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皮膚上的紅點是什麼怎麼解決
皮膚有紅點相信不少人都曾有過,而這個紅點是什麼病引起的,也是深受大家關注的。其實導致皮膚有紅點原因有很乾有多,不同的原因,其處理方法也不同,其中有的可能和一些疾病有一定的關系,所以為了自身健康,當皮膚有紅點時,要引起重視,及時處理。
皮膚上有紅點在不少人身上都可發生,它主要是因為血管、血小板兩個因素引起,像血管在生病時就會變弱,從而可導致出現內出血現象,引起皮膚有紅點。針對不同的情況,其具體的原因也不一樣,患者要了解它的原因,然後根據情況來處理。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皮膚有紅點的原因。
1、紅點如果是像芝麻一樣大小,頂端像小針尖一樣,刺刺的,那麼這種情況可能不用治療,和黑痣一樣,是沒有什麼特殊的,不屬於病。
2、紅點如果是中間的位置高出皮膚表面的,而且紅點四周有毛細血管延伸的,這種情況可能是肝硬化病症,要及時對症治療。
3、皮下出血也可引起皮膚有紅點,一般剛開始是鮮紅色的,後來就會演變成紫色、黃褐色,最後會消失,較小的最後會成為瘀點,較大的稱為紫癜。
4、皮膚有紅點也可能是濕疹,濕疹屬於皮膚病的一種,主要是由於過敏引起的,除出現紅點外,還會伴有劇烈的瘙癢,嚴重時可出現滲液現象,容易反復好作。
5、缺乏維生素,這種情況也可引起皮膚有紅點,要注意補充各種維生素 ,尤其是要補充維生素B,多吃新鮮蔬果,一段時間後小紅點會慢慢消失。
6、過敏因素,有的人屬於過敏體質,可因過敏源的影響而引起皮膚有紅點,如花粉、海鮮、化妝品等都可引起過敏而出現紅點,這時要注意停止接觸過敏源。 另外還可因蚊叮蟲咬而產生紅點,引起瘙癢,這種情況可採用清涼油等葯物去除。
皮膚有紅點是什麼病引起的?通過上面的介紹可知,有很多因素可導致皮膚出現紅點的,如肝病或是濕疹等皮膚病都會引起這種現象,所以當我們發現自己皮膚上有紅點時,一定要注意觀察紅點的症狀,結合全身狀況來判斷它的原因,以便可以及時對因處理,防止影響健康。aqui te amo。
B. 皮膚長紅點像血點
皮膚上的紅點一般情況下可能是:血管痣或者血管瘤,並且兩者是有本質區別的。
不論哪種情況,都與皮膚早衰是不相及的事情。
血管痣:與血管有關系。由於真皮或皮下血管組織增生過度形成的。血管痣常在出生時就有。顏色鮮紅、紫紅或暗紅,大的可占據面大部分。血管痣也有分別的;大小形狀不同、表面平滑的血管痣;還有一種就是皮膚表面的小動脈擴張的結果,周圍會發散絲狀的,類似蜘蛛腳,俗稱蜘蛛痣。皮損為境界清楚、形狀不規則的持久性斑片,呈紅色,與正常皮膚表面一平,壓之可部分或完全褪色,無浸潤。
血管瘤:血管間質細胞局限性增生所致或發育障礙引起血管擴張、靜脈竇樣血管腔和纖維性基質。多數表現為皮膚明顯隆起,柔軟而有彈性的皮下腫塊、境界不清、皮損大小不等、深淺不一、通常為圓形、扁平、呈紅色或深紫色。用手壓之不褪色,有浸潤。
所以不論哪種紅色的點狀物,都與皮膚的早衰無關。就更沒必要擔心其他器官的影響了,現在治療這種情況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激光治療,像你說的這種情況,如果紅點不是很大的話,最好的激光就是二氧化碳激光,一次就可以了。如果面積較大的話,那就要採用燃料激光了,可能需要3-5次的治療。一般的醫院美容科都可以的。
手,機 ,下,載 ( 我,的,熱,心,醫,生 ) 應,用 ,了解更多,隨時隨地更方便.
C. 皮膚上有小紅血點是什麼原因 皮膚上有紅點是什麼病
【導讀】:很多人會發現,自己的皮膚上為什麼會有一些小紅點,而且還是很頻繁的,那是怎麼一回事呢?是不是得什麼病了?咱們一起來看看吧!
皮膚上有小紅血點是什麼原因
一般的很小的就是因為身體缺少血小板,或者是毛細血管破裂,如果嚴重需要考慮皮膚問題了。
1、身上起紅色血點一般是皮膚受 *** 毛細血管擴張充血,或者破裂造成的。有的人天生皮膚就敏感稍微遇到 *** 物如受凍,受辣等皮膚就會出現紅色血點,但一段時間後就會消失,不用太擔心。
2、牛皮癬的早期症狀一般都以紅色丘疹或斑丘疹為主,隨著病情的發展,其會逐漸擴大或相互融合,形成邊界清楚的斑片,表面覆蓋銀白色鱗屑,輕輕刮除鱗屑後顯露光滑的薄膜,再刮除薄膜可出現多個細小出血點。因為就是說鱗屑、薄膜和點狀出血是牛皮癬的三大臨牀特徵。
3、紅色或紫色的皮膚上發現點是瘀斑症狀。紅點開始出現在腿上,然後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外傷,劇烈咳嗽等會導致毛細血管滲入皮膚的粘液膜,表現為皮膚上的小紅點。
皮膚上有紅點是什麼病
一點點的紅點不用太在意,如果很嚴重就需要及時就醫。
1、經常性的皮膚上面有紅點很可能就是由於內出血引發的,這是白血病的典型症狀之一。
2、皮下出血,初起時鮮紅,漸漸變成紫色->黃褐色,最終消失。皮下出血細如針尖的,稱為瘀點。較大的稱為紫癜。
3、這些都是以小的,堅硬的形式出現,或褐紅疙瘩。皮膚纖維瘤是由於纖維細胞軟組織的積累造成的。他們往往發現於腿和軀干。如果發生瘙癢或疼痛,應該及時報告醫生。
4、如果皮膚上只是出現了個別的小紅血點並沒有伴隨著痛癢的情況出現,可能只是普通的血管瘤或者血管痣,對我們皮膚的健康來說,只是非常普通的皮膚色素沉澱,然而並沒有很大的影響。
5、一般情況下,可能是由於血小板的問題產生的,但是由於數量不多,可能對我們身體來說並沒有影響,也不要引起自己的恐慌,只要在正常情況下,對於它進行觀察就可以了。可以對這樣的部位進行 *** ,就會自行消失。
如何護理身體皮膚
1、攝取充足和必需的營養物,飲食要多樣化,避免偏食,應多吃一些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豐富的食品。
2、應保證充足的睡眠,皮膚更新及呼吸的時間主要在晚上10點至凌晨2點左右,所以避免熬夜,對皮膚健康很重要。
3、堅持經常運動,增強體質。經常注意飲水。皮膚細嫩滋潤程度與其水份含量密切相關。當人體水份減少時,會出現皮膚干、皮脂腺分泌減少,從而使皮肝失去彈性,甚至出現皺紋。因此,為了肌膚的健美應每天堅持適量的飲水。
4、運用合適的護膚品,堅持白天做兩次面部清潔,還要使用護膚霜補充適當的油分和水分,讓皮膚潔凈與滋潤。晚上潔膚一定要徹底,先用溫水、洗面奶徹底清潔面部的皮膚,再用不含酒精的化妝水進一步潔膚及補充水分,然後在面部薄而勻地抹滲透性強的滋潤晚霜,並適當地熱敷,讓其營養滲透到皮膚深層。
5、選擇護膚品的原則是根據皮膚屬性,根據時間和氣候。例如乾性皮膚的人,要選用適合乾性皮膚的護膚品,不能選用適合油性皮膚的護膚品。
D. 皮膚上有小紅點怎麼回事
皮膚上長小紅點一般是因為血管、血小板兩個因素。因為血管在生病情況下會變弱,導致經常性內出血,然後導致皮膚發紅。皮膚長小紅點有以下情況:
1、紅點好像芝麻般大小,像小針尖一樣,刺刺的。這種情況跟黑痣一樣,沒有什麼特殊,一般不需要治療。
2、紅點中心位置高於皮膚表層,紅點四周有毛細血管延伸,這主要因為肝硬化病症,這個情況需要針對性治療。
3、皮下出血,剛開始是鮮紅色,後來慢慢演變成紫色、黃褐色,最終消失不見。較小的紅點成為瘀點,較大的稱為紫癜。
4、皮膚有小紅點也有可能是濕疹。濕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伴隨著有瘙癢感覺。
E. 皮膚上有許多小血點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問題.根據您的敘述,身上起紅色血點一般是皮膚受刺激毛細血管擴張充血,或者破裂造成的。有的人天生皮膚就敏感稍微遇到刺激物如受凍,受辣等皮膚就會出現紅色血點 ,不用太擔心。如果在未受刺激的情況下多次出現就應該到醫院去就診,因為極有可能是慢性病的徵兆。 血常規各指標參考范圍及臨床意義有很多,比較復雜. 血常規主要是檢查血液方面的問題,如身體是否有感染,是否貧血,是否有血液疾病的可能性。以便排除有關引起紅色血點的慢性 疾病. 建議您還是要找醫生或專家看看, 可能會解釋的更清楚,權威. 功能性子宮出血與您的皮膚上有許多小血點沒有多大關系,它常表現為月經周期失去正常規律,經量過多,經期延長,不規則陰道流血這類方面.給您提供幾種常見的月經不調的食療方如下: 1.黑木耳紅棗茶:黑木耳30克,紅棗20枚,黑木耳紅棗共煮湯服之。每日1次,連服。功能補中益氣,養血止血。主治氣虛功能性月經出血過多。 2.濃茶紅糖飲:茶葉、紅糖各適量。煮濃茶一碗,去渣,放紅糖溶化後飲。每日一次。功能清熱、調經。主治月經先期量多。 3.山楂紅糖飲:生山楂肉50克,紅糖40克。山楂水煎去渣,沖入紅糖,熱飲。非妊娠者多服幾次,經血亦可自下。功能活血調經,主治婦女有經期錯亂。 下面的僅供您參考,對照. 血常規各指標參考范圍及臨床意義 一、血液一般檢查: 1、紅細胞計數(RBC) [正常參考值] 男:4.0×10 12-5.3×10 12個/L(400萬-550萬個/mm3)。 女:3.5×10 12-5.0×10 12個/L(350萬-500萬個/mm3)。 兒童:4.0×10 12-5.3×10 12個/L(400萬-530萬個/mm3)。 [臨床意義] 紅細胞減少多見於各種貧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缺鐵性貧血等。 紅細胞增多常見於身體缺氧、血液濃縮、真性紅細胞增多症、肺氣腫等。 2、血紅蛋白測定(Hb) [正常參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兒童:120-140g/L(12-14g/dL)。 [臨床意義] 血紅蛋白減少多見於各種貧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缺鐵性貧血等。 血紅蛋白增多常見於身體缺氧、血液濃縮、真性紅細胞增多症、肺氣腫等。 3、白細胞計數(WBC) [正常參考值] 成人:4×109-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兒:15×109-20×109/L(15000-20000/mm3)。 [臨床意義] 生理性白細胞增高多見於劇烈運動、進食後、妊娠、新生兒。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細胞數有差異,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細胞數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細胞增高多見於急性化膿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組織損傷、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細胞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某些傳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進、放療化療等。 4、白細胞分類計數(DC) [正常參考值] 白細胞分類(DC) 英文縮寫 占白細胞總數的百分比 嗜中性粒細胞 N 0.3~0.7 中性稈狀核粒細胞 0.01-0.05(1%-5%) 中性分葉核粒細胞 0.50-0.70(50%-70%) 嗜酸性粒細胞 E 0.005-0.05(0.5%-5%) 嗜鹼性粒細胞 B 0~0.01(0~1%) 淋巴細胞 L 0.20-0.40(20%-40%) 單核細胞 M 0.03-0.08(3%-8%) [臨床意義] 中性桿狀核粒細胞增高見於急性化膿性感染、 大出血、嚴重組織損傷、慢性粒細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葯中毒等。 中性分葉核粒細胞減少多見於某些傳染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粒細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見於牛皮癬、天疤瘡、濕疹、支氣管哮喘、食物過敏,一些血液病及腫瘤,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宮頸癌等。 嗜酸性粒細胞減少見於傷寒、副傷寒早期、長期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後。 淋巴細胞增高見於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症、結核病、瘧疾、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 淋巴細胞減少見於淋巴細胞破壞過多,如長期化療、X射線照射後及免疫缺陷病等。 單核細胞增高見於單核細胞白血病、結核病活動期、瘧疾等。 5、嗜酸性粒細胞直接計數(EOS) [正常參考值] 50-300×106個/L(50-300個/mm3)。 [臨床意義]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見於牛皮癬、天疤瘡、濕疹、支氣管哮喘、食物過敏,一些血液病及腫瘤,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宮頸癌等。 嗜酸性粒細胞減少見於傷寒、副傷寒早期、長期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後。 二、出血性疾病檢查: 1、血小板計數(PLT) [正常參考值] 100×109-300×109個/L(10萬-30萬個/mm3)。 [臨床意義] 血小板計數增高見於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後、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 血小板計數減少見於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原發性或繼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脾功能亢進、尿毒症等。 2、出血時間測定(BT) [正常參考值] 紙片法:1-5min。 [臨床意義] 出血時間延長見於血小板大量減少和血小板功能缺陷、急性白血病、壞血病等 3、凝血時間測定(CT) [正常參考值] 活化法: 1.14- 2.05min;試管法:4-12min。 [臨床意義] 延長見於凝血因子缺乏、血循環中有抗凝物質、纖溶活力增強、凝血活酶生成不良等。 縮短見於高血脂、高血糖、腦血栓形成、靜脈血栓等。
F. 警惕身上不明原因的小紅點,皮膚上出現小紅點是怎麼回事
警惕身上不明原因的小紅點,皮膚上出現小紅點是怎麼回事?
皮膚是身體的一道防禦,防止遭受外部微生物菌種刺激性,與此同時也是人體內臟的外在主要表現。當皮膚上發生無緣無故的小紅點需引起重視,可能是皮膚病症,也是有很有可能變病在人體內臟。
皮膚上出現小紅點是怎麼回事?
1、毛細管產生出現異常擴大
若皮膚上展現藍紫色或鮮紅色小一點,這表明毛細血管擴張開裂所造成的,可以想一想近期是否有發生血壓高的狀況。最安全可靠的作法是到醫院做全方位查驗,看一下人體器官是否有發生問題,保證早發現早醫治,才可以防止損害身體。
8、皮膚濕疹
皮膚濕疹是普遍的慢性皮膚病症,病況可不斷發病,一般和心態、內分泌失調要素有較大的關聯。病人皮膚上面發生小紅點且對稱性遍布,經常伴隨強烈的瘙癢,比較嚴重時可發生漏出液白心痂。
溫馨提醒
先認真觀察的身上的小紅點,看一下究竟是什麼原因,隨後挑選正規的醫院進行醫治。平常要認真的關愛皮膚,避開辛辣食物刺激、易造成皮膚過敏的食材,多飲水,多吃蔬菜水果和新鮮水果。當皮膚瘙癢時不可以拿手去抓破,也不能用開水搓洗,以防會加劇炎症現象或造成原發性感柒。
G. 身上出小血點什麼原因
問題一:身上起小血點是什麼原因 看看是否缺乏維生素c,還有血小板的減少,平時要注意低鹽低脂高維生素飲食,戒煙戒酒,忌食辣性食物,多休息不要勞累即可。如果一直都這樣,比較嚴重,建議去醫院檢查看看。
問題二:全身出現象出血點樣的紅色小點,是怎麼回事 身上突然出現很多小紅點,不痛不癢,很可能是皮膚小出血點。 出血點的特點是直徑不超過二毫米,不高出皮膚表現,加壓時不退色,也無明顯感覺。 根據你的描述,不是過敏性的皮疹,皮疹的特點為高出皮膚,壓之退色,並有癢感等。所以應考慮為出血點。 皮膚出現小的出血點或瘀斑常提示大激雀止血功能發生了異常改變。 人體的止血功能由血管、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三者共同完成。任何一方有病變都可導致出血現象的發生。 引起皮膚出血點的疾病有: 一、血管性疾病: 如維生素C缺乏(壞血病); 過敏性紫癜――為毛細血管變態反應性炎症,使管壁通透性增加,不僅有皮膚出血點和水腫,還可累及其他內臟和器官,而出現腹痛、關節疼鉛唯痛和血尿、蛋白尿等。 某些傳染病,如流行性出血熱、滾早敗血症、缺氧及中毒等也可損害毛細血管壁,使其通透性增加,血細胞從管壁間隙流出,還可使毛細血管脆性增加,容易破裂。這些情況都可導致出血。 二、血小板異常: 血小板數量過少及功能衰退也會導致出血。見於再生障礙性貧血、中國性白血病、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繼發性血小板紫癜等。 三、凝血因子缺乏: 當凝血因子缺乏時,在皮膚血管破裂後血液不易凝固而形成瘀斑。由於大部分凝血因子都在肝臟合成,且需要維生素K參與,故當肝臟病變或維生素K缺乏時,往往容易出血。 其他如慢性腎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疾病,常有一些異常物質干擾正常凝血過程,故也會有出血現象。 發現皮膚出血點,建議及時做血小板計數、出血時間、凝血時間等檢查,以明確診斷
問題三:身上皮膚裡面有小血點是怎麼回事 皮膚上有小紅血點,大夫說是毛細血管瘤,沒什麼事?他說這是正常的早衰現象,沒什麼事?可是我剛26,現在皮膚感覺老化的很快,有什麼解決的辦法么?皮膚早衰是不是代表我要很快衰老了?那可怎麼辦啊?大夫說沒事,並沒有說怎麼解決,有沒有好的方法恢復啊,另外我其他的器官是不是也容易出現早衰的現象啊?請針對我的情況指教,謝謝了回答:皮膚上的紅點一般情況下可能是:血管痣或者血管瘤,並且兩者是有本質區別的。 不論哪種情況,都與皮膚早衰是不相及的事情。 血管痣:與血管有關系。由於真皮或皮下血管組織增生過度形成的。血管痣常在出生時就有。顏色鮮紅、紫紅或暗紅,大的可占據面大部分。血管痣也有分別的;大小形狀不同、表面平滑的血管痣;還有一種就是皮膚表面的小動脈擴張的結果,周圍會發散絲狀的,類似蜘蛛腳,俗稱蜘蛛痣。皮損為境界清楚、形狀不規則的持久性斑片,呈紅色,與正常皮膚表面一平,壓之可部分或完全褪色,無浸潤。
問題四:身上長小血點,而且越來越多! 20分 首先呢, 你別太緊張了,我以前也有,現在也存在,一開始我也懷疑是血液病,我去檢查了, 首先要判斷是不是出血點,你按壓一下看是否退色,如果不退色應該是出血,退色的話就可能是皮疹或血管增生。
我身上也有小紅點,但是就是血管增生,沒什麼。不要太擔心。
如果不放心的話可以去醫院先查個血常規,看看血小板,白細胞是否正常。
不要隨便亂吃葯,先確定是什麼病再說。
血常規很正常,大夫說可能是血管比較薄吧,有時候網路上寫的東西,別太在意了,如果你不放心,你就去查查吧,不貴,20元就夠了,好運
直徑小於2mm者稱為出血點(petechia);直徑3~5mm者為紫癜(purpura);直徑5mm以上者為瘀斑(ecchymosis);如血液溢出於血管外,使該部皮膚隆起者為血腫(hematoma)。皮膚粘膜出血見於血液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友病、白血病)、嚴重感染(敗血症、流腦)、維生素丙缺乏或創傷。
出血點常應與皮膚上紅色血管痣鑒別。出血點不隆起、而血管痣稍突出皮面。出血點可隨時間而逐漸退色、血管痣一般不改
H. 皮膚上出現紅色血點為什麼
皮膚上有小紅點,臨床上多考慮櫻桃狀血管瘤,也稱為老年性血管瘤。本病為老年血管退行性病變,也屬於老年體征。常表現在成年以後,皮膚開始發生變化、老化,真皮內毛細血管的異常增生。
本病多見於20歲以上的成年人,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好發於前胸、後背、頸部及四肢近端,很少發生於頭面。
初發皮損,猶似小瘀點或小紅點,顏色呈鮮艷紅色,以後逐漸增大,逐漸高起,增大到米粒或綠豆大小,半球狀隆起的紅丘疹,表面光澤,稍大些可達到黃豆大,一般不會再長大,觸之柔軟,無自覺症狀,皮膚病理顯示真皮內毛細血管擴張及新生的毛細血管。
皮膚上的小紅點,還應考慮紫癜,為小紅點或紫紅色小斑點、斑丘疹,壓之不褪色,可能與血管的脆性增加或血液系統疾病有關,可以發生在人體的任何部位,四肢多見。建議患者到醫院的皮膚科,經皮膚科醫生的詳細檢查,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