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18個寶寶晚上和晨起皮膚過敏症狀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18個寶寶晚上和晨起皮膚過敏症狀

發布時間: 2023-08-01 18:29:51

㈠ 寶寶過敏如何判斷 四個徵兆是信號

1.皮膚濕疹,經常身上癢、長疙瘩,就可能是過敏體質。
2.經常揉眼睛、摳鼻孔、流鼻涕、打噴嚏。
3.孩子下瞼有青眼圈。
4.哭的時候眉毛部位發紅。
5.多汗、多動、夜驚、易感冒。
6.較劇烈活動後,孩子會咳嗽。
7.走路或上樓梯的時候不願意走,因為容易氣喘。
8.有家族病史:父母或其他兄弟姊妹有過敏史。
9.輔助檢查:過敏源試驗、肺功能、鼻腔分泌物檢查等都有助於鑒別診斷。
如果有三種及以上情況出現,孩子就很可能是過敏體質,建議及時至醫院變態反應科做進一步診斷。如果寶寶已經診斷出過敏體質,而且您認為很有必要改善寶寶的過敏體質,那麼請耐心繼續看下去,因為您很有必要這些關於「過敏」的誤區!
誤區1、寶寶小時候過敏,等長大了免疫系統發育完全了,就不會過敏了。
解答:兒童在嬰幼兒早期所表現的皮膚濕疹和1歲以後所表現的過敏性鼻炎症狀往往是過敏體質的孩子有可能發生哮喘的前兆。凡具有過敏體質的兒童,幾乎都有皮膚濕疹或過敏性鼻炎的表現。皮膚濕疹可發生在面部、臀部、外耳道或軀干。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多數兒童的皮膚濕疹可能會逐漸減輕,但不久就會出現經常鼻塞,並影響呼吸或吃奶;1-5歲期間,可出現一吹著冷風就連著打噴嚏,流清鼻涕,搓鼻子、揉眼睛等過敏性鼻炎的症狀,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出現持久的反復的過敏性咳嗽(咳嗽變異性哮喘)甚至反復的哮喘發作。以過敏性鼻炎為例,據統計,中國有10%以上的過敏性鼻炎兒童長大後發展成了過敏性哮喘。很多家長認為小孩小時候經常打噴嚏流鼻涕,長大以後就會變好。雖然有過長大後變好的案例,但是大多數人長大後並沒有變好,反而加重了。更可怕的是,由於耽誤了治療,今後治癒過敏性疾病的可能性將大大降低。因此,兒科專家建議家長對過敏體質的兒童及早治療,切勿耽誤。
誤區2、到醫院沒有檢測出來過敏原,寶寶應該是不過敏的。
解答:過敏性疾病的發生原因很多,溫差、身體免疫功能、細菌病毒感染、很多葯物、保健品等都會誘發過敏或加重,而且過敏原檢查的種類也是有限的,僅僅能檢查常見的過敏因素,不能包括所有的致敏因素,所以有些特殊性的過敏患者,常規過敏原檢查可能不能發現明確的過敏原;另外過敏原的檢查結果也會受檢查技術等因素影響。目前,有醫學資料記載的過敏原大概有30000多種,但是一般醫院的設備只能檢測出大約300種。也就說,絕大部分的過敏原用現有的設備是無法檢測出來的。所以,在醫院里沒有檢測出過敏原,並不代表寶寶就不過敏。
誤區3、過敏體質是後天形成的,不會遺傳的。
解答:當父母都有過敏體質時,其子女可以有70%獲得過敏體質;單純母親是過敏體質,其子女有50%的遺傳機會;單純父親是過敏體質,其子女有30%的遺傳機會;但也有過敏體質出現在兄弟、姐妹、祖父母、叔伯父母、表兄妹范圍之內。不過,家族中具有過敏性體質的人不一定出現同樣症狀或同樣的過敏性疾病,甚至具有過敏體質的人在未遇到一定數量過敏原時,也可以不出現任何症狀,或者一輩子也未發生過敏性疾病。但具有家族史的患兒發生過敏性疾病時症狀相對較重,治療也較更困難。因此,患有過敏性疾病的父母一定要及早治療,千萬不要遺傳下一代。
誤區4、寶寶過敏沒事的,這么多過敏葯物,發作時用一下就行了。
解答:激素類葯膏或一些抗組胺葯物雖然起效較快,但是反復使用之後產生的副作用嚴重危害了寶寶的健康,困擾寶寶的日常生活。一些媽媽為求速效,給寶寶使用一些外用激素類葯膏來快速緩解患處的症狀,一旦症狀再次發生又馬上使用激素類葯膏,反復使用之後寶寶患處膚色不但色素沉澱而且會形成「激素類依賴性皮炎」,皮炎症狀更難得到緩解。更重要的是,嬰兒及兒童的體表面積相對較大,皮膚薄嫩,容易吸收,因此對激素的敏感性大於成年人,如果長期大量使用外用糖皮質激素,可能通過肌膚吸收而引起寶寶全身的副作用。
誤區5、過敏是細菌引起的感染,所以讓寶寶盡量生活在「無菌」的環境中。
解答:過敏是一種無菌性疾病,通俗說,過敏和細菌感染沒有任何關系。過敏是人體的免疫系統對正常物質的非正常反應。孩子的免疫功能是需要鍛煉的。人體的免疫能力分為固有免疫和適應免疫。其中,適應免疫就是人體在不斷適應外界中鍛煉成長而來的。如果孩子長期處在過於干凈的環境中,完全不接觸細菌,他們體內的免疫細胞就會像沒有打過仗的新兵,不知道怎樣殺滅有害物質,保護人體健康。這些孩子要麼會太過敏感,如經常過敏、腹瀉,甚至哮喘;要麼免疫力特別低下,普通小感冒在他們身上會發展成嚴重肺炎,很難治療。
誤區6、過敏性鼻炎是常見病,季節過了就好了,沒什麼可怕的

解答:很多家長認為過敏性鼻炎是一種兒童常見病,就是早上打幾個噴嚏,且季節性很強,秋冬季節易犯,這個季節過去,或者等孩子長大後就好了,就不會再發病了。其實不然,如果對過敏性疾病不及時控制,會引發鼻竇炎、咽炎、頑固性頭痛、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嚴重時會導致孩子記憶力減退,智力發育障礙,影響小孩的學習和生長發育。最重要的一點,過敏性鼻炎與哮喘關系密切,為數不少的過敏性鼻炎患兒最終會發展成為哮喘,可能會給孩子帶來終身的麻煩。
誤區7、過敏是種常見的慢性病,沒辦法根治的。
解答:這種認識是有片面性的。雖然過敏是一種頑固性的慢性疾病,但並不是沒有治癒的希望。至少有以下兩種方法可以完全根治過敏性疾病。
1、避開過敏原這種方法適合單一過敏原引起的過敏,比如牛奶過敏,只要避開過敏原就行了。缺點是只能適用於單一過敏原引起的過敏。
2、抗過敏的欣敏康益生菌是尋求葯物以外的免疫方法,利用活性的、無致病性的微生物來改善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微生物的生態平衡,進而促進干擾素分泌調節免疫細胞活性平衡,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擁有降低血清IgE過敏抗體的國際專利認證,連續補充8周以上使得身體中的IgE濃度降低,這樣一來,慢慢使過敏原無法與體內的IgE抗體結合,從而不再發生過敏的生化反應。因此欣敏康益生菌能夠調整過敏體質,而葯物只能就症狀做緩解,無法調整過敏體質。
誤區8、只要避免過敏原就行了,過敏沒什麼可怕的。
解答:首先,過敏原很難完全檢測出來,目前的醫學手段還達不到。當無法檢出過敏原的時候,再談避開過敏原就沒意義了。其次,即使能檢測出來。但是像花粉、塵蟎、食物等絕大多數都是無毒害的,他們無處不在,可以直接與鼻腔、眼結膜、氣管及腸道接觸而誘發過敏,讓人防不勝防。所以,只有扭轉過敏體質,才是解決過敏性疾病的最終出路。

㈡ 小兒皮膚過敏怎麼辦

導語:當我們的小朋友身邊出現了皮膚過敏的現象時該怎麼辦好呢?以下是我為大家分享的小兒皮膚過敏怎麼辦,歡迎借鑒!

一、小兒皮膚過敏的症狀

孩子皮膚過敏,主要是由飲食不當、情緒波動大或所用的護膚用品不合適,而導致的皮膚表面發紅、乾燥、瘙癢、起斑點、眼腫、脫皮或生暗瘡等皮膚過敏問題,嬰兒期和兒童期寶寶皮膚過敏症狀也有所差異。

1、嬰兒期症狀

兩頰皮膚乾燥、發紅和脫皮再延伸到臉部、頸部、手腕、手、腹部和四肢。瘙癢導致寶寶焦躁不安,難以入睡。

2、兒童期症狀(2-12歲)

患兒以四肢屈側皮膚炎為主,包括肘窩、腋窩、頸部、手腕和足踝,而搔抓還可能導致續發性的細菌或病毒感染。

這些寶寶常見的過敏現象大部分是發病於在新生兒出生後2-3個月,3-5歲的時候回逐漸緩解。

二、小兒皮膚過敏怎麼辦

1、防止撓癢行為

寶寶皮膚過敏一般都伴隨著發癢症狀,寶寶就會忍不住去撓癢癢,越癢越撓越嚴重,如果放任寶寶這種行為,就會形成「癢--撓--更癢--再撓」的惡性循環。

2、及時清潔口水、流汗

如果寶寶吐口水,要及時擦趕緊。另外,還要維持室內適當的溫度和濕度,避免流汗,避免口水、汗液對寶寶脆弱的皮膚造成二次刺激。

2、遠離致敏元素

寶寶皮膚過敏了要遠離致敏環境,遠離花粉,黴菌,灰塵,樹,煙草,煙霧,香水,汽油,油漆,殺蟲劑,清潔劑,葯物,寵物,地毯等致敏因素。

3、沐浴後使用保濕產品

寶寶皮膚過敏要減少過度洗澡,並且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寶寶沐浴後,立刻使用溫和、無刺激,而且能夠輕微治療寶寶皮膚過敏的保濕產品。

4、到醫院明確過敏原

引起過敏的因素很多,到底你的寶寶是遭到誰的毒手?媽媽們最好帶寶寶到醫院去做過敏原測試,過敏原一旦明確,應立即停止繼續接觸過敏原,過敏反應通常自然消失。

三、小兒皮膚過敏不能吃什麼

1、不能吃雞蛋、奶製品和零食

雖然牛奶的營養非常很全面,但對於小兒來說卻是一種非常容易過敏的食物。除了牛奶之外,還有像巧克力,零食等食物都易導致小兒出現皮膚過敏。

蛋白質對於過敏一些本身體質過敏的病人,易發生蛋白過敏性蕁麻疹,出現腹瀉、腹痛、皮膚出疹等現象。所以,此類寶寶應避免含蛋白質豐富的食品

2、不能吃海鮮

海鮮類的食物是最容易導致皮膚過敏的,因此家長要多注意,不要隨便給小寶寶吃海鮮類食品。

3、不能吃芒果、菠蘿等水果

芒果、菠蘿是熱帶水果中最容易引起皮膚過敏的水果。有些是因為水果的本身成分。有些是因為生產、儲存、保鮮過程中殘留在水果中的生長激素也可能造成寶寶皮膚過敏。

4、不能吃紫雲英、油菜、菠菜等蔬菜

對於那些容易得過敏的寶寶來說,平時經常吃的蔬菜都有可能引起過敏,野菜引起過敏的可能性更大。像紫雲英、莧菜、薺菜、油菜、菠菜、萵苣、馬蘭頭等都可能引起過敏,而且顏色越深引起過敏的可能性就越大。

四、小兒皮膚過敏養護細則

1、切勿亂用護膚品

寶寶從媽媽體內娩出到外界有個適應過程,皮膚也一樣。但不少爸媽不懂得這個淺顯的道理,往往過分緊張,情急之下不到醫院咨詢,反而到處打聽該用什麼護膚品,甚至還用到葯膏,自己亂治一氣,往往越治越嚴重。

2、寶寶的衣服最好分開洗滌

現在很多家庭都選擇用洗衣機來清潔寶寶的衣服。其實,寶寶的衣服最好是手洗。因為一般的家庭只有一部洗衣機,既洗大人的衣服又洗寶寶的衣服,容易交叉感染。

加上洗衣機的內部比較潮濕,容易滋生腐生性黴菌。不過這類黴菌很不耐熱,在45℃左右的熱水中就會死亡。

如果實在沒有時間給寶寶手洗衣服的話,不妨買一部具有殺菌作用的兒童專用洗衣機,同時盡量使用45℃以上的熱水。此外,增加洗衣機的漂洗時間和次數也可以有效地清除洗衣液殘留,避免損傷寶寶的皮膚。

3、勤換尿布

有些媽媽不喜歡給寶寶換尿布,天氣熱時,紙尿褲一捂就是幾個小時。另外,寶寶排便後,不少媽媽為圖方便,有時光用濕紙巾抹屁股就完事。

其實這種做法很不妥,因為糞、尿有一定的酸鹼性,甚至裡面還殘留有對皮膚不利的微生物,長時間不清理會刺激皮膚產生過敏,最好用清水徹底洗干凈。

4、不要盲目使用治癬葯

有些寶寶的面部、胸背部、小腿皮膚上會出現一些紅色斑片,並附有白色細碎皮屑,媽媽便以為寶寶得了皮膚癬病,買一些抗真菌葯膏給寶寶塗用。

5、切勿不合理使用撲粉

寶寶稚嫩的皮膚有許多褶縫處,如腋窩、肘窩、腹股溝等。這些部位皮膚的.熱量不易散發,容易受到汗液、皮脂腺分泌物的刺激,再加上相互摩擦,很容易發紅、糜爛,在醫學上稱為「擦爛紅斑」。如果寶寶肥胖,皮膚損害會更加嚴重一些。

五、嬰兒過敏可以預防嗎

(1)堅持母乳喂養,避免過早添加輔食 因食物過敏還與遺傳因素有關,有食物過敏史的夫婦,懷孕後期要提防曾使自己過敏的食物,以免讓孩子通過母乳間接過敏。哺乳期間,母親更要避免吃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2)注意輔食品種的選擇和添加順序 首先給嬰兒添加的輔食應是易於消化而又不易引起過敏的食物,米粉可作為試食的首選食物,其次是蔬菜、水果,然後再試食肉、魚、蛋類。輔食添加的順序依次為穀物-蔬菜-肉、魚、蛋類。較易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如蛋清、花生、海產品等,應在1歲以後才提供。

(3)掌握循序漸進的輔食添加原則 給嬰兒添加輔食要掌握由一種到多種、由少到多、由細到粗、由稀到稠的原則。 每次引入的新食物,應為單一食物,少量開始,以便觀察嬰兒胃腸道的耐受性和接受能力,及時發現與新引入食物有關的症狀,這樣可以發現嬰兒有無食物過敏,減少一次進食多種食物可能帶來的不良後果。

(4)如果意外情況孩子沒有母乳,家族有過敏體質的表現,建議開始時使用低敏奶粉喂養。最初幾天沒有奶,也建議使用低敏奶粉。最初三天的含有過敏原的奶粉刺激,對於孩子以後的過敏反應有很重要的意義。

(5)低敏奶粉有:部分水解蛋白,深度水解蛋白,游離氨基酸,但長期服用這些奶粉需要醫生或者營養專家進行指導,隨著年齡的增長,過敏會出現耐受,換句話說就是逐漸好轉,需要過渡到正常飲食。

㈢ 小孩的皮膚過敏怎麼辦

常見的兒童皮膚過敏有接觸性過敏性皮炎和光敏性皮炎,那麼小孩的皮膚過敏怎麼辦,下面就是我整理的治療的方法,一起來看一下吧。

寶寶皮膚過敏的症狀

寶寶皮膚過敏,主要是由飲食不當、情緒波動大或所用的護膚用品不合適,而導致的皮膚表面發紅、乾燥、瘙癢、起斑點、眼腫、脫皮或生暗瘡等皮膚過敏問題,嬰兒期和兒童期寶寶皮膚過敏症狀也有所差異:

嬰兒期症狀:

兩頰皮膚乾燥、發紅和脫皮再延伸到臉部、頸部、手腕、手、腹部和四肢。瘙癢導致寶寶焦躁不安,難以入睡。

兒童期症狀(2-12歲):

患兒以四肢屈側皮膚炎為主,包括肘窩、腋窩、頸部、手腕和足踝,而搔抓還可能導致續發性的細菌或病毒感染。

這些寶寶常見的過敏現象大部分是發病於在新生兒出生後2-3個月,3-5歲的時候回逐漸緩解。

寶寶皮膚過敏的原因

很多媽媽會認為,寶寶皮膚過敏的主要是因為洗護用品的使用不當,換個溫和的產品就能緩解。其實這是不對的。造成寶寶皮膚過敏的原因很多,洗護用品的好壞只是其中一個。

原因1:濕疹

寶寶0-1歲,是濕疹多發階段。剛開始,寶寶容易出現哭鬧,慢慢地,濕疹會讓寶寶感到瘙癢,如果被抓破,會又痛又癢,從而影響寶寶的睡眠和飲食。

原因2:口水/汗水

寶寶經常會吐口水,在晚上也容易出汗,這些口水、汗液如果沒有得到及時、徹底的清潔,容易滋生細菌,寶寶皮膚會感到不適。

原因3:蟎蟲

寶寶一旦收到許多可愛的毛絨玩具,就會愛不釋手,天天抱著毛絨寶貝。偏偏這些物品都容易滋生蟎蟲,寶寶每天被塵蟎包圍著,長期下來皮膚怎麼能好呢?

原因4:洗護用品

大部分成人用的浴液、香波都含過量香精,如果用這些洗護用品洗澡、洗頭,容易出現過敏情況。

原因5:衣物

市面上某些衣物、被褥面料成分甲醛含量超標,如果寶寶穿上這些衣物,容易導致皮膚過敏過敏。另外,也要注意洗滌劑的化學成分,要避免使用含致敏物的洗滌劑。

原因6:過敏食物

食物也會導致皮膚過敏,這是許多人容易忽略的一個原因。許多常見的過敏原是小兒喜歡吃的食物、習慣喝的飲料、喜歡聞的氣味或經常玩耍的地方,常常被人們忽視。

寶寶皮膚過敏怎麼辦

如果寶寶已經出現了皮膚過敏,應該怎麼樣去控制病情,防止過敏繼續擴散?主要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著手:

招數一:防止撓癢行為

寶寶皮膚過敏一般都伴隨著發癢症狀,寶寶就會忍不住去撓癢癢,越癢越撓越嚴重,如果放任寶寶這種行為,就會形成「癢--撓--更癢--再撓」的惡性循環。

招數二:及時清潔口水、流汗

如果寶寶吐口水,要及時擦趕緊。另外,還要維持室內適當的溫度和濕度,避免流汗,避免口水、汗液對寶寶脆弱的皮膚造成二次刺激。

招數三:遠離致敏元素

寶寶皮膚過敏了要遠離致敏環境,遠離花粉,黴菌,灰塵,樹,煙草,煙霧,香水,汽油,油漆,殺蟲劑,清潔劑,葯物,寵物,地毯等致敏因素。

招數四:沐浴後使用保濕產品

寶寶皮膚過敏要減少過度洗澡,並且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寶寶沐浴後,立刻使用溫和、無刺激,而且能夠輕微治療寶寶皮膚過敏的保濕產品。

招數五:到醫院明確過敏原

引起過敏的因素很多,到底你的寶寶是遭到誰的毒手?媽媽們最好帶寶寶到醫院去做過敏原測試,過敏原一旦明確,應立即停止繼續接觸過敏原,過敏反應通常自然消失。

寶寶皮膚過敏不能吃什麼

寶寶皮膚過敏,為了避免過敏情況加重,在飲食上也要有所顧忌。哪些食物是寶寶皮膚過敏不能吃的呢?

1、不能吃雞蛋、奶製品和零食

雖然牛奶的營養非常很全面,但對於小兒來說卻是一種非常容易過敏的食物。除了牛奶之外,還有像巧克力,零食等食物都易導致小兒出現皮膚過敏。

蛋白質對於過敏一些本身體質過敏的病人,易發生蛋白過敏性蕁麻疹,出現腹瀉、腹痛、皮膚出疹等現象。所以,此類寶寶應避免含蛋白質豐富的食品

2、不能吃海鮮

海鮮類的食物是最容易導致皮膚過敏的,因此家長要多注意,不要隨便給小寶寶吃海鮮類食品。

3、不能吃芒果、菠蘿等水果

芒果、菠蘿是熱帶水果中最容易引起皮膚過敏的水果。有些是因為水果的本身成分。有些是因為生產、儲存、保鮮過程中殘留在水果中的生長激素也可能造成寶寶皮膚過敏。

4、不能吃紫雲英、油菜、菠菜等蔬菜

對於那些容易得過敏的.寶寶來說,平時經常吃的蔬菜都有可能引起過敏,野菜引起過敏的可能性更大。像紫雲英、莧菜、薺菜、油菜、菠菜、萵苣、馬蘭頭等都可能引起過敏,而且顏色越深引起過敏的可能性就越大。

治療寶寶皮膚過敏偏方

治療寶寶皮膚過敏,民間也流傳著一些偏方,比如腳底按摩、頭部按摩、吃胎盤等。我在此給大家介紹幾種千奇百怪的治療偏方,是否有效,有待科學驗證。

偏方一:按摩寶寶腳底湧泉穴

給寶寶腳底的湧泉穴每日按摩一次,每次按摩(點按或點搓)30至50次即可。

偏方二:用艾葉泡腳

用艾葉泡腳的治療原理跟按摩腳底湧泉穴類似,溫開水泡30分鍾左右即可。

偏方三:按摩頭頂的囟門

這個穴位適合於一歲半以一下的孩子,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的囟門還未完全閉合,用起來比較有效果。建議爸爸用自己的雙手捂在孩子的囟門上,因為爸爸陽氣明顯比媽媽要高,捂15至30分鍾,一般孩子的寒就出來了,這個時候要給孩子大量喝溫水,不要喝熱水,刺激孩子薄弱的鼻腔和喉腔黏膜容易引發黏膜充血,抵抗力下降。

偏方四:給寶寶吃胎盤

傳說給寶寶吃紫河車(胎盤)能夠緩解過敏症狀。有條件的家長可以購買葯店的紫河車(胎盤),最好是新鮮的,用烤箱反復烤乾。烤乾後打磨成粉,一次給孩子吃半啤酒蓋的量,堅持半個月可以快速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溫補腎虛。

如何預防寶寶皮膚過敏

方法一:找到過敏原是根本

預防過敏最根本的方法是找出過敏原。從過敏原著手,從根本上改善過敏體質。過敏原測試的方法有很多種,點刺檢查過敏源、總IgE檢測、UniCAP檢測都是檢測過敏原的方法。

方法二:小寶寶少用護膚用品

剛出生的小寶寶皮膚比較嬌嫩,皮脂薄、且分泌不穩定,水分容易流失。這個時候除了使用少量沐浴用品外,其他護膚品盡量不用。而選擇的沐浴用品也不宜太多,建議把沐浴露直接滴入備好的清水中,稀釋了再用。清洗時一般選用紗布或柔軟的小毛巾,動作要盡量輕,以免擦傷寶寶。

方法三:沐浴水溫最好在18℃~25℃

給寶寶清洗時,水溫的控制很重要。一般來說要控制在30℃以下,最好是18℃~25℃之間,但在實際中,爸媽不需要用溫度計去測量,一般大人的手感到溫而不熱就行了。

方法四:選擇合格的衣物被褥

衣物被褥都是寶寶的貼身用品,對寶寶皮膚的影響是最直接的。在選擇衣物被褥時候,建議選擇面料是純棉或純毛的天然纖維織品。

方法五:做好寶寶的防曬工作

陽光雖有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但陽光中的紫外線會損傷寶寶肌膚中的天然組織。所以在外出時給寶寶塗些防曬護膚品是必不可少的。但普通的防曬護品含有有機化學防曬劑,易引起過敏。最好選用專業嬰兒防曬潤膚露,這些專門針對嬰兒設計的潤膚露,不含有機化學劑,能提高肌膚防曬能力達15倍,給寶寶和您溫和而有效的防曬保護。

㈣ 寶寶皮膚過敏怎麼處理

剛幾個月大的寶寶,由於皮膚嬌嫩,如果照顧不到的話,可能會引起皮膚過敏,但是很多媽媽不知道皮膚過敏的一些症狀,看到孩子抓撓或者是哭鬧,非常著急但是也不知是什麼原因,下面就給這些准媽媽們普及一下寶寶皮膚過敏的一些症狀,希望寶媽們多多了解一些。

5.盡量不讓寶寶抓癢。皮膚過敏的時候可能會起一些癢癢的小包塊,寶寶覺得難受可能就會伸手去撓。如果不小心抓破了,就有可能會引起感染。所以父母親一定要多留心,尤其是晚上睡覺的時候,最好能找兩塊手帕,把寶寶的小手輕輕包起來,免得他在睡夢中不自覺就去抓癢。

6.添加輔食要留心。到了斷奶該添加輔食的時候一定要特別注意,寶寶對哪種食材過敏,就千萬不要再餵食了。所以建議添加輔食的最初階段,還是以單種食物為宜,便於准確找到過敏源。

7.用葯要遵醫囑。寶寶的身體器官尚未發展得像成人那樣,所以千萬不能擅自給寶寶服用抗過敏葯物。即使是外用葯物也是一樣,因為很多抗過敏的葯膏中含有激素,所以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和使用葯品。

如果您的寶寶出現像上面介紹的一些症狀的時候,寶媽媽可以初步判斷你的寶寶就是皮膚過敏了,一旦發現寶寶皮膚過敏就應該找到寶寶皮膚過敏的原因,然後根據文章中介紹的方法,來緩解或者是治療寶寶皮膚的一些症狀,如果不清楚寶寶皮膚過敏的一些原因,那就應該去醫院進行診治了。

㈤ 寶寶過敏會有哪些症狀表現治療方法有哪些

寶寶過敏的症狀

寶寶引起過敏的原因不同,症狀也不完全相同,具體如下:第一、一般初期的症狀可以有皮膚症狀,皮膚出現皮疹,可以表現為丘疹、粟粒樣皮疹、風團,皮膚黏膜潮紅,有瘙癢感,還可以出現口唇紅腫,舌頭發麻。

第二、針對過敏本身的即刻對症治療,孩子出現過敏之後身上往往會有皮疹,比如會有瘙癢的蕁麻疹,嚴重的孩子可能會出現其他的表現,甚至影響呼吸等。過敏可以口服抗過敏葯或者外用葯物,幫助孩子止癢。嚴重的孩子的甚至可以考慮使用激素等葯物,幫助緩解過敏的表現。當孩子發生過敏之後,要從對因和對症兩個方面做相應的處理,才能幫助徹底緩解過敏。

㈥ 寶寶常見的過敏症狀有哪些

寶寶常見的過敏症狀有哪些

1、皮膚易出現的症狀:寶寶出現皮膚過敏時,常表現為皮疹,即面部、頸部、背部出現輕度紅斑、水腫,有的 還有溼疹樣改變,出現過敏的寶寶皮膚通常很乾癢,。

2、胃腸道易出現的症狀:如腹痛、嘔吐(如吐奶)、腹瀉、腸絞痛。

3、呼吸道易出現的症狀:在春季出現呼吸道過敏的寶寶,會有打噴嚏、流鼻涕、鼻塞、流淚或是咳嗽等症狀,此時,媽媽通常很難將它與普通感冒區別開來。其實,寶寶普通感冒一般會伴有發燒,而呼吸道過敏則是鼻塞、流涕時間較長,可超過兩個星期,並同時伴有長紅疹等並發症。

4、其它症狀:如不明原因的哭鬧、煩躁等等。

預防春季寶寶過敏小妙招

1,保持室內環境清潔

家裡要經常打掃衛生,最好用溼布擦拭,以免灰塵飛揚;家裡的地毯也要經常清理,地毯很容易有蟎蟲;寶寶的用品、玩具特別是毛絨玩具要經常清洗、消毒;經常換洗寶寶用的被單、被套、枕套等用品。

2、避免接觸 *** 性物質

不要用鹼性太強的香皂清洗皮膚;貼身衣物應選用寬松透氣的純棉衣物,不要穿羊毛或化纖織物。寶寶應避免接觸香水、油漆、殺蟲劑等 *** 性物質。控制環境的溼度,潮溼的環境細菌容易滋生,太乾躁鼻粘膜等的屏障作用減弱亦不好,以環境溼度50%為宜。冷氣不要吹整夜或進進出出空調房,可在房內放盆水以增加溼度。

3,提倡母乳喂養減少過敏機率

提倡母乳喂養,母乳喂養能大幅降低過敏產生。母乳喂養最好堅持至六個月,國際母乳協會建議如有條件最好母乳到兩周歲。一般寶寶在四個月左右添加輔食,過敏寶寶六個月後才能添加。如果六個月大時腸道的吸收仍不穩定,容易嘔吐,則添加輔食時間還要延長。另外嬰幼兒飲食以清淡為好,調味料及色素盡量減少。

4、外出為寶寶戴上口罩

過敏體質的寶寶盡量減少外出,避免接觸揚塵、花和樹木的花粉等過敏因子,如果一定要外出最好戴上口罩;不要讓寶寶在塵土飛揚的場所出入和玩耍;並且給寶寶戴上貝悅的嬰兒驅蚊手環,讓寶寶避開被蚊蟲叮咬。

5、護理好寶寶皮膚

專家指出,家長應該為寶寶做好皮膚清潔,這樣能夠有效地清除附著在寶寶皮膚表面的過敏源,同時還能夠為寶寶的皮膚構建起一層天然的保護膜,保護寶寶幼嫩的皮膚。寶寶清潔用品最好使用天然溫和植物精華作為原料的寶寶專用用品,有效清潔並且滋潤肌膚的同時還增強肌膚對於外界過敏源的抵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