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皮炎是怎麼引起的
皮炎是神經功能失調,產生癢覺,誘發搔抓而引起的皮膚繼發性炎症,臨床表現為皮膚苔癬樣變的反復發作。
『貳』 引起皮炎的原因
皮炎是一個廣義的概念,但在皮膚病學中,它主要是指與過敏相關的皮膚炎症,稱為過敏性皮炎。這種炎症主要是急性發作,可大面積全身長,也可小面積發作。當然,在不同的部位,也叫不同的病名。例如,頭皮脂溢性皮炎與皮膚敏感、內分泌失調等因素有關;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與長期使用激素軟膏或含激素產品有關;頸部或眼瞼神經性皮炎以苔蘚樣變及瘙癢為特徵,與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有關。可以到醫院皮膚科看看,黃 州中西結合皮膚科可以
『叄』 手指間根部縫隙發紅發癢是怎麼回事
手指間所出現的紅,就是由於我們在工作的過程中導致中間接觸部分氧氣成分不夠而出現的一種真菌感染,需要適當的用空氣來乾燥才可以。
『肆』 寶寶該怎麼預防,特應性皮炎呢
過敏性皮炎,網路解釋是由過敏原引起的皮膚病,主要指人體接觸某些過敏原而引起的發紅、瘙癢、風團、脫皮等皮膚病。過敏性皮炎主要有兩種:接觸性皮炎和化妝品性皮炎。嬰兒過敏性皮炎主要是後者。
特應性皮炎患者如何使用潤膚劑?
輕度皮炎:先大面積使用潤膚劑,再局部使用。
中度皮炎:如果特應性皮炎患者出現嚴重的炎症反應,直接使用潤膚劑往往是無法忍受的。單獨使用潤膚劑而不進行有效的抗炎治療,會顯著增加播散性細菌病毒感染的風險。因此,皮炎得到控制和緩解後,可以在保持用葯的同時,大面積多次使用潤膚劑。
葯物治療;
糖皮質激素
目前,外用糖皮質激素仍是治療和控制特應性皮炎的主要方法。可根據病情、病期和部位選擇不同的劑型。通常不出現耐受性,效果差與葯物強度選擇不當有關。
如何使用糖皮質激素:
1每天發作兩次,待皮損完全消退後,減為每周兩次,結合保濕。
2面部和頸部用弱、中效激素治療不超過一周,然後間斷使用或用他克莫司替代。
3在大規模局部應用糖皮質激素之前,應控制全身用葯。
『伍』 犬貓特發性皮炎
犬貓特發性皮炎臨床症狀
犬的特應性皮炎是由於吸人變應原引起,故此病又稱吸入抗原過敏或吸入過敏性皮炎。約10%的犬易患本病,大麥町的發病率較高。
病犬具有產生大量反應素抗體(IgE)的遺傳傾向。由吸人變應原如花粉、黴菌、皮屑而引發本病。任何年齡的犬都可發病,但1~3歲多發。貓和犬的耳和面部也可見到與昆蟲叮咬有關的過敏性皮炎。
犬貓特發性皮炎的發生有一定的季節性,但慢性特應性皮炎常年可發病。在貓與吸人性過敏原相比,食物性過敏原是皮膚損害更常見的原因。患犬常舔嚼趾部和腋下,尤其是無毛部位和汗液過多部位更為明顯。皮膚損害可因舔嚼、抓搔和繼發細菌感染而加重。形成苔蘚性紅斑。有時可見結膜炎、鼻炎和打噴嚏。貓的特發性皮膚損害表現為粟疹或大面積局部性反應。
爪爪博士建議
1、針對犬貓出現的過敏性皮炎症狀,可以使用馬來酸氯苯那敏片止癢抗過敏,犬:2~4mg(半片/一片),貓:1~2mg(四分一片/半片)。
2、皮膚繼發性細菌感染需要使用膚諾恩皮膚噴劑抗菌消炎,促進皮膚修復,使用時噴至患處濕潤,每天3-5次,連用5-7天。
3、搭配氧化鋅軟膏抗菌收斂,促進皮膚患處癒合,用棉簽取適量塗抹於寵物的問題皮膚上即可。
4、對應結膜炎症狀可以使用郎多清滴眼液清洗和護理眼睛,1天2次,每次3-5滴,連用3-5天。
5、犬貓出現季節性過敏皮炎應該減少外出,避免一次性大量接觸花粉等過敏原,找到過敏原然後進行循序漸進的接觸適應,部分犬貓可以通過這個方法治癒。
犬貓特發性皮炎治療方案
治療關鍵是管理上盡量避免又有害抗原接觸,可用低至敏性的方法治療。
適量誘發變應原,每隔月1次,大約60%有效。
潑尼松龍(犬遺傳性過敏症),犬:0.5毫克/千克,口服,每日2次,連用5~10天,後逐減;貓:1~2毫克/千克,口服,每日1次,連用5~10天,後逐減。
『陸』 接觸性皮炎是怎麼得的
你好!以下答案供你參考
(一)發病原因
分為兩大類:
1.原發性刺激該類物質無個體選擇性,任何人接觸後均可發生,且無潛伏期,是通過非免疫機制而直接損害皮膚。當去除刺激物後炎症反應能很快消失。如強酸強鹼,任何人接觸一定濃度、一定時間,於接觸部位均會出現急性皮炎。另一種為長期接觸的刺激弱的物質,如肥皂、洗衣粉、汽油、機油等,多為較長時間內反復接觸所致。這和原發性刺激物的性質和物理狀態、個體因素如皮膚多汗、皮脂多、年齡、性別、遺傳背景等及環境因素有關。
2.變態反應主要為Ⅳ型變態反應,是細胞介導的遲發型變態反應。當初次接觸變應原後不立即發病,經過4~20天(平均7~8天)潛伏期,使機體先致敏,再次接觸變應原後在12~48h左右即發生皮炎。
(二)發病機制
1.具有原發刺激引發接觸性皮炎的物質是通過非免疫機制而直接損害皮膚。
2.發生的過程一般分為兩個階段:
(1)致敏階段:是從最初接觸抗原到淋巴細胞識別並與之發生反應的過程。大多數變應原是低分子量(<500~1000)的簡單化學物質,稱為半抗原,只具免疫反應性而無免疫活性。當與皮膚中的大分子物質即載體蛋白結合形成半抗原-載體蛋白結合物後成為完全抗原,方具有免疫活性才能刺激機體產生免疫應答。這些載體蛋白是表皮細胞的膜蛋白,很可能是抗原遞呈細胞(目前確定的有朗漢斯細胞、巨噬細胞,皮膚內待定細胞、淋巴結、胸腺、脾內的樹枝狀細胞等)上的免疫反應原Ia或HLA-DR。形成的全抗原被抗原遞呈細胞主要是朗漢斯細胞和巨噬細胞加工處理,將抗原信息呈現在細胞膜表面,然後向真皮及淋巴結移動,經淋巴管到達皮膚淋巴結副皮質T細胞區,攜帶抗原信息的LC必須把抗原信息遞呈給CD4細胞即Th細胞(T輔助細胞),這類細胞具有識別和結合特異性接觸性抗原及MHCⅡ類抗原(Ia/HLA-DR)的特殊受體。接受抗原信息的Th在LC所分泌的IL-1的作用下激活,細胞增大,胞質豐富,核增大,免疫母細胞化,合成和分泌IL-2,而又使另一些活化的Th表達IL-2受體,當Th與IL-2結合就達到充分活化。Th開始迅速增殖,產生T效應細胞及記憶細胞,前者通過輸出淋巴系統至血循環及皮膚內,後者在淋巴結內或其他器官內久存。值得注意的是淋巴結的這種輸出功能在產生接觸致敏中有重要作用。動物實驗證實,於接觸二硝基苯胺48h後,切除其淋巴結就能抑制致敏,於5天後切除則無抑製作用。T效應細胞循環至全身形成全身致敏狀態。實驗證實接觸致敏傳出途徑包括血管,而傳入途徑需局部完整的淋巴管迴流。此期約需5~7天。
(2)效應階段:亦稱激發階段或反應期、傳出期。
在機體已被致敏後,如皮膚上有抗原持續存在或有同樣抗原再次接觸經過上述感應、致敏的相同過程,形成半抗原-載體蛋白結合物,被表皮的朗漢斯細胞經過識別抗原,加工、處理,將抗原信息遞呈給T效應細胞,並與之結合發生反應。與抗原發生反應的T淋巴細胞產生許多淋巴因子,使巨噬細胞聚集、活化,並通過LFA1/1CAM1、CD2/LFA3、ELAM1等黏附因子的作用,不斷吸引血循環中的T效應細胞、單核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等移動至局部,在IFNr、TNF等細胞因子的參與下發生以海綿形成、單核細胞侵入為特徵的炎症反應。此期只需7~8h,18~24h內達高峰。朗漢斯細胞在發生變態反應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目前認為其作用為半抗原進入皮膚即與朗漢斯細胞結合並被遞呈,負荷有抗原的朗漢斯細胞進入皮膚開始T細胞致敏。抗原的加工和遞呈稱為細胞介導免疫的傳入期,其發生的部位是在中央即淋巴結還是在外周即皮膚目前尚不清楚,仍有爭議。淋巴因子在誘導和激發階段都起著重要作用,淋巴因子是由淋巴或非淋巴細胞產生,在本病中單核細胞趨化因子和巨噬細胞移動抑制因子起重要的作用。目前認為由抗原活化T細胞過程中TH細胞局限性,接觸物如為氣體、粉塵則可呈彌漫性發生。輕者局部呈紅斑,境界清楚,重者腫脹,在紅斑基礎上發生丘疹,水皰或大皰、糜爛、滲出等損害。若為強酸、強鹼或其他強烈化學物質等原發性刺激物常可引起壞死或潰瘍。皮炎發生於眼瞼、包皮、陰囊等皮膚組織疏鬆部位,則皮膚水腫異常顯著。
3.皮損一般僅局限於接觸部位,以露出部位為多,境界邊緣清楚,形態與接觸物大抵一致。但亦可因搔抓或其他原因將接觸物帶至身體其他部位而發病者,甚至因機體處在高度敏感狀態而泛發全身。自覺灼癢,重者感疼痛,少數患者尤其是皮疹泛發全身者有時可引起全身反應,如畏寒、發熱、惡心、頭痛等。
4.去除原因和恰當處理後,通常數天或十餘天後即可痊癒。但由於搔抓或處理不當、感染或刺激物未能及時除去,致使病程遷延變為慢性皮炎,類似慢性濕疹。
『柒』 過敏性皮炎是怎麼引起的
接觸性皮炎是因皮膚或粘膜部位接觸某種外來刺激物質後所導致的皮膚急性炎症反應。
其原因可分兩大類:
1.原發性刺激:主要由強酸、強鹼、斑蟊和某些刺激性較強或濃度較大的化學物質引起。此類無個體選擇性,且無潛伏期,任何人接觸均可立即引起皮膚急性炎症。
2.變態反應(過敏反應):此型主要是遲發性變態反應(第vI型變態反應)。是由於接觸某種刺激因子(過敏原)作用於皮膚和粘膜後、僅有少數具有特異性過敏體質的人發病,初次接觸後並不立即發病,而往往經過4—20天的潛伏期(平均7—8天)使機體先致敏,如再次接觸該物質後,可在12小時左右(一般不超過72小時)即可發生皮炎。此類過敏反應是接觸性皮炎中常見者。
引起接觸性皮炎的刺激物種類諸多:
1.各種動物皮毛,某些動物如蜂類、水母、恙、粉塵蟎、蝶、蛾等。
2.化學性物質,絕大多數接觸性皮炎均系化學刺激物引起、如葯物、染料、洗滌劑、油類、化妝品、化學纖維、塑料製品、化工原料、避孕用具、表帶、染甲油等。
3.植物性,主要包括芥子、巴豆、大蒜、蕁麻、除蟲菊等。皮損形態、范圍、嚴重程度取決於接觸物種類、性質及其濃度,接觸時間的長短,接觸部位和面積大小,以及人體對刺激物的反應程度。輕者局部皮膚充血,邊緣有清楚的淡血斑;重者在紅斑基礎上發生丘疹、水疤(或大疤)、糜爛、滲出等。輕者自覺灼癢,重者感疼痛。
4.小時候因為感冒而吃抗生素比較多的人,經統計也發現大多患有過敏性皮炎。
『捌』 特應性皮炎怎麼辦
特來異性皮炎與遺傳因素自、過敏都有著密切的關系。有資料研究表明,約有60%~90%患者受季節因素影響,冬天由於寒冷刺激,加上陽光照射時間少,衣物的摩擦等均可能成為特異性皮炎的誘發因素。瘙癢和摩擦會導致瘙癢--搔抓--發疹--瘙癢的循環。其他病因因素包括免疫反應異常、血管及血管葯物反應異常、神經精神因素、感染、氣候及生活環境等。用葯可外塗參膚霜,使用方便,無副作用。臨床上根據特異性皮炎的症狀表現差異和對過敏原反應結果,將特異性皮炎分成單純型和混合型,單純型一般不並發呼吸系統症狀,混合型一般都會出現哮喘、過敏性鼻炎等呼吸過敏症狀。所以當出現特異性皮炎的症狀時,務必要及時的進行治療,以避免病情加重。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還要做好預防工作。
異位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又名特應性皮炎、遺傳過敏性皮炎,是一種與特應性(atopy)有關的慢性復發性炎症性皮膚病。特應性是一種以易形成大量變應原特異性IgE作為應答的遺傳素質。異位性皮炎多伴有過敏性鼻炎或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