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皮膚瘙癢為什麼
這是一種皮膚過敏問題;飲食上注意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過敏食物如魚、蝦、蛋類、奶類最常見,其次是肉類和某些植物性食品,如草莓、可可、番茄等。
同時要勞逸結合、注意鍛煉,特別是多做戶外活動,保持充足睡眠與休息,並注意適量補鈣與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蘋果等。可以選擇999皮炎平綠色裝能有效治療濕疹、神經性皮炎、異位性皮炎及皮膚瘙癢症,專門針於面部等嬌嫩、敏感的部位,不過畢竟是葯膏,不能長期塗抹,最好每次用葯周期不超過2周。
===============================
皮膚瘙癢的食療方法
一、皮膚瘙癢症宜食
宜食大豆、紅薯、菜花、大白菜、蘿卜、番茄、杏等富含錳的食物。錳元素能促進和提高蛋白質在體內的吸收利用率,還有利於蛋白代謝廢物的排泄,減少有毒物質對皮膚的損害。
2.宜食新鮮蔬菜,高纖維食物,如番茄、黃瓜、冬瓜、胡蘿卜、白蘿卜、菠菜等。此類食物能縮短廢物在腸中的滯留時間,增加排便次數,消除便秘,減輕瘙癢。
3.宜食動物肝臟、蛋黃、胡蘿卜、油菜、芹菜、杏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維生素A能促進機體新陳代謝,如缺乏可引起皮膚乾燥和毛囊角化。
4.宜常食酵母、馬鈴薯、豌豆、黃豆、紅棗、蘋果、梨、葡萄、桃、荔枝、山楂、橘子、芝麻、核桃、白菜、香蕉等富含維生素Bz、維生素Ba的食物。因為維生素Bz、維生素B6能改善皮膚營養,增強皮膚的韌性和抵抗細菌的能力。二、皮膚瘙癢症忌食
1.忌酒。酒對皮膚有強烈的刺激作用,使皮膚血管充血,誘發皮膚劇癢。
2.忌茶、咖啡、巧克力、草莓、辣椒、大蒜、芥末、魚、蝦、海鮮、乳品、腌臘製品等刺激性食物。這些食物能使血管周圍釋放活性物質,使皮膚產生劇癢,加重原有病症。3.忌食油炸禽類、狗肉、羊肉、燒烤食品等溫燥食品。這類食物不僅溫燥助熱,而且不易消化,長期滯留腸道,以致大便不通,產生郁熱,加重瘙癢。三、食療方
1、風熱型:皮膚瘙癢劇烈,飲食燥熱食物則更甚,抓後呈條狀血痂,多發生夏季,並見口乾,心煩,多夢,舌紅,苔薄黃,脈弦滑數。
①豬大腸綠豆湯:豬大腸、綠豆、敗醬草各適量。將豬大腸洗凈備用。綠豆洗凈泡浸20分鍾,然後取出裝入大腸內,兩端用線扎牢,同敗醬草一起加清水適量煮爛熟,食鹽少量調味,分數次食用。隔2天服1劑,可根據病情而決定服用劑數。
②蒼耳子湯:蒼耳子全草30克,食鹽少許。蒼耳子洗凈切碎,加水適量煎,服1碗,渣復煎,加食鹽少許攪勻,外洗患處。
2、濕熱下註:多發生在女陰、陰囊、肛門等處。患處瘙癢不止,抓破脂水淋漓,女子白帶多,小便黃赤,口苦胸悶,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貳』 皮膚瘙癢是怎麼回事如何治療和預防
這位朋友,對不起,我只找到如下資料,所以抄下來,希望對你有用,祝你開心快樂每一天!
冬天皮膚乾燥,這是因為當天氣變冷,空氣變得乾燥,皮膚缺少水份,變得無光澤,表皮薄而脆,細碎皺紋多,皮膚表面容易產生細小乾燥皮屑(你可在天冷時兩天不洗澡,然後用手指甲輕抓小腿部皮膚,可看到細碎皮屑),容易堵塞毛孔,造成毛孔排泄不通暢而引起的,嚴重者可在皮膚上生出許多細小疙瘩(像打冷戰時起的雞皮疙瘩般),建議在冷天時保持經常清潔皮膚,並使用保濕的護膚品。
這里有一篇較詳細的文檔:
預防秋冬季的皮膚干癢症
對於這種天氣乾燥寒冷所引起的皮膚干癢,應該如何來預防及改善呢?其實這種季節變化引起的皮膚干癢症最重要的要以預防為主,因為事前的預防往往比事後的治療要有效的多,也就是說在症狀出現之前就應及時採取有效措施以避免皮膚問題的出現。而預防皮膚干癢症出現最關鍵的就是要維持皮膚滋潤,並減少角質層的水份及油脂散失,保護皮脂功能。建議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洗澡時應選用溫和的最好是偏弱酸性的沐浴乳,避免使用清潔力過強的鹼性香皂,因為即便是再中性的沐浴液相對與人體皮膚來講也是偏鹼的。還應避免使用太熱的水洗澡,最好是採用與體溫相仿的水溫(不超過40度)。
並且要適量減少沐浴次數和縮短洗浴時間,以免水分及脂肪因熱而過度流失。洗澡時不要用力刷洗,因為過熱的水和用力的搓澡會洗掉皮膚的皮脂、角質等保護層,這樣就很容易傷害到皮膚,甚至引起皮膚局部發炎,使得神經更加興奮,會加重瘙癢。
二)洗澡後趁皮膚還未全乾時立刻塗抹上滋潤的身體乳液,尤其是四肢等特別乾燥的部位,這樣可幫助皮膚恢復水油平衡並在皮膚上形成一層薄膜,防止水分蒸發,而且因為剛洗好澡時毛孔還是微微張開的,護膚品比較容易吸收、滲透。塗好護膚乳後應盡快穿上衣服和襪子,不但保暖還可以防止表皮流失水分與皮脂,幫助加強對皮膚乾燥狀況的改善效果。皮膚在得到有效的滋潤之後,可有效減少干癢現象。
如果平時感覺皮膚乾燥時也應隨時使用乳液,以便及時滋潤乾燥的肌膚,重點是小腿和手臂,小腿的脛前部是全身皮脂腺最少的部位,所以最容易發生瘙癢和皮屑,而手臂經常會暴露在空氣中,也最容易產生乾燥現象。
三)關於身體乳液的話題論壇里已經討論的很多了,我再推薦給大家幾個成分比較溫和的乳液。
理膚泉營潤身體乳霜(LIPIKAR Body Lotion):
其成分中除了常用的保濕劑如甘油外,主要含有植物「牛油果」的提取物;牛油果含有豐富的甘油酸、蛋白質及維他命,潤而不膩,由於它最接近人體的皮脂膜,所以不但能軟化和滋潤皮膚,保持皮膚柔潤和彈性,更可加速皮損的癒合,有類似人體皮膚天然的「皮表脂膜」的護膚作用。只要在乾燥皮膚上抹上薄薄的一層,就可起到有效的滋潤肌膚、緩減瘙癢作用。
Neutrogena Body Lotion 露得清身體潤膚乳液:含豐富甘油(Glycerin)及天然芝麻油成份,能迅速滋潤乾燥肌及防止水份流失。保濕能力出色,可提供給皮膚長達8小時以上的滋潤。
L''Occitane Shea Butter 歐舒丹乳木果油身體潤膚露:蘊含15%乳木果油、天然蜂蜜及杏子油,含有皮膚必需的脂肪成分及維他命,能保持皮膚的天然保濕水平,質感輕盈柔潤,容易吸收,用後令肌膚全日保持柔軟亮澤,帶來高效滋養、保濕及保護作用,適合任何皮膚以至敏感性肌膚在乾燥的季節或時候使用。
特別是其中的乳木果油,蘊含豐富的非皂化成分,具有深層滋潤的功效,不僅能防止乾燥開裂,還能進一步恢復並保持肌膚的自然彈性。
碧歐泉身體滋潤乳液:含有純天然的礦泉水成分,有豐富的礦物質,其獨特成分PERTARE可以使滋潤分子被肌膚充分吸收,補水的同時對肌膚進行有效滋養,讓肌膚感到不再乾燥緊綳。
四)減少去角質產品的使用頻率,以避免過勤的去角質破壞皮膚保護膜。護膚品也要隨季節轉換而及時進行調整更新,如果你現在的護膚品在使用後會感覺皮膚有刺痛感,甚至會發紅發癢,那就該馬上更換了。應當選擇低刺激性的滋潤度較高的護膚乳液/乳霜,在功能上應加強保濕,建議可選用含有玻尿酸、膠原蛋白等保濕成份的滋潤面霜或霜狀乳液來鎖水保濕。
五)白天應當注意防曬,秋天的陽光雖然看起來沒有夏天那麼厲害,其實秋天的紫外線其威力仍然不容小視,因為秋天大氣離子層的濃度較夏天稀,紫外線被吸 收的量也就較夏天少,所以紫外線仍然是相當強烈的,可以說這個時期皮膚更 容易受到紫外線的傷害,而紫外線也是造成皮膚的乾燥的元兇之一,所以白天在塗抹保濕乳液之後,別忘了仍要使用防曬霜來保護皮膚,使皮膚免受各種波段的紫外線和可見光的損傷。
六)為了避免室內空氣乾燥而引起的皮膚水分的蒸發,應當設法提高室內濕度,通常濕度保持在50度左右會比較合適。如果長時間呆在空調房內的話,建議可以在室內使用諸如空氣加濕器等設備;或者也可以採取經濟點的辦法,比如在室內放置幾盆水,或是放幾個魚缸及水養植物也是不錯的選擇,以保持室內空氣濕潤度,幫助保持皮膚水分。每晚臨睡前還可以在床邊放上一小盆水,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加濕作用。
七)貼身衣服應選擇寬松的棉質品,最好是吸汗透氣的,以免產生接觸摩擦或者燥熱出汗造成皮膚發癢。同時還應避免貼身穿著毛衣,尼龍,化纖材質的衣服,以免刺激皮膚引起過敏。尤其是有人喜歡天冷的時候穿著保暖內衣,不過要當心有的保暖內衣是由復合夾層材料作成的,就是在兩層普通棉織物的中間多夾一層蓬鬆的化學纖維從而達到保暖的目的。而這種化纖成分穿在人體上容易發生摩擦而產生靜電,這些靜電在人體周圍可產生大量陽離子,它會刺激皮膚,使人體皮膚的水分減少,皮屑增多,也會引起皮膚瘙癢,所以皮膚容易過敏者應盡量選擇貼身穿著純棉、真絲之類不易產生靜電的內衣褲。
八)另外除了選擇正確的護膚產品外,內在的調理也很重要,要注意休息及適當的心理壓力調節。在飲食調節方面,平時更要注意多喝水以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增加皮膚的水分供給。注意營養均衡,多吃新鮮蔬果及牛奶豆漿之類的水分豐富的食物。還可常 吃芝麻油、黃豆、花生等食物,它們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如亞油酸等,而人體缺乏 亞油酸,皮膚會變得乾燥,鱗屑增厚。
維生素的攝取對於防治皮膚瘙癢也很重要,特別是維生素A、B2、B6等。當人體缺乏維生素A時,皮膚會變得乾燥,有鱗屑出現,甚至使皮膚出現棘狀丘疹,因而要多吃些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胡蘿卜、油菜、芹菜、禽蛋、魚肝油等。
而維生素B對人體的新陳代謝機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缺乏維生素B會使體內的新陳代謝產生障礙,影響細胞功能,容易引發皮炎、痤瘡等皮膚問題。含維生素B6的食物有:麥麩、馬鈴薯、豌豆、白菜、牛肝、腎、香蕉等;含維生素B2的食物有:黃豆、酵母、動物肝臟、香菇等。
同時,皮膚瘙癢患者避免辛辣、油膩、海鮮,咖啡、煙、酒等刺激類食品,因為這類食品對人體及皮膚是一種刺激,可能會使原本患有某種皮膚病的人病情加重。如化膿性皮膚病人宜少吃甜食、酒類等;而辣椒、蔥、蒜、酒、濃茶等食物會導致人睡眠欠佳、情緒不穩定等諸多反應,這些心理因素也會影響到人對刺激的敏感度,更容易產生癢感,特別是可能使患瘙癢性神經功能障礙性皮膚病的人症狀加重。
飲食要清淡,少吃高脂肪食物,因為高脂肪食物會增加皮膚上油脂 的負擔,特別是皮膚表面的毛孔易發生堵塞的現象;糖類食物也要少吃,過多的糖會增加皮膚上細菌的繁殖,刺激皮膚,造成皮膚瘙癢。而魚、蝦、蟹等海鮮類產品,是皮膚瘙癢的 「過敏源」,它易使皮膚血管周圍的活性物質釋放出來,加劇皮膚的瘙癢,也應避免食用。
對於單純的季節性皮膚干癢,只要做到以上幾大保養原則,就可以很大程度的改善甚至消除皮膚瘙癢的問題。
如果出現嚴重的頑固性瘙癢,應當考慮是否有其他內臟疾病的存在,例如糖尿病、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便秘者、腫瘤等也會導致發生不同程度的皮膚瘙癢症狀,這時就需要馬上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了。
http://www.fx120.net/mrss/mrss-mr/hfmr/jbhl/200411050904428319.htm
--------------------------------------------------------------------------------------
對於皮膚瘙癢症的治療,西醫以以鎮靜止癢為主。若是皮膚已經出現干癢,切記不可去抓撓患處,以免越抓越癢,更會導致范圍擴大。
可能大家會有過這種經歷,有時候當你從寒冷的室外一下子進入溫暖的室內,或者是晚上臨睡前脫掉厚厚的外衣躺入被窩的時候,在一冷一熱的刺激之下皮膚會突然覺得一陣陣發癢,會忍不住搔抓一下,卻往往是愈癢愈搔,愈搔愈癢,越抓到後來瘙癢越嚴重,造成一種惡性循環。
而且搔抓很可能會損傷皮膚,加強皮膚的反應性,如果你撓得太用力了,可能會引起皮炎或是留下色素沉著和皮膚苔蘚樣硬化,這樣治療起來就會更加困難了。
所以說很多情況下如果瘙癢不是很嚴重就盡量忍一忍,不要隨便去抓撓,可以在干癢部位用一些潤膚保濕的東西。如果癢的比較厲害,也可以局部塗抹一些具有薄荷等清涼成份的止癢葯膏/葯水(如爐甘石洗劑、賽庚定霜、去炎松尿素軟膏等)來緩解症狀,使皮膚逐漸恢復正常;或是用浸了涼水的毛巾局部冷敷的方法也可以減輕皮膚發癢的症狀。
在口服葯方面,皮膚乾燥者可以每日服用三次魚肝油丸,每次一粒。口服多種維生素(如施爾康,善存片)、鈣片等,對瘙癢治療也有一定的輔助療效。
出現普通的瘙癢症狀時,可以在白天服用無鎮靜作用的息斯敏、西替利嗪等,晚上臨睡前半小時服用有鎮靜作用的抗組織胺葯物如撲爾敏、賽庚啶等。如果全身瘙癢難忍者,可服非那根或賽庚啶等抗過敏葯物緩解症狀。
而在外用葯方面就情況就比較復雜了,需要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來酌情選用葯物
面部的皮膚瘙癢
一般來說,如果是面部的皮膚瘙癢,可用4~6層浸滿3%濃度硼酸溶液的紗布,在面部進行濕敷,持續時間約為1小時,然後薄薄的塗上一層艾洛松軟膏,每天使用一次。此類外用葯有收斂、保護皮膚作用,還有抗過敏、消退紅疹作 用,對面部皮膚無不良刺激,不會發生面部皮膚萎縮、毛細血管擴張等 皮質激素類副作用。另外,在治療期間必須停用所有護膚品。
頸部後側、背部、四肢、手背、足背
皮膚瘙癢如果發生在頸部後側、背部、四肢伸側、手背和足背等部位,可選用皮炎平軟霜、無極膏、抗敏止癢水等葯物。此類葯物有神經麻痹性止癢和抗過敏 作用,不過對皮膚刺激性也比較強,由於上述部位的表皮角 質層比較厚,所以比較可以耐受此類葯物對皮膚輕微的不良刺激。
胸部、腹部、臀部
皮膚瘙癢發生在頸部前側、胸部、腹部、臀部、四肢屈側,可選用爐 甘石洗劑,氧化鋅洗劑,此類葯物對皮膚有安撫、保護、涼爽止癢作 用,無刺激性。因為這些部位表皮的角質層比較薄,不能選用以酒精 為溶劑的葯水,例如抗敏止癢水、皮炎寧酊等。
腋下、臍周、腹股溝
皮膚瘙癢發生在腋下、臍周、腹股溝、外陰部、肛門,可選用復方咪康唑軟霜、派瑞松霜(又稱復方達克寧霜)、膚康王霜、寶龍康霜、復方康鈉樂霜等。此類葯物有抗敏止癢和抗真菌感染作用。因為上述部位皮 膚分泌物較多,皮膚經常處於濕潤狀態,當這些部位皮膚發生瘙癢 時,往往同時會伴有各種類型的真菌感染,所以上述葯物很適合使用於這些部位的皮膚瘙癢。
另外要強調的是,以上所提到的葯物使用信息僅可用於參考,不管是內服的還是外用的葯物,我的建議還是應該在經過專業醫生的診斷之後在其指導下合理使用,因為盲目用葯很有可能會對皮膚造成不良影響,產生副作用。
特別要注意,在發生皮膚瘙癢時,不要隨意自行使用一些含激素的外用葯膏如皮炎平、無極膏、膚輕松等皮質類固醇霜。這種激素類葯物在開始使用的時候可能效果很好,一塗之後能使某些皮膚症狀很快消失,可是這種葯物在長期使用一段時間後很有可能會發生塗葯部位皮膚異常,如繼發感染、毛囊炎、毛細血管擴張、激素性皮炎、皮膚萎縮、色素沉著等副作用,女性還可能出現毛發增多等嚴重反應。
另外用了激素類葯物後容易產生依賴性或耐葯性,而且還可能導致過敏,造成患處皮膚出現乾燥、粗糙、脫屑,甚至有淺細的裂紋。
因此,建議如果皮膚只是比較輕微的局部瘙癢,應該用一些不含激素的有潤膚作用的外用葯就可以了(魚肝油軟膏。尿素軟膏等皆可選用)。如果是比較嚴重的瘙癢和明顯的大范圍皮疹,或是皮膚出現紅腫、潰瘍、滲液等皮炎症狀,千萬不要擅自選用葯物進行治療,應該立即去醫院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外用及內服葯品,以免病情進一步惡化。
乾燥:冬季皮膚大敵
皮膚分表皮、真皮以及皮下脂肪。表皮的最外層為角質層,由於角質層本身的吸水、屏障功能,以及角質層中所含有的天然保濕因子即氨基酸類、乳酸鹽及糖類等的作用,使角質層保持一定的含水量,維持皮膚的濕潤。而皮膚的外觀與角質層的水分含量有關,正常的皮膚角質層通常含有10%-30%的水分,以維持皮膚的柔軟和彈性。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皮膚角質層水分含量會逐漸減少,而當皮膚角質層的水分含量低於10%時,皮膚就會出現乾燥、緊綳、粗糙及脫屑等。
那麼引起皮膚水分丟失,導致皮膚乾燥、失去光澤的原因有哪些?一般來說,引起皮膚天然保濕結構失去平衡的內外條件主要有:
●隨著年齡的增長,皮膚老化,其保濕作用及屏障功能逐漸減弱,天然保濕因子含量減少;
●乾燥寒冷的氣候,濕度較低,如秋冬季;
●某些皮膚病變,如銀屑病、魚鱗病等;
●環境和化學因素,如洗衣粉、肥皂、洗潔精等洗滌劑及酒精等有機溶劑,以及長時間的空調環境等;
●飲食睡眠習慣,如偏食、飲水少、失眠等;
●乾性皮膚。
由於皮膚時刻都與外界環境直接接觸,如不加以保護,或多或少都有缺水現象,直接影響皮膚的外觀。而這時,除了確保正常健康的飲食以保證蛋白質、維生素的補充,以及盡量避免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和積極治療皮膚疾患外,還應根據需要,使用合適的保濕化妝品。
擊退乾燥七法則
●在冬季,盡管人們喜歡洗熱水澡。但是,對皮膚有益的水溫是溫水,因為熱水會將皮膚上的天然油分徹底洗掉,而這種天然油分比你浴後使用護膚品化解乾燥要有效得多。
●冬季洗澡一般不要超過15分鍾。
●如果一定要洗熱水澡,盡可能使用浴液或溫和的香皂。浴後應當在皮膚尚未完全乾的情況下,在身體各部位塗上潤膚品。這樣做有助於將潤膚成分滲入到皮膚的上層。
●男性在冬季刮鬍子時,最好不要用刮鬍膏,可用洗發香波替代。
●在那些易發生乾裂的身體部位,最好使用力量較強的護膚品,如凡士林。與一般護膚品不一樣的是,凡士林可以「封住」皮膚,減少水分的蒸發,對於保護比較乾燥的皮膚十分有效。
●洗完東西或洗手後應使用一些能夠保持水分的護手霜。
●在家時,皮膚暴露於外的地方較戶外要多,使用加濕器是解決皮膚乾燥的不錯方法。
冬季皮膚麻煩多
皮膚易瘙癢、手足會皸裂、凍瘡找上門
西北風一刮,人的皮膚也會由於氣溫降低,無論是顯性出汗還是隱性出汗,都大為減少,人體皮膚的潤滑劑皮脂腺的分泌也大大減少,除了嬰兒以外,大部分人的皮膚都會比較乾燥。這時一些冬令常見的皮膚病也開始在一部分人群中間肆虐起來。許多人,特別是老年人就自訴全身或者小腿前皮膚瘙癢、乾燥、鱗屑脫落,變得乾燥,瘙癢難忍。到醫院皮膚科就診,往往診斷為冬季瘙癢症或皮脂缺乏性濕疹。
那麼,為什麼有些人的皮膚一到冬季就特別乾燥呢?皮膚乾燥與皮膚的失水有關,皮膚水分的缺乏又與皮膚的天然皮脂有關,皮膚表面的脂質猶如一件外衣,阻止了皮膚水分的蒸發,使皮膚保持滋潤,老年人皮膚變薄,表面的脂質也減少,皮膚自然就顯得乾燥,冬季冷風又可增加水分的損失,進一步擾亂表皮的脂質平衡,這樣乾燥就不可避免了。
皮膚瘙癢症:皮膚乾燥是禍首
原發性皮膚瘙癢症無疑是最為常見的冬令皮膚病了,此症無論男女老幼都可發病,但中老年者更為多見了,尤其是老年人。患者可全身到處瘙癢,白天由於外界干擾,尚可分心而無暇顧及,一到晚間,瘙癢難忍,全身似有螞蟻在爬,無法忍受。如果吃了點「發物」,或飲酒,飲咖啡,則更瘙癢難熬。但檢查皮膚,卻無任何原發性皮疹,僅可見由於搔抓引起的皮膚抓痕,血痂或者色素沉著等繼發性損害,如持續時間長久,則可繼發多癬性皮損。
此病主要是由於皮膚乾燥引起的。冬天我們脫下棉毛衫褲時,常可見很多細小的皮屑從身上彈下,而冬季衣服又穿得較多較緊,這樣異物刺激在已敏感的皮膚,瘙癢也就難免了。還有就是有些人不恰當地處理也會加重瘙癢,如熱水沖洗雖能解一時之癢卻換來瘙癢更甚。因為熱水對皮膚本身是一種刺激,再加上皮脂除去更多,導致皮膚更加乾燥。
冬季瘙癢症發生的關鍵在於皮膚乾燥和受冷,所以住房內要保持一定的濕度,可擺放一些綠色的盆栽,或放上一盆水以增加空氣濕度。洗澡時水溫在32°C左右,不宜搓擦,不宜過多使用香皂,避免搔抓,浴後可全身搽用潤膚液,以保持皮膚的滋潤,建議每日塗抹保濕霜或保濕乳液。在需要時還可口服第一代抗過敏片劑來達到止癢鎮靜作用。飲食中要盡量多攝入些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胡蘿卜,捲心菜等,少食用咖啡,可樂,酸辣刺激性食物。
手足皸裂:好發於清潔工人家庭主婦
手足皸裂也是冬季很常見的一種皮膚病,此病好發於接觸脂溶性或鹼性物質的人員,如汽車修理工、清潔工人、廚師和家庭主婦等。患者手足皮膚往往因缺少滋潤而乾裂,嚴重者皸裂可至深部肌層,有明顯痛感甚至影響手足活動、皮損由皺裂至龜裂至皸裂,為長短深淺不一的裂口,好發於手指和手掌屈側、足跟、趾底,足側等處。
防治方法主要是在冬季未發生皸裂前常外搽油脂以滋潤皮膚,一旦發生皸裂則可削薄皸裂處厚硬的表皮角質層,然後用熱水浸泡10分鍾,拭乾後再外搽15%的尿素脂或10%的硫磺水楊酸軟膏等。冬季野外作業時宜戴好防護手套。
凍瘡:氣溫一冷即會發作
凍瘡好發於兒童及婦女,冬季氣溫一變冷即會發作,至來年春夏季可迅速痊癒,好發部位為肢端末梢,如手指、手背、面部、耳廓、足趾、足跟等處,患處可見局部性淤血性紫紅色隆起的水腫性紅斑,表面緊脹有光澤,局部皮溫降低,環境溫度暖熱時,局部出現明顯的瘙癢或灼熱感,而凍瘡一旦破潰,潰爛後即有痛感。
防治凍瘡原則有如下幾條:
●加強體鍛,促進血液循環,經常搓搽手足,防止淤血產生。
●注意手足的乾燥和保暖,可穿戴寬松暖和的手套和鞋襪。
●受凍部位不宜立即近火燒烤或用熱水浸泡。
另外,冬季也是魚鱗病、銀屑病的好發季節,一些皮膚傳染病,如疥瘡、虱病在個人和環境衛生不好的情況下,冬季也常常是好發時機。
冬季五步護膚法
潔膚:以保持皮膚清爽為宜
清潔皮膚是保養皮膚的第一步驟,是保養皮膚的關鍵,潔膚可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增加皮膚的吸收功能,預防皮膚疾病,延緩皮膚衰老和皺紋產生。清潔皮膚有單純用水洗,也有用洗面奶、清潔霜等清洗。用水洗臉是基礎,每天2~3次。在冬季,使用洗面奶洗臉,中性皮膚可每天1次,或隔天1次,乾性皮膚宜2~3天1次,油性皮膚宜每天1次左右。總之以保持皮膚清爽為宜。洗臉用的水最好是開水冷卻至36度左右;油性皮膚者可以溫度稍高,約38度;乾性皮膚者可稍低,為34度左右。也可用溫水洗凈後,再用冷水沖洗一下,以縮小毛孔。但敏感性皮膚或皮膚乾燥者不宜用單純冷水洗臉。洗臉時可用指腹由里向外不斷按摩,最後用柔軟的毛巾檫干。洗面奶應性質溫和,量不宜太多,以薄薄地塗至整個面部即可,按摩時間5分鍾左右。
保濕:適當增加護膚品使用量
冬季天氣乾燥,氣溫下降,皮膚新陳代謝對氣候的變化還沒完全適應,使皮膚的汗腺分泌減少,顯得很乾燥。上海市皮膚病性病醫院的科研人員在上海、哈爾濱和廣州三大城市,對中國女性進行了大樣本的流行病學調研,結果提示,上海女性到冬天皮膚的電容量明顯低於其他兩大城市,說明上海女性冬季表皮含水量少,乾燥脫屑。此時就要適當增加護膚品的使用量,使皮膚得到充分的滋養和維護。護膚品應選擇保濕功能大、滋潤作用強的膏霜類化妝品。不但是面部皮膚需要養護,四肢和軀幹部位的皮膚也需要滋潤和營養。可選用潤膚露,潤膚奶液,在每天洗澡後薄薄地塗抹一層於皮膚上,可保持皮膚柔軟光滑,富有彈性,延緩老化,又能預防和輔助治療某些皮膚疾病,如特應性皮炎,冬季瘙癢症,魚鱗病等。
防曬:選擇指數不太高的防曬霜
在冬季,陽光中的紫外線雖不像夏季那麼強烈,其中中波和長波紫外線(UVB和UVA)減弱,但紫外線還是造成皮膚老化、變黑的最常見的原因。因而冬天也要適當注意防曬,選擇防曬指數SPF和PA值不要太高,如:SPF8,PA+的防曬霜。特別要提醒的是,冬季下雪時,紫外線的強度還可能高於夏季,選擇的防曬品的SPF和PA值要大,SPF15,PA++以上。
防皺:要注重勞逸結合營養均衡
冬季天氣乾燥,如果不注意滋潤皮膚,造成皮膚內大量水分喪失,容易形成暫時性的皺紋,即小皺紋的增多。一旦出現小皺紋,不用焦慮,只要保持開朗的心情,注意勞逸結合,合理的營養攝入,平日飲食中多吃些瘦肉,牛奶,蛋類品,新鮮的水果蔬菜等,選用合適的護膚品,堅持面部按摩,促進面部血液循環,改善皮膚營養,可以減少小皺紋。
飲食:多食鹼性食物少食酸性食物
冬季天氣乾燥,平時應多飲水,補充肌體和皮膚的水分喪失,另外合理的膳食結構可以改善體質,延緩衰老。由於人體的體液呈弱鹼性,所以多攝入鹼性食物如蔬菜,瓜果,豆製品類,牛奶等,可使皮膚細膩光澤。要注意減少酸性食物的攝入,如肉類,魚類,巧克力,蔥蒜等。
『叄』 夏季皮膚癢是怎麼回事,夏天皮膚癢的原因
夏天炎熱也容易細菌滋生,於是各種皮膚病各種皮膚癢之類的問題都會有。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夏季皮膚癢是怎麼回事,歡迎閱讀。
夏季皮膚癢是怎麼回事
夏季高溫濕熱,很多人可能會有皮膚搔癢的症狀,夏季衣服穿的少,經常可見有的人身上抓破的痕跡。除了有蚊蟲侵擾以外,還是要追究到氣候的因素。
夏季皮膚瘙癢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1、 飲食方面
很多皮膚瘙癢患者出現皮膚騷癢症就是由於飲食不當的緣故,夏季我們常常會吃到一些新鮮的水果和海鮮,但是這其中一部分水果是很容易引起皮膚過敏症狀的。比如桑椹、菠蘿、毛桃等,所以常常導致我們出現皮膚瘙癢的症狀。海鮮則更容易導致皮膚過敏的一種食物,有過海鮮過敏史的朋友一定要忌口。
2、 洗澡次數過多
夏季往往身體上出汗較多,其實平時沖一沖就可以把汗去掉了,但是很多人卻常常頻繁洗澡並使勁揉搓皮膚,使皮膚保護膜脫落出現皮膚瘙癢等症狀。
3、 環境導致皮膚瘙癢症
一般情況下,很多人在太陽下暴曬或是冷空氣刺激的情況下都會出現皮膚瘙癢症狀。空調屋內經常出現皮膚瘙癢症,夏季天氣炎熱,所以經常呆在空調屋內,長期使用空調會使我們的身體上缺水,從而導致皮膚瘙癢症。
其他常見的原因有:
1、 食物以魚、蝦、蟹、蛋類最常見。其次某種香料調味品亦可引起。
2、 有許多葯物(如:青黴素、磺胺類、血清疫苗等)可引起皮膚瘙癢。
3、 動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蟲叮咬或吸入花粉、羽毛、皮屑等)。
總而言之,夏季皮膚瘙癢的原因是很多的,最關鍵的是你要及時的找到原因並且調理身體,這樣才能夠對症治療,最後要提醒的是,皮膚瘙癢,千萬不要用力撓,一旦皮膚撓破,引起感染就麻煩了。
夏季怎麼護理皮膚
(1)油性皮膚的養護油性皮膚的特點
毛孔粗大,身體的內分泌旺盛,皮脂腺和汗腺分泌也旺盛,容易出現粉刺、黑頭和暗瘡。油性皮膚的特點是膚色較黑,但不易衰老。
油性皮膚的養護方法是勤洗臉,尤其夏天,每天應洗臉6~8次,甚至更多,以防止出現粉刺、黑頭暗瘡。一旦出現粉刺,黑頭要及時清理。同時應多食水果、蔬菜,多飲水,防止皮膚缺水以致毛孔變得更粗。油性皮膚的人應選用蜜類、露類等含油量不多的護膚品。
因為油性皮膚皮脂腺的皮脂分泌旺盛,使皮膚油脂的質地粘厚,如果不斷地在臉上塗用含油量太多的護膚品,就會使過多的油脂堆積在皮脂腺內不易溢出,並會引起皮脂的滯留而形成乳酪樣物質,使毛孔堵塞不通,再加上如遭受細菌或其他微生物的感染,就很容易引發暗瘡。所以,油性皮膚的人養護皮膚時應避免選用含油脂太多的化妝品。
(2)乾性皮膚的養護乾性皮膚的特點
毛孔細得連肉眼都難以看到,從毛孔排出來的皮脂和汗量太少,不足以滋潤皮膚。所以乾性皮膚的人,甚至在夏天都感到皮膚乾燥,冬天還會不斷出現脫皮。乾性皮膚的人膚色很美,常是白里透紅。但由於長期皮膚缺水缺油,如果護養不當,則中年以後衰老得較快。
其養護方法是:乾性皮膚的人不論在什麼季節,皮膚清潔後都應使用護膚品,並且護膚品應選擇脂類的。日常飲食應注意多飲水和適當食些含動物脂肪的食物。要避免用熱水或肥皂水洗臉,一般認為用清水洗臉比較合適。乾性皮膚的人在做全套面部皮膚護理時,最好減少用洗面奶洗臉,盡量不做面部皮膚磨砂,以免皮膚進一步失去滋養。
( 3)中性皮膚的養護
從美容的角度上看,中性皮膚是一種較為理想的皮膚類型,稱之為"天生麗質"。它的毛孔大小適中,皮脂腺分泌適中,皮膚顯得潔白紅潤,膚色白里透紅。
中性皮膚的養護也比較容易,只要每天能早午晚洗臉,每次洗臉後塗上少許護膚品即可。護膚品的選擇也不很嚴格,因為它不容易引起皮膚過敏。但中性皮膚的人,如果護理不當,到中年後就會變為乾性皮膚,這時應注意用護理乾性皮膚的方法進行護理。
(4)綜合性皮膚的養護
所謂綜合性皮膚,就是在一個人的臉上有兩種以上的皮膚類型。例如:我國有相當一部分人,在臉部三角區(是指前額正中點與兩口角的三點連線,所形成的三角區域)是油性皮膚,而其他部分則是中性皮膚。
從理論上看,綜合性皮膚的保養方法較為復雜,但從實際出發,多是按照臉部占面積最大的皮膚類型去養護它。另外,綜合性皮膚上的油性皮膚部分,是暗瘡常發的部位。
因為油性皮膚的皮脂分泌過盛,毛囊口亦隨之擴大,緊接著的就是毛囊口的角化,過多的皮脂不能及時排出,導致細菌或其他微生物的感染,引起油性皮膚部位的皮膚不斷地長暗瘡。所以,綜合性皮膚的養護,防治暗瘡是其中的一個關鍵問題。
夏季皮膚護理的禁忌
⑴忌皮膚表層不清潔。
四季中春天的皮膚最美,因為此時皮膚機能活躍,顯得生氣勃勃,猶如剛從冬眠中醒來開始活動一樣。此時對皮膚起潤作用的皮脂開始逐漸旺盛地分泌,已沒有寒風和乾燥空氣奪走皮膚的水分。因此,皮膚比較滑潤。但是,春天也是最容易引起皮膚毛病的季節,如皮脂分泌過盛,容易長出面瘡;
如果從冬季到春季護膚品的轉換不當,又由於突然的活動使得皮膚脆弱、過敏,則容易引起斑疹,再加上漸強的陽光侵襲皮膚,甚至暖風所夾帶的灰塵也是皮膚的大敵,這些灰塵與分泌旺盛的皮脂相混合會造成皮膚粗糙。所以夏季更應注意保持皮膚的清潔。
⑵忌使用單一的護膚品。
有的年輕女士選用護膚品只擇其一,長年使用。其實這種方法不可取。特別在春季,根據皮膚的特點一般應選用至少3種護膚品,比如爽膚可選用爽膚水及銀耳珍珠水等;潤膚可由霜類護膚品逐漸轉向蜜類護膚品;清膚可選擇溫和型去脂力不很強的產品,如清潔蜜、蛋白洗面奶、柔性珍珠磨面膏等。
春天的氣候不穩定,如遇冷空氣襲來應繼續使用冬季用的霜類護膚品,覺得皮膚不很乾燥則可減少用量以使皮膚適中和諧,切忌天氣轉暖就不使用護膚品,也不可只使用一類化妝護膚品,甚至只清潔皮膚而不潤膚,致使皮膚很快出現了很多毛病,如發癢起皰還誤以為是由於油脂過多堵塞毛孔所致,殊不知是由於皮膚的一層酸性保護膜被損傷,皮膚極易過敏,再加上食用一些易發的食物,越發使皮膚惡性循環,致使新陳代謝紊亂。
『肆』 皮膚化妝品過敏的,能吃養殖蝦嗎
過敏是相同的過敏原再次接觸產生的過強的免疫反應。化妝品和蝦是不同的過敏原……
如果以前吃過蝦和海鮮(至少吃過兩次)沒有過敏反應,就可以吃
『伍』 吃蝦引起皮膚過敏,全身特別癢,起了很多疙瘩如何是好
食物不耐受也可以稱為慢性食物過敏,它是一種復雜的變態反應疾病,是人體免疫系統對進入體內的某些食物產生的過度保護性免疫反應,它可引起全身各系統的慢性症狀。
食物不耐受主要是因為體內缺少某種消化酶而導致的。食物進入消化道後,由於人體缺乏相應的酶,或是食物中含有某些特殊的化學成分,或是由於胃腸道的屏障作用被破壞等,使得人體不能充分消化這種食物的大分子,免疫系統便將其當作有害物質來識別,從而導致過度保護的情況發生,引起一系列慢性症狀,就是食物不耐受。
食物不耐受和食物過敏的區別
1、食物不耐受和食物過敏相關的免疫球蛋白不同,食物不耐受與免疫球蛋白G相關,食物過敏與免疫球蛋白E相關。
2、食物不耐受和食物過敏最明顯的區別是,食物過敏發病來得快,症狀明顯,屬於急性病,而食物不耐受是比較緩慢的,症狀不明顯的一種慢性病。
食物過敏主要是由於食物中某些成分引起了身體的過敏反應,雖然在症狀表現上與食物不耐受有相似之處,但過敏發病急,症狀明顯,而食物不耐受則症狀隱蔽,往往在吃了不耐受的食物數小時或數天後才顯現,其影響可遍及全身各系統,在平時人們通常認識不到它的存在,是人體健康的隱性「殺手」。
食物不耐受怎麼檢查出來?
食物不耐受已被發現與人體諸多慢性疾病密切關系,如慢性鼻炎、鼻竇炎、哮喘、慢性咳嗽、慢性腹痛腹瀉、口臭、口腔潰瘍、惡心、胃腸脹氣、痤瘡、過敏性紫癜、蕁麻疹、關節炎、焦慮、憂郁、偏頭痛、睡眠障礙、肥胖等,都可做食物不耐受檢測,這些症狀都可能與食物不耐受有關。
食物不耐受(過敏原)檢測
由於食物不耐受是人的免疫系統對進入體內的食物,產生了過度保護性免疫反應,產生食物特異性IgG抗體,且不是急發性的,患者無法自查,需要到醫院通過檢測這種特異性IgG抗體,即食物不耐受檢測(食物過敏原檢測),檢查對哪些食物不耐受,並根據檢查結果,將不耐受食物分為禁食、替食、少食等類,控制疾病發生的源頭,再由專家制定出針對性的科學食譜,指導患者進行日常飲食調整,抗過敏功能益生菌可明顯促進免疫系統的發育、成熟和損傷修復,改變過敏體質,使得過敏發作次數和程度逐漸減少減弱,直至消失。但不是所有所有的益生菌都有這個功能,這與選擇什麼樣的益生菌菌株密切相關,其中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的自然療法,主要就是尋求葯物以外的另類抗過敏療法,利用活性的、無致病性的微生物來改善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微生物的生態平衡,進而促進干擾素分泌調節免疫細胞活性平衡,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擁有降低血清IgE過敏抗體的國際專利認證,連續補充8周以上使得身體中的IgE濃度降低,這樣一來,慢慢使過敏原無法與體內的IgE抗體結合,從而不再發生過敏的生化反應。因此欣敏康益生菌能夠調整過敏體質,而葯物只能就症狀做緩解,無法調整過敏體質。
孩子食物不耐受就是食物過敏嗎?
孩子食物不耐受就是食物過敏嗎?如今,很多孩子被扣上「食物過敏」的帽子,因此被限制不能使用這種食物,不能接觸那種零食。部分孩子甚至為此營養不良,嚴重的還影響了生長發育。
事實上很多孩子並不是食物過敏,僅僅是食物不耐受而已。人們往往認為喝了牛奶脹氣腹瀉,喝了豆漿腹脹和疲乏,吃海鮮就長濕疹等等,這些就是實物過敏,其實這是片面的,有的只是食物不耐受。
人們對食物不耐受並不了解,就把許多食物不耐受引起的現象也歸類為於食物過敏。很多的孩子出生後(或者添加輔食後)表現出對部分食物不適應,出現紅斑、皮膚瘙癢濕疹、以及不同程度的腹痛、便秘、腹瀉及腹部飽脹等症狀。由此家長和醫生往往就認為孩子有食物過敏的情況,杜絕接觸可疑食品。但事實上,很多孩子並非是對食物過敏,只是食物不耐受而已。
食物過敏和食物不耐受是不同的,食物過敏與免疫球蛋白E相關,食物不耐受與免疫球蛋白G相關。前者發病快,症狀明顯,屬於急性病,在臨床通常以葯物治療為主;後者症狀隱蔽,屬於慢性病,平時人們通常認識不到它的存在,在臨床通常以調整飲食治療為主。
食物不耐受出現較多的就是嬰幼兒時期,因此一些家長給孩子「忌口」來避免食物不耐受。這種做法容易引起孩子營養不良。通過飲食調整,大部分食物不耐受是能改善的,不管是成人還是孩子,都可以通過少量添加、慢慢增加分量,逐漸來適應某種食物。
專家提醒:對於食物過敏的診斷不可憑借家長的主觀臆斷,建議及早帶兒童前往專科醫院接受嚴格監測,避免盲目禁止孩子食用某些食物,而導致孩子營養不良的現象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