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桑葉治療皮炎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桑葉治療皮炎

發布時間: 2023-10-22 08:50:35

㈠ 接觸性皮炎的偏方、、、

接觸性皮炎的病因與接觸物有密切關系,首要治療措施是找出過敏原因,避免再次接觸該種物質,治療已出現的症狀。
1.尋找過敏原因。詳細採取病史,仔細詢問與發病有關的環境、所接觸的物質的種類、數量、理化性質、接觸時間長短、接觸方式、過去有無類似發疹情況等。從病史中來分析與哪種物質可能有關,為皮膚斑貼試驗提供依據。一旦找到過敏原因,力求避免再次接觸。
2.避免刺激。出現臨床症狀,應盡量減少局部刺激。避免搔抓,不宜用熱水燙洗,避免強烈日光或熱風刺激。
3、中醫治療。建議使用參膚霜治療,有很強的針對性!
4、全身治療。接觸性皮炎如果合並局部感染,如淋巴管炎、淋巴結炎、軟組織炎時,可使用抗生素,輕者給予羅紅黴素、青黴素Ⅴ鉀、頭孢氨苄或磺胺類葯物口服;重者靜脈給與青黴素、頭孢類菌素或奎諾酮類抗生素。
治療接觸性皮炎的常見偏方:1、三黃洗劑外搽,每日4~5次.2、蒲公英30g,或野菊花30g,煎水冷濕敷;或用內服中葯第三煎,待稍冷濕敷.3、滑石、石膏各60g,青黛、黃柏各30g,共研末,麻油調,塗患處,每日1次. 4、黃柏、羊蹄草、綠茶、石葦各30g,馬齒莧60g,水煎,外洗患處,每日2次. 5、桑葉10g,生甘草15g,煎湯待冷後濕敷。6、參膚霜。用法:在患處直接塗抹即可,本品由皮膚自動吸收,無需事後清潔。7、馬鈴薯冰片糊。將馬鈴薯洗凈切成小塊,放人果汁機內,酌加冷開水製成稀糊狀;將冰片研成粉狀;加人馬鈴薯糊中。用干凈毛筆蘸糊塗抹患處,每日塗抹數次,使皮膚保持濕潤。

㈡ 日光皮炎怎麼治

日光性皮炎是由日光中的中波紫外線過度照射後,引起皮膚被照射的部位出現急性炎症反應。由於中波紫外線作

用淺表,僅表現在皮膚的表皮。且日光強烈照射後會很快造成皮膚表皮角朊細胞壞死,並釋放介質導致真皮血管

擴張,從而引起組織水腫。隨後黑素細胞在日光的強烈照射下,加速合成黑素,從而使被曬皮膚變黑。所以日曬

傷多在日光強烈照射後4—6小時,在被照射皮膚出現邊界明顯的紅斑,嚴重者可出現水腫,12—24小時達到高峰

。並伴有局部灼痛或刺痛,有的可能會出現局部瘙癢。更嚴重者可能會引起全身症狀,如發熱、頭痛、惡心、嘔

吐等。而多形性日光性皮炎,表現為暴露部位,如顏面、頸部、前臂伸側、手背等,出現不同形狀的紅斑、丘疹

、風團或水皰。這種表現最具特點的是,日曬加重,避光則減輕。
日光性皮炎的發病,並不是只通過陽光照射引起的,而是有多種原因。強光照射。光毒為毒邪之一,為日光所引

起。光毒致病過程中患者經受日光曝曬,陽熱毒邪侵入體表,蘊郁肌膚,灼皮傷肌,故見肌膚紅腫、灼熱;邪毒

引動體內之濕熱外發於肌膚,故見腫脹、水皰、糜爛、滲出。食物、葯物因素。有些食物含有光敏性物質,如菠

菜、油菜、灰萊、紫雲英、馬蘭頭、薺菜、莧菜、馬齒莧、芹菜、茄子、土豆、黃瓜、西紅柿、紅葡萄、無花果

、蘿卜、芒果、木耳、泥螺、羌活獨活、補骨脂、白菊花、白芷等。當進食這些食物或者葯物時,裡面的感光性

物質就會在體內積蓄,達到一定濃度時,人體裸露部位(面、手、足)的皮膚經過太陽光的直射即可導致代謝障礙

而誘發皮炎,這種皮炎在醫學上也稱為「植物日光性皮炎」「泥螺日光性皮炎」等。
體質因素。中醫學認為本病由於稟賦不耐,血熱內生,進食發物,脾胃失調,濕熱內生,復因日曬,熱毒襲膚,

突然而發。一般而言,皮膚白而干者對日光更敏感。一般皮膚白和皮膚乾燥的人比油性皮膚皮膚黑的人對日光

更敏感。此外,某些疾病可由日曬後誘發或使病情變化,最明顯的是紅斑狼瘡。30%的紅斑狼瘡者對日光敏感,

這些患者要盡量避免日曬。穿著的衣物。有些化纖織物,吸汗透氣性能差,反光作用弱,不是防曬遮陽的理想之

物,穿戴此類衣物不但不能減輕日光照射達到防曬遮光作用,反而增加太陽輻射熱能,比如迷彩服吸收率達95%


葯方一:
患了日光性皮炎,可取生石膏15克,大黃12克,薏苡仁10克,知母6克,太子參10克,甘草3克。水煎3遍,共得

煎液600毫升,冷卻以後分3次服用。
葯方二:
取千里光50克,大黃30克,將上葯放入70%酒精400毫升中浸泡一周後備用,用時可用棉簽蘸葯液塗擦患處,每

天3~4天。適用於輕度日光性皮炎。
葯方三:
取苦參、川椒、白礬、地膚子、蛇床子各30克,水煎取汁,先熏後洗患處,每天1劑,熏洗3次,每次約20分鍾

。適用於輕度日光性皮炎。
葯方四:
使用中葯膏參膚霜治療,用溫水清洗患處,然後在塗抹
葯方五:
穿山甲5克、烏梢蛇15、克黃蓮30克、紅花30克、白芷60克、黃柏50克露蜂房3克、花椒80克、白芥子25克,

300ml60度以上糧食酒密封浸泡。在地窖封存12個月,外用,一日兩次或三次。對於各種皮炎都有效果。

㈢ 怎樣用葯浴治療夏季皮炎

夏季皮炎是指因暑濕引起的一種皮膚炎性反應,多發於夏季,至秋涼後能自行消退。本病好發於成年人,女性多於男性,以往炎夏大多有同樣發作史,多見於四肢伸側面,對稱性發作,嚴重者可波及其他部位。皮損以潮紅、密集成片丘疹為主。自感瘙癢,抓之無滋水而形成血痂,後期可有輕度肥厚,一般無全身症狀。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由於過敏,復受暑濕熏蒸,郁於肌膚,不得外泄而成。
方一【組成】桑葉、紫蘇葉、艾葉、薄荷各30克,枯礬20克。
【用法】上葯加清水適量煎沸,將葯液倒入盆內,待溫時外洗患處。每日1劑,洗3次,5~7劑為1個療程。
【功用】清涼解毒,消疹止癢。
【適應證】夏季皮炎。
【說明】桑葉功能祛風清熱,紫蘇葉、艾葉、薄荷葉均有疏風散熱的作用,枯礬能燥濕止癢。
方二【組成】黃柏、黃芩、蒼術、荊芥、防風各6克,蛇床子9克,明礬3克。
【用法】上葯共研粗末,為1次用量,用水煎煮或開水沖泡去渣,放入盆中,趁溫熱熏洗患處。
【功用】清熱止癢。
【適應證】夏季皮炎。
【說明】方中黃柏、黃芩、蒼術清熱燥濕,荊芥、防風祛風勝濕,蛇床子祛風止癢,明礬燥濕。諸葯合用,共奏清熱祛風、燥濕止癢之功,故對因風濕熱三者俱盛而致的夏季皮炎有一定療效。
方三【組成】蛇床子、地膚子、苦參、川椒、明礬各20克。
【用法】上葯取煎汁,先熏後洗患部,每日1劑,可熏洗2或3次,每次20分鍾,10日為1個療程。
【功用】燥濕止癢。
【適應證】夏季皮炎。
【說明】蛇床子、地膚子為祛風止癢的佳品,苦參、明礬燥濕解毒,川椒祛風勝濕。諸葯合用,祛風燥濕止癢,適用於夏季皮炎中瘙癢較甚者。
方四【組成】蒼耳子35克,苦參12克,王不留行60克,枯礬9克。
【用法】上葯用水煎,外洗患處。
【功用】祛風,燥濕,止癢。
【適應證】夏季皮炎。
【說明】蒼耳子功能散風、祛濕、殺蟲,可治風瘙癮疹、身癢不止。王不留行能治風毒,苦參、枯礬則有燥濕的功效。
方五【組成】貫眾、地膚子各30克。
【用法】上葯用水煎,涼洗患處。
【功用】祛風清熱。
【適應證】夏季皮炎。
【說明】貫眾功能清熱解毒,地膚子有祛風止癢、解毒燥濕作用,兩物配伍應用對夏季皮炎有一定療效。
方六【組成】生地榆、馬齒莧各30克。
【用法】上葯用水煎,涼後溻洗患處20分鍾。
【功用】清熱,涼血,解毒。
【適應證】夏季皮炎。
【說明】地榆清熱涼血,葯理學及臨床實踐證明,地榆有止癢、收斂、消炎等作用。馬齒莧亦為清解皮膚熱毒的良葯。
方七【組成】地榆、陳艾葉、甘草、黃柏各30克。
【用法】上葯用水煎50分鍾,取汁溻洗患處,每日3次,每次30分鍾。
【功用】清熱解毒。
【適應證】夏季皮炎。
【說明】方中地榆清熱、涼血、解毒作用已如上所述。黃柏有抗菌消炎作用。
方八【組成】徐長卿、馬齒莧、青蒿各30克。
【用法】上葯水煎取汁,涼後溻洗患處。
【功用】清熱,祛風,止癢。
【適應證】夏季皮炎。
【說明】徐長卿有祛風止癢、解毒消腫的作用,馬齒莧也有清熱疏風的功效。

㈣ 桑葉,枇杷葉,牡丹皮,生地榆,紫花地丁,蒲公英這幾味葯可以治療過敏性面部皮炎嗎

其實面部疹子或豆豆大多數是過敏性的,一般是接觸化妝品過敏引起的,也經常是做面膜、美容過敏或擦激素葯膏(可以引起激素依賴性皮炎)引起的,有些則是接觸塵蟎、花粉或黴菌,有些則是進食魚、蝦、蟹、雞蛋或牛奶引起的,有的是紫外線引起的,當然也有與內分泌有關的。原因不同,治療和預防的方法就不同。既然是過敏就應該以預防為主,建議你去過敏中心看看,在過敏中心,檢查過敏原的方法有生物免疫方法、皮膚點刺法、抽血免疫檢測法等,其中第一種沒有任何痛苦,可以查出對塵蟎、花粉和黴菌、魚蝦蟹、水果和化學物質等500多種過敏原,而且可以脫敏或免疫治療來改善過敏性體質。
另外你可以看看這個著名過敏網站:「中國過敏和哮 喘網」, 這個網站裡面有很多關於皮膚過敏和預防過敏原等過敏性疾病的防治知識。內容很不錯,很有幫助的。

㈤ 日光性皮炎的偏方

日光性皮炎最容易發生的季節是夏天,這是因為夏天的陽光最烈,尤其是在南方。此時如果過量食用-具有光敏性的蔬菜之後再曬太陽,皮膚便會出現紅斑、丘疹、水腫等症狀,還可能出現瘀點、水皰甚至是大皰,在夏天為了防範得上日光性皮炎,人們需要做的是平時少外出,尤其是在陽光比較烈的時候,而且在平時還要少吃一些光敏性蔬菜。
家庭治療措施
●使用糊葯 把金印草根粉末與維生素E油混合,並調入一些蜂蜜,直到混合物呈均勻、 松-軟的糊狀,然後敷上,或是直接塗抹參膚霜,能夠起到去癢以及促進復原的作用。
●避免台麩質的食物 小麥、裸麥(黑麥)、燕麥、大麥等含麩質的食物應避免食用
●避免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乳製品、糖、白麵粉、脂肪、油炸食物、加工食品等易引起皮膚過敏,因此要盡量避免此類物質。
當突然受到強烈日照時,尤其是在夏季,皮膚會因為缺少防護,引發皮膚炎症,受損皮膚會變紅、腫-脹、瘙-癢,並伴有灼痛感。皮膚在在不太強烈的日光照射下,有些人也會出現紅腫、瘙-癢、皮疹等症狀,皮損會出現在面、手背、頸胸三角,有灼-熱及癢痛感。還有長期在室外工作的人要注意做好防護措施,避免長期暴曬,外出時可以帶遮陽傘,塗防曬霜。
偏方:1石菖蒲、薄荷、白僵蠶、荷葉、金銀花、秦艽。舌苔腐膩加六一散。舌苔黃厚加黃芩、薏仁;大便干結加大黃;小便短赤加豬苓、鐵馬鞭;癢甚加八角楓、桑葉、蠶砂。各葯研細末加米湯煮沸分服。
偏方2:地膚子、蒲公英、板蘭根,赤芍,荊芥、防風、桃仁、紅花、當歸、生地,甘草。一、二煎內服;三煎加水煎沸後熏洗患處

㈥ 夏季皮炎怎麼治啊

夏季性皮炎是一種季節感染性的皮膚病,身體抵抗力差的成人是此病的好發群體。此病在夏季比較多見,至天氣轉涼時就會消失,容易反復發作。夏季性皮炎的臨床症狀有很多,其中主要有局部皮膚潮紅、皮膚瘙癢等。那麼,夏季性皮炎怎樣解決呢?掌握四招快速解決夏季皮炎。
1、葯物治療:病人在治療夏季皮炎時,需同時使用外用葯物和內服葯物,患者可外塗硼酸、氧化鋅等溶液來治療。同時口服撲爾敏葯物或是西替利嗪片等抗組胺葯物,來進行聯合治療,但不要長期服用,否則容易引起不良反應。
2、清水沖洗:夏季性皮炎的病症在發生時,每天用清水沖洗患處也是非常有效的療法。提醒患者不要用熱水或是鹼性強的肥皂進行清洗,在洗後用柔軟的毛巾揩乾後,再搽上清涼止癢劑即可,但要避免用毛巾重擦皮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皮膚損傷。
3、中醫治療夏季性皮炎:葯物組成是艾葉、薄荷葉、冬桑葉、蘇葉、明礬等等,具體用法就是把上述葯物加清水後煎沸,將葯液倒入盆內,趁溫熱時外洗患處。此葯方的作用與功效主要是清涼解毒,消疹止癢,非常適用於對夏季性皮炎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