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推經絡後皮膚癢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推經絡後皮膚癢

發布時間: 2023-09-08 08:51:32

Ⅰ 請問推拿過後夜裡腿會癢

可能抄過敏了

這表示體內有風邪和濕氣
中醫認為拔罐後皮膚瘙癢,是體內有風邪和濕氣的表現,屬於正常的病灶反應,說明病氣正在外排。比如,如果出現先痛後癢,一般認為是體內有火毒。如果在走罐的時候,出現風團(急性蕁麻疹),則是風邪所致。
或許是出現皮膚感染現象
拔罐後可能出現一些皮損現象,抵抗病菌能力會下降,如果不注意乾燥清潔,細菌、真菌會隨著傷口進入,引起皮膚感染,這樣也可能出現皮膚瘙癢的情況。
也許是拔罐過程中存在過敏現象
這個過敏有一部分是對於罐子材質的過敏而導致的,多數是瓷罐或竹罐,尤其是竹葯罐,由於葯物的熏蒸會有部分患者出現過敏現象。一般的玻璃管是不會出現過敏現象的,但如果拔的時候罐口太燙或拔得時間長了,會導致局部血液循環不佳,出現紅腫、水皰甚至破潰現象。

Ⅱ 蒸完桑拿之後做了一個背部推油,就一直癢是怎麼回事

這種情況有可能是皮膚過敏的問題,建議可以用嚴重時可以使用類固醇激素如強的松片治療,沒有好轉還是要去正規醫院檢查!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兩個:要麼身體疲倦,要麼心臟疲倦,學會放鬆,去空氣充足的地方。和朋友一起去參加聚會,瘋狂地玩一天,不要考慮不開心的事情〜玩累,洗澡,睡個好覺,睡個好覺,自然醒來,當然,如果您有不必要的東西,不要寫東西,開心就很重要。

平時還是要多休息,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祝你早日康復!

Ⅲ 敲打經絡癢癢是怎麼回事啊

屬正常現象,這是「氣到血未到」現象,過一段時間就好,類似有點發脹是氣血提升的反應

Ⅳ 推完經絡之後為什麼會癢

你說的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對推經絡所使用的介質比如油乳之類的過敏導致的。

Ⅳ 背部推經絡後癢起疙瘩怎麼回事

你這種情況要考慮跟過敏有關系。所以建議可以選擇抗過敏的葯物治療。

Ⅵ 為什麼推經絡會癢灸的時候不癢

濕氣、寒氣大的人:一通經絡就會身上癢,起小米粒。這個是很正常的現象來的,有些人的皮膚是比較的敏感的,所以才是會出現你這個瘙癢的現象出現的,等適應一段時間之後就是可以慢慢恢復正常的,盡量的是不能過度的用力推皮膚的。如果艾灸之後不癢沒有感覺你可能是開始艾灸的時候,這個過程主要是熱感的傳遞,也就是說你剛剛接觸艾灸,你對艾灸最初的認識就是發熱,有的人表現為局部皮膚發燙,也有的人表現為全身性的熱感,就好像有個小暖爐在熏烤自己的身體。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本身體內的濕寒比較重,所以在一開始艾灸的時候,對熱的感受力並不強,甚至有一部分人都皮膚都已經出現燙傷了,還沒有感受到這種熱力的傳遞,這主要是本事體質造成的。
我們都知道,艾灸的原理是通過調動我們身體的氣血直達病灶,來達到治病養生的目的,因此艾灸開始起效的時候,沖擊病灶耗費氣血比較厲害,身體短期內就會感覺供應不上,此時,有的人會表現出頭暈,有的人會感覺疲勞想睡覺,有的人甚至還會表現出失眠。
實際上這都是我們的身體在自我修復的一種表現,是我們的正氣和邪氣正在激烈對抗,而一定的睡眠可以提升身體的免疫能力,加快組織的修復。所以你不需要過於擔心,堅持一段時間以後,身體氣血慢慢充足了,就會逐漸好轉。

Ⅶ 艾灸後癢是怎麼回事_有哪些原因

最近經常聽到一些人說,做完艾灸後就會出現皮膚瘙癢,是什麼原因導致艾灸後癢呢?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艾灸後癢的原因,希望大家喜歡!

艾灸後癢的原因

艾灸後皮膚出現疹子,並且瘙癢難忍、心煩氣悶等症狀,在中醫學角度來說都是由於體內不同內臟部位的濕邪、寒邪、風邪作怪造成。例如蕁麻疹是脾虛之後濕邪堆積無力運化,與肝火化風之風邪狼狽為奸,行入血液,發作時不定位成片發作……其他所有西醫說各種不同症狀的皮疹、斑疹、丘疹、帶狀皰疹……都是濕邪為主的風邪、寒邪團伙,流竄搞破壞導致各種皮膚病

艾灸之後,艾灸之陽氣的滲透作用,由於肝、脾、腎之陽氣得到有效補充和恢復,功能加強,排毒和自愈能力加強。與病邪有了抗爭的勢力,使得病邪被趕出內臟、血液、和其他組織器官而走入皮膚,正在排出的時候,皮膚上會出現各種不同症狀的疹子,這就是中醫的排毒、排病反應。類似西醫所說的皮疹,有的瘙癢難忍,有的疼痛難受,有的流黃水,有的乾燥起皮……越是瘙癢,說明毒氣越重越深,對內臟、血液、器官損害越嚴重。病邪能深入到這種地步,也可以判斷病邪進入已久,可稱之為“年深固疾”之病。而往往此類患者還比較急躁,既然“年深固疾”,那就要給艾灸一段時間,給身體排毒一段時間,著急不得。

皮膚作用之一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器官,體內有任何病邪,人體自己先要通過皮膚排出,能排到皮膚的毒素,看著多麼可怕,那已經是沒有威脅了。中醫講:“任何疾病的發生,都先受制於內而後發於外”。只要能發出來,此病一定能痊癒,這就要看患者能否給病邪排出的機會。能否堅持到病邪完全排出。

在《明瘡瘍痛癢麻木論》中有這樣兩句話:“若人質肌膚附近火灼則為瘡,近火則痛,微遠則癢。痛者為實,癢者為虛,非為虛寒之虛,乃火熱微甚之意。”在這段文字中,作者拿人與火的距離說明痛和癢的關系。痛了,那是因為離火近;癢,那是因為離火遠。

因此,“癢”,是因為虛,不是身體虛弱,而是“火力”不足,也可以理解為陽氣溫煦得不夠。

艾灸有什麼作用

1、調和陰陽。人體陰陽的平衡是疾病發生和發展的根本。運用艾灸療法的補瀉作用,達到調和陰陽之功效。

2、溫通經絡,驅散寒邪。艾葉性溫加之點燃熏灸,使熱力深達肌層,溫氣行血。艾灸具有溫通經絡,散寒除濕、調理氣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3、行氣活血,消瘀散結。氣見熱則行,見寒則凝,氣溫則血行。艾灸為溫熱刺激,可使氣血協調、營衛和暢、血脈和利而行氣活血,消瘀散結。

但有不少人反應用過艾灸後皮膚瘙癢,這是你的身體所作出的反應。因為艾灸有很好的溫肌散寒、疏風解表的功效,將體內的風寒排出體外。若有此症狀,請連續使用艾灸療程,並配合清熱利濕服用,這些小紅疹會自動消失。

艾灸後的反應體現

1、有人艾灸出汗比較多:就是在艾灸的時候,感覺出汗,灸後出汗,這是一種排毒現象,一般會持續幾天或更久。

2、當有的人起紅疹,硬疙瘩,這也是排毒的一種表現。一般繼續艾灸,就會慢慢消失。

3、有人排尿特別多,是從尿道排出毒素的一種表現,此時應該多喝水,這些反應慢慢都會消失的。一般灸後尿頻的,多提示腎臟和泌尿系統不是很好;女性提示婦科會有問題。

4、有人出現拉肚子,而且排出的糞便極臭,這也是一種排病氣的反應。有這種反應的,一般胃腸有問題。

5、艾灸後皮膚發癢,說明體內有風邪,是風邪外排的一種表現。

6、有人會有咽喉腫痛,牙痛等,此時多喝水,或煮一點綠豆粥來喝,嚴重的可以停灸,等這些症狀過去後,繼續艾灸,可能還會有上述症狀發生,一般反復幾次後,就沒有了上火的症狀。

7、有人初次艾灸後,會有發燒的症狀,沒有關系,多喝水,可以再配合督脈和膀胱經刮痧或拔走罐都會退熱,而且降火氣。因為艾灸後,元氣聚集到臟腑的時候,病邪往往會自己找出路,這些出路不是我們設計好的,而是病邪自己的路徑。一般疾病在下肢排出的路徑是我們理想的路徑。

9、有人艾灸後會出現頭暈耳鳴,眩暈的,遇到這樣的反應,可以停下來,休息幾日;也可以在大椎點刺放血或刮痧,這反應會慢慢消失。

10、艾灸的走串,遇到這樣的很正常,也不要大驚小怪,有艾灸的通串就比沒有要好,經絡的通串,提示經絡疏通的是否通暢。

11、有婦科疾病的人艾灸後,有的會有褐色的分泌物,有的會有水樣分泌物,有的會有膿樣的分泌物,這些都是調整過程的排病反應。如果有肌瘤,積液,囊腫等婦科疾病,在經期的時候,會有爛肉,血塊,血水等排出,給疾病以出路。

12、艾灸後有的人會表現出肢體冰涼,這是寒氣用艾灸後在體表的反應,有的是臟腑內的寒氣表現在體表,這種反應在冬天和春天的季節更加嚴重,有這種反應的,說明身體陽虛的厲害。需要繼續艾灸,同時配合患處的刮痧,或按摩等輔助治療的方式,使寒邪盡快排出。

13、有人艾灸後想睡覺,有人又特精神:人體陰陽和諧才有睡眠,艾灸完以後機體會自我調節,不同的機體狀態會出現不同的結果,原來陽氣偏虛的灸補陽氣後會有睏倦感;原來陰氣偏虛的灸補陽氣後會更加精神。但是長期堅持艾灸後陰陽會歸於平衡,所謂陰中求陽、陽中求陰

艾灸的注意事項

1、要專心致志,耐心堅持: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徒傷皮肉,浪費時間。對於養生保健灸,則要長期堅持,偶爾灸是不能收到預期效果的。

2、要注意體位、穴位的准確性:體位一方面要適合艾灸的需要,同時要注意體位舒適、自然,要根據處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證艾灸的效果。

3、防火:現代人的衣著不少是化纖、羽絨等質地的,很容易燃著,因此,施灸時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時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滾脫落。用艾條灸後,可將艾條點燃的一頭塞人直徑比艾條略大的瓶內,以利於熄滅。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時要暴露部分體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溫時要防中暑,同時還要注意室內溫度的調節和開換氣扇,及時換取新鮮空氣。

5、要防止感染:化膿灸或因施灸不當,局部燙傷可能起瘡,產生灸瘡,一定不要把瘡搞破,如果已經破潰感染,要及時使用消炎葯。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應按先背部後胸腹,先頭身後四肢的順序進行。

7、注意施灸的時間:有些病證必須注意施灸時間,如失眠症要在臨睡前施灸。不要飯前空腹時和在飯後立即施灸。

8、要循序漸進,初次使用灸法 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劑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時間短一些,壯數少一些。以後再加大劑量。不要一開始就大劑量進行。.

9、防止暈灸 暈灸雖不多見,但是一旦暈灸則會出現頭暈、眼花、惡心、面色蒼白、心慌、汗出等,甚至發生暈倒。出現暈灸後,要立即停灸,並躺下靜卧,再加灸足三里,溫和灸10分鍾左右。

10、注意施灸溫度的調節:對於皮膚感覺遲鈍者或小兒,用食指和中指置於施灸部位兩側,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溫度,做到既不致燙傷皮膚,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Ⅷ 通經絡後皮膚有疙瘩癢是怎麼回事

你好你的情況有可能是過敏引起的,建議你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可以口服氯雷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