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皮炎對香波過敏嗎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皮炎對香波過敏嗎

發布時間: 2023-07-12 06:12:05

㈠ 出現接觸性皮炎的原因是什麼

(1)服裝衣被刺激復:尤其是接觸制到皮膚的內衣褲和被褥,包括混紡化纖織品、皮革和塑料製品等。

(2)化妝品刺激:很常見,如香脂、香霜、發水、發油、染發劑、燙發劑、防曬除癢霜、化學性的清潔除臭劑等。有的人甚至接觸香皂、肥皂、香波等也會發病。不同的人接觸到外界物質反應有所不同,而劣質化妝品引起的刺激性反應更為多見。

(3)除蟲劑、滅蚊蠅劑、消毒劑、清潔劑等刺激。

(4)葯物刺激:桿菌肽等。

㈡ 過敏性接觸性皮炎的臨床表現是什麼

過敏性接觸性皮炎臨床一般起病較急,皮損限於接觸部位,表現為紅斑、丘疹和丘皰疹,可融合成境界清楚的浮腫性斑片,嚴重時局部腫脹明顯,可出現水皰和大皰。當機體敏感性較高時,皮損可以全身泛發,呈自敏性皮炎樣改變。自覺症狀一般有瘙癢和灼熱感,過敏狀態嚴重時可伴有發熱等全身症狀。一般避免接觸過敏原後皮損逐漸自愈。不同過敏原及不同的接觸方式可使皮損分布、形態有各自的特點。所以,仔細詢問病史對於尋找病因和診斷及治療都十分重要。

臨床常見的有染發皮炎、金屬鎳或鉻接觸性皮炎、拖鞋帶皮炎及化妝品皮炎等。皮損的形態也有診斷價值。如點線狀或條索狀的皮損可能由於液體濺流引起,臀部環狀的皮損可能由於馬桶坐墊過敏所致。熟悉一些常見過敏性接觸皮炎的發病部位對診斷接觸性皮炎至關重要。

人體各部位常見的接觸性皮炎如下。

(1)頭皮。在頭皮的炎症要考慮與頭發染料、頭發洗液及亮發護發用品有關。雖然頭皮相對其他部位不易發生接觸性皮炎,但像香波也可引起過敏,部位常見前額及發際邊緣處。

(2)面部。累及全面部的炎症要考慮到與化妝品、面部用葯有關。

有時也要考慮到光敏性或氣源播散性因素。

①前額。往往與用摩絲、發膠等美發的化學用品及接觸帽檐的內襯有關。

②眼瞼。女性眼瞼部位發生接觸性皮炎的概率遠高於男性。主要與眼、面部化妝品(如眼影、睫毛膏等)、面霜有關,有時也與頭發噴霧劑及手眼接觸有關。氣源性皮炎有時也發生於此部位。

③唇及口周。此部位的發病要考慮口紅、唇膏、牙膏、口腔沖洗劑所致,天然食物因素也不能除外。

(3)耳部。含鎳耳環、耳塞、耳機常導致耳部皮炎,個別人有用火柴棍掏耳的習慣,也可致敏,因火柴頭中含有過敏原。

(4)頸部。頸部皮炎常與香水、含鎳項鏈及衣物有關。

(5)腋部。腋部的接觸性皮炎常與接觸除臭劑、脫毛劑、香水、衣物有關。

(6)手部。可由多種致敏原或刺激物引發皮炎,工作中常接觸的物質、外用葯、手部護膚品、橡膠手套、金屬裝飾物、植物、創可貼都要考慮到。

(7)軀干。引起此部位皮炎的物質有:皮帶上的金屬鎳、彈力衣物及內衣中的橡膠、衣物本身的染料、福爾馬林等。

(8)肛周及會陰部。肛周皮炎往往與治療痔瘡及瘙癢的葯物有關。

女性會陰部皮炎要考慮與衛生巾、栓劑葯物、香水、外用避孕葯物等有關,而男性此部位皮炎要考慮到避孕套、外用葯致敏的可能性,此外,由於夫妻間的接觸也可導致相互過敏。

(9)足及腿部。大腿部的接觸性皮炎較少見,痤瘡毛囊炎性發疹可能由於褲子沾染了含原油及其衍生物的油類所致,此外,衣物中染料等成分可致敏,鞋中的橡膠、足部外用葯是引起足部接觸性皮炎的常見原因。

接觸性皮炎除濕疹樣反應外,還可出現其他類型,如多形紅斑樣發疹;色素性紫癜樣發疹;扁平苔蘚樣發疹,以顯色劑為常見,銀汞(合金補牙劑)可引起口腔及頰黏膜此類型的損害;結節樣發疹,金敏感個體可有此類型;肉芽腫樣發疹,對硅、鎂、鉑過敏可有此類型樣發病;剝脫性皮炎樣發疹,如三氯乙烯、溴甲烷可引起;硬皮病樣發疹,如苯、甲苯、芳香烴溶劑可致。

㈢ 蟲咬皮炎一直反復發作該怎麼辦

消除生活環境中蚊蟲滋生的場所。最好別養寵物,如果有寵物如家庭中養貓、狗等動物,這會增加蟎蟲、跳蚤生長機會。室內別放置地毯,涼席需每天清潔處理。床上不用草編織品,因草編織品內容易藏匿小蟲,肉眼看不見,當小兒皮膚接觸後,小蟲就會襲擊孩子,發生蟲咬皮炎。 在玩耍時,不要讓寶寶去草叢、灌木叢、樹林、沼澤地、潮濕的地方玩耍;也不要摸灰塵;外出時不要讓身體暴露太多,露出的皮膚塗抹上兒童專用防蚊露。 睡覺時在寶寶的小床上掛蚊帳,也可在室內合作電蚊香驅蚊,最好不要噴灑殺蟲劑,必須使用時,先將寶寶放在屋外,等家中的葯味兒揮發散盡後再回來。 經常清除環境周圍雜草、雜物;不在地面上直接鋪墊睡覺;不在草叢林間坐卧休息。 盡量避免在黃昏蚊蟲活動高峰時外出玩耍。 夜間應盡量不要開燈,以避免招來蚊蟲。勞動期間或晚上睡覺時盡量穿長衣、長褲,並穿白色或淺色衣服,顏色鮮艷易吸引蚊蟲,或在身體暴露部位塗以防護葯物。 不使用含有香味的洗滌劑、護膚品、香水、香波。因為香味易招致蚊蟲。 預防蟲咬皮炎還要搞好個人衛生,夏季出汗多,易吸引蚊蟲叮咬,經常洗澡以去除身上的汗味,同時水溫不宜過高,以30攝氏度至40攝氏度為宜。 要勤換衣服及床單,涼席、被褥等貼身物品要經常用溫水清洗曝曬。 居室內要保持空氣流通、環境整潔,避免潮濕。 寶寶若是在被蚊蟲叮咬後,應給剪短指甲,並告訴寶寶不要用手搔抓,避免抓破皮膚;可在局部塗抹止癢劑,如炎達寧、清涼油、風油精等。繼發感染時,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局部及全身的抗炎治療;如果是過敏性皮炎,可口服抗組織胺葯物。必要時應該去醫院皮膚科就診。

㈣ 簡述接觸性皮炎機制及特點

所謂的接觸性抄皮炎指的是具有襲明顯的接觸病史以後,導致皮膚上出現了一些紅斑、丘疹、水皰、大皰、糜爛等症狀的疾病,個別人會伴隨著強烈的瘙癢或者是發熱、疼痛等症狀。很多人說我接觸了一些酸性或者強鹼之後,出現的皮炎,算不算接觸性皮炎?其實這樣是不算的,一些具有強烈的化學腐蝕性葯物,我們算是刺激性皮炎。而接觸性皮炎指的是接觸一些別人接觸不過敏的物質以後,患者接觸以後發生過敏反應,這種情況才叫做接觸性皮炎。接觸性皮炎如果想要治療,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再接觸已經明確產生過敏的化學物質,或者是讓你過敏的物質,基本上這個東西會在兩周左右自己恢復。如果表面淌水、流膿,可以選擇使用一些生理鹽水進行濕敷,效果相對來說還是不錯的。

㈤ 皮膚科醫生教你全面認識頑固難治的脂溢性皮炎

先看一下病因:

本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 。脂溢性皮炎的發病可能與皮脂溢出、微生物、神經遞質異常、物理氣候因素、營養缺乏以及葯物等的作用有關。近年來,卵圓形糠秕孢子菌與脂溢性皮炎的關系得到了重視,認為其在脂溢性皮炎的發病中起重要的作用。此外,精神因素、飲食習慣、B族維生素缺乏和嗜酒等,對本病的發生發展也可能有一定影響。

泛發而頑固的脂溢性皮炎在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中較未感染者中更常見,也更嚴重,尤其在CD4+細胞計數低於400/mm的人群中5,6,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有可能減輕該病。非裔黑人很少患這種皮膚病,如果發生該病,應考慮HIV感染的問題。有人報告,脂溢性皮炎與幾種疾病有關,包括精神安定劑引發的帕金森綜合征、家族性澱粉樣變伴多神經病和21-三體,但這些相關性還未被充分證實。

脂溢性皮炎的病因還未完全被認識。有功能的皮脂腺有可能是一種先決條件,因為脂溢性皮炎最常發生在皮脂產生的活躍期(如新生兒期)以及產生皮脂的皮膚區。沒有明確的遺傳易感性。

1、飲食太過肥甘油膩,高糖、高脂、飲酒、辛辣油膩的食物,內分泌功能失調、消化功能失常。

2、痤瘡。青春期尋常痤瘡或成人痘(毒性痤瘡)沒及時根治、或治療不當,都會造成脂溢性皮炎。

3、護理不當、濫用護膚品、過度清潔等破壞皮膚屏障導致水油失衡。 健康皮膚表面的PH值約為5.2-5.5,不利於細菌生長。因為化學物質的侵襲(化妝品、護膚品、燙染劑)、皮脂分泌增加和化學成分的改變,因而抑制細菌效果降低,使存在於皮膚表面的正常菌群如葡萄球菌,馬拉色糠疹菌及鏈球菌等,大量繁殖,侵犯皮膚而致病。

4、治療及用葯不當因素: 現在好多的治療和用葯不當是造成脂溢性皮炎的又一病因,在不知道自己病情的情況下,沒有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葯或者使用一些不對症的葯物,往往會使得其反,脂溢性皮炎的治療是多方面的,由於每個人的症狀不一樣,所以治療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不過針對這方面的皮膚病應該是大同小異!常用葯物如皮炎平等激素類葯物不可濫用。長期使用會造成依賴!經常使用一些對皮膚刺激較大的化妝品等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5、代謝障礙、遺傳因素、維生素B族缺乏以及物理、化學刺激,很是經常搔抓或用鹼性洗滌用品等均可加重脂溢性皮炎的發作 。

6、精神緊張,過度勞累,細菌感染。 在皮脂溢出過多的基礎上,脂溢性皮炎可繼發真菌(卵圓形糠秕孢子菌)和細菌(痤瘡丙酸菌)感染,並發痤瘡症狀;還可繼發對真菌、細菌的過敏反應,自身的免疫反應還可繼發濕疹樣病變與播散性脂溢性皮炎的發生。有人報告精神緊張可誘發脂溢性皮炎,但是現在還沒有對照資料。

7、於內分泌紊亂有關,為雄激素分泌亢進所致 。除此以外,如女性經期綜合症等。

8、與日光的關系, 脂溢性皮炎患者經常報告在暴露於日光後症狀有所改善。然而有人報告,在長期職業性高水平暴露於太陽紫外線照射的登山導游中,脂溢性皮炎的患病率增加。接受補骨脂素加紫外線A治療的銀屑病患者,也有可能出現面部脂溢樣皮炎,採取在照射期間戴面罩的方法可預防這種皮炎。

總之該病病因不明可能與免疫、遺傳、激素、神經和環境等多因素有關。

臨床表現:

常見於皮脂腺分泌比較旺盛的青年人及成年患者,好發於皮脂腺分布較豐富的部位,損害傾向於褐色或淡黃紅色斑片,邊界清楚,上有油膩性鱗屑或結痂。由於部位和損害的輕重不同,臨床表現亦有區別:

1.典型皮損為邊緣清楚的暗黃紅色斑、斑片或斑丘疹,表面被覆油膩性鱗屑或痂皮。由於病變發生的部位不同,臨床表現略有差別;

2.皮疹好發於頭皮、眉部、眼瞼、鼻及兩旁、耳後、頸、前胸及上背部肩胛間區、腋窩、腹股溝、臍窩等皮脂腺分布較豐富部位;

3.自覺症狀為不同程度的瘙癢,多數可能無自覺症狀;

4.嬰兒脂溢性皮炎常發生在生後第1個月,皮損多在頭皮、額部、眉間及雙頰部,為溢出性紅色斑片,上有黃痂。

5、成人一般脂溢性皮炎表現:油性也有是乾性或者混合性,瘙癢。脫屑等皮膚表面症狀表現,紅斑較明顯。

依部位不同表現不同:

1、頭皮:開始為大片灰白色糠秕狀或油膩性鱗屑性斑片,以後逐漸擴展融合成界清楚的大斑片,嚴重者全頭皮均覆有油膩性臭味與厚痂並可伴有脂溢性脫發。

2、面、耳、耳後及頸:常由頭皮蔓延而來,為黃紅色或油膩性鱗屑性斑疹。

3、胡須:有二種類型,一是毛囊口輕度紅腫、發炎伴小的淡褐色結痂,即「須瘡」,頑固難治。另一種為播散性紅色、油膩性鱗屑,膿皰形成較深,累及整個毛囊。

4、軀干:初為小的紅褐色毛囊丘疹伴油膩性鱗屑,後漸成中央為細糠狀鱗屑,邊緣有暗紅色丘疹及大油膩性鱗屑的環狀斑片,多發於前胸及肩胛骨間。

5、皺褶部:多見肥胖中年人,皮損以播散性磨擦性紅斑形式存在,紅斑邊界清楚,上有油膩性鱗屑

按皮損表現不同可分乾性和濕性兩類:

乾性多為紅斑脫屑性損害,濕性多為丘疹、水皰,搔抓後可產生糜爛、滲出,並結成黃色痂皮。常瘙癢難忍,病情緩慢,反復發作。好發於皮脂溢出區,往往局限於頭皮,嚴重者可向面部、鼻唇溝、眉、眼瞼、胸背中部、臍窩及腹股溝或腋部發展。皮損初為毛囊性小丘疹,逐漸融合成大小不等的黃紅色斑片,上覆油膩性鱗屑結痂,重者可呈輕度滲出性濕疹樣皮炎,局限於某一部位或泛發,甚至發展為紅皮病。由於部位和損害輕重的不同,臨床表現亦有差別。

治療:

內服葯:

1.維生素B族類制劑,如維生素B6 B2 B1。

2.有人主張服四環素

3.全身性抗真菌治療:全身性抗真菌葯治療對脂溢性皮炎有效性的資料有限。在為慢性病如脂溢性皮炎患者作治療計劃時,我們必須慎重考慮全身性抗真菌葯的安全性。

4.復方甘草酸苷片口服治療

採用局部葯物治療:

1.局部抗真菌葯

局部抗真菌葯是脂溢性皮炎治療的主要葯物。接受過良好研究的葯物包括酮康唑、聯苯苄唑和環吡酮胺(也稱為環吡酮),它們有不同的劑型,例如霜劑、凝膠劑、泡沫劑和香波。酮康唑至少有10項隨機臨床試驗,其中一些只限於頭皮治療,另一些則闡述身體多部位的治療

2. 局部用皮質類固醇

幾項隨機臨床試驗直接比較了短期外用皮質類固醇——根據強度遞增的大致順序,包括氫化可的松、二丙酸倍他米松、氯倍他索17-丁酸鹽和二丙酸氯倍他索——和外用抗真菌葯的效果。有一種共識意見是外用皮質類固醇主要在短期控制紅斑和瘙癢時有用。目前還沒有數據可以解答下列問題:聯合使用外用皮質類固醇和外用抗真菌葯,是否比單葯治療的益處更大。皮膚萎縮和多毛症是長期使用皮質類固醇的一個顧慮。

3.二硫化硒製品

研究顯示使用硫化物香波者的瘙癢和燒灼感比使用酮康唑者常見。缺乏在頭皮以外部位使用二硫化硒的試驗資料。

4.局部用鋰鹽

局部用琥珀酸鋰和葡萄糖酸鋰,是治療頭皮以外部位脂溢性皮炎的有效備選葯物。它們的作用機制還不十分清楚。

5. 局部用鈣調神經磷酸酶抑制劑

鈣調神經磷酸酶抑制劑通過下調1型和2型T輔助細胞來預防T細胞活化。1項納入96例有中到重度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的隨機臨床試驗顯示,在按方案治療分析中,從基線到治療4周時的靶區總分平均變化,在每日使用兩次1%吡美莫司組顯著大於安慰劑組,但意向分析沒有得出此結果28。兩項小規模的隨機試驗未顯示吡美莫司和外用皮質類固醇有顯著差異,但這些試驗的統計學把握度有限。

6.其他局部治療

支持局部使用吡硫鋅的資料有限。

7.光療

紫外線B光療有時被當作廣泛或難治性脂溢性皮炎的一種治療選擇,但其尚未在隨機試驗中獲得研究。患者有可能出現燒灼感和瘙癢,長期治療對皮膚的致癌作用是一個應考慮的問題。

8.不確定領域

為了提高證據的質量以指導脂溢性皮炎的治療,需要經過驗證的診斷和嚴重度判斷標准,以及經過驗證的臨床相關性轉歸指標。大多數關於治療的臨床試驗是短期的,使用的是介質對照(在使用外用葯的試驗中)或安慰劑對照。還需要進行比較不同治療策略的長期臨床研究,包括非葯物治療,例如光療和單純去除皮屑的干預措施,例如使用角質層軟化劑類葯物治療。指導治療該病嬰兒的資料很少。同樣,有關治療HIV相關性脂溢性皮炎患者38以及對常規局部治療無應答患者的資料很有限。

飲食與護理:

1、脂溢性皮炎禁飲酒:因脂溢性皮炎的發生與消化功能失常,食糖、脂肪過多,及食刺激性食物有關,所以脂溢性皮炎患者一定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2.注意局部合理清潔避免過度鹼性清潔而導致皮膚屏障受損。

3.生活規律,保持心情舒暢

㈥ 接觸性皮炎有哪些類型

接觸性皮炎是由於皮膚、黏膜接觸到外界刺激性物質引起的炎症反應。在日常生活回中是很常見的皮膚疾答病。引起的原因多種多樣,常見的有:

(1)服裝衣被刺激:尤其是接觸到皮膚的內衣褲和被褥,包括混紡化纖織品、皮革和塑料製品等。

(2)化妝品刺激:很常見,如香脂、香霜、發水、發油、染發劑、燙發劑、防曬除癢霜、化學性的清潔除臭劑等。有的人甚至接觸香皂、肥皂、香波等也會發病。不同的人接觸到外界物質反應有所不同,而劣質化妝品引起的刺激性反應更為多見。

(3)除蟲劑、滅蚊蠅劑、消毒劑、清潔劑等刺激。

(4)葯物刺激:桿菌肽等。

一般在接觸到物質後,經歷潛伏期發病。輕者皮損處有紅斑、丘疹、水皰等,多出現於皮膚直接接觸部位,在四肢暴露處的外側有奇癢、局部灼熱感,抓後有滲出液,留下斑斑抓痕,重症可有表面松解甚至壞死,類似剝脫性皮炎。如接觸到葯物濃度高的如強酸、強鹼等,除了充血、紅腫等急性炎症外,還引起灼傷,需要及時處理,保護皮膚,防止感染。

㈦ 患過特應性皮炎的寶寶,好了之後,頭發能用洗發香波嗎

1、不宜使用刺激性強的擦葯,外用比較溫和性質的葯物 2、除接觸可誘發皮炎的各種因素,如染料、汽油、油漆、花粉、肥皂、洗潔精等避免各種外界剌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