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神經性皮炎是癬嗎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神經性皮炎是癬嗎

發布時間: 2023-08-12 09:33:41

1. 什麼是神經性皮炎,具體症狀,該如何治療

病情分析來:
神經性皮炎自又稱慢性單純性苔蘚,是一種以皮膚苔蘚樣變及劇烈瘙癢為特徵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指導意見:
治療神經性皮炎,局部可用深度X線照射,或用同位素90鍶貼敷,皆有效果。如局部有紅腫,則需用抗生素治療。

2. 古籍中的神經性皮炎簡介

神經性皮炎為病症名。是以陣發性皮膚瘙癢和皮膚苔癬化為主症的慢性皮膚炎症。屬祖國醫學「頑癬」范疇。本病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認為與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大腦皮層興奮和抑制過程平衡失調有關。

神經性皮炎(neurodermatitis)是一種局限性皮膚神經功能障礙性皮膚病,又叫慢性單純苔蘚。中醫學稱之為「牛皮蘚」、「攝領瘡」,因其好發於頸部,狀如牛領之皮,厚而且堅而得名。如《外科正宗》說:「牛皮癬,如牛領之皮,頑硬須堅,抓之如朽木。」臨床特點為皮膚苔蘚化,肥厚粗糙,瘙癢劇烈,病程緩慢,反復發作,常數年不愈,愈後易復發。多發生於頸、肘、骶等部位,以皮膚瘙癢、苔蘚化為特徵。根據皮損范圍大小,臨床上可分為局限型和泛發型兩種類型。本病常呈慢性,易於反復發作,多見於青壯年。其病因可能與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大腦皮質興奮和抑制平衡失調有關。現代西醫學治療一般採用鎮靜或抗組織胺葯、x線照射及封閉療法等,但多不能根治。

神經性皮炎在中醫學中稱為「干癬」、「牛皮癬」、「攝領瘡」等,又因其頑固易發而稱之為「頑癬」。《諸病源候論》曰:「攝領瘡,如癬之類,生於頸上,癢痛,衣領拂著即劇,雲是衣領揩所作,故名攝領瘡。」《外科正宗·頑癬》也說:「牛皮癬如牛項之皮,頑硬且堅,抓之如朽木。」「皆屬風濕凝聚生瘡,久則瘙癢如癬,不治則沿漫項背。」歷代醫家臨床上多用涼血清熱疏風、養血潤燥、健脾滲濕等法為主,並配合外治。一些醫籍,如《儒門事親》、《本草綱目拾遺》等還有用針灸方法治療頑癬的記載。

現代中醫治療神經性皮炎的報道,始見於50年代中期,最初的文獻多是用針灸療法和外治法960年代,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採用內服配合外治的方法比較普遍;針灸治療則以皮膚針的應用報道較多。70年代,一些新的穴位 *** 療法,如頭針、穴位注射、水灌療法等,中葯局部注射也用於治療本病,使臨床療效有所提高。自80年代以來,除了在臨床上獲得較大進展外,還開展了有關神經性皮炎防治的實驗研究。如對神經性皮炎患者的腦電圖檢查顯示,此類患者大多數表現為界限性異常和輕度異常腦電圖,異常率為62.2%,遠高於正常人對照組的異常率(27.4%)。有人通過對神經性皮炎的病因學療法進行探索,認為精神因素在發病原因中佔主導地位,因此對此病患者做說服教育以及避免再 *** ,可能是治療本病的關鍵之一。對一組神經性皮炎病人進行針灸治療前後的血漿亮氨酸腦啡呔樣物質(LEKIS)含量測定,發現針灸治療後血漿中LEKIS比針灸前有明顯增高(P<0.01),而用葯物治療的患者血漿中LEKIS無明顯變化。據統計,目前用中醫中葯方法治療神經性皮炎的臨床療效一般在90%左右。

詳見網路詞條:神經性皮炎 [ 最後修訂於2015/6/24 14:49:28 共9009字 ] 以下結果自動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現與主題不相關的內容,請自行區分。

3. 神經性皮炎是個什麼病

神經性皮炎又稱慢性單純性苔蘚,是一種以皮膚苔蘚樣變及劇烈瘙癢為特徵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一般認為本病的發生可能系大腦皮質抑制和興奮功能紊亂所致,精神緊張、焦慮、抑鬱,局部刺激(如摩擦、日盼、多汗)以及消化不良、飲酒、進食辛辣等均可誘發或加重本病。

4. 手腕這里,別只手也有,他們說是神經性皮炎。神經性皮炎,和牛皮癬一樣嗎

與牛皮癬不是一種疾病。神經性皮炎又稱慢性單純苔蘚,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皮膚神經功能障礙性皮膚病。一般要忌口,防止刺激性食物激發炎症。治療上可以使用抗炎葯物局部塗抹如氧化鋅膏、復方曲安奈德乳膏等,同時要舒緩心情,可以通過口服谷維素、B族維生素來輔助治療。

5. 神經性皮炎症狀是什麼如何治療

神經性皮炎又名慢性單純性苔癬。中醫稱為攝領瘡或頑癬是一種常見的慢版性皮膚病,以皮膚苔權蘚樣變及劇烈瘙癢為特徵。本病多見於青年或成年人,老年人較少見,兒童一般不發病。起病時,患部皮膚往往僅有瘙癢而無皮疹發生。經常搔抓或摩擦後,便出現粟糜至綠豆大小至丘疹,歷時稍久,因丘疹逐日增多,密集融合,形成皮紋加深和皮嵴隆起的典型苔蘚樣變之斑片。
醫學上對一些無器質性損害的病,往往稱之為神經性某病。如神經性厭食、神經性頭痛等。那麼神經性皮炎該是沒有皮膚損害的皮炎了。其實不然,它是一種皮膚功能障礙性疾病,具有明顯的皮膚損害。且多發生在頸後部或其兩側、肘窩、國窩、前臂、大腿、小腿及腰骶部等。常成片出現,呈三角形或多角形的平頂丘疹,皮膚增厚,皮脊突起,皮溝加深,形似苔蘚。常呈淡紅或淡褐色。劇烈搔癢是其主要的症狀。

6. 神經性皮炎是什麼

神經性皮炎是臨床上常見的皮膚病,與精神因素有明顯關系,屬於慢性皮膚病。皮膚損害以皮膚苔蘚樣變、皮膚肥厚為主,臨床上表現較瘙癢,皮膚損害發生在某些特殊部位,例如頸後部、眼瞼、雙肘部、骶尾部等。由於患者有瘙癢感或影響睡眠,長時間搔抓導致局部皮膚肥厚如皮革樣,呈苔蘚樣變,皮溝加深,皮脊隆起。神經性皮炎可表現為局限性和泛發性,泛發性神經性皮炎的皮膚損害廣泛存在,基本損害與局限性類似。
神經性皮炎的治療需先止癢,可使用抗組胺葯或具有鎮靜作用的抗組胺葯止癢,也可聯合兩種抗組胺葯或配合鎮靜劑止癢。局部可外塗具有滲透作用的止癢劑,或強效糖皮質類固醇激素以及局部封閉治療,患者需避免熱水燙,或香皂、浴液洗,還需避免搔抓,可經常用潤膚油保護皮膚。

7. 皮膚生癬怎麼辦神經性皮炎有什麼特效

神經性皮炎,又稱慢性單純性苔蘚,是一種很常見的慢性皮膚病。以皮膚苔蘚樣變及劇烈瘙癢為特徵,常與神經、精神因素有一定關系,如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生活不規律,過度疲勞以及日曬。在多汗、飲酒、瘙癢摩擦等情況下,常常引起病情加重。
發病起始階段,該病僅僅表現為皮膚瘙癢,而無皮疹發生。經常瘙癢或摩擦後,便會出現丘疹,呈多角形,散在分布,歷時稍久,丘疹逐漸增多而密集融合形成皮膚增厚,即典型苔蘚樣病變之斑片。對於這種病,有6種方法可防治:
(1)生活規律有序,不吸煙,少飲酒,避免食用刺激性和辛辣食物。不要用搔抓、摩擦及熱水燙洗等方法來止癢。
(2)有神經衰弱症狀及瘙癢劇烈時,可用些鎮靜劑和抗組織胺類葯物,如選服腦益嗪、賽庚啶、酮替芬等。
(3)封閉療法有時療效較好,如用皮質類固醇或苯海拉明局部封閉,當歸液作穴位封閉。
(4)局部外用制劑,如皮炎平霜、膚樂乳膏、皮康霜等皮質類固醇軟膏或霜劑;另外可用皮炎寧酊、膚爾舒酊、樂膚液等皮質類固醇酊劑和水劑;還可用5%~10%黑豆餾油膏、松餾油膏等。
(5)物理療法,如應用液氮局部冷凍,或礦泉浴治療,能收到一定療效。
(6)根據病症還可服用中葯治療或針灸療法,均有較好療效。

8. 請問神經性皮炎就是牛皮蘚嗎

不是的。
因為神經性皮炎和牛皮癬的病情都有隨著神經緊張、情緒憂郁、過內度疲勞、睡眠不佳等而加容重的現象,並且皮損境界清楚、丘疹較堅實、上覆有鱗屑,但是:
1、神經性皮炎的鱗屑細薄,牛皮癬的鱗屑厚大
2、神經性皮炎的皮損表面帶有光澤,皮脊高、皮紋深,相互交錯呈菱形或多角形;牛皮癬的皮損沒有這特色,而是當將鱗屑剝離後以出現薄膜現象和點狀出血點為特色。
3、神經性皮炎的好發部位是頸項部,其次是肘、腰、骶、眼瞼、陰部、小腿、前臂等;牛皮癬的好發部位是頭皮、四肢、軀干。神經性皮炎很少有單純局限於頭皮者,牛皮癬很少有單純局限於眼瞼者。
4、神經性皮炎的皮損呈淡褐色或淡紅色,牛皮癬的皮損只有進入靜止期以後才可轉為淡紅色、淡褐色,皮損初起時多為鮮紅色。
5、神經性皮炎的皮損大多數是夏季嚴重冬季輕;牛皮癬的皮損大多數是冬季嚴重夏季輕

9. 牛皮癬與神經性皮炎有什麼區別

第一、病因和特徵不同:神經性皮炎因風濕蘊膚,經氣不暢所致。以對稱性皮膚粗版糙肥厚,劇烈權瘙癢為主要表現的皮膚性疾病。神經性皮炎又稱慢性單純性苔蘚。是以陣發性皮膚瘙癢和皮膚苔蘚化為特徵的慢性皮膚病。牛皮癬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皮膚病,其特徵是在紅斑上反復出現多層銀白色乾燥鱗屑。牛皮癬病因復雜,中醫認為多由營衛失和,風邪入侵;情致內傷,氣血瘀滯;飲食失節,脾胃失和;邪氣蘊積,氣血瘀阻;血虛風躁,肌膚失養;外不能宣洩,內不能利導,氣血不暢阻於肌表而生。
第二、季節特點不同:二者是相反的,神經性皮炎的皮損大多數是夏重冬輕;而牛皮癬的皮損大多數是冬重夏輕。
第三、好發部位不同:神經性皮炎好發於頸項部、肘、腰、骶、眼瞼、陰部、小腿、前臂等部位;牛皮癬的好發部位是頭皮、四肢、軀干。
第四、皮損顏色:神經性皮炎的皮損呈淡褐色或淡紅色;牛皮癬的皮損初起時多為鮮紅色,當進入靜止期以後才可轉為淡紅色、淡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