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面部得了脂溢性皮炎怎麼治療
脂溢性皮炎的日常護理原則
使用溫和的氨基酸潔面,放棄傳統的皂基潔面,選擇比較清爽的凝膠質地或者輕薄的乳液即刻,秋冬乾燥季節可加入輕薄的護膚霜,定期只有補水保濕功效的面膜
建議使用蘭雪芙霖膚脂平,這是純草本植物萃取而制,很溫和。
減少熬夜
盡量減少進食刺激性食物
脂溢性皮炎在生活中有可能僅僅表現為鼻唇溝處的皮膚潮紅、紅斑,也可能是整個面部的紅斑、脫屑。有時候前胸和後被這兩個軀幹部位也會被診斷為脂溢性皮炎。這里我們主要講的是面部脂溢性皮炎,請不要混淆哦!
Ⅱ 頭皮上有脂溢性皮炎快兩個月了,一直都不好,怎麼辦
脂溢來性皮炎是一種發生於皮脂溢出自部位的慢性皮膚病,多見於青壯年,且男多於女。發病原因不明,可能與皮脂溢出過多,遺傳因素,飲食習慣及B族維生素缺乏有關。多吃水果蔬菜,外用塗抹凝甫集康寶霜一天兩次。還要配合著葯用洗發水洗頭發,像康王 采樂
Ⅲ 脂溢性皮炎有什麼金方
脂溢性皮炎系發生於頭、面、眉、耳及胸、背等皮脂分泌活躍部位的一種慢性炎症性皮膚病,表現為暗紅或黃紅色斑片上覆以鱗屑或痂皮。臨床分為油性和乾性兩種。中醫稱為「面游風」、「白屑風」、「眉風癬」、「鈕扣風」。
本病的臨床表現為:皮損發生於皮脂溢出部位,以頭、面、胸、背、臍窩、腋窩及陰股等部位多見。開始在毛囊周圍有紅丘疹,漸發展融合成暗紅或黃紅色斑,被覆油膩鱗屑或痂皮。皮損可擴展至全身,由頭部向下蔓延,甚至發展成紅皮病,患者有程度不等的瘙癢。
(一)內治方【方一】驗方一【來源】《外科經驗選》【組成】玄參12克,生地黃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黃芩9克,生石膏12克,制大黃9克,側柏葉12克,生山楂12克,桑白皮9克。
【功效】養陰清熱通腑。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二】驗方二【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威靈仙、苦參、蒼術、川芎各6克,當歸、赤茯苓、大胡麻,何首烏各10克,茺蔚子12克,杭菊花、山楂、虎杖15克。
【功效】清熱解毒,活血祛瘀。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三】驗方三【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茵陳、白花蛇舌草、生薏苡仁、車前草各12克,苦參、梔子、黃芩、黃柏各9克,生大黃、生甘草各6克。
【功效】清熱利濕,涼血解毒。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四】驗方四【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生地黃30克,玄參、生山楂、側柏葉、土大黃、車前草、虎杖各10克,麥門冬、白花蛇舌草、生石膏各15克。
【功效】養陰清熱,利濕散瘀。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五】驗方五【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何首烏、生地黃、旱蓮草各15克,牡丹皮、當歸、赤芍、女貞子各10克。
【功效】滋補肝腎,活血涼血。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六】驗方六【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當歸9克,熟地黃、生地黃、黃芪各12克,天門冬、麥門冬各6克,升麻、片芩各3克,桃仁泥,紅花各1.5克,天花粉4.5克。
【功效】益氣養陰,清熱活血。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七】驗方七【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人參、白術、當歸身、黃芪、棗仁各6克,木香、甘草各1.5克,遠志、柴胡、山梔子各3克,龍眼肉7枚。
【功效】益氣補血,疏肝理氣。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八】驗方八【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桑椹子、夜交藤、茵陳、馬齒莧各30克,菟絲子、當歸各12克,白鮮皮、何首烏各20克。
【功效】滋補肝腎,養心安神,通絡祛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九】驗方九【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何首烏、山楂、女貞子、旱蓮草、大棗、生地黃、熟地黃各30克,當歸、川芎、澤瀉各10克。
【功效】補肝腎陰,養陰活血。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驗方十【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黃芪20克,白術、防風各15克,黃芩、僵蠶、蟬蛻各10克,牡蠣、大青葉各30克,甘草3克。
【功效】益氣健脾,涼血祛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一】驗方十一【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野菊花、生地黃、赤石脂各15克,牛蒡子、牡丹皮各10克,荊芥、防風各9克,生薏苡仁30克,白礬12克,甘草6克。
【功效】健脾利濕,清熱涼血。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二】驗方十二【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黃連5克,黃芩、當歸、甘草20克,連翹、蒲公英、知母、牡丹皮、生地黃、白芷各15克,生石膏30克。
【功效】清熱涼血,瀉火解毒。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三】地防解毒湯【來源】新中醫,1995:(8)
【組成】地膚子、防風、野菊花、連翹、梔子、白蒺藜、蒼耳子各15克,虎杖20克,蒲公英、土茯苓各30克。
【功效】清熱解毒,活血祛瘀,除身寒濕。
【用法】每天1劑,水煎服。葯渣加水煮沸後待溫再洗。10天為1療程。
(二)外治方【方一】驗方一【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附子90克,桑根白皮、蔓荊子各250克。
【功效】疏散風熱,清利頭目,溫陽行水。
【用法】水煎外洗。
【方二】驗方二【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白芷75克,雞子清3枚,芒硝45克。
【功效】活血祛風,清熱消腫。
【用法】水煎外洗。
【方三】驗方三【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白鮮皮、苦參、野菊、大黃、九里明各30克。
【功效】清熱解毒,燥濕殺蟲。
【用法】煎水溫洗。
【方四】驗方四【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豬膽1隻。
【功效】清熱潤燥解毒。
【用法】將豬膽汁倒入半盆溫水中,攪拌後洗患處。
【方五】驗方五【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苦參60克,百部、透骨草、白鮮皮、蛇床子、艾葉各30克。
【功效】清熱燥濕,殺蟲祛風,解毒通絡。
【用法】煎水洗頭。
【方六】驗方六【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蒼耳子30克,苦參15克,王不留行60克,明礬10克。
【功效】散風祛濕,殺蟲斂瘡。
【用法】煎水外洗。
【方七】驗方七【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瓦松適量。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消腫。
【用法】瓦松曝干,燒灰淋汁,熱洗,不過六七次愈。
【方八】驗方八【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綠豆粉200克,滑石、白芷、白附子各6克。
【功效】清熱解毒,活血祛風。
【用法】研細末,每日1匙,早、晚調水洗臉。
【方九】驗方九【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透骨草、側柏葉各120克,皂角60克,白礬9克。
【功效】清熱燥濕,殺蟲解毒。
【用法】煎水洗頭。
【方十】驗方十【來源】《中醫家用驗方1000則》【組成】蒼耳子30克,苦參30克,白鮮皮15克,明礬9克。
【功效】祛風解毒,祛濕殺蟲,清熱燥濕。
【用法】加水2升,煮沸後去渣溫洗,每日1次。
【方十一】驗方十一【來源】《中醫家用驗方1000則》【組成】馬齒莧60克,龍膽草60克。
【功效】清熱燥濕解毒。
【用法】加水1升,煮沸後去渣,外洗患處。每日1次。
【方十二】驗方十二【來源】《中醫家用驗方1000則》【組成】透骨草60克,龍葵30克。
【功效】清熱解毒,祛風除濕。
【用法】加水2升,煮沸去渣,溫洗患處,每日1次。
【方十三】驗方十三【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王不留行、香白芷各等份。
【功效】活血行血,消腫斂瘡。
【用法】研末,外搽。
【方十四】驗方十四【來源】《頭麵皮膚病診療選方大全》【組成】蛇床子、苦參片各40克,土槿皮20克,薄荷腦10克,75%酒精1升。
【功效】清熱祛風,燥濕殺蟲。
【用法】浸泡7天,外搽患處。
Ⅳ 如何治療面部脂溢性皮炎
臉上長脂溢性皮炎主要是飲食不注意,還有亂用護膚品,生活習慣比較不好,自身免疫力比較低下導致造成的。那麼面部脂溢性皮炎怎麼治療呢?接下來我帶大家了解一下吧。

治療面部脂溢性皮炎偏方
1、調節飲食,限制多脂及多糖飲食,忌飲酒和辛辣刺激性事物。並建議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2、維生素B6、B2及復合維生素B,女性患者可加用安體舒通20mg Bid口服,或者雷尼替丁0.15 Bid口服。癢得厲害的可以止癢鎮靜劑。
3、用溫水清潔有脂溢性皮炎的部位,然後用棉簽蘸取適量膚。脂。平塗抹在有脂溢性皮炎的部位,塗抹之後輕輕按摩揉搓一會兒,讓它完全吸收。每天使用2--3次,有奇效。可徹底治好各種皮炎。
4、中葯:組方:蒲公英,甘草,墨旱蓮,薏苡仁,茯苓,酒女貞子,黃芪,丹參,制何首烏,白花蛇舌草 。
方劑1 苦參、黃柏、明礬、蛇床子各15克,硫黃5克制用法:水煎。外洗患處。適應症:皮脂溢性皮炎
方劑2 當歸、黃蠟各25克,紫草50克,麻油200克制用法:將當歸、紫草與麻油同熬,葯枯濾清去葯渣。將油加熱入黃蠟,化盡,待冷後外擦患處,每日1-2次。適應症:皮脂溢性皮炎
方劑3 苦參90克,野菊花15克,白鮮皮9克制用法:水煎。取液外洗患處。適應症:皮脂溢性皮炎
方劑4 王不留行、香白芷各等份制用法:研為細末。外撒患處。適應症:皮脂溢性皮炎
方劑5 生大黃(研末)100克,冰片20克,食醋250克制用法:將上葯放入密封瓶中浸泡7天,待變成深棕色後方可應用。先用75%酒精消毒患處,再塗葯液,每日3-4次。適應症:皮脂溢性皮炎
方劑6 綿茵陳、生蒲黃各15克,金錢草、車前草、白鮮皮各10克,生地、丹皮、赤芍、蒺藜、鉤藤、粉葛、牛膝各12克,菊花9克,甘草5克制用法:水煎服。適應症:脂溢性脫發
方劑7 茯苓、澤瀉各15克,側柏葉、黃柏、蒼術、白鮮皮、白蒺藜各10克,生山楂30克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適應症:脂溢性脫發
方劑8 透骨草、側柏葉各120克,皂角60克,白礬9克制用法:水煎。洗頭部適應症:脂溢性脫發
方劑9 野菊、生地、赤石脂各15克,牛蒡子、丹皮各10克,荊芥、防風各9克,生苡仁30克,白礬12克,甘草6克制用法:水煎服。適應症:皮脂溢性皮炎
5、抗生素制劑。
6、抗真菌制劑。
預防脂溢性皮炎的方法
1.用溫和的洗化用品洗臉:每晚用溫水塗少量硫磺香皂或硼酸皂洗臉,清除面部油膩,清潔皮膚。
2.清淡飲食,注意均衡:注意飲食,因脂溢性皮炎的發生與消化功能失常,以及食糖類、脂肪類食物過多有關,因此,患者應禁止飲酒,少食辛辣、魚蝦海鮮、牛羊肉、狗驢肉等刺激性及油膩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多喝水。
3.保持身體內分泌平衡:皮脂分泌過盛與神經系統或內分泌功能失調有關,便秘與喜食刺激性食物可能是誘發因素,多食脂肪與洗頭過於頻繁也是原因之一。過去的僧人,患脂溢性皮炎者甚少,與其素食和神經系統不過度緊張有關。頻繁洗頭者,破壞了皮脂腺口的阻礙物,使皮脂分泌過多,形成了有脂肪酸的真菌溫床。
Ⅳ 面部脂溢性皮炎和痤瘡 痘痘肌膚的看過來,中葯配方等你試用!
脂溢性皮炎是皮膚病里比較反復的問題,因為誘因很多,真菌感染,生活環境,飲食習慣,內分泌,後天護膚品使用不當皮膚屏障受損,都會導致。同時脂溢性皮炎患者一般很多病發問題,比如脂溢性皮炎伴隨痤瘡粉刺,脂溢性皮炎伴隨敏感肌屏障受損逆光疹子,脂溢性皮炎伴隨玫瑰痤瘡。大油田厚的皮膚會出現脂溢性皮炎,干皮敏感肌也會出現。治療思路和治療過程中的跟進,非常復雜。因為要找到病因,才能針對下葯以及生活中的預防。
1.在治療過程中很多醫生的治療方案都有所不同,比如有用抗真菌激素葯膏,有用免疫制劑他克莫司,有用水楊酸,壬二酸等剝脫方式等等。
2.選擇護膚品上有的醫生會開乳霜劑,讓皮膚保持滋潤。有的醫生只會開噴霧水劑,讓皮膚保持最基本滋潤,因為太油可能讓糠秕馬拉色菌有更好環境。同樣都是一種葯和護膚品,但是不同思路效果也有所不同。沒有對錯,只是不同人,不同症狀,不同階段皮膚反應和耐受情況。
如果你的運氣好,遇見一個負責醫生,你又有時間經常掛號去醫院跑,可以得到解決。但是,但是,但是脂溢性皮炎發病率比較高,這個階段好了,下個階段你一個不小心,可能就犯了。所以養護太重要了,如果你沒有好的生活和護膚習慣,放心吧,它還會找你。養比 治更重要!!!
下面給大家推薦養脂溢性皮炎的葯方,不僅針對脂溢性皮炎內服有很不錯的效果,痤瘡患者也可以服用。從內調理,配合外治。中醫認為脂溢性皮炎多為痰濕熱所致,需要化濕清熱。准備:蓮子9g,枇杷葉9g,生苡仁9g,夏枯草9g,竹葉6g,陳皮6g,竹茹9g,甘草3g。 可以先抓15副葯,喝半個月。
當然皮膚問題用外用葯是治療最直接的,可以借鑒(黃珉增除濕祛毒記),這里推薦的中醫在配製葯方面是非常專業的,葯效也是非常好的。很多臉部問題都治療好了,而且是中葯配製,沒有激素的,這里也是提供一個參考,關鍵還是要靠自己重視和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