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皮膚過敏反應
各種過敏源引起的皮膚炎症樣反應,都可以稱為皮膚過敏,最常見的表現是紅斑伴內不同程度的瘙癢容。根據過敏程度的不同,也可以有急性期、亞急性的不同表現。輕症的可能僅表現為皮膚紅斑,嚴重的可有皮膚潮紅,潮紅聚集成片,甚至表現形成紅斑上的水皰,伴有疼痛。根據不同的病因,比如日光性皮炎、化妝品皮炎、尿布皮炎、唇炎、手部濕疹、接觸性皮炎、葯物性皮炎、蕁麻疹、丘疹性蕁麻疹等。皮膚過敏的治療以抗過敏為主,口服西替利嗪片或氯雷他定片,外用地奈德軟膏或扶嚴寧軟膏,每天2次。
2. 皮膚過敏症狀
第一、有些葯物會引起皮膚過敏反應
主要表現為皮膚紅斑、水泡及表皮鬆懈、瘙癢疼痛,有時還會伴隨低熱。皮疹消退後多無色素沉著。西葯過敏較為多見,如青黴素、磺胺類、過敏,其中的某些成份也可作為過敏原。在生活中要服用什麼葯物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患者不能盲目的服用葯物。
第二、接觸性過敏反應
局部發生紅斑、水腫、癢痛感,嚴重者可有水泡、脫皮等現象出現。能使皮膚產生接觸性皮炎的物質有首飾、表鏈、鏡架、涼鞋、化纖布料、外用葯、化學品、化妝品等。一旦發現有上述症狀,立即尋找導致過敏的物品,並停止接觸,容易發生接觸性皮炎的人多屬於過敏人群。在生活中我們要明確自己對什麼是過敏的,較好去醫院做一下過敏檢驗。
第三、有明顯滲出
濕疹也是屬於過敏中的一種症狀,也是比較高發的。濕疹的出現這與化學製品的濫用、環境、三廢治理不善、生活節奏加快、精神壓力加大等因素有關。發病特點:任何年齡均可發病;可發生於體表的任何部位;反復發作;局部或全身可見紅斑、丘疹、水泡、糜爛、滲出、結痂、脫屑、色素沉著;劇烈瘙癢。
第四、風團、風疹塊
過敏導致的也是常見的,這也是因為過敏而出現的症狀,這是一種血管神經的反應,皮下組織的小血管擴張,管壁的通透性增大,發生滲出作用,形成局部水腫。還會出現風團以及劇烈的瘙癢症狀,發病比較急,風團時起時消。
第五、食物過敏的表現可以是多種多樣的
皮疹較為常見,多發生在臉部、口周的紅斑,軀幹部也較多見,瘙癢脫屑,並可有色素沉著。另有一種,在食用野菜後,經日光照射皮膚可出現光感性皮炎,面頸手部呈現慢性浮腫,全身乏力、惡心、腹瀉、腹痛,這是食物過敏導致的一些症狀。
3. 慢性過敏性皮炎症狀
過敏性皮炎是由過敏原引發的一種皮膚病,它的主要特徵是會導致皮膚紅腫,脫皮,發癢等。過敏性皮炎有兩類,接觸性皮炎與化妝品皮炎。我們先來了解 慢性過敏性皮炎症狀。
慢性過敏性皮炎症狀皮炎表現一般無特異性,由於接觸物、接觸方式及個體反應不同,發生皮炎的形態、范圍及嚴重程度也不相同。輕症時局部呈紅斑,淡紅至鮮紅色,稍有水腫,或有針尖大丘疹密集,重症時紅斑腫脹明顯,在此基礎上有多數丘疹、水皰,炎症劇烈時可以發生大皰。水皰破裂則有糜爛、滲液和結痂。如為烈性的原發刺激,可使表皮壞死脫落,甚至深及真皮發生潰瘍。當皮炎發生於組織疏鬆部位,如眼瞼、口唇、包皮、陰囊等處則腫脹明顯,呈局限性水腫而無明確的邊緣,皮膚發亮,表面紋理消失。
皮炎的部位及范圍與接觸物接觸部位一致,境界非常鮮明,但如接觸物為氣體、粉塵,則皮炎呈彌漫性而無一定的鮮明界限,但多發生在身體暴露部位。
自覺症狀大多有癢和燒灼感或脹痛感,少數嚴重病例可有全身反應,如發熱、畏寒、頭痛、惡心等。
病程有自限性,一般去除病因後,處理得當,1~2周可痊癒。反復接觸或處理不當,可以轉為亞急性或慢性皮炎,呈紅褐色苔蘚樣變或濕疹樣改變。
刺激性接觸性皮炎在臨床上急性期可表現為紅斑、水皰、滲出。亞急性、慢性可表現紅斑、粗糙、脫屑、皸裂。根據接觸刺激物的性質和接觸時間長短,臨床上可表現為急性刺激性皮炎、延遲性急性刺激性皮炎、刺激性反應、累積性刺激性皮炎、膿皰性刺激性皮炎、機械性刺激誘發皮炎等。
過敏性皮炎偏方1、韭菜鴨蛋清治過敏性皮炎;將新鮮韭菜洗凈,加上鴨蛋清(去黃)塗擦患處,病情較重的,將韭菜汁和鴨蛋清口服,內服、外塗要嚴格分開。如無鴨蛋,輕者直接用洗凈的韭菜塗擦患處即可。或取韭菜、雞毛各適量,水煎外洗。
2、大白菜治過敏性皮炎;用大白菜搗爛敷患處,治過敏性皮炎。
3、用艾葉油治過敏性皮炎;菊科植物艾的葉.性味苦、辛、溫。入肝、脾、腎經。功能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現代報道,艾葉油有抗過敏作用,臨床用於治療過敏性皮炎。
4、用馬齒莧 治過敏性皮炎;皮膚用清水洗凈,拿一小部分馬齒莧 搗爛抹在患處;其餘部分煮水喝;撈出來的馬齒莧放點醬油、醋和香油拌著吃。
5、單方治療過敏性皮炎
[1]、根據皮炎部位的大小,取適量的千里光 (鮮品加倍),加水煮沸15—30分鍾,取液待溫度適宜,先熏後洗,每天早、晚各1次,連用2—3天即可見效。民間也有用“八乾柴 ”的樹枝,煮液熏洗。八乾柴 的特徵是外皮枯乾粗糙,有棱邊。
[2]、取川椒 40克研成粗末,加水2000毫升充分浸泡後,煮沸取濾液稍涼後蘸洗,浸患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鍾。治療期間禁用肥皂 、熱水洗浴,忌食魚腥、油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經用此法治療9例漆性皮炎,均在2—5天內治癒。(單方由主任醫師何國興提供)。
6、用冰硼散 治過敏性皮炎;先用生理鹽水清洗患處,待干後撒於患部冰硼散 適量,外用凡士林紗布覆蓋包紮。
精彩推薦:
三伏天 夏季養生 衣服染色去除小竅門 手上張小水泡 陰道瘙癢 指甲上有豎紋 安眠葯 腿抽筋 副乳
4. 狗狗皮膚過敏是什麼樣的症狀
只是耳朵後面紅腫沒有其他症狀嗎狗狗一些皮膚病的治療(希望對大家有用) ★ 皮膚蟎蟲感染 主要分為蠕形蟎和疥蟎兩種。蠕形蟎感染主要表現為毛囊紅腫、膿皰、脫毛,最初先從眼周,上、下頜,唇周開始,起先並不瘙癢,嚴重時擴散到頸部、四肢、腹下部、股內側,引起皮膚紅腫、脫毛、皮脂溢出、皮屑脫落,有小膿腫,皮膚瘙癢、增厚、色素沉著。疥蟎感染主要表現為皮膚嚴重瘙癢、脫毛,皮膚變厚、色素沉著。診斷主要靠皮膚刮取物在顯微鏡下檢查,見到蟲體和幼蟲即可,但應注意的是正常犬皮膚中可能亦有少量的蠕形蟎存在,必須結合臨床症狀確診。若犬患有嚴重的全身性蠕形蟎感染,可能與其遺傳對蠕形蟎抵抗力差有關,該犬不應種用。治療主要是皮下注射伊維菌素(注意柯利牧羊犬禁用,易引起中毒),全身性消炎,外用消炎殺蟎浴液等。沙皮、臘腸、八哥等短毛犬對蟎蟲有品種易感性,應注意。 ★ 犬皮膚真菌病 本病俗稱癬,是犬最常見的皮膚病,主要病原是犬小孢子菌和石膏樣小孢子菌。本病為接觸性感染,人畜共患,幼齡、衰老、瘦弱和免疫缺陷者易感。最典型症狀為脫毛,圓形鱗斑;也有不脫毛、無皮屑但局部有丘疹、膿皰或呈起的紅斑性脫毛斑或結節。由於其病變的多樣性,極易與其他皮膚病混淆。診斷主要靠顯微鏡檢查是否有真菌孢子,伍德氏燈檢查或進行真菌培養。皮膚真菌病治療主要是局部塗葯和全身性用葯。局部用葯有克霉唑、酮康唑、癬凈等,全身性用葯有癬凈口服葯片、諾華的 「 保健 」 口服葯片,還可用消炎殺癬浴液;以及一些中葯浴液等。真菌的治療主要注意:①防止擴散和傳染給其他動物或人。②堅持用葯,防止復發。在皮膚表面症狀完全恢復後仍需用葯1-2周。③注意環境消毒。對狗的用具、狗舍可採用葯物:如0.5% 硫化石灰溶液、0.5% 洗必泰溶液擦洗、浸泡。對金屬籠具還可以用火焰噴燈灼燒等。治療 大面積蠕形蟎感染治療是比較困難的。治療時先剪掉炎症區及周圍的被毛,用酒精等清潔並灶,大面積炎症需用硫磺皂或洗發劑洗澡,去掉表面病皮,局部使用低毒、高效、易滲透的葯物,如石硫合劑、 0.5%敵敵畏、敵百蟲等塗擦可望治癒,國外有人介紹,使用O.75%酒精魚騰酮局部塗擦療效較好,如果犬伴發細菌感染應考慮局部或全部使用抗菌素治療。犬 皮 膚 問 題 犬皮膚病發病率高,在臨床就診病例中約10-20%都是皮膚問題。犬皮膚病病因很多,症狀復雜,病程較長,確診及治療都有難度。在此只對臨床常見的幾種皮膚問題作一簡單介紹。 ★ 外寄生蟲、跳蚤、虱、蜱感染這三種寄生蟲是狗體表常見的外寄生蟲,它們叮咬犬皮膚,吸食血液,引起犬皮膚瘙癢,被毛粗亂,嚴重時犬全身脫毛,體弱貧血,同時其口器唾液及排泄物還會引起犬過敏性皮炎。診斷主要依據在犬體表發現活的蟲體,毛根處有跳蚤糞便和虱卵,犬突然性瘙癢、舔咬及叫喚等。治療包括外用殺蟲葯液驅蟲,口服杜蚤葯,皮下注射伊維菌素,同時 還應作抗過敏和消炎處理。常用葯物有梅里亞的 「 福來恩 」 滴劑,諾華的 「 剋星 」 杜蚤口服葯以及一些質量可靠的驅蟲項圈及外用浴液。平時注意環境清潔衛生,定期消毒殺蟲,並用真空吸塵器吸去地板縫隙、角落的蟲卵。 ★ 皮膚蟎蟲感染 主要分為蠕形蟎和疥蟎兩種。蠕形蟎感染主要表現為毛囊紅腫、膿皰、脫毛,最初先從眼周,上、下頜,唇周開始,起先並不瘙癢,嚴重時擴散到頸部、四肢、腹下部、股內側,引起皮膚紅腫、脫毛、皮脂溢出、皮屑脫落,有小膿腫,皮膚瘙癢、增厚、色素沉著。疥蟎感染主要表現為皮膚嚴重瘙癢、脫毛,皮膚變厚、色素沉著。診斷主要靠皮膚刮取物在顯微鏡下檢查,見到蟲體和幼蟲即可,但應注意的是正常犬皮膚中可能亦有少量的蠕形蟎存在,必須結合臨床症狀確診。若犬患有嚴重的全身性蠕形蟎感染,可能與其遺傳對蠕形蟎抵抗力差有關,該犬不應種用。治療主要是皮下注射伊維菌素(注意柯利牧羊犬禁用,易引起中毒),全身性消炎,外用消炎殺蟎浴液等。沙皮、臘腸、八哥等短毛犬對蟎蟲有品種易感性,應注意。
如果能夠幫助你解決問題,那麼希望你點擊「採納」, 舉手之勞,將鼓勵我們繼續解答其他朋友的問題.
5. 皮膚過敏的表現
皮膚過敏表現在起疹子.騷癢等症狀。一但出現這種症狀首先競量不要用手去抓撓,應及時去醫院檢查,查找過敏源然後再對症治療。
6. 皮膚過敏有什麼症狀啊
一般普通過敏症狀:發癢、長紅疹子、緊綳、刺痛、異常發紅,嚴重激素皮炎過敏症狀:紅腫、反復過敏長紅疹子、紅斑等等。引起皮膚過敏的原因有很多種,比如,魚、牛奶、雞蛋也可導致皮膚過敏;空氣中的花粉、蟎蟲也是過敏的傳染源;一些葯物、金屬、染料等也可能引起皮膚過敏。首先要找到過敏源,如果是護膚品過敏,則要馬上停用。出現紅腫或者反復過敏一般是使用了激素類產品了。
不要使用速效激素類的產品,如果長期使用會造成依賴反復。應該使用專業針對敏感肌膚的,比較溫和的護膚品進行調理。
7. 皮膚過敏經常復發有什麼危害
皮膚過敏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皮膚病,往往患者會出現瘙癢難忍的情況,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那麼皮膚過敏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嗎?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下皮膚過敏的危害。
當發現患病要及時的進行醫治,並避免再次接觸過敏原。養成良好的習慣,日常生活中適當進行一些護理。希望患者們能夠早日康復,恢復健康美麗的肌膚。
8. 皮膚過敏是什麼樣子的
皮膚過敏是什麼樣子的
過敏性皮膚病指患者與過敏原接觸後引起的皮炎、濕疹、蕁麻疹等皮膚病,主要症狀為皮膚瘙癢、疼痛、紅斑、水腫等,是現代社會中困擾人們的常見病症之一。患上過敏性皮膚病的患者,一般病情容易反復,影響患者的工作、學習和生活。
疾病分類
蕁麻疹
蕁麻疹是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反應性擴張及通透性增加而產生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主要表現為邊緣清楚的紅色或蒼白色的瘙癢性風團。蕁麻疹的病因復雜,大多數患者不能找到確切的過敏原。最常見的過敏原為食物,包括魚、蝦、蟹、蛋類、水果(草莓、桃子、葡萄和櫻桃等)、肉類、大蒜、酒類等,其他因素包括葯物(如青黴素、血清製品、各種疫苗、磺胺類)、感染因素(包括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等)、物理因素、動物及植物因素。
接觸性皮炎
接觸性皮炎是由於接觸某種物質後,在皮膚、黏膜接觸部位發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應。
濕疹
濕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淺層及表皮變應性炎症,病因復雜,一般認為是由內、外多種因素相互作用而導致濕疹樣皮損。內因如慢性感染病灶、內分泌代謝改變、血循環障礙、精神因素、遺傳因素等。外因如某些過敏性食物、吸入物、日光、炎熱和乾燥環境以及化學物質等。患者對各種外因的易感性和耐受性往往與遺傳因素有關,並可隨年齡、環境而改變。
葯疹
亦稱葯物性皮炎,是葯物通過內服、注射、吸入、灌腸、栓劑,甚至通過破損皮膚等途徑進入人體後,在皮膚、黏膜上引起的炎症性皮疹,葯疹的發病機制多與變態反應有關。
特應性皮炎
也稱異位性皮炎、遺傳性過敏性皮炎,是一種與遺傳過敏性素質有關的皮膚疾病,其發病機制目前還不很清楚,可能是由於遺傳因素、免疫因素以及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病因
過敏性皮膚病主要是由於過敏原通過吸入、食入或接觸等途徑,進入人體後引發機體產生變態反應,其病因復雜,發病機制尚不明確,除患者自身的致敏體質外,在外的致敏原是該病重要病因。
主要病因
過敏體質者
首要病因是具有某種過敏體質,接觸吸入性過敏原、食物過敏原和葯物過敏原導致過敏性皮膚病。
吸入過敏原
包括塵土、蟎、棉絮、枕(床)墊料、花粉(春、夏和秋季)、蒿、草、真菌、昆蟲和煙等。
食物過敏原
指通過食入引起過敏反應的物質,包括魚、蝦、蟹、牛肉、羊肉、雞蛋、牛奶、花生、芝麻、大豆、西紅柿、韭菜和蘑菇等。
葯物過敏原
指引起葯疹的葯物,任何葯物均有引起葯疹的可能,常見的有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解熱鎮痛抗炎葯、磺胺類、巴比妥類、抗毒血清及疫苗等。
化學性過敏原
化學物質過敏症被描述為一種因長期接觸微量化學物質或者現代人類環境的其他物質而引起副作用的慢性疾病,可疑物質包括煙塵、殺蟲劑、塑料、合成纖維織物、除臭產品、石油產品和油。
注入性過敏原
除了某些注射葯物(青黴素、異種血清)外,還包括昆蟲叮咬、大黃蜂和蜜蜂等的刺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