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傷寒論治療出汗後皮膚癢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傷寒論治療出汗後皮膚癢

發布時間: 2023-07-10 03:08:00

1. 出汗後皮膚癢起紅丘疹

出汗後皮膚癢起紅丘疹

出汗後皮膚癢起紅丘疹,生活中很多人的皮膚比較敏感,而流汗起紅疹是一種很多人都有可能出現的狀況,出現有這類狀況的原因有很多,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出汗後皮膚癢起紅丘疹的原因吧。

出汗後皮膚癢起紅丘疹1

出汗後皮膚瘙癢,還有紅疹,主要原因如下:

一、膽鹼能性蕁麻疹:在夏季由於劇烈運動、受熱、情緒緊張、進食熱飲以後,身體出現發紅、發癢,考慮為膽鹼能性蕁麻疹。這主要是由於患者劇烈運動後,軀體深部的溫度上升,促使乙醯膽鹼作用於肥大細胞,引起的致敏反應。

在身體上可以出現風團,同時伴有瘙癢、皮膚潮紅,嚴重者還會出現頭疼、腹痛、腹瀉。

輕度的患者會在一個小時內消退,頻繁發作者需要進行治療,可以給予鹽酸左西替利嗪片和酮替芬片同時口服。在外用葯上,患者可以應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和尿素維E乳膏混合外用。

在治療期間,需要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酒,同時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緒過度緊張,而且盡可能的避免劇烈運動。

二、接觸性皮炎:患者出汗後,空氣的塵蟎引起皮膚出現過敏性反應,建議到皮膚科進行過敏原篩查。

針對出汗後皮膚瘙癢,出現紅疹,建議患者到正規醫院,在皮膚科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出汗後皮膚癢起紅丘疹用什麼葯

1、抗組胺類的葯物,比如說依巴斯汀、西替利嗪、息斯敏、氯雷他定等等,都能夠起到鎮靜止癢以及抗皮膚過敏的功效,對於膽鹼能性蕁麻疹所引發的一系列異常症狀具有不錯的治療效果。

2、消風止癢之類的葯物,比如說烏蛇止癢丸、蕁麻疹丸、膚癢顆粒等,也可以使皮膚癢起紅丘疹等異常現象得到有效的緩解。

3、外用止癢的葯物,比如說爐甘石洗劑、苯海拉明霜、魚石脂軟膏、艾洛松軟膏等,對於這種疾病的治療效果也很明顯,可以跟口服的葯物同時使用,效果會更好。

出汗後皮膚癢起紅丘疹的患者,除了使用以上這些葯物進行治療之外,也可以配合汗液脫敏治療等方法同步進行,這對病情的治療和恢復也有很大的幫助。

在治療期間要注意保持皮膚乾爽,養成使用溫水洗澡的'好習慣,不能使用太熱的水或者是強鹼性的肥皂,不能穿緊身透氣性不好的衣服。

還要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多吃一些水果蔬菜,不要吃辛辣刺激燥熱腥發的食物。另外也要保持情緒平穩,不能過於激動,這樣也能促進病情更快治癒,恢復健康的皮膚。

出汗後皮膚癢起紅丘疹2

流汗的地區起紅疹子是怎麼回事

流汗後皮膚瘙癢,出現紅疹子,最普遍的是膽鹼能性蕁麻疹。病人健身運動了之後,或是激動了之後,一些是喝酒之後,身上出現紅疹子或是皮疹,會較為發癢。這一狀況一般來說在短期內里會自身消散。

假如病人在病發期內另外合拼有胸悶症狀,建議要立即地就醫,服食抗敏葯物。假如僅僅單純性皮膚上的病症能夠未予解決,可是要搞清楚發病原因,盡量減少運動過量、激動的情況。

皮膚過敏的醫護

1、應停止使用全部的護膚品,讓皮膚有緩存的時間,假如平常就應用低敏性護膚產品,便可再次應用;如果是第一次或有時候產生比較敏感狀況,而平常又不應用低敏感度護膚品,那麽就需要挑選具備消炎、鎮定功效的皮膚專用型護膚品,

2、加強皮膚的抵抗能力也是合理的基本防範措施,如睡眠質量充裕、飲食搭配充裕平衡、心態和睦、杜絕環境污染及過敏源、降低皮膚的刺激性等。輕度的比較敏感要是處理得當,迅速便會修復,比較嚴重時則要快速就診。

流汗起紅疹

3、不必私自服葯。沒經皮膚科醫師確診,不必自主到葯房選購副腎皮質雄性荷爾蒙乳膏應用,它是損害皮膚的作法。因為它對抑止發炎盡管合理,但長期應用會造成副作用而傷害到身心健康。

如何避免出汗後皮膚癢:

建議你注意飲食!維生素的攝取對於防治皮膚癢很重要,特別是維生素A、B2、B6等。要多吃些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胡蘿卜、油菜、芹菜、禽蛋、魚肝油等。

皮膚瘙癢患者應避免辛辣、油膩、海鮮,咖啡、煙、酒等刺激類食品。

飲食要清淡,少吃高脂肪食物,因為高脂肪食物會增加皮膚上油脂的負擔,特別是皮膚表面的毛孔易發生堵塞的現象;糖類食物也要少吃,過多的糖會增加皮膚上細菌的繁殖,刺激皮膚,造成皮膚瘙癢;

保持身體的清潔,長時間不愛衛生,會導致身體皮膚藏污納垢,滋生細菌蟎蟲等,所以盡量經常勤洗澡,勤換衣。

衣服最好挑選天然棉質且透氣性好的材料,尤其是貼身的衣服一定要避免刺激性,而且要勤換衣服防止蟎蟲生長,還要選擇貼身的衣服來穿。

注意事項

注意飲食

勤換衣服,選擇健康的服裝面料

皮膚瘙癢可能是過敏引起,最好能夠尋找過敏原,並與過敏原進行隔離

出汗後皮膚癢起紅丘疹3

警惕光過敏

光過敏指皮膚被紫外線照射(如日曬)後,暴露部位的皮膚出現紅斑、丘疹、風團,或大皰性皮疹,伴灼熱、癢痛感。急性期有糜爛、滲出,隨著病程的延長,皮疹也會出現在非曝光部位。

大約一半的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會出現光過敏的現象,皮肌炎患者因為皮膚炎症和內分泌紊亂也容易出現光過敏現象,除皮膚症狀外,可伴隨發熱、關節痛、淋巴結腫大等全身症狀。

那麼,哪些因素容易誘發光過敏,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什麼,下面我就請專家來告訴大家。

避免光過敏的發生

引起光過敏性皮膚病的重要的因素是光線中的UVA、UVB和可見光。有時光過敏並非是陽光照射皮膚直接引起的,而是有一些光敏性物質的參與,如光敏性的食物、某些化學物質及葯物等。

為了避免光過敏的發生,我們日常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預防:

1、 每日用清水清潔皮膚,使用性質溫和的護膚品,避免使用化妝品,減少皮膚刺激,以免加重皮疹。注意通風,溫濕度適宜,避免皮膚出汗後造成皮疹感染和瘙癢加重。

2、 不染發,避免接觸易誘發光過敏的化學物質,如染料、焦油類物質。

3、清淡飲食,盡量不食用海鮮、酒類、濃茶及辛辣刺激食物。避免食用光敏性的食物(芹菜、無花果、柑橘類水果、芒果、菠菜、泥螺、萵筍等)。

4、避免日光照射,外出時做好防曬工作,可用遮陽傘或遮陽帽,穿長袖衣褲。

5、家居用深色窗簾,避免紫外線照射。復印機、投影機、電焊等均可產生紫外線,長時間接觸也可導致病情加重,應盡量避免。

6、穿棉質內衣褲,經常更換,保持皮膚乾燥。避免搔抓刺激患處,避免由於搔抓引起紅斑增多,瘙癢加劇。

7、避免使用易引起光過敏的葯物。常見的光敏性葯物包括喹諾酮類(如氧氟沙星、環丙沙星、諾氟沙星、依諾沙星等)、其他抗生素(如四環素、磺胺類葯物)

解熱鎮痛類(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去痛片等)、抗組織胺類(如撲爾敏、苯海拉明)、降糖葯(格列本脲、格列吡嗪等)、安定類、吩噻嗪類利尿葯、雌激素、吡非尼酮、氯丙嗪、硝普鈉、硝酸甘油等。

如需使用以上葯物治療時,必須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以避免光敏性反應的損害。

8、如果發生光過敏,應立即停止接觸光敏性物質,並到正規醫院進行規范治療。

2. 出汗後皮膚會癢請問擦什麼葯好

病情分析:
朋友你好
這情況應該考慮是皮膚過敏,,建議外塗醋酸膚輕松冰片軟膏或阿昔洛韋軟膏效果最好。可吃些消風止癢顆粒或氯雷他定來治療,不可吃辛辣刺激和易過敏食物,祝你健康

3. 出汗時身上刺癢

出汗時身上刺癢

出汗時身上刺癢, 很多人在運動之後或者是因為溫度過高出汗,就會出現身體發癢的情況。這是因為患者的肌膚比較敏感,而且汗液對人的傷口造成刺激而產生的。以下分享出汗時身上刺癢的原因。

出汗時身上刺癢1

出汗後身上刺癢,可能有幾種原因,有一種較常見的是膽鹼能性蕁麻疹,與運動、出汗、精神緊張等有一定關系,常表現為刺癢,有些人會出現針尖或米粒大小的小紅點,一會後又可自行消退,可以口服抗過敏的葯物,在生活中盡量避免熱或緊張等外源性刺激。

出汗身上癢是怎麼回事

出汗身上癢主要考慮膽鹼能性的蕁麻疹,好發於青年人。在運動後出汗,情緒緊張攝入辛辣刺激的食物或者是酒精飲料後可以誘發,治療上首先要減少運動出汗及情緒波動,可以口服抗過敏的葯物。

其次,在高熱的環境下或者反復高熱的患者,大量出汗可以誘發痱子,引起皮膚瘙癢,去除發熱因素、避免處於過熱的環境保持涼爽後可以恢復。

皮膚一出汗渾身就瘙癢

發生皮膚過敏時,一般多見於過敏所致,也可見於接觸其它異常物質所致,還應注意是否有膽鹼能性蕁麻疹。發生皮膚瘙癢時,可用爐甘石洗劑、丹皮酚軟膏等葯物治療,另外還可服用氯雷他定片等抗過敏葯。

或者去皮膚病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保持皮膚清潔,不吃辛辣食品。發癢時,還可採用冷敷療法。

出汗時身上刺癢2

出汗後皮膚就癢,一般有以下四種原因。

一,過敏引起皮膚癢

過敏會引起皮膚癢,由於身體的免疫力低下,血液里的毒素不能及時排出,淤積於皮下,由外界刺激如受熱出汗等爆發於體表,引起皮膚癢癢。這種情況下提高身體免疫力,體內排毒即可治癒。

二,接觸性皮炎

到了夏天,過敏也還是很常見的。有些接觸性皮膚炎在夏天會惡化,或者復發,可能是汗水容易把過敏原從接觸物上溶解下來,並緊緊地粘在濕潤的皮膚上,於是出現過敏性炎症反應,而發癢是第一個出現的症狀。

三,夏季皮膚癢症與夏季濕疹

一到夏天皮膚就會發癢,發癢部位因人而異,小腿、大腿、軀干尤其是腰部,這些都是比較常見的部位。夏天經常穿長褲的`男士,大腿、小腿、腹股溝是夏季皮癢症的好發地,氣溫較高

再加上褲料通風不良,又不吸汗,尤其是牛仔褲比較厚,所以褲管內的溫度要高一些,出汗以後就更加濕熱,皮膚無法驅汗散熱,溫度必定升高。

又濕又熱的夏天最適合真菌生長繁殖,尤其大部分的衣料通氣性很差,又不易吸汗,結果愛出汗的地方如軀干、腋下、腹股溝及臀部就回生出癬來。所以真菌感染引起的汗斑、股癬及足癬是夏天裡皮膚發癢的主要原因。

汗斑是許多以毛孔為中心的小圓斑點,顏色發白,相近的斑塊會融合成一些大斑塊。剛開始出現時,它們是淺粉紅色,時間久了變成褐色,最後變成白色,有輕微的發癢,但不痛。汗斑大多數長在軀干,也就是背部、肩部、腰部等,分布非常廣泛。

有些人到了夏天覺得腹股溝、臀部及雙足,尤其是腳趾間及腳掌濕乎乎的,非常癢。腹股溝、臀部會出現褐色的斑塊,時間久了顏色變得更深。腳趾、腳掌會起水泡、脫皮。

所以,保持衣料質地通風、透氣,及保持皮膚涼爽、乾燥是夏天減少皮膚癢的基礎所在。

此外還可以外敷治療真菌的葯物,液體類的主要成分是抑制真菌的酒精溶液,前者多用於汗斑,每天洗澡後塗一次,大約一、兩個星期即可。股癬、腳癬多時用一些抑制真菌的膏劑、霜劑,每天早晚各一次,直到皮膚恢復正常還要再用一、兩周。

四,皮膚細菌滋生引起

人體的皮膚也是排泄身體廢物的器官之一。炎熱的夏季,出汗幾乎成為每個人每天的常態,經過較長時間的集聚,汗液與皮膚廢物就成為大片的垃圾桶,成為滋生細菌的樂園,進而引起皮膚發癢。

此種情況下隨時保持身體清潔,可以使用藍舒堂止癢香皂,深層清除掉滋生的細菌,可有效抑制皮膚癢癢。

五,膽鹼能性蕁麻疹

膽鹼能性蕁麻疹屬於人們常說的風疹塊的一種。當受熱、精神緊張、攝入熱的食物或飲料,或在運動後,體溫略增,增熱的血流刺激大腦體溫調節中樞,興奮膽鹼能性神經並釋放乙醯膽鹼,正是因為機體對乙醯膽鹼這種化學物質過敏,我們將過敏引起的症狀稱之為膽鹼能性蕁麻疹。

膽鹼能性蕁麻疹的症狀特徵包括:

①不會出現皮疹,但明顯感到有針刺、劇癢感。

②多發生於青年期,一般在遇熱(熱飲、熱水浴)、情緒激動和運動後出現。當停止運動或平靜以後,症狀即可消退,嚴重的話,症狀完全消退可能要經過數月或數年不等。

③常在軀乾和肢體近端皮膚(腋、掌跖除外)出現紅色的、2毫米左右的風團,這種風團速來速去不留痕跡。嚴重者可能伴有消化道症狀,如腹痛、腹瀉等。

多發生於青年期,在遇熱(熱飲、熱水浴)、情緒激動和運動後出現。皮疹的特點為1-3毫米大小的小風團,周圍有紅暈,多在軀干及四肢近端,倦瘙癢。有些患者伴有消化道症狀,如腹痛、腹瀉等。可口服西替利嗪或者氯雷他定或者酮替芬、或者皮敏消膠囊等即可

出汗時身上刺癢3

人體的汗液裡面有大量的鹽分和一些其他物質,是人體新陳代謝的產物。所以說,這些物質就有可能會對人們的肌膚造成刺激。再加上有的人的肌膚比較容易過敏,所以說就有可能產生過敏反應,引發瘙癢。針對這種情況,患者應當及時就醫,使用葯物做抗過敏治療。

有的人身體上有一些細微的傷痕,但是疼痛感不強,所以說自己沒有注意到。如果此時汗水,再對傷口造成刺激的話,就會引起發癢。針對這種情況,患者一定要及時清洗皮膚,可以用酒精或者是紅葯水做消毒,避免真菌感染。如果因為感染而發癢,應當做抗真菌治療。

人們在出汗之後如果皮膚瘙癢,除了要及時就醫以外,在飲食上也需要注意。應當吃一些清淡的食物,比如說蔬菜、粥等。不要吃過於油膩、刺激性強的食物,比如說人們常見的燒烤、火鍋等有,可能會加重瘙癢的情形。另外有的人會對海鮮等食物,產生過敏,這些食物也最好不要吃。

綜上所述,很多人會在出汗之後,會出現皮膚瘙癢的情況,這是因為汗液對皮膚造成刺激,引發過敏。有的人皮膚瘙癢是因為真菌感染引起的,一旦出現了這種情況,建議患者不要胡亂用葯,應該及時到醫院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葯物進行治療。治療期間,患者要注意飲食清淡。

4. 中醫是怎樣來治療皮膚瘙癢的

1.血虛風燥主證:皮膚乾燥、脫屑,秋末冬初發病。瘙癢晝輕夜重,心煩難寐,手足心熱。皮損乾燥、抓痕、血痂。病程較久,情緒波動可加重瘙癢。舌淡苔薄,脈弦細數或弦數。
治法:養血潤膚,疏風止癢。
選方:養血潤膚飲加減(《外科證治全書》)。
葯物:生熟地各10g、當歸10g、黃芪15g、二冬各10g、花粉10g、何首烏10g、白蒺藜10g、防風8g、苦參15g、荊芥8g。
加減:心煩急躁,難以入睡者加丹皮、梔子、竹葉、蓮子心;大便燥結加火麻仁、郁李仁、萊菔子;瘙癢難忍加烏梢蛇、蟬蛻。
2.風濕蘊阻主證:皮損粗糙,肥厚,久治不愈,繼發感染或苔蘚樣變。舌體胖,舌質暗,苔白或膩,脈緩。
治法:祛風除濕,潤膚止癢。
選方:全蟲方加減(《趙炳南經驗方》)。
葯物:全蟲3g、皂刺10g、豬牙皂角10g、刺蒺藜10g、炒槐花10g、枳殼10g、苦參10g、荊芥8g、蟬蛻5g、咸靈仙10g。
加減:皮膚抓後滲液,胃納呆滯者加法夏、陳皮、茯苓;四肢酸軟,疲乏無力加防杞、桑枝、宣木瓜。
3.風邪外襲主證:皮膚瘙癢,抓痕明顯。風寒癢風則遇寒癢劇,得熱減輕,或感惡寒,苔薄白,脈浮緊;風熱癢風則遇熱癢劇,稍涼減輕,或有身熱,苔黃,脈浮數。
治法:疏散風邪為主。
選方:桂枝湯(《傷寒論》)加減。
葯物:桂枝10g後下、芍葯10g、生薑5片、炙甘草5g、大棗5個、羌活10g、由蒺藜12g、荊芥穗8g。
加減:惡寒發熱重,加麻黃、防風;熱重不惡寒,加生石膏、黃芩、蒲公英、梔子等。
中醫特效治療
目前治療多以外用烊速消為主,烊速消為純中葯制劑,獨家應用現代生物技術結合純中葯配方研製而成的特效產品,每次取烊速消適量直接塗抹於患處,輕輕按摩使乳霜吸收,使用更方便,成分更安全,效果更顯著。如還有相關問題請咨詢皮膚病專家,祝您早日康復。

5. 夏季流過汗的皮膚發癢,要如何讓處理

夏季天氣炎熱,如果皮膚嚴重缺水就會容易造成瘙癢症,是皮膚病中最常見的症狀,奇癢無比的痛苦是正常人無法體會到的,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瘙癢症在夏季的預防措施有以下幾點:

1、少吃帶有刺激性的食物,特別是外出旅遊時,以免因水土不服而引發皮膚病。

2、注意空調溫度,保持體內透達,防止風寒阻於表皮。

3、伏天工作、生活不要過度緊張,以免因神經緊張而引發皮膚病。

5、應該養成定時定量喝水的習慣。人的皮膚是身體貯存水分的一個重要「水庫」,如果總是在感到口渴時才喝水人就會經常處於缺水狀態,而人體一旦缺水就會從皮膚中奪取水分。

6、調整飲食結構,多吃含維生素豐富的新鮮水果和蔬菜,慎食煙、酒、辛辣等刺激性食品。

7、夏季汗液的刺激,應及更換衣物,減少對皮膚的刺激作用。

8、注意保持情緒穩定,生活起居有規律,睡眠適時,豁達開朗;加強鍛煉,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9、出現肛門瘙癢及外陰瘙癢病的時候,宜在便後用溫水清洗,不宜用肥皂清洗,內衣、內褲以純棉織品為佳,並宜寬松、透氣。避免穿橡膠、塑料及尼龍等衣物。

10、避免接觸或吸入環境中的特殊物質如油漆、花粉、塵蟎等

6. 一到夏天,天氣炎熱出汗,手腕、腳腕就會出現皮膚搔癢,總想撓.到了冬天,天氣涼快,症狀就會有所緩解,

您好,這就是出汗後引起濕疹引起的症狀就是有過敏和其他的理化因素等原因引起的皮膚瘙癢,皮疹等症狀,一般是要去除病因,口服葯物和外用葯物塗抹的方法治療。外用皮炎平塗抹,口服撲爾敏,防風通聖丸,維生素C治療。

7. 倪海廈傷寒論筆記(八六)

傷寒論第72條辨: 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

汗發了以後,病人口渴,脈浮數,病人就是五苓散證,因為水都在皮膚表面上,中焦沒有水了,所以病人會煩躁。

成無己說:發汗己解,胃中干,煩躁不得眠,欲飲水者,少少與之,胃氣潤則愈。若脈浮者, 表未解也,飲水多而小便少者,謂之消渴,里熱甚實也,微熱成實,上焦燥也,與五苓散生津液,和表裡。

五苓散證的消渴還算不嚴重,如果口很渴,並沒有小便不利,皮膚上並沒有腫,五苓散就去不掉了,大部份是白虎湯或承氣湯。五苓散沒那麼強。 五苓散在過去是出門在外隨身攜帶的葯,用來預防疫病,也就是瘟疫;如果遇到病人有表證,但是又不能用發汗來解的時候,病人已經胃中干、煩躁不得眠了,這種不能發汗的情況,就要想到五苓散,把病毒從小便排出。五苓散的主證是小便不利而且口渴。

五苓散中的豬苓,茯苓,澤瀉這三味葯主要就是利水的,用量: 豬苓三,茯苓三,澤瀉六,白術三,桂枝二 ,澤瀉的功能利全身的水,不管水積在什麼地方,都可以用澤瀉,澤瀉本身是很苦寒的葯,所有苦寒的葯都有消炎的作用,澤瀉它還入肝經,所以,有肝炎的病人可以用澤瀉。澤瀉通利的力量很強,有的人得了脂肪肝,就堅持吃一味澤瀉,就把脂肪肝吃好了,所以,在處理肝病的時候,像肝積水,用澤瀉把水從小便利出來,澤瀉不但可以清肝,把肝里的病毒清出來,還可以把臟的東西排掉,把新的東西留下。

茯苓專門是利中焦的水,也就是鳩尾至肚臍這個地方,豬苓是利下焦的水,也就是肚臍以下有積水,我們都會開豬苓,後面,我們會講到豬苓湯,有好多的處方也會開到豬苓,什麼時候用豬苓,我們知道豬苓是利下焦的水,例如,有的病人不能排小便,或者是腎臟有問題不能排小便,或者是膀胱結石或者是腎結石堵到了,這種情況,我們都應該想到會用豬苓。

那麼,當豬苓,茯苓,澤瀉這三味葯加在一起,就可以利全身的表水,我們怎麼知道是排表水,我們看這個五苓散的搭配,桂枝的量是最少的,不用太多,如果桂枝用得多,那就是發表了,所以,用少量的桂枝,把澤瀉推到皮膚表面,就相當於桂枝是馬,澤瀉騎在桂枝上,所以,桂枝就能把澤瀉帶到皮膚表面,把皮膚表面的水利掉。中焦有濕,那麼白術就是專門去濕的,茯苓再把水導到下焦,到了下焦以後,這個時候豬苓就把下焦的水從小便利掉。所以,五苓散這五味葯就可以把皮膚表面的水從小便利掉。

打個比方,有一個人吃了麻黃湯或者是桂枝湯,沒有得汗,沒有流汗,由於汗沒有透發,皮膚身上會發癢,這種情況就可以用五苓散把皮膚表面的水利掉,把水利掉,皮膚就不會癢了。

關於這個五苓散,為什麼是五苓,這個李陽波老師解釋得很清楚,他說五苓散通四時之氣,所謂「苓」就是「令」也,白術性溫,行東方春令之氣,桂枝性熱,行南方夏令之氣,茯苓性平,淡滲利濕,濕屬於中央土,因此行長夏之氣,兌為澤,兌位在西方,所以,澤瀉行秋令之氣,北方坎水,其畜,豬為水畜,因此豬苓行北方冬令之氣,五味葯行東南西北中五令之氣,「令」命令,發號司令的意思,這五味葯都草本植物,於是在「令」字頭上加草頭就是苓,所以叫五苓。大家對此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劉力紅老師,也就是李陽波老師的弟子,整理的《李陽波五運六氣講記》和《李陽波傷寒論壇講記》,這兩本書值得一讀。

五苓散,為什麼要用散而不是湯?所謂散就是粉劑,粉劑的速度會慢一些,那麼「湯」字加一個草頭就是掃盪的「盪」,用湯劑的話速度會很快,皮膚表面的水會來不及被帶走,就沒有辦法把表水從小便利掉。所以,要用散劑,慢慢吸收,把皮膚表水或者是病毒從小便利掉。

茯苓,豬苓,澤瀉,白術,桂枝這五味葯做成粉劑,每次用白開水服一勺,這一勺原文是寫「方寸匕」,也就是長寬高都是一寸的小匕。每天服三次,多喝熱水,只要汗一出來,病就好了。

五苓散主要是利尿,臨床上有好多皮膚病常會用到五苓散,還有在三因方卷六《料簡諸疫證治》里,溫疫用五苓散,原文是這樣說的:「如己未年,京師大疫,汗之死,下之死,服五苓散遂愈,此無他,濕疫也。」平常我們到外地去旅遊,水土不服,適合帶一點五苓散。還有像是暈車,暈車一般橫膈膜有積水,苓桂術甘湯都好用,五苓散與苓桂術甘湯的差異就是苓桂術甘湯中多了一味甘草。

病人有口渴,脈浮數,都可以用五苓散,有的人早上起來,臉和手都腫,只要問他有沒有口渴,他說有,而且喝水還不能止渴,這種就是五苓散證。如果口很渴,小便還正常,皮膚也沒有腫,這種就不是五苓散證了,有可能是白虎湯證或者是承氣湯證。如果病人有表證,但是又不能用發汗來解,病人胃中已經很乾,煩躁,這種情況就要想到五苓散,把病毒從小便排掉。

五苓散方劑組成簡單記憶法:豬苓茯苓白術三,澤瀉用六桂二煎。方歌:五苓散治太陽府,澤瀉白術與二苓,溫陽化氣添桂枝,利便解表治水停。

8. 有的人流汗會皮膚發癢,夏季流過汗的皮膚發癢怎麼辦

在夏天的時候,由於天氣炎熱,我們是非常容易流汗的。當我們流完汗以後要及時的補充水分,盡量還可以喝一些淡鹽水。那是由於我們排汗的時候也會把身體里的一些鹽分排出來,所以我們的汗水是鹹的。

當我們的身上有很多汗漬的時候,有些時候我們身上就會有瘙癢難耐的感覺。這個時候都會不舒服,如果不及時的處理話,按摩全身都會覺得特別難受。

可以用濕毛巾擦洗干凈。如果正在外面不方便洗澡的情況下,我們也可以用濕毛巾輕輕地擦洗。當然這種濕毛巾可以是熱的,也可以是涼的,對我們的身體都無上大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