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吃中葯能治皮膚癢嗎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吃中葯能治皮膚癢嗎

發布時間: 2023-07-12 14:50:14

⑴ 皮膚瘙癢 推薦中葯材治療方法

皮膚瘙癢是比較常見的皮膚問題,應該如何去改善和調理,方法有很多,但是一定要找到正確的適合自己的方法,下面的這些中葯材治療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而且沒有什麼副作用,來看看這些中葯材治療皮膚瘙癢的方法。

冰片

又稱龍腦,味辛、苦,性微寒,對於熱性皮疹有良好的止癢作用。使用時可將冰片研粉後加入其它葯物製成散劑,亦可製成1%-2%的洗劑或酊劑。注意的方法可以有很好的止癢解毒的作用,對於抗菌有好處,還能有很好的緩解皮膚瘙癢的問題。

蛇床子

性溫,味辛、苦,有燥濕祛風、殺蟲止癢作用,常用於治療肛門瘙癢、女性陰癢、陰囊濕疹、滴蟲性陰道炎等症。可以用水煎服洗或者是研成末外敷都是不錯的方法。

地膚子

性寒,味辛、苦,有清熱利濕、祛風止癢之功效,常用於治療陰道瘙癢和皮膚濕疹的問題有一定的改善的作用,可以用來水煎服沖洗。

蒼術

性溫,味辛苦,有祛風燥濕止癢的作用,常用於治療濕疹、皮炎糜爛滲出期及其他瘙癢性皮膚病。對於改善皮膚瘙癢和皮膚疾病有一定的好處,效果很不錯,可煎湯外洗或研末外用。

百部

味甘苦,性微溫,有殺蟲止癢作用,常用於疥瘡、皮膚癬病、蟯蟲病及虱病等。可以用它泡酒塗抹患處,可以有很好的止癢殺菌的作用和效果。

關於皮膚瘙癢的一些中葯材治療方法大家都知道了,這些方法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的作用,對於皮膚的保護來說有好處,而且中葯材的副作用也是比較小的,可以有很好的根治和緩解的作用,大家可以利用起來。

⑵ 中葯治皮膚瘙癢的偏方有什麼

治療皮膚瘙癢的中草葯有當歸、生地、丹皮、蟬蛻、防風、荊芥、黃連、黃柏、苦參、蒼術、蒺藜、僵蠶、烏蛇、石膏、浮萍、桑葉、知母、金銀花、甘草等。皮膚瘙癢這個病它既可以由其他病引起,還可以是本身就是皮膚瘙癢症。它用中葯需要大夫根據患者的症狀、舌苔、脈象及詢問相關的情況,綜合辯證論治用葯的,並非是一感覺皮膚瘙癢,就用這些葯物來治療的,同時需要注意減少搔、抓、蹭等刺激。而且還要忌口如不喝酒、不吃辛辣、不吃海鮮、不吃易引起瘙癢類的食物。

⑶ 請問中葯能治療皮膚過敏嗎一般..

中醫能治療皮膚過敏,只不過皮膚過敏在中醫不叫皮膚過敏,一般在中醫通過辨證論治,很多皮膚過敏都是因為氣血不和,或者是血虛風燥,或者是風濕相搏,氣血不和,或者是陰血火旺血熱,所以中醫治療皮膚過敏主要跟病人的體質和實際情況而定.比如皮膚過敏如果表現出瘙癢明顯,伴有皮膚乾燥,起紅斑或者是紅點,伴有口渴咽干,一遇到風就更加嚴重或是吃上火的東西加重的話,這種是屬於血虛風燥型的,這類患者可以試著用一些祛風補血潤燥,可以適當吃一些用防風10克,蟬蛻10克,烏梅10克,生地15克煮水喝,對於緩解瘙癢有一定好處.還有一種病人就是氣血虧虛的型,這類型病人,一般表現出皮膚瘙癢,但是一般起紅點或者是紅斑不是很明顯,經常感覺乏力,疲倦,頭暈等,這類型的患者主要是補氣為主,可以用黃芪30克,防風10克,白術10克煮水喝,也可以試著吃中成葯玉屏風散顆粒有一定的作用,還有一種是濕熱與風邪相搏,蘊藉於皮膚,導致了皮膚的瘙癢,起紅點紅斑.這種類型的病人主要是表現為舌苔黃,大便爛,平時消化也不是很好等,所以說了這么多中葯治療皮膚過敏主要是通過辨證,看看服不符合病人的體質才行,中葯本來就沒有專葯治療專病的,只要對證都可以治病,你可以到正規的中醫院進行治療,謝謝

⑷ 中葯治療皮膚過敏的效果好不好

據調查80%的人都有過皮膚過敏的經歷,可以說皮膚過敏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皮膚過敏是一種很常見的過敏形式,治療皮膚過敏迫在眉睫。治療皮膚過敏的方法有很多,很多人都嘗試過西葯治療方法,但是中葯治療皮膚過敏怎麼樣呢?一起聽聽皮膚病專家怎麼說:

以上就是介紹用中葯治療皮膚過敏的方法,提醒患者要盡早到正規、專業的皮膚病醫院進行治療。如還有相關問題請咨詢皮膚病專家,祝您早日康復。

皮膚癢用什麼中葯好

一般情況下,治療皮膚瘙癢的中葯有地膚子、苦參、黃柏等,建議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葯物,具體內容如下:
1.地膚子:地膚子有清熱利濕、止癢的功效,一般可以用於治療皮膚瘙癢的病症,能夠有效緩解相關情況。
2.苦參:苦參是豆科槐屬植物苦參的乾燥根,有清熱、殺蟲的功效,對於皮膚瘙癢有較好的治療效果,還可以用於治療濕熱帶下、濕疹等病症。
3.黃柏:黃柏是芸香科黃檗屬植物黃皮樹的乾燥樹皮,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可以治療瘡瘍腫毒、濕疹、局部瘙癢等病症,可有效緩解皮膚瘙癢的症狀。
治療皮膚瘙癢的中草葯有當歸、生地、丹皮、蟬蛻、防風、荊芥、黃連、黃柏、苦參、蒼術、蒺藜、僵蠶、烏蛇、石膏、浮萍、桑葉、知母、金銀花、甘草等。皮膚瘙癢這個病它既可以由其他病引起,還可以是本身就是皮膚瘙癢症。
它用中葯需要大夫根據患者的症狀、舌苔、脈象及詢問相關的情況,綜合辯證論治用葯的,並非是一感覺皮膚瘙癢,就用這些葯物來治療的,同時需要注意減少搔、抓、蹭等刺激。而且還要忌口如不喝酒、不吃辛辣、不吃海鮮、不吃易引起瘙癢類的食物。

⑹ 皮膚瘙癢,兩味中葯來幫你

一到春季, 風邪犯體 ,很容易有 風癢 的情況, 風癢就是中醫里說的風邪襲表、侵襲皮膚,導致的瘙癢、團塊、風團一類的皮膚病

癢的時候越撓越癢,越撓、癢的地方越多,如此惡性循環( 瘙癢為本病的主要症狀,瘙癢為陣發性、連續反復搔抓,可引起抓痕、表皮剝脫和血痂

在中葯里,就有兩味常用葯,就是能緩解這種 癢人的風邪 ,它們就是 荊芥穗和防風

荊芥穗,入肝、肺經,和防風一樣,都有散風解表的作用 ,荊芥穗除了散風作用,還能夠入 血分,清理血中之熱,有更明顯的透疹、排毒之功

防風入肝、脾、膀胱經具有祛風解表,勝濕止痛之用, 用於外感表證,風疹瘙癢,風濕痹痛,破傷風正,脾虛濕盛

用法簡單:用這兩葯打粉後 哪裡癢就往哪裡搓


注意:它倆也不是萬能的, 不是所有的瘙癢都是風邪引起的 ,比如還有「 濕癢」 (濕氣重的時候加劇),晚上重、癢有定處的「 蟲癢」 ,秋冬皮膚乾燥引起的 「燥癢」 ,吃了魚蝦等發物引起的 「發癢 」,淤血引起的 「血癢」 ,是不適用的

⑺ 中醫是怎樣來治療皮膚瘙癢的

1.血虛風燥主證:皮膚乾燥、脫屑,秋末冬初發病。瘙癢晝輕夜重,心煩難寐,手足心熱。皮損乾燥、抓痕、血痂。病程較久,情緒波動可加重瘙癢。舌淡苔薄,脈弦細數或弦數。
治法:養血潤膚,疏風止癢。
選方:養血潤膚飲加減(《外科證治全書》)。
葯物:生熟地各10g、當歸10g、黃芪15g、二冬各10g、花粉10g、何首烏10g、白蒺藜10g、防風8g、苦參15g、荊芥8g。
加減:心煩急躁,難以入睡者加丹皮、梔子、竹葉、蓮子心;大便燥結加火麻仁、郁李仁、萊菔子;瘙癢難忍加烏梢蛇、蟬蛻。
2.風濕蘊阻主證:皮損粗糙,肥厚,久治不愈,繼發感染或苔蘚樣變。舌體胖,舌質暗,苔白或膩,脈緩。
治法:祛風除濕,潤膚止癢。
選方:全蟲方加減(《趙炳南經驗方》)。
葯物:全蟲3g、皂刺10g、豬牙皂角10g、刺蒺藜10g、炒槐花10g、枳殼10g、苦參10g、荊芥8g、蟬蛻5g、咸靈仙10g。
加減:皮膚抓後滲液,胃納呆滯者加法夏、陳皮、茯苓;四肢酸軟,疲乏無力加防杞、桑枝、宣木瓜。
3.風邪外襲主證:皮膚瘙癢,抓痕明顯。風寒癢風則遇寒癢劇,得熱減輕,或感惡寒,苔薄白,脈浮緊;風熱癢風則遇熱癢劇,稍涼減輕,或有身熱,苔黃,脈浮數。
治法:疏散風邪為主。
選方:桂枝湯(《傷寒論》)加減。
葯物:桂枝10g後下、芍葯10g、生薑5片、炙甘草5g、大棗5個、羌活10g、由蒺藜12g、荊芥穗8g。
加減:惡寒發熱重,加麻黃、防風;熱重不惡寒,加生石膏、黃芩、蒲公英、梔子等。
中醫特效治療
目前治療多以外用烊速消為主,烊速消為純中葯制劑,獨家應用現代生物技術結合純中葯配方研製而成的特效產品,每次取烊速消適量直接塗抹於患處,輕輕按摩使乳霜吸收,使用更方便,成分更安全,效果更顯著。如還有相關問題請咨詢皮膚病專家,祝您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