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神經性皮炎用什麼中葯治療
神經 性 皮炎 用什麼 中葯 治療好呢?神經性皮炎在我們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也是比較難以治療的一種皮膚 疾病 了,下面就一起看看神經性皮炎用什麼中葯治療好。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神經性皮炎用什麼中葯治療,希望能幫到你。
神經性皮炎用什麼中葯治療
1、神經性皮炎用什麼中葯治療
神經性皮炎患者可用何首烏18克,當歸、荊芥各5克,胡麻、苦參、生地各15克,白芍12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用10劑。
荊芥、防風、生地、當歸、蟬蛻、蒼術、茯神、石膏、苦參、知母、牛蒡子各10克,木通、甘草各5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
白鮮皮、苦參、蛇床子、地膚子各30克。主治:神經性皮炎。用法:水煎,趁熱熏洗患處。
樟腦、冰片各等份。主治:神經性皮炎。用法:研為細粉,以75%酒精溶解,用棉球蘸葯反復塗擦患部,干後再塗1次。完全乾燥後用傷濕止痛膏貼於患處,隔3-4日換葯1次。
2、神經性皮炎的病因
精神因素:目前認為是發生本病的主要誘因,情緒波動、精神過度緊張、焦慮不安、生活環境突然變化等均可使病情加重和反復。
胃腸道功能障礙、 內分泌 系統功能異常、體內慢 性病 灶感染等,均可能成為致病因素。
局部刺激:如衣領過硬而引起的摩擦, 化學 物質刺激、昆蟲叮咬、陽光照射、搔抓等,均可誘發本病的發生。
3、神經性皮炎的分類
局限性神經性皮炎
90%以上好發於頸部,其次為肘、骶、眼瞼、腘窩等處,首先感覺局部 瘙癢 ,後出現集簇的粟粒至米粒大正常皮色或淡褐色、淡紅色多角形扁平丘疹,稍具光澤,覆蓋少量秕糠狀鱗屑,進而丘疹互相融合成片,因癢常搔抓刺激皮膚漸增厚,形成苔蘚樣變,境界清楚,患處皮損周圍常見抓痕,有血痂形成。
播散性神經性皮炎
皮損表現與局限性神經性皮炎相似,但分布廣泛,累及頭、四肢軀乾等處,陣發性劇癢,尤以夜間為甚,影響睡眠,病程慢性,易反復發作,由於經常搔抓可繼發 濕疹 樣改變或繼發感染發生 毛囊炎 、癤病等。
如何預防神經性皮炎
1、飲食 健康
健康的飲食也可以從很大程度上降低此病的發病風險。通過調查發現很多患者是飲用了受到污染的水源後而引發的疾病,一些重金屬和化學毒物對於神經系統造成的破壞是非常嚴重的。
2、環境因素
這種疾病的出現與人們生活環境的污染是有一定關系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對於環境造成的污染卻沒有得到控制,很多環境污染物都會共同作用而造成健康傷害。對於環境污染造成的危險因素,大家應該盡量遠離。
3、勤加鍛煉
老年人可以選擇郊野公園或者綠化負氧離子高的地方進行鍛煉來增強抵抗力,對於神經性皮炎患者來講,盡量少接觸重金屬物質,不要塗抹一些化學成分較高的 護膚 品 化妝 品。老年人要多注意增強自身健康,延緩衰老。
神經性皮炎飲食 注意事項
1、忌食辛辣刺激食物:這些食品,辛燥溫熱,動風耗血,能使血熱加重,症狀加重。同時這些食品也有溫陽高興作用,能使 大腦 皮層高興,精神激動,從而加重病情。
2、忌食魚腥發物:因為這些食物易聚濕生氮,助熱動風,能使 風濕 熱邪加重,從而使皮損症狀加重。
3、忌飲刺激性飲料:因煙酒辛熱,善於走竄肌膚,生熱耗血,使血熱更甚。同時可刺激大腦皮層,產生高度高興,從而使病情加重。
4、忌食各種補氣補血之品:因這些食物溫熱補陽能助熱生風,使血燥更甚,使本病遷延難愈。
這些就是神經性皮炎飲食注意事項的相關介紹,專家稱:神經性皮炎跟飲食關系比較大,在患了神經性皮炎以後,建議做好飲食的自我調節,避免進食需要忌口的事物。並且一定要到正規專業的醫院做系統治療,聽從醫師建議。
㈡ 神經性皮炎如何止癢
神經性皮炎又稱慢性單純性苔蘚。是以陣發性皮膚瘙癢和皮膚苔蘚化為特徵的慢性皮膚病。為常見皮膚病,多見於成年人,兒童一般不發病。精神因素目前認為是發生本病的主要誘因,情緒波動、精神過度緊張、焦慮不安、生活環境突然變化等均可使病情加重和反復。局部刺激、化學物質刺激、昆蟲叮咬、陽光照射、搔抓等,均可誘發本病的發生。
局部治療可選用純中草葯膏克炎王塗於患處,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止癢、消腫止痛的效果。它適用於各種皮炎的調理與養護。希望可以幫到你
㈢ 求治神經性皮炎的中葯葯方
神經性皮炎又叫慢性單純性苔蘚,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神經功能障礙性皮膚病。
當歸回15克,白芍15克,生地答15克,丹參15克,苦參10克,秦艽10克,蒼耳子10克,生甘草10克,黃芩12克,山梔12克,白鮮皮12克。水煎服,每日一劑,分3次服。飯前服用。
初發神經性皮炎的加丹皮10克,赤芍10克;病史長久,皮損浸潤較肥厚的加白蒺藜10克,紅花10克;病史較長而皮損彌漫性浸潤肥厚面積大的加烏梢蛇10克,羌活10克,白芷10克。
㈣ 請問神經性皮炎有何特效葯
分類: 醫療健康
問題描述:
請問這病是否可以根治? 有什麼好的葯可以治療?
解析:
可採用如下葯物治療:
(1)口服抗組胺葯,如異丙嗪、撲爾敏、苯海拉明。這三種葯都有嗜睡副作用,白天也可以服用無嗜睡副作用的抗組胺葯,如阿司咪唑或特非那丁。
(2)外用氫化可的松或去炎舒松霜劑,外搽患部。
也可在中醫辨證指導下選用中成葯或方劑治療:
(1)屬肝鬱化火型的,宜舒肝理氣,泄化肝熱。可選丹桅逍遙丸、瀉肝安神丸內服,大便於結者可服龍膽瀉肝丸。
(2)屬風濕蘊郁型的,宜疏風勝濕止癢。可選秦艽丸、防風通聖丸等。
(3)屬血虛風燥型的,宜養血潤膚,祛風止癢。選用:潤膚丸、六味地黃丸等。
注意事項
1. 早睡早起,生活規律。適當進行體育鍛煉。避免抓撓及異物 *** 患部。
2. 避免進食辛辣 *** 性食物和海鮮發物。不飲酒,少抽煙。多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
㈤ 中醫怎麼治療神經性皮炎
神經性皮炎的皮疹以乾燥、粗糙、肥厚、脫屑、瘙癢為特徵,發病與風、燥、血回虛、血瘀關系答最為密切,放治療亦以搜風、潤燥、養血、活血化瘀治則最為常用,另外重鎮寧神養心之葯亦常用之,如珍珠母、代赭石、合歡皮、茯神、酸棗仁、龍骨、牡蠣等,對夾濕熱者應佐加化濕清熱之品,如土茯苓、生地、白鮮皮、苦參等。 神經性皮炎的外治方法很多,諸如前述的外洗療法、外塗療法、外擦療法、發皰療法、劃痕療法、葯烘療法、針刺療法、穴位注射療法、梅花針療法、艾灸療法等對神經性皮炎均有一定的療效,臨床上可根據具體情況選用一種或多種方法進行治療,而且在治療過程中應掌握適應症和用葯不宜過量,以免引起毒副反應。 現代醫學治療神經性皮炎主要是應用鎮靜劑、抗組織胺葯內服和外塗皮質激素類軟膏,亦有採用抗組織胺葯、普魯卡因或皮質激素作局部皮下封閉。
㈥ 中葯治療神經性皮炎怎麼治
1.湯葯
(1)郁熱:丹梔逍遙丸加減。
(2)濕蘊:除濕胃苓湯加減。
(3)血燥:當歸飲子加減。
2.中成葯 加味逍遙丸6克,每日2次;濕毒清膠囊3粒,每日3次;四物膠囊2~4粒,每日3次。
3.單驗方 用鮮核桃外皮內側面塗擦小片皮損處,每日1~2次;芫荽全草適量,搗爛取汁,將皮損表面刮至輕度滲血後,塗擦患處,每日2~3次。
4.外用葯 冰黃膚樂乳膏外搽於丘疹或輕度苔蘚化皮損,每日2次;5%~10%黑豆餾油軟膏可搽於局限性肥厚性苔蘚化皮損,每日2次。
5.葯膳 枸杞子、大棗、酸棗適量,煎水後代茶飲;枸杞子、大棗、粳米適量煮粥,飲用;杭菊花、玫瑰花代茶飲。
㈦ 神經性皮炎中醫怎麼治
局部治療可選用純中草葯膏魯濟克炎王塗於患處,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止癢、消腫止痛的效果。它適用於各種皮炎的調理與養護。
神經性皮炎又稱慢性單純性苔蘚。是以陣發性皮膚瘙癢和皮膚苔蘚化為特徵的慢性皮膚病。為常見皮膚病,多見於成年人,兒童一般不發病。精神因素目前認為是發生本病的主要誘因,情緒波動、精神過度緊張、焦慮不安、生活環境突然變化等均可使病情加重和反復。局部刺激、化學物質刺激、昆蟲叮咬、陽光照射、搔抓等,均可誘發本病的發生。希望可以幫到你
㈧ 常見皮膚病治療使用中成葯配方
日常一些皮膚病困擾著我們,對生活造成很多不便。下面我准備了常見皮膚病治療使用中成葯配方,希望對您有幫助!
常見皮膚病治療使用中成葯配方
一、 病毒性皮膚病(單純皰疹、帶狀皰疹、扁平疣)
發於頭面部:病期較短,或痛或癢,皮疹色紅以丘疹、丘皰疹為主,可兼少數水皰,體質不弱者,可分選芎菊上清丸、黃連上清丸、牛黃上清丸、川芎茶調顆粒、一清膠囊、板藍根顆粒等。
發於胸脅部:皮疹色紅,疼痛,以丘疹為主或見膿皰者,可分選梔子金花丸、一清膠囊、復方青黛膠囊、開胸順氣丸、連翹敗毒丸、平肝舒絡丸;病期長伴刺痛,體質無明顯虛弱者,選血府逐瘀膠囊。
發於下半身:體質不虛者,可分選二妙丸、三妙丸、四妙丸等;陰虛體弱者可用六味地黃丸;陰虛內熱者可用知柏地黃丸。
外用:選山寶皮寧酊、如意金黃散等。
扁平疣:常膚色皮損兼有少氣乏力,脾胃虛弱者,可選貞芪扶正膠囊、參苓白術丸;色淡紅或紅兼有熱象的,可選板藍根沖劑、梔子金花丸、芎菊上清丸、復方青黛膠囊等;色偏深兼有氣滯血瘀徵象者,可選血府逐瘀膠囊、加味逍遙丸、平肝舒絡丸、逍遙顆粒等。
二、 細菌性皮膚病(膿皰瘡)
發於頭面部或泛發者:可分選連翹敗毒丸、梔子金花丸、一清膠囊、雙黃連口服液、金銀花露、新癀片、清開靈口服液等。
三、 真菌類皮膚病(體癬、足癬、股癬、頭癬等)
發於上半身:體質強,皮疹癢,疹色紅者,分選黃連上清丸、梔子金花丸、一清膠囊等。 發於下半身:體質強,皮疹濕癢,疹色偏紅者,可分選二妙丸、三妙丸、四妙丸、當歸苦參丸等。
外用:鈹寶消炎癬濕葯膏、冰黃膚樂軟膏、皮膚康洗液、日舒安洗液等。
四、變態反應性皮膚病(皮炎、濕疹、蕁麻疹等)
(一) 皮炎濕疹類
急性期:病期短,皮損色紅腫脹,瘙癢,兼心煩,口乾,便秘等,可選防風通聖丸、一清膠囊、清開靈口服液、新癀片、羚羊角膠囊、二妙丸、三妙丸、四妙丸、梔子金花丸等。 亞急性期:皮損顏色轉淡或深,可有少量滲出,瘙癢,體質強者可選當歸苦參丸、膚癢顆粒、防風通聖丸;脾胃弱,食少便溏者選參苓白術丸。
慢性期;皮損肥厚,粗糙乾燥,瘙癢明顯可分選四物合劑、膚癢顆粒、天麻鉤藤顆粒、參苓白術散等。
外用:急性期馬齒莧濕敷;亞急性期冰黃膚樂軟膏、皮膚康洗液、日舒安洗液等;慢性期冰黃膚樂軟膏、鈹寶消炎癬濕葯膏等。
(二) 蕁麻疹
急性期: 體質較強者可分選防風通聖丸、芎菊上清丸、川芎茶調顆粒、膚癢顆粒等;伴疹色不紅、惡寒時可選銀翹解毒顆粒,疹色偏紅、不惡寒時可選桑菊感冒片。
慢性期:體質較強者可選用膚癢顆粒、血府逐瘀膠囊、川芎茶調顆粒等;脾胃虛寒,喜溫喜按,面色淡白,四末不溫者可選附子理中丸;脾胃虛弱,食少便溏可選參苓白術丸;氣虛自汗惡風或陽虛(寒冷性蕁麻疹)可選玉屏風口服液、貞芪扶正膠囊、陽和丸等;血虛生風,肌膚乾燥無光澤可選四物合劑、烏雞白鳳丸。
五、紅斑鱗屑性皮膚病(玫瑰糠疹、銀屑病)
(一) 玫瑰糠疹
疾病早期:風熱偏盛,疹色紅,癢,可分選復方青黛膠囊、防風通聖丸、一清膠囊等;偏風濕的,疹不甚紅可選當歸苦參丸,熱象明顯的可選三妙丸。
疾病時間較長的:可分選四物合劑、血府逐瘀膠囊、貞芪扶正膠囊、膚癢顆粒等。
(二) 銀屑病
進行期:可分選復方青黛膠囊、消銀片、一清膠囊、新癀片、清開靈口服液、羚羊角膠囊等。 消退期:可分選消銀片、當歸苦參丸、三妙丸、參苓白術丸等。
靜止期:可分選血府逐瘀膠囊、四物合劑、大黃蟄蟲丸、貞芪扶正膠囊等。
關節病型銀屑病伴關節灼熱紅腫沉重,或發熱、口渴不欲飲可用濕熱痹顆粒、新癀片;伴發熱的急性期銀屑病可選清開靈口服液、新癀片;滲出性銀屑病兼體質較強者,可分選一清膠囊、二妙丸、三妙丸、四妙丸。
外用:選冰黃膚樂軟膏、5~20%黑豆餾油軟膏。
六、瘙癢性皮膚病(癢疹、神經性皮炎、皮膚瘙癢症)
病期短或較短:皮損偏上半身,風熱徵象明顯可分選防風通聖丸、連翹敗毒丸;兼有濕熱徵象的可選用一清膠囊、當歸苦參丸;兼肝陽上亢,熱擾心神,失眠不安者,可選天麻鉤藤顆粒。
病期較長:出現血虛徵象者選四物合劑;脾胃虛弱、氣虛者可選參苓白術丸、貞芪扶正膠囊、玉屏風口服液;體質較強兼氣血瘀滯可選膚癢顆粒、血府逐瘀膠囊;肝氣郁結無明顯熱象的可選平肝舒絡丸、逍遙顆粒,兼有熱象的,心煩易怒,兩脅脹痛選加味逍遙丸;心悸健忘,失眠多夢,大便乾燥選天王補心丹。
外用:冰黃膚樂軟膏、鈹寶、苦豆子油搽劑、皮膚康洗液、日舒安洗液。
七、色素性皮膚病(黃褐斑、白癜風)
(一) 黃褐斑
色淡褐,伴脾胃虛弱,食少便溏者,可選參苓白術丸、貞芪扶正膠囊;肝氣郁結,斑色黃褐者,可分選逍遙顆粒、加味逍遙丸、平肝舒絡丸;血虛兼血瘀的褐色斑,可選四物合劑、血府逐瘀膠囊;肝腎不足,疹色深褐加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金匱腎氣丸、二至丸等。 外用:絲白祛斑軟膏
(二) 白癜風
病程短:風熱徵象,疹色有光澤,顏色為淺色素斑可選川芎茶調顆粒、防風通聖丸;濕熱徵象可選梔子金花丸、三妙丸、當歸苦參丸等。
病期較長:疹色白,周圍正常膚色加深,可分選白癜風丸、二至丸、首烏丸、血府逐瘀膠囊等。
外用:復方卡力孜然酊。
八、斑禿
病程短:風熱徵象者,可選芎菊上清丸、防風通聖丸等;肝風內動,心神不寧者選天麻鉤藤顆粒;肝氣郁結者選逍遙顆粒、加味逍遙丸等。
病程較長:血虛,氣虛,肝腎不足者分選養血生發膠囊、斑禿丸、首烏丸、貞芪扶正膠囊、烏雞白鳳丸等。
㈨ 治療神經性皮炎的葯方有哪些
1內服抗組胺葯(見蕁麻疹)和鎮靜葯,如安定5mg或舒樂安定1mg、多慮平25mg,每晚睡前口服。
2.封閉內治療:泛發性神經性容皮炎可用0.25%鹽酸普魯卡因靜脈封閉。局限型可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局部封閉,可選用去炎松或強的松龍,並加入鹽酸普魯卡因,作局部皮下封閉。以強的松龍為例,每次用量不超過25mg,每周1~2次。
3.外用葯物:可選用地塞米松煤焦油搽劑、地塞米松丙二醇、膚輕松醑、氫萬等;各種皮質激素霜劑等;軟膏:5%~10%糠餾油軟膏、黑豆餾油軟膏等;貼膏:膚疾寧、皮炎靈等。
4.中醫驗方:
當歸、川芎、赤芍、牛膝各10克,生地、丹參、生苡仁各30克,白蘚皮15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葯浴:可選用楮桃葉、苦參、龍葵各適量,煎湯泡洗。
外擦:可選皮炎寧酊、舒膚特、普癬水、皮癬水、斑蝥醋、羊蹄酒,外擦患處,每日2~3次;或鮮石榴皮,蘸明礬末,外擦患處。
中成葯:可選用當歸片、清解片、地龍片、烏梢止癢丸等。
【注意事項】
(1)生活起居應有規律,注意勞逸結合。
(2)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盡量減少搔抓、摩擦、熱水洗燙。
(4)勿濫用葯,不喝濃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