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春季皮膚過敏腫塊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春季皮膚過敏腫塊

發布時間: 2023-07-23 14:24:34

皮膚過敏,癢,起硬塊腫脹怎麼辦

A、應當積極加強鍛煉,提高血管對外界刺激的耐受能力,避免面部出現紅血絲可版以常洗冷水澡、桑拿浴,也可以權用熱毛巾和冷毛巾交替敷面,先熱後冷,如此鍛煉皮膚,使皮膚恢復對溫度的快速反應。
B、女性注意使月經通暢,調節內分泌平衡。避免煙酒刺激。合理飲食,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防治便秘,同時補充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C、保持充足睡眠,注意勞逸結合。盡量防止血液集中到頭面部形成紅血絲。

㈡ 皮膚上長了一個疙瘩。然後紅腫了。下面都是硬塊

可能是過敏,先擦一下皮炎平什麼的,實在不行要去醫院。我這幾天就是過敏,去了醫院,打針吃葯。。

㈢ 身上出現了一顆紅疙瘩(像蚊子咬的),可後來就出現了一大片還很癢,而且越發越多,這是什麼東西該怎麼治

這是蕁麻診,也是大家常說的皮膚過敏。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在接觸過敏原的時候,會在身體不特定的部位,冒出一塊塊形狀、大小不一的紅色斑塊,這些產生斑塊的部位,會發生發癢的情形,如果沒有停止接觸過敏原並加以治療,出疹發癢的情形就會加劇.

治療:
首先應找出病因,排除發病因素。可用葯物進行治療。急性蕁麻疹時,可肌肉注射非那根或口服撲爾敏、苯海拉明等抗組織胺類葯,隨後可用同類葯物如安他樂、賽庚啶等維持。
慢性蕁麻疹以尋找病因為主,治療上以口服抗組織胺葯物為主。一種葯物無效時,可同時給予2種—3種葯物,治療應持續至病情穩定後數日再逐漸減量,以達到脫敏的目的。外用葯以白色洗劑、酚類止癢劑為主。
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多吃新鮮蔬果。油煎、油炸或是辛辣類的食物較易引發體內的熱性反應的食物少吃。
蕁麻疹因為是體質性的問題,根治不易,過去也有許多人因為對葯物治療的反應不好,持續的復發,只好放任它,不管如何,有蕁麻疹體質的人都應該學習如何與它共處,才是根本之道,除了避免接觸過敏原之外,日常的調養也要注意幾個原則:
多吃含有豐富維他命的新鮮蔬果或是服用維他命C與B群,或是B群中的 B 6。
多吃鹼性食物如:葡萄、綠茶、海帶、蕃茄、芝麻、黃瓜、胡蘿卜、香蕉、蘋果、橘子、蘿卜、綠豆、意仁等。
多休息,勿疲累,適度的運動。
以上這些都有助於體內自然產生對抗過敏原的機制。
現在還有一個偏方:
吃維生素C和鈣片,真正管用,三天見效,希望您早日康復!

㈣ 身上過敏,一抓就起腫塊怎麼辦

1、是過敏了。這是急性蕁麻疹。起病急,皮膚突然發癢,很快出現大小不等的紅色風團,呈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開始孤立或散在,逐漸擴大,融合成片。皮疹可呈橘皮樣。數分鍾或數小時內水腫減輕,風團變為紅斑而漸消失。風團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24小時,但新的風團此起彼伏,不斷發生。2、處理:(1)口服:鹽酸西替利嗪片(或鹽酸咪唑斯汀片),1片,每天1次(早上服);撲爾敏片,2片,每天1次(晚上服);連續服葯7-10天;(2)局部外用:丁酸氫化可的松(尤卓爾)軟膏或皮炎平軟膏或鹵米松乳膏,每天3次;(3)治療期間避免辛辣刺激性飲食和高蛋白飲食(如牛奶、魚、蝦等)。

㈤ 皮膚上莫名其妙出現紅色腫塊

$$$$$$$$$$$$$$$$$$$$$第一種可能:慢性尋麻疹

中葯好,方子是以消風散加減
慢性蕁麻疹,反復發作可導致血虛,血虛生風,形成惡性循環,中醫理論認為「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因此治療應加用養血滋陰的中葯。
處方:
生地20克,首烏20克,當歸12克,白芍12克,防風10克,丹皮10克,玉竹10克,荊芥10克,大棗30克,人參葉30克,水煎服。

蕁麻疹的中葯治療主要採用內服法,如皮膚瘙癢難忍,也可用紫背浮萍、蒼耳草、荊芥、紫蘇葉、百部等中草葯任選1~2種,各120克煎湯外洗。

$$$$$$$$$$$$$$$$$$$$$$$$第二種可能蟎蟲

蟎蟲雖小,害人不小。據皮膚科醫生介紹,蟎蟲以人體皮膚脫落的皮屑為生,在臨床上,過敏性皮炎幾乎近半都是蟎蟲導致的,蟎蟲還會導致丘疹性蕁麻疹。

夏天席子上的蟎蟲是過敏源,一般肉眼難以發現,蟎蟲叮咬人體皮膚後,皮膚上會出現梭形、橢圓形的紅斑,中間發紅,如果嚴重導致全身過敏,那可就不得了了,及時治療外還要盡快消除過敏源,否則可能再次引發一次皮膚過敏。天氣漸熱,有些躲藏在草席縫隙中的蟎蟲趁機施虐,草席應洗凈曬干,減少隱藏在其中的蟎蟲,減少蟲咬的可能。要防止蟎蟲,要在家裡經常翻曬被褥,保持潔凈和乾燥,孩子如果對蟎蟲過敏,就要用可整個清洗的或抗蟎蟲的被褥,少玩毛絨玩具,家裡盡量用吸塵器吸灰塵,房間里不要放容易積攢灰塵的東西,空調擦洗

$$$$$$$$$$$$$$$$$$$$$$$$$$三種情況食物過敏放映(食物中毒)
例如:

易感染疾病的食用動物清單

■蛇:上海人愛吃蛇,一度,蛇餐館鱗次櫛比。但是蛇身上有大量的寄生蟲,人食用後會感染嚴重的寄生蟲病。現代醫學已發現,在蛇的皮下、肌肉和腹腔里,寄生著一種叫曼氏疊宮絛蟲的幼蟲———裂頭蚴。裂頭蚴進入人體,會侵蝕眼、腦、皮下及各個內臟,造成「裂頭蚴病」。在腸道內,它還會發育成成蟲,導致惡心、嘔吐、腹痛等消化道病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

在蛇膽內,也有一種叫鞭節舌蟲,進入人體後,它寄生在肝臟、腎臟內,會造成肝和腎的衰竭。此外,蛇膽還有一定的毒性,對身體有危害。

■蛙:在臨床中,有一些病人為了追求口感吃半生不熟的田雞、牛蛙等,結果醫生在他們的頭顱中發現了寄生蟲的囊腫,通過血液檢查,發現這是一種曼氏裂頭蚴,生吃蛙、蛇等容易引起這種感染。曼氏裂頭絛蟲一般寄生在貓狗等動物的小腸內,其蟲卵隨動物的糞便排到水中被蝌蚪吞食後,隨蝌蚪同時長大。裂頭蚴常遷移到蛙的肌肉特別是在大腿和小腿中寄居,生命力很強,經過爆炒也不會死。人食用後,可能引起各種症狀,較為常見的是眼裂頭蚴病,嚴重的會造成角膜潰瘍並發白內障失明等。最為嚴重的是腦裂頭蚴病,臨床表現酷似腦瘤症狀,可能造成陣發性頭痛、昏迷甚至癱瘓。

蛙類中還容易帶有一種吸蟲,進入人體後,會產生相應的胃腸道疾病。

■陰溝產的小龍蝦:可能有肺吸蟲,人吃了不潔小龍蝦後,會引起呼吸系統疾病,如咳嗽、血痰、呼吸困難等,嚴重者會誘發神經系統的肺吸蟲病。

■菱角:可能存在薑片蟲。這種寄生蟲主要是通過豬的排泄物進入河水中,污染了菱角,生吃菱角後,可能會引起消化道疾病,胃部不適、惡心、嘔吐、腹瀉等。

■生魚片:可能有種肝吸蟲,會損害肝臟,導致肝功能異常。

■田螺:在蛙類或釘螺中,還可能寄生著絲蟲,如果未充分加熱,人可能被傳染。進入人體後,它主要寄生在腸系膜的血管中或膽囊中,引起貧血、血管堵塞、浮腫、腹部積水等症狀。

■熗蝦、醉蟹:市場上銷售的多是正規渠道的,但是一些流動攤販使用未經洗凈的或已死的蝦、蟹,或是酒泡時間太短,會導致細菌大量繁殖,也會引起腹瀉及寄生蟲傳染。

■毛蚶:雖然市面上已禁止銷售,但在市郊一些地區,仍存在通過非法渠道進貨的毛蚶,如果市民視它為「擋不住的誘惑」,上個世紀80年代甲肝的陰影,就可能再度出現。

■生食海鮮:可能患多種寄生蟲病。本市曾發現極罕見的寄生蟲病—————顎口線蟲病。病人的胸前皮膚先出現紅色腫塊,之後腫塊向手臂和頸部等處游移,且伴有發熱、患處疼痛等症狀。醫生對這種少見之疾尚無處置良策。

■未經檢疫的豬肉:常見的是「米豬肉」中含的豬絛蟲,其幼蟲囊尾蚴也可能在未經檢疫的豬肉中存在。如果食用未經煮透的豬肉,可能引起腦部囊蟲病,危害神經系統。施光峰表示,腦部囊蟲病曾在臨床中遇到過,以外地病人居多。雖然本市的衛生檢疫情況較好,但春節期間一些市民去外地走親訪友,如果飲食習慣不衛生,可能就會被感染。陳燁

希望你早日好轉!!!

㈥ 身上出現「成片紅色腫塊」,而且越抓越癢!醫生教你馬上這樣做…...!

身上莫名地出現成片紅色腫塊,還很癢,時發時退的反復發作,這種情況多半就是蕁麻疹了。

蕁麻疹,俗稱風疙瘩、風團、風疹塊,是一種頑固皮膚病。

蕁麻疹的病因非常復雜,很難找到具體原因,特別是慢性蕁麻疹。

常見病因

食物:以海鮮(魚、蝦)、奶製品、蛋類最為常見,以及加入食品的防腐劑、色素也可能引起蕁麻疹;

吸入物:花粉、羽毛、木屑、化妝品、灰塵和其它經空氣傳播的過敏原。

還包括感染、精神、情緒異常、物理因素(日光、熱、冷等)以及遺傳性過敏等。

了解這些常見的易誘發蕁麻疹的過敏原,在生活中就要避而遠之。

葯物治療

內服:一般多選用有抗組胺作用,又有鎮靜效果的葯物來控制病情,如撲爾敏、氯雷他定等常見葯物,同時服用維生素C。

註:用葯必須嚴格根據醫生囑咐,堅持並按時用葯。服葯後無明顯效果的慢性蕁麻疹患者,盡早去醫院皮膚科進行診治。

外用:塗抹有消炎、止癢作用的葯物或是洗劑,常見的如爐甘石洗劑、復方明礬洗劑。

註:若發生了皮膚感染,應先控制感染為宜。

小提醒:患者在對慢性蕁麻疹進行治療時,一定要積極尋找可能病因。

每個人身體機能不同,具體情況應根據過往病史及自身身體狀況和必要的相關檢查再明確診斷,這樣才能更好的避免誘發性 *** 。

飲食禁忌

俗話說「病從口入」,吃進去的東西一定要格外小心,特別是蕁麻疹這類易過敏患者。

清淡飲食,忌辛辣、 *** 已是老生常談,切記遠離易致過敏食物(如海鮮、蛋類和奶類),最好是記錄飲食,通過生活飲食日記進行自我調整,選擇合適自己的生活習慣。

不要抓撓

蕁麻疹的發生常伴有瘙癢無度,多數人難以抵抗皮膚瘙癢折磨,慣性地用手去抓,以為可以得到暫時緩解。或許你還不知道,這個動作不但沒法止癢,反而會越抓越癢

因為抓撓會使局部皮膚升溫,助長了體內血液釋放出更多的組胺(蕁麻疹過敏原),從而加重病情。

切勿熱水熱敷

患者有時會採用熱敷止癢,雖然熱可以使局部得到緩解,殊不知這其實也是一種 *** 。

因為熱會使血管緊張,釋放出更多的過敏原。同理,溫泉泡澡或是保溫過度都很有可能引發蕁麻疹。

當皮膚犯癢的時候一定要忍住,禁止抓撓行為,也不要用熱水熱敷 *** 皮膚!

可是又有人說癢起來很痛苦,不管它,真的受不了,沒有別的辦法嗎?

其實,局部皮炎處可以用溫水或過氧化氫、醋酸鋁溶液清洗,可外塗爐甘石劑,仍然不能止癢時,再塗抹碘伏止癢,不僅能起到消毒的作用,也能有效止癢。

最後小健想說,對付蕁麻疹這種頑固皮膚病,患者應該要有戰勝疾病的決心,不要病急亂投醫。

先針對病史了解個人情況,找到最易引發過敏的可能,同時用最適合自己的生活習慣,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個體化治療。

溫馨提示:我們致力於為您的生活提供健康指導,但並不能替代醫生之診斷治療,如您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以免耽誤病情。本教材來源於網路僅供參考。

真的很重要!太可怕了,快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吧!

㈦ 皮膚起紅腫塊,中間有水泡,發癢,是皮膚過敏嗎擦皮炎平是否有用

病情復分析:
你好,考慮是蕁麻疹制的表現,是一種皮膚過敏性疾病。建議去醫院皮膚科檢查下,如果確定為蕁麻疹,治療上可以口服抗過敏葯物如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啶等,必要時去醫院注射鈣及糖皮質激素等。飲食上注意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過敏食物如魚、蝦、蛋類、奶類最常見,其次是肉類和某些植物性食品,如草莓、可可、番茄等。
指導意見:
同時要勞逸結合、注意鍛煉,特別是多做戶外活動,保持充足睡眠與休息,並注意適量補鈣與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蘋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