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周歲寶寶皮膚過敏又拉肚子,又吐怎麼辦
應該給他及時補水,白開水略加鹽和白糖,勤喂少喂,避免孩子脫水。孩子吐給他吃半片胃復安,止吐效果很好,懷山葯粉(葯店有賣的)適量加水攪成稀糊煮熟,勤攪不要糊鍋。每次要勤喂少喂。糊里略加點糖和鹽,口味不要重。這幾天不要給他吃水果和帶油的菜,可加大米粥,粥要熬1個小時,上面的米油給孩子喝。每天胃復安每天3次。不吐就不用吃了。孩子如果大便成條,懷山葯粉就不要吃了。你可給他做一些按摩,搓手心和腳心,你把手心搓熱按摩孩子的肚子,逆時針按摩,有助於孩子胃腸功能恢復。之後喂些白開水。熬點米粥加蛋黃(略加白糖),或蒸雞蛋糕(略加鹽不放油),米粥要熬1小時,每次不要喂多了,勤喂少喂。
Ⅱ 寶寶過敏的症狀有哪些寶寶過敏是因為什麼原因造成的
過敏現象在生活當中,還是比較常見的,而且導致寶寶過敏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為花粉,灰塵,寵物毛發,對某種食物,葯物,貼身的床單,被褥等因素,都會導致寶寶出現過敏的情況。寶寶出現過敏以後,就會出現頻繁的咳嗽,拉肚子,鼻塞,呼吸不動,而且皮膚會大面積的泛紅,長濕疹。
如果家務不及時做,導致堆滿了灰塵,這樣受到灰塵的影響,寶寶也容易出現過敏的情況。最好不要在家中養寵物,因為寵物都容易掉毛,寶寶受到毛發的影響,也會導致過敏。百花盛開的季節,最好不要帶寶寶出門賞花,因為寶寶很可能會對花粉過敏,寶寶貼身的床單,被褥一定要勤洗勤換。特別是在換季的時候,要全部洗一次,再讓寶寶穿,否則也容易過敏。
Ⅲ 嬰幼兒過敏性拉肚子怎麼治療
1、遠離過敏原
小孩子如果發生了過敏性腹瀉,首先要做的就是遠離過敏原。可以帶孩子到醫院去做過敏原測試,明確了解到底是對什麼過敏。一般情況下過敏性的腹瀉都是因為吃了過敏的食物導致,如果是這樣的情況,在以後的飲食當中一定要避免吃這類食物。如果說小兒過敏性腹瀉的症狀並不是很嚴重,只要不再吃容易致敏的食物,症狀很快就能夠改善。
2、及時補液
小孩子一旦發生了腹瀉,很容易出現脫水現象,為了預防或者糾正脫水,需要及時的給孩子補液,也就是進行補水治療。輕中度的脫水一般是口服補液鹽來補液,如果說已經出現了重度脫水的現象,需要及時的到醫院去輸液補液,確保身體當中的水電解質保持平衡狀態。很多小孩子的病情加重並不是因為疾病本身,而是脫水造成,所以說預防和糾正脫水是治療各種腹瀉的重中之重。
3、合理用葯
對於有過敏性腹瀉的患兒來說,遠離過敏原以及及時的補液是非常重要的,但同時也需要根據具體的病情選擇合適的葯物來治療,一般用的都是止瀉葯和改善胃腸道功能的葯物。腹瀉嚴重的話需要用蒙脫石散,這種葯物能夠有效的縮短腹瀉時間,並且保護腸道黏膜,同時還可以服用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這是一種益生菌,可以改善腸道的微生態環境,促使病情盡快恢復。
Ⅳ 寶寶老是拉肚子怎麼辦
貝貝金海外專營店為您服務: 小兒腹瀉5大原因總結 原因1:正常生理現象 首先應明確,寶寶排便次數較大人多,不代表就是「腹瀉」。寶寶腸胃功能還沒有發育完全、母乳和奶粉的不同喂養方式,都會導致寶寶排便次數有差異。 判斷:大便稀黃,精神佳正常吃奶,體重正常增長,則無大礙。大便有粘液,水分多,則可能是腹瀉。 應對:一般情況下不需要去醫院,只需在家合理喂養,留心觀察。 原因2:食物問題 如果寶寶喝的奶很濃、有糖分、溫度低、過早加輔食,都可能引起積食,最後導致腹瀉。 判斷:大便有泡沫,酸臭腐爛味,或有食物顆粒;有時寶寶會出現嘔吐症狀。 應對:不要過早添加輔食,注意寶寶喝奶的濃度、溫度等。 原因3:對奶粉過敏 有些奶粉不適合寶寶喝,有些寶寶對其中蛋白質過敏。 判斷:大便粘稠、帶有血絲,腹瀉時間超過2周;同時可能伴有氣喘和皮膚過敏現象。 應對:立刻就醫,謹遵醫囑喂養。 原因4:感冒 腹瀉是感冒的伴隨症狀,感冒好了,腹瀉症狀也就得到改善。 判斷:有流鼻涕等感冒症狀。 應對:治療感冒,為預防腹瀉脫水,應及時補充水分。 原因5:感染 有些病毒或細菌會引起小兒腹瀉,而且會帶有一定傳染性。 判斷:大便發黃量多,稀水蛋花狀,沒有膿血,則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如果有膿血,而且寶寶有發熱嘔吐症狀,則可能是細菌引起的。 應對:立刻就醫。 寶寶拉肚子 四季巧應對 春季腹瀉如何護理? 嘔吐、大便稀黃無味、腹痛、哭鬧、部分有發熱現象。嘔吐2-3天;腹瀉5-7天;個別1周多。 應對策略: 1.無需使用抗生素或輸液,只需多喝補液鹽,補充流失掉的糖鹽水分; 2.同時注意合理飲食,多吃易消化的食物; 3.為避免腸道損傷,必要時可以服用腸道粘膜保護劑等葯物。 預防措施: 建議母乳喂養;合理添加輔食;保證飲食衛生和用餐衛生。 夏季腹瀉如何護理? 脫水、腹痛,營養不良,短期可能引起並發症,長期可能引發心肌炎。持續時間不一定。 應對策略: 1.飲食應保證清淡、易於寶寶消化; 2.注意寶寶屁股衛生; 3.症狀嚴重應及時就醫。 預防措施: 不要吃過多西瓜;不宜吃得太飽。 秋季腹瀉如何護理? 大便稀釋色淺,每天最多可達到10次左右;同時可能伴有咳嗽、發燒、嘔吐症狀;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導致並發症,如肺炎、腦炎、心肌炎等。持續時間約1周。 應對策略: 1.正確吃葯,多補充水分,選擇營養價值高、易消化的食物; 2.嚴重者應及時就醫。 預防措施: 調理飲食:縮短餵食時間;堅決不濫用抗生素;注意保暖,以免肚子受涼;講究衛生,及時清洗寶寶日常用品,注意寶寶個人衛生。 冬季腹瀉如何護理? 大便稀釋,無腥臭味;寶寶哭鬧煩躁。持續時間約1周左右。 應對策略: 1.及時補充水分,推薦米湯、口服補液鹽; 2.多吃易消化食物; 3.寶寶物品要及時換洗,必要時應消毒處理; 4.排便後,及時用溫水清洗寶寶屁股,以免感染。 預防措施: 秋冬腹瀉可能引起傳染,所以不要去人多的地方,或是已經生病的寶寶先不要去幼兒園,應在家休息;注意吃飯衛生,飯前便後應洗手;合理使用抗生素。 小兒腹瀉護理的常見誤區 1.拉肚子就別吃飯了 許多人都認為,既然已經拉肚子了,就不應該再吃東西了,等到肚子空了,就不再拉肚子了。其實這樣的觀點是完全錯誤的。因為就算拉肚子,腸道也依然能夠吸收營養,而且拉肚子本身也會造成脫水、營養不良等後果,更需要適當補充營養。 2.喝(糖鹽)水防脫水 喝糖鹽水的「土方法」其實並沒有用,而且可能會導致腹瀉更嚴重。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口服補液鹽等。 3.雞湯能補充流失的營養 雞湯的確能夠補充營養,但並不適合拉肚子的寶寶。因為此時喝雞湯,可能會導致寶寶得高鈉血症。 4.拉肚子之後別吃油 只有當寶寶患有急性腸道炎時,才不宜吃油,而且不能多於3天。如果拉肚子之後不吃油,會影響寶寶體內營養物質的吸收,還可能使腹瀉症狀更加嚴重。 小兒腹瀉吃什麼好 傷食型腹瀉 大便酸臭,食慾不振,腹痛腹脹,消化不良,哭鬧煩躁。 對策:(適合一歲以上寶寶)將蘋果切碎,隔著水煮,可加少許冰糖或食鹽,煮熟後製成蘋果泥;或是直接放在水裡煮,喝煮蘋果水。 風寒型腹瀉 大便稀釋,,色淡微臭,有泡沫,可能同時有腹痛、發熱症狀。 對策:將生薑和茶葉以10:3的比例放在水裡煮沸,可以加適量紅糖,支撐後喝湯。 溫熱型腹瀉 大便有粘液,像蛋花狀,舌苔厚,有發熱症狀。 對策:將紅棗放在鍋里稍微炒一下,炒好後和陳皮一起加水熬約15分鍾,製成後喝湯。 脾虛型腹瀉 大便稀釋,長時間腹瀉沒有好轉,食慾不振,面色發黃。 對策:把新鮮的胡蘿卜洗凈切塊,加水一起煮熟,這時的湯和胡蘿卜都可以吃。 如何預防小兒腹瀉 1.提倡母乳喂養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糧,比奶粉更加適合寶寶的消化能力,能最大程度避免消化功能紊亂。 2.注意食具衛生 被污染的食具很容易引起小兒腹瀉。尤其是人工喂養的寶寶,更應注意食品和食具的衛生和清潔,奶瓶奶嘴應每天消毒。 3.正確喂養 寶寶的腸胃相對柔弱,添加輔食應慎重。首先不宜添加過早,其次,每讓寶寶嘗試一種新的食品,都應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不宜多種輔食同時添加。 4.保證飲食質量 非全母乳喂養的寶寶尤其需要注意飲食調配,不宜過早嘗試米糊、粥類等輔食,以避免消化不良。 5.增強寶寶體質 寶寶抵抗力增強了,能夠有效預防各種感染性病症。父母可以多帶孩子出外活動,接觸大自然,並加強衛生教育。
Ⅳ 寶寶過敏怎麼辦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小孩子過敏的原因有很多種,出現過敏時,除了會出現長痘發癢之外,還可能會出現拉肚子、吐奶等症狀。但是由於正常小孩子也會有這些症狀,所以媽媽們不會往過敏方面去想。那麼小孩子過敏怎麼辦?
首先,確定過敏源。若是葯物過敏,應立刻停止用葯。過敏較輕的可以先外敷葯膏來緩解症狀。而過敏較重的,可能會導致呼吸不順暢甚至窒息,所以應盡快到醫院檢查進行脫敏治療。媽媽們若知道小孩子的過敏源在哪兒,就要注意,別讓再讓小孩子接觸過敏。
小孩子過敏的症狀之一是濕疹,這是一種常見的對嬰兒皮膚造成嚴重損害的症狀。長時間出現濕疹,會傷害到小孩子的皮膚,甚至造成皮膚感染,當小孩子的過敏源是一些營養物質時,小孩子無法獲得足夠的營養,時間長了就會營養。所以媽媽們要懂得如何預防小孩子過敏。
首先嬰兒可使用含益生菌的奶粉,補充益生菌來預防過敏,嬰兒最好吃母乳,盡量不要食用配方奶粉。在給小孩子添加輔食時,首先選擇蔬菜水果等,在添加蛋白質肉類的輔食時,應先向醫生咨詢,再確定是否可以。最後要注意給小孩子使用合理的抗生素。
Ⅵ 寶寶拉肚子,身上也長了很多紅疙瘩怎麼回事
有些嬰兒是過敏性體質,吃母乳也會過敏。因此,媽媽首先要注意自己的飲食,少吃海鮮、魚蝦類食物,刺激性的食物也少吃。另外,有一種民間的偏方你可以試一下,用干凈的鍋盛一些香油,燒開後倒入干凈的容器里,等徹底涼了後,再用棉簽輕輕塗在濕疹處,一天塗一次即可。你可以先在寶寶的局部做試驗,可行的話再全面使用。 嬰兒濕疹的治療與護理 嬰兒濕疹,俗稱「奶癬」,是一種對牛奶、母乳和雞蛋白等食物過敏而引起的變態反應皮膚病,它也可能是一種由遺傳性素質引起的皮膚病,如果爸爸媽媽小時候患濕疹,他們的寶寶也容易得濕疹。 小寶寶的皮膚十分嬌嫩,很輕微的刺激就能使寶寶的皮膚患病。嬰兒濕疹一般都出現在出生後1月到2歲這段時間,又以2-3個月的寶寶最嚴重。常發生於雙頰、頭皮、額部、眉間、頸部、頜下或耳後,也可擴展到其他部位。皮疹形態大同小異,有的嬰兒是在潮紅的皮膚表面覆有黃色油膩性鱗屑或痂皮,有的卻是在潮紅的皮膚上散布著疹子與小水皰。 不論哪一種皮疹,都伴有一陣陣奇癢,嬰兒往往倚著媽媽的身體磨擦止癢,直到小水皰擦破,形成大片潮紅濕潤的糜爛才肯罷休。這時候滲液很多,可濕透衣被,乾燥後結成痂皮,也可繼發成化膿性感染,或引起附近淋巴結腫大。奶癬經過適當治療,會很快痊癒,但常常復發,到斷奶後大多會自行消失,但也有遲遲不愈的,發熱時皮疹減輕,出牙時皮疹加劇,冬春季重,夏季較輕。 得了奶癬以後,應採取以下幾項治療措施: 1、總的治療原則是:找出原因,對症治療,合理喂養,精心護理。 一般說來,先要觀察有沒有食物過敏,特別是牛奶、母乳或雞蛋白等動物蛋白的過敏;其次,母親吃魚、蝦、蟹、雞等,也可通過母乳傳給嬰兒,在吃這些動物性食品後,應觀察嬰兒的皮膚病是否加重,如果與上述情況有關,嬰兒應改變喂養方法;如母乳過敏,改用牛奶,牛奶過敏則改用母乳,或在餵奶期間母親不吃魚、蝦、蟹等食物。與此同時要及時治療嬰兒的消化不良,大便秘結和腹瀉等。 嬰兒的皮膚比較柔嫩,抵抗力較差,要保持局部清潔,避免感染,滲水結痂時,不要用熱水肥皂擦洗,免得滲液越來越多,結痂越來越厚,應該用植物油輕輕塗擦,不要強行把痂皮剝下。 2、常用的內用葯有苯海拉明糖漿、復合維生素B、維生素C等,有繼發感染時還要加用抗生素。 3、外用葯要視皮膚病變狀態而定,出水糜爛或紅腫時,用2%硼酸水液夜或0.1雷佛奴水溶液濕敷,滲液與糜爛消失後,外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制劑,如濕疹霜、祛濕油、膚輕松霜等。 4、嬰兒濕疹發作期間不要種牛痘(天花已消失,現已不種牛痘),也不要和有單純皰疹的人接觸,以免發生皰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