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毛囊蟲病的症狀有哪些
多發生於青年人的面部,初發時局部皮膚輕度潮紅,以後紅斑逐漸明顯,持久不退,由鼻尖專蔓延至屬鼻翼、額、面頰、頦部,甚至擴展到胸、背、頭皮等處,在紅斑上逐漸出現丘疹、膿皰、結痂及脫屑,日久鼻部皮膚增厚,毛囊口擴張,毛細血管也隨之擴張,形成持久性紅斑,臨床上表現為酒渣鼻或尋常痤瘡樣的表現。有的病例鼻部皮膚正常,僅在口周或兩口角出現紅斑、丘疹、脫屑,個別人可表現為眼瞼炎或頭皮脫屑的症狀。
❷ 毛囊蟲皮炎的症狀是什麼
如果臉部有毛囊蟲皮炎,會起紅包、紅疹、比較癢。是一種皮膚炎症。專
毛囊蟲皮炎不僅出現在面部,屬還有頭部也是比較常見的,因為頭部的皮脂腺、汗腺比較豐富,排泄物也多。所以這個像粉刺一樣,保持清潔衛生是最重要的。
❸ 蠕形蟎是什麼
蠕形蟎俗稱毛囊蟲,在分類上屬真蟎目,蠕形蟎科,是一類永久性寄生蟎,寄生於人和哺乳動物的毛囊和皮脂腺內,已知有140餘種和亞種。寄生於人體的僅兩種,即毛囊蠕形蟎和皮脂蠕形蟎。
蠕形蟎體長約0.1~0.4mm,雌蟲略大於雄蟲。顎體寬短呈梯形,位於蟲體前端,螯肢1對,針狀,須肢分3節。軀體分足體和末體兩部分,足體腹面有足4對,粗短呈芽突狀。雄蟎的陽莖位於足體背面的第2對足之間,雌蟎的生殖孔在腹面第4對足之間。毛囊蠕形蟎較長,末體約占軀體長度的2/3~3/4,末端較鈍圓;皮脂蠕形蟎略短,末體約占軀體長度的1/2,末端略尖,呈錐狀。
❹ 毛囊蟲是怎麼引起的
迷失劉義龍醫生為您解答。這種情況是因為毛囊內部感染了毛囊蟲而導致的。當毛囊蟲在毛囊內部寄生的時候會對周圍組織形成刺激引發毛細血管擴張。從而刺激局部皮脂腺分泌過多的皮脂引發毛囊內部充滿脂肪酸就會引發一些炎症。除此之外,這些毛囊蟲代謝的產物會與人體的分泌物混合引發免疫反應,從而導致局部出現紅腫疼痛,瘙癢丘疹等變化。這種毛囊蟲皮炎也叫做毛囊蟲病治療起來並不難建議選擇使用甲硝唑來進行治療。可以口服甲硝唑片也可以外用甲硝唑凝膠可以在一定時間之內將這種疾病逐漸緩解。
❺ 皮膚毛囊蟲怎麼治
皮膚感染的蟎蟲是人蠕形蟎,又稱脂蟎或毛囊蟲,它是一種小型的永久性的寄生蟲,常寄居在人體皮膚的毛囊和皮脂腺內,部位限於面部、頸部及胸部,尤以前額、面頰和鼻部最多。一般情況下,毛囊蟲並無明顯的致病作用,但由於個體差異,如油性皮膚者影響了毛囊蟲的生活環境,蟲體繁殖增多,使皮脂腺腫脹增生,加上蟲體的代謝產物和死亡蟲體刺激,使局部皮膚產生炎症反應,我們稱之為毛囊蟲皮炎。常見的毛囊蟲皮炎有酒渣鼻型、痤瘡型、膿包型、色素沉著型、糠疹型、粟粒狼瘡型和花斑癬型。
如果面部皮膚多油,出現持久性的紅斑、丘疹、膿包及脫屑,皮膚毛囊口和毛細血管擴張,就應該去醫院就診。若檢測到毛囊蟲,方可用葯,也就是說「除蟎」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首先要抑制皮脂腺過多的分泌,製造不利於毛囊蟲生長的環境,比如異維A酸就有這樣的作用,但異維A酸禁用於孕婦。
其次,不要使用含激素的劣質化妝品,不要濫用類固醇激素葯膏,避免損傷皮膚正常的免疫功能。病情嚴重者,可以內服加外用葯,如口服甲硝唑片或清熱解毒中葯苦參、百部、山楂、黃芩等,外用硫磺、過氧化苯甲醯、苯甲酸苄酯或用中葯皂莢清洗。同時,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保持面部皮膚的清潔。
在飲食方面,忌辛辣油膩食物,以免造成皮脂腺分泌異常而加重病情。此外,使用外用葯物時不宜過量,每日一兩次即可。
目前,市場上的除蟎產品都含有抑蟎、殺蟎葯,對部分毛囊蟲皮炎患者確實有一定療效,但從微生態學角度看,殺滅全部毛囊蟲是沒有必要的,也是做不到的。
另外,化妝品本身的成分較復雜,有的成分甚至直接刺激皮膚,引起過敏反應,所以對除蟎產品應謹慎選用。
❻ 毛囊蟲病簡介
目錄
- 1 拼音
- 2 英文參考
- 3 疾病分類
- 4 疾病概述
- 5 疾病描述
- 6 症狀體征
- 7 疾病病因
- 8 病理生理
- 9 診斷檢查
- 10 治療方案
- 11 預後及預防
- 12 特別提示
- 附:
- 1 治療毛囊蟲病的中成葯
- 2 毛囊蟲病相關葯物
1 拼音
máo náng chóng bìng
2 英文參考
trichocryptosis
3 疾病分類
皮膚性病科
4 疾病概述
毛囊蟲又稱蠕形蟎,寄生於多種哺乳動物,包括人的毛囊和皮脂腺中,是一種永久性的寄生蟲,如蟲體繁殖增多,使皮脂腺腫脹增生,加之蟲體的代謝產物和死蟲崩解物的 *** ,可使局部產生炎症反應,有時繼發細菌感染,可使炎症加重。毛囊蟲寄生於人體的皮脂腺和毛囊內引起慢性炎症時稱之為毛囊蟲病或脂蟎病。毛囊蟲病多發於青年人的面部,開始時局部皮膚輕度潮紅,以後紅斑逐漸明顯,持久不退,由鼻尖蔓延至鼻翼、額、面頰、頦部,甚至擴展到胸、背、頭皮等處,在紅斑上逐漸出現丘疹、膿皰、結痂及脫屑,日久鼻部皮膚增厚,毛囊口擴張,毛細血管也隨之擴張,形成持久性紅斑,臨床上出現類似酒渣鼻或尋常青春痘的表現。
5 疾病描述
毛囊蟲又稱蠕形蟎或毛囊蟎,寄生於多種哺乳動物,包括人的毛囊和皮脂腺,是一種永久性的寄生蟎。已知有120種,寄生在人體內的有毛囊蠕形蟎和皮脂腺蠕形蟎兩種,這種人蠕形蟎俗稱毛囊蟲。寄生在人體的皮脂腺和毛囊引起的慢性炎症稱之毛囊蟲病或脂蟎病。
蠕形蟎屬於蛛形綱,真蟎目,蠕形蟎科。生活史分卵、幼蟲、稚蟲(若蟲)、成蟲四期。
6 症狀體征
人蠕形蟎常棲居在正常人的毛囊和皮脂腺內,一般不引起症狀,如蟲體繁殖增多,使皮脂腺腫脹增生,加之蟲體的代謝產物和死蟲崩解物的 *** ,可使局部產生炎症反應,有時再繼發細菌的感染,可使炎症加重。
本病多發生於青年人的面部,初發時局部皮膚輕度潮紅,以後紅斑逐漸明顯,持久不退,由鼻尖蔓延至鼻翼、額、面頰、頦部,甚至擴展到胸、背、頭皮等處,在紅斑上逐漸出現丘疹、膿皰、結痂及脫屑,日久鼻部皮膚增厚,毛囊口擴張,毛細血管也隨之擴張,形成持久性紅斑,臨床上表現為酒渣鼻或尋常痤瘡樣的表現。有的病例鼻部皮膚正常,僅在口周或兩口角出現紅斑、丘疹、脫屑,個別人可表現為眼瞼炎或頭皮脫屑的症狀。
關於酒渣鼻的病因是否是由毛囊蟲感染所引起尚有爭論,有人認為與毛囊蟲感染的嚴重程度有密切關系,有人認為是宿主的個體差異與皮脂腺的分泌量有關。
7 疾病病因
蟲分長短兩種,毛囊蟎長,皮脂蟎短,蟲體呈蠕蟲狀,長約0.1~0.4mm,雌蟲稍大,有齶體和4對足,蜇腳呈短針狀。雌雄蟲在毛囊 *** 配,交配後雄蟲死去,雌蟎利用其銳利的口器鉆入毛囊皮脂腺內產卵,孵出幼蟲,經兩次蛻皮變為若蟲、成蟲,約需2~4周,雌蟲壽命2月左右。
8 病理生理
蠕形蟎多寄生於皮脂腺發達的面部,尤其多見於鼻、頰、頦等處,嚴重者可侵及眼瞼、口周甚至全面部。少數可寄生於頭皮、肩、胸、背、耳道、 *** 或 *** 處。毛囊蟎寄生在毛囊深部,一個毛囊內可生存數條蟎,多時可達200多條。皮脂蟎寄生於皮脂腺內,通常只有一條,部位較淺,兩種蟎均以上皮細胞、腺細胞和皮脂為營養。
9 診斷檢查
凡面部多油,出現持久性紅斑、丘疹、膿皰及脫屑,或表現為毛囊性栓塞,毛細血管擴張伴有細薄的白色或脂性鱗屑,或者是在紅斑膿皰的基礎上伴有乾性脫屑,要考慮有本病的可能,如查到毛囊蟲有助於本病的診斷。
毛囊蟲的檢查方法:在擴張的毛囊口擠壓出一點皮脂或用一隻有彈性的鋼片稍加力刮出些皮脂在載玻片上,加一滴液體石蠟或甘油加上蓋玻片輕壓一下,使皮脂變薄,放在低倍鏡下可查到活的毛囊蟲。
本病易和尋常痤瘡、酒渣鼻樣結核疹、脂溢性皮炎等病鑒別。此外,還要和口周皮炎相鑒別,後者對稱發生於口周,並在距唇紅緣0.5cm范圍內無皮疹。
10 治療方案
目前尚無滿意殺滅毛囊蟲成蟲、幼蟲和蟲卵的葯物,可試用如下葯物:
1.甲硝唑 每次0.2~0.4g,1日3次,連用15d為一療程,間隔半月要再用第二療程。對孕婦及白細胞降低者禁用。
2.有繼發感染者用美滿黴素,每日2次,每次50mg,連用15d為1療程,或用紅黴素0.25~0.5g,每日3次。
3.外用葯 在保持面部清潔的基礎上,選用下葯可獲得一定的效果。
(1)20%苯甲酸芐酯加5%硫磺乳劑或油膏外搽,每日2次。
(2)5%過氧苯甲醯酯乳劑或洗劑,每日2次。
(3)甲硝唑霜搽,每日2次。
(4)γ666霜劑外搽,每日2次。
11 預後及預防
注意麵部的清潔衛生,不要公用面盆、毛巾,發現有本病的可能要早期治療,以防炎症進一步的擴散。
12 特別提示
γ666(丙體六六六)
治療毛囊蟲病的中成葯
- 囊蟲丸[劇]
解毒,活血化瘀,軟堅消囊,鎮靜止痛。用於人的豬囊蟲病,腦囊蟲及腦囊蟲引起的癲癇。用法與用量:口服,...
- 囊蟲丸
解毒,活血化瘀,軟堅消囊,鎮靜止痛。用於人的豬囊蟲病,腦囊蟲及腦囊蟲引起的癲癇。用法與用量:口服,...
- 更多治療毛囊蟲病的中成葯
毛囊蟲病相關葯物
- 阿苯達唑片
旋毛蟲病,一次400mg,一日2次,連服7日;囊蟲病,按體重每日20mg/kg,分3次口服,10日...
- 阿苯達唑顆粒
旋毛蟲病,一次400mg,一日2次,連服7日;囊蟲病,按體重每日20mg/kg,分3次口服,10日...
- 阿苯達唑膠囊
旋毛蟲病,一次400mg,一日2次,連服7日;囊蟲病,按體重每日20mg/kg,分3次口服,10日...
- 甲硝唑乳膏
葯約低100倍左右,可忽略不計。【適應症】治療毛囊蟲皮炎、疥瘡、痤瘡。其他如滴蟲性 *** 炎、外陰炎等...
- 吡喹酮片
❼ 毛囊蟲導致的皮炎
毛囊炎復、頭癬、頭皮製屑瘙癢治療方法:
毛囊炎、頭癬、頭皮屑、瘙癢是頭皮真菌感染和毛孔病菌感染所造成,也可叫溢脂性皮炎。
治療原則:
1、選用100%的殺菌產品治療毛囊炎、頭皮屑和瘙癢才能根除。
2、對枕頭枕巾殺菌消毒。 3、治療時不能損害健康頭皮毛發。
4、此病傳染要及時治療,不要使用激素類產品。
治療方法:
用100%殺菌的生物制劑癢立噴干發情況下,對病症處噴葯每天1-2次,三分鍾能止癢,3-4天可康復。
可網上在線咨詢幾十元搞好
❽ 毛囊蟲是什麼
毛囊蟲又稱蠕形蟎病,是指寄生在人體的毛囊蟲引起的慢性炎症,初發時局部皮膚輕度潮紅,以後紅斑逐漸明顯,持久不退,由鼻尖蔓延至鼻翼,額,面頰,甚至擴展到胸,背,頭皮等處,在紅斑上逐漸出現丘疹,膿皰,結痂,脫屑。日久,鼻部皮膚逐漸增厚,毛囊口擴張,毛細血管擴張,形成持久性紅斑,臨床表現為尋常痤瘡或酒渣鼻。人蠕形蟎蟲體分長短兩種,毛囊蠕形蟎長,皮脂蠕形蟎短。蠕形蟎常寄生在皮脂腺發達的部位,多見於鼻部,頰部等,嚴重者可侵及眼瞼,口周甚至全面部。少數可侵及頭皮,肩,胸,背部。毛囊蟎寄生在毛囊深處,皮脂蟎寄生在皮質腺。尋常痤瘡是一種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臨床表現為:好發於顏面及胸背部,可形成黑頭粉刺、丘疹、膿瘡、結節、囊腫等損害。多發於青年男女。痤瘡為多因素性疾病,其發病機理至今尚未闡述清楚。現代西醫學目前尚無理想的治療方法,一般以葯物內服外用為主。尋常痤瘡在中醫學中相當於「肺風粉刺」、「面瘡」等。酒糟鼻(酒渣鼻)俗稱「紅鼻子」或「紅鼻頭」,是發生在面部的一種慢性炎症性皮膚病。常發於顏面中部、鼻尖和鼻翼部,還可延及兩頰、頜部和額部。輕度者只有毛細血管擴張,局部皮膚潮紅,油脂多;目前,以中葯滿速清治療為主要。
❾ 發病一個月 毛囊蟲皮炎 有小痘痘 冒白尖 吃點什麼葯或上什麼葯
你好,一般毛囊炎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備戚引起的炎症。
毛囊炎姿培的治療可局部外用抗菌素制劑,如5%白降汞膏.0.5%新黴素膏仿冊陵、0.5%紅黴素膏等。較嚴重的可以內服抗菌素如紅黴素、氮哌酸等。也可採用理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