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治療皮膚癢的草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治療皮膚癢的草

發布時間: 2023-09-09 05:11:18

① 飛揚草有什麼做用

【飛揚草的功效】:
飛揚草為大戟科植物飛揚草的帶根全草,飛揚草別名:大飛揚、大乳汁草、節節花、乳籽草、飛相草,飛揚草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的功效,飛揚草主治產後少乳、肺癰、乳癰、痢疾、泄瀉、熱淋、血尿、濕疹、腳癬、皮膚瘙癢、疔瘡腫毒、牙疳。
功效分類:清熱解毒葯。
科屬分類:大戟科。
別名:大奶漿草、大乳汁草、大本乳仔草、大號乳仔劃、飛揚、天泡草、木本奶草、毛飛揚、節節花、白乳草、奶子草、過路蜈蚣、紅骨大本乳子草、金花草、乳仔草、螞蟻草、神仙對坐草、蚝刈草、假奶子草、腳癬草、貓仔癀。
性味:辛;酸澀,涼;小毒。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消腫。
主治:肺癰;乳癰;痢疾;泄瀉;熱淋;血尿;濕疹;腳癬;皮膚瘙癢;疔瘡腫毒;牙疳;產後少乳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鮮品30-60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來源:飛揚草為大戟科植物飛揚草的帶根全草。

【飛揚草的作用】:
飛揚草微苦、微酸,涼,清熱解毒,利濕止癢。用於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腸炎,腸道滴蟲,消化不良,支氣管炎,腎盂腎炎;外用治濕疹、皮炎、皮膚瘙癢。
用法用量:0.5~1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或煎水洗。
1、飛揚草治菌痢、腸炎:小飛揚草三至五錢。水煎服。(《文山中草葯》)
2、飛揚草治小兒急驚:乳汁草二兩,洗凈搗爛,合米泔水攪勻,去渣煎沸,沖蜜糖服。(《嶺南草葯志》)
3、飛揚草治瘧疾:生乳汁草四兩,水煎,沖紅砂糖適量,在發作前二小時服。(《嶺南草葯志》)
4、飛揚草治痢疾:乳汁草一兩,老茶葉五錢。煎水,沖蜜糖服。(《嶺南草葯志》)
5、飛揚草治小兒爛頭瘡、黃水浸淫,染生耳面者:飛插草一握,酌加水煎,洗滌。
6、飛揚草治皮膚瘙癢,皮炎,濕疹,痔瘡出血:小飛揚鮮品適量煎水洗患處。(《文山中草葯》)
7、飛揚草治乳癰:乳汁草和片糖搗爛敷患處,有消炎退腫之效。(《嶺南草葯志》)
8、飛揚草治赤白痢疾:大飛揚草五至八錢。赤痢加白糖,白痢加紅糖,用開水燉服。(《福建民間草葯》)
9、飛揚草小兒腹瀉:小飛揚草1斤,番石榴葉、山大顏各半斤,加水3000毫升,煎成2000毫升。每次服20~30毫升,每日3~4次。重度脫水者要適當輸液。(《福建民間草葯》)
10、飛揚草治小便不通、淋血:鮮大飛揚草一至二兩。酌加水煎服,日服兩次。(《福建民間草葯》)
11、飛揚草治乳癰:大飛揚全草二兩和豆腐四兩燉服;另取鮮草一握,加食鹽少許,搗爛加熱水外敷。(《福建民間草葯》)
12、飛揚草治小兒疳積:大飛揚草一兩,豬肝四兩。燉服。(《福建民間草葯》)
13、飛揚草治疔瘡:大飛揚草鮮葉一把,加食鹽、烏糖各少許,搗爛外敷。(《福建民間草葯》)
14、飛揚草治肺癰:鮮大飛揚全草一握,搗爛,絞汁半盞,開水沖服。(《福建民間草葯》)
15、飛揚草治帶狀皰疹:鮮飛揚全草搗爛取汁,加雄黃末五分調勻,塗抹患處。(《福建中草葯》)
16、飛揚草治腳癬:鮮飛揚草三兩,加75%酒精500毫升,浸泡三至五天,取浸液外擦。(雲南)
17、濕疹:飛揚草2斤,黑面葉4斤,毛麝香半斤。加水4萬5千毫升,煎成1萬5千毫升。根據濕疹部位可選擇坐浴、濕敷或外塗。有感染者加穿心蓮內服。
18、腳癬:飛揚草330克,白花丹220克,小飛揚、烏桕葉、五色梅、扛板歸各110克。水煎2次,過濾去渣,濃縮成1000毫升。搽患處。
19、細菌性痢疾,急性腸炎,消化不良,腸道滴蟲:飛揚草2~10兩。水煎,分2~4次口服。
20、慢性氣管炎:鮮飛揚草4兩,桔梗3錢。水煎2次,每次煎沸2小時,過濾,兩次濾液混合濃縮至60毫升,加白糖適量。每次服20毫升,每日3次。10天為一療程,連服兩個療程。
21、飛揚草治纏腰蛇:乳汁草一撮,蒜草一隻。搗爛,調冷開水塗患處。(《嶺南草葯志》)
22、飛揚草細菌性痢疾:小飛揚草0.5~1兩。水煎,2次分服。(《福建民間草葯》)

飛揚草用葯禁忌:
脾胃虛寒者忌用飛揚草。

② 飛揚草功效與應用

說起飛揚草大家肯定不會陌生,因為在平常我們使用的沐浴露中常常會看到飛揚草這幾個字。那麼飛揚草功效都有哪些呢?接下來我帶大家了解一下吧。

飛揚草功效

它的主要功效就是清熱解毒,主要用於用於細菌性痢疾,腸道滴蟲,消化不良,腸炎、支氣管炎、阿米巴痢疾,腎盂腎炎;外用治濕疹、皮炎、皮膚瘙癢。

1、飛揚草治療腸炎:使用5錢的飛揚草煎熬,之後服用。

2、飛揚草治療痢疾:這要使用到乳汁草和老茶葉,乳汁草1兩盒老茶葉5錢,用水煎後,和蜂蜜一起服用。

3、飛揚草治皮膚瘙癢,皮炎,濕疹,痔瘡出血:這類情況只需使用新鮮的小飛揚適量,用水煎熬之後,用煎出的水來對患者的患處進行清洗就可以了。嚴重的話需要多進行幾次清洗,堅持清洗就會很快好起來。

4、飛揚草小兒腹瀉:小兒腹瀉很常見,使用1斤,半斤番石榴葉、山大顏,然後和3升水一起煎熬。之後進行服用,服用3--4次。當然如果小孩腹瀉比較嚴重的話,是需要輸液的。

5、飛揚草治療濕疹:需要使用飛揚草和黑面葉,加水煎熬,然後用熬出來的水對濕疹的地方進行外塗或者坐浴。如果濕疹出現了感染的情況的話,要加上穿心來服用,效果會好一些。

另外大家要禁忌一點是脾胃虛寒的人是不適合使用飛揚草的,甚至是不能使用的,這多他們的身體是很不好的。

飛揚草功的方劑應用

1.腸炎腹瀉

漢方方劑:小飛揚草37.5克、蝴蠅翼37.5克、雷公根18.8克、鳳尾草18.8克、黑糖適量。

用法:水5碗煎2碗,去渣,加入黑糖溶化調勻,分2次服用。

2.急性腸炎、細菌性痢疾

漢方方劑:小飛揚草56.3克、五斤草30.0克、茶葉7.5克。

用法:水4碗煎1碗半,分2次服用。

簡方:鮮小飛揚37.5克、鮮半邊蓮56.3克(清水洗凈)。

用法:水5碗煎2碗,早晚各服1次,服5日。

3.小便赤澀尿頻

漢方方劑:小飛揚草37.5克、車前草18.8克、立枝牛筋草頭75.0克、黑糖適量。

用法:水8碗煎3碗,去渣,加入黑糖溶化調勻當茶飲。

4.咯血

漢方方劑:小飛揚18.8克、白芨5.6克、藕節(炭)11.3克。

用法:水煎,分2次服用。

5.痢疾、赤痢

漢方方劑:小飛揚草37.5克、鳳尾草37.5克、龍葵頭37.5克、水丁香37.5克、含殼草18.8克、冰糖37.5克。

用法:青草葯洗凈後加水8碗,煎3碗,去渣,加冰糖,分3次服。

6.細菌性痢疾

簡方:小飛揚37.5克、鮮扁蓄56.3克(干品減半)、忍冬 花18.8克、車前草30.0克。

用法:水5碗煎2碗,分2次服。

漢方方劑:小飛揚37.5克、鳳尾草30.0克、鐵莧菜18.8克、紅花山茶花7.5克、車前草18.8克、魚腥草30.0克。

用法:水6碗煎2碗,分2次服,服用6天。

漢方方劑:小飛揚18.8克、凹葉景天30.0克、車前草18.8克、葉 下珠30.0克

用法:水5碗煎2碗,分2次服,服用3~5日。

7.小兒疳積

簡方:小飛揚18.8克、一枝黃花11.3克、豆腐30.0克。

用法:先將2味葯洗凈,加水4碗,煎1碗半,去渣,加入豆腐煮熟,分2次服。

8.喉嚨干

漢方方劑:鮮紅乳仔草37.5克、鮮黃花酢漿37.5克、參須18.8克。

用法:水煎服。

飛揚草的相關信息

生理特性

飛揚草 一年生草本。其莖呈近圓柱形,長15~1250px,直徑l~3mm。表面黃褐色或淺棕紅色;質脆,易折斷,斷面中空;地上部分被長粗毛。葉對生,皺縮,展平後葉片橢圓狀卵形或略近菱形,長l~100px,寬0.5~32.5px;綠褐色,先端急尖或鈍,基部偏斜,邊緣有細鋸齒,有3條較明顯的葉脈。聚傘花序密集成頭狀,腋生。蒴果卵狀三棱形。常生於向陽山坡、山谷、路旁或灌叢下。

產地

分布於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入葯部位

大戟科植物飛揚草的乾燥全草。

炮製方法

除去雜質,洗凈,稍潤,切段,乾燥。

性味

味辛、酸,性涼。

歸經

歸肺、膀胱、大腸經。

功效

清熱解毒,利濕止癢,通乳。

主治

用於肺癰,乳癰,疔瘡腫毒,牙疳,痢疾,泄瀉,熱淋,血尿,濕疹,腳癬,皮膚瘙癢,產後少乳。

用法用量

6~9g。外用適量,煎水洗。

使用注意

孕婦慎用。

相關論述

③ 民間止癢有哪些草葯 皮膚瘙癢怎麼辦

皮膚瘙癢是生活中常見的病症,但是無論是蚊蟲叮咬、還是皮膚過敏,在皮膚瘙癢的時候都不能用手去抓,以免留下傷疤,其實想要止癢還有著許多方法,路邊田野的不少草葯都有著很好的止癢效果,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民間止癢有哪些草葯吧!

可以止癢的草葯:

1、金銀花:金銀花的功效和作用是清熱解毒,殺菌止癢等,水煎外用可止癢祛痱子、治療濕疹。而此葯同時也具有發散作用,在臨床當中用於治療風熱型感冒的銀翹解毒片,就是以金銀花為主葯製作成的。此外,次要還可用於治療肺炎、細菌性痢疾。

2、苦參:苦參是一種性微涼的葯物,可以起到很高的降火、祛濕、利尿的作用。在臨床當中主要用於治療急慢性皮膚濕疹、痔瘡、皮癬、皮膚瘙癢等多種多樣的皮膚疾病,有很多中成葯裡面都包含有苦參,屎因為它具有強大的功能,止癢殺菌屎它的強大功能之一。

3、花椒:是一種常用的烹調類芳香佐料,而花椒的止癢作用也非常高。因為花椒有溫中散寒,止痛、燥濕、消腫、消毒、殺菌、止癢等多種效果。研究發現花椒對多種細菌,尤其是皮膚表面的細菌可起到很高的抑制功效。因此可用來治療皮膚瘙癢症、濕疹、腳氣、神經性皮炎及外陰瘙癢等疾病。

4、蛇床子:蛇床子在民間又稱野胡蘿卜,是蛇床生長出的果實,性溫熱,此葯的主要功效和作用就是殺蟲、祛濕、殺菌。而蛇床子是治療皮膚疾病必選的中葯,可以治療各種病因導致的外陰瘙癢、滴蟲性陰道炎,也能搭配其他葯物治療宮寒疾病。

5、艾草: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用艾草祛濕止癢,功效非常多。全草入葯,有溫經、去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艾草可以搗絨之後製作成艾條及艾柱,通過外灸可以散寒止痛及溫煦氣血。也可以煎湯外洗,治療濕瘡疥癬及祛濕止癢。

6、垂盆草:垂盆草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乾燥全草,是一味民間流傳極廣的常用草葯。甘、淡,涼。有利濕退黃,清熱解毒之功效。常用於濕熱黃疸,小便不利,癰腫瘡瘍。全草入葯,蛇蟲咬傷,止癢效果極好。洗凈曬干後即可放在洗澡水裡,用來洗澡,可有效治療皮膚瘙癢。

7、馬齒莧:馬齒莧,一年生草本,為田間常見,皮膚瘙癢,或蚊蟲叮咬後,碾碎枝葉,直接塗於患處止癢,還可洗凈放在開水裡煮15分鍾,待涼後再擦洗皮膚瘙癢處。馬齒莧能夠減輕皮膚紅腫、止癢、控制感染。

8、薄荷:薄荷為唇形科植物,多生於山野濕地河旁。味辛、性涼,具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功效。平常多用以薄荷代茶,清心明目。也可煎水外洗,用於治神經痛、皮膚瘙癢、皮疹和濕疹等。

④ 五色花草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五色花草的功抄效與作用:

1、五色花草的花朵上一共有五種顏色,分別是紅色、綠色、黃色、藍色以及紫色,所以因此而得名,並且這種花非常漂亮,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比如很多人在裝點婚禮現場的時候,就會使用五色花,除了欣賞價值之外,五色花還具有一定的葯用功效。

五色花的主治用法:感冒高熱,久熱不退,頸淋巴結結核,風濕骨痛,胃痛,跌打損傷。

外治濕疹,皮炎,皮膚瘙癢,癤腫,跌打損傷。

2、五色草主治婦女紅白帶,月經不調。

(4)治療皮膚癢的草擴展閱讀:

五色花草的適宜環境:

1、五色花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格,沙質土、黏重土、酸性土或鈣質土均可生長,以肥沃、疏鬆的沙質土壤生長最好。

2、五色草別稱為紅綠草、模樣莧、錦綉莧、法國莧等,原產南美巴西,喜溫暖,不耐寒。冬季宜在15°C以上的溫室中越冬。好陽光,也略耐陰,不耐夏季酷熱,不耐濕,也不耐旱。

適宜種在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且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長季節好濕潤,要求陽光充足,排水良好。但高溫高濕或低溫低濕都易引起植株腐爛。

⑤ 艾葉怎樣治療皮膚病

艾葉是很常見的中草葯,它的功效大,可以治療很多疾病,用艾葉洗澡可以緩解皮膚瘙癢,治療皮膚小紅疙瘩、濕疹等,下面我馬上給大家分享艾葉治病偏方吧。
艾葉治療皮膚病的效果
艾葉治療皮膚瘙癢

皮膚瘙癢、濕疹、疥癬之類皮膚病,用干艾葉煎水洗患處,每天早晚各洗一次,洗後用艾葉葯渣敷於患處20~30分鍾,效果很好。

艾葉葯浴治療毛囊炎、濕疹

把艾葉熬汁,然後對水稀釋沐浴,可除身上長得小紅疙瘩,對毛囊炎、濕疹有一定的療效。

具體做法:取新鮮艾葉30~50克,在澡盆中用沸水泡10分鍾,取出艾葉加水調至適宜水溫即可沐浴,不妨用艾葉泡個澡吧!

艾葉生薑葯浴治療脾胃虛寒

陽虛者多面色淡白、手足冰涼、喜熱怕冷、腹中冷痛、舌淡胖,艾葉生薑葯浴可溫陽通絡散寒,治療各種陽虛寒症。取艾葉25~50g,生薑25g,精鹽適量。沸水浸泡生薑片和艾葉5~10 分鍾,兌入浴缸的溫水中,待水溫適宜後進行洗浴。還可用艾葉和生薑在腹部擦拭,治療脾胃虛寒。

艾葉生薑鹽水葯浴緩解便秘

取新鮮艾葉50到100克(干品25到50克),生薑25克(切成片),在浴缸中用沸水沖泡5到10分鍾,然後冷卻至適宜溫度即可洗浴。洗時可撒少許食鹽(食用精鹽即可)於小腹部,然後用艾葉和生薑在小腹部順時針方向擦拭,直到皮膚紅熱為止。皮膚嬌嫩者可不用食鹽,直接用艾葉和生薑來擦拭,每日堅持一次,對緩解便秘大有裨益。

艾葉泡腳除黑眼圈

中醫認為,肝腎陰虛是導致黑眼圈的主要原因。而滋陰補腎、清降虛火是除黑眼圈最好的方法。

用艾葉水泡腳能有效地祛除體內虛火。方法是:取艾葉一小把,煮水後泡腳或用純艾葉做成的清艾條取1,4,撕碎後放人泡腳桶里,用滾開的水沖泡一會兒,等艾葉泡開後再兌人一些溫水泡腳,泡到全身微微出汗。一般連泡數次,約2~3天後即可有效。同時要多喝溫開水,不吃寒涼的食物,注意休息。可在用艾葉水泡腳的同時喝一杯生薑紅棗水。
艾葉的使用方法
上面我們和大家一起詳細的說了艾葉泡水的功效,事實上艾葉並不僅僅只有泡水這一種使用方法,平時也可以進行艾灸或者是製作成各種枕頭使用,對身體的保健功效都是很不錯的。具體的艾葉使用方法如下:

第一:艾灸

將艾葉製作成艾條,點燃之後放在一些不舒服的部位或者是穴道上。艾灸是一種非常常見的中醫治病方法,例如在足三里上進行艾灸則可以有效的調理脾胃,三陰交的位置則可以促進肝腎健康,女性在關元穴上艾灸則是可以很好的治療月經不調等情況。

第二:艾葉泡茶以及製作葯膳

艾葉是一種常見的中葯材,除了泡水或者是煎服的方法之外,也可以製作成各種葯膳或茶飲。例如將艾葉製作成艾葉茶、艾葉粥等,不僅味道不錯,長期服用還可以有效的治療頭痛以及各種神經疼痛,還可以有效增強身體免疫力。

第三:製作成艾葉枕頭

將艾葉曬干之後研磨成細軟的樣子,然後放到布包中,並且扎口。這樣製作出來的枕頭在晚上的時候使用可以有效的治療由於風濕做導致的疼痛情況。除此之外,長期堅持使用艾葉枕頭還可以很好的提高身體免疫力,對於頸椎病、感冒以及神經麻痹等情況都有不錯的防治效果。

第四:艾葉洗澡以及泡腳

將艾葉洗干凈之後和清水一起熬煮,最後獲得的葯液可以用來洗澡以及泡酒,起到驅寒以及治療濕疹的作用,長期使用艾葉的這種方法還可以起到養生的作用,有效的增強體質。
孕婦可以使用艾葉嗎
艾葉在生活中的適用范圍非常的廣泛,不僅是可以內服,同時外敷的效果也不錯,平時使用可以有效的治療多種疾病,對身體的保健效果非常的不錯。不過,孕婦處在一個特殊的階段,那麼這個時候是否可以使用艾葉呢?

生活中將艾葉用來泡腳以及熏蚊子是沒有任何副作用的,將艾葉內服則可以調理氣血,孕婦服用具有安胎以及減輕分娩痛苦的作用。所以專家告訴我們,懷孕期間的女性使用艾葉是沒有任何副作用的,反而對於孕婦有著非常多的好處。

不過我在這里建議大家,懷孕期間使用艾葉一定要注意用量以及用法。將艾葉和其他的中葯材一起搭配的時候最好能夠咨詢專業人士,這樣才更加安全。

猜你喜歡:

1. 艾草能不能用來洗澡艾葉是一種傳統的中葯,在日常生...

2. 艾葉的使用方法

3. 如何種植艾草

4. 端午節掛艾葉的來歷以及意義

5. 什麼是艾草插門及其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