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脂溢性皮炎,現在臉上都結痂了請問還要繼續擦葯嗎
你好,這種情況一般考慮不需要再擦葯的,等結痂自然脫落就行,祝早日康復
結痂了就不用檫葯了,臉上盡量不要塗糖皮質激素類葯膏,以免留下色素沉著。
⑵ 新生兒頭上有結痂,這些結痂是什麼東西
寶寶頭頂結痂,這種情況大多見於寶寶頭頂的脂溢性皮炎。特別是新生兒,一般在出生後不久,由於寶寶自身的皮膚還仍然分泌大量的皮脂,再加上出生以後頭皮部位的一些胎脂,混合在一起可能就形成了頭頂部的結痂。有的寶寶雖然年齡有洞氏悔一定的增加,頭頂上仍然有一定的痂皮。這些痂皮可能是寶寶自身的因素皮膚分泌的一些皮脂,再加上一些外界的灰塵或者一些脫落核歷的鱗屑,混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痂皮。對於這種情況一般不要強行剝離,如果患兒沒納正有明顯的不適症狀或者紅腫現象,一般不需要處理。
⑶ 頭皮發癢結痂
頭皮發癢結痂屬於脂溢性皮炎的症狀,這是因為頭皮新陳代謝比較快,皮脂腺分泌旺盛導致的,也有可能是因為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或者頭皮衛生護理不當引起的,比如經常吃辛辣甜膩的食物就會加大頭皮出現真菌感染的幾率,要改善這種情況應該加強頭皮的衛生護理,多吃一些新鮮的水果蔬菜。
可能是脂溢性皮炎,是皮膚豬皮脂飲食辛辣甜膩食物情緒波動造成真菌,細菌繁殖增加所導致的症狀,建議最好去當地正規的醫院皮膚科就診檢查一下,根據檢查結果後對症治療,在平時一定要注意保持清潔和衛生,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不要飲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可以口服一些消炎葯物進行治療。脂溢性皮炎,好發於皮脂腺分布較多的地方,如頭皮、面部、胸部及皺褶部。
意見建議:患者應禁止飲酒,少食辛辣、魚蝦海鮮、牛羊肉、狗驢肉等刺激性及油膩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多飲水。由於脂溢性皮炎常常能夠引起患者發生脂溢性脫發,過多的油脂會堵塞毛孔,所以會引起脂溢性脫發的發生,患者要注意積極的治療。同時要注意頭皮衛生。經常溫開水洗頭,一般情況下1周洗1次,必要時3~4天洗1次。洗頭時不宜使用鹼性過強的肥皂,因為鹼性肥皂會刺激頭皮上皮細胞角化,產生頭皮屑。可以使用硫磺葯皂或洗發膏洗頭。
⑷ 治療頭部脂溢性皮炎
分類: 醫療健康 >> 皮膚科
問題描述:
我的頭部脂溢性皮炎都快2年了,一開始誤診為頭癬,現在看了醫生說是頭部脂溢性皮炎,可是用了好多方法都治不好,硫磺膏,采樂,顛倒散,皮質類固醇,能用的都用過了,可就是治不好,我才15歲啊,還是女孩子,頭發掉了不少,再說,上了高中後我就不能再塗葯或者洗顛倒散了,因為是住宿的,誰可以救我啊!!!
解析:
脂溢性皮炎忌吃太油膩的食物。請看本文:
【簡介】
皮膚皮脂腺分泌皮脂是一種正常生理現象。但如果皮脂腺分泌功能亢進,皮脂排出過多,在皮膚上堆積,在堆積處出現慢性皮膚炎症,則稱為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的發病原因尚不清楚,有人認為與遺傳有關,但未得到證實。本病是搏敬在皮脂溢出的基礎上所引起的皮膚繼發性炎症。精神因素、飲食習慣、維生素B族缺乏、嗜酒等對本病的發生、發展均可能有一定的影響。
【臨床特徵】脂溢性皮炎多見於青壯年,好發於皮脂腺分布較多部位,如頭、面、耳後、腋窩、胸前、肩胛間、腹股溝、會陰等處,也可泛發全身。初發皮疹為紅色丘疹或斑片,互相融合,上面覆有油膩狀鱗屑或黃痂。由於發生的部位不同,症狀各異,如頭部損害,重者可伴滲出結痂,有臭味,可引起頭頂脫發,稱脂溢性脫發。眉、鼻翼、耳後見灰白色鱗屑或黃痂,基底潮紅,軀幹部位不規則黃紅色或淡紅色斑片,復以糠秕狀鱗屑,嚴重者發展至全身而成紅皮症。有時因搔抓,繼發感染毛囊炎、癤腫、淋巴結炎。脂
【發病原因】脂溢性皮炎的發病原因尚不清楚,一般認為與性腺分泌紊亂有關,為雄激素分泌亢進所致。除此以外,與消化功能失常,食糖、脂肪過多,精神緊張,過度勞累,細菌感染,維生素B族缺乏等有一定關系。
我們通過多年的臨床研究,認為脂溢性皮炎的發生與腎陰不足,相火妄動,或肺胃血熱上沖,熱毒不得疏通,而致局部新陳代謝與血液微循環發生障礙。並繼發皮疹、丘疹或斑片與油膩狀鱗屑的症狀。
【一般治療】
治療主要在於保持皮膚清潔,限制脂肪飲食和酌用葯物治療。
一、限制脂肪性食物和甜食,如肥肉、奶油蛋糕、巧克力等,多食蔬菜和水果。
二、每晚用溫水塗少量硫磺香皂或硼酸皂洗臉。清除面部油膩,清潔皮膚。
三、遵照醫囑用葯物治療,需耐心堅持方能有效。
四、值得注意的是要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尤其是維生素A的食物要適量多吃,豬肝、胡蘿卜、蛋黃等,以糾正毛囊皮脂角化異常,防止毛囊堵塞。有人研究,缺鋅也可產猛廳生脂溢性皮炎,應在膳食中補充含鋅高的食物,如動物肝、瘦肉、禽類、堅果類等,以糾正人體內鋅含量相對不足。避免高碘飲食很重要,因高碘飲食可使毛囊角化或堵塞,要控制海帶、紫菜等海產品的攝入。
除上述之外,還要多吃含維生素C、B1較豐富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等。適量的增加穀物雜糧、新鮮蔬菜、水果等食物,對脂溢性皮炎大有益處,占總熱能的18.8%,碳水化物356克,佔66.3%,維生素A515微克視黃醇當量,維生素E41.7毫克,維生素B11.32毫克,維生素B21.09毫克,維生素C159毫克,尼克酸12.1毫克,鈣1037毫克,鐵28.1毫克,鋅13.4毫克,硒24.9毫克,銅2.7毫克,鎂469毫克,磷1412毫克,鈉3486毫克,鉀2959毫克,膽固醇38毫克,膳食纖維19.6克。
1、禁飲酒:因脂溢性皮炎的發生與消化功能失常食糖、脂肪過多少食油膩及 *** 性食物,多食蔬菜水果。
2、內服葯:
(1)維生素B族類制劑,如維生素B6 B2 B1。
(2)有人主張服酮康唑或四環素。
3.外用葯:去脂、消炎、殺菌、止癢的原則,常用復方硫磺洗劑,或希爾生液。
4.中醫治療:潮紅、滲液、結痂時可以清熱、解毒、利尿為治則,用龍膽瀉肝湯加減。僅有癢而無滲出時,以養血、潤燥、祛風、清熱為治則。用祛風換肌散加減。
本病一般診斷不難,但應提高警惕與紅斑型天胞瘡鑒別,以免貽誤治療時機,引起嚴重後果。治療中還應注意生活規律,睡眠充足,限制多脂及多糖飲食,忌飲酒和辛辣 *** 性食物,少用熱水肥皂洗頭,避免諸如篦頭發等各種機械性 ***
【脂溢性皮炎的食療】
脂溢性皮炎好發於皮脂腺較多的部位,如頭皮、面部、背部、腋部、會陰等,重者可泛發全身。其主要症狀是皮膚上出現略帶黃色的輕度紅斑,枝銀隱伴細膩性鮮屑和結痂,皮膚有搔癢感。發生於頭皮長期不愈可導致頭發脫落稀疏,稱為脂溢性脫發。脂溢性皮炎採用飲食調治療效較好。
(1)宜食入富含維生素A、B2、B6、E的食物:因維生素A、B2、B6對脂肪的分泌有調節和抑製作用。維生素E有促進皮膚血液循環、改善皮脂腺功能的作用。富含上述維生素的食物有動物肝、胡蘿卜、南瓜、土豆、捲心菜、芝麻油、菜子油等。
(2)忌食辛辣 *** 性食物:因 *** 性食物可影響機體內分泌,從而造成皮膚刺癢,影響治療。辛辣 *** 性食物有辣椒、胡椒面、芥末、生蔥、生蒜、白酒等。
(3)忌食油膩食物:油膩食物主要是指油脂類。這類食物攝入過多會促進皮脂腺的分泌,使病情加重。同時,還要注意少吃甜食和鹹食,以利於皮膚的康復。
此外,患者在洗臉洗頭時,最好不用肥皂,更不要用熱水燙洗止癢。因為皮脂溢出主要是皮脂腺功能亢進,常用熱水、肥皂洗去皮脂,由於 *** 作用,會使皮脂腺更為活躍,加重皮脂溢出。
●脂溢性皮炎食療方
(1)薏苡仁蘿卜纓粥:薏苡仁、蘿卜纓、馬齒莧各30克。將上三味洗凈,蘿卜纓和馬齒莧切碎,加水適量,煮粥,每日1劑,1個月為1個療程。具有清熱利濕功效。適用於脂溢性皮炎等症。
(2)大棗豬油湯:大棗100克,生豬油60克。將大棗生豬油放入鍋內加適量水,煮熟食用。每周3次,12次為1個療程。具有祛風清熱,養血潤燥功效。適用於乾性脂溢性皮炎等症。
⑸ 脂溢性皮炎
分類: 醫療健康
解析:
脂溢性皮炎是一種發生於皮脂溢出部位的慢性皮膚病,多見於青壯年,且男多於女。發病原因不明,可能與皮脂溢出過多,遺傳因素,飲食習慣及B族維生素缺乏有關。
脂溢性皮炎好發於人體多皮脂、多毛、多汗的部位,如頭部、顏面、胸背、腋窩、臍、會陰等處,其中以頭部多見。
脂溢性皮炎有兩種形態,一種為鱗屑型,多見於成年人,頭皮較乾燥,有多量糠秕樣脫屑和癢感,多發生在頭頂部,如不及時治療可以引起脫發,稱為脂溢性脫發。另一種形態為痂皮型,多見於肥胖的嬰兒,患兒的頭皮上有片狀油膩性粘著性黃色結痂,痂下有炎症,並有糜爛和滲出,患處瘙癢劇烈。
本病可用1%氯黴素雷瑣辛酊、硫新霜、膚輕松等外搽。內服維生B6、B2也有一定療效。
脂溢性皮炎是好發於皮脂區皮膚的亞急性或慢性皮炎,又稱脂溢性濕疹,是在炎性紅斑的基礎上,覆蓋油膩性鱗屑和結痂,且發生在皮脂溢出部位。
病因:本病是在皮脂溢出過多的基礎上,引起的皮膚繼發性炎症。目前病因尚不十分明了。皮脂溢出過多可能與遺傳、代謝障礙、內分泌失調等有關。此外,精神因素、飲食習慣、維生素B族缺乏、嗜酒等,對脂溢性皮炎的發生發展可能有一定影響。
症狀:本病往往只局限於頭皮,有的僅表現為較多的糠樣鱗屑。基底無明顯炎症,即所謂乾性糠疹或頭皮屑。較重者則基底發紅,上附油膩性鱗屑,可有滲出和結痂。頭皮損害病程較久者可引起脫發,尤以頂部較明顯。
預防:
1、防治原則是調節飲食,多吃新鮮蔬菜,限制多脂、多糖飲食,忌食辛辣、酒等 *** 性食物,避免精神過度緊張及局部搔抓,生活有規律,保持足夠睡眠。
2、在平常沐浴時,加入潔爾陰洗液,稀釋至3-5%,不僅柔潤皮膚,使肌膚光滑細膩,亦可預防多種皮膚病。
治療:
內用葯物療法:
1、維生素類:維生素B6,每次20mg,每日3次,口服;維生素B2,每次10mg,每天3次,口服。
2、瘙癢劇烈者,給予鎮靜劑,止癢劑,如安定每次2.5mg,每日3次,口服;撲爾敏4mg,每日3次,口服。
外用療法:
1、25%濃度潔爾陰洗液每日外用2-3次,連續治療1個月,對頭皮脂溢性皮炎具有止癢消炎的作用。
2、三黃洗劑外搽皮損,每日2次。
⑹ 新生兒生理現象16個現象
新生兒生理現象16個現象
新生兒生理現象16個現象。孩子對於家長而言是最為寶貴的,家長對於新生兒的任務異常生理現象都不能忽略。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新生兒生理現象16個現象及相關內容。
新生兒生理現象16個現象1
1、「馬牙」不是病
「吉祥」媽生下他第5天就抱著他跑到醫院,哭著對醫生說:「我孩子牙床子化膿了」,醫生一邊安慰她一邊給予檢查,發現孩子上齶及牙齦上有幾個乳白色顆粒,如芝麻粒大俠,其餘未發現口腔粘膜有什麼異常,對她說:「你別著急,這不是化膿點,是」馬牙「也叫」上皮珠「。她睜大了驚奇的眼睛說:「是嗎」?「是的」。接著,醫生耐心地給她講解出現的原因是口腔上皮細胞堆積形成的,不疼、不癢、無任何不適。它的發生、發展及脫落過程是一個正常的生理代謝過程,不需要任何治療,隨著孩子吸吮母親乳的頭不斷摩擦中自動脫落而消失。
2、自然分娩小兒生後頭頂上可有「產痛」
兒科大夫去母嬰同室查房,剛進門,一位產婦就喊:「大夫,我孩子昨晚生的,怎麼今天頭頂上腫了一個大包?」大夫走過去摸摸孩子「先鋒頭」說:「這是產瘤,是分娩過程中產道擠壓造成的,你看摸起來軟的有囊性感,孩子不哭不鬧,說明不痛,過2~3天就會消失的,他臉上露出了笑容,說:「嚇得我早飯都沒吃好,原來是這么回事呀!」
3、生後幾天體重下降屬正常現象
一位小兒父親到醫院來向大夫咨詢,說孩子出生體重3000克,可今天已生後第5天了,體重未長還降到了2800克,孩子奶奶說他媽奶是「灰奶」,沒有營養,讓斷奶改牛奶喂養,可住院時醫生向我們宣傳母乳喂養好,到底應不應該斷奶?醫生通過詢問了解到媽媽的奶很足,孩子吃完奶後有滿足感,能安靜入睡,醫生告訴他兩點:(1):這叫生理體重下降,屬正常生理現象,是因為生後胎便及小便排出、滯留在胃內及口腔中羊水及粘液的吐出、胎脂的清除、通過呼吸及排汗後丟失水份、出生後最初幾天攝入量的不足造成的。10天左右可以恢復到出生時體重,以後體重會迅速增長。(2):媽媽奶很好,說什麼「灰奶」是沒有科學根據的,母乳才是嬰兒最理想的天然食品,不要斷奶。
4、生後10天內可消失的黃疸不是「肝炎」
一位媽媽在電話里向醫生咨詢說:孩子出生後第4天皮膚發黃色了,是不是患了肝炎?醫生經過詳細詢問得知,孩子吃、喝、拉、撒、睡都很正常,告訴他說,如果10天內黃疸消失,就不是病態,更不適肝炎,叫「生理性黃疸」;它一般在生後第4~5天出現,一周左右消失,早產兒黃疸可持續到14天消失,產生原因(1):生後孩子體內紅細胞破壞增加,使血中間接膽紅素增加,使皮膚發黃。(2):新生兒肝臟發育不成熟,肝細胞產生的酶(葡萄糖醛酸轉移酶)活性不足,不能有效的將間膽轉化為直膽而由膽道排泄,間膽在血中濃度增高,引起皮膚黃染。總之,生理性黃疸屬正常生理過程,不需要治療。
5、新生兒乳腺腫脹屬生理現象
一位老奶奶抱著剛生下7天的孩子來看病,說孩子的乳房腫了,怕將來有「奶核」,按老家規矩給擠了擠,第2天就變紅了,孩子哭鬧一夜都未睡。醫生檢查時發現孩子兩側乳房紅腫像核桃那麼大,局部發熱,且因疼痛孩子哭鬧,給予診斷為乳腺炎,需要用抗菌素治療。產乳腺炎的原因是因擠壓乳房造成的。無論乳腺是否有腫脹都不要擠壓。
乳房在生後第4~5天出現輕度腫脹,還可有少許乳汁溢出,7~10天達高潮。是因為母親在妊娠後期體內雌激素(孕激素及催乳素)致使胎兒通過胎盤吸收了較多的激素所造成的乳腺一時性腫脹,無論男孩、女孩都可有屬於生理現象,2~3周即可消失,千萬不要擠壓,它的惡果就是患「乳腺炎」。
6、「新生兒紅斑」是正常的皮膚反應
龍龍媽媽打來電話,說孩子生後第7天,發現身上出疹子了,要求大夫出診。地段保健醫馬上到家中診視:發現孩子精神狀態很好,哭聲有力、吃奶有勁、體溫正常,只是在臉上及軀幹部皮膚有散在的紅斑,為鮮紅色,壓之褪色,斑與斑之間有正常皮膚。告訴龍龍媽,不必緊張,這不適什麼病理性的疹子,叫「新生兒紅斑」,因為新生兒皮膚柔嫩、表面的角化層發育不好,出生後,從宮內到外界受空氣、光、溫度等的刺激,皮膚就出現了這樣的紅斑,屬正常的皮膚反應,一般生後一周左右出現,2~3天自行消退,不需要任何治療。
7、青灰色「胎記」可以消失
母親觀察孩子是最細嫩的,毛毛媽為孩子身上有青斑而坐卧不安,怕是內臟疾病在皮膚上的反應,請來了同院的兒科劉大夫幫看看。劉大夫發現毛毛腰背部、骶部、臀部有青灰色、邊緣不規則、壓之不褪色的斑塊,最大的一塊有孩子手掌那麼大。「噢!」劉大夫說:「這不適什麼毛病,是色素斑,俗稱「胎記」,是由於皮膚深層局部堆積大量色素細胞所致,不需要特殊處理,隨孩子慢慢長大,多在5~6歲時消失。毛毛媽這才放下了心。
8、新生兒也有月經
王大夫正在值班,忽聽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先是一個青年男子跑進來,慌慌張張地說:「大夫,急診、我孩子屁股出血了」,隨後又進來了孩子媽媽、爺爺、奶奶,個個氣喘噓噓,媽媽把孩子放在床上,醫生放下一個沒有看完的病人跑到床前檢查孩子,這是一個生後一周左右的女嬰,大陰的唇、小陰的唇被殷紅的血覆蓋著、尿布上也沾上了一點,用棉簽輕輕的擦掉後,發現血是從陰道口流出的,量不多,未有繼續出的傾血,局部無傷口。來人不斷問:「有危險嗎?」「孩子為什麼出血?」大夫一邊安慰他們,一邊給他們講解:新生女嬰也有月經,只不過是「假月經」,一般生後5~8天出現陰道流出少許血液,1~2天就消失了,對身體無任何危害。眾人都鬆了一口氣,爸爸追問:「那是為什麼呀?「王大夫耐心地說:這是因為胎兒期受母親雌激素的影響,使女性嬰兒陰道上皮細胞增生,出生後,母體中斷供應雌激素,使陰道上皮脫落,出現陰道出血的現象,有的孩子明顯,有的不明顯,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需要任何處理。家長們臉上露出了笑容,一再感謝王大夫,並為剛才的焦急與魯莽感到抱歉。
9、這是「汗疹「,不是水痘
王大媽到醫院來請醫生,說小孫子剛出生第5天(出院1天)臉上出了「水痘」,大夫覺得奇怪,立刻隨王大媽去家中訪視,發現孩子額頭兩頰有數個小米粒大小的水疤,壁很薄,裡面有清徹透明的液體,孩子體溫正常,吃睡自如,告訴王大媽及孩子母親,這不是水痘,是「汗疹」,當外界溫度較高時,新生兒容易出汗,所形成的這種小水疤。維持數天後自行癟掉、脫皮而消失,不需要治療。
10、新生兒「脂溢性皮炎結痂」可以去掉
佳佳被媽媽抱著來看感冒,但大夫發現她頭皮上有很厚的灰黃色油膩狀痂皮及鱗屑,以頭頂及前額發際處為多,眉間及耳後也有。孩子倒沒有什麼感覺。佳佳媽說生後十幾天就出現了,越來越多、越厚,清水洗不掉。醫生告訴他這是「新生兒的脂溢性皮炎,為上皮細胞及油膩逐漸堆積而成的。可用植物油(花生油等食用油)燒個開,放涼後外敷於頭皮上及有結痂的地方,2~3個小時後結痂變軟,用手指輕輕的除去洗凈即可,孩子會感到很輕松,佳佳媽非常高興,說回家馬上去做。
11、新生兒脫發不是病
丟丟出生後頭發很好、很黑,現在5個月了,頭發反不如以前了,有的地方還脫發,一塊薄一塊厚的,丟丟媽非常著急,看了好幾個魚源醫生都說沒什麼關系,他還是不放心,又來這院看病,王大夫肯切的對她說:「這真不是病態,屬正常現象,俗稱「奶禿」,隨著孩子逐漸長大,頭發也會越長越好的,現在呼吸道傳染後很多,別為此再跑醫院了,對孩子不好。」丟丟媽非常感謝王大夫的關懷,所以後再不為此跑醫院了。(脫發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12、新生兒暫時性斜頸可以恢復
王大夫早晨查房發現一位生後3天的產婦在哭泣,問清原因是她發現孩子兩側面部不對稱,頭向右歪,懷疑自己生了個畸形孩子而難過。醫生仔細檢查小兒發現右側面部沒有左側飽滿,頭向右側歪斜,右頸部未及腫物,鎖管位置正常。安慰產婦說:「這是可以恢復的,並不是畸形,產生這種原因是孩子在宮內時頭部位置不正常壓迫所造成的,可以給孩子輕柔的按摩幫助恢復,一般一個月左右就可以恢復正常,這叫「暫時性斜頸」,產婦破啼為笑了。
13、新生兒粟粒疹是一過性皮疹
陽陽出生2天了,長的端端正正,一頭烏黑的頭發,出生體重八斤,非常討人喜歡,媽媽愛不釋手,只是對他臉上有許多小白點不放心,主任查房時,她再次提出了此問題,主任看到在孩子鼻尖上有許多密集的針尖大小的黃白色小點,略高出於皮膚,也有少數散在於面部,對陽陽媽說:「這不是什麼毛病,是粟粒疹,是由皮脂儲留引起的,7天左右就可以消失了,孩子沒有任何感覺。」陽陽媽這才一塊石頭落了地,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14、新生兒四肢抖動不是抽瘋
一位產婦抱著半個月的嬰兒來到門診,精神緊張的告訴大夫,孩子抽瘋,一天好幾次,當大夫問她怎麼個抽法時,她說:「孩子下頦及四肢有時不停的抖動,有時能持續好幾分鍾。」大夫將孩子包的被打開,就發現孩子兩條小腿翹起後不停的哆嗦抖動,哭時下巴頦也哆嗦,頻率還很快,媽媽緊張的說「又抽了,又抽了」,大夫對孩子做了全面的檢查,說:「這不是抽瘋,這是新生兒時期特有的一種無意識的運動,是因新生兒大腦發育不夠完善,對下級中樞的抑制能力較弱,常出現不自主和不協調的動作或睡眠時會因突然抖動而驚醒,家長不必擔心,這不是病態,是正常現象,慢慢可以隨孩子的增長而消失。
15、睾丸鞘昧積液大部分可以消失
李博士因事業關系結婚較晚,38歲才生一兒子,非常寶貴,生後第28天,突然來院說孩子睾丸腫了,眼淚隨著流了下來。大夫一邊安慰她一邊檢查孩子,發現右側睾丸較左側大,表皮發亮,摸起來質軟有囊性感,做個造光試驗陽性。診斷為「鞘昧積液」,李博士嚇一跳說:「那還能好嗎?有沒有危險啊!」大夫馬上告訴他:「不要緊,睾丸鞘昧內滲出液並不太多,可以慢慢吸收,不需要治療,您的'孩子也無任何不適感覺,您就放心吧!」李博士鬆了口氣,面部露出了笑容,向大夫道謝後走了。
16、斑狀血管瘤可以消退
一位患糖尿病的母親,產前進行了糖尿病的系統治療,產中經歷了一定風險,生下一個漂亮的小女兒,非常高興,美中不足的是孩子前額額中央,左上眼皮內眥部、後頸部三處有大小不等的紅色斑,壓之退色,這位媽媽可真著急了,真怕將來影響孩子的美觀,找了幾個大夫看還不放心,又找了主任,主任說:「您孩子的紅斑叫「斑狀血管瘤」,幾個月後就可以逐漸消失,不會終身存在,將來您的女兒還會是一個美麗的姑娘。」媽媽哈哈地笑了。
新生兒生理現象16個現象2
新生兒生理發育9大特徵全面
1、不停地睡覺
新生兒沒有晝夜之分,一天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經常是小肚子一餓就會哭起來。等吃完奶、換好尿布,馬上又會接著睡,每天就是如此反復生活。
2、體重增加迅速
新生兒剛出生時體重約為3000克,身高約50厘米。過三四天後,體重會稍微有所減輕,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一周後,體重會恢復到原來狀態,這以後,新生兒的體重會以平均每天30-40克的速度增長。
3、有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體內的紅細胞、白細胞均比較高,黃疸也較普遍。
4、容易溢奶
新生兒的食道下部括約肌鬆弛,容易溢奶,並且消化功能不完善,如提早喂澱粉(米、面)類食物可能會引起消化不良。
5、呼吸數、脈搏數高於成人2倍
剛出生的新生兒的呼吸運動較淺表,呼吸頻率較快,呼吸不規則,呼吸以膈肌為主。新生兒由於是腹式呼吸,所以,在測量新生兒的呼吸數時,要把手輕輕放在新生兒的小肚子上,數肚子上下運動的次數。測量脈搏則要把手貼在新生兒手腕的動脈部位。
6、體溫高
新生兒的體溫比成人高,常在37攝氏度左右。吃奶後和哭後就更高。新生兒自己還不能適當地調節體溫,所以,父母要注意,不能讓他太熱也不要讓他太冷,要將室溫保持在20攝氏度左右。當新生兒的體溫在37。 5C以上或36C以下時,就是生病了。
7、大便多樣
新生兒出生後,馬上就會排出發黑的胎便,但慢慢就會正常了。大便次數和形狀因新生兒的不同而有各種各樣,不用擔心。大便顏色有綠色或金黃色,撒尿的次數也各不相同。不論是哪種樣子,只要新生兒吃奶吃得好、睡覺睡得好就沒問題。
8、頭大、心跳快
與四肢相比新生兒的頭要相對大些,但因為他的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全、神經鞘沒有完全形成,觸動身體的某一處,全身都會抖動。這時,新生兒的心臟速度可達到每分鍾120 ——140次,常可聽到雜音,以後會逐漸減慢。
9、脫皮
幾乎所有的新生兒都有脫皮的現象,這是因為新生兒皮膚最上層的角質層發育不完全,容易脫落。此外,新生兒連接表皮和真皮的基底膜並不發達,使表皮和真皮的連接不夠緊密,造成表皮脫落的機會增多。
這種脫皮現象全身部位都有可能出現,但以四肢、耳後較為明顯,只要於洗澡時自然脫落即可,無需特別的保護措施或強行撕下。注意:若出現脫皮合並紅腫或水泡等其他症狀,則需要就診。
新生兒生理現象16個現象3
容易誤判的新生兒生理現象
1、胎脂:初生時,足月的孩子身上皮膚覆蓋一層白色皮脂,這種胎脂有保護皮膚的作用,生後會逐漸自然脫落消失,不需要特意去清洗,更不能用硬物去刮除,以免損傷皮膚。
2、皮脂腺增生:受母體性激素的影響,新生兒的前額、鼻子、上唇、面頰等處可見增生的皮脂腺,多於生後數周內逐漸縮小並消退。不能去擠壓,否則容易誘發感染。
3、粟粒疹:為皮膚表面白色的小囊腫,直徑1-2毫米,內含多層角化物質,多見於顏面部,各年齡段都可出現,但新生兒更常見,大多可以自行消退,不需處理,大孩子如果持續不消退可以讓醫生挑破排出內容物。
4、馬牙或板牙:性質和粟粒疹類似,只是位於牙齦或上齶中央,大多可以自行脫落,不需特殊處理。民間有「挑馬牙」的習俗,容易導致感染,要鄙棄陋習。
5、蒙古斑:新生寶寶在軀干、臀部、四肢有些青色斑,好發於東方人,為特殊色素細胞沉著所致,大多數在一歲以內會逐漸漸退。在國外有被誤認為家庭暴力導致的淤青。
6、新生兒毳毛:新生兒出生時全身有許多毛,背部較明顯,稱為毳毛,會逐漸自然脫落,有的地方習俗要刮毳毛稱為刮「豬毛風」,同樣容易孩子的皮膚毛囊受損,導致感染,甚至引起敗血症發生危險。
7、螳螂嘴:新生兒兩側頰部有隆起的脂肪墊,有利於吸吮乳汁,也不可挑破以免引起感染。
⑺ 醫生,你好,我頭皮總是很癢,用手抓過後會出血還有結痂!我猜應該是脂溢性皮炎,都好長時間了,很擔心。
問題分析:
根據你的描述,頭皮癢,摳破了流黃水結痂,屬脂溢性皮炎的版病症,.中醫認為脂權溢性皮炎是:濕熱內?,外感風邪,郁久耗傷陰血,平素血燥之體,復感風熱,血虛生風,風熱燥邪?阻肌膚,或者由於進食肥甘油膩,辛辣東西,導致脾胃運化失常,化濕生熱,濕熱?阻肌膚而發病.
意見建議:
想徹底治癒建議採用中醫療法,運用針對性的中成葯內部綜合調理是可以治癒的.
⑻ 鼻翼脂溢性皮炎黃色結痂可以弄掉嗎
不要用手摳,否則摳掉了裡面沒有恢復好,還會分泌黃水,繼續結痂,恢復好了會自然脫落,洗臉也要注意,不要用力反復洗鼻翼,以免護膚品刺激,可以塗些不含激素的葯膏,或者帶有修復作用的護膚可愈
⑼ 脂溢性皮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脂溢性皮炎好發於肥胖的新生兒,常發生於皮脂腺及汗腺豐富的部位,特別是頭皮、耳後,偶見於軀幹部。很多人關心脂溢性皮炎有什麼治療 方法 的問題。下面由我來為大家介紹脂溢性皮炎的相關知識!
脂溢性皮炎的治療
1、預防細菌侵入
正常人的皮膚是偏酸性的,pH值一般在5.2~5.5;這種酸鹼度的水平,不利於細菌的生長。但是,當皮脂分泌過多且化學成分有所改變時,皮膚的酸鹼平衡就破壞了,對細菌的抑製作用也隨之減低,皮膚表面的菌群大量繁殖致使皮膚發炎患病。因此,皮膚要保持清潔,不要用鹼性過大的香皂洗臉,以維持正常的酸鹼度。
2、飲食與生活習慣
皮脂分泌旺盛的人一定要注意飲食的調節與良好的生活習慣養成。首先,要避免一切物理、化學、食物的刺激,控制啤酒、咖啡、辛辣、油膩食物的攝入,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其次,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和生活習慣,保證睡眠休息,有規律地運動和鍛煉身體。
3、中醫調理
外用療法是用中葯配置洗頭粉,有硼砂粉10g、小蘇打30g、包好後加溫水3000ml洗頭,最好3.5天洗一次。第三,飲食療法以清熱為主,一是取苦瓜100g,洗凈後切段,用水焯一下,再取尖椒15g切成絲,將兩樣加在一起涼拌;二是取芹菜50g切成段,胡蘿卜60g切成絲,加在一起用開水焯過涼拌。這兩種冷盤對清熱涼血有一定效果。
4、內用療法:補充維生素B6、B2或復合維生素B。瘙癢者用抗組胺葯物,炎症明顯或繼發感染者可用抗生素(如四環素或紅黴素口服),頑固性病例選用UVB、酮康唑(每口200mg,連用14天)或伊曲康唑(每日100mg,連用2l天)、潑尼松(每日30mg)、異維甲酸。
5、局部治療:以去脂、殺菌、消炎、止癢為治則。①頭部皮損:如無糜爛滲出時,可用洗頭粉或茶子餅或硫化硒洗發劑或2%酮康唑洗劑(采樂霜劑)或0.1%新潔爾滅10ml洗頭。2%水氯酊外用,每日2次。②5%硫磺霜與皮質激素霜混合應用。③含有抗真菌、細菌與激素類葯。
脂溢性皮炎的臨床表現
本病好發於多脂、多毛、多脂,往往開始時局限於頭皮,後逐漸向下發展至眉、鼻旁溝、耳後、上胸背、腋窩、臍部、外陰、肛門等處,由於皮脂腺開口於毛囊,皮疹初起為毛囊口周紅色小丘疹,漸發展融合成黃紅色斑片,上覆有油膩性鱗屑或痂皮。由於病變發生的部位不同,臨床表現略有差別。
1.頭部損害:輕型者,為輕度潮紅斑片,上覆灰白色糠狀鱗屑,伴輕度瘙癢,皮疹擴展,可見油膩性鱗屑性地圖狀斑片,嚴重者伴有滲出、厚痂、有臭味,可侵犯整個頭部。頭發可脫落、稀疏,以頂部明顯,眼眉亦可發生類似損害。
2.面部損害:多見於鼻翼、鼻唇溝和眉弓,有淡紅色斑,覆以油膩性黃色鱗屑,常有滿面油光。
3.皺襞部損害:皮疹多見於腋窩、乳房下等,為境界清楚的紅斑,屑少,濕潤,常伴糜爛、滲出,耳後皺褶有結痂、皸裂。
4.軀幹部損害:常見於上胸部、肩胛部,為圓形或橢圓形或不整形黃紅色或淡紅色斑,有的形成環狀、多環狀損害。嚴重者,皮疹泛發全身,呈彌漫性潮紅,脫屑顯著,為脂溢性紅皮病。
5.嬰兒脂溢性皮炎:常於出生後1~3個月發病,前頭頂或整個頭皮可覆滿厚薄不等油膩性灰黃色或黃褐色痂屑,可累及眉區、鼻唇溝、耳後等處,微癢。一般在3~4周內痊癒,若持續不愈,常並發感染或異位性皮炎。
6.本病慢性經過,反復發作,搔抓或處理不當,易引起濕疹樣變,伴發毛囊炎、瞼緣炎及外耳道炎,面部常與痤瘡、酒渣鼻、蠕形蟎皮炎並發。
脂溢性皮炎患者的飲食
1、值得注意的是要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尤其是維生素A的食物要適量多吃,豬肝、胡蘿卜、蛋黃等,以糾正毛囊皮脂角化異常,防止毛囊堵塞。有人研究,缺鋅也可產生脂溢性皮炎,應在膳食中補充含鋅高的食物,如動物肝、瘦肉、禽類、堅果類等,以糾正人體內鋅含量相對不足。避免高碘飲食很重要,因高碘飲食可使毛囊角化或堵塞,要控制海帶、紫菜等海產品的攝入。
2、宜食入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因維生素A、B2、B6對脂溢性皮炎具有調節和抑製作用,維生素E有促進皮膚血液循環,改善皮脂腺功能的作用;富含上述維生素的食物有胡蘿卜、土豆、南瓜、捲心菜、芝麻油、菜子油、動物肝等。
3、還要多吃含維生素C、B1較豐富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等。適量的增加穀物雜糧、新鮮蔬菜、水果等食物,對脂溢性皮炎大有益處,占總熱能的18.8%,碳水化物356克,佔66.3%,維生素A515微克視黃醇當量,維生素E41.7毫克,維生素B11.32毫克,維生素B21.09毫克,維生素C159毫克,尼克酸12.1毫克,鈣1037毫克,鐵28.1毫克,鋅13.4毫克,硒24.9毫克,銅2.7毫克,鎂469毫克,磷1412毫克,鈉3486毫克,鉀2959毫克,膽固醇38毫克,膳食纖維19.6克。
脂溢性皮炎偏方
1、脂溢性皮炎偏方
薏苡仁紅纓粥
薏苡仁、蘿卜纓、馬齒莧各30克。將上三味洗凈,蘿卜纓和馬齒莧切碎,加水適量,煮粥,每日1劑,1個月為1個療程。具有清熱利濕功效。適用於脂溢性皮炎等症。
大棗豬油湯
大棗100克,生豬油60克。將大棗生豬油放入鍋內加適量水,煮熟食用。每周3次,12次為1個療程。具有祛風清熱,養血潤燥功效。適用於乾性脂溢性皮炎等症。
2、脂溢性皮炎的症狀
典型皮損為邊緣清楚的暗黃紅色斑、斑片或斑丘疹,表面被覆油膩性鱗屑或痂皮。由於病變發生的部位不同,臨床表現略有差別;皮疹好發於頭皮、眉部、眼瞼、鼻及兩旁、耳後、頸、前胸及上背部肩胛間區、腋窩、腹股溝、臍窩等皮脂腺分布較豐富部位;自覺症狀為不同程度的瘙癢;嬰兒脂溢性皮炎常發生在生後第1個月,皮損多在頭皮、額部、眉間及雙頰部,為溢出性紅色斑片,上有黃痂。成人一般脂溢性皮炎表現:油性也有是乾性或者混合性,瘙癢。脫屑等皮膚表面症狀表現,紅斑較明顯。
3、脂溢性皮炎的治療
脂溢性皮炎禁飲酒:因脂溢性皮炎的發生與消化功能失常,食糖、脂肪過多,及食刺激性食物有關,所以脂溢性皮炎患者一定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脂溢性皮炎內服葯:維生素B族類制劑,如維生素B6B2B1。有人主張服酮康唑或四環素
脂溢性皮炎中醫治療:潮紅、滲液、結痂時可以清熱、解毒、利尿為治則,用龍膽瀉肝湯加減。僅有癢而無滲出時,以養血、潤燥、祛風、清熱為治則。用祛風換肌散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