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怎樣知道是神經性皮炎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怎樣知道是神經性皮炎

發布時間: 2023-10-23 23:15:57

Ⅰ 神經性皮炎的症狀是什麼

神經性皮炎的症狀有四個特點:一,好發位置是頸後、肘關節、腰部、上眼瞼。二,主要臨床症狀是劇烈瘙癢,容易搔抓。三,經久不愈,反復發作。四,皮疹特點為在上述位置發生肥厚性的斑塊、苔癬樣改變,表現為皮疹粗糙,皮嵴隆起,皮溝加深。它的病因和焦慮、休息不好、飲食刺激、摩擦等有關系,所以要盡量避免上述誘因。同時口服西替利嗪,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這樣治療效果會比較好。

Ⅱ 請問什麼是神經性皮炎它的症狀有哪些

神經性皮炎是由神經原引起的皮膚病。主要是指人體接觸到某些神經源而專引起皮膚紅腫,屬發癢,風團,脫皮等皮膚病症,具體的可以分為接觸神經原,吸入神經原,食入神經原和注射入神經原四類。每類神經原都可以引起相應的神經過敏反應。主要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皮炎,濕疹蕁麻疹
神經性皮炎是由許多因素導致的皮膚炎症反應,常見的神經性皮炎主要有二類:1.接觸性皮炎和化妝品皮炎。2.缺鋅因素所致的過敏反應不同。可以找補鋅效果很好且無副作用的第三代的蛋白鋅,如:立/*//康/*//霜

Ⅲ 神經性皮炎什麼樣子

神經性皮炎是一種生活中常見的皮膚病,皮損色多淡紅,呈苔蘚樣,一般皮損處可見鱗屑,多伴有瘙癢,成人多發,兒童少見。

但本病與其他皮炎相比,有很多特異性的表現。首先本病的皮損呈苔蘚樣,基底部為多角形扁平丘疹,其上覆蓋鱗屑,此表現可與很多皮炎相鑒別。要注意的是,有很多皮膚病日久不愈或通過長期搔抓,皮膚也會繼發增生、加厚、苔蘚化,與神經性皮炎很相似,需要與本病相鑒別。其次,神經性皮炎發病部位也有一定的特點。本病雖可發於全身,但多好發於頸項部、肘部、骶尾部等部位,呈對稱分布。

神經性皮炎病如其名,與神經有一定的關系,當人處於精神壓力過大時,本病多加重。隨著現代生活經濟水平的提高、人類文明的進步,人們為了過上想要的生活,拼搏努力,日夜操勞,精神緊張成了大多數人的通病,很多人經常處於亞健康狀態。在臨床中也證實了這一點,很多患者前來就診,多有精神緊張、焦慮、煩躁等情況,所以舒緩心情是治療本病的重要非葯物手段。此外,神經性皮炎與很多皮膚病一樣,具有瘙癢的特徵,且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後會加重。所以建議患者日常生活中,應注意清淡飲食。

一般情況治療本病多使用激素類軟膏,效果可,但激素類葯物最好不要長期使用,如症狀未見明顯好轉,最好到正規醫院就診,以達到滿意療效。

Ⅳ 神經性皮炎的症狀有哪些 神經性皮炎原因

神經性皮炎也是皮炎當中的一種,皮膚過敏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不好的體驗,當我們在公共場合里,如果皮膚特別的癢的時候,那麼做這件事情是多麼尷尬啊,那麼神經性皮炎的症狀有哪些?下面一起和51養生網我了解下吧。

神經性皮炎的症狀

1、神經性皮炎的主要特徵

局部皮膚癢、增厚、范圍不定。初起時,局部皮膚陣發性刺癢,反復搔抓後皮膚上出現圓形、菱形或多角形扁平丘疹,如正常膚色或淡褐色,表面光滑或有少許鱗屑,逐漸丘疹融合成片,局部皮膚增厚,皮紋加深。

好發於頸部兩側、項部、肘窩、腘窩、骶尾部、腕部、踝部,亦見於腰背部、眼瞼、四肢及外陰等部位。皮損僅限於一處或幾處為局限性神經性皮炎;若皮損分布廣泛,甚至泛發於全身者,稱為泛發性神經性皮炎。

2、自覺症狀

為陣發性劇癢,夜晚尤甚,影響睡眠。搔抓後可有血痕及血痂,嚴重者可繼發毛囊炎及淋巴結炎。本病為慢性疾病,症狀時輕時重,治癒後容易復發。

神經性皮炎原因

1、自身因素

一些自身的神經精神因素會導致神經性皮炎的主要病因,主要包括:長期的緊張焦慮,心情煩躁,以及情緒波動等不良狀態,均會造成人們大腦皮層植物神經調節紊亂的情況也是誘發原因。

2、其它因素

造成神經性皮炎的患病因素還包括其它病因,比如:局部 *** 、搔抓、衣領的摩擦、過敏體質、多吃 *** 性食物等,也可能引起神經性皮炎。

Ⅳ 神經性皮炎的症狀有哪些

神經性皮炎也叫慢性單純性苔蘚。該病是一種長期陣發性劇癢和皮膚苔蘚樣變為特徵的,一種慢性炎症性皮膚神經功能障礙性皮膚病。本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大多與精神神經因素有關系,比如心情急躁、思慮過度、過度緊張、憂郁、勞累、睡眠不佳以及胃腸道功能障礙、內分泌失調、進食辛辣刺激的食物、飲酒、魚蝦,或者局部的刺激比如衣服衣領比較硬、毛織品或者化學物質、有汗水浸漬等諸多內外原因。該病的表現主要是在頸部、雙肘伸側、腰骶部、額骨內側或者外陰,出現這種一側或者雙側對稱的針尖到米粒大小多角形扁平的丘疹,顏色呈淡紅、淡褐或者正常的膚色,質地是比較堅實,表面是光滑的,可能會有少量脫屑。皮疹時間長,會融合擴大,形成苔蘚樣變,一般境界比較清楚,可以是圓形、類圓形或者是不規則形狀,一般伴有劇烈的瘙癢。

Ⅵ 什麼是神經性皮炎它的症狀有哪些誰知道。

  1. 神經性皮炎是一種皮膚功能障礙性疾病,具有明顯的皮膚損害。多發生在頸後部或其兩側、肘窩、國窩、前臂、大腿、小腿及腰骶部等。常成片出現,呈三角形或多角形的平頂丘疹,皮膚增厚,皮脊突起,皮溝加深,形似苔蘚。常呈淡紅或淡褐色。劇烈搔癢是其主要的症狀。如全身皮膚有較明顯損害者,又稱之為彌漫性神經性皮炎。

  2. 治療神經性皮炎,當然首先應該解除可能發生的病因。不吃刺激性食物,不能搔抓,忌用熱水及肥皂洗擦。用純中葯製成的炎立康塗抹可以有效的殺菌消炎、修復皮損。

Ⅶ 神經性皮炎的鑒別診斷

1.慢性濕疹
多由急性濕疹轉化而來,在病程中有滲出傾向,皮疹表現為浸版潤肥厚性斑疹、權斑塊,苔蘚化不明顯,伴劇癢。
2.扁平苔蘚
與神經性皮炎相同之處為圓形或多角形扁平丘疹,自覺瘙癢。區別為前者扁平丘疹較後者大,為紫紅色,有蠟樣光澤,可見Wicknam紋。同形反應好發於前臂、小腿伸側、軀乾等處,此外黏膜損害(如頰黏膜和龜頭處損害)。組織病理有特異性。
3.銀屑病
發生於小腿伸側及頭皮的慢性限局性肥厚性銀屑病,皮損基底呈淡紅色或暗紅色浸潤,上覆銀色鱗層,剝離後可見薄膜現象及點狀出血,全身其他部位常見有銀屑病損害,患者自覺不癢或輕微瘙癢,組織病理有診斷價值。
4.瘙癢症
多見於老年人,常與季節有關,皮損為繼發性。
5.原發性皮膚澱粉樣變
皮損呈高粱至綠豆大棕褐色堅硬丘疹,有時皮疹沿皮紋呈念珠狀排列,組織病理上澱粉樣蛋白沉積具有特徵性改變。

Ⅷ 神經性皮炎有哪些臨床表現

神經性皮炎是以陣發性瘙癢和皮膚苔蘚為主症的慢性皮膚炎症,發病和神經精神因素及某內些外在刺激因素有關容。慢性經過,不傾向濕潤,易於反復發作。

臨床表現:1基本損害多是圓形或多角形的扁平丘疹融合成片,搔抓後皮膚肥厚,皮溝加深,皮嵴隆起,極易形成苔蘚化,是本病的重要特徵。

2.皮損初起為有聚集傾向的扁平丘疹,乾燥而結實,皮色正常或淡褐色,表面光亮。久之丘疹融合成片,逐漸增大,皮膚增厚乾燥成席紋狀,經常搔抓形成皮膚苔蘚化。

3.自覺陣發性奇癢,入夜更甚,搔之不知痛楚。情緒波動時,瘙癢隨之加劇。

4.本病好發於頸後及兩側、肘窩、尾骶等處。皮疹不甚廣泛或僅限於上述部位時,稱局限性神經性皮炎;皮疹分布廣泛,除局限型所涉及的部位外,眼瞼、頭皮、軀干及四肢之一部或大部受累時,則稱泛發性神經性皮炎。

5.本病好發於青年和成年人。病程常遷延數年之久,雖經治癒,容易復發。

Ⅸ 神經性皮炎的症狀有哪些

發病初期,僅有患部間歇性瘙癢,夜間尤甚,畢悶常致失眠,經搔抓皮膚出現淡褐色圓形或多角形丘疹,表面光滑或覆有糖皮樣鱗屑,密集成群,隨病情發展,丘疹漸融合成片,形成英武的苔蘚樣變。此時病變皮膚乾燥、增厚、皮紋加深,互相知廳交錯,皮嵴突起,呈菱形或多角形,境界清楚。
1.青壯年多見,老人、兒童少見。
2.慢性經過,時輕時重,一般夏季加重,冬季緩手猛彎解。全部病程可分為3期:
(1)靜止期,表面炎症輕微或缺如,病變局限,境界清楚。
(2)進行期,炎症著明,浸潤明顯,皮損擴大,邊緣模糊不清。
(3)退行期,浸潤輕微,皮損變薄,傾向癒合。
3.從分布的角度,可將該病分為兩類,限局性和泛發性。好發部位主要為頸側、項部、額部、其次為骶尾、肘窩、胭窩,有可見腰背、兩髖、外陰、肛門、腹股溝、眼瞼、頭皮、四肢等處。常呈對稱分布,有可沿皮膚皺褶或皮神經分布呈線狀排列。
4.初時先感覺局部瘙癢,由於搔抓皮膚迅速呈苔蘚化,典型損害為多數米粒至高粱米大小,淡紅色至黃褐色或與皮色一致的圓形或多角形堅硬有光澤的扁平丘疹,密集成片,表面附少量鱗屑,伴有抓痕、血痂。皮損以中央最為顯著,愈近邊緣愈輕微,境界不清,時久,由於搔抓刺激皮膚浸潤肥厚,嵴溝明顯。發生於小腿者,時久,表面可呈疣瘤狀。持久性搔抓摩擦脛部或上背部可引起澱粉物質沉積於真皮,進而分別發展為斑狀和苔蘚性澱粉樣病。長期搔抓可有感染,如毛囊炎、癤腫等。
5.患者自覺陣發性瘙癢,夜間尤甚,可影響睡眠、工作和生活。
根據陣發性瘙癢,皮膚苔蘚化及本病的好發部位,可以診斷。
中醫病機和辨證:中醫認為本病多因情志不遂,郁悶不舒,心火上炎,以致氣血運行失調,凝滯於皮膚,日久耗血傷陰,血虛化燥生風,或因脾蘊濕熱,復感風邪,蘊阻於肌膚而發病。
中醫辨證分型:
1.風濕蘊阻型
主證:多見於限局性患者。皮損成片,呈淡褐色,粗糙肥厚,陣發性劇癢,夜間尤甚,舌苔薄白或白膩,脈濡緩。
辨證:風濕蘊阻,肌膚失養。
2.肝鬱化火型
主證:多見於泛發性患者。皮疹色紅,症見心煩易怒或精神抑鬱,失眠多夢,眩暈,心悸,口苦咽干。舌邊尖紅,舌苔薄白,脈弦滑。
辨證:屬於肝鬱不舒,郁久化火。
3.血虛風燥型
主證:多見於老年人及體質虛弱患者,皮膚色淡或灰白,肥厚粗糙,常伴有心悸怔忡,氣短乏力,婦女月經量過多等。舌質淡,脈沉細。
辨證:血虛風燥,肌膚失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