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血熱為啥會引起過敏 血熱會引起皮膚過敏嗎
皮膚過敏又稱為「來敏感性」皮自膚。從醫學角度講,皮膚過敏主要是指當皮膚受到各種刺激如不良反應的化妝品、化學制劑、花粉、某些食品、污染的空氣等等,導致皮膚出現紅腫、發癢、脫皮及過敏性皮炎等異常現象。
若是當臉部或者其他皮膚暴露處出現過敏現象時,這會極大的影響到患者的外表美觀,而且這部分患者患者常感到自卑,從而導致抑鬱心理的出現,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
因此,出現皮膚過敏症狀,一定要及時修復改善以及做好日常護理。
1、不要用熱水來洗臉,一定要用溫水。
2、注意保持皮膚清潔衛生,經常擦拭俞敏丨利膚霜護理,針對經常過敏的體質比較有效,純凈無添加,舒敏抗敏不刺激。
3、平時注意從飲食上進行調節飲食清淡,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蔬菜。
4、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自己抵抗力,不要喝酒,不要吃辛辣,多喝水,多吃水果。
5、最好到醫院做一個過敏原檢查,以後避免接觸,才能防止過敏再次發生。
B. 丘疹性蕁麻疹與血液有關系嗎
跟血液中的過敏原特異性IgE有關。蕁麻疹是過敏反應。
蕁麻疹(urticaria)俗稱「風疹塊」,是由於皮膚、黏膜小學館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蕁麻疹呢可發生在任何年齡段,最常見於20-40歲成年人,女性多於男性,根據病程的不同,蕁麻疹可以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蕁麻疹病程在6周以內,一般病程1~2周,多發生兒童和青年人,多數患者有明確的病因。蕁麻疹皮損表現為風團,臨床上有如下特徵:1)風團為境界清楚的呈鮮紅色和蒼白色的水腫性損害;2)大小不等,呈圓形、環形或向周圍擴散形成不規則形,可融合成片;3)驟然發生,一般在1~24h內消退,反復發作,消退後不留任何痕跡;4)伴有劇烈瘙癢或燒灼感;5)風團可發生在任何部位,黏膜受累時出現腹痛、腹瀉、喉頭水腫等,後者如發生在嚴重患者身上可出現窒息而威脅生命;6)部分患者還伴有發熱、惡心、嘔吐、胸悶、心悸、頭痛、頭暈、血壓下降等全身症狀。嚴重者可出現過敏性休克的症狀。
過敏性蕁麻疹的診斷
根據病史和臨床表現可做出蕁麻疹診斷,但要確定病因比較困難,需要依靠詳細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和必要的實驗室檢查來進行。病史的詢問應包括以下方面:起病時間,風團持續時間和頻率,晝夜變化規律,風團大小、形狀和分布,是否伴有血管性水腫,伴隨症狀,家族性過敏疾病史,是否患有內科疾病、感染性疾病,用葯史,手術史,治療效果,個人愛好,飲食,吸煙習慣,居住環境和工作類型,蚊蟲叮咬,女性患者和月經周期的關系,物理因素和運動,精神因素,生活質量。另外檢測抗核抗體與IgE抗體的測定,IgE抗體升高是診斷蕁麻疹也很有幫助。
過敏性蕁麻疹的治療方法
(一)一般治療
消除或治療刺激因素或病因在蕁麻疹治療中最重要,因為消除刺激因素或可疑因素後蕁麻疹可能自然消退。反之,重新暴露相關因素後蕁麻疹復發,可為致病原因的確定提供證據。
(二)全身治療
目前的全身治療措施主要包括抑制肥大細胞釋放介質和控制炎症反應等,補充抗過敏益生菌康敏元減少血清中的IgE抗體,全身抗過敏聯合治療有利於縮短蕁麻疹治療周期。
1、抑制肥大細胞釋放介質
肥大細胞釋放介質是蕁麻疹發病中的重要環節,抑制肥大細胞釋放介質在治療蕁麻疹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能穩定肥大細胞膜,抑制肥大細胞釋放介質的有效葯物很少。雖然腎上腺皮質激素有較強的抑制肥大細胞介質的作用,但必須長期使用較大劑量,故可能產生不良反應。
2、抗組胺葯
常用的葯物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咪唑斯汀等,能在體內爭奪組胺,從而有效緩解過敏症狀。但是西替利嗪在一些患者中可有嗜睡,咪唑斯汀可引起心電圖Q-T間期延長,肝損害等不良反應,腎臟疾病患者應減量使用。
對急性蕁麻疹可選用1~2種。
對於慢性蕁麻疹來說可根據風團發生的時間決定給葯的時間。如晨起風團較多,則臨睡前應給予稍大劑量;臨睡時風團多,則晚飯後給予稍大劑量。一種抗組胺葯物無效時,可兩種同時給葯。對頑固性蕁麻疹H1受體拮抗劑與H2受體拮抗劑等聯合應用。
3、IgE抗體免疫調節抗過敏
人們現在對蕁麻疹的治療只關注了症狀治療,並沒有對過敏反應的本身:由於過敏源刺激導致人體的免疫功能紊亂,使體內免疫球蛋白E異常增多,反復接觸過敏源使體內產生大量的IgE抗體並長久的附著在免疫細胞上,導致組胺等炎性介質的分泌傷害自體的一種免疫反應,從蕁麻疹的免疫學上看,治療的根本應控制IgE,調節免疫球蛋白的平衡為主,目前蕁麻疹的治療多停留在抗組胺等炎症階段,一部分人會通過提高免疫力來嘗試治療,但過敏並不是免疫力低所致,人體的五種免疫球蛋白分泌失衡才是疾病的根本病因,目前國際免疫學研究對解決引起蕁麻疹的IgE抗人抗體治療方法就是大量補充人體抗過敏益生菌康敏元加強型來降低體內的IgE抗體,通過刺激干擾素分泌來調節免疫球蛋白的平衡,從而使人體的免疫應答恢復正確。做到抗過敏葯物與抗過敏益生菌的有效結合亦可產生理想的康復結果。
(三)局部治療
局部外用具有安撫、止癢、收斂作用的葯物如爐甘石洗劑等,每日數次。
C. 過敏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化妝品中的人工合成化學物質如色素和香料接觸皮膚後,可直接刺激皮膚引起瘙癢症、神經性皮炎等疾病,現在有些年輕人喜歡黑發染黃,殊不知葯水中的過氧化物及氨水、過硫酸胺銨可刺激頭皮使頭皮屑增多、頭皮灼痛、頭發變脆易斷。
過敏反應
對於一些具有過敏素質的人來說,在使用某些化妝品,如口紅中的永久性染料二溴和四溴熒光素、以及含有羊毛脂各種香料及防腐劑的化妝品,可引起變應性接觸性皮炎。
皮膚過敏後,可選正規抗過敏護膚品如愈敏霜,同時注意防曬。
ㅤ
ㅤ
ㅤ
ㅤ
ㅤ
一、馬蹄的營養價值與功效
1、馬蹄的營養非常豐富,富含有蛋白質、維生素B和C,胡蘿卜素、鈣磷等營養元素,特別是生吃的話對身體是非常有好處的。
2、馬蹄中含有的磷元素是莖類蔬菜中含量最多的,磷元素對我們的身體發育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並且還能加快人體內的糖、脂肪以及蛋白質的代謝,調節身體中酸鹼的平衡性。
3、馬蹄的營養價值還在於馬蹄中所含有的馬蹄英成分對抗菌有益處,能夠幫助人們預防急性類的傳染疾病等。
4、馬蹄可以預防傳染病,食用馬蹄具有解毒以及利尿的作用,這只是它的食療功效。
5、馬蹄非常適合兒童以及發熱類人群食用,如果身上有水腫或者是小便不暢等的病患也是非常適合食用馬蹄的,另外還適合患有肺癌和食道癌的患者人群。
6、馬蹄的葯用功效及作用是非常多的,主要還是搭配其他的葯物配伍使用,效用會更加的好。
7、能清肺熱,又富含黏液質,有生津潤肺、化痰利腸、通淋利尿、消癰解毒、涼血化濕、消食除脹主治熱病消渴、黃疸、目赤、咽喉腫痛、小便赤熱短少、外感風熱、痞積等病症。
8、馬蹄具有清熱瀉火的良好功效。
9、馬蹄中含的磷是根莖類蔬菜中較高的,能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和維持生理功能的需要,對牙齒骨骼的發育有很大好處,同時可促進體內的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物質的代謝,調節酸鹼平衡,因此馬蹄適於兒童食用。
10、英國在對馬蹄的研究中發現一種"荸薺英",這種物質對黃金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產氣桿菌及綠膿桿菌均有一定的抑製作用,對降低血壓也有一定效果。這種物質還對癌腫有防治作用。
11、馬蹄質嫩多津可治療熱病津傷口渴之症,對糖尿病尿多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馬蹄水煎湯汁能利尿排淋,對於小便淋瀝澀通者有一定治療作用,可作為尿路感染患者的食療佳品。
12、研究發現馬蹄含有一種抗病毒
D. 最近皮膚過敏可能是血液過敏 什麼是血液過敏
血液過敏實質上就是指的過敏體質,這個是遺傳,是天生的。(我就不幸的過敏體質)
你起紅疙瘩實質上就是過敏反應了,不能撓,這樣只會加重它。也不要塗抹任何東西。
過敏時請及時服葯,通常的過敏葯物是鹽酸左西替利嗪片(目前比較有名的此類葯物品牌為迪皿),和氯雷他定以及撲爾敏。鹽酸左西替利嗪片效果最好,是目前公認的治療過敏的最佳葯選。撲爾敏是老牌的過敏葯物,在鹽酸左西替利嗪片研發出來之前是最好的抗過敏葯。氯雷他定(目前比較有名的此類葯物品牌為開瑞坦)效果次於上述兩葯物,但優勢是不嗜睡。本人推薦鹽酸左西替利嗪。
如果你不服葯期待它自行消退的話。。。。我很遺憾的告訴你,我當時也是這樣想的,最後拖了3天,全身都是紅疙瘩,癢得不行最後只有去醫院治療了。
過敏的原因相當復雜,我去醫院抽血查過過敏源,但很遺憾的是報告出來的7項過敏源和事實並不相符,至少我可以發誓我對其中兩種東西是絕對不會過敏的。所以,請不要過度相信過敏源檢測。
-------------------------------------------------------
說半天,最好的方法是服葯,個人推薦鹽酸左西替利嗪片。忌用過熱水,忌食魚蝦蟹等海鮮以及雞肉牛肉等(否則你吃了葯,葯效還沒發揮就被這些東西弄得沒效果了)。洗澡後不要吹冷風。
此為個人經驗總結,復制者必死。儇罌奉上。
E. 蕁麻疹跟血液有關系嗎 蕁麻疹可以換血治療嗎
1蕁麻疹跟血液有關系嗎
跟血液沒有關系。
蕁麻疹是皮膚黏膜較為常見的過敏性疾病,主要是皮膚黏膜暫時性血管通透性增加而發生的局限性水腫,即風團,風團可以伴有明顯的劇烈瘙癢和紅腫,但這病症的起因跟個人血液是沒有關系的,但跟以下這些情況關系密切,患者需注意。
2
為什麼有人說蕁麻疹跟血液有關
因為曾經有過這樣的研究,將蕁麻疹人的血液抽出來,離心處理後把血清打到皮下,其注射部位皮膚就會起風團,發生蕁麻疹。這就是說他自己的血清會引起蕁麻疹,可以簡單理解為患者自己對自己「過敏」。
但是這個過敏反應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過敏,而是自體血清反應陽性,這類是自身免疫力紊亂。根據實驗室檢測和臨床數據統計,有將近60%的人是自體血清反應陽性,也就是一半多的人是由自身免疫力紊亂引起的蕁麻疹,可以概括的說這其實是患者因自身免疫系統異常而引發的蕁麻疹。
3
蕁麻疹跟什麼有關
1、食物因素(10%)
如魚,蝦,蛋類,奶類最常見,其次是肉類和某些植物性食品,如草莓,可可,番茄,另外腐敗性食品分解為多肽類,鹼性多肽是組胺釋放物,蛋白食品在未徹底消化之前,以腖或多肽形式被吸收,可引起蕁麻疹,這在兒童較多見,也可能是兒童的消化道黏膜通透性與成人不同所致,另外加入食物中的色素,調味劑,防腐劑,食物中的天然或合成物質也能引起蕁麻疹。
2、葯物因素(10%)
可分為兩類,一類為可形成抗原的葯物,如青黴素,血清,疫苗,磺胺,呋喃唑酮等,另一類為組胺釋放劑,如阿司匹林,嗎啡,可待因,哌替啶,多黏菌素,維生素B,奎寧,肼苯達嗪等。
3、感染因素(10%)
各種感染因素均可引起本病,最常見的是引起上感的病毒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其次是肝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和柯薩奇病毒等;寄生蟲感染,如蛔蟲,鉤蟲,血吸蟲,絲蟲,阿米巴和瘧原蟲等;細菌感染如急性扁桃體炎,齒槽膿腫,鼻竇炎,膿皰瘡,敗血症等。
4、吸入物因素(10%)
花粉,灰塵,動物皮屑,煙霧,羽毛,真菌孢子,揮發性化學品(如甲醛,丙烯醛,除蟲菊,化妝品等)和其他經空氣傳播的過敏原等。
5、物理因素(10%)
如冷,熱,日光,摩擦及壓力等物理和機械性刺激。
6、內臟和全身性疾病(10%)
如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惡性腫瘤,甲亢,高脂血症,內分泌改變(月經,妊娠,絕經),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以及慢性疾病如膽囊炎,腎炎,糖尿病等。
7、動物及植物因素(15%)
如昆蟲叮咬,毒毛刺入(如毛蟲,甲蟲及飛蛾的毛鱗刺入皮膚)以及接觸蕁麻,羊毛等。
8、精神因素(15%)
生氣、緊張、焦慮等情緒可引起機體應激反應,引發神經體液因子分泌增多,如不良情緒可促進血管壁或組織細胞釋放緩激肽、組胺等介質,後者作用於靶組織,可引起一系列反應,從而誘發或加重蕁麻疹。
9、遺傳因素(5%)
某些型蕁麻疹與遺傳有關,如家族性冷性蕁麻疹,遺傳性家族性蕁麻疹綜合征等。
10、疾病因素(5%)
某些慢性全身性疾病可誘發蕁麻疹發作,常見的疾病有系統性紅斑狼瘡、幼年性風濕性關節炎、腎小球腎炎、膽結石、重症肌無力、乾燥綜合征、過敏性紫癜、紅細胞增多症以及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等。
有些慢性蕁麻疹,經久不愈,頑固難治,還要考慮是否是一些惡性腫瘤的先兆,或伴發症狀。比如淋巴瘤、白血病、骨髓瘤、腸癌、肺癌、胃癌、子宮體癌等。有蕁麻疹病史的人患腫瘤的相對危險度增高,這可能與自身的免疫功能異常有關。
4
蕁麻疹可以換血治療嗎
有換血治療的方法,但使用受限。
1、自血療法
可分為全血及溶血兩種。全血療法是從患者靜脈內抽血即刻注射於臀部肌肉內,每周2-3次,首次為5ml,無不良反應,以後改為每天10ml,10次為一個療程。溶血療法是抽取靜脈血5ml後加入5ml注射水,輕搖混勻使溶血,經2-3分鍾後注入臀部肌肉中。
2、血漿交換療法
血液中的細胞成分和血漿濃度不同,通過離心可分離血漿,並對血漿進行交換,祛除血漿中某些與發病有關的物質,從而減輕症狀或緩解病情。但由於條件要求高,並有一定的不良反應,故使用受限。
F. 經常過敏,會不會和血液有關
導致過敏的原因大致可分為外因和內因兩種:
1.外因
某些物質進入人體後能夠導致部分人的免疫系統發生異常反應,這些物質稱為「變應原(亦稱過敏原)」,是造成過敏的罪魁禍首。變應原大多是一些大分子物質,如某種蛋白質或多肽等,常見的變應原有食物(小麥、花生、大豆、堅果類、牛奶、雞蛋、魚和甲殼類動物等,由食品過敏引發的過敏疾病已佔過敏總數的90%左右)、吸入物(花粉、屋塵、蟎等)、微生物(黴菌、細菌等)以及昆蟲毒素、葯物(如青黴素、磺胺等)、異種血清和物理因素等。上述物質可以通過食入、吸入、接觸及注射等途徑進入體內。大分子物質直接作為抗原、小分子物質(半抗原)可以與體內的某些物質結合,形成新的抗原(變應原)。變應原第一次進入體內後可造成機體的致敏狀態,當這些物質再次進入體內後便發生過敏反應。激發患者免疫系統的異常活動,最終造成一系列過敏性傷害。
樂亦康益生菌抗過敏
2.內因
不是所有的人都過敏,在同樣的情況下有的人過敏而有的人不過敏——這個事實告訴我們過敏的發生需要內因。其內因就是一些人的「過敏體質」。過敏體質是指某類人群的免疫系統存在缺陷,他們的免疫系統異於常人,故容易做出「不辨敵友、無端攻擊」的舉動來,從而導致過敏的發生。過敏性疾病的患者多具有遺傳性,如果雙親都有過敏性疾病,其子代有75%的人有發生過敏性疾病的可能,其中50%在出生後前5年發生,隨著年齡的增長,過敏的發生會逐漸減少。
近年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人們的生活節奏、方式不斷改變,生活和工作壓力不斷加劇,以及食品的種類和加工工藝越來越多,致使許多原來不過敏的人群可能逐漸演變成具有過敏體質的人,使潛在過敏人群不斷擴大;同時,隨著科技、醫療水平的提高,許多原來未認識到的過敏現象也被揭示出來,這就是當前過敏的發生和發現越來越多的緣故
G. 我的皮膚很容易過敏,醫生說我血燥,那我該怎麼辦
血燥型又稱血燥陰傷型,系由血熱內蘊或熱毒蓄久,內不得疏泄、外不得透達,以致津液營血耗傷。陰虛血燥,肌膚失於潤養,出現暗紅色或褐紅色鱗屑性斑塊為主症的證候。
臨床表現為銀屑病病程日久,皮損經久不消,多為斑塊狀或混合狀,表面覆較厚的銀白色鱗屑,不易剝脫,乾燥易裂,散布軀干、四肢。新發皮疹較少,伴程度不同的瘙癢,也可不癢,五心煩熱或掌心發熱,咽干唇燥不欲飲,大便秘結;舌紅少津、苔薄黃而干,脈弦細或細數。治宜滋陰潤燥,清熱驅風。常用草葯有當歸、丹參、何首烏、生地、熟地、天冬、麥冬、丹皮、川芎、白蒺藜、白鮮皮草河車、雞血藤、山豆根、赤芍、白芍等,處方可選用:
(1)養血潤膚飲加減,葯用:當歸、丹參、首烏、元參、天冬、麥冬、麻仁、蟬衣、桑葉、生熟地、生甘草。若病邪稽留時久,損害浸潤肥厚,基底暗紅,舌質暗紫或有瘀斑、瘀點,脈澀或細緩者,須酌加活血化瘀、行氣通絡之品,如雞血藤、川芎、桃仁、紅花、三棱、莪術、香附、枳殼、陳皮等。每口一劑,水煎取汁分早晚服。
(2)銀屑病Ⅱ號加減,葯用:生地、土茯苓、烏梢蛇、蜂房、白蒺藜、白鮮皮。便秘體不虛者,加川軍、丹皮;皮損頑固難退者,加烏梅、槐米。每日一劑,水煎取汁分早晚服。
(3)消銀三湯加減,葯用:生地、當歸、花粉、元參、丹參、銀花、蚤休、蜂房、白茅根、白鮮皮、威靈仙。因扁桃體炎、咽炎誘發者,加連翹、山豆根;心煩熱盛者,加黃連、山梔;瘙癢劇烈者,加玳瑁、地膚子、川槿皮。每日一劑,水煎取汁分早晚服。
(4)三參潤膚飲加減,葯用:元參、丹參、北沙參、胡桃、當歸、防風、川芎、赤芍。氣虛者,加人參、白術、黃芪;兼寒濕者,加肉桂、乾薑、蛇床子;血虛者,加熟地、白芍、川芎、大棗、何首烏;血瘀者,加三棱、莪術、地龍、桃仁;風盛癢劇者,加鉤藤、白蒺藜、白鮮皮。每日一劑,水煎取汁分3次服。
(5)養血祛風湯加減,葯用:當歸、熟地、白芍、川芎、龍骨、蟬衣、龜板、鱉甲、牡蠣、何首烏、刺蒺藜、威靈仙、甘草。每日一劑,水煎取汁分2或3次服。
(6)地黃茅根散加減,葯用:生地黃、丹參、紫草、槐花、。地龍、赤芍、黃葯子、白茅根。每日水煎取汁分早晚服.
(7)地黃冬花散加減,葯用:生地、炒赤芍、粉丹皮、紫草根、白茅根、土茯苓、炙僵蠶、白鮮皮、忍冬花。瘙癢劇烈者,加地膚子、炙烏梢蛇;鱗屑較多、消退較慢者,加雞血藤、丹參。每日一劑,水煎取汁分早晚服。
(8)復方消銀湯加減,葯用:生地、當歸、赤芍、川芎、荊芥、防風、蟬蛻、苦參、白鮮皮、牡丹皮、大青葉、牛蒡子。每日一劑,水煎取汁分早晚服。
(9)復元湯加減,葯用:生地黃、天門冬、麥門冬、何首烏、鬼箭羽、雞血藤、當歸、元參、紫草、蜂房。兼氣虛者,加黃芪、黨參、黃精;舌質暗紫,皮損黯紅肥厚者,上方去何首烏、紫草、蜂房,加三棱、莪術、紅花;月經不調、沖任不固者,酌加淫羊藿、巴戟天、菟絲子、補骨脂。每日一劑,水煎取汁分早晚服。
(10)白庀二號加減,葯用:雞血藤、生地、土茯苓、當歸、丹參、蜂房、天冬、麥冬。脾虛濕盛者,證見大便溏瀉、下肢浮腫、舌質淡而舌體胖有齒痕,加生苡仁、茯苓、白術、扁豆、豬苓;陰虛血熱者,證見脈沉細,舌質紅而無苔,加黃柏、知母;風盛癢劇者,加白鮮皮、刺蒺藜、苦參;血虛者,證見面色恍白,脈沉細無力,加熟地、白芍。每日一劑,水煎取汁分早晚服。
H. 我血熱,經常引起皮膚過敏怎麼辦
既然經常皮膚過敏,要特別注意過敏原,找到過敏原避免接觸,是非常重要的,回同時也要注意飲食答,容易過敏的海鮮,蠶蛹以及蟬幼蟲類的都盡量不要吃,可以在經治醫生指導下,使用氯雷他定或者西替利嗪膠囊之類的抗過敏葯物治療,觀察看看的。
I. 皮膚過敏反應
各種過敏源引起的皮膚炎症樣反應,都可以稱為皮膚過敏,最常見的表現是紅斑伴內不同程度的瘙癢容。根據過敏程度的不同,也可以有急性期、亞急性的不同表現。輕症的可能僅表現為皮膚紅斑,嚴重的可有皮膚潮紅,潮紅聚集成片,甚至表現形成紅斑上的水皰,伴有疼痛。根據不同的病因,比如日光性皮炎、化妝品皮炎、尿布皮炎、唇炎、手部濕疹、接觸性皮炎、葯物性皮炎、蕁麻疹、丘疹性蕁麻疹等。皮膚過敏的治療以抗過敏為主,口服西替利嗪片或氯雷他定片,外用地奈德軟膏或扶嚴寧軟膏,每天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