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判斷濕疹和脂溢性皮炎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判斷濕疹和脂溢性皮炎

發布時間: 2023-10-21 16:34:15

濕疹皮炎的症狀,要怎麼區分

皮炎和濕疹症狀比較相近兩者都有紅斑、丘疹、滲出。但是皮炎屬於一種皮膚過敏是由於接觸或食用某種東西後出現的這種情況,濕疹具有特徵性的皮膚炎症的表現,對稱分布,反復發作,具有明顯的瘙癢。濕疹樣皮炎的治療,首先要尋找發病原因或者是誘因,去除病因是治療和防止復發的有……和臨床表現復雜多樣,且反復發作,臨床治療較為困難。

② 請問皮炎分為哪幾種

皮炎根據發病原因和臨床症狀可以分為:接觸性皮炎(過敏性皮炎)、神經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日光性皮炎、激素性皮炎幾大類。
1、脂溢性皮炎
皮膚油脂分泌旺盛為誘因,伴有馬拉色素真菌,產生皮膚炎症。一般多發生於面部、頭皮(伴發脫發)、眼瞼、前胸、腋窩等部位,表面附著油膩性鱗屑,皮損呈現暗黃色紅斑或丘疹,瘙癢難忍。
2、接觸性皮炎(過敏性皮炎)
接觸性皮炎也稱過敏性皮炎,是皮膚表皮接觸塵蟎、花粉、鹼性物質等易過敏物質,產生的皮膚炎症反應,瘙癢難耐,成片紅斑。疹型單一,發病前有接觸過敏物質。
典型症狀:紅斑、紅腫、丘疹、水皰或大皰。特點:疹型單一。
3、激素性皮炎
激素性皮炎由於激素的不當使用造成皮膚毛細血管擴張、表皮、真皮層變薄、色素減退或沉著等症狀的皮膚炎性反應,同時伴有瘙癢或燒灼感。
4、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主要由於紫外線照射,表皮毛細血管擴展引起皮膚炎症反應,表現為面部、額頭等暴露皮膚,皮膚劇烈瘙癢、自覺燒灼感或刺痛感,常影響睡眠。並伴發紅斑、水腫、水皰、色素沉著等。
5、神經性皮炎
神經性皮炎是由於內分泌、腸胃功能、精神因素等多種原因引起的,是皮炎種特殊的一種。神經性皮炎伴有陣性劇癢,夜間尤為嚴重,抓繞後有破損和血痂,長期反復發作。
初發為扁平丘疹樣,後期融合成片,肥厚、皮紋加深、皮峭隆起,苔蘚樣症狀等。
6、特應性皮炎:
特應性皮炎:是與遺傳相關的慢性皮膚病,表現為皮膚瘙癢並伴隨紅斑、水泡等,主要特徵是復發性及過敏性。

③ 怎樣判斷是不是濕疹 仔細了解臨床症狀

1

從臨床症狀判斷

1.急性濕疹

(1)急性發病,

皮損由紅斑、丘疹、水皰組成。集簇成片狀,因搔抓常引起糜爛、滲出、結痂和化膿等改變,邊緣不清,常呈對稱分布。

(2)劇烈瘙癢。

急性病變炎症減輕、滲液減少後,病程遷

2.亞急性濕疹

延,皮損以丘疹、鱗屑和結痂為主,僅有少數丘皰疹,以點狀

糜爛為特徵,有輕度浸潤。

3.慢性濕疹

(1)可從急性濕疹反復發作而致或開始即呈慢性。

(2)好發於面部、耳後、肘、胭窩、小腿、外陰和肛門等部位,伴劇癢。

(3)皮損較局限,肥厚浸潤顯著,境界清楚,多有色素沉著。

(4)病程慢性,常有急性發作。

4.自家敏感性濕疹

(1)發病前,在皮膚某部常有濕疹存在。

(2)經7~10天後,全身突然發生多數散在丘疹,丘皰疹和小水皰,對稱分布,並有同型反應。

(3)原發病灶好轉後,全身皮損也自然減輕、消退。

(4)瘙癢劇烈。

5.傳染性濕疹樣皮炎

(1)在發病部位附近有原發性化膿病灶。

(2)皮損以化膿病灶為中心,'向四周擴展,表現為紅斑、水皰、膿皰、糜爛、結痂等。進展快,不對稱,常沿搔抓方向成帶狀分布。

2

從濕疹檢查判斷

血常規檢查

人體內的多項功能水平都可以通過血液表現,人體血液中各項指標可以直接體現濕疹患者的免疫水平以及病態程度。白細胞在濕疹發病過程中隨之會減少。

過敏源檢查

濕疹是變態反應性疾病,主要是過敏引起的戚棚,如果沒有明確致敏物質的話,治療是沒有意義的。那麼濕疹治療就需要做過敏源檢查。檢查並不復雜,抽血檢查即可。檢測過敏源對於濕疹的徹底治療是非常關鍵的。

組織病理學檢查

急性濕疹表現為表皮內海綿形成,真皮淺層毛細血管擴張,血管周圍有淋巴細胞浸潤,少數為中性和嗜酸性粒細胞;慢性濕疹表現為角化過度或角化不全,棘層肥厚明顯,真皮淺層毛細血管壁增厚,膠原纖維變粗。

3

濕疹的鑒別診斷

1.接觸性皮炎與急性濕疹鑒頌御別

(1)接觸性皮炎:病因主要為外界接觸物,病因易追查。主要限於接觸部位、暴露部位多見。皮疹多為單一形態,境態清楚,可有大皰,局野仔岩部灼癢、疼痛、不適。病程短,去除原因後多易治癒。除非再接觸,一般不復發。

(2)急性濕疹:主要為內因,病因復雜,常不易追查。無一定部位,常對稱分布。皮疹為多形性,邊界不清,無大皰,多為小皰,伴劇烈瘙癢。病程較長,易轉為慢性。易於復發。

2.神經性皮炎與慢性濕疹鑒別

(1)神經性皮炎:先有瘙癢、後發皮疹。皮損為圓形及多角形扁平丘疹形成苔癬樣變,邊緣常有散在扁平發亮的正常皮色丘疹,無小皰。頸、肘、膝、伸面及腹內側多見。病程為慢

性經過。

(2)慢性濕疹:常由急性轉變而來。浸潤肥厚,色素沉著,周圍可有丘皰疹,破裂後糜爛滲出。多發於頭面、四肢屈側及外陰部。急性及慢性反復交替發作。

手癬

易與手濕疹相混淆,手癬多發生在手掌,常單側發病,真菌檢查陽性。

4.脂溢性皮炎

經過中可有濕疹樣改變,但本病主要發生於頭部、胸前、背部中央、腋窩、陰部等皮脂分泌較多的部位,常先自頭部開始發病,向下蔓延,損害主要表現為黃紅色或鮮紅色斑,上覆有油膩性鱗屑或痂皮。

4

濕疹的自我調理

小偏方自療法

1.綠豆30克、海帶15克、粟米30克,水煎加紅糖溫服。用於治療慢性濕疹。

2.大棗10枚、白扁豆30克,加適量紅糖煮湯服。用於慢性濕疹。蕹菜30克、玉米須15克、荸薺10隻,煎湯服。

3.薏米30克、荸薺10個,加適量白糖煮湯服。

4.綠豆粉30克(用鍋炒成灰黑色)、蜂蜜9克、冰片3克、醋30克,調成糊狀後放在油紙上,當中留孔,敷於患處。

5.空心菜洗凈,加水煮沸,洗患處(不可太燙)。

6.到中葯店購買扁蓄草和魚腥草,將等量的扁蓄草和魚腥草放入鍋中,加入4玻璃杯分量的水,以小火熬煮至剩一半分量時為止。分早晚2次服用。服用時間以空腹時為佳,一般兩三天的時間就可見效。

濕疹自我注意事項

1.忌大面積使用激素類軟膏,避免引發不良反應。

2.忌用手抓撓患處,否則會使其擴散,嚴重者可引起感染。

3.濕疹患者的體內處於高度敏感狀態,對一些易發生葯疹的葯物,如青黴素、磺胺等,要慎重使用。濕疹患者的葯疹發生率明顯高於無濕疹的患者。

濕疹自我防治措施

兒童是濕疹發生的高危人群。為避免因為食物過敏而誘發濕疹,至少在孩子滿1周歲之前要少給他吃雞蛋或魚。,還應注意保護孩子不要接觸到下列潛在致敏源:煙草、煙霧、寵物的

毛發及空氣中的刺激物如小蟲子、花粉和粉塵。

④ 夏季常見的幾種皮炎症狀

常見的夏季皮炎有如下5種:
一是熱激性皮炎,好好於盛夏三伏天,使皮膚出現大片紅公斑疹及斑丘疹。當感到劇癢時便搔抓癢處,使搔折處常出現抓痕,結痂、皮膚增厚及繼發感染等症狀,氣溫越高、濕度越大、皮炎越嚴重,氣溫下降後皮炎可自行緩解。預防該症措施,主要是要保持室內通風、涼爽、衣著寬松和注意皮膚清潔、乾燥,並注意做到勤洗澡。
二是日光性皮炎,受曬的皮膚往往出現邊界清楚的水腫性紅斑,常於24小時內達到高峰,重者可出現水皰、大皰伴有頭痛、惡心、心慌等症狀,患處有明顯燒灼感或刺激痛感。應控制紫外線的暴曬,外出注意遮陽,皮膚上可塗曬劑。
三是刺激性皮為,盛夏人體汗多,尤其是使用化妝品或外塗葯物不適,常引起刺激性皮炎,皮膚出現紅斑、脫屑、並有灼熱感及瘙癢等症狀。對於因化妝品引起的皮炎,則盡量不用化妝品,須用時先作試驗,無不良反應時方可使用。
四是蟲咬皮炎,多見於悶熱的三伏天氣,暴露部位的皮膚上常出現帶狀水腫性紅斑,其上可見針尖大小的緻密膿皰,劃傷可致糜爛、結痂,並有灼傷和癢痛感。預防蟲咬皮炎,做好環境衛生工作,同時關閉紗站紗窗,蟲咬後應及時用肥皂洗凈皮膚,局部濕敷或爐外乾洗液。
五是感染性皮炎,夏季以兒童和青少年多見,由於氣溫高濕度大,皮膚浸漬造成汗孔堵塞,使易發細菌侵入皮膚繁殖。三伏天的孩子皮膚容易起痱子,毛囊炎,癤和膿皰潰瘍等,這些皮膚接觸感染或自接觸的影響,又痛又癢,嚴重的人可以發燒,淋巴結也會發炎和腫脹,這主要是出汗太多,污垢多所致。預防首先要保持皮膚清潔,經常洗澡,剪指甲,洗澡後在皮膚皺褶處撒上痱子粉,保持皮膚清爽乾燥。注意室內通風。在使用化妝品時,不能像往常一樣使用粉底霜和過多的化妝品,因為化妝品會阻礙皮膚正常分泌而引起感染。

⑤ 脂溢性皮炎的症狀有哪些

皮脂分泌過於旺盛的人是比較容易患上脂溢性皮炎這種疾病,皮膚表面受到細菌感染,或患者經常不注意日常飲食,也有的是由於皮膚護理不當都會導致脂溢性皮炎的發生,很多朋友對患上脂溢性皮炎會有哪些病症並不是很了解,所以發病後常容易當成普通的皮膚過敏或是痤瘡來治療,今天我們就好好針對脂溢性皮炎的病症來做詳細了解吧。

生活中若是患有其他皮膚疾病治療不當,如患皮膚病後亂用外塗葯物,若葯物對皮膚造成刺激,也會引發脂溢性皮炎,另外,代謝障礙、遺傳因素等也都是誘發脂溢性皮炎的關鍵因素。若患者精神警長或者是過度勞累,就會給細菌侵入人體造成機會,如此也會導致脂溢性皮炎的發生。

對於有性腺分泌紊亂的朋友來說,也會出現脂溢性皮炎,這是由於雄激素分泌亢進所造成的。女性如果有經期綜合症也可能會誘發脂溢性皮炎。另外,脂溢性皮炎的發生還和神經或環境因素有關,同時也與患者的自身免疫力有一定的關系。缺乏維生素B族也會誘發脂溢性皮炎。

現在大家應該清楚了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患上脂溢性皮炎會有哪些病症,由於脂溢性皮炎症狀與痤瘡和其他皮膚性疾病的症狀非常相似,所以患者在毫無經驗的情況下很容易造成疾病之間的混淆,進而導致誤治的情況發生,所以患者朋友最好能及時到醫院確診疾病,並及時治療。

⑥ 請問這是皮炎還是濕疹

皮炎和濕疹的區別主要表現在疾病的范疇、發病原因、臨床表現、治療措施、預後等方面。

1.疾病范疇
皮炎是一大類疾病,包括接觸性皮炎、特應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淤積性皮炎、神經性皮炎、蟲咬性皮炎等。濕疹是獨立的一種疾病,根據病程發展過程分為急性濕疹、亞急性濕疹和慢性濕疹。

2.病因
皮炎的病因與具體類型有關,比如接觸性皮炎主要與刺激性物質對皮膚的直接作用有關;特應性皮炎主要與遺傳、過敏反應有關;淤積性皮炎主要與靜脈曲張有關;脂溢性皮炎主要是在皮脂大量分泌的基礎上,繼發糠皮孢子菌感染所致;神經性皮炎則是神經精神因素、內分泌失調、腸道功能紊亂等綜合作用引起的;蟲咬性皮炎主要與蚊蟲叮咬有關。濕疹的病因比較復雜,包括食物、葯物、化學物質的刺激、自身內分泌功能紊亂、精神異常、遺傳等因素。

3.臨床表現
皮炎的症狀主要有皮疹、瘙癢、水皰、皮屑等;特應性皮炎可能同時合並其他過敏性疾病;淤積性皮炎一般都有下肢靜脈曲張引起的酸脹不適感;其他類型的皮炎具有各自特徵性的表現。濕疹的症狀主要表現為對稱分布的多形性皮疹,急性濕疹以炎性紅斑、糜爛、滲出、水皰、瘙癢症狀為主,亞急性濕疹和慢性濕疹會出現丘疹、皮膚增厚、粗糙、皸裂等症狀,通常瘙癢症狀劇烈。

4.治療
皮炎的治療方法包括解除有害因素的刺激作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免疫抑制劑治療、抗真菌治療、調節內分泌功能等。濕疹的治療以抗組胺葯、糖皮質激素為主,合並感染時需要使用抗菌葯物,盡量去除致病因素。

5.預後
大多數皮炎可以治癒,部分患者常反復發作。濕疹大部分都不能治癒,容易復發。

⑦ 生活中最常見的4種皮膚病,早知道早預防

皮膚是最外層的組織,由於直接接觸外部環境,容易受到刺激,從而發生皮膚病,現在已知的皮膚病種類有1000多種,但是大多都很少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皮膚病其實就那麼幾種,今天就給大傢具體介紹一下。

常見的皮膚病類型

1、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多見於青壯年,初發皮疹為紅色丘疹或斑片,互相融合,上面覆有油膩狀鱗屑或黃痂。眉、鼻翼、耳後見灰白色鱗屑或黃痂,基底潮紅,軀幹部位不規則黃紅色或淡紅色斑片,復以糠秕狀鱗屑,嚴重者發展至全身而成紅皮症,有時因搔抓,繼發感染毛囊炎、癤腫、淋巴結炎。

2、濕疹

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內因如精神緊張、月經紊亂、胃腸功能失調、遺傳因素等,外因如花粉、塵蟎、日光、動物皮毛、化妝品、魚蝦、牛羊肉等食物。濕疹常常對稱發生,最常見的是頭面部、耳後、前臂、小腿、手腳、肛門等處。濕疹最突出的特點是奇癢無比,在急性期,除了起皮疹以外,病變兆搏的皮膚表面還流水,結痂、脫皮。慢性時期,皮膚常常變得很厚族旁祥、而且粗糙。

3、蕁麻疹

俗稱「風疙瘩」,是與過敏有關系的疾病,皮膚上出現紅色或白色的大疙瘩風團,這些風團邊界往往很清楚,但是病情嚴重的時候會融合成一大片,病人常常感到很癢,除了皮膚症狀以外,有的人還會有惡心,嘔吐、腹瀉、頭暈、喘不過氣、心慌的症狀,甚至出現低血壓休克,所以得了蕁麻疹千萬不可大意,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4、尋常性痤瘡

尋常性痤瘡好發於前額、雙頰、胸背、及肩部。初為粟粒大小毛囊性丘疹,日久頂端形成角栓,進而發展為膿皰,結節,感染伴有疼痛。

1、保持皮膚的清潔衛生:

經常保持皮膚的清潔衛生,這對於預防皮膚病的發生具有一定的意義。平時積極參加 體育 活動和鍛煉,適度的陽光浴,可增強體質保持皮膚 健康 ,提高皮膚的抗病能力。

2、皮膚老化及光線性皮膚病的預防:

避免日曬、避免食用光敏性食物及使用光敏性化妝品,禁止服用光敏葯物;夏季外出應打遮陽傘,暴露部位應搽防曬霜等。

3、色素沉著性皮膚病的預防:

盡量減少紫外線對皮膚的損傷,不宜長期使用對皮膚有害的剝脫劑或激素制劑,避免使用劣質化妝品。同時應保持心情舒暢、生活規律及充足的睡眠。

4、化妝品皮膚病的預防:

在使用某種未用過的化妝品前,最好進行斑貼試驗來幫助選擇,不要盲目大量使用,以免發生過敏反應。禁止使用劣質或過期的化妝品,不宜經常濃妝艷抹,如確實需要,也應在卸妝時清洗干凈。

5、皮脂腺分泌過多所致皮膚病的預防:

較常見,如痤瘡、脂溢性皮啟配炎等,應主要控制脂肪、糖類的攝入,少吃辛辣、油炸食物,常用溫水洗患處,避免用手擠捏。

6、瘙癢性皮膚病的預防:

要積極尋找原因,勸戒患者不要搔抓和外用刺激性強的葯物,勿用熱水燙洗,禁食酒類、辛辣刺激的食物,防止皮膚病加重和復發。

⑧ 皮炎都有哪些表現

皮炎是一種常見皮膚病,皮膚出現脫皮、剝落、變厚、變色,及碰觸時會發癢等現象.包括常內見的夏季皮炎容、隱翅蟲皮炎、脂溢性皮炎、日光性皮炎、葯物性皮炎、接觸性皮炎、激素依賴性皮炎、神經性皮炎等。發作時瘙癢難耐。

⑨ 濕疹如何鑒別診斷

根據急性期皮損原 發疹的多形性,易有滲出液,瘙癢劇烈,對稱發作及慢性回期的浸潤,肥厚等答特徵診斷不難,急性濕疹需與接觸性皮炎相鑒別,慢性濕疹需與神經性皮炎相鑒別,手足 濕疹,汗皰疹易與手足癬相混淆,後者常單側起病,進展緩慢。可有小皰和乾燥脫屑,當蔓延至手,足背出現邊緣清楚的損害時有很大診斷價值,真菌檢查陽性時可以確診。
鑒別診斷
1.接觸性皮炎 應與急性濕疹鑒別。
2.神經性皮炎 應與慢性濕疹鑒別。
3.脂溢性皮炎 經過中可有濕疹樣改變,但本病主要發生於頭部,胸前,背部中央,腋窩,陰部等皮脂分泌較多的部位,常先自頭部開始發病,向下蔓延,損害主要表現為黃紅色或鮮紅色斑,上覆有油膩性鱗屑或痂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