界清楚,邊緣可有小的扁平丘疹,散在而孤立。皮損斑片的數目不定,可單發或泛發周身,大小不等,形狀不一。
2、神經性皮炎好發於頸部兩側、頸部、肘窩、腘窩、骶尾部、腕部、踝部,亦見於腰背部、眼瞼、四肢及外陰等部位。皮損僅限於一處或幾處為局限性神經性皮炎;若皮損分布廣泛,甚至泛發於全身者,稱為泛發性神經性皮炎。
3、自覺症狀為陣發性劇癢,夜晚尤甚,影響睡眠。搔抓後引直血痕及血痂,嚴重者可繼發毛囊炎及淋巴炎。
4、本病為慢性經過,症狀時輕時重,治癒後容易復發。
股癬主要應同神經性皮炎和慢性濕疹鑒別:神經性皮疹及慢性濕疹真菌檢查均為陰性外,該兩種病未見損害邊緣略高於鄰近正常皮膚,而且也無夏重冬輕的現象。
神經性皮炎診斷鑒別
根據臨床好部位和典型苔蘚樣變損害,無水皰,陣發發劇癢,慢性經過等特點,一般可作出診斷。但須與下列疾病相鑒別:
一慢性濕疹:詳見肛門濕疹節。
二瘙癢病:多見於老年人,常與季節有關,皮損為繼發性。

③ 濕疹與神經性皮炎有何區別

前言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的炎症反應性皮膚回病,病答因比較復雜,一般認為與變態反應有關,臨床上皮損呈多形性,急性期皮損以丘皰疹為主,有滲出傾向,慢性期以苔蘚樣變為主,易反復發作。伴有劇烈瘙癢。而神經性皮炎又稱慢性單純性苔蘚,是以陣發性劇癢和皮膚苔蘚樣變為特徵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病。兩種病的皮損十分相似,在臨床上也很難分辨清楚。具體的異同,將在下面進行闡述

④ 濕疹和神經性皮炎的症狀有什麼區別

神經性皮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皮膚神經功能障礙性皮膚病。症狀表現為內:頸、肘、膝及容骶尾部出現紅斑、丘疹,融合成片,表面粗糙,紋理加深,對稱分布,劇烈騷癢。
而濕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主要表現為皮膚瘙癢、乾燥、脫屑、滲液、膿皰、皮膚色素沉著等現象。
去除的話建議你用金銀花水清洗皮膚後在塗抹蘊磯霜到濕疹患處,堅持一段時間就會好轉的。
除此之外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避免洗澡水過熱,雖然會暫時起到止癢作用,但是這是不可取的。
②清洗患處的時候,不能用鹼性比較強的肥皂。
③衣著宜寬松,以減少摩擦刺激,勿使化纖及毛織品直接接觸皮膚,還有勤換洗貼身衣物。
④飲食上避免吃海腥發物及腥辣食物,如酒、煙、羊肉、牛肉、魚、蝦等食品,最好保持清淡的飲食,多吃水果蔬菜。

⑤ 神經性皮炎,濕疹用什麼葯最好

你好,神經性復皮炎是一種由制神經功能障礙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病,以陣發性皮膚瘙癢和皮膚苔蘚化為特徵。由於瘙癢劇烈,治療可選用鎮靜葯及抗組胺葯物對症治療,局部肥厚皮損可以選用封閉療法,局部外用糖皮質激素葯膏等治療。祝你早日康復!

⑥ 神經性皮炎和濕疹有什麼區別

慢性濕疹也可診斷為皮炎或神經性皮炎,兩個病在用葯上沒多大區別,對於患者沒有必須太糾結

⑦ 濕疹和神經性皮炎的症狀有什麼區別

兩個表現還是有一些差別的,後者較多出現在神經分布區域,苔蘚化比較嚴重。濕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瘙癢劇烈的一種皮膚炎症反應。有陣發性癢考慮慢性單純苔蘚。神經性皮炎又稱慢性單純苔蘚,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皮膚神經功能障礙性皮膚病。

⑧ 面部如何區分濕疹,神經性皮炎和脂溢性皮炎急!

分類: 醫療健康 >> 皮膚科
問題描述:

要給些實用和通俗易懂的判斷。

解析:

濕疹---[症狀體症] 1.皮損:丘疹、丘胞疹、小水吵纖胞、糜爛、滲液、結痂、脫屑、苔蘚化; 2.發病部位對稱分布; 3.自覺劇癢。

[診斷依據] 1.多形性皮疹; 2.皮損分布對稱; 3.劇癢; 4.易滲出; 5.易反復發作成慢性。

神經性皮炎---[症狀體症] 1.皮疹好發於頸部、四肢伸側及腰氐部、國窩、外陰; 2.自覺劇癢,病程慢性,可反復發作或遷延不愈; 3.常先有局部瘙癢,經反復搔抓摩擦後,局部出現粟粒狀綠豆大小的圓形或多角形扁平丘疹、呈皮色、淡搜漏紅或淡褐色,稍有光澤,以後皮疹數量增多且融合成片,成為典型的苔蘚樣皮損,皮損大小形態不一,四周可有少量散在的扁平丘疹; [診斷依據] 1.本病中青年多見,先有劇烈瘙癢,後有皮損; 2.皮疹為扁平丘疹,苔蘚樣變,無滲出; 3.皮疹好發於頸部、四肢伸側、腰氐部、國窩、外陰; 4.病程慢性,常反復發作。

脂溢性皮炎----[症狀體症] 1.典型世碰爛皮損為邊緣清楚的暗黃紅色斑、斑片或斑丘疹,表面被覆油膩性鱗屑或痂皮。由於病變發生的部位不同,臨床表現略有差別; 2.皮疹好發於頭皮、眉部、眼瞼、鼻及兩旁、耳後、頸、前胸及上背部肩胛間區、腋窩、腹股溝、臍窩等皮脂腺分布較豐富部位; 3.自覺症狀為不同程度的瘙癢; [診斷依據] 1.好發於成年人及新生兒,典型皮損為邊緣清楚的暗黃紅色斑片或斑丘疹;上覆油膩性鱗屑或痂皮,分布對稱; 2.皮損好發於皮脂腺分布較豐富部位,如頭、面及皺襞處等; 3.病程慢性,伴不同程度的瘙癢。

⑨ 濕疹和神經性皮炎的症狀有什麼區別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炎性皮膚病,以皮疹損害處具有滲出潮濕傾向而故名。該病病程遷延難愈、易復發。

【臨床表現】濕疹臨床症狀變化多端,根據發病過程中的皮損表現不同,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種類型。急性濕疹的損害多形性,初期為紅斑,自覺灼熱、瘙癢。繼之在紅斑上出現散在或密集的丘疹或小水皰,搔抓或摩擦之後,搔破而形成糜爛、滲液面。日久或治療後急性炎症減輕、皮損乾燥、結痂、鱗屑,而進入亞急性期。慢性濕疹是由急性、亞急性反復發作不愈演變而來,或是開始時即呈現慢性炎症,常以局限於某一相同部位經久不愈為特點,表現為皮膚逐漸增厚,皮紋加深、浸潤,色素沉著等。主要自覺症狀是劇烈瘙癢。

濕疹雖有上述的共同臨床表現,但不同部位的濕疹,其皮損形態也有一定差異。如外耳道濕疹易伴發真菌感染,乳房濕疹常見於哺乳期婦女,常有皸裂而伴疼痛。肛門、陰囊濕疹常因搔抓、熱水皂洗而至急性腫脹或糜爛。小腿部濕疹常致潰爛,不易癒合等。除上述以外,在臨床上還有部分表現尋常的特殊型濕疹,如繼發於中耳炎、潰瘍、瘺管及褥瘡等細菌性化膿性皮膚病的傳染性濕疹樣皮炎、對自體內部皮膚組織所產生的物質過敏而引發的自體敏感性濕疹。嬰兒濕疹好發於滿月後嬰幼兒期,常對稱發生在手背、四肢伸側及臀部。皮損形狀似錢幣的錢幣狀濕疹。

神經性皮炎是一種皮膚功能障礙性疾病,具有明顯的皮膚損害。多發生在頸後部或其兩側、肘窩、國窩、前臂、大腿、小腿及腰骶部等。常成片出現,呈三角形或多角形的平頂丘疹,皮膚增厚,皮脊突起,皮溝加深,形似苔蘚。常呈淡紅或淡褐色。劇烈搔癢是其主要的症狀。如全身皮膚有較明顯損害者,又稱之為彌漫性神經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