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龍眼全身是寶,不同狀況不同用法,怎麼使用龍眼對身體好
龍眼,又稱龍眼,富含葡萄糖、蔗糖和蛋白質,在提供能量和補充營養方面發揮著良好的作用,但許多人只是選擇在吃完果肉後扔掉,但事實上,龍眼全身都是寶藏。龍眼肉潔白脂肪,味道甜美,是營養價值最高的地方。龍眼肉具有補氣益血、養心安神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失眠、健忘、體虛等疾病。龍眼和紅棗湯對氣血不足的人有很好的效果。
龍眼是一種水果。氣血兩虛不明顯的可直接食用;氣血兩虛明顯的,可與補脾益氣的黃芪、補血活血的當歸、補氣養血、養血安神的棗一起煎煮飲用,使補氣養血效果更好;還可與滋養脾胃的小米、補脾益腎的山葯、養肝明目的枸杞一起煮粥、煮湯。這種飲食療法不僅便於服用,而且對補脾養血有很好的效果。對於氣血兩虛的治療,龍眼可以用單獨的水煎代替茶,鋒銷也可以煮成糊狀。
⑵ 桂圓皮的作用
桂圓皮葯性溫和、味道微甜、不具有毒性,主要的功效有祛風散邪,明目等。桂圓皮既可內服也可外敷,內服的方法為清水煮制,日用量大約為15g左右,詳細的功效與作用如下:
1、緩解頭暈
頭暈是一種常見的腦部功能性障礙,引起頭暈的因素有感冒、貧血、冠心病等。常見症狀表現為頭昏、頭脹、乏力等,桂圓皮中的微量元素具有緩解頭暈的作用,使用方法非常簡單,只需將桂圓皮加入清水煮熟後,去渣飲水即可。
2、改善耳鳴
耳鳴是一種常見的聽覺系統疾病,引起這種症狀的因素有很多,常見症狀表現為持續性或間歇性頭鳴,桂圓皮具有改善耳鳴的作用,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除了葯物治療外,在平日里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壓抑的情緒將會導致耳鳴加重哦。
3、治療燙傷
桂圓皮具有治療燙傷的作用,能夠加快傷口的癒合。使用方法為外敷,先將桂圓皮燒製成碳,然後再加入麻油調製成葯膏,塗抹在燙傷處。桂圓皮只針對小面積的燙傷,有大面積燙傷的患者,還是要選擇正規的醫院接受治療哦。
4、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心腦血管疾病是心臟血管和腦血管疾病的總稱,多發人群為50歲以上的人群。心腦血管疾病的常見症狀為胸痛、頭痛、嘔吐等。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因素有高血壓、吸煙、嗜酒等。桂圓皮具有預防心腦血管的作用,特別適合中老年人群使用。
5、抑制癌細胞
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的指數表明,我國的患癌率越來越年輕化,人的一生患癌率為三成以上,這意味著防癌抗癌措施是我們每個人的必修課。桂圓皮具有抑制癌細胞的作用,能夠達到很好的抗癌和防癌效果。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哦!
以上就是桂圓皮的功效與作用,除了上述作用外,桂圓皮還具有益氣補血、增強記憶等功效。桂圓皮並不適合所有人群使用,禁忌人群為患有糖尿病、痤瘡、婦科疾病、消化不良的人群。
(2)龍眼殼治療皮膚過敏嗎擴展閱讀
《中華本草》:龍眼殼
出自1.《滇南本草圖說》。
2.《綱目拾遺》:龍眼殼本黧黃色,閩人恐其易蛀,輒用姜黃末拌之令黃,且易悅目也。入葯用殼,須洗去外色黃者。
【拼音】 Lónɡ Yǎn Ké
【英語】 Longan Shell, Longan pericarp
【別名】圓眼殼。
【原形態】龍眼 常綠喬木,高通常10m左右。具板根。
小枝粗壯,被微柔毛,散生蒼白色皮孔。偶數羽狀復葉,互生;葉連柄長15-30cm,或更長;小葉4-5對,很少3或6對,小葉柄長通常不超過5mm;葉片薄革質,長圓狀橢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兩側常不對稱,長6-15cm,寬2.5-5cm,先端漸尖,有時稍鈍頭,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麵粉綠色,兩面無毛。
花序大型,多分枝,頂生和近枝腋生,密被星狀毛;花梗短;萼片近革質,三角狀卵形,長約2.5mm,兩面均被黃褐色絨毛和成束的星狀毛;萼片、花瓣各5,花瓣乳白色,披針形,與萼片近等長,僅外面被微柔毛;雄蕊8,花絲被短硬毛。
果近球形,核果狀,不開裂,直徑1.2-2.5cm,通常黃褐色或有時灰黃色,外面稍粗糙,或少有微凸的小瘤體;種子茶褐色,光亮,全部被肉質的假種皮包裹。花期3-4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我國西南部至東南部栽培很廣,以福建、台灣最盛,廣東次之,多栽培於堤岸和園圃,廣東、廣西南部及雲南亦見野生或半野生於疏林中。
⑶ 龍眼殼的功效與作用
龍眼殼的功效與作用
龍眼殼的功效與作用,這種食材在我們的生活中非常常見,它不僅僅是果蔬類的食物,總的來說,這是一種對人的身體又很好作用的食物,了解一下它的功效和作用對我們有好處,龍眼殼的.功效與作用,教你正確養生。
龍眼殼的功效與作用1
龍眼殼的功效與作用
1、龍眼殼的功效
龍眼殼多在夏天龍眼成熟以後收取,收取時去掉果肉,保留外殼,並把它外表的黃色去掉,然後曬干即可入葯。它入葯以後味甘性溫,可以入肺經,具有祛風和解毒以及生肌等多種功效,平時可以用於人類眩暈和耳聾以及癰疽等症的治療,治療時以外為主,治療功效十分明顯。
2、龍眼殼能治燒傷燙傷
龍眼殼對人類的燒傷燙傷有很好的治療功效,它能消腫止痛也能促進傷處癒合。平時治療時可以把龍眼殼煅制存性,然後研成粉末狀,加入桐油調成葯膏,直接塗抹在受傷的部位上,每天塗抹兩次,連用三到五天,傷處就能基本癒合。
3、龍眼殼能治癰疽
龍眼殼對人類的癰疽也有很明顯的治療功效,特別是在癰疽出現久治不好時,使用龍眼殼就能讓症狀很快好轉,具體用法是把龍眼殼燒製成灰,然後研成細末,再用茶水調成膏狀,直接外敷在長有癰疽的部位上,每天換葯一次,連用五到七天就能讓症狀消失或者明顯好轉。
龍眼殼的功效與作用2
荔枝皮的功效與作用
荔枝是南方水果,食用過多容易出現燥渴症或者嚴重上火,而最好辦法就是利用荔枝皮的功效與作用來有效地解除以上難題。荔枝皮煮水就是最好的妙招,荔枝皮有清熱消腫,收斂止血之功,水煎服可治療婦女血崩,外洗可治療小兒痘瘡。適合人群也是很廣,一般情況下荔枝皮煮水不寒不燥,任何體質皆可食用。
1.荔枝皮煮水可用於產後口渴不止。
2.荔枝皮煮水還可用於食用荔枝後腹脹消化不良或口渴者。
1.《綱目》:痘瘡出發不爽快,煎湯飲之;又解荔枝熱,浸水飲。
2.《廣西中葯志》:洗濕疹。
荔枝皮治赤白痢:
橡實殼、甘草、荔枝皮、石榴皮。上等分,細銼。每服半兩,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荔枝皮治血崩:
一荔枝皮燒灰存性,研末。好酒空心調服,每服二錢。(《同壽錄》)二荔枝皮30克,水煎服。
荔枝皮的功效與作用之荔枝皮解食荔枝過多,腹脹消化不良:荔枝殼水煎服。
荔枝皮治白帶異常:
荔枝皮30克、桂圓殼15克,水煎服。療效:四天為一個療程,一般兩個療程就康復,有效率達81%。
名家論述荔枝皮的功效與作用:
《本草求真》:痘瘡不起,用荔枝皮煎湯以服,蓋取荔枝皮性溫補內托之意。然性燥,用當酌症所宜,非若龍眼性主溫和,而資益甚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