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職業性皮膚病是什麼
職業性皮膚病是因為勞動中化學,物理,生物等職業性有害因素為主要原因引起的疾病,職業性皮膚病的病因比較復雜,需要我們去皮膚專科醫院進行進一步檢查才能確認病因及進行治療。
『貳』 溢脂性頭皮炎怎麼治
問題一:溢脂性皮炎怎麼治療 溢脂性皮炎的治療分為三種,一般的治療就是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進行一些調整,對患者的飲食進行忌口,限制多糖、多脂的食物,忌食 *** 性食物,還要避免搔抓等,生活起居也要有一定的規律。
問題二:脂溢性頭皮炎如何治療 脂溢性皮炎與家族的遺傳體質、後天的飲食習慣、日常護理後很大的關系,一般如果不嚴重,是不需要使用葯物的(因為葯物的副作用),通過飲食起居的調理即可,但如果症狀較重,則需要使用葯物治療!脂溢性皮炎主要是人體的雄性激素分泌過多或對雄性激素的敏感度增高引起,故名思義,治療就是採取抑制雄性激素的分泌,這樣的葯物很多,但具體到每個人的療效不一,可以於當地醫院面診後指導具體用葯!
問題三:頭皮上的溢脂性皮炎怎麼治?? 脂溢性皮炎洗頭注意事項1、首先要選擇合適的水溫,不能過熱,30-40度的水溫是最佳狀態。2、頭部脂溢性皮炎患者不能用過於 *** 的洗發液,因此在選擇洗發液上要慎重。3、洗頭時,不宜用力搔抓頭皮,以免頭皮破損,導致感染。4、頭部脂溢性皮炎患者洗完頭發後腰及時擦乾,外塗中草葯膏克炎王,一日三次。5、頭部脂溢性皮炎患者在夏季洗頭次數可適當增加,而乾燥季節則不宜過於頻繁。
問題四:頭上出溢脂性皮炎怎麼辦?好急?? 頭皮脂溢性皮炎發現最好盡早治療,不及時治療的話很容易導致脂溢性脫發。治療不建議使用有激素的葯物,盡量使用中葯治療。草本的炎立康不含任何的激素,治療效果非常好。治療期間飲食方面要忌住口,少吃辛辣、海鮮、牛羊肉等,其次注意避免搔抓堅持治療兩個月方可痊癒。
問題五:如何治癒頭部脂溢性皮炎,需要具體方法? 100分 第一,因為脂溢性皮炎的主要症狀是癢,而且是不分晝夜的癢,會讓患者無法入睡,精神就會變得焦燥不安,易怒,所以我們首先要把患者情緒控制下來,嚴重的話,還要用鎮靜劑。第二,脂溢性皮炎癢的時候斷斷不能用手去抓,我們可以用那種使皮膚迅速降溫的外塗葯,一般可以選擇 炎―利康 來幫助病情緩解,一般2周恢復。
第三,外塗只是把症狀去除,只是治標不治本,因為脂溢性皮炎很頑固,所以我們還要吃中葯,可以用何首烏18克,當歸、荊芥各5克,胡麻、苦參、生地各15克,白芍12克等混在一起水煎服,一日兩次,連吃十天,這樣就行了
注意事項:
因為脂溢病皮炎是不分晝夜的癢,所以患者晚上的休息很重要,要放鬆心情,可以在枕邊放一小盆冷水和冷毛巾,癢了就敷一下,或者搔癢時就塗一下葯,還要忌煙酒和辛辣的食物。
問題六:《頭皮上的脂溢性皮炎怎麼治??》 脂溢性皮炎是一種發生於皮脂溢出部位的慢性皮膚病,多見於青壯年,且男多於女。發病原因不明,可能與皮脂溢出過多,遺傳因素,飲食習慣及B族維生素缺乏有關。治療可用中葯的葯膏炎立康。值得注意的是要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尤其是維生素A的食物要適量多吃,豬肝,胡蘿卜,蛋黃等,以糾正毛囊皮脂角化異常,防止毛囊堵塞.有人研究,缺鋅也可產生脂溢性皮炎,應在膳食中補充含鋅高的食物,如動物肝,瘦肉,禽類,堅果類等,以糾正人體內鋅含量相對不足.避免高碘飲食很重要,因高碘飲食可使毛囊角化或堵塞,要控制海帶,紫菜等海產品的攝入.
問題七:脂溢性皮炎 頭部有痘痘怎麼辦 脂溢性性皮炎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脂溢性皮炎發病的根本原因是皮脂腺的功能過於旺盛,分泌的油脂過多,造成皮膚油膩,依附在皮膚表面的細菌、真菌等微生物以油脂為食,經過新陳代謝作用之後產生 *** 性物質, *** 皮膚,使皮膚出現脂溢性皮炎症狀。
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失常也是導致脂溢性皮炎發病的一個重要原因,精神壓力過大,長期處於緊張、焦慮的不良情緒中就容易促進脂溢性皮炎發病。所以防止脂溢性皮炎發病應該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態,避免緊張、焦慮。
飲食因素:飲食不規律、營養不良或者是經常使用過於油膩、富含脂肪以及糖類的食物都會促進脂溢性皮炎發病。所以要防止脂溢性皮炎就應該做到飲食均衡,少吃油膩食物。脂溢性皮炎患者皮膚油膩、皮膚糜爛或結有油膩性痂皮。
頭部脂溢性皮炎患者還會出現脂溢性脫發,可見脂溢性皮炎對人體的危害是極大的。所以了解脂溢性皮炎的原因,並積極治療是比較關鍵的。另外應注意生活規律,少吃脂肪及辛辣 *** 性食物,避免用鹼性大的肥皂洗頭、洗臉,局部避免
搔抓,局部治療原則為減少皮脂、消炎、止癢。
問題八:女朋友頭上有脂溢性皮炎,該怎麼治好 脂溢性皮炎治療:1.口服葯物:①維生素B2每次10毫克,每日3次;維生素B6每次20毫克,每日3次(或復合維生素B每次3片,每日3次);②美能2粒日3次;2.復方氯黴素酊外用於頭皮紅色斑塊處(如果有的話),采樂洗劑2天洗一次頭或用二硫化硒洗頭。3.如果瘙癢明顯,可服用撲爾敏每次4毫克,每日3次。從飲食上,少油膩多吃些清淡食品; 從精神上,減輕壓力,少憂慮,按時休息不熬夜。(以上僅為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問題九:頭部脂溢性皮炎,現在特別的癢該怎麼辦 脂溢性皮炎(seborrhoeic dermatitis)是指皮脂腺分泌功能亢進,表現為頭皮多脂、油膩發亮、脫屑較多,在皮脂發達部位較易發生,是發生在皮脂溢出基礎上的一種慢性炎症,損害為鮮紅或黃紅色斑片,表面附有油膩性鱗屑或痂皮,常伴有不同程度瘙癢,成年人多見,亦可見於新生兒。
問題十:溢脂性皮炎怎麼治療 溢脂性皮炎的治療分為三種,一般的治療就是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進行一些調整,對患者的飲食進行忌口,限制多糖、多脂的食物,忌食 *** 性食物,還要避免搔抓等,生活起居也要有一定的規律。
『叄』 皮炎有什麼症狀
皮炎根據發病原因和臨床症狀可以分為:接觸性皮炎(過敏性皮炎)、神經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日光性皮炎、激素性皮炎幾大類。
1、脂溢性皮炎
皮膚油脂分泌旺盛為誘因,伴有馬拉色素真菌,產生皮膚炎症。一般多發生於面部、頭皮(伴發脫發)、眼瞼、前胸、腋窩等部位,表面附著油膩性鱗屑,皮損呈現暗黃色紅斑或丘疹,瘙癢難忍。
2、接觸性皮炎(過敏性皮炎)
接觸性皮炎也稱過敏性皮炎,是皮膚表皮接觸塵蟎、花粉、鹼性物質等易過敏物質,產生的皮膚炎症反應,瘙癢難耐,成片紅斑。疹型單一,發病前有接觸過敏物質。
典型症狀:紅斑、紅腫、丘疹、水皰或大皰。特點:疹型單一。
3、激素性皮炎
激素性皮炎由於激素的不當使用造成皮膚毛細血管擴張、表皮、真皮層變薄、色素減退或沉著等症狀的皮膚炎性反應,同時伴有瘙癢或燒灼感。
4、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主要由於紫外線照射,表皮毛細血管擴展引起皮膚炎症反應,表現為面部、額頭等暴露皮膚,皮膚劇烈瘙癢、自覺燒灼感或刺痛感,常影響睡眠。並伴發紅斑、水腫、水皰、色素沉著等。
5、神經性皮炎
神經性皮炎是由於內分泌、腸胃功能、精神因素等多種原因引起的,是皮炎種特殊的一種。神經性皮炎伴有陣性劇癢,夜間尤為嚴重,抓繞後有破損和血痂,長期反復發作。
初發為扁平丘疹樣,後期融合成片,肥厚、皮紋加深、皮峭隆起,苔蘚樣症狀等。
6、特應性皮炎:
特應性皮炎:是與遺傳相關的慢性皮膚病,表現為皮膚瘙癢並伴隨紅斑、水泡等,主要特徵是復發性及過敏性。
『肆』 皮膚不好__多半是肌膚炎症在搞怪
如何給肌膚抗炎
肌膚炎症的反應
輕微炎症反應
重度炎症反應
紅,腫,痛
用護膚品沒效果
瘙癢
突然大范圍痘痘
偶爾肌膚泛紅
粉刺
紅血絲
刺痛感覺
嚴重脫皮
常見皮炎分類
溢脂性皮炎:紅色斑塊,皮膚油膩脫皮屑
日光性皮炎:曬後肌膚緊綳,發紅,腫脹,刺痛灼熱。
神經系皮炎:瘙癢,丘疹苔蘚樣斑塊。
剝落性皮炎:丘疹,拖鞋,潮紅,紅腫。
激素性皮炎:肌膚角質薄,
潮紅,紅血絲,粉刺,丘疹,膿包型痘痘。
接觸性皮炎:瘙癢,丘疹,刺痛。
肌膚炎症產生原因
1.免疫力低
身體免疫力低,肌膚容易遭受外界刺激。
2.精神壓力大
長期精神壓力過大,容易引發身體炎症。外因
1.高溫
肌膚經受長期的高溫,容易引發肌膚屏障受損,導致肌
膚炎症。
2.紫外線
紫外線照射容易引起肌膚日光性皮炎,導空胡讓致肌膚瘙癢,
紅腫,丘疹等。
3.蟎蟲,細菌
蟎蟲細菌等引發肌膚過敏性皮炎。
4.過度清潔
肌膚過度清潔,導致肌膚皮脂膜破損,從而引發肌膚炎症。
抗炎有效護膚成分
二裂酵母發酵溶胞物:抗炎平衡水油
乳酸發酵產物:抗炎剝脫角質
煙醯胺:抗炎美白
泛醇:抗炎修復保濕
油橄欖葉提取物:抗炎美白抗氧化
甘草酸二鉀:抗炎美白
積雪草提取物:抗炎修復
紅沒葯醇:抗炎止痛
馬齒莧提取物:抗炎修復
金縷梅提取物:抗炎抗氧化
4.叔丁基環乙醇斗局:緩解刺痛和灼熱
羥苯基丙基醯胺苯甲酸:抗做悄炎退紅
傳明酸:抗炎美白
藍銅肽、棕櫚醯四肽-7 棕櫚醯四肽-3: 抗炎抗老
『伍』 皮炎有哪些類型
你好
皮炎發時需要抗過敏治療,如服西替利嗪,息斯敏,地塞米松等治療。外塗赤版膚霜。平時需要從飲食上調權節,忌食辛辣剌激食品,忌油膩,忌飲酒,忌海鮮,忌腥葷及發物,保持大便通暢,保持情緒舒暢等預防復發。
患了皮炎以後。每個人的體質和皮炎的性質,皮炎的程度不同所以治癒的時間也就不同。建議,患皮炎後及時就診,積極治療的同時注意阻斷皮炎的誘因,才能達到痊癒的效果。
『陸』 職業病皮膚病怎麼鑒定
首先明確接觸的是何種職業病危害因素,鑒定機構就是有有資質的醫療機構(一般職業病防治院、疾控中心都有),去到醫生會根據你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接觸史、皮損特點和臨床表現,必要時結合皮膚斑貼實驗和其他特殊檢查明確診斷。
『柒』 皮炎怎麼辦
(一)皮炎患者有禁區!忌熱水燙洗皮炎、濕疹在急性期,由於皮內毛細血管擴張,會有不同程度的皮膚紅腫、丘疹、水皰。用熱水燙洗或浸泡,紅腫加重,滲透液增多,加重病情。因此,皮炎、濕疹病人宜用溫水淋浴,切忌在熱水內浸泡和用力搓擦。一、忌搔抓搔抓可使皮膚不斷遭受機械性刺激而變厚,甚至引起感染。搔抓還起強化作用,病人愈搔愈癢,愈癢愈抓,形成惡性循環,病程因而延長。二、忌熱水燙洗皮炎、濕疹在急性期,由於皮內毛細血管擴張,會有不同程度的皮膚紅腫、丘疹、水皰。用熱水燙洗或浸泡,紅腫加重,滲透液增多,加重病情。因此,皮炎、濕疹病人宜用溫水淋浴,切忌在熱水內浸泡和用力搓擦。三、忌肥皂洗特別是鹼性大的肥皂,對皮膚是一種化學性刺激,可使皮炎、濕疹加重。若需用肥皂去污時,最好選擇刺激性小的硼酸皂。四、忌刺激性食物辣椒、酒、濃茶、咖啡等刺激食物,可使瘙癢加重容易使濕疹加重或復發,都應禁忌。五、忌盲目用葯皮炎、濕疹病程較長,易反復,患者要配合醫生耐心治療。有的人治療心切,未經醫生診治在皮損處塗高濃度的止癢葯;反而加重病情。因此,切忌擅自用葯。(二)秋冬季如何預防特應性皮炎?在秋冬季節,人體容易皮膚瘙癢、乾燥,應該怎樣預防特應性皮炎的產生?飲食起居方面應該注意些什麼? 在秋冬季天氣開始變得乾燥,特應性皮炎的患者應該盡量避免一切外來的刺激: 1、小心選擇衣物,穿著棉製品衣物,以寬松為宜。 2、避免用力搔抓和摩擦。 3、注意飲食,避免進食引起過敏和刺激性的食物,如酒和辛辣的食物。 4、注意保持清潔的生活環境,減少如屋塵、蟎、動物毛、花粉、真菌等變應原的刺激。 5、留意氣溫和濕度的變化,盡量避免環境變化對皮膚造成刺激。 6、選用溫和、不含香料的洗浴產品,避免洗澡時間太長或水溫過熱,以免刺激皮膚。7、同時要注意加強皮膚護理,恢復和保持皮膚正常濕度 對於特應性皮炎患者,不論急性期還是緩解期,均應至少每日塗抹潤膚劑和/或保濕劑2次,多主張全身使用,尤其是在沐浴後應立即使用,以保持皮膚的水合狀態而減輕瘙癢症狀
『捌』 怎麼解決皮炎問題
怎麼解決皮炎問題
怎麼解決皮炎問題?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患有皮炎,而皮炎也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皮膚問題,其中很多人都想知道怎麼解決皮炎問題?那麼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答案吧!
怎麼解決皮炎問題1
日光性皮炎
又稱為日曬性皮炎或曬斑,多在夏季受烈日曝曬所致。一般是由於過度日曬後,經數小時在被曬處出現紅斑、腫脹,甚至起水皰。輕者2~3日脫屑而愈,重者可達1周以上,愈後遺留明顯的色素沉著。發病時覺灼熱、疼痛、觸痛。
預防:外出時注意打傘,戴寬邊帽或塗防曬霜。
治療:可用爐甘石洗劑搽患處,或用3%硼酸溶液濕敷;口服強的松等抗過敏葯。
脂溢性皮炎
常發生在皮脂腺較多的部位,如頭皮、面部、背部、腋窩、會陰部等。初起有細小灰白色鱗屑,或油膩性痂,其下皮膚有淡紅斑或針頭大小的暗紅色毛囊性丘疹。面部多發生在額、眉、鼻唇溝處,有鱗屑或黃痂。
預防:限制多脂、多糖飲食,多吃蔬菜。
治療:在堅持預防的基礎上,服維生素B2、B6或復合維生素B。外用葯可選激素類制劑。如發現有糠秕孢子菌,則用咪康唑外搽,也可用復方硫磺洗劑或5%硫磺霜。
光感性皮炎
因接觸光感物質或某些光感性葯物而發病。常見的光感性物質有化妝品、染料,以及某些外用或內服葯物。在接觸這些物質之後,再受陽光照射,就發生紅斑、丘疹或濕疹樣改變。
預防:避免接觸光敏物質(如化妝品)和可引起交叉過敏的物品,防受強烈日光照射,甚至日光燈或反射的光線都要避免接觸。
治療:可作對症處理,重者可服強的松和其他抗過敏葯(如撲爾敏),並用3%硼酸或1∶2000醋酸鉛溶液作冷濕敷,然後搽激素制劑。
化妝性皮炎
指由接觸化妝品而引起的刺激性接觸性皮炎和變應性接觸性皮炎。可能會出現紅斑、水腫、丘疹、粉刺等損害,有時還會伴有瘙癢和色素沉著。
預防:過敏性皮膚的人盡量少接觸化妝品,實在需要使用化妝品,在使用完後,要清洗干凈。
治療:應注意防曬、防凍,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必要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維生素E、B6、C,幫助修復受損皮膚。
日常護理
1、經常保持室內衛生、開窗通風、保持適宜溫度濕度、不隨便使用消毒劑等
2、要勤洗勤曬衣物、被單、枕頭、被子、毛絨玩具,並要定期清洗空調的吸塵網等。
3、皮膚不要直接接觸草叢、樹葉、動物皮毛。寵物的'皮毛要經常清洗和噴灑殺蟲劑。
4、避免過度燙洗、搔抓等刺激。
5、科學合理地洗澡,選擇酸鹼度(PH)中性,無刺激性的香皂;不可亂用的護膚產品,內衣要選擇柔軟的棉織品,不宜穿羊毛、化纖織物。
怎麼解決皮炎問題2
1、找到過敏原
如果患者屬於過敏體質,一定要盡快確定過敏原,這樣才可能盡量避開。若是某些食物引起過敏,導致皮炎,可以通過記錄和觀察患者的飲食,逐步排查,找到過敏原。找出過敏原之後,要盡量避免食用會導致自身過敏的食物。如果日常生活當中,比較難確定過敏原,建議到醫院做過敏原測試。如果是因為某些花粉過敏導致出現皮炎問題,建議患者盡量少外出,並且少去花多的地方。
2、不能擅自用葯
有一些患者在皮膚瘙癢難耐的情況之下,可能會自己去葯店買葯物回來外塗。但是如果用葯不當,很可能會加重瘙癢症狀,導致長時間無法痊癒。
3、不能用熱水燙洗患處
有一些患者因為瘙癢難受,認為用熱水燙洗患處可以起到止癢的效果。用熱水燙洗患處只能短時間內止癢,過後症狀反而會加重。這主要是因為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增強,身體釋放大量的過敏物質,從而導致瘙癢更加嚴重,甚至會出現皮膚潰爛。
4、做好護理工作
治療皮炎的過程是比較漫長的,患者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擺放好心態,不要隨意發脾氣,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治療期間,患者不但要謹遵醫囑用葯,同時還要注意呵護好皮膚,瘙癢難受的時候不能用手去抓撓,否則容易導致皮膚破潰,甚至誘發其他皮膚疾病。對於女性患者來說,盡量減少化妝品的使用,使用的化妝品也盡量選擇不含致敏成分的。
5、注意飲食
皮炎患者還要注意日常飲食,及時補充營養,多吃富含營養的食物和新鮮的蔬菜水果,比如獼猴桃、西紅柿、菠菜等。而一些容易導致皮膚過敏的食物盡量少吃,比如蝦蟹、牛肉、羊肉等。
『玖』 常見的5種皮膚病,寶寶皮膚病可以預防
新生兒的皮膚相當嬌嫩,像綢緞一樣,但是各種肌膚狀況頻繁出現,令父母心疼不已。本文介紹幾種比較常見的皮膚問題,讓父母了解相關的疾病知識以及日常護理,讓小寶寶 健康 成長。
狀況1、蕁麻疹
蕁麻疹分為急性或慢性,急性的定義為小於6周;慢性的定義為大於6周。多數的蕁麻疹屬於急性蕁麻疹。蕁麻疹的特徵有三個:(1)疹子中間會凸出來,周圍有紅紅的一塊;(2)疹子會很癢;(3)相同位置的疹子通常不會存在超過24小時,疹子的位置會四處移動。如果相同位置的疹子超過24小時,則通常不是蕁麻疹。任何年齡皆可能會有蕁麻疹,大多是因為過敏所引起,可能過敏的原因很多,包括對食物過敏、天氣冷熱或洗澡水冷熱皆有可能,應盡量遠離誘發因子。
緩解方式為可以服用醫生開的抗組織胺葯物,內服的葯物通常比外用塗抹的葯物來得有效,即使剛出生仍可服用。如果已知道對牛奶蛋白過敏,可詢問醫生是否要更換為高度水解配方奶。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少數蕁麻疹會造成血管性水腫,假如少數寶寶的喉嚨因蕁麻疹發作而腫起來,可能會影響呼吸,應盡快就醫,不過父母也不用太擔心,畢竟這種狀況很少見。
狀況2、異位性皮膚炎
因為皮膚屏障不好,容易發炎,又受到外界刺激(可能的刺激因子很多,冷熱、食物、流汗…等皆可能),發作時會很癢,甚至癢到睡不著。大部分2個月大以後才可能發生,大部分在2歲前就會發生。症狀是皮膚偏干(全身都有可能,但包尿布的地方可能比較不會有疹子);屬於慢性皮膚炎,經常不斷復發。預防異位性皮膚炎被誘發的方法為盡量避免刺激因子,洗完澡後最好輕輕將水分拍干,盡量不用擦的,以免刺激到皮膚。輕拍後,再盡快擦保濕乳液,做好保濕;如果比較嚴重,則需使用類固醇葯物。但是因為患部會很癢,越抓可能會越癢,而且抓了會破皮,皮膚屏障更加被破壞,演變為惡性循環,這就是癢搔抓循環,父母應盡量不要讓寶寶搔抓患部。
狀況3、水痘
寶寶之所以會得到水痘,是因為水痘病毒由皮膚直接接觸、飛沫或空氣傳染,傳染力強,症狀為軀干或臉部會出現紅斑→水泡→膿皰→結痂。1歲前嬰兒大多有來自母親的抗體,感染的機率較少,但是免疫力較差的寶寶還是可能感染,也要避免接觸感染者。預防方式為戴口罩(但空氣傳染的疾病,即使在同一節車廂內也可能被傳染到,戴N95口罩會比較有效;飛沫傳染則大約可傳播1米距離)。但要小寶寶戴口罩比較難,所以比較有效的方式仍為1歲時必須打水痘疫苗。20%的寶寶即使接種了水痘疫苗,仍然可能得到水痘,但病情與症狀會比較輕微。此外,也要勤洗手。
寶寶一旦患水痘,可能會搔抓患部,一旦皮膚被抓破,就可能導致蜂窩性組織炎。水痘大多可以自愈,盡量不要讓寶寶搔抓患部。不分年齡皆可請醫生開止癢葯或服用抗病毒葯物,會較快改善症狀。另外,少數產婦在生產前2天~生產後5天出水痘,所生下的寶寶若患水痘通常都會比較嚴重,必須盡快治療。
狀況4、脂漏性皮膚炎
脂漏性皮膚炎常於出生後2到10周開始發生,有一些寶寶大約在脂漏性皮膚炎出現3到4周以後就會自愈,而其他寶寶也常在8個月到1歲時會痊癒。脂漏性皮膚炎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推估可能與皮脂的增生及真菌有關。
如果寶寶的頭皮僅有過多的皮脂及脫屑,但發炎(發紅)不嚴重,正常清潔即可,不要硬摳患處。如果患處皮脂相當厚,可以使用嬰兒油溫和按摩,之後再清洗。若有發炎(發紅),醫生則可能會開外用弱效的類固醇葯物來治療。
狀況5、新生兒痘痘
新生兒痘痘的病因目前尚不確定,一般被認為與母親的男性賀爾蒙刺激皮脂腺,或嬰兒本身的腎上腺或性腺男性賀爾蒙暫時性產生增加有關。男寶寶的發生率高於女寶寶。大部分程度都相當輕微,且為期短暫,大約1到2個月就會自行消失,只有少數寶寶持續至9到12個月大。大部分嬰兒不需治療,只需要使用水及溫和的嬰兒清潔用品清潔。如果醫生覺得比較嚴重、需要治療時,使用的葯物與成人類似,包括局部抗生素等。
至於2到7歲的兒童長痘痘,則是相當罕見的。若嬰兒痘痘情形嚴重且持續時間較長,或是2到7歲的兒童長痘痘,則可能需要確認是否內分泌異常,如腎上腺素增生症、性腺腎上腺腫瘤、性早熟或庫欣氏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