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碘131後皮膚過敏圖片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碘131後皮膚過敏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8-24 21:56:24

❶ 喝131碘輻射皮膚黑黑的怎麼辦啊

什麼是放射性碘131?碘131碘131即碘化鈉口服溶液 。 無色澄清液體。 碘-131發射的β射線可殺傷一部分甲狀腺細胞,使甲狀腺縮小,導致甲狀腺合成的甲狀腺激素減少,使甲亢表現消失。只有近距離接觸到大劑量放射性物質才會對人類構成危險(其實核爆炸的首要危險是沖擊波和熱浪,放射性危害在其次)。一些放射性物質如碘-131與人體天然所需的物質(如碘)基本一致,通過攝入或吸入進入人體。
碘-131的物理半衰期是8天,一旦進入人體,意味著它需要數月時間才會完全消失。碘-131和其他放射性成分落在草上可被牛食入,並最終通過牛奶進入人體;也可能落在帶葉蔬菜上或聚集到海魚和淡水魚體內,被人食用。
無論是碘131、鍶90還是銫137,都帶有看不見摸不著的強能量射線,這些射線可以穿過人體組織,穿透過程中遇到阻礙就會與阻礙物質之間形成碰撞並且釋放能量。高能量對被碰物質就會造成傷害,對人體細胞而言,最直接的傷害就是導致人體的DNA發生斷裂,隨後產生一系列的後續反應,如細胞表達異常,細胞變性或者壞死,或長時間細胞異化後形成惡性腫瘤。
另外,如果人體的DNA表達被打斷後沒有正確修復,那麼也可能會將壞的DNA遺傳給下一代,造成子代的畸形,但上述現象只是在直接受到大劑量輻射時才會出現。

❷ 碘131的副作用

這種治療方法有60多年歷史,全世界已經作了幾百萬例。這種方法在最開始使用時,很多病人都擔心它有這種致癌的效應,以及白血病還有致畸效應。當時的治療僅僅限於老年患者使用,隨著後來治療病人數越多,調查越深入,現在證實不會引起癌症發生率增高。這怎麼理解,打個比方一般正常人群,一萬人當中發生幾個癌症病人碘131治療甲亢,也是一萬個人它當中也發生幾個癌症病人,它們的發生率沒有顯著性差異。從這點來說碘131治療,它是非常安全的。 盡管放射性碘冶療甲亢已被證明是一種較為安全的方法,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不能進行此種治療, 其絕對禁忌證如下: (1)妊娠及哺乳期的甲亢患者、母體攝入放射性碘後,可通過胎盤或乳汁進入胎兒或嬰兒的甲狀腺,造成胎兒或嬰兒的甲狀腺功能減退(呆小症)。 (2)年齡在20歲以下的首次患甲亢患者。 (3)甲亢近期伴有心肌梗死者。用131碘治療後,甲狀腺激素的釋放可加重心臟負擔,故不能用放射性碘治療。 (4)有重度心、肝、腎等功能衰竭或活動性肺結核考。 (5)白細胞低於3X10e9/升或中性粒細胞低於5X10e9/ 計數者。 (6)重度浸潤性突眼疾。 (7)甲亢危象期。 (8)以往曾用大量碘而不能攝131碘者。 以下2種情況為相對禁忌症 1)巨大甲狀腺有明顯壓迫症狀者。因服131碘後往往不易消除壓迫症狀,巨大甲狀腺因治療引起放射性甲狀腺炎使在迫症狀加重甲狀腺過大還可能隱藏有不易察覺的甲狀腺癌,故以手術治療為它。 2)甲亢症狀嚴重者,易誘發甲亢危象和心力衰竭、因放射性碘治療作用較慢,可先用抗甲狀腺葯物控制症狀後再行131碘治療

❸ 被碘131污染了皮膚,怎麼治療

1、碘[131I]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後大多數病人無不良反應,少數在一周內有乏力,食慾減退,惡心等輕微反應,一般在數天內即可消失。服碘[131I]後由於射線破壞甲狀腺組織,釋放出大量甲狀腺激素進入血液,服碘[131I]後2周左右可出現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狀加劇的現象,個別病人甚至發生甲狀腺危象,其原因可能是在電離輻射作用下甲狀腺激素大量釋放入血液以及精神刺激,感染等誘發之故。
2.碘[131I]治療甲亢最重要的並發症是永久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症,治療後時間越長,發生率越高,國外發病率每年約遞增2%-3%,我國約為1.0%左右。
3.碘[131I]治療甲狀腺癌轉移灶,由於劑量較大可出現下列的不良反應:胃腸道反應(惡心和嘔吐),一過性骨髓抑制,放射性唾液腺炎,急性甲狀腺危象,治療後3天左右可以發生頸部疼痛和腫脹,吞咽時疼痛,喉部疼痛及咳嗽,用止痛葯後往往不易生效,治療後2-3個月可發生頭發暫時性脫落等。
急救治療
在放射性碘內污染事故時,應先搶救危及生命的損傷(如休克,大出血等)的前提下,一旦判定有放射性碘的污染,立即服用穩定性碘制劑,含穩定性碘的化合物可阻止吸入血的放射性碘進入甲狀腺,減少放射性碘在甲狀腺的吸收與蓄積,提高其排出的速率,減少甲狀腺的吸收劑量,此法運用得當可使甲狀腺吸收量降低數十倍,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後對電站附近居民發放KI口服,使甲狀腺吸收量降低5至20倍,一般服用碘化鉀後5到30min可阻斷甲狀腺對放射性碘的吸收,使進入人體內的放射性碘隨尿排出,服用碘化鉀時間和劑量很重要,直接影響了對甲狀腺防護效果。
服用碘化鉀時間以放射性碘的污染前12h到污染後4h均有明顯效果,實踐表明,人服用碘化鉀100mg,多次攝入,每天可服用碘化鉀100mg可連續服用,一般不超過10d,兒童為成人的1/10至1/3嬰兒與胎兒對碘較為敏感,對嬰兒與孕婦要慎用碘化鉀。長期服用碘,可出現碘中毒症狀,如流涕,流淚,水腫等。停葯後一般可自行緩解。對碘過敏者以及嚴重心臟病,腎病及肺結核病患者不宜服用。在缺少碘化鉀的情況下,可服用碘酸鉀,碘含片,海帶代替。用碘酒塗抹皮膚也有一定的保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