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民間止癢有哪些草葯 皮膚瘙癢怎麼辦
皮膚瘙癢是生活中常見的病症,但是無論是蚊蟲叮咬、還是皮膚過敏,在皮膚瘙癢的時候都不能用手去抓,以免留下傷疤,其實想要止癢還有著許多方法,路邊田野的不少草葯都有著很好的止癢效果,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民間止癢有哪些草葯吧!
可以止癢的草葯:
1、金銀花:金銀花的功效和作用是清熱解毒,殺菌止癢等,水煎外用可止癢祛痱子、治療濕疹。而此葯同時也具有發散作用,在臨床當中用於治療風熱型感冒的銀翹解毒片,就是以金銀花為主葯製作成的。此外,次要還可用於治療肺炎、細菌性痢疾。
2、苦參:苦參是一種性微涼的葯物,可以起到很高的降火、祛濕、利尿的作用。在臨床當中主要用於治療急慢性皮膚濕疹、痔瘡、皮癬、皮膚瘙癢等多種多樣的皮膚疾病,有很多中成葯裡面都包含有苦參,屎因為它具有強大的功能,止癢殺菌屎它的強大功能之一。
3、花椒:是一種常用的烹調類芳香佐料,而花椒的止癢作用也非常高。因為花椒有溫中散寒,止痛、燥濕、消腫、消毒、殺菌、止癢等多種效果。研究發現花椒對多種細菌,尤其是皮膚表面的細菌可起到很高的抑制功效。因此可用來治療皮膚瘙癢症、濕疹、腳氣、神經性皮炎及外陰瘙癢等疾病。
4、蛇床子:蛇床子在民間又稱野胡蘿卜,是蛇床生長出的果實,性溫熱,此葯的主要功效和作用就是殺蟲、祛濕、殺菌。而蛇床子是治療皮膚疾病必選的中葯,可以治療各種病因導致的外陰瘙癢、滴蟲性陰道炎,也能搭配其他葯物治療宮寒疾病。
5、艾草: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用艾草祛濕止癢,功效非常多。全草入葯,有溫經、去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艾草可以搗絨之後製作成艾條及艾柱,通過外灸可以散寒止痛及溫煦氣血。也可以煎湯外洗,治療濕瘡疥癬及祛濕止癢。
6、垂盆草:垂盆草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乾燥全草,是一味民間流傳極廣的常用草葯。甘、淡,涼。有利濕退黃,清熱解毒之功效。常用於濕熱黃疸,小便不利,癰腫瘡瘍。全草入葯,蛇蟲咬傷,止癢效果極好。洗凈曬干後即可放在洗澡水裡,用來洗澡,可有效治療皮膚瘙癢。
7、馬齒莧:馬齒莧,一年生草本,為田間常見,皮膚瘙癢,或蚊蟲叮咬後,碾碎枝葉,直接塗於患處止癢,還可洗凈放在開水裡煮15分鍾,待涼後再擦洗皮膚瘙癢處。馬齒莧能夠減輕皮膚紅腫、止癢、控制感染。
8、薄荷:薄荷為唇形科植物,多生於山野濕地河旁。味辛、性涼,具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功效。平常多用以薄荷代茶,清心明目。也可煎水外洗,用於治神經痛、皮膚瘙癢、皮疹和濕疹等。
② 止癢吃什麼中草葯效果比較好
多數皮膚病患者皮膚都會發癢,一癢起來難免就要撓抓,可往往是越抓越癢。很多人都想知道有什麼中草葯吃了具有止癢功效的。下面跟著我一起來看看有止癢功效的中草葯吧。
有止癢功效的中草葯
1、冰片:又稱龍腦,味辛、苦,性微寒,對於熱性皮疹有良好的止癢作用。使用時可將冰片研粉後加入 其它 葯物製成散劑,亦可製成1%-2%的洗劑或酊劑。
2、松香:性溫,有燥濕、殺蟲、止癢之功效,常用於治療濕疹、慢性皮炎等皮膚病。研末撒於患處或用醋調成糊狀敷於患處亦可。
3、蛇床子:性溫,味辛、苦,有燥濕祛風、殺蟲止癢作用,常用於治療肛門瘙癢、女性陰癢、陰囊濕疹、滴蟲性陰道炎等症。可煎湯熏洗或研末調敷。
4、地膚子:性寒,味辛、苦,有清熱利濕、祛風止癢之功效,常用於治療陰道瘙癢、濕疹及蕁麻疹等。多煎湯熏洗。
5、蒼術:性溫,味辛苦,有祛風燥濕止癢的作用,常用於治療濕疹、皮炎糜爛滲出期及其他瘙癢性皮膚病。可煎湯外洗或研末外用。
6、百部:味甘苦,性微溫,有殺蟲止癢作用,常用於疥瘡、皮膚癬病、蟯蟲病及虱病等。可泡酒配成酊劑外搽患處,亦可水煎外洗,還可以將其研末或濃煎後配成膏狀外用。
7、花椒:又名川椒,性熱味辛,有溫通止癢作用,屬風寒性皮膚病均可應用,常與艾葉合用煎湯外洗。
蚊子叮咬止癢 方法
1、一般人被蚊子叮咬後,都會出現紅腫、癢、痛等症狀,這時可用鹼性物質進行緩解,比如,可將香皂蘸水在紅腫處塗抹,這樣能在數分鍾內止癢。
2、如果叮咬處很癢,可先用手指彈一彈,再塗上花露水、風油精等。
3、把鹽直接灑在癢處,用手指搓至感到發熱或者用鹽水塗抹癢處,這樣能使腫塊軟化,還可以有效止癢。
4、蚊毒最怕高溫,被蚊子咬過後,立即用熱毛巾敷5分鍾就可以達到止癢的效果了。
5、用西瓜皮反復擦拭蚊蟲叮咬處,即可止癢。
6、可用蘆薈葉中的汁液止癢。被蚊子叮咬後紅腫奇癢時,可切一小片蘆薈葉,洗干凈後掰開,在紅腫處塗擦幾下,就能消腫止癢。
7、如果對蚊子叮咬較敏感的人,不妨在外出前,吃一粒抗組織葯物。最近 報告 指出,抗組織葯物阻斷免疫反應,可以減輕蚊蟲咬的癢和腫脹。但抗組織胺的副作用是想睡覺,開車者避免服用。
8、只要肯改吃鹼性蔬菜之飲食,體質及血液是微鹼性的,不但蚊子不愛叮,就算被叮之後,也不至於會太癢!如果叮到,可用自己微鹼性之口水,塗抹蚊蟲叮咬處,亦能止癢。
皮膚病止癢方法
1、首先應去除病因,如因風寒或暑熱而致者,應調適寒溫,避免暑熱及寒冷刺激;如對食物誘發者,當忌油膩酒酪、魚蝦海味等。
2、瘙癢處應避免過度搔抓、摩擦、熱水洗燙等方式止癢,不用鹼性強的肥皂洗浴。內衣應柔軟松寬,以棉織品為好。避免羽絨、尼龍及毛織品衣服貼身穿戴。
3、陰癢患者,應保持局部清潔衛生,切忌搔抓不潔。不濫用強刺激的外塗葯物。同時應積極治療原發疾病,防患於未然。平時情緒逸怡,忌憂思惱怒,精神力求欣快。
4、治療皮膚瘙癢的葯物有很多,瘙癢劇烈時可及時服葯止癢。
5、中醫認為,風邪、濕邪、熱邪、血虛、蟲淫等為致病的主要原因,治療應以疏風祛濕、清熱解毒、養血潤燥、活血化瘀為原則,以達到驅邪扶正止癢之功效。
皮膚過敏的5種中葯止癢偏方
1、馬齒莧
皮膚用清水洗凈,拿一小部分馬齒莧搗爛抹在患處;其餘部分煮水喝;撈出來的馬齒莧放點醬油、醋和香油拌著吃。
2、艾葉油
菊科植物艾的葉。性味苦、辛、溫。入肝、脾、腎經。功能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現代報道,艾葉油有抗過敏作用,臨床用於治療過敏性皮炎。
3、千里光
根據皮炎部位的大小,取適量的千里光(鮮品加倍),加水煮沸15-30分鍾,取液待溫度適宜,先熏後洗,每天早、晚各1次,連用2—3天即可見效。民間也有用“八乾柴”的樹枝,煮液熏洗。八乾柴的特徵是外皮枯乾粗糙,有棱邊。
4、冰硼散
先用生理鹽水清洗患處,待干後撒於患部冰硼散適量,外用凡士林紗布覆蓋包紮。
5、川椒
取川椒40克研成粗末,加水2000毫升充分浸泡後,煮沸取濾液稍涼後蘸洗,浸患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鍾。治療期間禁用肥皂、熱水洗浴,忌食魚腥、油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過敏性皮炎是過敏的一種最常見表現,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機體本身的免疫能力不夠,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多加運動鍛煉,同時合理飲食。
看過有止癢功效的中草葯的人還會看:
1. 祛風濕的中草葯
2. 中草葯的功效大全
3. 常見中葯的功效與禁忌
4. 中葯白鮮皮的功效及副作用
5. 5大常用中草葯的養生功效
③ 皮膚瘙癢 推薦中葯材治療方法
皮膚瘙癢是比較常見的皮膚問題,應該如何去改善和調理,方法有很多,但是一定要找到正確的適合自己的方法,下面的這些中葯材治療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而且沒有什麼副作用,來看看這些中葯材治療皮膚瘙癢的方法。
冰片
又稱龍腦,味辛、苦,性微寒,對於熱性皮疹有良好的止癢作用。使用時可將冰片研粉後加入其它葯物製成散劑,亦可製成1%-2%的洗劑或酊劑。注意的方法可以有很好的止癢解毒的作用,對於抗菌有好處,還能有很好的緩解皮膚瘙癢的問題。
蛇床子
性溫,味辛、苦,有燥濕祛風、殺蟲止癢作用,常用於治療肛門瘙癢、女性陰癢、陰囊濕疹、滴蟲性陰道炎等症。可以用水煎服洗或者是研成末外敷都是不錯的方法。
地膚子
性寒,味辛、苦,有清熱利濕、祛風止癢之功效,常用於治療陰道瘙癢和皮膚濕疹的問題有一定的改善的作用,可以用來水煎服沖洗。
蒼術
性溫,味辛苦,有祛風燥濕止癢的作用,常用於治療濕疹、皮炎糜爛滲出期及其他瘙癢性皮膚病。對於改善皮膚瘙癢和皮膚疾病有一定的好處,效果很不錯,可煎湯外洗或研末外用。
百部
味甘苦,性微溫,有殺蟲止癢作用,常用於疥瘡、皮膚癬病、蟯蟲病及虱病等。可以用它泡酒塗抹患處,可以有很好的止癢殺菌的作用和效果。
關於皮膚瘙癢的一些中葯材治療方法大家都知道了,這些方法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的作用,對於皮膚的保護來說有好處,而且中葯材的副作用也是比較小的,可以有很好的根治和緩解的作用,大家可以利用起來。
④ 皮膚瘙癢,兩味中葯來幫你
一到春季, 風邪犯體 ,很容易有 風癢 的情況, 風癢就是中醫里說的風邪襲表、侵襲皮膚,導致的瘙癢、團塊、風團一類的皮膚病
癢的時候越撓越癢,越撓、癢的地方越多,如此惡性循環( 瘙癢為本病的主要症狀,瘙癢為陣發性、連續反復搔抓,可引起抓痕、表皮剝脫和血痂 )
在中葯里,就有兩味常用葯,就是能緩解這種 癢人的風邪 ,它們就是 荊芥穗和防風 。
荊芥穗,入肝、肺經,和防風一樣,都有散風解表的作用 ,荊芥穗除了散風作用,還能夠入 血分,清理血中之熱,有更明顯的透疹、排毒之功
防風入肝、脾、膀胱經具有祛風解表,勝濕止痛之用, 用於外感表證,風疹瘙癢,風濕痹痛,破傷風正,脾虛濕盛
用法簡單:用這兩葯打粉後 哪裡癢就往哪裡搓 !
注意:它倆也不是萬能的, 不是所有的瘙癢都是風邪引起的 ,比如還有「 濕癢」 (濕氣重的時候加劇),晚上重、癢有定處的「 蟲癢」 ,秋冬皮膚乾燥引起的 「燥癢」 ,吃了魚蝦等發物引起的 「發癢 」,淤血引起的 「血癢」 等 ,是不適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