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皮膚不好拔罐有用嗎,
和拔罐沒什麼關系,如果是敏感肌膚,使用化妝品應注意防止敏感;還有皮膚不好有時也和地域有關,她剛從北方到南方那段時間,皮膚也非常不好,也不知是看了中醫調理+護理,還是習慣可南方的氣候,後來慢慢就好了。比如我,睡眠不好和換季時皮膚也常不好,有時會很乾還會起小診子,我那時我就會做一些補水的護理,或自己做蜂蜜+牛奶做面膜,停用當時所用品牌的化妝品等方式解決。最後要說的是皮膚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
⑵ 身上涼氣癢,可以拔火罐
可以的。這個拔火罐能有效的驅寒的,建議平時還是能積極的鍛煉身體,輔以拔火罐效果更佳明顯。
意見建議:建議你到醫院檢查中醫科檢查經後口服中葯湯劑和繼續拔罐治療的,效果是好的,另外不要寒涼吃的飲食的,祝你健康!
⑶ 拔罐如何治療皮膚病 拔罐的好處有哪些
1拔罐如何治療皮膚病
1、拔罐如何治療皮膚病之急性咐游蕁麻疹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中醫名為「癮疹」,是皮膚黏膜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屬於過敏性皮膚病。推薦蕁麻疹患者試試肚臍拔罐。
具體方法為:取穴:神闕(臍中,也就是常說的肚臍)患者仰卧,將酒精棉球點衡運銷燃,迅速投入罐內,隨即取出,乘勢將罐扣在臍部神闕穴,待3~5分鍾後將火罐取下,再進行第二次。連續拔三罐為一次,每日一次,3次為一療程。
2、拔罐如何治療皮膚病之牛皮癬
中醫關於牛皮癬的拔火罐療法有很多種,比較常用的是選取大椎區、肝區、脾區、腎俞區、華蓋區、腸區、結腸區、神道區、後巨闕區、曲池、血海、三陰交,足三里部位拔罐。留罐30~40分鍾。
拔火罐法對局部皮膚有溫熱刺激作用,溫熱刺激能使血管擴張,促進以局部為主的血液循環,改善充血狀態,加強新陳代謝。牛皮癬患者自身的免疫力比較低,拔火罐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拔火罐後機體會出現溶血現象,產生類組織胺的物質,這種物質隨血液循環到達全身各處,刺激各個器官,增強其功能活力,這有助於機體功能的恢復。
3、拔罐如何治療皮膚病之皮膚瘙癢
施術時令患者取仰卧位,並充分暴露出肚臍眼。術者將罐拔於肚臍眼(神闕穴)處,留罐5分鍾(視之皮膚潮紅充血為度)後起罐,隨即將麝香風濕膏外貼於肚臍眼處(防止拔罐後外受風寒導致腹痛、腹脹)。接著術者將艾條點燃端對准瘙癢處(與皮膚的距離約一寸左右),以患者自覺局部溫熱、術者視之泛紅但不致燙傷皮膚為度。每處施溫和灸10~20分鍾。肚臍眼處每周拔罐兩次,瘙癢處每日灸一悄豎次,連續施術15天為一療程。
2拔罐的好處有哪些
1、能調整免疫功能,增強自身抵抗力,由於拔罐所產生的瘀血殘留組織間隙,可適當激活身體的免疫力,以及對發炎物質具有清除能力,是一種良性的自身訓練。
2、能夠牽拉肌肉,提高痛閾,緩解酸痛疲勞,也就是當肌肉處於緊張狀態的時候,局部血液灌流量將會下降,以致於促使組織缺血,但拔罐中的走罐手法,能拉長肌肉,增加血液灌流量,提高局部的耐痛閾值,進而使肌肉舒張,重新儲備所需的能量。
3、能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這是由於拔罐能使血管擴張,讓局部血液循環變好,進而促使廢物、毒素加速排出體外,同時也改善局部組織的營養狀態,提供更多營養物質和氧氣到細胞。
4、能循經感傳,調整人體內臟機能,這是利用經絡連結臟腑的理論,選取與臟腑相關的經絡沿線進行拔罐刺激,適合使用來回走罐、滑罐等手法,這些手法對呼吸道、胃腸道、心血管、婦科疾患等都能起到相應感傳。
3不能拔罐的人
1、高熱、抽搐和痙攣發作者不宜拔罐。對於癲癇患者則應在間隙期使用。
2、有出血傾向的病人慎用,更不宜刺絡拔罐,以免引起大出血。
3、骨折的人也不要拔罐,因為這回影響骨骼的癒合,讓康復時間變長,此外,急性關節扭曲的朋友也不能拔罐,尤其是韌帶已經發生斷裂的朋友更要注意。
4、有嚴重肺氣腫的病人,背部及胸部不宜負壓吸拔。心力衰竭或體質虛弱者,不官用拔罐治療。
5、孕婦、女性月經期。尤其是孕婦的腹部、腰骶部位,不宜拔罐。孕婦如果進行不適當的拔火罐可引起先兆流產等。月經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在經期拔小腹或者是拔腰骶部,會引起月經過多。
6、酒足飯飽者。血液流向肝臟進行代謝工作,此時拔火罐,氣血又被強行引導到拔罐部位,導致心臟不得不多跳幾次加速供血,容易出現眩暈、惡心等各種不適。
⑷ 身上起的紅疙瘩癢癢的可以拔罐子嗎
應該是濕熱天氣引起的濕疹,喝點去濕的湯貨者吃點濕度清
⑸ 身上癢是拔罐還是刮痧
要看你是屬於什麼原因造成的身上癢。如果是因為血虛造成的癢,應該採用拔罐治療。穴位建議選神闕穴和血海穴。但不建議不懂中醫穴位和拔罐操作的朋友自己操作,最好是去正規醫療機構,由專業人員進行。
⑹ 蕁麻疹讓他坐立難安 拔罐也能緩解皮癢
今年夏天在里約舉辨扒謹老奧運期間,飛魚菲爾普斯因為拔罐舒解肌肉酸痛,一時之間使得拔罐蔚為風潮;殊不知,拔罐不只是能放鬆肌肉,竟然還能治療蕁麻疹。臨床上,就有一名五晌型十多歲男子,因為壓力大而在腳上長出蕁麻疹,癢的讓他坐立難安,經由拔罐治療後,進而獲得緩解。 這些體質的人易引起蕁麻疹 收治春升這名男子的桃園醫院中醫科中醫師高晧宇表示,蕁麻疹俗稱風疹或風團,可分為風熱、風寒、血熱、血瘀、氣血兩虛、濕邪等類型。蕁麻疹因熱引起紅腫並有熱感,且會有口乾舌燥、心煩等症狀;因寒引起較易在天氣轉涼時加重。血瘀多好發於受壓迫部位,顏色較暗紅;氣血兩虛易全身疲倦、食慾不振;夾濕者則易有水泡。 拔罐配合其他中醫治療效果更佳但有些人不適合 高晧宇醫師指出,蕁麻疹屬於熱、瘀、濕者,使用拔罐可去除體內的熱、瘀、濕,並進一步緩解搔癢、紅疹、風團等症狀;若為氣血兩虛或有寒者,則除了拔罐之外,仍必須要配合艾灸或中葯來治療。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拔罐,若有全身浮腫、出血性疾病、急性傳染病、重度心臟病則不宜。 針對這些穴位拔罐能消癢 拔罐也是針對穴位來進行;高晧宇醫師進一步指出,蕁麻疹拔罐治療會選用背部穴位如大椎、肺俞、肝俞與脾俞等,以及在手腳則是會在曲池、血海、委中及足三里等穴位,都是較能祛風、清熱、涼血的穴道,並能疏通經氣,排除郁積在體內的邪氣,自然可以使疹退癢消。 搭配針灸+中葯+避免誘發因素 高晧宇醫師強調,蕁麻疹的治療,除了拔罐外,若能搭配針灸和中葯,更能從根本改善體質,讓蕁麻疹不再輕易發作;此外,並應盡量避免吃辛辣或接觸過敏物質,注意各種誘發因素,也是改善蕁麻疹的重要方法。 訂閱【健康愛樂活】影音頻道,閱讀健康知識更輕松 加入【】,天天關注您健康!LINE@ ID:@ : /supply/article/29625/蕁麻疹讓他坐立難安拔罐也能緩解皮癢 關鍵字:拔罐, 蕁麻疹, 緩解搔癢, 高晧宇, 桃園醫院, 中醫科
⑺ 皮膚瘙癢有絕招
1葯浴熏蒸療法
葯浴方一
將蛇床子、地膚子、白礬各30克,苦參15克,花椒10克,加入大量清水煎煮,趁熱熏蒸患處,待水溫適宜時浸泡洗浴患處,每日一劑,可洗2-3次,適用於各種疾病所引起的皮膚瘙癢。
葯浴方二
艾葉、苦參、蛇床子、地膚子各30克,蒼耳子20克,一起用大量清水煎煮,最後再加入100剋薄荷稍煎片刻,取葯汁,外洗純配納瘙癢處,每日2次。
2
拔罐治療
依照患處大小,選擇合適的火罐進行拔罐,要求盡量的用灌口罩住病灶處,一般可用單罐或者密排罐;若瘙癢處炎症症狀較重,可加大椎穴或賣鏈靈台穴同時進行拔罐,通常留罐10-15分鍾即可。本方法對於局部小范圍的皮膚瘙癢治療效果明顯,但對糖尿病、血液病所引起的的皮膚瘙癢本方法無效。
3
葯膳食療方法
大棗桂枝乾薑茶
准備大棗12克,桂枝6克,乾薑9克。將所有材料洗凈後加水共煎,每日一劑,代茶飲用,可以益氣和營、止癢。適用於各種類型的皮膚瘙癢診治,尤其是適合於氣血不足同時又感受風寒所引起的皮膚瘙癢症狀。
荸薺清涼茶
准備材料有:荸薺200克,新鮮荷葉10克,白糖10克。首先將荸薺洗凈去皮後切碎絞汁;然後將新鮮荷葉加入白糖一起搗爛,放入過濾好的荸薺汁中,加入開水約200毫升,待微涼後頻繁飲服。此茶可清熱祛風止癢,對於皮膚瘙癢偏於風熱症,有瘙癢遇熱後加重,頭痛目脹,煩熱口渴等症狀時飲用最佳。
醋制木瓜
材料有:米錯100毫升,木瓜60克,生薑9克。將以上三味一起放入砂鍋中煎煮,待醋煮干時取出木瓜使用。連服一周左右,可以疏散風寒,痛經活絡,對於皮膚瘙癢症狀表現有遇冷加重或復發、遇熱瘙癢緩解的人群治療效果明顯。
4
止癢小妙招
生薑止癢法
將患處洗凈,用生薑片塗搽2-3分鍾,至皮膚發紅,每日數次,注意,有皮膚破損者忌用。
大蒜止癢法
取大蒜適量洗凈後於臨睡前搗爛,用紗布包好,搽塗患處2-3分鍾。
香油止癢法
首先准備苦參10克,冰片10克,紅花10克,用香油浸泡一周後,可以用做沒棉簽蘸取香油塗抹於皮膚瘙癢處,止癢效果明顯。
熱水袋止癢法
用裝有熱水的熱水袋熱熨患部,反復多次,可止癢入睡,此法適用於冬季皮膚受寒瘙癢,但必須注意燙傷,且不宜用電熱毯或電熱水袋,以免過於乾燥,加重瘙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