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特應性皮炎,為何出汗時瘙癢加重
出汗時瘙癢加重 ,是令很多特應性皮炎(濕疹)患者心煩的事情,其實這個現象也是Hanifin&Rajka診斷標准里診斷特應性皮炎眾多次要條件的一個。
汗液其實本身有著重要的生理功能,維護著我們的皮膚穩態,可以起到溫度調節、皮膚水分調節,同時有排泄功能及免疫功能,汗液中含有天然保濕因子(比如乳酸、尿素等),可以保護皮膚角質層水合避免過於乾燥; 同時它含有抗菌肽、免疫球蛋白A等,讓我們的皮膚避免頻繁遭受感染。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汗液有保濕功能,又能避免感染, 為什麼特應性皮炎的朋友出汗的時候反而會瘙癢加重呢?
出汗過多的時候會導致皮膚過度水合,尤其是皮膚皺褶部位會更明顯,如果反復摩擦刺激更容易造成皮膚受損,此時反而容易繼發感染,另外,出汗過多還會讓汗孔閉塞以及角質層脫落,部分人還可能誘發出痱子,這些也會導致瘙癢。
特應性皮炎的患者出汗能力是下降的,也是出汗變少,這樣就會讓皮膚乾燥,還會讓熱量滯留,更容易導致瘙癢。
另外,特應性皮炎的人群往往存在汗孔閉塞,也會讓皮膚乾燥和皮膚溫度升高,此時瘙癢加重。
而且,研究發現,特應性皮炎的患者的汗液容易滲漏到真皮中,而汗液含有各種蛋白酶、組胺、鹽、LL-37 和受污染的皮膚表面抗原(比如皮膚定植的馬拉色菌),此時容易引起皮膚的刺痛和瘙癢。
除此之外,目前發現AD患者的汗液葡萄糖是升高的,它可以破壞皮膚表面的穩態,擾亂皮膚表面微生物定植,從而導致瘙癢的發生。
好了,這下大致明白了,其實出汗對維護皮膚穩態很重要,沒必要刻意避免出汗,但是鑒於出汗的確可以加重AD患者瘙癢,那麼就可以採取一些手段,尤其是避免汗液長期呆在皮膚表面,而且多項研究表明,出汗後淋浴可有效緩解症狀,如果皮膚表面殘留過多的汗水,可以將其沖走或擦掉(避免過度擦拭),然後根據不同的季節選擇合適的溫和無刺激的保濕劑外塗可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參考文獻:
1、Murota, H, Yamaga, K, Ono, E, Murayama, N, Yokozeki, H, Katayama, I. Why does sweat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itch in atopic dermatitis? Exp Dermatol. 2019; 28: 1416– 1421.
2、Tamagawa-Mineoka R, Katoh N. Atopic Dermatitis: 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omplicating Factors. Int J Mol Sci. 2020;21(8):2671. Published 2020 Apr 11.
② 特應性皮炎病人飲食上需要注意哪些
最好不要吃:雞蛋清、牛奶,其次是小麥、魚、黃豆、花生、蝦和蟹等海鮮類的。如果本身就對某種食物過敏,也不要吃了。不要去空氣不好,灰塵多的地方。
③ 特應性皮炎的日常防護方面需要注意什麼
特應性皮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復發性、炎症性皮膚疾病,治療葯物非常有限,所專以日常護理非屬常重要。
皮膚保護:注意皮膚的日常清潔,清理掉皮膚表面的有害細菌、污染物、過敏物質等等;洗澡後立刻塗抹保濕霜保存皮膚水分,避免皮膚乾燥。
過敏防護:選擇無刺激(不含表面活性劑)低敏配方的清潔劑(ph值在5.5-6之間)來清洗清潔皮膚,避免皮膚表層的脂質和蛋白被破壞。選擇溫和保濕效果好的護膚產品,鎖住水分,防止毛孔堵塞。
葯物治療:程度嚴重的特應性皮炎患者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選擇正確的治療葯物。此前,賽諾菲攜特應性皮炎靶向生物制劑Dupixent在第二屆進博會亮相,受到廣泛關注。Dupixent可快速持久地改善特應性皮炎患者的皮損程度和瘙癢症狀, Dupixent是一種預填充注射劑,患者在接受初始負荷劑量後,可自行給葯,每2周1次,可以與局部外用糖皮質激素聯用,也可以單獨使用。
④ 什麼是特應性皮炎特應性皮炎有什麼特徵
特應性皮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復發性、炎症性皮膚疾病,症狀通常表現為專以炎症和瘙癢為主的慢性皮疹屬。中重度特應性皮炎患者通常全身絕大部分皮膚受累於紅疹,引發強烈持續的瘙癢、皮膚乾燥、結痂、滲液。
目前常用葯是局部外用糖皮質激素類葯物,激素能夠有效緩解、控制瘙癢,但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毛囊炎,皮膚增厚,局部感染,塗抹部位接觸性皮炎,色素沉著。全身性的口服激素副作用更大:肥胖,骨質疏鬆,感染風險,血壓升高,停葯後可能反跳 (下次發作需要更大劑量),免疫力下降,依賴性等。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激素。
此前,賽諾菲攜特應性皮炎靶向生物制劑Dupixent在第二屆進博會亮相,受到廣泛關注。Dupixent可快速持久地改善特應性皮炎患者的皮損程度和瘙癢症狀。 安全性高且耐受性好,適合長期使用。
⑤ 特應性皮炎應該如何治療
大部分患者在適當地護理皮膚及改變生活習慣後,都會發現皮膚有了顯著的改善。 醫生對於特應性皮炎(濕疹)治療主要有兩個目標: ◆ 以葯物治療來控制炎症; ◆ 防止惡化;培養日常護膚習慣和避免接觸影響免疫系統並誘發「瘙癢-搔抓」循環的致敏物質。 患者和家屬必須留意皮膚對治療的反應,並找出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2)葯物治療現時治療濕疹的方法大致可分為外用葯物及內服兩種: ◆ 不含類固醇的外用葯膏 在過往50年裡,一般用於治療特應性皮炎(濕疹)的外用葯物不外乎是一些含有類固醇成份的葯膏。而第一代的非類固醇的外用葯物是醫學界的新突破,稱「局部免疫調節劑」,如他克莫司軟膏;適用於兩歲或以上的患者。這一類新的免疫調節葯物不但能有助控制炎症,更因不含類固醇而不會引致皮膚變薄等副作用,故能保持皮膚肌理,但有部份患者會在使用後的首數天出現灼熱或瘙癢的感覺,不過這些感覺會隨著病情的改善而逐漸消失。 他克莫司軟膏(普特彼/Protopic)是全世界第一種非類固醇局部外用葯膏,能有效治療中度至嚴重程度的特應性皮炎(濕疹)。新一代的非類固醇外用葯物改革了特應性皮炎(濕疹)治療,提供一種有效、耐受性高的非類固醇選擇。 ◆ 含類固醇的外用葯膏 類固醇乳霜和軟膏能有效地控制皮膚發炎,所以在多年來被廣泛地用於治療特應性皮炎(濕疹)和其它自身免疫疾病經。由於類固醇葯物有很多不同的種類及強度,醫生會考慮患者的年齡、要治療的皮膚部位、病徵的嚴重性,而決定哪一種葯物(乳霜或軟膏)的治療最為有效。所以,患者必須向醫生請教,並遵照醫生的指示用葯。使用不當或長期使用類固醇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例如使皮膚變薄、令皮膚抵抗力變弱及使其容易受細菌感染、引致皮膚上產生擴張痕或暗瘡。倘若身體吸收過量的類固醇,甚至令兒童生長延滯而影響高度;亦可能會影響腎上腺分泌、削弱抵抗力,令骨質疏鬆。若不當地於眼部四周使用類固醇的話,可能有機會並發白內障,所以使用時要加倍留意。 ◆ 口服或注射類固醇 對於一些程況特別嚴重的特應性皮炎(濕疹)患者,若局部類固醇起不了效用時,醫生會處方口服甚至注射式的全身性類固醇治療法,而最常用的全身性類固醇是強的松。這種葯物,通常會產生較大的副作用,如皮膚損害、骨質疏鬆、高血壓、高血糖、感染和白內障,所以一般只是用於嚴重的特應性皮炎(濕疹)或有抗葯性的情況,並只給患者短期服用。不遵照醫生指示或不適當地用葯,例如突然減葯或停用,可能會造成危險。 ◆ 抗生素 抗生素可分為口服和外塗葯膏兩種,但口服抗生素通常較為有效。如濕疹復發甚互皮膚受細菌感染,醫生會根據狀況而處方抗生素葯物治療。 ◆ 抗組織胺葯 抗組織胺葯能減低皮膚瘙癢程度。傳統的抗組織胺葯會令人昏昏欲睡,可在睡前服用,幫助睡眠及減少患者晚間搔抓患處。 ◆ 其它 患有嚴重特應性皮炎(濕疹)的成人,當其它治療都沒有效用時,醫生會處方全身性抑制免疫系統的葯物,如環孢素、甲氨蝶呤或硫唑嘌呤。這些葯物阻止部分免疫細胞的製造,並抑止其它細胞的活動。環孢素等葯物的副作用包括高血壓、惡心、嘔吐、頭痛、刺痛或麻痹,並可能增加患癌及感染的機會。停葯後更有復發的可能性。由於口服/注射式類固醇和免疫抑制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只有在病情嚴重時才會使用,並且使用的時間應盡量短。 少數的患者如家中治療無效,則可能需要留院數天以接受加強治療。 紫外線A或B光波獨立或合並使用可以有效治療較年長兒童(十二歲以上)的輕微至中度皮膚炎。獨立使用紫外線無效時,可合並使用紫外線和葯物治療,稱為PUVA。這種治療可能出現的長期副作用包括皮膚過早衰老和皮膚癌。假如醫生認為光線療法對特應性皮炎(濕疹)病徵有效,醫生會使用最低的強度,並小心觀察皮膚。 3)適當地護膚 適當護膚亦是有效控制特應性皮炎(濕疹)方法之一。洗澡後應讓皮膚自然風干,或用毛巾輕輕印干,避免磨擦或猛力揩擦。平時應經常性地塗上保濕軟膏/乳霜以保充及鎖住皮膚的水份,防止肌膚變干。 4)避免接觸刺激物和致敏原 (責任編輯:崔悅)共找到 個相關網頁.
⑥ 特應性皮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由於特應性皮炎的病程長,易反復,因此,其治療原則以恢復皮膚的正常屏障功能、尋找並去除誘發和或加重因素、減輕或緩解症狀為主要目的。
1、 避免誘發和加重因素
盡量避免一切可能的刺激。應盡量穿棉製品衣服,以寬松為宜,勤換衣物和床單等生活用品,避免用力搔抓和摩擦;避免過度清洗皮膚,尤其是燙洗和過度使用肥皂;注意保持適宜的環境溫度,減少汗液的刺激;注意保持清潔的生活環境,減少如屋塵、蟎、動物毛、花粉、真菌等變應原;注意觀察對所進食物的反應,避免食入致敏食物。
2、恢復和保持皮膚屏障功能
糾正皮膚乾燥,保護皮膚屏障功能和止癢是治療特應性皮炎的關鍵措施。在急性期,每日用溫水泡浴1~2次,在增加濕度的同時還有利於減少滲出,去除痂皮和殘留葯物;慢性期可每日泡浴1次。
不論是在急性期還是在緩解期,潤膚劑和(或)保濕劑的應用極為必要,應至少每日外用(多主張全身使用)1~2次,尤其是在沐浴後應即刻使用,以保持皮膚的水合狀態而保護屏障功能和減輕瘙癢症狀。
3、中醫辯證治療
特應性皮炎(AD)又名遺傳過敏性皮炎、遺傳過敏性濕疹、異位性皮炎等,是一種具有遺傳傾向的過敏性皮膚病,屬於I型、IV型並發的變態反應,在臨床上分期:嬰兒期、兒童期、成人期3個階段。臨床治療纏綿難愈,且易復發。與祖國醫學提及的「四彎風」、「奶癬」、「頑癬」等相似。一般認為AD發生是由於先天稟賦不足,食五辛發物,遺熱於胎兒所致;或後天飲食失調,致脾胃虛弱,濕從內生,外感風、濕、熱邪,郁於皮膚腠理而成本病。病因以內因為主,不外濕、熱、風三者。治宜健脾利濕,清熱祛風止癢。病久宜滋陰除濕止癢。
⑦ 患有特應性皮炎的人,應該如何度過秋燥
患有特應性皮炎的人,應該如何度過秋燥?
特應性皮炎症又稱異位性皮炎、遺傳過敏性皮炎,是一種慢性復發性、瘙癢性、炎症性皮膚病。全世界范圍內5~20%兒童患該病,我國該病發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趨勢,整體上男性高於女性,城市高於農村。特應性皮炎最突出的三大症狀:皮膚乾燥、皮疹、劇烈難耐的瘙癢。
特應性皮炎四大鬧心之處:
鬧心之一:具有遺傳傾向。
多數患者家族中有過敏性哮喘或過敏性鼻炎等病史,本質上是一種遺傳基因在搗亂。
鬧心之二:病程長。
特應性皮炎症狀可發生於嬰兒期、兒童期、青年期或成人期,伴隨貫穿一個人前半生。嬰幼兒期最常見面部濕疹,兒童期皮疹多分布於肘膝屈側、頸側等處。成人期皮疹可見皮膚肥厚,表面細鱗屑附著和色素沉著。
鬧心之三:動不動就發作。
神經精神因素、感染、氣候及生活環境都可加重病情。瘙癢和摩擦導致瘙癢-搔抓-發疹-瘙癢的循環。
鬧心之四:危害多。
皮疹瘙癢,影響患兒睡眠和生長發育;皮疹影響外觀,患者背負心理創傷;患者日常飲食及戶外活動受限;反復發作增加家庭經濟負擔。
總之,特應性皮炎嚴重困擾著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影響生活質量,治療積極預防治療和護理,才能控制症狀,逐漸遠離困擾。
積極治療異位性皮炎
首先,要注意避免各種刺激因素,減少復發。如室溫不宜太高,平時注意防曬,穿棉質內衣,加強日常潤膚,少用洗滌產品,清淡飲食。
其次,最常見的治療葯物是持續保濕基礎上皮損處加用糖皮質激素制劑。通常根據患者病情及皮損部位合理選用強度合適的激素制劑,激素葯物根據效能分級分為弱效、中效、強效、超強效,只要針對病情、皮損部位,不同年齡選擇不同強度的激素軟膏,可發揮激素的強大抗炎、抗過敏作用,同時又能盡量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
激素的過度使用才是副作用產生的主要原因,所以要在症狀可控的前提下,盡可能選擇安全性高、效能低的激素制劑。對於兒童皮膚和成人面部皮膚、皺褶部位,優先使用不含鹵素的弱效激素,如地奈德乳膏(力言卓)等,皮損控制後逐漸減量、停用。
如果急性期並發感染時,需要同時外用甚至口服抗菌葯物。
特應性皮炎患者多伴有皮膚屏障功能受損,潤膚保濕劑長期規律使用可緩解皮膚乾燥,減輕瘙癢,一般以不含香料、成分簡單的產品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