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刮痧刮過以後得了皮炎,擦了治療濕疹性和異位性皮炎膏後,一點效果都沒有,查查症狀跟其他皮炎也不像,
黑點是 病變位置嚴重,你說的 顆粒 是 內在結節,屬 經脈不通。顏色越深 說明病變越嚴重。內刮痧刮痧么。容出現的就是痧。 顏色越重越不容易消退。 下次刮痧治療的時候 一定要等這次痧全退之後在進行。 刮痧注意保溫,之後一杯溫水。
Ⅱ 神經性皮炎刮痧治療方法 神經性皮炎最有效偏方
1神經性皮炎刮痧治療方法
1.定穴取穴
風池、膈俞、足三里、委中、血海、陰陵泉、三陰交、曲池、內關、神門、大椎。
隨症加減:如果出現失眠的症狀則加心俞,煩躁易怒的加刮拭肝俞、太沖;如果兼血虛症狀則加脾俞。
取穴方法:
風池:枕骨之下,與風府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大椎:背部正中線上,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膈俞: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足三里:犢鼻下3寸,脛骨前緣旁開1寸。
委中:腘橫紋上,腘窩中點。
血海: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
陰陵泉:在小腿內側,當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
三陰交:內踝上3寸,脛骨後緣。
曲池:肘橫紋上,尺澤與肱骨外上顆連線中點。
內關:在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神門:在腕部,腕掌側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
2.刮痧方法
採用水牛角刮痧板,介質用紅花油。刮法採用直接刮法。手法採用補法。
先刮後頸部風池、大椎,背部膈俞;再刮上肢部曲池、內關、神門;然後刮下肢部委中、血海、陰陵泉、三陰交、足三里。
具體操作方法:
(1)患者取坐位,術者立於患者背後,先採用直接刮法,刮後頸部風池、大椎,背部膈俞,上肢部曲池、內關、神門等穴位,在施術部位塗上刮痧介質(介質採用紅花油)後,然後用刮痧工具直接接觸患者皮膚,按照由上至下的順序反復進行刮拭,至皮下呈現痧痕為止。
(2)患者仰卧位,術者立於患者旁,採用直接刮法,在下肢部委中、血海、陰陵泉、三陰交等穴位處進行刮拭,先在施術部位塗上刮痧介質(介質採用紅花油)後,然後用刮痧工具直接接觸患者皮膚,反復進行刮拭,至皮下呈現痧痕為止。
(3)採用拍痧法。用虛掌拍打或用刮痧板輕輕拍打病變部位,一般為痛癢、脹麻的部位,直至出痧為止。
3.作用
滋陰潤燥祛癢。
注意:(1)治療期間要調飲食,慎起居,避風寒;(2)還要注意避免精神過度緊張。
4.適應症
主治神經性皮炎,臨床上表現為皮損局部陣發性皮膚瘙癢、皮膚增厚、皮紋加深和表面出現圓形、多角形扁平丘疹為特徵。
現代醫學認為,本病病因可能與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大腦皮質興奮和抑制過程平衡失調有關,精神因素被認為是主要誘因,情緒緊張、工作過勞、恐怖焦慮都可促使皮損發生和復發。摩擦、搔抓、多汗或其他機械物理性刺激及昆蟲叮咬也易誘發。
2
神經性皮炎刮痧注意事項
一、刮痧前注意事項
1.刮痧療法須暴露皮膚,且刮痧時皮膚汗孔開泄,如遇風寒之邪,邪氣可從開泄的毛孔直接入里,影響刮痧療效,而且易引發新的疾病。故刮痧前要選擇一個好的治療場所,空氣流通清新,並注意保暖,注意避風,夏季不可在有過堂風的地方刮痧。盡量少暴露皮膚。
2.選擇舒適的刮痧體位,以利於刮拭和防止暈刮。
3.刮痧工具要嚴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刮拭前須仔細檢查刮痧工具,以免刮傷皮膚。
4.施術者的雙手也應消毒。
5.刮拭前一定要向患者解釋清楚刮痧的一般常識,消除其恐懼心理,取得患者配合,以免暈刮。
6.勿在病人過飢、過飽及過度緊張的情況下進行刮痧治療。
二、刮痧中注意事項
1.刮拭手法要用力均勻,以能耐受為度,達到出痧為止。
2.嬰幼兒及老年人,刮拭手法用力宜輕。
3.不可一味追求出痧而用重手法或延長刮痧時間。出痧多少受多方面因素影響。一般情況下,血瘀之證出痧多;實證、熱證出痧多;虛證、寒證出痧少;服葯過多者,特別服用激素類葯物不易出痧;肥胖者與肌肉豐滿的人不易出痧;陰經較陽經不易出痧;室溫低時不易出痧。
4.刮拭過程中,要經常詢問病人感受。如遇到暈刮,如精神疲憊、頭暈目眩、面色蒼白、惡心欲吐,出冷汗、心慌、四肢發涼或血壓下降、神志昏迷時應立即停止刮痧。撫慰患者勿緊張,幫助其平卧,注意保暖,飲溫開水或糖水。如仍不緩解,可用刮痧板角部點按水溝穴,力量宜輕,避免重力點按後出現水腫。對百會穴和湧泉穴施以瀉刮法。患者病情好轉後,繼續刮內關穴、足三里穴。
三、刮痧後注意事項
1.刮痧治療使汗孔開泄,邪氣外排,要消耗體內部分的津液,故刮痧後飲溫水一杯,休息片刻。
2.刮痧治療後,為避免風寒之邪侵襲,須待皮膚毛孔閉合恢復原狀後,方可洗浴,一般約3小時左右。
3.對於某些病情復雜危重的病人,除用刮痧治療,更應配合其他療法,諸如葯物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3
神經性皮炎最有效偏方
偏方一
材料:生韭菜、大蒜各30克。
制用法:共搗成糊狀,微熱。用力搽患處,每日2-3次,連用1周。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偏方二
材料:鮮絲瓜葉適量
制用法:洗凈搗爛。搽患處至皮膚發紅為度,隔天1次,7次為1療程。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偏方三
材料:生半夏、斑蝥、白狼毒各等份
制用法:共為細末,用適量的米醋調成糊狀。塗抹患處,每天可輕塗1次,塗抹後發皰即止,以防過度損傷。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偏方四
材料:青核桃皮250克,75%酒精500毫升。
制用法:將青核桃皮浸泡於酒精內15-30天。用葯液擦患處,每日3-4次。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偏方五
材料:杏仁15克。
制用法:先用熱水把患處洗凈,將杏仁搗碎,現醋250克混合,然後加熱。趁熱用棉花洗搽患處,每日1次,連用2-3天。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偏方六
材料:鴉膽子適量。
制用法:去硬殼,取肉研爛,調酒擦。或用鴉膽子熬油,調黃柏末擦患處。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反復發作。
偏方七
材料:蝮蛇1條,香油500毫升。
制用法:將活蝮蛇放到裝有香油的瓶內浸泡,封口埋在陰涼處60厘米深的地下,3個月後取出應用。外擦患處,每日2次。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經久難愈。
偏方八
材料:斑蝥7個,白酒30克。
制用法:將斑蝥用酒泡好。過二三日即可用此酒塗患處,數日後癬自落。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偏方九
材料:茄子適量。
制用法:削成截面,在患處摩擦,1周可見效。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偏方十
材料:艾葉、防風各60克,雄黃0.6克,花椒9克,苦參15克,百部1.5克。
制用法:煎液洗患處。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偏方十一
材料:艾蒿、韭菜各200克,花椒100克。
制用法:上葯加水煮沸。溫熱後洗患處,每日1-2次,3-5劑即可治癒。
適應症:神經性皮炎
4
神經性皮炎能治癒嗎
神經性皮炎是可以治好的。
導致神經性皮炎的因素較多,有精神因素、外界刺激以及慢性病等,出現神經性皮炎要要盡早的治療,不能拖延。及時治療導致神經性皮炎的病因,同時用葯降低神經精神的興奮性、外用止癢葯物,或者進行封閉治療等其他特殊的治療方式,堅持治療,神經性皮炎是可以治癒的。
另外,注意不要盲目用葯,治療不當會對自身的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Ⅲ 刮痧身上起好多疙瘩是怎麼回事兒
刮痧起疙瘩很可能是皮膚過敏造成的,也有可能是刮痧後活血,導致熱邪入血引起的血熱之症。出現了紅疙瘩如果是過敏引起的,不必太過擔心,只要停止刮痧,過敏就會可以自行消退。如果出現皮疹甚至瘙癢,可以外用一些止癢的葯膏,必要時可以口服抗過敏的葯物。如果是血熱之症,就說明體質不適合刮痧,以後都不宜再刮痧了,患者平時要注意多休息,多進行戶外運動,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水果,經過一段時間,紅疙瘩都會慢慢消退的。
知道疙瘩是什麼嗎?其實疙瘩也不是什麼稀奇的東西,疙瘩和痘痘差不多,都是紅紅的,會發癢,也會有一些疼痛感,疙瘩看起來還是挺恐怖的。一般情況下當然是不會長疙瘩的,但是有些人在刮痧的時候就會刮出一些令人討厭的小疙瘩。下面,就來說說刮痧刮出小疙瘩到底是怎麼回事。
刮痧後有兩種可能會導致頭皮起紅疙瘩。第一是皮膚過敏不適應刮痧的摩擦熱度。這種情況並不嚴重,不用太在意,沒什麼事的。第二種問題便是因刮痧行血導致血熱而生出了紅疙瘩。陰虛內熱之人不可刮痧,否則會引起血熱病症,如果本身就是陰虛內熱,刮痧後行血導致熱邪入血引起了血熱之證。若是因為這種情況導致長紅疙瘩,那麼建議不要刮痧了,因這本身並不適合刮痧。
可能是脂溢性皮炎引起的。疙瘩裡面可能是淤血濕濁,說明這里堵塞比較多。通過按摩會逐漸化開,然後被新鮮氣血帶走的。最好不要自行刮痧,特別是脖子部位淋巴結的位置,建議先觀察幾天。
這是痧斑,有可能是刮痧較重,會慢慢消失的。如果發癢,可能是有點皮膚過敏。平時注意規律作息,規律飲食,葯不建議長期服用,按量服用副作用沒那麼大。刮痧刮出小疙瘩的原因其實也不是特別復雜,其中最有可能的就是皮膚過敏,或者自身本來就不適合刮痧。其實有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的,可能根本就不適合自己去做,不了解做了也只會帶來不良後果。所以大家可以通過刮痧去想想應該注意些什麼。
Ⅳ 刮痧時應注意什麼
我們平常的生活中經常有人會用刮痧來緩解自己身體上的病痛,的確刮痧不僅能夠減少我們臉部的色斑以及一些內分泌紊亂的問題,但是有很多人對刮痧還是不甚了解。比如說在刮痧時候有很多的注意事項,如果稍有不注意就會讓發生的效果適得其反,今天就來給大家說一說刮痧時候有哪些注意事項。
對於我們在刮痧前是需要將我們的手清洗和消毒干凈的,因為刮痧是需要打開我們身體內部的毛孔,如果因為我們的手沒有清洗干凈就很容易導致細菌進入到我們的身體中。其次當我們在刮痧的過程中看到患者的臉色變得非常蒼白的話,我們就需要停止刮痧的過程,因為這樣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一些生命危險。除此之外我們在觀察的時候不要隨時的轉換方向,最好是將同一方向的受力變得更加均勻,也能夠有效地推動刮痧帶來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