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耳朵下方得了神經性皮炎 有很長時間了 到晚上就很癢 抹過很多葯 但效果不明顯 該如何治療
病情分析:
你好,根據你的情況考慮是皮炎,需要內服外用。
指導意見:
我建議你可以口服抗過敏葯,外用黑豆餾油軟膏和維生素E乳膏。
Ⅱ 兩只耳朵後面脫皮像頭皮屑,不痛不癢的
這個屬於皮膚角質自然脫落的正常現象,平時注意清潔就好了。不要去多揉搓,以免新生皮膚比較脆弱,容易引發感染。
Ⅲ 嬰兒出生時耳朵後有類似皮炎
病情分析: 你好,這種情況考慮屬於皮炎等症狀, 指導意見: 這個問題我建議及時的消炎治療,如無極膏試試吧
Ⅳ 耳朵後面起皮干
耳朵後面起干皮,看是天氣乾燥的原因,還是因為受到過敏原因造成的,如果是天氣乾燥的原因,可以抹些潤膚的護膚品,如果是過敏造成的,這是一種皮炎的症狀表現,我們知道耳朵相對比較敏感,皮膚比較薄,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而造成皮膚炎症的表現,這時候一定要加強調養,可以通過一定的葯物來加強調理,平時飲食方面也不能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要避免抓撓。如果實在奇癢難忍時,可用冷毛巾適當冷敷一下,或立即擦葯。如果用葯了,就必須堅持用葯,不可以認為不癢了就自行停葯,多遵醫囑。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Ⅳ 我的耳後、肘部對稱有兩塊皮癬,七八年了也治不好,總反復。醫生說是神經性皮炎,沒有什麼方法可根治
治神經性皮炎宜養血潤燥,去風濕以改善整體,消炎解毒,潤膚判睜止癢以調治局部,頑疾亦可治癒。
1:處方:天名精草100克,樟腦40克,75%酒精500毫升。
用法:葯放酒精內浸泡10天後,用棉球沾葯燃模酒塗擦患處,日塗3次。
療效:用葯1周,有效率達100%
2:處方:硫磺、砒石各掘段歲50克,牛蒡子35克,蟬蛻、三七各25克,麝香0.5克,凡士林1000克。
用法:葯研細末加凡士林調成糊狀。每取適量,塗敷患處,日1次。用葯期間進辛辣物。
療效:用葯5-10次,有效率達100%
Ⅵ 耳朵後面脫皮瘙癢
問題分析:
你好,耳朵後面有脫皮的現象,可以考慮是皮炎真菌感染,建議具體去醫院皮膚科檢查一下,才能明確診斷,具體檢查治療由當地醫生根據患者具體情況決定.
意見建議:
您好,你的情況可以用復方克霉唑乳膏或者是皮炎平乳膏治療。為了保護皮膚,也可以用維生素E霜護膚。並且禁忌辛辣硬食物
Ⅶ 耳朵後面得了皮炎怎麼辦,一直不見好
脂溢性皮炎是指在脂漏性區域反覆發作的皮膚炎。這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好發於一歲以回下的嬰幼兒、答18至40歲的成年人及老年人。常見的脂漏性區域包括皮脂腺分布稠密的部位如頭皮、眉毛、鼻側、嘴邊、耳朵及耳後,有時在眼皮、胸前、肚臍及會陰部也會發生,發作時頭皮屑呈現大塊落屑,其他患部也會有發紅及脫皮的現象。
建議你可用魯濟克炎王治療,無激素,對皮膚無刺激,效果挺好的。建議你日常生活中注意少吃辛辣食物及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愉快,學會自我調節,快樂生活.戒掉不良習慣,如抽煙,喝酒,熬夜等.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養成每天排大便的習慣
Ⅷ 耳朵後面的皮膚發炎怎麼辦
本病屬中醫的耳瘡范疇,多因風熱侵襲或熱毒望盛所致,治宜疏風清熱,解毒消腫。
1.內服葯
銀翹丸、牛黃解毒丸口服每次1九日2次。
2.外用葯
①黃連膏、紫金錠外耳道塗敷。
②中葯菖蒲、附子等量共研末和香油滴耳。
③如伴有耳周圍腫脹。可以水調散外敷(即黃柏研末後加等量石膏和涼開水調成糊狀塗布耳周腫脹處或以濕熱毛巾敷局部)。
常用西葯
1.急性外耳道炎;紅黴素或螺旋黴素1日3次口服,宜適當服用止痛葯物如去痛片等。
2.外耳道局部可塗布醋酸去炎松霜、可的松軟膏等。
3.超短波、紅外線理療。
中耳炎
病因症狀
中耳炎,俗稱「爛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症。病菌進入鼓室,當抵抗力減弱或
細菌毒素增強時就產生炎症,其表現為耳內疼痛(夜間加重)、發熱、惡寒、口苦、
小便紅或黃、大便秘結、聽力減退等。如鼓膜穿孔,耳內會流出膿液,疼痛會減輕,
並常與慢性乳突炎同時存在。急性期治療不徹底,會轉變為慢性中耳炎,隨體質、
氣候變化、耳內會經常性流膿液,時多時少,遷延多年。中醫將本病稱為「耳膿」、
「耳疳」,認為是因肝膽濕熱(火)邪氣盛行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