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肘部神經性皮炎斑塊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肘部神經性皮炎斑塊

發布時間: 2023-10-15 21:49:54

① 神經性皮炎是什麼

神經性皮炎是皮炎的一個類型,看名字就知道主要是和精神、神經因素有關系,一般焦慮的、休息不好的、失眠的、工作壓力大的情況下會得病,一般頸部、腰骶部、肘部、手背、足踝這些屈側面容易得病。患者會覺得很瘙癢,反復的搔抓導致皮疹的增厚,最後成了一個斑塊,相對比較頑固,得了病以後先要調整自己的作息、調整自己的工作狀態,要放鬆,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要過度的焦慮,把精神因素緩解好,還有局部外用葯物的治療。
對於局限的神經性皮炎,在外用的時候可以選擇激素類的葯物,一般選擇中效或者強效的激素,因為神經性皮炎都是有皮疹增厚的,屬於一個慢性的皮炎,所以要用中效或者強效的激素,用的時間以皮疹緩解為限,一般都要抹到皮疹變平沒有瘙癢的症狀為止,甚至有的時候皮疹已經消退了還要再堅持用葯1-2周的時間,維持長期的緩解,不讓它很快地復發,所以局部外用葯就可以了,一般不需要口服葯物,當然嚴重的、泛發的、個別瘙癢非常嚴重的神經性皮炎,會對症用一些止癢的葯,如一代抗組胺葯止癢,甚至吃一些免疫調節劑雷公藤多苷都是可以的。

② 治療神經性皮炎的處方有哪些

神經性皮炎多發生於人的頸、肘、臉前和股內側,病程時間長,一般難治癒。

【處方1】

組成:陳醋,雞蛋。

製作與用法:老醋泡生蛋,密封半個月。用蛋清塗患處,每日數次。

主治:神經性皮炎。

【處方2】

組成:豆腐渣。

製作與用法:鮮豆腐渣敷患處。

主治:神經性皮炎。

【處方3】

組成:松香2份,豬油3份。

製作與用法:松香2份、豬油3份同煮成糊狀。外塗患處,1日數次。

主治:神經性皮炎。

【處方4】

組成:茶葉,大蒜,韭菜。

製作與方法:泡過的茶葉搗爛外敷,使其角質層軟化,然後用小刀削去角質層,再用大蒜、韭菜合搗爛敷患處。

主治:神經性皮炎。

【處方5】

組成:生薑。

製作與用法:生薑切塊。用薑片每日塗患處。

主治:神經性皮炎。

【處方6】

組成:蔥,蒜,白糖,冰片,蓖麻仁。

製作與用法:蔥白2根、紫皮蒜2頭、白糖25克、冰片0.5克、蓖麻仁12克共搗爛如泥。塗患處。

主治:神經性皮炎。

【處方7】

組成:花椒,白酒。

製作與用法:花椒10克浸泡於50毫升白酒中1周。外擦患處。

主治:神經性皮炎。

【處方8】

組成:桃樹葉。

製作與用法:鮮桃樹葉搗爛取汁外敷。

主治:神經性皮炎。

【處方9】

組成:絲瓜葉。

製作與用法:鮮絲瓜葉洗凈後搗爛。擦患處至皮膚發紅,隔天1次,7次為1療程。

主治:神經性皮炎。

【處方10】

組成:大蒜,醋。

製作與用法:適量大蒜瓣搗爛,用紗布包好,浸入醋內片刻。取出紗布擦患處,每日2次,連用7天。

主治:血虛風燥型神經性皮炎(表現為劇癢,夜間尤甚,皮損逐漸苔蘚樣變,表面脫屑,間有抓痕結痂)。

【處方11】

組成:粳米100克,油菜。

製作與用法:粳米100克入砂鍋內,加水1000毫升煮粥,快熟時加入鮮油菜(切碎)50~100克及水600毫升再同煮成菜粥。早晚溫熱服食。

主治:血虛風燥型神經性皮炎。

【處方12】

組成:鴿子,紅棗,發菜。

製作與用法:鴿子1隻洗凈,與紅棗15枚,發菜10克共燉熱、加食鹽少許調味。每日服1劑。

主治:血虛風燥型神經性皮炎。

【處方13】

組成:馬齒莧60克,紅糖適量,粳米50克。

製作與用法:鮮馬齒莧60克洗凈切碎,與紅糖適量、粳米50克同入砂鍋加水500毫升,煮成米花稠湯。每日2次,溫熱服食。主治:血熱風盛型神經性皮炎(表現為皮損泛及全身呈大片浸潤潮紅斑塊,間有抓痕血痂及苔蘚樣變,自感奇癢難忍)。

【處方14】

組成:穿山甲60克,土茯苓30克。

製作與用法:穿山甲肉60克、土茯苓30克與食鹽適量煎湯。每天1劑、連服10~12劑。

主治:血熱風盛型神經性皮炎。

【處方15】

組成:蚌肉,金針菜,絲瓜絡。

製作與用法:蚌肉30克、金針菜15克與絲瓜絡10克共煮湯,食鹽調味。每日一劑。

主治:血熱風盛型神經性皮炎。

【處方16】

組成:花椒,食鹽。

製作與用法:花椒同食鹽加水煎。用煎液洗患處。

主治:皮炎、皮膚瘙癢症。

【處方17】

組成:豬膽1個。

製作與用法:每日1次,連用10天。

主治:濕熱外溢型脂溢性皮炎。

③ 神經性皮炎症狀有哪些急急

神經性皮炎的症狀有哪些?
發病初期,僅有患部間歇性瘙癢,夜間尤甚,常致失眠,經搔抓皮膚出現淡褐色圓形或多角形丘疹,表面光滑或覆有糖皮樣鱗屑,密集成群,隨病情發展,丘疹漸融合成片,形成英武的苔蘚樣變。此時病變皮膚乾燥、增厚、皮紋加深,互相交錯,皮嵴突起,呈菱形或多角形,境界清楚。
1.青壯年多見,老人、兒童少見。
2.慢性經過,時輕時重,一般夏季加重,冬季緩解。全部病程可分為3期:
(1)靜止期,表面炎症輕微或缺如,病變局限,境界清楚。
(2)進行期,炎症著明,浸潤明顯,皮損擴大,邊緣模糊不清。
(3)退行期,浸潤輕微,皮損變薄,傾向癒合。
3.從分布的角度,可將該病分為兩類,限局性和泛發性。好發部位主要為頸側、項部、額部、其次為骶尾、肘窩、胭窩,有可見腰背、兩髖、外陰、肛門、腹股溝、眼瞼、頭皮、四肢等處。常呈對稱分布,有可沿皮膚皺褶或皮神經分布呈線狀排列。
4.初時先感覺局部瘙癢,由於搔抓皮膚迅速呈苔蘚化,典型損害為多數米粒至高粱米大小,淡紅色至黃褐色或與皮色一致的圓形或多角形堅硬有光澤的扁平丘疹,密集成片,表面附少量鱗屑,伴有抓痕、血痂。皮損以中央最為顯著,愈近邊緣愈輕微,境界不清,時久,由於搔抓刺激皮膚浸潤肥厚,嵴溝明顯。發生於小腿者,時久,表面可呈疣瘤狀。持久性搔抓摩擦脛部或上背部可引起澱粉物質沉積於真皮,進而分別發展為斑狀和苔蘚性澱粉樣病。長期搔抓可有感染,如毛囊炎、癤腫等。
5.患者自覺陣發性瘙癢,夜間尤甚,可影響睡眠、工作和生活。
根據陣發性瘙癢,皮膚苔蘚化及本病的好發部位,可以診斷。
中醫病機和辨證:中醫認為本病多因情志不遂,郁悶不舒,心火上炎,以致氣血運行失調,凝滯於皮膚,日久耗血傷陰,血虛化燥生風,或因脾蘊濕熱,復感風邪,蘊阻於肌膚而發病。
中醫辨證分型:
1.風濕蘊阻型
主證:多見於限局性患者。皮損成片,呈淡褐色,粗糙肥厚,陣發性劇癢,夜間尤甚,舌苔薄白或白膩,脈濡緩。
辨證:風濕蘊阻,肌膚失養。
2.肝鬱化火型
主證:多見於泛發性患者。皮疹色紅,症見心煩易怒或精神抑鬱,失眠多夢,眩暈,心悸,口苦咽干。舌邊尖紅,舌苔薄白,脈弦滑。
辨證:屬於肝鬱不舒,郁久化火。
3.血虛風燥型
主證:多見於老年人及體質虛弱患者,皮膚色淡或灰白,肥厚粗糙,常伴有心悸怔忡,氣短乏力,婦女月經量過多等。舌質淡,脈沉細。
辨證:血虛風燥,肌膚失養。

④ 神經性皮炎如何快速根治的方法

神經性皮炎是一種常見的皮膚過敏性疾病,但是因為其病程較長,容易反復,回給廣大患者造成不小的心理負答擔。目前認為這種疾病與個人的精神情緒方面相關性較大,一般來說精神情緒緊張、心理壓力大、脾氣性格焦急的的人容易發病。該病的誘因主要是反復搔抓引起,主要表現為高起皮膚的斑塊,邊界清楚,皮疹表麵皮紋加深,伴有脫屑等,嚴重的搔抓後可以出現血痂。治療方面主要就是抗過敏治療,輕症的激素葯膏外用即可緩解。重症的患者可以配合系統用葯治療,對於皮疹較厚的,單純外用葯難以吸收到達有效治療層面,可以選擇冷凍治療。不管哪種治療,關鍵是不要抓,減少刺激。

⑤ 神經性皮炎症的中醫治療方法

1.多見於青年和成人發病,兒童少見。
2.皮疹好發於頸項、肘膝關節伸側、骶尾部、眼瞼、小腿及前臂伸側,也可泛發。
3.皮損初起為粟粒至綠豆大扁平丘疹,密集成片,逐形成皮嵴明顯增厚的典型苔蘚樣變斑塊,膚色淡紅或淡褐色,表面可有少許鱗屑,間見抓痕、血痂,皮損邊界清楚。
4.自覺瘙癢明顯,呈陣發性加劇,晚間往往因瘙癢難忍而影響睡眠。
5.病程慢性,可經年不愈或反復發作。 1.郁熱 皮損初起,色紅界清,瘙癢陣作,伴心煩易怒,或神志抑鬱,失眠多夢,口苦咽干,目赤心悸,舌邊尖紅,舌苔薄白或白,脈弦滑。
2.濕蘊 皮損色淡或淡褐色,肥厚成片,陣發性劇癢,夜間尤慎,伴納食無味,便秘或溏,夜眠不安,舌質淡暗,舌苔白或白膩,脈濡或滑。
3.血燥 皮損色暗或灰白,肥厚粗糙,斑塊經久不消,間見抓痕血痂,癢不能抑,伴心悸乏力,氣短健忘,或月經不調,便秘納差,舌質淡,舌苔白,脈沉細。 1.湯葯
1.郁熱:丹梔逍遙丸加減。
2.濕蘊:除濕胃苓湯加減。
3.血燥:當歸飲子加減。
3.單驗方 用鮮核桃外皮內側面塗擦小片皮損處,每日1~2次;芫荽全草適量,搗爛取汁,將皮損表面刮至輕度滲血後,塗擦患處,每日2~3次。
4.外用葯
5.葯膳枸杞子、大棗、酸棗適量,煎水後代茶飲;枸杞子、大棗、粳米適量煮粥,飲用;杭菊花、玫瑰花代茶飲。 1.請注意對誘發本病的其他疾病進行治療慢性胃腸功能障礙、內分泌失調、感染性病糟、神經衰弱等。
2.部分外用葯不適於全身大面積、長時間應用,應注意。
3.應注意保持心情舒暢,學會自我調節,自我放鬆。
4.起居規律,生活有節制,勞逸結合。
5.避免搔抓、摩擦、蹭刮等刺激,可以局部拍打緩解陣癢。
6.飲食宜清淡,禁食辛辣刺激與腥發動風之品。

⑥ 為什麼會出現神經性皮炎

為什麼會得神經性皮炎
情緒變化:憂郁、焦慮等不良情緒,興奮、緊張等過激情緒內或長期神經衰弱、睡眠不容足等都會造成大腦皮層的調節功能紊亂,引發神經性皮炎。
外界刺激。飲酒、吸煙、服用某些作用於神經系統的葯物或者磨擦、搔抓等都可能會引起神經性皮炎。
患有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內分泌功能紊亂、代謝功能紊亂等許多身體疾病都可以間接導致神經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