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皮膚上有許多小血點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問題.根據您的敘述,身上起紅色血點一般是皮膚受刺激毛細血管擴張充血,或者破裂造成的。有的人天生皮膚就敏感稍微遇到刺激物如受凍,受辣等皮膚就會出現紅色血點 ,不用太擔心。如果在未受刺激的情況下多次出現就應該到醫院去就診,因為極有可能是慢性病的徵兆。 血常規各指標參考范圍及臨床意義有很多,比較復雜. 血常規主要是檢查血液方面的問題,如身體是否有感染,是否貧血,是否有血液疾病的可能性。以便排除有關引起紅色血點的慢性 疾病. 建議您還是要找醫生或專家看看, 可能會解釋的更清楚,權威. 功能性子宮出血與您的皮膚上有許多小血點沒有多大關系,它常表現為月經周期失去正常規律,經量過多,經期延長,不規則陰道流血這類方面.給您提供幾種常見的月經不調的食療方如下: 1.黑木耳紅棗茶:黑木耳30克,紅棗20枚,黑木耳紅棗共煮湯服之。每日1次,連服。功能補中益氣,養血止血。主治氣虛功能性月經出血過多。 2.濃茶紅糖飲:茶葉、紅糖各適量。煮濃茶一碗,去渣,放紅糖溶化後飲。每日一次。功能清熱、調經。主治月經先期量多。 3.山楂紅糖飲:生山楂肉50克,紅糖40克。山楂水煎去渣,沖入紅糖,熱飲。非妊娠者多服幾次,經血亦可自下。功能活血調經,主治婦女有經期錯亂。 下面的僅供您參考,對照. 血常規各指標參考范圍及臨床意義 一、血液一般檢查: 1、紅細胞計數(RBC) [正常參考值] 男:4.0×10 12-5.3×10 12個/L(400萬-550萬個/mm3)。 女:3.5×10 12-5.0×10 12個/L(350萬-500萬個/mm3)。 兒童:4.0×10 12-5.3×10 12個/L(400萬-530萬個/mm3)。 [臨床意義] 紅細胞減少多見於各種貧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缺鐵性貧血等。 紅細胞增多常見於身體缺氧、血液濃縮、真性紅細胞增多症、肺氣腫等。 2、血紅蛋白測定(Hb) [正常參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兒童:120-140g/L(12-14g/dL)。 [臨床意義] 血紅蛋白減少多見於各種貧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缺鐵性貧血等。 血紅蛋白增多常見於身體缺氧、血液濃縮、真性紅細胞增多症、肺氣腫等。 3、白細胞計數(WBC) [正常參考值] 成人:4×109-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兒:15×109-20×109/L(15000-20000/mm3)。 [臨床意義] 生理性白細胞增高多見於劇烈運動、進食後、妊娠、新生兒。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細胞數有差異,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細胞數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細胞增高多見於急性化膿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組織損傷、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細胞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某些傳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進、放療化療等。 4、白細胞分類計數(DC) [正常參考值] 白細胞分類(DC) 英文縮寫 占白細胞總數的百分比 嗜中性粒細胞 N 0.3~0.7 中性稈狀核粒細胞 0.01-0.05(1%-5%) 中性分葉核粒細胞 0.50-0.70(50%-70%) 嗜酸性粒細胞 E 0.005-0.05(0.5%-5%) 嗜鹼性粒細胞 B 0~0.01(0~1%) 淋巴細胞 L 0.20-0.40(20%-40%) 單核細胞 M 0.03-0.08(3%-8%) [臨床意義] 中性桿狀核粒細胞增高見於急性化膿性感染、 大出血、嚴重組織損傷、慢性粒細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葯中毒等。 中性分葉核粒細胞減少多見於某些傳染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粒細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見於牛皮癬、天疤瘡、濕疹、支氣管哮喘、食物過敏,一些血液病及腫瘤,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宮頸癌等。 嗜酸性粒細胞減少見於傷寒、副傷寒早期、長期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後。 淋巴細胞增高見於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症、結核病、瘧疾、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 淋巴細胞減少見於淋巴細胞破壞過多,如長期化療、X射線照射後及免疫缺陷病等。 單核細胞增高見於單核細胞白血病、結核病活動期、瘧疾等。 5、嗜酸性粒細胞直接計數(EOS) [正常參考值] 50-300×106個/L(50-300個/mm3)。 [臨床意義]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見於牛皮癬、天疤瘡、濕疹、支氣管哮喘、食物過敏,一些血液病及腫瘤,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宮頸癌等。 嗜酸性粒細胞減少見於傷寒、副傷寒早期、長期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後。 二、出血性疾病檢查: 1、血小板計數(PLT) [正常參考值] 100×109-300×109個/L(10萬-30萬個/mm3)。 [臨床意義] 血小板計數增高見於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後、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 血小板計數減少見於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原發性或繼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脾功能亢進、尿毒症等。 2、出血時間測定(BT) [正常參考值] 紙片法:1-5min。 [臨床意義] 出血時間延長見於血小板大量減少和血小板功能缺陷、急性白血病、壞血病等 3、凝血時間測定(CT) [正常參考值] 活化法: 1.14- 2.05min;試管法:4-12min。 [臨床意義] 延長見於凝血因子缺乏、血循環中有抗凝物質、纖溶活力增強、凝血活酶生成不良等。 縮短見於高血脂、高血糖、腦血栓形成、靜脈血栓等。
Ⅱ 身上有小紅點是怎麼回事
身上有小紅點是怎麼回事
身上有小紅點是怎麼回事,隨著季節的變化,很多人會發現自己身上出現了一些小紅點,有的小紅點沒有其他症狀,而有的小紅點會覺得格外瘙癢,很多人會疑惑自己身上為什麼會長小紅點,下面為大家分享身上有小紅點是怎麼回事。
身上有小紅點是怎麼回事1
身上起小紅點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很多情況下小紅點是由於皮膚過敏造成的。在患有皮膚病的時候,也會有身上起小紅點的症狀,可以到醫院根據醫生的指導做適當的治療。
被昆蟲叮咬、身體過敏了以及毛囊角化症,這些都屬於正常的現象,請不必過於擔心,過幾天注意調節身上的小紅點慢慢就會消失的。此外,在患有肝臟疾病的'時候,身上也會出現小紅點。
身上有小紅點怎麼辦
如果身上有小紅點,而且很長時間不消失的話,就該到醫院進行檢查,首先檢查是否是有血小板減少的可能,並且注意是否缺乏維生素c、維生素k。還要化驗肝功能,因為在肝功異常的時候,也會導致身上出現小紅點。還有一種可能是血痣,建議檢查確診,血痣與肝熱、血熱、濕熱等有關,不過血痣對身體健康沒有影響,不需要治療。
身上有小紅點是怎麼回事2
夏天寶寶身上出現的小紅點有哪些可能
1、痱子
痱子是夏天寶寶最容易出現的一種的情況了,一般來說都是成片成片的出現,會有瘙癢和刺痛的感覺,一般出現在寶寶的頸部、胸部、頭部等比較脆弱的地方,紅點的顆粒比較小,比較密集!
2、濕疹
濕疹也是夏天寶寶比較容易出現的一種情況,和痱子最主要的區別就是濕疹具有對稱性,而且還會反復發作,不會像痱子那樣成片的出現,而是出現針頭大小的小丘疹!
3、蚊蟲叮咬
一般來說,蚊蟲叮咬的寶寶會有局部出現紅腫的情況。而且紅腫的情況因人而異,但是要比各種疹子要稍微大一些,還有明顯的叮咬痕跡!
4、葯疹
顧名思義,葯疹就是在寶寶服用了某些葯物以後出現的一些不良反應,很多寶媽都發現寶寶在高燒退燒以後身上都會出現一些紅色的疹子,而這些疹子多數為葯疹。遇到葯疹的情況寶媽們不用太擔心了,在寶寶停葯以後這些疹子的情況就會自己散去!
5、手足口病
春季是寶寶手足口病的高發期,但是這種病一般具有一定的潛伏性,所以很有可能在寶寶感染了手足口病的病毒以後沒有發現,如果在寶寶身上出現紅疹的同時還出現了發熱,以及水泡的情況,就需要引起我們的注意了,應該及時的帶孩子去醫院檢查治療,避免出現更嚴重的情況!
Ⅲ 臉上有小顆粒,泛紅,還有點癢怎麼辦
臉上有小顆粒,泛紅,還有點癢怎麼辦
臉上有小顆粒,泛紅,還有點癢怎麼辦?愛美是女性的天性,我們都想時刻讓自己保持最完美的狀態,如果臉上有小顆粒,泛紅,還有點癢那怎麼辦尼?別著急,讓我們一起來分析原因並對症下葯。
臉上有小顆粒,泛紅,還有點癢怎麼辦1
臉上有小顆粒泛紅還有點癢,可能是皮炎、濕疹、痱子、毛周角化症等情況。患者需到醫院就診,並根據具體疾病進行治療,通常以葯物治療為主。同時患者需保持局部清潔、衛生,以免加重症狀。
一、皮炎:
1、過敏性皮炎:多因過敏原導致,如魚、蝦等食物,花粉等環境因素,以及使用不適當的護膚品,均會刺激機體免疫反應,導致過敏性皮炎的發生。局部皮膚會出現濕疹、丘疹樣泛紅的小顆粒,並伴有瘙癢。這時患者需避免接觸過敏原,同時可使用葯物進行治療,口服抗組胺葯物,如西替利嗪、咪唑斯汀等,或局部塗抹激素類葯物,如糖皮質激素軟膏等;
2、日光性皮炎:當皮膚暴露時間過長,接受超過機體可耐受的紫外線,可能會導致皮膚免疫反應,出現日光性皮炎,患者局部會出現泛紅的小顆粒、水泡等皮膚損害。這時患者需避免強光長時間照射,局部可以外塗爐甘石洗劑、蘆薈膠等葯物。嚴重者可用硼酸水濕敷或口服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
二、濕疹:
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與遺傳、機體免疫、激素水平變化等因素有關,患者臉上可出現有泛紅的小顆粒、丘疹,同時伴有滲出、瘙癢、紅腫等症狀。患者可外用爐甘石洗劑等糖皮質激素類,必要時可應用抗組胺葯物如異丙嗪、馬來酸氯苯那敏等,或免疫抑制劑他克莫司等進行治療。
三、痱子:
當患者處於夏季或較熱的環境時,若大量汗液未及時蒸發、擦乾,這時汗液在臉上滯留,可損傷角質層、汗腺導管等。局部會出現成片聚集的丘疹、水皰等症狀,表現為泛紅的小顆粒。患者可外塗痱子粉、爐甘石洗液,並保持室內通風、清涼,及時擦乾汗液,可用溫水擦臉,並保持皮膚乾燥。
四、毛周角化症:
毛周角化症是慢性的毛囊角化性皮膚病,可能與遺傳、維生素缺乏等因素相關,臉上可出現正常膚色或泛紅的小丘疹,同時會伴有皮膚粗糙、發癢的情況。患者可外用維A酸軟膏、水楊酸軟膏等,或口服維生素A、維生素E等葯物,以緩解症狀。
臉上有小顆粒,泛紅,還有點癢怎麼辦2
臉上起疙瘩並伴隨有發癢,常見的原因有過敏性皮炎、痤瘡、急性濕疹等,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皮膚表現或繼發症狀,多可以通過外用及內服葯物處理,並配合日常習慣改善。
1、過敏性皮炎: 通常是由於接觸過敏原而引起的'過敏反應,如皮屑、草屑、塵蟎、花粉、雞蛋、酒精等,主要臨床表現為初起時瘙癢,繼而出現腫脹、紅斑、丘疹、水皰,甚至大皰。可以到醫院做詳細的檢查,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抗組胺葯物進行止癢;如果皮疹比較多、嚴重,可以口服糖皮質激素;
2、痤瘡: 痤瘡是毛囊、皮脂腺的一種慢性炎症性皮膚病。可以外用維A酸類葯物,以及抗生素軟膏,如果局部治療效果不好或者皮損增多,反復發作,還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配合口服抗生素,聯合理療進行治療;
3、急性濕疹: 濕疹的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內分泌功能失調、感染等有關,也可能與食物、吸入物、環境變化等有關,常表現境界不清的紅斑、丘疹、丘皰疹等,伴瘙癢。需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葯治療,常用葯物包括糖皮質激素、抗組胺葯物等;
4、蚊蟲叮咬: 蚊蟲叮咬後,通常皮膚會出現紅腫疙瘩伴瘙癢。一般情況下可以使用防蚊液進行塗抹緩解。但若疙瘩隨時間逐漸變大症狀愈發明顯,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理的葯物如外用爐甘石洗劑、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等葯物塗抹進行改善;
5、其他: 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風濕熱等,也可引起紅疙瘩,伴瘙癢的症狀。需前往醫院進行檢查,明確病因後再予以治療。
以上葯物需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若情況難以控制需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明確病因後對症治療。盡量減少攝取油炸、辛辣的食物,避免進食可能誘發過敏的食物,如海鮮、芒果等。
Ⅳ 臉上有紅點,能擠出白色顆粒和粉末,怎麼辦
1、先准備一條干凈柔軟的干毛巾和一塊刺激性小的中性肥皂;2、把香皂在溫水(22-23度)中揉搓起泡,泡沫越多越好。用雙手把泡沫捧起來洗臉,洗1分鍾。不要太用力,如果覺得疼痛就停止。3、接著用熱水(38-40度)清洗20秒鍾,再換溫水淋洗20秒,如此反復三遍。若用淋浴器更好,臉距噴頭約一拳遠,一邊噴淋面部(用熱水),一邊用手指肚輕輕敲打面部。 再把水調溫噴淋20秒。4、用干毛巾先把臉上的水擦凈,再輕輕地壓臉吸水。5、最後塗上具有收斂作用的化妝水,塗後覺得有綳緊感,則可多塗幾次。本法必須早晚各一次。對早、中、晚期青春痘都有明顯效果。以下幾個洗臉法是本法的擴展和延續。
紗布洗臉法: 在應用3分鍾潔面法1個月後,無論青春痘減少與否,都可轉入本法,這屬於中級洗臉術:1、准備一條毛巾,香皂和一塊紗布;2、先將紗布折成一小塊,蘸上香皂泡沫,洗額頭、下巴、鼻子等處;3、再把紗布纏在食指和中指兩指頭上,蘸上香皂泡沫,用紗布輕輕洗兩頰中心部和整個面部;4、最後將紗布繞在食指上,蘸上香皂泡沫輕輕地擦洗眼瞼下柔細的皮膚,如果覺得有刺激或疼痛就停止。若第二天還覺得疼痛,那是擦洗太用力的緣故。此時至少要實行4天的「緊急洗臉法」(見下文),等不疼後再用3分鍾潔面法去洗臉。5、中級洗臉法第一周每隔兩天洗一次,第二周隔一天洗一次,第三周每天洗一次。 高級洗臉法: 中級洗臉法進行一個月後,若有效果可轉入本法。1、准備香皂、毛巾和一幅棉布白手套(質地薄的好),並把其中一隻手套的中指、食指和無名指處剪下來,形成三個指套;2、先將完好的手套蘸上香皂泡沫輕柔地擦洗整個臉部。皮膚細膩的人可在食指和中指戴上指套,蘸上泡沫清洗整個面部;3、然後食指、中指和無名指都戴上指套,沾上香皂泡沫輕輕擦洗兩頰、額頭和下巴;4、脫下指套,僅食指保留指套,蘸上泡沫輕輕擦洗眼瞼下柔細的皮膚,最後清水洗凈, 用毛巾擦乾。 超級洗臉法:前三種方法應用後若青春痘依然存在,則可用此法。對青春痘已經形成 疤痕的人更為適用。 1、准備香皂、毛巾和一把輕柔型的兒童用牙刷;2、將香皂在手心上搓起泡沫並用牙刷沾取少許;3、用沾上泡沫的牙刷輕輕地擦洗額頭、下巴等紋理較粗的地方;然後用清水洗去臉上的泡沫,最後用清潔的干毛巾擦乾臉上的水分。 緊急洗臉法:此法不但對青春痘,而且臉上皺紋較多者也可應用。一般而言,青春痘者的皮膚都是油性的,如果過分使用了脫脂香皂,則會使皮膚乾燥,很難過。此時,就用本法來處理。1、將香皂用溫水在手掌中搓起泡沫,再把泡沫小心地放入盛有溫水的臉盆中,輕輕地攪和形成旋渦;2、等盆中的水即將停止旋轉時,把臉浸入,讓自然流動的泡沫沖洗臉部,如此20秒鍾。然後把臉浸入另一個裝有干凈溫水的臉盆中,把泡沫浸凈,又20秒鍾。如此連續三次,每次都要換水和換泡沫;3、到第三次清水洗凈時,可在臉盆的溫水中加幾滴潤膚油,再浸泡20秒鍾;4、最後反復用毛巾擦乾或壓吸臉上的水分。
Ⅳ 寶寶臉上是小顆粒身上紅點點怎麼回事
考慮是濕疹,得了疹子後,家長不要替寶寶亂塗成葯。除了帶寶寶看醫生,使用葯物治療外,更需注意以下護理皮炎的一般方法。 1、保持皮膚清潔乾爽 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宜用溫水和不含鹼性的沐浴劑來清潔寶寶的身體。患有間擦疹的寶寶,要特別注意清洗皮膚的皺褶間。洗澡時,沐浴劑必須沖凈。洗完後,抹乾寶寶身上的水分,再塗上非油性的潤膚膏,以免妨礙皮膚的正常呼吸。寶寶的頭發亦要每天清洗,若已經患上脂溢性皮炎,仔細清洗頭部便可除去瘡痂。如果瘡痂已變硬粘住頭部,則可先在患處塗上橄欖油,過一會再洗。 2、避免受外界刺激 家長要經常留意寶寶周圍的冷熱溫度及濕度的變化。患接觸性皮炎的寶寶,尤其要避免皮膚暴露在冷風或強烈日曬下。夏天,寶寶運動流汗後,應仔細為他抹乾汗水;天冷乾燥時,應替寶寶搽上防過敏的非油性潤膚霜。除了注意天氣變化外,家長不要讓寶寶穿易刺激皮膚的衣服,如羊毛、絲、尼龍等。 3、修短指甲 若患上劇癢的異位性皮炎或接觸性皮炎,家長要經常修短寶寶的指甲,減少抓傷的機會。 4、戒口 除異位性皮炎外,其他濕疹都無須戒口。讓寶寶少吃動物蛋白質,如牛奶、蛋,必須在醫生或營養師的監督下進行。在沒有明顯證據時,最好不要隨便禁食某類食品。不提倡為了避免過敏,而使寶寶得不到應有的營養,注意提高寶寶的身體免疫力,可以試試給寶寶喝點牛初乳,比像生命陽光牛初乳,它除了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成份外,更富含活性免疫球蛋白,能抑制病菌繁殖。
Ⅵ 臉上長紅粒粒癢
臉上長紅粒粒癢
臉上長紅粒粒癢,很多人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臉上會長出一些紅色的顆粒,又癢又紅,很不美觀,對於愛美的女性來說簡直就是滅頂之災啊,那麼臉上長這些東西的原因是什麼,有什麼方法調理,下面一起看看臉上長紅粒粒癢
臉上長紅粒粒癢1
臉上長紅色小疙瘩怎麼辦
1、臉色長疙瘩必須要飲食清淡
發現臉上長小疙瘩後,需要立即調整生活飲食習慣,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性食物,一定要禁煙酒、辛辣食物,避免對皮膚造成更大的刺激,要注意皮膚清潔,但不是增加洗臉次數,因為大量的洗臉洗去油脂的同時也會使臉部的水分加速流失。
一般人在早上、中午和晚睡前各清潔面部一次即可,並且建議在洗臉後應進行一些保濕措施。
2、生活中去除臉色疙瘩的小方法
早晚洗臉時,用鹽輕輕按摩臉部,再用水沖凈,不僅可去除青春痘亦可消除縐紋。 用馬鈴薯,磨成泥用來洗臉,一陣子就好了。 治療痘子到超市買決明子,在每天晚餐後泡來喝隔日痘子消失,小腹平平,體重也減輕嘍!
准備牙膏3~4公分,蛋白2小匙,香精油2滴(香精油不能是純的`)。先將全部的材料加在一起攪拌,然後塗抹在痘痘上。
3、臉色長疙瘩一直不消去就醫
臉上長小疙瘩如果自行治療一周後並無明顯改善,則需要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治療。如:果酸換膚治療即可消滅粉刺填平臉部凹洞改善膚質,讓肌膚恢復水嫩白皙。
果酸換膚祛除粉刺主要是利用果酸的微剝脫作用,促使封閉性粉刺過厚的角質層剝離,同時果酸能有效的減弱角質層細胞間的粘連性,使角質層更緻密、更光滑,從而防止毛囊口堵塞,激活表皮更新,加快皮膚新陳代謝。
臉上長紅粒粒癢2
臉上長紅疙瘩的原因
1、換季性皮膚敏感
有些人每到季節轉換就會出現比較嚴重的皮膚過敏問題:發干、瘙癢、脫皮、起紅斑等。
皮膚敏感與乾性皮膚有關,也和環境、氣候、年齡、食物、化妝品有關。
易過敏的人更要注意飲食營養的均衡攝取,多吃水果、蔬菜,少吃魚蝦、牛羊肉和油膩、甜食及刺激性食物。
出現過敏症狀後,要立即停用任何化妝品,對皮膚進行觀察和保養護理。
在此期間,不要用太熱的水洗臉,以避免刺激皮膚,同時注意防曬。
2、化妝品過敏
化妝品中的某些成分會引發皮膚過敏,對皮膚細胞產生刺激,使皮膚細胞產生抗體,從而導致過敏。
若由於化妝品使用不當引起皮膚過敏,不能隨意使用治療一般皮膚病的葯膏,否則,會引起皮膚粗糙,起色斑,加重皮膚疾病。
3、神經性皮炎
神經性皮炎是成人常見的瘙癢性皮膚病,發病原因一般認為與精神因素有關,如情緒激動、工作過度緊張、憂愁焦慮等,劇烈瘙癢為本病特點,多在搔抓後皮膚變厚,但界限清楚,無鱗屑。
早期呈淡紅色,以後局部有色素沉著,好發於頸周、肘後、臀部及小腿側。
臉上長紅粒粒癢3
一般考慮為皮膚過敏的症狀。建議你積極尋找致敏原,脫離致敏原。平時注意用溫水洗臉,避免冷熱刺激。不用刺激性強的化妝品。
飲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水果蔬菜。同時配合口服抗組胺葯物,外用葯膏治療。最好去醫院診治。願每一天的你都光彩照人。
主要考慮過敏或脂溢性皮炎。避免熬夜及飲食辛辣。口服皮膚病血毒丸和百癬夏塔熱膠囊。上述葯物可以塗抹。
這種情況多見於皮膚過敏引起的,可以口服開瑞坦,維生素C,外用爐甘石洗劑或賽庚啶軟膏。不要吃辣的食物,不要喝酒,保持衛生。
痤瘡的發生可能與內分泌失調有關,也與中醫肺、胃等臟腑的積熱或濕熱等有關,痘痘的發生需要內服葯和外用葯相結合。
Ⅶ 身上起紅疙瘩怎樣處理
造成皮膚紅疙瘩的原因有: 一,季節轉換,造成的皮膚不適應; 二,在溫差大或回溫熱潮濕的季節,由於答種種環境因素,空氣中散布的細菌孢子和花 粉等致敏物質便會大量釋放出幾乎遍布人體所有組織的化合物組織胺許多女性常會 發生皮膚過敏的現象; 三,天氣炎熱的時候,油脂分泌旺盛。 或者是蟎蟲的疾患檢查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