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特應性皮炎,是癌症嗎
特應性皮炎(簡稱AD,不是阿爾茲海默症的AD哦),是一種難治性、復發性、炎症性皮膚病,它主要分為遺傳過敏性皮炎、異位性皮炎、特應性濕疹、遺傳過敏性濕疹。這種疾病,從剛出生的小寶寶到老年人,每個年齡段的人都會遇到它!
醫生喜歡用三個詞形容特應性皮炎——慢性、復發性、瘙癢性,它最基本的特徵是皮膚乾燥、慢性濕疹樣皮損和明顯瘙癢。
如果你以為特應性皮炎就是皮膚瘙癢那你就大錯特錯啦!它還可以導致過敏性鼻炎、哮喘、過敏性結膜炎、蕁麻疹等其他過敏相關的疾病。
我們都知道皮膚包裹著我們的人體,保護著嬌嫩的內部組織免受外界侵害,它不但是物理性屏障,還是免疫屏障,有著體溫調節、感覺功能、吸收和排泄等作用。
但有不少人,卻因為先天或後天因素導致皮膚屏障受損。目前認為,特應性皮炎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遺傳-家族史
遺傳性;過敏體質家族史;
內因-過敏體質
免疫功能障礙、皮膚屏障功能障礙。主要是精神情緒:壓力、焦慮(兒童晚期和青少年期)等往往能加重病情。
外因-誘發因素
食入、吸入、接觸過敏源(其中最重要的是塵蟎,嬰幼兒注意牛奶、雞蛋等過敏食物);植物、動物皮毛和織物、洗滌用品;感染、日光照射;皮膚細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或病毒感染等。
在我們眼中,皮膚病一般都具有傳染性,那麼特應性皮炎或許也是如此?對於一些准備要小baby或者剛有baby的朋友們來說,如果有特應性皮炎家族史的話,是不是就一定會遺傳給下一代呢?
這可能也是很多患者想要知道的問題。
事實是,特應性皮炎這類疾病不是傳染病,不具備任何傳染性,是不會傳染給他人或者被他人傳染的。所以大家可以放心接觸特應性皮炎的患者。
同時,特應性皮炎患者也可以正常地和周圍人接觸,不需要有心理壓力。
特應性皮炎有一定的遺傳孝游敏傾向,在診斷特應性皮炎的「中國標准」中,家族病史就是其中一條。但是,父母患病時,子女得病機會大,但不是一定會得。反之,父母沒患病時,子女也有可能得。
針對特應性皮炎的治療,臨床倡導長期管理,目的是達到緩解或消除瘙癢、皮疹、誘發或加重炎症的因素,從而減少和預防復發,減少或減輕合並症。
具體而言,應根據患者的病情先有效控制皮損,急性期之後進行主動維持治療。因為經過有效治療以後,患者的皮膚仍然存在微小炎症,為了防止復發,就需要進行長療程維持治療。
特應性皮炎雖然難以根治,但通過正規和良好的治療及疾病管理,症狀能夠完全消退或顯著改善,恢復正常生活。
臨床使用最多的是外用葯,常見葯物包括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雖然外用糖皮質激素是一線療法,短期內能夠有效控制炎症,減輕症狀,磨磨但長期大面積使用可能導致皮巧枝膚和系統不良反應,如局部的多毛現象、血管的擴張等。
創新PDE-4抑制劑屬於小分子、非激素抗炎葯,可以通過降解環磷酸腺苷及提高其細胞內水平,參與調控促炎性細胞因子的釋放,減少促炎症遞質的產生,從而達到控制皮膚炎症反應的效果。PDE-4抑制劑分子量低,容易經皮膚滲透吸收,可避免糖皮質激素的不良反應,也為特應性皮炎患兒及成人患者的長期維持治療帶來可能,進而幫助患者緩解症狀、修復肌膚屏障、減少復發,提高生活質量。
⑵ 怎麼治療皮膚病
~amigo~~,引用俺的回答請註明出處,謝謝!
樓主癢,也不一定是皮膚病。
癢,,每個人都經歷過的。它是皮膚上的一種特殊的感覺,也是皮膚病中最常見的症狀。
輕癢使人不適,劇烈瘙癢則使人坐立不安。癢的感覺是無法說出來的,所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馬光醫葯集團中醫師鄭國明說,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一些常見的食物是有止癢作用的,比如綠豆、梨、紅棗和黃豆等。
中醫學是十分重視皮膚病的整體觀,即「病於內,必形於外」。綠豆是專門治療熱癢的。由於熱癢是因體內發熱引起的,而綠豆又有解熱的功效,因而適合治療熱癢。
他指出,只須將綠豆加水,泡煮到微發爛,飲用那綠豆水就行了。
此外,一些清涼的蔬菜,比如薄荷,對於風熱所導致的皮膚瘙癢則很有療效。薄荷可用於外敷或泡水飲用。
用一些普通的草葯像丁香、艾葉、苦參、金錢草外洗都能達到止癢的效果。
鄭醫師說:「值得注意的是,中醫除了治療內外症狀以外,也十分注重病人個人的護理。」
他也指出,很多瘙癢病患者有兩個錯覺,即喜用熱水燙洗和用手去搔抓。
「燙水會刺激皮膚,越燙越癢。而搔抓則會損壞皮膚,抓爛了還會使癢處出血惡化。
「病人癢的時候應盡力剋制自己,或輕輕地用手拍打發癢的部位,以轉移注意力的集中。」
安定情緒,保持樂觀愉快的情緒對止癢也有效。情緒不定,緊張或焦慮都是引發瘙癢的基本原因。
瘙癢的發生可能是外在因素造成的,因此個人衛生也不可忽略。
中醫師也強調適時睡眠;不過,許多瘙癢病症都不必卧床調養。
皮膚癢多屬氣血不調造成
皮膚癢的原因有外因和內因,多屬氣血不調造成的。食物能止
常見的食癢就包括進食魚、蝦、海味、公雞、鯉魚和牛肉等,都是些有「動風」效果的食物。含蛋白質的食物,食後也可能發疹或使原有的皮疹加重,出現紅斑,斑丘疹等。
另一種癢症是酒引發的,叫「酒癢」。這可能是飲酒後立即或次日發生的皮膚瘙癢。酒癢可能會出現潮紅或紅色小丘疹。
患者對海鮮、腌臘、鵝、筍、花生、腐乳之類食品,都要適當限制地食用。
瘙癢病患應盡可能吃多些蔬菜和黃豆製品,要求多吃低鹽、高維生素、清淡和新鮮的食物
多飲水、少刺激、常滋潤,使用富有營養及滋潤性的護膚品,不用太熱的水及刺激性強的洗面皂,防止洗去皮膚上的滋潤層。
還有蜂蜜,沖水喝,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皮膚癢也是乾燥皮膚的典型症狀,多注意補充水分!
⑶ 放射性皮炎的治療
1.一般治療
一旦發病應及時停止放射線照射,並注意保護,避免外界刺激。
2.局部治療專
(屬1)急性放射性皮炎
Ⅰ和Ⅱ度紅斑水腫明顯時可用爐甘石洗劑。無水腫滲出的急性皮炎及慢性皮炎可選用溫和無刺激性霜劑、軟膏,如維生素E霜、10%魚肝油軟膏及其他護膚霜等,亦可選用皮質激素類霜劑或軟膏。
(2)對潰瘍性損害
可用抗生素軟膏如莫匹羅星等,亦可用10%魚肝油軟膏或行氦氖激光照射,對頑固性潰瘍可考慮手術切除並行植皮術。
(3)對癌前期或癌變早期損害
可用5%5-氟尿嘧啶軟膏或行外科切除。
3.全身治療
主要是加強支持療法,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必要時給以輸液、能量合劑及氨基酸等,並補充維生素A、D、B、C、E等。其他可用丹參片及低分子右旋糖酐以改善局部或全身微循環。
⑷ 皮膚癌的症狀有哪些
惡性皮膚腫瘤的臨床症狀:
基底細胞癌和鱗狀細胞癌都具有惡性程度低,發展緩慢,容易發現及方便活檢的特點,容易作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故預後良好。茲就其臨床症狀體征分述如下。基底細胞癌:一般分為4型,最常見的是結節潰瘍型。
(1)結節潰瘍型:初起是表皮出現一個小米粒至豌豆大小的蠟樣小結節,一般表皮相當硬,表面上常有小數擴張的毛細血管,略高於皮膚表面,或僅似紅斑而並不顯隆起,或略呈結節狀,表面的皮膚輕度向下凹陷。結節可逐漸擴大或新的損害在附近出現,相互融合,形成一個有蠟樣光澤的盤形斑塊,中央往往結成棕色、黃褐色或黯灰色痂,繼而痂下發生潰瘍,逐漸擴大,形成圓形、橢圓形或不整形潰瘍,大小自指甲蓋至銅錢大小不等,潰瘍邊緣堅實及捲起,往往呈半透明狀並凸凹不平,周圍皮膚無炎症,底部呈珍珠樣或蠟樣外觀,有時損害表面完全為痂所覆蓋。
潰爛緩慢向四周及深部擴展,有如鼠咬狀,形成基底細胞癌的一種典型臨床形態,名為侵蝕性潰瘍。潰瘍可部分癒合而發生瘢痕,亦可擴展至皮下組織甚至軟骨及骨骼。各種組織可被摧毀而成深坑狀。發生於面部能破壞鼻、耳、眼眶及上頜竇等部位的軟骨和骨組織,引起出血或顱內侵犯或毀形。基底細胞癌損害發展緩慢,一般極少發生區域淋巴結轉移,也不轉移到別處。
(2)色素型:結節較平面淺,損害與結節潰瘍型相同。由於含有較多色素,損害邊緣除有珍珠色光澤外,還點狀或網狀黯棕色或黑褐色的色素斑,中央部分亦可見有色素沉著,結痂後揭痂容易出血,痂下可呈黯棕色甚至炭黑色顆粒狀,與惡性黑色素瘤類似,容易誤診。
(3)硬斑狀或纖維化型:常見於頭頸部,為堅硬淡黃色或黃白色斑塊,略微隆起,邊界不清,似硬斑病樣,可長期保持完整,最後發生潰破。
(4)淺表型:皮損表淺,多發生於軀干,呈一片或數片浸潤性紅斑,表面脫屑或結痂,邊緣或整個皮損稍隆起,至少有一部分邊緣呈細小珍珠樣或線條樣堤狀。本型最後可纖維化。類似銀屑病、濕疹或脂溢性皮炎。
皮膚癌的中醫治療分為內外兩種治法。內治宜用滋肝養血、益氣培元、補養脾胃、疏肝解郁等治則,如梔子清肝湯、逍遙散、補中益氣湯等。外治法,有外塗膏葯,止痛貼等。
皮膚癌初期以手術切除為首選治療方式,但中醫中葯的輔助治療可以應用於皮膚癌整個治療過程中。通過大量實驗證實,中葯如Rh2可以直接作用於腫瘤細胞,還可使癌症改善症狀,延長生命,對皮膚癌的治療有很大的幫助。
⑸ 口唇性皮炎怎麼治
口唇性皮炎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局部長期使用含氟強效皮質類固醇激素有專關,其他因素有日光敏感屬、皮脂溢出、感染等。皮損及症狀可在日光、飲酒、進熱食、寒冷刺激後加重。針對此病需要積極祛除誘因,包括停止使用含氟強效皮質類固醇激素。避免刺激性食物,如酒、咖啡、可可等。保持大便通暢。據病情可以採用中醫中葯、中西醫結合葯物。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採取的治療方案是不一樣的。建議您可以及時接受正規化、合理化治療。
⑹ 乳癌放療憂心導致皮膚炎!使用肌膚保濕修護霜可緩解免於困擾
作者\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
放射治療可以控制癌症、減輕罹癌的不適以及改善生活品質,是癌症患者的一種治療選擇,但所有治療方式都有優缺點,副作用也因人而異。放射線治療皮膚炎是癌症病人接受放射線治療後常見的副作用之一,尤其常見於乳癌的放射治療,受照射范圍內的皮膚通常會依劑量與時間有不同的反應以及副作用,因此讓許多乳癌患者談手裂極為困擾。
乳癌患者憂心放療副作用台研究:可使用肌膚修護霜緩解
林口長庚醫院放射腫瘤科白冰清醫師表示,患者在接受放射線治療的過程當中,若治療的劑量較高時可能會引起類似像曬傷的反應,譬如泛紅、刺痛、色素沉澱等,有些較嚴重的則是會有水泡現象產生,許多患者因此對放射治療感到憂心、焦慮。所幸,近年來因醫療科技的進步,根據國內的研究報告指出,使用具保濕效果肌膚修護霜等保養產品,不只可以減緩嚴重皮膚炎的比例,也可修護肌膚使其回復至健康的最佳狀態。
推薦閱讀:化療後食慾不振?營養師傳授正確補營養法
治療前中後使用修護霜可望緩解皮膚炎症狀提升醫療品質
其實,市面上有許多天然修護霜,具有保濕鎮靜的成分,可以減少患者在治療當下最嚴含閉重的急薯攔性反應、舒緩不適感。白冰清醫師指出,一般建議患者在療程初期即可開始使用,當作保養品塗抹在治療部位,既不會影響治療,也能降低對皮膚的傷害,更不會對人體造成影響。
只 需注意在每日接受放療前約2-3小時避免使用即可。 幸運的是,從治療開始至療程結束,若使用其肌膚修護霜於單獨放射治療,或同時合並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之乳癌患者,可降低急性第三級或嚴重皮膚炎的發生,也可保持皮膚濕度與彈性,免於副作用困擾。
推薦閱讀: *** 摸到硬塊,不會痛更要小心!定期乳癌篩檢,配合超音波檢查
療程後期保養不可少醫吁:不適請盡早與醫師討論
白冰清醫師提醒,患者在接受治療後的一、兩周內肌膚還是相當脆弱的,除保濕的肌膚修護霜可一天使用多次外,洗澡時應盡量以清水沖洗,用按壓的方法擦乾,大約兩、三周後痛癢感就會明顯的改善。最重要的是,患者在治療期間,若遇到相關症狀不用害怕,應盡早與醫師討論如何緩解、改善,才能減少因放射治療而產生的副作用,遠離肌膚不適感,並提升自身的生活品質。
【健康醫療網】授權轉載原文出處【乳癌放療恐致皮膚炎?保濕修護霜提升醫療品質】
⑺ 紫外線灼傷(日光性皮炎)如何治療是否會癌變
一、減少外出時間
一天中光線最強的時間為上午10點到下午2點,這個時段內陽光中的紫外線也最為強烈,危害最大。因此,春夏季節這段時間內應減少外出,必須外出時需採取遮陽辦法。外用防曬霜(如理膚泉)或5%二氧化鈦霜,也有一定保護作用。
二、找出致敏物質
可以自己總結一下,看皮炎發生是否和接觸的食物、化妝品、葯品等物質有關,如發現其中有關聯,最好能避免接觸。也可到醫院皮膚科,通過斑貼試驗和光斑試驗,請醫生幫助尋找致敏物質。
三、採用葯物防治
可口服煙醯胺、β-胡蘿卜素、b族維生素等。皮炎發作時,口服羥基氯喹、反應停(孕婦忌用)等。局部皮損的處理,曬斑可用爐甘石洗劑或冰水濕敷;慢性日光性皮炎可適量外用激素類軟膏和霜劑,由於面部皮膚嬌嫩,選項用口服或外用葯物時,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日光性皮炎的治療,最好去醫院診療。主要採取局部外用葯物療法,以消炎,安撫,止痛為原則。一般外搽爐甘石洗劑或振盪洗劑即可。嚴重者,局部用冰牛奶每隔二三小時濕敷20分鍾直到急性症狀消退或用醋酸液濕敷。以後可外用皮質激素霜,有明顯減輕局部紅腫熱痛的作用。劇癢者加服抗組織胺葯克敏能等,有全身症狀者口服抗組胺劑和少量鎮靜劑。並給予補液及其他對症處理。尤為重要是防止再次暴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