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曲安西龍的對濕疹的治療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其關於免疫脫敏治療的指導性文件中明確指出,「免疫脫敏治療是唯一可以徹底治療過敏濕疹的根本性治療方法」。國際過敏研究權威組織也提出,「使用高品質的標准化脫敏制劑,同時應該使用最佳的過敏症治療方案,包括清除濕疹過敏原、患者免疫修復、過敏濕疹並發皮膚炎症的對症葯物治療、標准化脫敏制劑免疫治療,簡稱「四合一的四聯療法」方案。
第一,應該盡量尋找過敏原。有的時候過敏原很難找,總也查不清楚,因為人接觸的東西太多。病從口入,可以自己記錄一下,前三天吃什麼東西,假如幾次都是因為吃某個東西皮疹加重,以後記住就不要吃了。另外要注意環境因素,有很多花、花粉的地方就不要去了,花粉季節出門要戴上口罩。還有多見的比如對眼睛框過敏,對褲腰帶的裝飾品過敏,這些都應該避免。因為使用某種化妝品後開始覺得癢癢的,一般就說明對化妝品裡面的成分過敏,這種化妝品就不要用。這是預防為主,盡量找到原因。找不到原因自己生活當中盡量避免一些過敏因素。
第二,患了濕疹會很癢,抓撓往往使得皮膚病變更加厲害。實際上皮炎越抓越癢,越癢越抓,造成惡性循環。因此癢的時候不要去抓,往往會越抓越癢。
第三,去看醫生。皮疹可以吃一些抗過敏的葯物,要癢得很厲害,可以吃一些撲爾敏、抗組胺葯物。醫生會給開一些外用葯,最常見的用皮質類固醇。激素類葯有20幾種,而且激素有強弱之分。我們主張不要一開始用最強的,而且最強的葯不適合長期使用,長期使用有副作用。還可以用一些外用葯膏、葯水。
『貳』 客家話「冷目」的學名是什麼
客家話「出冷目」,學名是「蕁麻疹」。
蕁麻疹(Urticaria)俗稱風團、風疹團、風疙瘩、風疹塊(與風疹名稱相似,但卻非同一疾病)。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由各種因素致使皮膚粘膜血管發生暫時性炎性充血與大量液體滲出。造成局部水腫性的損害。其迅速發生與消退、有劇癢。可有發燒、腹痛、腹瀉或其他全身症狀。可分為急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與丘疹狀蕁麻疹等。
蕁麻疹系多種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種常見皮膚、粘膜血管反應性疾病,臨床蕁麻疹臨床圖片上以皮膚、粘膜的局限性、暫時性、瘙癢性潮紅斑和風團為特徵。其發病機理可以是免疫性(最常見的是IgE介導的I型變態反應)和非免疫性的。蕁麻疹常見的病因有:(1)食物及添加劑;(2)葯物;(3)感染;(4)動物、植物及吸入物;(5)物理因素;(6)內臟疾病;(7)精神因素;(8)遺傳因素。按病因分類有許多特殊類型。
1.皮疹為風團、潮紅斑,大小不等,形狀各異。常突然發生,成批出現,數小時後又迅速消退,消退後不留痕跡。但可反復發作; 2.自覺瘙癢,可伴有腹痛、惡心、嘔吐和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少數有發熱、關節腫脹、低血壓、休克、喉頭水腫窒息症狀等; 3.病程長短不一,急性蕁麻疹病程在1個月以內;超過1個月為慢性; 4.皮膚劃痕試驗部分病例呈陽性反應; 5.臨床的特殊類型: (1)蛋白湅蕁麻疹是蛋白湅直接通過腸粘膜吸收所致的抗原-抗體反應; (2)寒冷性蕁麻疹又可分為家族性寒冷性蕁麻疹和獲得性寒冷性蕁麻疹,是由寒冷所致的物理性蕁麻疹; (3)熱性蕁麻疹又可分為獲得性和遺傳性兩種,接觸熱水後在接觸部位出現風團; (4)膽鹼能性蕁麻疹,在熱、精神緊張和運動後誘發,多見於軀乾和四肢近端,皮疹為1-2mm大小的風團,周圍有紅暈; (5)日光性蕁麻疹,女性發病較多,暴露日光後發病,皮疹局限於暴露部位; (6)壓迫性蕁麻疹,在較重和較久壓迫4-6小時後發病,受壓部位出現彌漫性、水腫性、疼痛性斑塊; (7)水源性蕁麻疹,在接觸水和汗水後於毛孔周圍引起細小劇癢風團; (8)血清病性蕁麻疹,其病因為接觸異體血清、疫苗、葯物等,引起的抗原抗體復合物反應,臨床表現為發熱、皮疹、關節炎和淋巴結病; (9)自身免疫性黃體酮性蕁麻疹,發生於月經前期和中期,是由黃體酮所致。
1.盡可能去除或避免一切可疑原因;
2.內服抗組胺葯物,有全身症狀者可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或對症治療;
3.對檢查變應原試驗陽性的變應原進行脫敏治療;
4.有感染者可採用抗菌素治療;
5.慢性病例可試用封閉療法、自血療法、針刺療法、氧氣療法、組織療法;
6.外用安撫止癢劑。
一般急性蕁麻疹不需做檢查; 慢性蕁麻疹作變態反應原檢測
蕁麻疹病因復雜,致敏源廣泛。明確病因是避免復發的關鍵,對無法避免的致敏源可給予脫敏治療或預防性服葯。根據不同的類型選用不同的治療方案。急性蕁麻疹尤其是伴有全身症狀者應及時就診,慢性患者可使用多聯療法或長期用葯逐漸減量,盡量使用最小維持量。
蕁麻疹患者應注意的事項
<一>、注意葯物因素引起的過敏。在臨床中,有些葯物可以引起蕁麻疹,如青黴素、四環素、氯黴素、鏈黴素、磺胺類葯物、多粘黴素等抗生素。某當你在服用多種葯物而懷疑蕁麻疹是由其中一種葯物引起時,最簡捷有效的方法是及時停用所服的葯物。 <二>、積極治療原有疾病。蕁麻疹既是一種獨立的疾病,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一種皮膚表現。能導致蕁麻疹的疾病較多,例如感染性疾病就有:寄生蟲感染像腸蛔蟲、蟯蟲等;細菌性感染像齲齒、齒槽膿腫、扁桃體炎、中耳炎、鼻竇炎等;病毒性感染像乙型肝炎;真菌感染像手足癬等。另外,糖尿病、甲亢、月經紊亂,甚至體內潛在的腫瘤等,都可能引起蕁麻疹。因此,有效地診斷和治療原有的疾病,有助於消除蕁麻疹。
<三>、注意飲食,避免誘因。蕁麻疹的發病與飲食有一定的關系,某些食物可能是誘因。例如魚蝦海鮮,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劑、酵母菌等人工添加劑的罐頭、腌臘食品、飲料等都可誘發蕁麻疹。另外,過於酸辣等有刺激性的食物也會降低胃腸道的消化功能,使食物殘渣在腸道內滯留的時間過長,因而產生蛋白腖和多肽,增加人體過敏的機率。
<四>、注意衛生,避免不良刺激。有蕁麻疹病史的人,要注意保持室內外的清潔衛生,家中要少養貓、狗之類的寵物。避免吸入花粉、粉塵等。
對風寒暑濕燥火及蟲毒之類,要避之有時。使生活規律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喝酒、受熱、情緒激動、用力等都會加重皮膚血管擴張,激發或加重蕁麻疹。橡皮手套、染發劑、加香料的肥皂和洗滌劑、化纖和羊毛服裝等,對於過敏體質的人或蕁麻疹患者都可能成為不良刺激,應予避免。患冷性蕁麻疹的人不要去海水浴場,也不能洗冷水浴,冬季要注意保暖。
膽鹼能性蕁麻疹應保持身體涼爽,避免出汗。據有關研究發現,吸煙者血液中的IgE與皮膚試驗的陽性率明顯高於非吸煙者,而且對其子女等被動吸煙者所導致的過敏現象也相對增加。因此,患有蕁麻疹的人應戒煙。
蕁麻疹患者盡量不要使用有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辛辣、油膩、煙酒等,並找出過敏源,預防蕁麻疹的發生
症狀
迅速出現風疹塊(風團),在風疹塊出現前幾分鍾,局部常發癢或有麻刺感。有的病人在風疹塊出現數小時或一兩天內有些全身症狀如食慾不好,全身不適,頭痛或發熱。
風疹塊扁平發紅或是淡黃或蒼白的水腫性斑,而邊緣有紅暈。有時,風疹塊呈環形可稱環狀蕁麻疹,幾個相鄰的環形損害可以相接或融合而成地圖狀,可稱為圖形蕁麻疹。有時,損害中央有淤點,可稱為出血性蕁麻疹,腎臟及胃腸可以同時出血。風疹塊中有水皰時稱為水皰性蕁麻疹。有大皰時稱為大皰性蕁麻疹。有時,水皰或大皰發生於似乎正常的皮膚上,但常有紅暈,這類風疹塊較易發生於兒童。
風疹塊往往在一兩小時或幾小時內最多1~2天內自然消失,但別處常有新損害陸續出現,風疹塊已消失處在24小時內一般不再發生新損害。風疹塊消失後,皮膚恢復正常,有時有暫時的色素斑而稱為有色素沉著蕁麻疹。風疹塊的大小及數目不定,可出現於任何部位的皮膚,粘膜。風疹塊引起劇癢,針刺或灼熱感,但各人的程度不同,嚴重的病人有頭痛、發熱等全身症狀,尤其急性蕁麻疹病人可發熱達40℃左右,血壓可降低甚至發生昏厥和休克,須及時處理,大多數病人只有發癢的風疹塊而無其他症狀。
風疹塊的病程不定,有的病人在一日之內可發生數次皮疹,經過幾天或一兩周至數周後停止發作,可稱為急性蕁麻疹。但不少病人天天發生皮疹,或是斷斷續續地屢次出現或加重、緩解或消失,可達數月或若干年之久,可稱為慢性蕁麻疹及特殊類型蕁麻疹。
1.急性蕁麻疹常是急性發作,全身瘙癢風團皮疹,可伴高燒,嚴重者血壓下降甚至休克,病程1~2周內自然痊癒應積極治療。
2.慢性蕁麻疹不斷發生風團皮損,持續1~3個月或數年之久,病情輕重與發病情況也可因人而異,有很大差異。有時可並發人工蕁麻疹,多在腰帶等受擠壓處發生。由於接觸冷水或冷風吹拂而引起的風團叫冷性蕁麻疹。多為陣發性小片的風團,有紅暈,可泛發全身,這類病人對乙醯膽鹼敏感,可用乙醯甲基膽鹼0.01mg作皮內試驗。注射後10分鍾,可出現直徑1~1.5cm大小的風團,即為陽性,病程可達數月至數年不等。
3.血管神經性水腫又稱巨大蕁麻疹。是由於血液和組織中C1酯酶抑制物水平的減低,或無活性所致。是真皮深部和皮下組織小血管受累,組胺等介質導致血管擴張、滲透性增高、滲出液自血管進入疏鬆組織中形成局限性水腫,具有發作性、反復性及非凹陷性的特點,一般不癢,可單發,突然在口唇、面側部或四肢局部出現正常皮膚顏色的腫脹或由於腫脹嚴重、壓迫皮膚淺表的毛細血管而呈白色腫脹損害,邊緣不清,局部有緊張感,一般癢感不明顯,該類損害可在數天內自然消退,但可以復發生,有些病人也可出現兩片以上的損害,一般無全身症狀。少數病人可因發生在咽峽部而造成窒息。如不及時處理,可導致死亡。
4.丘疹狀蕁麻疹是兒童常見皮膚病,成年人也可見到,在春秋季節反復出現,本病是一個以症狀特點而命名的疾病,實際上本病部分患者即為蟲咬症。尤其以節肢動物類叮咬而引起的外因性過敏反應,是一種遲發性反應需10天左右,再受叮咬則促使皮疹發生,反復叮咬後產生脫敏作用。
皮疹為紡錘形的紅色似花生粒大小的風團樣損害,可散發可群集,可有偽足、水皰,搔後皮疹呈風團樣腫大,新舊皮疹常同時存在,1~2周消退,留下暫時色素沉著。常復發,瘙癢極劇,但無全身症狀,局部淋巴結腫大。
治療
抗組織胺葯是治療各種蕁麻疹病人的重要葯物,可以控制大多數病人症狀,抗組織胺葯物雖不能直接對抗或中和組織胺,不能阻止組織胺的釋放,但對組織胺有爭奪作用,可迅速抑制風團的產生。抗組織胺葯有各種副作用,最好選用副作用較少者,尤其高空作業的工人、駕駛員等職業要慎用,易因昏倦而導致事故的發生。抗組織胺葯物的種類很多,結合病情及臨床表現可選用安泰樂(羥嗪)有良好安定及抗組織胺作用,對人工蕁麻疹,膽鹼能蕁麻疹及寒冷性蕁麻疹都有較好的效果;
腎上腺素、氨茶鹼能增加肥大細胞內CAMP而抑制組織胺的釋放,能迅速促使急性蕁麻疹或巨大蕁麻疹的風團或水腫消退,尤其氨茶鹼和抗組織胺葯合用或和腎上腺素有協同作用,對並發哮喘或腹痛的病人尤其適用;
6-氨基乙酸可用於寒冷性蕁麻疹和巨大蕁麻疹,阿托品或普魯苯辛及氯丙嗪可用於膽鹼能性蕁麻疹。
鈣劑可用於急性蕁麻疹,利血平、安洛血等葯物治療慢性蕁麻疹;
類固醇激素應用於嚴重的急性蕁麻疹及血清性蕁麻疹,對壓力性蕁麻疹及補體激活的蕁麻疹可用少劑量。蕁麻疹並發過敏性休克更須及時應用。
首先應找出病因,排除發病因素。可用葯物進行治療。急性蕁麻疹時,可肌肉注射非那根或口服撲爾敏、苯海拉明等抗組織胺類葯,隨後可用同類葯物如安他樂、賽庚啶等維持。病人有過敏性休克時,除注射0.1%腎上腺素外,應同時靜脈點滴氫化可的松,肌注抗組織胺葯。有喉頭水腫、呼吸困難者,應立即吸氧,必要時到醫院請醫生行氣管切開術。
慢性蕁麻疹以尋找病因為主,治療上以口服抗組織胺葯物為主。一種葯物無效時,可同時給予2種—3種葯物,治療應持續至病情穩定後數日再逐漸減量,以達到脫敏的目的。外用葯以白色洗劑、酚類止癢劑為主。
治療蕁麻疹的訣竅:
吃過蕁麻疹的苦的人,一定能體會那種皮膚越抓越癢,而且只要抓過的地方就會浮出一道道的浮腫,當然,你可以塗抹止癢葯膏來獲得暫時的緩解,但卻會反覆的發作。
一般都是從四肢開始慢慢蔓延到身體,通常不會超過24小時,就算你不做任何處理它也會自然消失,很多人常常是睡一覺起來後發現前一天皮膚腫塊完全不著痕跡,但它也會斷斷續續的發作,經常讓人摸不著頭緒。
「蕁麻疹」簡單的說就是一種皮膚過敏,屬於一種過敏性疾病,不會傳染,他的原因很復雜,有可能是接觸性的化學物質、空氣中的塵蹣、蚊蟲叮咬、食物、葯物氣溫、情緒、壓力、疲勞、甚至是荷爾蒙都有關聯,每個人的情況會有些不同,不一定都屬於過敏體質,不一定每個人都對海鮮或是蛋、奶過敏,也不一定都會有抗生素類葯物的過敏反應,這完全是因人而異的。驗,是可以幫您找出過敏原,但過程相當繁復,並且大多數的人即使做減敏試驗後仍然找不到答案,所以最終還是要靠自己從生活的經驗中一點一滴的去慢慢觀察,找出發病的時機與頻率,與生活中的某個細節相近,並且避免去接觸它,從經驗法則中去去除過敏原。
口服抗組織胺葯物
口服抗組織胺葯物是最簡便的治療法
當蕁麻疹一出現時立即就皮膚科,醫生通常都會給予含有類固醇類的葯膏來局部止癢,並且配合抗組織胺類的口服葯物,予以控制過敏反應。
用葯的技巧:
在服葯時你必須特別注意,要完全依照醫生的處方與劑量,不可以因為今天不癢就不吃,明天癢了又拿起來繼續吃,這樣不但無法根治還會拖成慢性的蕁麻疹。持續連續服葯一段時間後,醫生會根據病人的情況予以慢慢調降劑量(可能從天天吃變成隔天吃),直到完全好了才可停葯,在急性期用葯最少需進行1個月。在服葯期間千萬不可自行停葯或是調降葯劑,以免前功盡棄。如果中間自行停葯,使得過敏反應再發,這樣的服葯方式又得要重新開始了。
p.s.某些抗組織胺的葯物會有嗜睡的副作用,若是不利於白天工作時間,可與醫師溝通換成較不易引起嗜睡反應的。
如果在急性期沒有立刻根治,會變成慢性蕁麻疹,也就是在一個月內斷斷續續的發作,並且持續超過半年以上者。有些人甚至持續好幾年以上,慢性並非不能根治,只是需要有耐心,依照上面的服葯方式,需要服用較久的時間。
外抹中葯加外洗中葯
外抹中葯加外洗中葯是最根本的一種治療方式
首先用毛巾粘熬好的中葯水(熬時一包中葯別忘記放入一斤香菜)全身擦洗,擦洗過後,有病的地方,就會顯現出來,然後在用葯物擦洗就可以。外洗的一天三次為好,外抹的皮炎康,抹3-4次為好。
1、治療徹底,純中葯治療,對人體沒有任何副作用,安全高效,治癒後不在復發。
2、治療時間相對較長,一般要患者堅持使用1-2個月時間。
當皮膚出現蕁麻疹的症狀時哪些方法可以讓你獲得暫時的緩解
冷敷:針對癢的部位做局部冰敷是對抗皮膚癢最好的方法,不但可以使局部血管收縮,也可以減低癢覺,但這也只是針對止癢而已。
止癢的葯膏:含有抗生素與類固醇成分的止癢軟膏。
蕁麻疹中葯方
-血熱症
【蕁麻疹症狀】皮疹紅色,遇熱則加劇,得冷則減輕,多夏季發病,苔薄黃,脈浮數。
【蕁麻疹治法】疏風解表,清熱止癢
【蕁麻疹方葯】荊芥穗6克,防風6克,僵蠶6克,金銀花6克,牛蒡子9克,丹皮9克,紫背浮萍6克,干生地9克,薄荷5克,黃苓9克,蟬衣5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時間不宜過長,每日一劑,分兩次涼服。忌辛辣、發物。
【蕁麻疹按語】此方以荊芥、防風、薄荷、蟬衣為主要葯。荊芥辛苦而溫,芳香而散,氣味輕揚入氣分,驅散風邪;防風其氣不輕揚,能散入於骨肉之風,故宣散在表之風邪,用防風必用荊芥;薄荷清輕涼散,善解風熱之邪,又能疏表透疹解毒;蟬衣涼散風熱,開宣肺竅,其氣清虛,善於誘發。以上四味葯,表散作用較強。牛蒡子疏散風熱解毒透疹;浮萍輕浮升散,善開主竅;僵蠶祛風散結,協助上述四味主要葯以透達表熱之邪。金銀花、黃苓解毒清肺熱以泄皮毛之邪;丹皮、干生地理血和血;生甘草解毒調和諸葯。
-氣虛血熱
【蕁麻疹症狀】皮膚瘙癢起疹,時隱時發,小如麻點,大如豆粒,為扁平硬節,高出皮膚,一旦搔破,則連結成片,舌暗苔白,脈弦。
【蕁麻疹治法】益氣滋陰,祛風瀉火
【蕁麻疹方葯】生黃芪15克,當歸10克,生地10克,炒枳殼15克,白蘚皮10克,地膚子10克,防風10克,連翹10克,桑葉10克,炒白芍10克,牛蒡子10克,玉竹10克,荊芥3克
【用法】水煎,分三次溫服,以五劑為一個療程。初愈後復發,可照原方再服,忌辛辣刺激之品。
【蕁麻疹按語】以黃芪益氣固表,表固則邪不易入。《本草正義》:「故護衛陽,充實表分,是其專長。所以表虛諸病,最為神劑。」當歸、生地、白芍、玉竹滋陰養血,使營陰內守;防風、桑葉、牛蒡子、荊芥疏散風邪,透熱於外;以白蘚皮、地膚子清熱除濕;配枳殼理氣除濕止癢;更以連翹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濕困脾土
【蕁麻疹症狀】發疹時四肢不溫,脘悶納呆,神倦身困重,口膩,腹脹便溏泄,舌淡苔白膩,脈沉滑。
【蕁麻疹治法】健脾除濕,疏風和血
【蕁麻疹方葯】多皮飲 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桑白皮15克,乾薑皮6克,大腹皮9克,白蘚皮15克,粉丹皮9克,赤苓皮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川槿皮9克
【用法】水煎,一日兩服,忌辛辣油膩腥滋膩之品。
【蕁麻疹按語】方中赤苓皮、冬瓜皮、扁豆皮、大腹皮健脾利濕,滌清腸胃之積滯;乾薑皮取其幸溫和胃,固表守而不走;白蘚皮、川槿皮驅風止癢;丹皮涼血和血化斑;地骨皮、桑白皮瀉肺而清皮毛。
蕁麻疹飲食5注意
蕁麻疹的症狀是皮膚發紅[1]、腫、搔癢。原因各式各樣如下所示,也有許多個案原因不明。紅腫呈大塊而且可能出現在身體任何部位,症狀很強烈而急發稱為急性蕁麻疹。
一、勿服食可疑食品或葯品,並留心排便正常與否
蕁麻疹的症狀是皮膚發紅、腫、搔癢。原因各式各樣如下所示,也有許多個案原因不明。紅腫呈大塊而且可能出現在身體任何部位,症狀很強烈而急發稱為急性蕁麻疹。全身出疹子,大約一段時間可能幾小時,也可能需幾天才會消除。而慢性的蕁麻疹,症狀;較輕也只出現在局部。可能持續一個月到一年之久的長時間。治療的方法是注射或內服抗組織胺或抗過敏劑,症狀可以減輕些。
二、若是魚蝦類食物所致可用紫蘇
若是因為吃魚、蝦、蟹而出現蕁麻疹,可以食用大量新鮮的紫蘇葉,可者飲用紫蘇葉的煎煮汁。作法是以乾燥後的紫蘇葉5克加上200克的水煎煮而成。
三、慢性蕁麻疹可以用芝麻治療
皮膚容易起蕁麻疹的人,可以常食用芝麻,以改善體質,增強體力,強化肌膚,不現容易出疹子。常吃黑芝麻醬效果良好。
四、桃葉可以作入浴劑
桃葉的湯汁可以抑制蕁麻疹的搔癢,有防治發生蕁麻疹的功效。取生的桃葉陰干,搗碎放入紗布袋中,置於浴缸內。將水煮沸注入浴缸,待冷卻至適當溫度後,身體慢慢浸泡在浴缸,效果很好。
五、枇杷葉的煎煮法也有功效
枇杷葉的煎煮法也有治療痱子和蕁麻疹的功效。取三枚葉片,用手掐碎,放入500克水中煮沸。待煮汁冷卻,用此清洗患部。也可以將枇杷葉放入紗布袋中,放入浴池水中片刻,用作入浴劑。六、發疹嚴重時應禁食的東西漢方認為會使血液污濁的食物,皆會使蕁麻疹惡化。像不新鮮蝦、蟹、蟑魚、蚵魚貝類,或者竹筍、糯米、巧克力、咖啡、香辛料、砂糖等,在出疹時皆應禁止食用,而容易有蕁麻疹的人要時常注意食用這些食品。此外造成蕁麻疹的食物更應禁食。
偏方
1.蕁麻疹偏方-芝麻根治蕁麻疹
【葯方】芝麻根一把
【用法】洗凈後加水煎,趁熱燙洗
【功效】清熱,散風,止癢。
2.蕁麻疹偏方-韭菜治蕁麻疹
【葯方】韭菜一把
【用法】將韭菜放在火上烤熱。塗擦患處,每日數次
【功效】清熱,散風,止癢。
3.蕁麻疹偏方-艾葉酒治蕁麻疹
【葯方】白酒100克,生艾葉10克
【用法】上葯共煎至50克左右,頓服。每天一次,連服3天
【功效】清熱,散風,止癢。
4.蕁麻疹偏方-十全大補湯加味治蕁麻疹
【葯方】黃芪、地膚子各30克,肉桂、制附子各6克,黨參、白術、茯苓、赤芍、白芍、當歸各12克,熟地黃15克,川穹、烏梢蛇、炙甘草各9克。
【用法】每天一劑,早晚兩次服用。服用5劑症狀減輕者,為葯證相符,可繼續服用,反之,則為本方所不及。
【功效】清熱,散風,止癢。
5.蕁麻疹偏方
【葯方】多皮飲 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桑白皮15克,乾薑皮6克,大腹皮9克,白蘚皮15克,粉丹皮9克,赤苓皮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川槿皮9克
【用法】水煎,一日兩服,忌辛辣油膩腥滋膩之品。
蕁麻疹放血療法
1.分別在雙耳輪、雙中指尖、雙足趾尖,經消毒後用三棱針刺之放血,3天1次,5次為1療程。
2.慢性者在耳背靜脈用三棱針刺之出血,或用碎磁片消毒後,貶刺出血,2~3天1次。
頑固蕁麻疹應查幽門螺桿菌:
蕁麻疹與多種過敏原有關。急性發作的蕁麻疹經抗過敏治療,大部分患者皮疹可迅速消退,但有少數患者反復發作久治不愈,被稱為慢性頑固性蕁麻疹。此種類型蕁麻疹往往由於查不出引起過敏反應的原因物質,給治療帶來極大困難。 1998年加斯巴里尼醫生先後發現,慢性頑固性蕁麻疹患者胃內幽門螺桿菌率可高達55%,經抗菌治療消除幽門螺桿菌後,有81%患者蕁麻疹不再發生。據此分析,與慢性胃炎與消化性潰瘍有關的幽門螺桿菌,有可能成為過敏原而引發過敏反應,出現蕁麻疹等過敏性疾病。因此,患有久治不愈的慢性頑固性蕁麻疹的患者,應去醫院檢查胃內是否有幽門螺桿菌寄生。如有,可進行抗幽門螺桿菌治療,常用的葯物主要有羥氨苄青黴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甲基紅黴素等。當然,對青黴素過敏者不能用阿莫西林。經除菌治療後,慢性頑固性蕁麻疹患者或許能意外痊癒。
『叄』 腰帶過敏怎麼辦
這種症狀能根治。
我以前也是系腰帶過敏,腰帶接頭部門皮膚過癢,而且發紅發暗。
首先兩個方面預防+治療。
1)預防
腰帶不要系的太緊。主要靠褲子的腰圍來支撐褲子。腰帶的金屬部分一定要注意,不要用便宜的腰帶扣。哪些都世神姿是鐵的或者是鋁的,發汗容易生銹和生成氧化感染皮膚瞎或。要用重金屬的腰帶扣。例如合金,鋼質材料。
2)治療
內服和外敷葯物混合治療。首先更換腰帶。防止再感染。每天外敷皮膚葯物。內服搜絕中葯葯丸治療皮膚病過敏。
我就是去中醫院,內服外敷一起治療的很快就好。外敷沒有要求皮炎平,達克寧都可以替代。內服要注意,不要亂內服,一定要醫院配置的葯。
『肆』 就是熱天被金屬製品摩擦 皮帶扣摩擦肚子瘙癢起紅疙瘩 今年熱天就是大腿也是褲子褲兜放鑰匙摩擦瘙癢起紅疙
病情分析:你好,根據你對病史及症狀的描述是考慮為對金屬物品過敏引起的接觸性皮炎的情況。
意見建議:這種情況是不能再接觸有金屬的東西的,如有金屬腰帶扣的腰帶是不能再用戶的。對於金屬的扣子及能接觸皮膚的金屬的東西最好是不能用的。出現了接觸性皮炎症狀以後需要注意抗過敏葯物治療,如口服西替利嗪,外用尤卓爾乳膏等。
『伍』 金屬過敏,用皮帶的時候怎麼辦
金屬過敏用皮帶的時候可以在腰帶有金屬的位置纏一塊布。
『陸』 蕁麻疹一般要多久才會好
蕁麻疹幾天能復好,首制先需要判斷蕁麻疹的輕重程度、蕁麻疹發生以後進行的治療是否有效。如果發生的程度並不是太明顯或者偶爾發生,可能在兩、三天就會好轉。有的甚至不經過任何治療,都會自行好轉和痊癒。但是,有的蕁麻疹即使經過各種抗過敏和抗組胺治療,也會很難在短時間治癒,有的甚至達到幾個月甚至一年以上,比如慢性蕁麻疹。有的蕁麻疹如果尋找到過敏原之後,只要患者避免過敏原的接觸,可能很快就會自行痊癒,有的蕁麻疹在治療期間,避免固定的食物或者過敏原,在幾天之內會自行的好轉。
『柒』 服葯皮膚過敏怎麼辦
生活中,我們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服用了某種葯物,導致出現過敏現象。下面我們來看看服葯皮膚過敏怎麼辦,希望可以幫到你。
首先我們要及時停葯。
如果怕延誤治療要去咨詢葯師或醫師換一種葯物,如病情不是很要緊的話先不要服葯,這個時候很容易再次過敏。而且最好以後不要再服用這種葯物。
然後對症治療。
病情較輕的病人可以自己服用抗過敏葯物治療:皮膚癢,起水泡,擦些抗敏的.葯膏,尤卓爾之類的;胃腸不適吃些冊汪鎮蒙脫石散或胃腸安之類。
但對症狀較重或第一次發生葯物過敏的人,最好去醫院診治。因為如果自己處理不當,可能會延誤病情,或誘發其它並發症,甚至導致死亡。
過敏嚴重的幾種搶救方法。(僅供參考)
(1)立即停用過敏葯物,就地平卧,足部稍抬高,松緊衣領腰帶,保持陵嘩呼吸道暢通,同時注意保暖。
(2)對心臟停,呼吸抵制的患者,按照心肺腦復甦程序處理。如果呼吸受到抑制,即使進行人工呼吸。
(3)輔助刺激人中,拇指尖掐或針刺人中穴,以每分鍾撳壓或捻針20-40次,每次連續0。5—1秒為佳。
(4)最最重要的還是要在做急救措施之前撥打120急救電話。
最後,在確定沒州粗有很大問題之後,在之後的一段時間內,應該卧床休息、飲食富含營養,保持適宜冷暖環境,預防繼發感染等。還可以酌情採用瀉劑、利尿劑,以期促進體內葯物的排出。
『捌』 對金屬過敏,那用皮帶的時候怎麼辦,皮帶頭基本上都是金屬的
你是金屬過敏體質,金屬過敏現象其實是對金屬「鎳」的過敏,除了金銀首飾以外的其他回各種金屬答首飾,或多或少都會含有這種金屬成分,尤其是那些很便宜的假925銀或藏銀,還有就是廉價的外表很亮的銀色首飾。這些無非都是含有鎳的成分或者經過電鍍處理(電鍍就會用到鎳),而且到了夏天,汗水中的化學成分會使這些金屬元素更加活潑,也更加容易滲透進皮膚,因此在夏天你這種「爛」的現象會更厲害。 這種過敏是很常見的,大概7%的人都會有這種現象,是鎳分子滲透進皮膚導致的。很多人對皮帶扣或手錶帶過敏也是這個原因。一旦發生金屬過敏性皮炎 ,最根本和有效的辦法是隔絕過敏源。比如可以換用非金屬類的皮帶扣 ,或者穿較合體的不用系皮帶的衣褲。若不得不使用金屬扣皮帶 ,以用透明膠帶貼在金屬扣背面 ,這樣可以起到機械阻隔作用 ,同時也不會影響美觀。夏天 ,皮膚本來就容易受刺激 ,應盡量少戴各類金屬飾物。
『玖』 蕁麻疹怎樣治療
【概述】蕁麻疹屬於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以瘙癢性風團,突然發生,迅速消退,不留任何痕跡為特徵,分為急性、慢性兩類。急性者,驟發速愈;慢性者,反復發作或更久。本病可發生在任何年齡、季節,男女皆可發病,其發病的主要因素是機體敏感性增強。
本病因皮膚出現鮮紅色或蒼白色風團,時隱時現,故名癮疹。《諸病源侯論》認為本病是陽氣外虛,外風入於腠理,與氣血相搏的結果。《瘍醫大全》不僅指出本病的發生於腸胃變化有關,而且提出「內熱生風」,「外風引動內風」的學術觀點。在治療上提出「疏風、散熱、托疹」的治療原則,《外科大成》主張的「宜涼血潤燥,甚用風葯」。
中醫認為,本病與稟賦異常,而對某些物質過敏所致。也可因氣血虛弱,衛氣失固;或因飲食不慎,多吃魚腥海味、辛辣刺激食物;或因葯物、生物製品、慢性感染病灶、昆蟲叮咬、腸道寄生蟲;或因七情內傷、外受虛邪賊風侵襲等多種因素所誘發。
【治療】1.風寒證【症狀】風團色白,遇冷或風吹則加劇,得熱則減輕,多冬春發病,苔薄白或薄白而膩,脈遲或濡緩。【方一】桂枝湯【來源】《傷寒論》【組成】桂枝9克,芍葯9克,甘草6克,生薑9克,大棗3枚。
【功效】解肌發表,調和營衛。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服後啜熱稀粥。
【方解】方中桂枝為君,助衛陽,通經絡,芍葯為臣,益陰斂營,桂芍等量合用,使表邪得解,營衛調和。姜棗相配,是為補脾和胃、調和營衛的常用組合,共為佐葯,炙甘草調和葯性,功兼佐使之用,綜觀本方,發中有補,散中有收,邪正兼顧,陰陽並調。
【按語】素有喘咳者,可加厚朴、杏仁以下氣平喘。【方二】麻黃桂枝各半湯【來源】《傷寒論》【功效】麻黃6克,桂枝6克,杏仁3克,芍葯6克,炙甘草3克,生薑6克,大棗4枚。
【用法】先煎麻黃,去上沫,後下諸葯同煎,取汁溫服,服後蓋被取微汗。
【方解】方中麻黃辛溫發汗,宣肺平喘;桂枝解肌發表,溫經散寒,助麻黃發汗解表之力;杏仁宣肺降氣,助麻黃平喘之功;芍葯益陰和營;炙甘草、生薑、大棗既能緩和麻、桂峻烈之性,又能調和諸葯。
【按語】喘重,加蘇子降氣平喘;痰多清稀者,加細辛溫化寒飲;服葯後禁大汗;服葯期間忌食生冷、油膩、五辛及臭惡等物。
2.風熱證【症狀】風團色紅,遇熱則加劇,得冷則減輕,多夏秋發病,苔薄黃,脈浮數。【方一】消風散【來源】《外科正宗》【組成】荊芥6克,防風6克,牛蒡子6克,蟬蛻6克,蒼術6克,苦參6克,石膏6克,知母6克,當歸6克,胡麻仁6克,生地6克,木通3克,甘草3克。
【功效】疏風養血,清熱除濕。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荊芥、防風、牛蒡子、蟬蛻疏風止癢為君,以祛除在表之風邪。配伍蒼術祛風燥濕,苦參清熱燥濕,木通滲利濕熱俱為臣葯。更佐以石膏、知母清熱瀉火,當歸、胡麻仁、生地養血活血。生甘草清熱解毒,調和諸葯,為使葯。
【按語】本方以祛風為主,配伍祛濕、清熱、養血之品,如此則祛邪與扶正兼顧,既能祛風除濕,又可養血以助疏風。使風濕得去,血脈調和,則瘙癢自止。
3.腸胃實熱證【症狀】風團出現時可伴有脘腹疼痛、神疲納呆,大便秘結或泄瀉,甚至惡心嘔吐,苔黃膩,脈滑數,部分患者有腸道寄生蟲病。【方一】①防風通聖散合②茵陳蒿湯【來源】①《宣明論方》②《傷寒論》【組成】防風15克,川芎15克,當歸15克,芍葯15克,大黃15克,薄荷葉15克,麻黃15克,連翹15克,芒硝15克,石膏30克,黃芩30克,桔梗30克,滑石90克,甘草60克,荊芥8.5克,白術8.5克,梔子8.5克,茵陳30克。
【功效】疏風解表,清熱利濕通便。
【用法】為末,每次6克,加生薑3片,水煎服。
【方解】方中麻黃、防風疏在表之風邪從汗而解;大黃、芒硝盪滌在里之實熱從大便而解,荊芥薄荷助麻黃、防風解表;連翹、梔子、黃芩、石膏、桔梗清泄里熱;滑石、茵陳清利濕熱;川芎、當歸、白芍和血祛風;白術健脾益氣,甘草、生薑調和諸葯。
【按語】表證不解者,去麻黃、防風;若內熱不甚者,去石膏;無便秘者,去芒硝。
4.氣血兩虛證【症狀】風團反復發作,遷延數月或數年,勞累後則發作加劇,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脈濡數【方一】八珍湯【來源】《正體類葯》【組成】人參9克,白術9克,白茯苓9克,當歸9克,川芎9克,白芍葯9克,熟地9克,炙甘草6克,生薑6克,大棗5枚。
【功效】益氣補血。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不拘時溫服。
【方解】方中人參、熟地益氣養血,為君葯。白術、茯苓助人參益氣;當歸、白芍助熟地養血,共為臣葯。川芎活血行氣,使全方補而不滯,為佐葯。炙甘草益中並調和諸葯,是為使葯。諸葯合用,共奏益氣補血之功。
【按語】失眠者,加酸棗仁、五味子養心安神;食少者,加陳皮、砂仁醒脾和胃;氣虛甚者,加黃芪以增補脾益氣之力。肝陽上亢所致頭面眩暈禁用本方。【方二】當歸飲子【來源】《濟生方》【組成】當歸9克,白芍葯9克,川芎9克,生地黃9克,白蒺藜9克,防風9克,荊芥穗9克,何首烏6克,黃芪6克,甘草3克。
【功效】養血活血,祛風止癢。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方解】方中當歸、生地、川芎、白芍養血滋陰;防風、荊芥穗發表散風,透疹消瘡;制首烏、蒺藜補益精血,黃芪補氣固表;炙甘草調和諸葯。
【按語】本方以血虛有熱,風邪外襲,症見皮膚瘡疥,或腫或癢,或發赤疹瘙癢為辨證要點。
5.沖任不調證【症狀】常在月經前數天開始出現風團,往往隨月經的干凈而消失,但在下次月經來潮時有發作,常伴有痛經或月經不調【方一】①四物湯和②二仙湯【來源】①《仙授理傷續斷秘方》②《中醫方劑臨床手冊》【組成】熟地黃12克,當歸9克,白芍9克,川芎6克,仙靈脾9克,仙茅9克,巴戟天9克,黃柏5克,知母5克。
【功效】補血和血。
【用法】為粗末,每次9克,水煎,去渣,食前熱服。
【方解】方中熟地滋陰養血,當歸補血養肝,和血調經,白芍養血柔肝,川芎行氣活血;仙靈脾、仙茅、巴戟天溫補腎陽;黃柏、知母滋腎陰,瀉相火。
【按語】本方治療沖任不調證,月經量少色淡者,加熟地、白芍、川芎、女貞子養血調經;閉經或痛經者,加五靈脂、生蒲黃、丹參活血通絡;腰膝酸軟者,加川續斷、桑寄生、杜仲、狗脊補腎壯腰;面部烘熱,陣陣而作,易汗者,加玄參、牡蠣益陰潛陽。【方二】丹梔逍遙散【來源】《內科摘要》【組成】牡丹皮3克,山梔3克,甘草3克,當歸9克,茯苓9克,芍葯9克,白術9克,柴胡9克。
【功效】疏肝清熱,養血健脾。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牡丹皮清血中之伏火,山梔善清肝熱,並導赤下行。柴胡清熱疏肝解郁,當歸、芍葯養血柔肝,白術、茯苓、甘草健脾益氣。
【按語】用於患者發作時肝鬱氣滯、沖任失調所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