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冬季皮膚瘙癢是怎麼回事
冬季到來,我們明顯的會感覺到皮膚更易瘙癢了,一方面是冬季的氣候變得更乾燥,皮膚缺水引起了皮膚的瘙癢不適,另一方面,可能是由於身體疾病導致的皮膚瘙癢。
1.蚊蟲叮咬。首先要查明是否為蚊蟲叮咬以及皮膚乾燥所引起的,這兩種情況都是比較容易解決的。
2.腎臟疾病。慢性腎炎最為明顯的症狀就是水腫,其次就是皮膚瘙癢。其它腎臟疾病可能還會出現尿頻、尿急、腰痛、尿少甚至小便如水樣等情況。
3.膽結石。結石患者病情發展嚴重時,膽酸在血液中的濃度過高,會沉積於皮膚,導致嚴重的皮膚瘙癢。
4.內分泌紊亂。每個人每個階段都會遭遇不同的身體狀況,男女都是一樣,身體內分泌會出現一些紊亂,此時會出現皮膚瘙癢症狀。
5.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患有神經衰弱、大腦動脈硬化的病人,會出現陣發性瘙癢。
6.皮膚疾病。當出現了皮膚疾病,比如蕁麻疹、特應性皮炎等等疾病,也會出現皮膚瘙癢的症狀。特應性皮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復發性、炎症性皮膚疾病,患者通常表現為以炎症和瘙癢為特點的慢性皮疹。中重度特應性皮炎患者通常全身絕大部分皮膚受累於紅疹,引發強烈持續的瘙癢、皮膚乾燥、結痂、滲液等症狀。。近日,賽諾菲攜全球首個特應性皮炎靶向生物制劑Dupixent亮相進博會,可快速持久地改善患者的皮損程度和瘙癢症狀,為中重度特應性皮炎患者提供了一種創新、高效、安全性確切的治療新選擇。
② 為什麼冬天皮膚容易瘙癢
進入冬季,隨之而來的可不只有「冷冷冷」,還有「癢癢癢」。「冬季皮膚瘙癢症」是一個不易被人關注,卻是讓大家非常煩惱的病。為什麼一到冬天就會皮膚癢,而到夏天就沒有了呢?應該如何緩解冬天的皮膚瘙癢呢?
為什麼冬天皮膚容易瘙癢?
1、乾燥
在夏天,我們出汗較多,皮膚濕潤。而到了冬天,空氣變得寒冷乾燥,汗腺分泌的汗液和皮脂腺分泌的皮脂量減少,皮膚中的含水量也減少,皮膚的濕潤度降低,表現為皮膚乾燥,而乾燥更易導致皮膚的瘙癢。
2、皮膚病
如果本來就患有皮膚病,如蕁麻疹、接觸性過敏、濕疹、銀屑病等皮膚病的患者,也經常在冬天加重,從而導致皮膚瘙癢。
3、其他疾病
一些疾病也會引發皮膚瘙癢,如糖尿病、肝膽病、腎臟疾病、腎功能衰竭、甲亢、維生素缺乏、神經功能障礙和某些腫瘤學疾病等。而這些疾病導致的瘙癢一般會同時伴有疾病本身的症狀。
冬天皮膚瘙癢忌這樣做
1、頻繁洗澡
一些人平時天天洗澡漸漸養成習慣,到天變冷時仍然習慣天天洗。如果此時仍然天天洗澡,皮膚表面的油脂膜和角質層中的脂質就更容易被清除了。洗的時候舒服,但過後會更癢的情況,這樣就容易惡性循環。
2、搓澡
搓澡不但會使皮脂減少,嚴重時還能破壞角質層,使皮膚的保濕功能進一步降低,加重了瘙癢的發生。
3、洗澡水過熱
過高的水溫同樣會加速皮膚水分和油脂的流失。並且,燙也會刺激皮膚神經末梢而讓皮膚變得更癢。所以,水溫控制在略高於體溫就行,就感覺水淋在身上很溫熱,不會覺得燙。
4、洗澡時間太長
許多人每次洗澡唯恐洗不幹凈,尤其是一些有潔癖的女性,洗澡時間往往超過半小時,個別的甚至一個小時,過長時間的洗滌必然會將人體表面的皮脂膜洗去更多,隨之而來的是瘙癢不已。建議:洗澡的時間不要太長,5~10分鍾為好。
冬天皮膚瘙癢怎麼緩解?
1、塗潤膚乳
剛洗完澡後,皮膚還比較濕潤,這個時候擦身體乳,可以產生水合作用而到保濕效果達到最佳。一些皮膚比較乾燥的人,最好在5分鍾內在身上適量地塗抹一些具有皮膚保濕功能的潤膚品,以保持皮膚的水分,防止皮膚乾燥起屑,減少皮膚瘙癢的發生。
2、選擇棉質、寬松的貼身衣物
冬季應盡可能地選用純棉不易產生靜電的衣物作內衣、內褲等,避免貼身穿著毛衣和化纖材質的衣服。
3、多喝水
多喝水是最直接的補水方法。成人每天從飲食以及喝水中攝取的水分至少需要4000毫升,而在冬天更要多喝水。雖然沒有規定每天喝多少杯水,但應該養成飲水習慣,不要怕經常跑廁所,以不感覺口渴、不感覺乾燥為最基本的要求,千萬不要渴了再喝水,這表明身體已經處於缺水狀態了。當然,除了多喝水之外,還可以多吃些流質食物給人體補水,比如豆漿、牛奶、粥、清湯等等。
4、補充維生素
科學研究表明,體內缺乏維生素A容易引發皮膚瘙癢、脫皮、粗糙發干、夜盲症等。此時可吃動物肝臟、禽蛋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也可以多吃新鮮蔬果及牛奶豆漿之類的水分維生素豐富的食物。
5、多吃新鮮果蔬
冬季人們比較喜歡吃重口味食物,不太喜歡吃新鮮蔬菜,而且新鮮的瓜果也比較匱乏,所以容易的導致維生素C,B族維生素等水溶性維生素的缺乏。
建議每天進食的新鮮蔬菜保持在300——500克,其中至少有1份為綠葉蔬菜;以及300克左右新鮮的水果。補充維生素,同時還可以補充膳食纖維,改善胃腸功能。
6、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冬季天氣寒冷,人體的抵抗降低容易生病,及時補充能量,保養身體是不能忽視的。但冬季飲食往往以高脂肪、高蛋白、大量飲酒和辛辣刺激性等食物來增加熱量,就容易引起陰虛火旺、胃腸郁熱,從而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大便乾燥,皮膚乾燥瘙癢等等。
③ 冬天皮膚癢怎麼辦
那是因為皮膚太乾燥,引起的干養!要買合適的沐浴露,不要用香皂,不然洗了更干癢!買大寶搽咯,比較實惠!全身都可以搽!
④ 冬天一熱就會身上很癢不熱就不癢.夏天熱沒
這種症狀樓主為什麼會想到性病..
一熱背和臉就癢的話,有可能是幾種情況:
1.冬天空氣濕度小,尤其在暖氣空調房間,皮膚的水分蒸發,皮膚乾燥,導致發癢。
2.隨著年齡的增加和所處氣候原因,新陳代謝率發生了改變,角質層增厚,代謝減緩,導致發癢。
3.內分泌紊亂,日常作息不規律,引起神經性的發癢。
4.心理因素。
熱~臉~背~沒有什麼地方和泌尿生殖系統有關的症狀呀,應該和性病無關。
⑤ 手到冬天為啥會癢
本人認為此時皮膚乾燥的原因,建議您多喝水,多吃蔬菜.還需適當使用潤膚露.如尿素乳膏試試.一方面冬天遲早溫差大,從溫暖的被窩到嚴寒的外側,皮膚受到刺激,一下子不適合;另一方面冬天天氣乾燥。所以一方面要注意保暖,另一方面要注意手部保濕補水護膚。要點二:養足血夜,經絡疏通。益氣養血是壓根,經絡疏通很重要,這樣才能使病情慢慢好轉。
冬季氣候乾燥,會使皮膚也越來越乾燥,皮膚然屏障作用下降後,皮膚容易出現屑、癢、皺紋加重、敏感皮膚變紅等疾病,人體部位的突然瘙癢與氣候密切相關,但也與日常清潔和飲食有關。比如冬天還在用夏天的新鮮沐浴乳,冬天洗澡的溫度比較高,但是你不知道,強偏鹼的沐浴乳會洗掉皮膚上有保養作用的植物油,導致 皮膚儲水效果降低,水分流出加重,導致乾燥發癢。
所以 ,冬天最好不要使用沐浴乳,即使使用也要使用柔和的酸性滋養沐浴乳,而且洗完澡後,要盡早擦拭滋養型潤膚乳,保持人體肌膚的清爽。冬天要學會從飲食中補充水分、維生素、脂肪酸等化學物質,所以 每天要多吃iPhone梨、香蕉蘋果、純蜂蜜白木耳、甜杏仁、核桃仁、花生仁、杏仁等乾果。
⑥ 為什麼冬天皮膚會癢
到冬天,天氣變得寒冷,空氣也變得乾燥起來。一到此時,不少人就出現皮膚瘙癢,特別是晚上臨睡前剛脫下衣服時,從胳膊到腿都癢得厲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秋冬季節氣候寒冷,皮脂腺分泌物向體表排出困難。科學檢測表明,人體皮脂腺分泌的脂肪溶 點為30攝氏度左右,到了嚴寒季節,皮膚脂肪幾乎凝成固體狀態,所以排出更加困難,這就使人在冬天皮膚乾燥更明顯。尤其是老年人,隨年齡增長而新陳代謝功能逐漸減退,由於內分泌減少導致皮脂腺分泌失調,所以皮膚會乾燥發癢。而且皮膚汗腺的活動功能比青壯年期明顯減退,汗液排出量減少,使皮膚表面缺乏水分,這在空氣比較乾燥的冬季,皮膚當然會更乾燥也更容易發癢。
著名相聲藝術家馬三立老先生曾說過一個叫《祖傳秘方》的相聲,流傳甚廣,說的是某人渾身刺癢,花大錢買來一祖傳秘方,該葯被層層包裹,很是嚴密,撕了這層扯那層揭了三層去四層,最後一層里邊就露出一張小紙條,上面只寫二字:撓撓。
癢怎麼辦?撓撓!——這似乎是放之四海皆準而又天經地義的答案。
人癢了,手到即止,即使是手指不及之死角,也有癢癢撓(老頭樂)及時救駕,如此「沙沙」幾下,煩惱退散,渾身通泰。然而,癢時搔抓幾下,雖能解一時之快,但是經常搔抓,尤其是用癢癢撓,卻給皮膚瘙癢症埋下了禍根。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追源溯頭,癢感是由於來自身體內外的化學物質、細菌、寄生蟲、異常代謝產物以及皮膚炎症、化纖織物等等因素,刺激皮膚末梢神經感受器引起的異常感覺。而且,癢感和痛感都是通過同一位於真皮乳頭內的末梢神經感受器產生的,只是因為刺激的輕重不同,輕則為癢,重則為痛。
皮膚癢了不能過分撓
用手,尤其是用癢癢撓搔癢,實際上是增強了對皮膚的刺激,使皮膚產生了疼痛,從而掩蓋了癢感,久而久之,皮表就會發生增殖性變化。皮膚變得粗糙、肥厚本身就是對於末梢神經感受器的一種刺激,會使瘙癢加重,便形成了新的條件反射。其結果是越搔越癢,造成惡性循環。
有一些人還會有這樣的經驗,癢癢時洗個熱水澡,美美地燙一燙來解癢。不過,最終的結果往往是越燙越癢。這是因為洗熱水澡,由於頻繁的燙搓和肥皂刷洗,會使人的表皮上本來不足的脂肪膜喪失掉,連皮膚表面正常的水分含量也難以保持住,所以會更癢。看來這種解癢方式也不足取。
首先要注意增強體質,適當運動。早晚穿脫衣裳前後進行全身自我按摩,以促進皮膚微循環,減輕皮膚乾燥程度。
其次,保持個人衛生,勤換內衣(內衣最好選用柔軟棉絲織品),少吃刺激性食物等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可以有效防止瘙癢發生的。以溫水浴代替熱水澡,每周1~2次,且忌使用強鹼性洗衣皂,應用中性皂或浴液,用量要適當,不要狠搓久泡。
教你止癢三法
局部皮膚瘙癢時,可用鮮絲瓜葉搗爛塗搽患處,治療效果較好。
皮膚瘙癢時,可將一撮香煙灰放在一容器內,滴上幾滴水,使其呈糊狀,敷於患部,即可止癢。
急性局限性皮炎或皮膚瘙癢,用食鹽水洗滌、塗搽,可以止癢。
同時我們應該知道些皮膚瘙癢病養生指南
一.應注意合理的皮膚保養,衣服宜寬大、松軟,不要穿毛織品,內衣選用棉織品或 絲織品。應減少洗澡的刺激,不可用鹼性太強的肥皂或摩擦過多,盡量避免搔抓,浴水溫度以35~37℃為宜。被褥不宜太暖。冬季應適量塗抹潤滑油膏保護皮膚。
二.避免發怒和急躁。平時可選擇散步、打羽毛球、太極拳、練氣功等活動。培養種花、養金魚、下棋等良好習慣來陶冶情操,早起早睡,不看刺激性強的影視節目,臨睡前不喝濃茶與咖啡,以保證充足的睡眠。
三.不吃有過敏或刺激的食物,如魚、蝦、蟹等。應戒煙酒,不喝濃茶、咖啡。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大便通暢能有效地將體內積聚的致敏物質及時排出體外。對已經證明有過敏的食品,包括同類食品均應絕對忌服。
四.積極防治原發疾病,如糖尿病、黃疸、腸寄生蟲病,以去除加劇本病的病因。
⑦ 皮膚冬天發癢夏天不癢是怎麼回事啊
皮膚分表皮、真皮以及皮下脂肪。表皮的最外層為角質層,由於角質層本身的吸水、屏障功能,以及角質層中所含有的天然保濕因子即氨基酸類、乳酸鹽及糖類等的作用,使角質層保持一定的含水量,維持皮膚的濕潤。而皮膚的外觀與角質層的水分含量有關,正常的皮膚角質層通常含有10%-30%的水分,以維持皮膚的柔軟和彈性。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皮膚角質層水分含量會逐漸減少,而當皮膚角質層的水分含量低於10%時,皮膚就會出現乾燥、緊綳、粗糙及脫屑等。
那麼引起皮膚水分丟失,導致皮膚乾燥、失去光澤的原因有哪些?一般來說,引起皮膚天然保濕結構失去平衡的內外條件主要有:
●隨著年齡的增長,皮膚老化,其保濕作用及屏障功能逐漸減弱,天然保濕因子含量減少;
●乾燥寒冷的氣候,濕度較低,如秋冬季;
●某些皮膚病變,如銀屑病、魚鱗病等;
●環境和化學因素,如洗衣粉、肥皂、洗潔精等洗滌劑及酒精等有機溶劑,以及長時間的空調環境等;
●飲食睡眠習慣,如偏食、飲水少、失眠等;
●乾性皮膚。
由於皮膚時刻都與外界環境直接接觸,如不加以保護,或多或少都有缺水現象,直接影響皮膚的外觀。而這時,除了確保正常健康的飲食以保證蛋白質、維生素的補充,以及盡量避免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和積極治療皮膚疾患外,還應根據需要,使用合適的保濕化妝品。
擊退乾燥七法則
●在冬季,盡管人們喜歡洗熱水澡。但是,對皮膚有益的水溫是溫水,因為熱水會將皮膚上的天然油分徹底洗掉,而這種天然油分比你浴後使用護膚品化解乾燥要有效得多。
●冬季洗澡一般不要超過15分鍾。
●如果一定要洗熱水澡,盡可能使用浴液或溫和的香皂。浴後應當在皮膚尚未完全乾的情況下,在身體各部位塗上潤膚品。這樣做有助於將潤膚成分滲入到皮膚的上層。
●男性在冬季刮鬍子時,最好不要用刮鬍膏,可用洗發香波替代。
●在那些易發生乾裂的身體部位,最好使用力量較強的護膚品,如凡士林。與一般護膚品不一樣的是,凡士林可以「封住」皮膚,減少水分的蒸發,對於保護比較乾燥的皮膚十分有效。
●洗完東西或洗手後應使用一些能夠保持水分的護手霜。
●在家時,皮膚暴露於外的地方較戶外要多,使用加濕器是解決皮膚乾燥的不錯方法。
冬季皮膚麻煩多
皮膚易瘙癢、手足會皸裂、凍瘡找上門
西北風一刮,人的皮膚也會由於氣溫降低,無論是顯性出汗還是隱性出汗,都大為減少,人體皮膚的潤滑劑皮脂腺的分泌也大大減少,除了嬰兒以外,大部分人的皮膚都會比較乾燥。這時一些冬令常見的皮膚病也開始在一部分人群中間肆虐起來。許多人,特別是老年人就自訴全身或者小腿前皮膚瘙癢、乾燥、鱗屑脫落,變得乾燥,瘙癢難忍。到醫院皮膚科就診,往往診斷為冬季瘙癢症或皮脂缺乏性濕疹。
那麼,為什麼有些人的皮膚一到冬季就特別乾燥呢?皮膚乾燥與皮膚的失水有關,皮膚水分的缺乏又與皮膚的天然皮脂有關,皮膚表面的脂質猶如一件外衣,阻止了皮膚水分的蒸發,使皮膚保持滋潤,老年人皮膚變薄,表面的脂質也減少,皮膚自然就顯得乾燥,冬季冷風又可增加水分的損失,進一步擾亂表皮的脂質平衡,這樣乾燥就不可避免了。
皮膚瘙癢症:皮膚乾燥是禍首
原發性皮膚瘙癢症無疑是最為常見的冬令皮膚病了,此症無論男女老幼都可發病,但中老年者更為多見了,尤其是老年人。患者可全身到處瘙癢,白天由於外界干擾,尚可分心而無暇顧及,一到晚間,瘙癢難忍,全身似有螞蟻在爬,無法忍受。如果吃了點「發物」,或飲酒,飲咖啡,則更瘙癢難熬。但檢查皮膚,卻無任何原發性皮疹,僅可見由於搔抓引起的皮膚抓痕,血痂或者色素沉著等繼發性損害,如持續時間長久,則可繼發多癬性皮損。
此病主要是由於皮膚乾燥引起的。冬天我們脫下棉毛衫褲時,常可見很多細小的皮屑從身上彈下,而冬季衣服又穿得較多較緊,這樣異物刺激在已敏感的皮膚,瘙癢也就難免了。還有就是有些人不恰當地處理也會加重瘙癢,如熱水沖洗雖能解一時之癢卻換來瘙癢更甚。因為熱水對皮膚本身是一種刺激,再加上皮脂除去更多,導致皮膚更加乾燥。
冬季瘙癢症發生的關鍵在於皮膚乾燥和受冷,所以住房內要保持一定的濕度,可擺放一些綠色的盆栽,或放上一盆水以增加空氣濕度。洗澡時水溫在32°C左右,不宜搓擦,不宜過多使用香皂,避免搔抓,浴後可全身搽用潤膚液,以保持皮膚的滋潤,建議每日塗抹保濕霜或保濕乳液。在需要時還可口服第一代抗過敏片劑來達到止癢鎮靜作用。飲食中要盡量多攝入些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胡蘿卜,捲心菜等,少食用咖啡,可樂,酸辣刺激性食物。
手足皸裂:好發於清潔工人家庭主婦
手足皸裂也是冬季很常見的一種皮膚病,此病好發於接觸脂溶性或鹼性物質的人員,如汽車修理工、清潔工人、廚師和家庭主婦等。患者手足皮膚往往因缺少滋潤而乾裂,嚴重者皸裂可至深部肌層,有明顯痛感甚至影響手足活動、皮損由皺裂至龜裂至皸裂,為長短深淺不一的裂口,好發於手指和手掌屈側、足跟、趾底,足側等處。
防治方法主要是在冬季未發生皸裂前常外搽油脂以滋潤皮膚,一旦發生皸裂則可削薄皸裂處厚硬的表皮角質層,然後用熱水浸泡10分鍾,拭乾後再外搽15%的尿素脂或10%的硫磺水楊酸軟膏等。冬季野外作業時宜戴好防護手套。
凍瘡:氣溫一冷即會發作
凍瘡好發於兒童及婦女,冬季氣溫一變冷即會發作,至來年春夏季可迅速痊癒,好發部位為肢端末梢,如手指、手背、面部、耳廓、足趾、足跟等處,患處可見局部性淤血性紫紅色隆起的水腫性紅斑,表面緊脹有光澤,局部皮溫降低,環境溫度暖熱時,局部出現明顯的瘙癢或灼熱感,而凍瘡一旦破潰,潰爛後即有痛感。
防治凍瘡原則有如下幾條:
●加強體鍛,促進血液循環,經常搓搽手足,防止淤血產生。
●注意手足的乾燥和保暖,可穿戴寬松暖和的手套和鞋襪。
●受凍部位不宜立即近火燒烤或用熱水浸泡。
另外,冬季也是魚鱗病、銀屑病的好發季節,一些皮膚傳染病,如疥瘡、虱病在個人和環境衛生不好的情況下,冬季也常常是好發時機。
冬季五步護膚法
潔膚:以保持皮膚清爽為宜
清潔皮膚是保養皮膚的第一步驟,是保養皮膚的關鍵,潔膚可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增加皮膚的吸收功能,預防皮膚疾病,延緩皮膚衰老和皺紋產生。清潔皮膚有單純用水洗,也有用洗面奶、清潔霜等清洗。用水洗臉是基礎,每天2~3次。在冬季,使用洗面奶洗臉,中性皮膚可每天1次,或隔天1次,乾性皮膚宜2~3天1次,油性皮膚宜每天1次左右。總之以保持皮膚清爽為宜。洗臉用的水最好是開水冷卻至36度左右;油性皮膚者可以溫度稍高,約38度;乾性皮膚者可稍低,為34度左右。也可用溫水洗凈後,再用冷水沖洗一下,以縮小毛孔。但敏感性皮膚或皮膚乾燥者不宜用單純冷水洗臉。洗臉時可用指腹由里向外不斷按摩,最後用柔軟的毛巾檫干。洗面奶應性質溫和,量不宜太多,以薄薄地塗至整個面部即可,按摩時間5分鍾左右。
保濕:適當增加護膚品使用量
冬季天氣乾燥,氣溫下降,皮膚新陳代謝對氣候的變化還沒完全適應,使皮膚的汗腺分泌減少,顯得很乾燥。上海市皮膚病性病醫院的科研人員在上海、哈爾濱和廣州三大城市,對中國女性進行了大樣本的流行病學調研,結果提示,上海女性到冬天皮膚的電容量明顯低於其他兩大城市,說明上海女性冬季表皮含水量少,乾燥脫屑。此時就要適當增加護膚品的使用量,使皮膚得到充分的滋養和維護。護膚品應選擇保濕功能大、滋潤作用強的膏霜類化妝品。不但是面部皮膚需要養護,四肢和軀幹部位的皮膚也需要滋潤和營養。可選用潤膚露,潤膚奶液,在每天洗澡後薄薄地塗抹一層於皮膚上,可保持皮膚柔軟光滑,富有彈性,延緩老化,又能預防和輔助治療某些皮膚疾病,如特應性皮炎,冬季瘙癢症,魚鱗病等。
防曬:選擇指數不太高的防曬霜
在冬季,陽光中的紫外線雖不像夏季那麼強烈,其中中波和長波紫外線(UVB和UVA)減弱,但紫外線還是造成皮膚老化、變黑的最常見的原因。因而冬天也要適當注意防曬,選擇防曬指數SPF和PA值不要太高,如:SPF8,PA+的防曬霜。特別要提醒的是,冬季下雪時,紫外線的強度還可能高於夏季,選擇的防曬品的SPF和PA值要大,SPF15,PA++以上。
防皺:要注重勞逸結合營養均衡
冬季天氣乾燥,如果不注意滋潤皮膚,造成皮膚內大量水分喪失,容易形成暫時性的皺紋,即小皺紋的增多。一旦出現小皺紋,不用焦慮,只要保持開朗的心情,注意勞逸結合,合理的營養攝入,平日飲食中多吃些瘦肉,牛奶,蛋類品,新鮮的水果蔬菜等,選用合適的護膚品,堅持面部按摩,促進面部血液循環,改善皮膚營養,可以減少小皺紋。
飲食:多食鹼性食物少食酸性食物
冬季天氣乾燥,平時應多飲水,補充肌體和皮膚的水分喪失,另外合理的膳食結構可以改善體質,延緩衰老。由於人體的體液呈弱鹼性,所以多攝入鹼性食物如蔬菜,瓜果,豆製品類,牛奶等,可使皮膚細膩光澤。要注意減少酸性食物的攝入,如肉類,魚類,巧克力,蔥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