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小孩皮膚癢的經方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小孩皮膚癢的經方

發布時間: 2023-07-08 18:33:18

『壹』 民間良方-徐氏皮膚瘙癢方

皮膚瘙癢,多從風論,其風不出隱遲爛內外兩端,或外感風邪,稽留肌表,或血分失和,風由內生,或內外風相裹。臨證遵「癢自風來,止癢必先疏風」「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旨,其內外風則自消散,瘙癢可退,肌膚自和。


配方

荊芥10克灶漏,防風10克,生地15克,當歸10克,川芎6克,赤芍15克,制首烏30克,白蒺藜30克,僵蠶10克,蟬衣6克。


功效

養血和血,祛風止癢。


主治

各種急慢性蕁麻疹皮炎濕疹等疾病,症見皮膚瘙癢或伴風團,或伴皮疹,或皮膚乾燥皴裂,或脫皮脫屑,或色素沉著。


用法

先用冷水浸泡30分鍾後,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10分鍾,每劑煎煮2次,取汁混勻分早、中、晚3次於飯後30分鍾左右溫服,每天1劑,7天為1個療程。


方解

本方由當歸飲子加減化裁而成,方中荊芥、防風辛溫發散,疏風達表,祛全身上下之風,《本草正義》謂「防風通治一切風邪」,乃風葯中之潤劑,更是祛風之要葯。

生地、當歸、川芎、赤芍變四物湯養血調經之意而為養血潤燥、和血祛風之用,其中地黃用生地,芍葯用赤芍,以增涼血之效又兼制全方之辛溫,川芎行氣、活血、祛風集一葯而為三用。

制首烏、白蒺藜為成肇仁用以活血祛風之經驗葯對,臨證使用多有效驗,制首烏養血潤燥,白蒺藜活血祛風,二葯相旦改輔相成,其功卓著。僵蠶、蟬衣質輕走表,朱良春謂其「兩葯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可拔邪外出」,其功能散風祛邪,主風疹瘙癢,二葯合用更助荊防祛風散邪之力,內外風皆可去之。

全方選葯用葯精當,配伍環環相扣,共奏養血和血,祛風止癢之功。


加減 運用:

若皮癢膚紅,遇熱加重而屬血熱者,可酌加丹皮、紫草、旱蓮草以涼血;

若血分邪熱深重者,可酌加黃芩、黃連、黃柏、水牛角以瀉火解毒;

若皮疹瘙癢,撓抓滲液而屬濕熱者,可酌加苦參、薏米、白鮮皮、徐長卿、地膚子以清熱利濕;

若病久而成頑疾,入血夾瘀或伴色素沉著者,輕者可酌加桃仁、紅花、丹參、雞血藤以散瘀,重者則酌加烏梢蛇、全蠍、蜈蚣、地龍以通絡;

若病情纏綿反復,時輕時重而屬表虛者,可酌加黃芪、桂枝扶正以達邪;

若無汗或汗出不暢而屬表閉者,可酌加麻黃、桂枝、杏仁宣肺以開閉;

若病以頭面或上半身為主者,可酌加白芷、羌活、藁本、蔓荊子引葯以上行;

若下半身為主者,加牛膝、木瓜引葯以下達。


出處

徐福剛名中醫

『貳』 小孩皮膚過敏怎麼辦,5歲,皮膚起疙瘩,發癢

  1. 夏天食物品種繁多,其中一些食物就是誘發過敏的因素,如魚、蝦、蟹等,這些食回物易引起皮答膚紅腫、皮疹、瘙癢、風團等症狀。此外,食品添加劑如調味品、色素、防腐劑等也可導致過敏。

  2. 平時不要過度曬太陽避免出現症狀加重,中醫治療過敏主張辨證論治,內外治相結合,應用渝敏面灀對症治療。

【方劑名稱】:


四生丸


【方劑出處】:


《婦人大全良方》


【方劑歌訣】:


四生丸中三般葉,側柏艾葉荷葉兼,生地合用為丸服,血熱吐衄效可驗。


【方解】:


本方所治失血,系由血分有熱,血熱妄行所致。肝屬木主藏血,木火刑金而發衄血;肝火犯胃則致吐血。治宜清熱涼血止血為法。故方用生地黃甘寒入肝,清熱滋陰涼血,使熱除血涼則血止;側柏葉性寒入肝歸肺,能涼血止血可治鼻衄;荷葉清涼入肝歸胃,輕清解熱能治吐血;艾葉入肝,止血為長,配伍本方可加強止血之功,共成清熱涼血止血之劑。


【配方組成】:


生荷葉9g,生艾葉9g,生柏葉12g,生地黃15g各等分。


【使用方法】:


上研,丸如雞子大,每服一丸(12g),水煎服。

『叄』 寶寶皮膚乾燥瘙癢的治療方法

概述

孩子總是吵著說自己的身上很癢,我以為是皮膚太乾燥缺水引起的,可是洗完澡還會說自己很癢,經常看他不由自主的用手去抓撓,好像特別的難受,看著真心疼。今天讓我來和大家聊一聊寶寶皮膚乾燥瘙癢怎麼辦。

寶寶皮膚乾燥瘙癢怎麼辦

1 治療一:如果皮膚只是比較輕微的局部瘙癢,應該用一些不含激素的有潤膚作用的外用葯就可以了。可以在皮膚瘙癢處塗抹羅浮山百草油,一天塗抹2~3次,可起到很好的止癢和消腫止痛效果。

2 治療二:如果是比較嚴重的瘙癢和明顯的大范圍皮疹,或是皮膚出現紅腫、潰瘍、滲液等皮炎症狀,千萬不要擅自選用葯物進行治療,應該立即去醫院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外用及內服葯品,以免病情進一步惡化。

3 治療三:到醫院做個檢查,盡可能的'找到病因。另外多食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暢,能有效地將體內積聚的致敏物質及時排出體外。不吃有過敏或刺激的食物,如魚、蝦、蟹等。

注意事項

當寶寶的皮膚出現乾燥瘙癢的情況時,不能認為是小問題而視而不見,如果出現了乾燥瘙癢不及時治療就會引發更嚴重的皮膚問題,出現比較嚴重的皸裂,一定要盡快的去醫院治療。

『肆』 治療小孩皮膚癢的方法

我們身上經常會感覺到癢,小孩子也不例外,不過小孩子癢的話更麻煩些,那麼要怎麼治療呢?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的治療小孩皮膚癢的方法,希望大家喜歡!

治療小孩皮膚癢的方法

1、保持皮膚乾爽

夏天隨時以干毛巾按壓吸干寶寶皮膚上的汗水,不要用力擦拭皮膚,以免摩擦刺激。衣服有一點點濕,就要立刻換掉,並且為了避免讓寶寶處在悶熱的環境中,家中最好安裝空調。另外媽媽們給寶寶洗澡時最好使用含燕麥葉、小麥胚芽油、金盞花和金黃洋甘菊等等 植物 原料的洗浴用品,媽媽們可以搜索淘寶銷量第一的嬰兒 護膚 品進行了解哦。

2、避免情緒與壓力

情緒和壓力也會令孩子有搔抓的習慣,使得皮膚更容易惡化。父母對孩子應該盡量給予鼓勵,減少責罵或要求,讓孩子能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中成長。另外異位性 皮炎 寶寶的抵抗力較差,皮膚 濕疹 會增加感染的機會。所以寶寶一旦有感染,應該立即去醫院就診,以免症狀加重。

3、食物控制

雖然 醫學 上未證實食物與異位性皮炎的直接關系,但是某些食物確實會使 瘙癢 的感覺較為明顯,如禽蛋、海鮮、香菇、竹筍等。不過每個寶寶敏感的食物不同,父母要長時間觀察,並避免寶寶把食物留在嘴巴四周,以減少刺激。

4、喝母乳

母乳是 新生兒 最好的食物,它含有豐富的免疫物質,不僅可提供被動性的免疫力,還可以主動性地刺激新生兒的防禦系統。有過敏性 疾病 家族史的嬰兒,若完全以母乳哺育,則其發生異位性皮膚炎及食物過敏的幾率,可比用配方 奶粉 餵食者大為降低。

5、注意溫度適中

有些小寶寶在天氣熱的時候,容易出汗而感到瘙癢,有些是寒冷時因乾燥而發作。因此溫濕度適中的環境對異位性皮炎寶寶是十分重要的,室溫最好保持25~28℃左右。

6、注意皮膚 保濕

注意寶寶的身體保濕,最簡單的方法是給寶寶皮膚塗抹潤膚露,溫和、無刺激,長期保養,一直到症狀好轉。

小孩子皮膚癢的原因

1、沖涼時不要用太熱的水,水溫不要超過37度,可適當偏涼一點兒。

2、沖涼時不能用鹼性沐浴露,可選擇含有 中葯 止癢成分的洗劑等。

3、貼身衣服一定要是純棉的,不可用化纖成分的布料。

4、降低室內溫度,24-25度為宜,也不要太低,避免受涼 感冒 。

5、沖涼後適當外塗潤膚乳,盡量選擇 兒童 專用型的產品。

6、轉移兒童注意力,比如講 故事 ,聽兒歌等。

7、 手工 撫摸,輕輕地來回撫摸瘙癢部位,不可用力搔抓。

8、經上述所有方法,還是不能改善者,可於晚飯後、睡覺前口服一次撲爾敏來緩解症狀。有許多家長不敢給孩子吃葯,其實這樣是不對的。孩子癢得難受,影響睡眠,大人也休息不好;再者這種情況經過上述處理會得到改善,並不會持續存在。

靜電對寶寶的危害大

乾燥的季節里,靜電就愛跑出來“作怪”,爸爸媽媽們可不能小看靜電哦!衣服的這種靜電對成年人一般不會有問題,但對於年幼的還有很可能就會產生危害。

首先,靜電會使寶寶的 血液 鹼性濃度升高,導致鈣質減少,會嚴重影響孩子的骨骼成長;

其次,靜電會將各種灰塵、細菌等吸附到孩子的皮膚上,導致孩子皮膚出現紅腫、瘙癢等症狀,如果這時孩子的身體體抗力較差就很有可能引起 氣管炎 或者心律失常等疾病。

『伍』 可治皮膚瘙癢的葯膳偏方推薦

皮膚瘙癢是比較常見的問題,出現皮膚瘙癢的話是非常難受的,這對健康來說也是有不小的影響的。通過一些葯膳偏方來治療皮膚瘙癢是很多人的選擇茄慧,那麼可以治療皮膚瘙癢的葯膳偏方有哪些呢?下面將為大家推薦一些。

桑葚芝麻膏辯納啟

配方:准備一百克黑桑葚、一百克黑芝麻、五十克黃精、五十克麥冬、五十克生地、半斤蜂蜜。

做法:先把黃精、生地、麥冬同入沙鍋,加適量水煎煮,每半小時取葯汁1次,再加水再煎煮,反復3次,葯汁合並備用。將葯汁與桑葚、芝麻同入沙鍋,大火燒沸,小火煎煮至黏稠時,放入蜂蜜攪拌均勻,稍煎沸即可,待冷卻後,貯瓶備用。

用法:每次10~20g,沸水沖服,早、晚各飲1次。

功效:桑葚芝麻膏可以養血益肝,滋陰潤燥,祛風止癢。本方適用於血虛風燥型皮膚瘙癢症。患糖尿病者不宜食用,服膏期間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銀花枇杷飲

配方:准備十克鮮金銀花、四個鮮枇杷。

製法:先把枇杷洗凈,切開去核,搗爛,放入金銀花,用開水沖泡。

功效:服用銀花枇杷飲可以疏風散熱止癢,非常適合皮膚出現瘙癢的患者進行服用。

杜仲酒

配方:准備六十克杜仲,半斤優質白酒。

製作:將杜仲故入紗布袋內扎口,再放置度優質白酒容器內浸泡,密封瓶口,7天後棄葯袋,取湯,貯瓶備用。攜如放置陰暗處存放。

用法:每次3~10ml,早、晚各飲1次。

功效:服用杜仲酒可以除下焦寒濕,養肝益腎。本方適用於皮膚瘙癢症、慢性濕疹等症,治療效果顯著。

通過採用上文介紹的這些葯膳偏方來治療皮膚瘙癢的情況是比較有效可行的方法,當然,除了這些葯膳偏方以外,還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採用一些葯物進行治療,這是根據自己的情況需要來選擇的,自己不可以亂行盲目的用葯,以免造成傷害。

『陸』 中葯治皮膚瘙癢的偏方有什麼

治療皮膚瘙癢的中草葯有當歸、生地、丹皮、蟬蛻、防風、荊芥、黃連、黃柏、苦參、蒼術、蒺藜、僵蠶、烏蛇、石膏、浮萍、桑葉、知母、金銀花、甘草等。皮膚瘙癢這個病它既可以由其他病引起,還可以是本身就是皮膚瘙癢症。它用中葯需要大夫根據患者的症狀、舌苔、脈象及詢問相關的情況,綜合辯證論治用葯的,並非是一感覺皮膚瘙癢,就用這些葯物來治療的,同時需要注意減少搔、抓、蹭等刺激。而且還要忌口如不喝酒、不吃辛辣、不吃海鮮、不吃易引起瘙癢類的食物。

『柒』 孩子皮膚癢癢癢,濕疹反復發作,怎麼辦兒科醫生5招搞定

相信很多帶孩子的家長都有這樣的經歷,那就是孩子得了濕疹皮膚瘙癢,抓來抓去去還會把皮膚抓破,造成了繼發感染等後果,更影響了孩子的日常生活。

那麼我們就來談談孩子得濕疹究竟應該如何來治?

我們來說一下濕疹的原因,孩子得濕疹原因很多,包括了外源性與內源性:

外源性:

1.食物引起的,如牛奶、牛羊肉、魚蝦蟹等海鮮、花生等乾果;

2.環境因素:楊柳絮、黴菌、塵土塵蟎、動物皮毛、洗潔劑、消毒劑、裝修材料;

3.感染引起的:細菌、病毒感染等引起的濕疹;

4.葯物引起的;

5.不恰當的生活護理也可以引起孩子濕疹,如過度洗澡、貼身穿著化纖類。

內源性:

1.孩子的遺傳因素;

2.易過敏的體質;

3.內分泌失調與消化系統疾病;

4.精神因素等。

兒科醫生會如何解決孩子濕疹問題?

第一招:


孩子得濕疹不要著急,先看看濕疹是否嚴重,孩子的皮膚表面如果出現粟米樣的丘疹與水泡很少的話,建議不要治療,做好皮膚的護理即可,洗澡不要太勤,每周1到2次,少用鹼性大的肥皂及清潔用品,讓房間的溫度與濕度適宜。

第二招:

如果孩子濕疹嚴重,瘙癢難以忍受,我們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消炎止癢以及脫過敏的葯物更要注意保持孩子的大便通暢,孩子濕疹嚴重時,更要避免接種疫苗,尤其是卡介苗和流腦疫苗。

第三招:

得濕疹的孩子如果年齡小,還在母乳喂養時,母親也要考慮不要吃易引起過敏的食物,例如魚蝦等海味食品

第四招: 大一點的孩子要忌食葷腥食物,如蛋奶,海味食品。

第五招: 在濕疹嚴重的時候,要尋求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葯,內用可選擇抗組胺葯或者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外用可以選擇生理鹽水,按醫生指導下選擇濃度合適的硼酸或高錳酸鉀溶液來清洗,這種清洗也可以減輕孩子的瘙癢感,並且在濕疹沒有滲出或者滲出很少的情況下。

採用中醫方面的治法: 以馬齒莧入鍋水煮,然後取湯汁敷在患處,亦可以選擇濕疹膏,同樣是中葯製成,並且有一定效果。

濕疹的預後方面更需要家長們的注意,注意讓孩子們養成 健康 的飲食習慣,日常飲食要少鹽少油,以清淡為主,例如蔬菜瓜果,少吃易引起過敏的食物,例如牛奶、雞蛋、魚蝦等,更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洗浴方面,以淋浴為主,一周2~3次即可,不可熱水燙洗以及使用鹼性強的肥皂,會對皮膚造成損傷。

穿衣方面選擇棉織品,少穿人造纖維的衣服,避免再次復發。

在室內時注意室內的溫度和濕度,過濕或者過乾燥的房間都會導致濕疹的反復發作,因此夏季時,保持空氣流通,冬季時,使用加濕器或者在屋裡放置一盆清水,以保持濕度的適宜。

在室外則要保護患處,避免受風以及長時間的日光照射。

最後一點,讓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有負面情緒的出現。這樣也有利於孩子病情的好轉。

以上便是應對濕疹的具體方法,希望大家予以採用。

『捌』 中醫對小孩皮膚癢症有何妙方

皮膚瘙癢症,多發生在氣候乾燥的秋冬季節。中醫認為,本病多為氣滯血淤所為,當以涼血化瘀、祛風止癢論治。常用的方法有:
葯醋療法:取苦參lO0克,加入食用白醋適量,浸泡3—5天即成。洗浴時,加入苦參醋液30-50毫升於浴水中洗浴,或用棉簽蘸葯液外搽瘙癢處,每日2—3次,連用5—7天。
葯酊療法:取夜交藤、雞血藤、烏梢蛇各20克,加入上等白酒適量,浸泡1用即成。洗浴時,加入葯濃30一50毫升於浴水中洗浴,連用5—7天。
葯浴療法:取荊芥、防風、苦參、絲瓜絡、蛇床子、當歸各30g,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洗浴.每次10一20分鍾.每日2—3次,每日1劑,連續5—7天。
填臍療法:取紅花、紫草、山桅、大黃各等量,研為細末,加冰片適量,混合均勻,裝瓶備用。使用時每次取葯末少許,加凡士林調成蝴狀,外敗於肚臍孔處,敷料包紮,膠布固定,每日換葯1次,連用1—2周。
足浴療法:取苦參、癬皮、蛇床子、蟲衣、紅紫草、防風各10克,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溫時足浴,每日2次,每次10—30分鍾,每日l劑,連用5—7天。
填足療法:取刺蒺藜、何首烏個等量,研為細末.裝瓶備用,每晚洗浴後,取葯末適量,加米醋少許調為稀糊狀,外敷於雙足心湧泉穴,敷料包紮,膠布固定,每晚貼敷,次晨取下,連用7—10天。

蘋果療法:把蘋果切成片,在瘙癢處塗擦,可使皮膚爽滑舒適,每天擦幾次,連擦3天以上。
親,如合用請加好評,如不合用也是費心找到的答案,絕對沒有敷衍,請手下留情,現在我的好評數傷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