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中葯治療
葯方一:患了日光性皮炎,可取生石膏15克,大黃12克,薏苡仁10克,知母6克,太子內參10克,甘草容3克。水煎3遍,共得煎液600毫升,冷卻以後分3次服用,一般連服1~2周可愈。
葯方二:取千里光50克,大黃30克,將上葯放入70%酒精400毫升中浸泡一周後備用,用時可用棉簽蘸葯液塗擦患處,每天3~4天。適用於輕度日光性皮炎。
葯方三:取苦參、川椒、白礬、地膚子、蛇床子各30克,水煎取汁,先熏後洗患處,每天1劑,熏洗3次,每次約20分鍾。適用於輕度日光性皮炎。
葯方四:取石膏20克,生地15克,丹皮10克,龍膽草8克,銀花15克,連翹15克,大青葉15克,苡仁米30克,車前子(包煎)15克,六一散(包煎)15克,天花粉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天1劑,早、晚分服。適用於重症日光性皮炎,孕婦禁用。
『貳』 專家介紹如何治療皮炎濕疹呢
本病如果不進行治療不會自行好轉,並且治療本病的外用藥物也只能版緩解和控制病情,一權旦遇到了其他的刺激還是會再次復發。如果病情反復發作形成了慢性疾病,那麼使用外用薬治療幾乎不會有什麼效果。患了皮炎濕疹怎麼辦?治療本病最好採用中薬治療,內外結合治療可以有效的防止皮炎濕疹的復發。 患了皮炎濕疹怎麼辦?臨床中發現有些患者在病情發作瘙癢難耐時,用熱水沖洗皮膚。雖然這種方式會暫時的緩解瘙癢,但舒適的感覺只是暫時性的,事後只會越來越癢。這是因為熱水會使體內血液加速循環,刺激細胞釋放出更多的組織胺,所以瘙癢加劇。另外長時間的沖洗會使皮膚乾燥,而末梢神經敏感與興奮,連帶出現瘙癢的現象,患者的病情愈演愈烈。 患了皮炎濕疹怎麼辦?患了皮炎濕疹要首先找到病因,過敏源數本病的主要誘因,所以患者要先找出過敏源。但是由於皮膚接觸的東西太多,一時間很難找到病因。此時患者要所留意引起疾病反復發作的東西,記下來,如果幾次都是這同一因素,很可能就是皮炎濕疹的發病原因。對花粉過敏的患者要避免出現在花粉的地方,每到花粉的季節要戴上口罩。在使用某種化妝品後覺得皮膚瘙癢 ,這說明對化妝品中的某種成分過敏,最好立即停用。
『叄』 中醫治療濕疹方法
濕疹 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皮膚 疾病 , 中醫 也是治療濕疹的一種方法。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中醫治療濕疹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中醫治療濕疹
1、黑魚頭:用黑魚的魚頭放在瓦片上烤焦,碾成粉末,然後用麻油拌了塗在患處,效果挺好的。
2、蒼耳棵30克,蛇床子15克,白蘚皮15克,蒼術15克,苦參15克,生軍15克,黃柏15克,地膚子15克。水煎取濾液待溫涼後洗患處。每天1劑,早、中、晚各洗1次。
3、白術10克,雲苓15克,當歸10克,丹參15克,白芍10克,生地15克,地膚子15克,苡米30克,水煎服。
4、荊芥10克,白蘚皮15克,當歸10克,大黃10克,防風10克,百部10克,連翹10克。共炒研極細末,每次6克,飯後兩小時,滾水沖服,每日兩次。
5、黃芩6-10克,黃柏10克,蒼術10克,苦參12克,車前草15克,豬苓10克,水煎服。
6、取爐甘石30克,孩兒茶20克,冰片10克,共研成細末,貯瓶備用,有滲出液者可用上葯撒之,無滲出者用麻油調勻塗擦患處,每天2次。適用於急性濕疹。
7、取輕粉,密陀僧,冰片,雄黃,硫黃,蛇床子,黃柏,地膚子,蒼術,共研成細末,貯瓶備用,用時取葯粉適量,加食醋調成糊狀,塗擦患處。適用於頑固性濕疹。
8、生首烏15克、徐長卿6克、蟬蛻6克、金銀花6克、野菊花6克、苦參6克、生甘草5克、地膚子6克、白蘚皮6克、生薏米6克、茯苓皮6克、蒼術3克、茵陳6克、黃芩6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9、白蘚皮40克,地膚子40克,蛇床子40克(以上3味葯均研成細粉),爐甘石粉40克,青黛粉20克,香霜1500克。將葯充分調勻貯瓶中,用時每日3次外搽。
10、全蟲方 全蟲(打)6克,皂刺12克,豬牙皂角6克,苦參6克,刺蒺藜15克,炒槐花15克,威靈仙12克,黃柏15克,白蘚皮15克,川軍(大黃)15克。久煎,一日一劑,每兩服。
11、黃連10克,黃岑10克,煅石膏10克,煅甘石12克,冰片0.5克,共為細末混合備用。如皮膚糜爛流水則將葯末撒在患處,流水不多或沒破不流水時用香油調勻後外敷。
12、取大楓子50克,苦參50克,蛇床子15克,浮萍15克,荊芥15克,川芎15克,蒼耳子30克,仙鶴草30克,加水1500~2000毫升,煎沸15~20分鍾,濾取葯液,倒入盆中,趁熱熏洗患處,待葯液變溫時,可坐浴,每天2次。
13、歸尾5克,赤芍6克,乾地黃9克,川芎5克,丹皮6克,何首烏(潤腸通便)9克,胡麻仁5克,黃柏6克,白蒺藜9克,苦參6克,蟬蛻3克,紅花3克,蛇蛻3克。一日一劑,水煎,分兩次服。
治療濕疹外用 偏方濕疹外用偏方1、荊芥七葉一枝花方
材料:荊芥30克,七葉一枝花、苦參、大青葉、防風各15克
做法:鍋加適量水,放入上面5中材料,煮沸,去渣取汁,倒入專用盆中備用。
用法:每天1-2次,趁汁溫熱的時候熏洗患處。
功效:能夠祛風止癢,可以有效緩解濕疹症狀。
濕疹外用偏方2、仙鶴草方
材料:取鮮仙鶴草250克,或者干仙鶴草50-100克
做法:砂鍋放仙鶴草,加適量清水,煮沸後去渣取汁備用。
用法:用干凈的軟布蘸汁燙洗患處,一次20分鍾,每天早、晚各燙洗1次。
功效:適合滲出型濕疹
提示:燙洗前要煮沸葯汁,燙洗後要保持患處皮膚乾燥,不要接觸鹼性水液。
濕疹外用偏方3、夜交藤方
材料:夜交藤200克,白蒺藜、蒼耳子各100克,蛇床子、白鮮皮各25克,蟬蛻20克
做法:鍋加水5000毫升,加上面的材料煎煮20分鍾,去渣取汁備用。
用法:汁液太熱時,可以先熏一下患處,等變溫後,用干凈的軟布蘸汁洗患處,熏洗2小時後即可見效,每劑葯汁可以連用3-5次。
功效:消腫止痛
提示:葯汁要放在陰涼處,每次用前要煮熱。
治濕疹的蔬菜1、白扁豆
性平,味甘,亦葯亦食,能補脾胃、化 濕熱 。皮膚濕疹者食用,有葯療 食療 之效,有葯補食補之功。《葯品化義》載: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氣清香而不串,性溫和而色微黃,與脾性最合。皮膚濕疹患者,常食白扁豆,脾健運而濕熱去,有利於治好濕疹頑症。
2、綠豆
性涼,味甘,有 清熱 、祛暑、利水、 解毒 的作用。古代醫家認為它可以主丹毒煩熱,風疹,治痘毒,療癰腫痘爛等皮膚疾患,均借其清熱利水解毒之力,急性皮膚濕疹者食之,有助於祛濕清熱。
3、冬瓜
性涼,味甘淡,有利水和清熱作用。《本草從新》說它能利濕去風,故對急慢性濕疹者有益。
4、瓠子
性寒,味甘,能清熱利水濕。有醫葯書中說它治瘡毒,皮膚濕疹也可以說是一種瘡毒之病,食用瓠子清利濕熱則濕疹可愈。《滇南本草》載:治諸瘡膿血流潰:瓠子用蕎麵包好,以火燒焦,去面為末,服之。這與頑固性濕疹伴感染相似。簡單有效的食法以煎湯服用為宜。
5、絲瓜
性涼,味甘,皮膚濕疹者宜常食之,可以起到清熱、涼血、解毒的效果。《 醫學 入門》中曾說:治男婦一切惡瘡,小兒痘疹餘毒,並乳癰、疔瘡。這類病症,多因濕熱為患,同皮膚濕疹一樣,食用絲瓜,均能達到去濕熱、解濕毒的目的。
6、西瓜
性寒,味甘,有清熱、解暑、利小便的作用,皮膚濕疹者宜食,可使濕熱之邪從小便而去。亦宜用西瓜皮煎水代茶飲,同樣可以收到清利濕熱的效果。
7、山葯
性平,味甘,功在補脾胃、健脾運。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主運化水濕,皮膚濕疹患者緣於脾失健運,濕熱內生。常吃山葯健脾胃而水濕漸化。一年四季,均宜食用,炒食煮食或煎湯皆可。
『肆』 老中醫治療濕疹最有效的方子,太神奇了,一治一個准
濕疹 是一種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嚴重瘙癢的皮膚病。
濕疹一般可分為 急性濕疹 , 亞急性濕疹 , 慢性皮疹 ,3種類型,急性濕疹常有紅斑、疙瘩、水皰、侵蝕、滲出物等,易引起細菌感染,甚至導致淋巴管炎、發熱性皮膚病如毛囊炎,亞急性濕疹,炎症比急性濕疹輕,但病程可長,不及時治療可演變成慢性濕疹。慢性濕疹可以從急性、亞急性發展,或者在一種情況下可能是慢性的,但無論哪種類型的濕疹具有相同的特徵,它在夜間都比白天非常癢。發癢,雖然濕疹不屬於任何重大疾病,但由於其劇烈的瘙癢和炎症很容易影響人們的生活,所以當濕疹出現及時治癒時,這是每個人所希望的。
有很多方法可以治療濕疹。哪種中葯可以用來治療濕疹?現在讓我們與您分享5種可用於治療濕疹的中葯。這些葯物可以與其他葯物一起使用,也可以單獨使用。
一、 Purslane:根據《國家中草葯匯編》,馬齒莧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癰和痔瘡,濕疹,丹毒,蛇咬等。很常見,農村人經常用它來外部粉碎治療癰和痔瘡。另一種用途是洗滌水以治療各種皮膚病。
濕疹、接觸性皮炎: 取200克新鮮馬齒莧,洗凈切碎,加水1000ml,煮沸,當水溫降至40℃左右時,用毛巾痰液沖洗患處,每日3次;或者用紗布浸漬將液體濕潤地施加到受影響的區域也可以在外部使用新鮮的馬齒莧。
二、白蘚皮:白蘚皮,又稱白鮮皮,據中國葯典》號,白鮮皮有清熱利濕,祛痘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濕熱瘡,濕疹,痤瘡疤痕等。白鮮皮通常用於治療伴有地膚濕疹,蛇床子,苦參等的肛門濕疹。
濕疹: 白鮮皮,加水300ml,煎水,當水溫降至40°C左右時,用毛巾痰液沖洗患處,每日3次,根據實際情況,增加白鮮皮的用量。
三、紫草:根據中國葯典》》,紫草具有涼血,促進血液循環,排毒和皮疹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黃斑,麻疹,瘡,濕疹,水和火燒傷。根據相關臨床研究,使用甘草油輸液治療女性生殖器濕疹、侵蝕、潰瘍等,應用紫草油後3~5天即可見效,現在許多濕疹膏用於治療紫草。
濕疹: 紫草經常與油一起製作紫草或使用其提取物,但它也可以通過用紫草洗滌來治療濕疹。
四、土茯苓:根據《國家中葯匯編》,土茯苓具有清熱解毒,利濕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梅毒,類風濕性關節痛,腫脹毒,濕疹,皮炎等疾病。皮膚、紫草、軟木等中草葯也可單獨使用。
濕疹: 取200克,加水1000ml,煎水,當水溫降至40℃左右時,用毛巾蘸液沖洗患處,每日3次,或直接沖洗患處。土瑕疵,也熬煮土茯苓服用,土茯苓是治療皮膚病最常用的中葯。它可以治療各種皮炎。即使是梅毒治療梅毒也可以達到90%。
五、苦參(Sophora flavescens):根據中國葯典》號,苦參(Sophora flavescens)具有清熱利濕,殺蟲的功能。它可用於治療水腫和瘙癢,濕疹,濕瘡,皮膚瘙癢,蕁麻疹和外部毛滴蟲病。炎症是一種用於治療皮膚病的傳統中葯。然而,由於苦參的毒性很小,劑量不應太大,通常的口服量不應超過9克。
濕疹、瘙癢: 苦參20克,水300ml,煎水,當水溫降至40℃左右時,用毛巾蘸液沖洗患處,每日3次,根據實際情況,加大sophora和水的數量,許多老中醫醫生喜歡使用苦澀治療皮膚病。它也是速效最快的中葯,但應該注意的是,由於其毒性小,不應大量服用。例如,在使用過程中,節奏並不完整。、呼吸、脈搏匆忙、如果您因抽搐中毒,應立即就醫。
『伍』 得了濕疹中葯可以治療嗎
濕疹一般與中醫之濕熱有關。和免疫功能,精神過度緊張,情緒感染均有關。濕疹分為兩種,急性濕疹以及慢性濕疹。建議使用草本配方的-潤安舒潔霜-,堅持按時塗抹即可。並應從飲食上調節,忌食辛辣剌激食品,忌油膩,忌飲酒,忌海鮮,忌腥葷及發物,保持大便通暢,保持情緒舒暢等。
濕疹的中醫治療方法
1、溫水泡澡:皮膚炎患者可以洗澡,但需用溫水洗,這樣能減少感染的機會,並有助於軟化皮膚。但應避免過熱或過冷的水。注意:用溫水泡澡不等於熱敷,時間不能過長。熱敷不適於濕疹。
2、冰敷療法:冰敷有助於緩解接觸性皮膚炎所引起的皮膚癢。將牛奶倒入一杯冰塊巾,靜置數分鍾。將此牛奶倒在一塊紗布墊上或薄棉布上,敷在皮膚癢的部位,2-3分鍾。如此重復10分鍾。如果此方法無效,應盡快看醫生。
3、中醫中葯:中醫中葯治療濕疹的方法很多,根據不同期的表現,治療也不同。
4、針灸療法:常選用的穴位有曲池、足三里、委中、血海;耳針穴位如肺穴、神門、皮質下及內分泌穴等。
5、食療方法:生米仁5克,荸薺10枚去皮切片,加水煮服,每日1次,連服10天,就可以緩解濕疹的症狀。
6、中醫偏方:苦參研末,紫皮大蒜掐爛成泥外敷患處,1日3次。冶慢性濕疹效佳。
7、拔罐療法:每周一次拔罐,可去除體內濕毒。
治療濕疹的土方法
1、金銀花水或蘇花水有退疹作用。但很容易打亂胃腸道內正常菌群失調,引起食慾不振,慢性腹瀉或便秘。應屏棄這種陋習,更不要經常給寶寶喝。
2、米湯洗臉副作用少,對於脂溢性皮炎效果良好。可是退疹效果不確切,但還是建議家長試一試。
3、取一根燈芯草,然後將其泡在香油中,片刻後將燈芯草取出,用鑷子夾一段然後將另一端點燃放於濕疹部位以及邊緣區,等燃盡後再將其取出,對傷口進行消毒處理。
4、取燥濕清熱的苦參,清熱的白鮮皮以及地膚子適量,將其放於鍋中以水煎煮,半個小時候取出,用其葯液對患處擦洗,每天盡量多擦洗幾次,可以止癢,再在傷口處塗沒葯,以收斂瘡口。
5、取陳醋適量,與樟腦丸一個,將其泡在陳醋內3天後擦洗患處,每日使用三次,對濕疹治療有不錯的效果。
6、將玉米須燒成灰研末,之後用香油攪拌外敷濕疹患處,也是治療濕疹土方法之一。
7、外搽韭菜汁,韭菜內含胡蘿卜素、維生素B、維生素C及鈣。磷、鐵、蛋白質、纖維素等。韭菜還有解毒祛濕的功效,故韭菜汁外搽可治濕疹。
『陸』 患有濕疹在中醫方面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嗎
1、溫水治療:濕疹患者用溫水洗澡,這是一種比較有用得方法,因為這能夠幫助清潔細菌,軟化皮膚,但這又不是簡單的溫水洗澡而已, 因為洗完澡後塗上一些乳液,這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保持水分,不讓水分白白流失,另外注意的是患有濕疹不過熱或過冷的水洗澡。
2、食物治療:享受溫水的沐浴之後,我們還可以通過食物來治療,比如可以用新鮮的蓮藕和胡蘿卜,將這兩樣東西都變成汁, 然後添加蜂蜜飲食。這能夠很好的治療血虛風燥型濕疹,同時有助於潤腸養肺。
3、注意穿著:濕疹常常爆發的夏季,因為這個季節比較濕熱,細菌容易滋生在人體身上,所以對我們的穿著要求比較高,相信沒人會在夏季的時候穿上棉衣, 也不要穿不透風的長袖,我們應該穿的是一些棉質和柔軟的衣服,這樣有利於避免皮膚瘙癢,通風透氣的衣服在這個季節不可少。
4、局部治療:對症選用適當的劑型,外用葯物應根據需要及皮疹特點,選用清潔、止癢、抗菌、抗炎、收斂及角質促成劑等,例如-潤安舒潔.霜。
5、內治治療法:濕疹的治療目的在於抗炎、止癢。常用的有抗組織胺葯、鎮靜安定劑。對用多種療法效果不明顯的急性泛發性濕疹患者可考慮短期使用皮質類固醇,一旦急性症狀被控制後即應酌情減量撤除,以防長期使用激素引起的不良反應。有感染時應考慮加用相應的抗生素。
6、針灸治療:常選用的穴位有曲池、足三里、委中、血海;耳針穴位如肺穴、神門、皮質下及內分泌穴等。
7、生活習慣:只有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會在治療過程中有更好的成效。同時還需注意每天按時休息,不要經常熬夜,如果濕疹情況加重,應該立即送往醫院治療,以免對身體造成更大的傷害。
『柒』 皮炎濕疹的治療方法
中醫認為,風邪、濕邪、熱邪、血虛、蟲淫等為致病的主要原因,草本霜治療以疏風祛濕、清熱解毒、養血潤燥、活血化瘀為原則,以達到驅邪扶正止癢治癒之功效,也可以使用以下方劑:
【方一】黃芩6-10克,黃柏10克、蒼術10克、苦參12克、車前草15克、豬苓10克,水煎服。
【方二】濕康寧內含白鮮皮、地膚子等有效成分,塗於患處。
【方三】土茯苓15-20克,苡米30克,木通10克,蒲公英20克,甘草3克,水煎服。 含皮質激素葯物的皮膚局部副作用最明顯的是葯物依賴性皮炎和反跳性皮炎。葯物依賴性皮炎指濕疹不能停用皮質激素類葯物。反跳性皮炎指皮質激素外用後,濕疹病情可以迅速好轉,一旦停葯後,在一兩天內用葯部位(特別是面部)可發生赤紅、觸痛、瘙癢、裂口、脫屑,以致發生膿皰,濕疹更加嚴重,當重新使用激素後,病情很快好轉;如再停葯,反跳性皮炎再發,而且比以前更嚴重。
長期大量外用激素還可經皮吸收進入血運循環,引起糖尿病、高血壓、骨質疏鬆、無菌性骨質壞死、肥胖、多毛、痤瘡、鈉瀦留、水腫、血鉀降低、月經紊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病症。較長時間或短時間大劑量注射或內服激素,可對腎臟本身造成一些損害,如加重腎小球疾病蛋白尿、加重腎小球硬化、易致腎鈣化或腎結石,誘發或加重腎臟感染性疾病、引起低鉀性腎病與多囊性腎病等。較長時間給予較大劑量的激素還會引起機體糖、蛋白質、脂肪及水電解質等一系列物質代謝紊亂與體溫調節紊亂,會破壞機體的防衛系統和抑制免疫反應能力,嚴重抑制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因而可引起一系列更嚴重的副作用和並發症,有些並發症可以直接威脅到病人生命。 首先應該清楚濕疹是怎麼發病的,得病原因是什麼。在臨床上濕疹很常見,一般認為此病的發生與變態反應有關,是常見的過敏性疾病。患者自身就是過敏性體質,再加上多種原因的刺激下才會發病,它不是傳染病,不具有傳染性,所以人們不必擔心會傳染給其他人或與患者接觸會被傳染的問題。
雖然濕疹不傳染,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也應格外注意,我們應積極的避免內外因素的改變或作用,從而簡單有效的避免疾病的發生。從疾病的病因分析,我們應著重從兩個方面避免疾病的發生,即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從內部因素講,我們應保持良好的心情,積極鍛煉身體,提高自身的身體體質等。對於過敏體質者,在日常生活中應盡量避免食用、接觸易致過敏的食物、物質。就外部因素而言,應保持生活環境的清潔,避免將易致敏的化學物質暴露於環境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