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坐月子皮膚癢可以餵奶嗎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坐月子皮膚癢可以餵奶嗎

發布時間: 2023-10-01 17:48:06

『壹』 女,21歲,坐月子,手有時癢,一抓就起紅色粒的小白點,怎麼辦還在哺乳期,對孩子有傳染性嗎

病情分析: 從所提供資料來看,這種情況可能是局部皮炎,可能與局部過敏有關, 指導意見: 局部可以外用爐甘石洗劑,必要時可以外用曲咪新乳膏,丙酸倍氯米松軟膏,同時應該結合婦產科醫生意見,考慮能否內抗過敏葯物,

『貳』 哺乳期胸部刺癢刺癢的

乳房濕疹
哺乳期出現乳房癢可能是乳房濕疹引起的,其主要原因是餵奶的時候出現漏奶,奶水多引起下面內衣潮濕,時間長了就形成濕疹。
建議:每天溫水洗洗,洗後擦乾,擦點濕疹膏可能會好點。
2
乳腺增生
哺乳期乳房癢可能是因為產後隨著奶量的增加會出現乳腺管的漲大,周圍皮膚出現斷裂的情況,為適應哺乳的需要乳腺增生,導致乳房的皮膚被牽拉從而要出現乳房部分的所謂妊娠紋引起的發癢症狀
3
過敏反應
哺乳期乳房癢考慮是過敏反應引起的,主要原因是寶寶吸奶以及奶滯等問題引起的乳房皮膚不適應造成,類似過敏反應。
4
乳房未清潔
如果在哺乳期未注意乳房的清潔也可能導致乳腺炎的發生,從而引起乳房癢,這種情況一定要做好乳房的清潔工作,同時保持乳房部位的皮膚護理。
建議:使用橄欖油按摩或者熱毛巾擦拭後再用橄欖油輕輕按摩一下。
5
溫馨提示
如果在哺乳期出現乳房癢的狀況切不可盲目服用葯物,因為大部分葯物會通過血液循環進入母汁,從而影響到寶寶的健康發育。

『叄』 哺乳期蕁麻疹可以餵奶嗎

關於哺乳期患蕁麻疹能不能餵奶的問題,要從兩方面來看:首先,看蕁麻疹是不是嚴重,如果是比較輕的蕁麻疹,一般蕁麻疹可以自行消退,如果不是很嚴重,皮疹不是很多,瘙癢不是特別嚴重,可能忍一忍,過幾天就自愈了。其次,如果是比較嚴重的蕁麻疹,比如全身起了很多皮疹,很難消退,特別瘙癢,非常難受,這個時候又打算給孩子餵奶,餵奶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吃了抗過敏葯物再餵奶是不行的,因為抗過敏葯物可以通過乳汁傳給孩子,抗過敏葯有一個共同的副作用,就是會導致患者嗜睡,就是嗜睡、頭腦不清醒、頭暈,會發現孩子總是愛睡覺,沒有精神等,這樣對孩子是不利的。所以,如果是特別嚴重的蕁麻疹,需要葯物治療的時候,建議可以暫停哺乳,等病好了以後再接著進行正常的哺乳。

『肆』 哺乳期媽媽蕁麻疹可以哺乳嗎

蕁麻來疹俗稱風疹塊。是源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通常在2~24小時內消退,但反復發生新的皮疹。病程遷延數日至數月。臨床上較為常見。產後蕁麻疹是可以哺乳的。 產後風寒、風熱、氣血不足、感觸過盛或營衛不和引起的蕁麻疹,患者使用對症治療的葯物不影響嬰兒的吸收,可以正常哺乳。
如果服葯治療蕁麻疹,葯物對嬰兒沒有影響,可以餵奶,如果有影響,暫時不要餵奶。
蕁麻疹是皮膚粘膜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導致的局部水腫。蕁麻疹發病的機制主要與變態反應有關系。蕁麻疹的主要表現是皮膚出現淡紅色風團伴明顯瘙癢,有部分人合並有血管性水腫。
蕁麻疹的治療主要是針對病因進行。引起蕁麻疹的原因有多方面,例如有感染因素,食物因素,葯物因素,理化因素,皮膚的接觸物,鼻子的吸入物等。
那該怎麼辦呢?第一,如果能夠找到誘發蕁麻疹的原因,盡量避開原因,這樣子才可以根治蕁麻疹。第二,主要使用抗過敏的葯物來治療,例如氯雷他定或者西替利嗪,盡量不要挑用第一代的抗組胺葯物例如馬來酸氯本那敏,賽庚定等。第三,如果蕁麻疹的症狀不是很嚴重,也可以不用口服的葯來治療,讓風團自己消退。

『伍』 產後皮膚瘙癢

產後皮膚瘙癢較容易發生在第一次生產的產婦身上,往往瘙癢部位是妊娠紋和大腿內側。導致的原因有丘疹、濕疹、蕁麻疹、痱子、微菌感染等,需要注意飲食清淡、注意日常衛生、不要過度清洗、盡量避免過敏源。

為什麼初產婦更易出現皮膚瘙癢

產後皮膚瘙癢是困擾很多產婦的一個問題,多數是在生產第一胎的孕婦身上發生,200個初產婦就有一人會有癢疹。大部分女性在產後瘙癢嚴重的部位是妊娠紋和大腿內側。那麼,為什麼初產婦更易發生產後皮膚瘙癢呢?讓我們來看看原因吧!

1、產後皮膚瘙癢和妊娠紋的產生有很大關系,初產婦是第一次生產,第一次出現妊娠紋,自然發生皮膚瘙癢的概率要高些。

2、初產婦沒有帶孩子的經驗,總會擔心小寶寶受到病菌的感染,頻繁地洗手。不斷幹了又濕、濕了又乾的惡性循環,就容易造成手部的濕疹,手部自然就會發癢。

3、初產婦一般都在老人的照顧下,或者聽從傳統的坐月子習俗,月子里不洗澡、不洗頭,又盡量躺在床上,包裹全身防止受寒,這樣容易使汗腺排汗功能受到阻礙,引起痱子、汗腺炎或者其他皮膚感染,產生皮膚瘙癢。

4、初產婦為了喂母乳,常會過度地清潔乳頭,加上寶寶吸吮時的摩擦,造成厲害的皮膚炎,常是又痛又癢極為難受。

產後皮膚瘙癢是怎麼回事

產後皮膚瘙癢是困擾很多產婦的一個問題,大部分女性在產後瘙癢嚴重的部位是妊娠紋和大腿內側,多數是在生產第一胎的孕婦身上發生(但經產婦也有可能發生),200個初產婦就有一人會有癢疹。雖然多數人是在懷孕的最後3個月發生,有的人會延續到產後,甚至在產後才出現。

產後皮膚瘙癢有幾種不同的情況,不同的人可能是受不同的原因導致的瘙癢所困擾:

1、丘疹。

這種丘疹非常癢,發病的原因尚不明。有些文獻指出,癢疹和妊娠紋的產生很有關系,較常發生於懷孕期間體重增長較多的產婦。多數是在生產第一胎的孕婦身上發生。一般情況下,產後的1—3個月內就會自然消失。

2、蕁麻疹。

導致蕁麻疹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為食物、葯物所引起,有的則和情緒壓力有關。

(1)吃米酒類料理: 因為中國人有坐月子的習俗,多少會接觸到一些平常少吃的食物,尤其是南方人常會有米酒類的料理,會讓蕁麻疹發得更厲害。

(2)壓力:身體的虛弱加上照顧小寶寶的情緒壓力,使得體質改變,蕁麻疹因而不容易控制。

3、汗腺炎。

就是俗稱的痱子,傳統上坐月子期間是不可以洗澡的。為了產婦避免受風寒,常要把查復把身體包得緊緊的,而當汗腺排汗功能受到阻礙就容易發炎。

4、微菌感染。

最常見的是汗斑,同樣也是因為產後坐月子,不能洗澡又悶熱多汗所產生。通常就發生在軀干、腋下、頸部等易積汗水的皺折部分。

5、局部皮膚的濕疹。

最常見的就是手部濕疹及乳暈濕疹。也最好發於新手媽媽。

(1)過度洗手:擔心小寶寶受到病菌的感染,洗手的頻率大大增加。不斷幹了又濕、濕了又乾的惡性循環,就會造成俗稱「富貴手」的手部濕疹。

(2)過度清洗乳頭:為了喂母乳,媽媽們常會過度地清潔乳頭,加上寶寶吸吮時的摩擦,造成厲害的皮膚炎,常是又痛又癢極為難受。

6、生產過程中葯物的影響。

(1)葯物過敏 最常見的就是麻醉葯物、止痛葯、口服或是注射抗生素等引起的葯物疹,通常在使用葯物後 3—7天產生,但有些也會馬上發作。

(2)碘酒,膠布過敏 有的產婦對消毒皮膚用的消毒液碘酒等及傷口護理時所使用的膠布過敏,會造成局部皮膚發癢。

7、脂漏性皮炎。

發生在頭皮、眉頭及鼻子附近的皮膚炎,皮膚發紅合並有脫屑情形。

產後皮膚瘙癢怎麼辦

產後皮膚瘙癢是一個令人痛苦難耐的問題,往往會影響到正常的生活。那麼,產後皮膚瘙癢要怎麼辦呢?除了一些共通的注意之處,根據不同的原因,還需要有不一樣的應對方法:

1、如果導致瘙癢的是痱子,那麼其實很容易治療,只要注意室溫不要太高,流汗多時用毛巾擦拭乾凈,通常就能改善。

2、汗斑除了用抗微菌的外用葯治療外,皮膚的通風、乾爽也很重要。局部皮膚的濕疹變化產後局部皮膚濕疹變化,最常見的就是手部濕疹及乳暈濕疹。

3、對於手部和乳暈瘙癢:

(1)洗手後擦乳液:建議媽媽們加強保養工作,洗手後最好能馬上擦乳液,如果怕寶寶沾到,可以和寶寶使用相同的嬰兒乳液,或質地溫和的凡士林。

(2)用溫水擦拭:乳頭不需要做過度的清潔,餵食前用溫水稍加擦拭即可,喂完後可以多擠出一些乳汁潤澤皮膚。

(3)穿哺乳內衣:最好穿著支撐力好、棉質的哺乳內衣,以減少胸部皮膚和衣服的摩擦。

4、避免刺激性食物 刺激性食物應盡量避免,太辣和酒精都會使身體癢感加劇。

5、水溫勿偏高:洗澡時不要因為身體癢就不當地使用溫度太高的水,洗完澡趁皮膚還濕潤時擦保濕乳液。

6、注意清潔:容易流汗的媽媽們,即使因為坐月子期間不能洗澡,也要注意保持室內溫度、濕度適宜;穿著吸汗力佳的棉質衣物,每天要擦澡,尤其是注意皮膚皺折的部位。

7、保持心情愉快: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心情愉快及充足的睡眠,多多請教有經驗的媽媽們,凡事不要太緊張。因為身體及心理的壓力常是皮膚健康的隱形殺手。

皮膚瘙癢吃什麼好

皮膚瘙癢的時候,可要注意飲食。錯誤的飲食有可能加劇瘙癢程度,到底皮膚瘙癢在飲食上有什麼注意事項,吃什麼好呢:

1、避免過敏原:產婦蕁麻疹和一般人一樣,可能因為葯物、海鮮、牛奶、蛋、蟹、貝殼類、酒等食物所引起,或因灰塵、寵物的細毛、花粉、塵蟎等吸入性過敏原所造成,這些都應該盡量避免。

2、避免刺激性食物:專家建議產婦最好避免吃太熱、太辣食物,以免使身體更熱,加重瘙癢情形;其他像是咖啡、茶汽水、可樂這類的飲料,也最好減少飲用。懷孕有關的皮膚瘙癢問題,並無法事先預知,也比較難預防的,但是在懷孕後開始做好適當的保養,也可大大減少外來的危險因子,緩和皮膚瘙癢的程度。

3、銀花茅根薏仁粥

原料:金銀花3克,白茅根15克,薏苡仁200克。

製法:先將金銀花、白茅根煎煮20分鍾,去渣留汁,納入生薏苡仁,煮至爛熟成粥後食用。

特點:金銀花甘寒,可清熱解毒。白茅根甘、寒,有涼血止血、清熱利尿除濕作用。薏苡仁性味甘、淡、涼,可清熱利尿、健脾除濕,若平日喜食肥甘厚味、辛辣食物的皮膚乾燥瘙癢者,宜常食本品,以達清熱祛濕的目的。

4、姜芪雞肉絲

原料:生薑50克,雞脯肉250克,黃芪50克。

製法:將黃芪煮後,去渣留汁,濃縮至50~70毫升,待用。生薑和雞脯肉均切絲,先用溫油煸炒雞脯肉絲,待半熟時加入鹽和姜絲,邊炒邊加入濃縮的黃芪汁,熟後出鍋。

特點:黃芪性味甘、微溫,可補氣、升陽、固表,將體內風寒之邪向外托出。雞脯肉甘、溫,滋養氣血,強壯筋骨。生薑辛、溫,可解表散寒,健脾和胃。常食本品,可補養氣血、祛風散寒。

5、拌肚絲

原料:豬肚250克,芥末10克,香菜10克,醬油、鹽、醋適量。

製法:將豬肚洗凈,加水煮至爛熟汁盡,放涼後切絲。加入調料和芥末、香菜末拌勻食用。

特點:豬肚性味甘溫,補益氣血,強壯脾胃,使皮膚滋潤。芥末辛溫,可散表、里的寒邪。香菜辛溫,可祛風散寒,發汗透疹。三者協同增強補與透的作用,提高機體疏泄功用,將侵入體內的風寒之邪驅逐出去。

『陸』 月子里皮膚干可以用母乳擦臉嗎

不建議月子里用母乳敷臉,因為母乳營養成分較高,如果不徹底潔面,會導致在面部殘留,會有大量細菌滋生,這對孕婦的恢復以及嬰兒的喂養多有嚴重危害。 坐月子保養方法: 1、慎寒溫 隨著氣候與居住環境的溫濕度變化,產婦穿著的服裝與室內使用的電器設備,應做好適當的調整,室內溫度約25~26℃,濕度約50%~60%,穿著長袖、長褲、襪子,避免著涼、感冒,或者使關節受到風、寒、濕的入侵。 2、適勞逸 適度的勞動與休息,對於惡露的排出、筋骨及身材的恢復很有幫助。產後初始,產婦覺得虛弱、頭暈、乏力時,必須多卧床休息,起床的時間不要超過半小時,等體力逐漸恢復就可以將時間稍稍拉長些,時間還是以1小時至2小時為限,以避免長時間站立或坐姿,導致腰酸、背痛、腿酸、膝踝關節的疼痛。 3、勤清潔 頭發、身體要經常清洗,以保持清潔,避免遭受細菌感染而發炎。古代由於環境簡陋,生活條件差,又沒有電器設備,因此規定較嚴,而有一個月不能洗頭、洗澡的限制,現代人不必如此辛苦。洗頭,洗澡要用40℃左右的溫水,洗完頭後要及時用干毛巾擦乾頭發。 4、調飲食 前面三項每一個人都沒有差別,飲食方面就有個人體質的差異性,應該有所不同;再者,產後排惡露、哺乳也許有不順的情形,或者有感冒、頭痛、口破、皮膚癢、胃痛等等疾病發生,飲食與葯物就必須改變。坐月子的飲食還是以溫補為主,最好請醫師根據個人體質作調配比較妥善。 5、用腹帶 產後使用收腹帶為產後媽媽所青睞,選用的好,對於產後鬆弛腹肌的生理恢復、保持體形,確實可起到極好幫助,如由高級腹帶和草本中葯相結合的專業功能產後收腹帶,不僅收腹效果好,對產後子宮、產道快速復舊,促進惡露排凈,減少瘀患遺留等均具良好作用,是產科醫生比較看好的一種。 6、收骨盆 女性懷孕時荷爾蒙的作用使骨盆擴張,分娩時,骨盆恥骨聯合被撐開,擴張和被撐開的骨盆得不到及時恢復,不僅會出現胯部增寬、臀部鬆弛、屁股增大等形體變化情況,還會導致O型腿、腰痛、恥骨痛等諸多問題,選用一款專業優質的骨盆矯正帶,對於鬆弛的骨盆和臀部的恢復極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