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常生活中,孩子得了濕疹需要查過敏原嗎
嬰兒濕疹(特應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也是一個讓許多家長頭痛不已的問題。「寶寶得了濕疹要不要忌口?」,「我需要帶孩子去查過敏原嗎?」。對於嬰兒濕疹,我們總結了一些共性問題,通過本文做個回答。
2. 特應性皮炎能夠自愈嗎會一輩子嗎
特應性皮炎是一種瘙癢劇烈的皮膚病,通常還伴有哮喘、過敏性鼻炎等疾病。專特應性皮炎的發病原屬因主要包括遺傳原因、免疫原因、環境原因及感染因素。
特應性皮炎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可以表現為急性發作及慢性發作。本病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具有不同的臨床表現,通常可以分為嬰兒期(0~2歲)、兒童期(2~10歲)、青年成人期。
特應性皮炎並不能在急性期的時候達到根治。常規治療主要集中在合理使用潤膚保濕劑恢復表皮屏障功能,外用糖皮質激素治療急性發作及聯合外用鈣調磷酸酶抑制劑主動維持治療。中重度特應性皮炎往往反復發作,難以治癒,甚至伴隨患者一生。
近年來,以Dupixent為代表的新型生物制劑治療中重度特應性皮炎異軍突起。在今年發布的中國特應性皮炎診療指南(2020版)中,Dupixent被作為特應性皮炎系統治療的代表性用葯,可快速持久地改善特應性皮炎患者的皮損程度和瘙癢症狀,為中重度特應性皮炎患者提供了一種創新、高效、安全性確切的治療新選擇。
3. 達必妥效果怎麼樣
能快速、顯著、持續地改善特應性皮炎患者的皮損程度和瘙癢症狀。
達必妥是全球首個也是唯一獲批治療成人中重度特應性皮炎的靶向生物制劑,填補了國內臨床未被滿足的需求,能快速、顯著、持續地改善特應性皮炎患者的皮損程度和瘙癢症狀。
得益於葯監改革的推動,達必妥®提前兩年在中國獲批,為中國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療選擇。
達必妥介紹:
達必妥®是一款全人單克隆抗體,能夠通過「雙靶點」的創新作用機制,選擇性地抑制關鍵信號通路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3(IL-13),阻斷2型炎症通路,降低2型炎症的病理性反應,從機制上治療2型炎症相關疾病。
來自達必妥®臨床試驗的數據表明,IL-4和IL-13是2型炎症的關鍵驅動因子,而2型炎症在特應性皮炎、哮喘和慢性鼻-鼻竇炎伴鼻息肉(CRSwNP)等疾病中起著主要作用。
達必妥®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能夠在快速、顯著、持續地緩解瘙癢、皮損等症狀的同時,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質量。
今年2月《中國特應性皮炎治療指南(2020)》發布,將尚未上市的達必妥®列入推薦,以期待這一新葯能夠填補目前葯物無法滿足的需求。
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高興華教授表示:
「作為一項針對性療法,達必妥®的獲批在我國特應性皮炎的診療發展歷程中具有突破性的意義,也為特應性皮炎患者帶來了希望,有望幫助他們擺脫難以忍受的瘙癢、皮損,改善患者和家人的生存質量,幫助他們回歸正常生活。」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達必妥
4. 順峰寶寶可以給特應性皮炎寶寶使用嗎
可以啊,這款寶寶可以使用的呀,完全沒問題,您可以換行使用
5. 馬琳的詳細介紹
馬琳、皮膚科、主任醫師(正教授)、科室主任。
馬 琳,女,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首都醫科大學皮膚與性病學系副主任,中華醫學會北京皮膚科學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常務委員、兒童亞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皮膚科分會小兒皮膚病學組副組長,第一屆變態反應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第一屆化妝品安全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市健康促進工作委員會北京健康科普專家。任《中華皮膚科雜志》、《實用皮膚病學雜志》及《國際皮膚性病學雜志》編委,《臨床皮膚科雜志》及《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Antimicrobials》審稿專家。曾留學澳大利亞1年(學習醫院管理和教育部高級訪問學者)。
從事臨床工作27年,發表文章100餘篇,主編中國第一部《兒童皮膚病彩色圖譜》,主譯《兒童皮膚病學》一部,副主編、副主譯各一部,參加了10餘部書的編寫。近10年來,獲得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教委公派出國留學基金、北京市優秀人才基金、北京市教委中青年優秀教師培養基金、中華醫學會科研基金等項目。獲北京市衛生局2006年度百名優秀青年醫師稱號。入選北京市衛生系統高層次衛生技術人才培養計劃。
主要的工作和研究方向:
一、 兒童皮膚血管瘤與血管畸形: 2000年在兒童醫院皮膚科建立兒童皮膚血管瘤專業門診,2002年引入選擇性血管治療激光儀,目前治療此類疾病超過5000例,在兒童血管瘤與血管畸形的鑒別診斷、治療方案的選擇以及長期管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嬰兒血管瘤規范治療方向培養碩士研究生2名,發表相關文章5篇,並在全國50次以上學術會議上大會發言,在全國(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深圳、遼寧、黑龍江、湖南、新疆、雲南、山西、山東、河南、河北等)各省市舉辦的皮膚病學習班或專業會議上,就兒童血管瘤與血管畸形的鑒別診斷、治療方案的選擇以及長期管理方面進行過多次專題講座。2009年開始進行普萘洛爾治療嬰兒重症血管瘤,目前已診治病人400餘例,療效顯著。多次邀請國際上血管瘤知名專家來我院進行學術交流,將國際的前沿技術引入國內並將此研究成果與國內同行分享,在兒童血管瘤與血管畸形的鑒別診斷、治療方案的選擇以及長期管理方面保持了與國際同步的水平。同時將制定的診療方案分享給同行,以共同提高全國同行在此領域的治療水平,更好的服務全國患兒。
二、 特應性皮炎(濕疹): 對特應性皮炎/濕疹患兒的長期治療與管理以及健康教育進行了多年的探索與總結,積累了豐富的診療經驗,多次被邀請在國內外相關會議、講座及學習班做客座發言,使國內同行對兒童特應性皮炎的重視程度和認識程度得到進一步深化。2003年在國內率先報道了金葡菌超抗原與特應性皮炎相關性的研究資料。並在特應性皮炎患兒食物過敏和皮膚屏障功能障礙的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參與中國特應性皮炎診療指南(2008年版、2013年版)的制定。獲得1項「特應性皮炎發病的基因多態性與分子機制研究」的北京市自然基金、1項「0-2歲嬰兒濕疹的規范化管理研究」首都發展基金聯合攻關項目、合作1項「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多項基金,同時首次在中國牽頭進行了「特應性皮炎教育中心的臨床觀察」和「潤膚劑在兒童中、重度特應性皮炎治療中的作用研究」等多項臨床觀察。培養了5名碩士研究生,發表相關文章20餘篇。對兒童特應性皮炎/濕疹患兒的長期治療與管理經驗得到了同行和家長的認可,每年都有20次以上在專業會議上或新聞媒體上進行講座或交流。目前准備進一步研究該病的基因多態性和如何有效的修復患兒的皮膚屏障功能,並准備進一步擴大對患兒家長的健康教育。
三、 感染性皮膚病:從1991年開始對感染性皮膚病進行了持續20多年的臨床研究,對北京及周邊地區兒童皮膚感染性皮膚病尤其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和A組溶血性鏈球菌感染進行了連續的病原菌觀察,明確了耐甲氧西林金葡菌的感染情況,為皮膚軟組織感染尤其是葡萄球菌燙傷樣皮膚綜合征的抗生素選擇奠定了良好基礎。在本專業培養的研究生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發表中英文文章十餘篇,其中SCI文章4篇,影響因子超過12分。鑒於在皮膚金葡菌感染方向上處於國內前沿水平,2009-2011年在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領導下牽頭在全國23家醫院(十家成人醫院、十三家兒童醫院)進行「球菌感染性皮膚病病原菌的耐葯監測研究」。該課題經過兩年的臨床研究工作,明確了我國皮膚軟組織感染社區獲得性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和鏈球菌的分布及耐葯情況,為球菌感染性皮膚病合理應用抗生素提供了基礎依據,參與了皮膚軟組織感染治療指南的制訂。在兒童皮膚金葡菌感染性皮膚病尤其是葡萄球菌性燙傷樣皮膚綜合征的抗生素選擇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1993年在兒童醫院皮膚科建立皮膚真菌室,在兒童淺部真菌病的病原菌培養及皮膚真菌病方向獲得1項中華醫學會基金,培養碩士研究生1名,發表文章5篇,目前北京兒童醫院皮膚科在治療兒童頭癬和兒童少見真菌病方面與國際發展同步。
四、 遺傳性皮膚病及疑難病的診治:自1991年開始對遺傳性皮膚病,重點是皮膚先天皰病進行研究。同時對重症葯疹的搶救、EB病人的長期管理及少見綜合征的基因學研究,進行了多年的努力和探索,診斷了中國首例在幼兒期發病的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皰瘡患兒,得到美國同行重視,並以該病例作為參考依據在美國進一步診斷鑒別此類疾病。基於對遺傳性大皰病患兒長期管理具有豐富經驗,曾受邀到香港為此類患兒進行會診、指導長期治療。對先天性表皮鬆解症、各型魚鱗病、掌跖角化症、先天性色素異常、早老症以及皮膚彈性過度等皮膚科各類先天遺傳性疾病和各種綜合征有豐富的診療經驗。在遺傳性皮膚病方向培養研究生2名,發表文章12篇,其中SCI收錄2篇。在其它疑難性皮膚病方面發表文章20餘篇,SCI收錄2篇。目前主要專注於遺傳性大皰型表皮鬆解症的基因診斷和移植治療的研究。
在兒童先天性綜合征等疑難病的診斷方面具有獨到的見解。在兒童危重症如steven-johnson綜合征(SJS)、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症(TEN)、 葯物超敏反應綜合征(DRESS)等重症葯疹的搶救和葯疹與感染性疾病的鑒別診斷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
6. 安斯泰來制葯(中國)有限公司的安斯泰來制葯(中國)有限公司
安斯泰來制葯(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斯泰來中國」)是由原「山之內制葯(中國)有限公司」於2005年8月更名,再於2007年4月1日,與「藤澤葯品(中國)有限公司」合並而成。原兩家公司在中國均有12年以上的廠史並建立了良好的聲譽。此次合並實現了主要產品線的互補,擴大產品經營范圍,並集中資源開展各項優質葯品的研究開發。安斯泰來中國以持續滿足客戶的需求為最先,秉持高度的倫理觀和道德觀,開展合乎法規的經營活動。在提升企業價值的使命下,發揮創造性。實現業務的持續發展,力圖在中國成為受到客戶、員工、政府、相關企業、社會團體等利益相關者信賴的企業。
(2007年4月13日,北京)安斯泰來制葯(中國)有限公司今天正式宣告藤澤葯品(中國)有限公司與安斯泰來制葯(中國)有限公司合並。本次合並標志著安斯泰來制葯集團在中國完成其全球最後的合並。
安斯泰來在2005年會計年度(年度終止在2006年3月)全球凈銷售額8800億日元(約合578億人民幣),是日本第二大處方葯品公司,全世界第18大葯業集團。合並前,原兩家公司在中國均有12年以上的廠史並具良好的聲譽。合並後的公司將快速建立在目標治療領域的業務體系,並強化未來的全球競爭力,成為全球性治療疾病領域的領導制葯企業。
合並使得兩家公司的主要產品線實現互補,更能擴大產品經營范圍,並集中於各項優良葯品的研發。安斯泰來中國總經理橫手秀和先生介紹,安斯泰來中國的主要經營項目為醫葯品的生產、銷售及開發。主要的產品包括預防及治療器官移植的免疫抑制劑普樂可復®;前列腺增生治療葯哈樂®,治療消化性潰瘍的高舒達®;特應性皮炎治療葯普特彼®;抗深度真菌感染葯米開民®;治療高血壓用葯佩爾®及治療抗惡性腫瘤療法引起的惡心、嘔吐的奈西雅®等,共11個不同品種。2007會計年度計劃要達成約6億元的銷售額。
合並後的中國安斯泰來員工數約490名,分布在沈陽市生產工廠及國內主要城市的分公司及聯絡處。除了持續優化在沈陽市制劑工廠的先進生產技術、完善國內銷售網路、提升人員的專業素質外,安斯泰來中國將通過合作開發體制,擴大與中國研究機構的協作。安斯泰來中國是日本在華投資最大的制葯企業之一,是安斯泰來制葯集團在中國投資的全資子公司。工廠位於沈陽經濟開發區,總部設在北京,在上海、北京、廣州、成都和沈陽設有分公司,業務范圍遍及全國大中城市,全國約有員工500名。
安斯泰來中國目前在中國上市銷售的產品涉及器官移植、泌尿、感染、皮膚、消化循環等多個專業領域,其中移植和泌尿領域的產品已經得到廣大醫生和患者的認可,處於市場領先地位。 2005年 4月,山之內制葯株式會社與藤澤葯品工業株式會社業務整合,安斯泰來制葯集團成立。
安斯泰來制葯集團一家總部位於日本東京的研發型制葯企業,日本第二大的處方葯品公司,全世界第十八大葯業集團。在全球范圍內研發、生產、銷售創新型醫葯產品。我們致力於通過創新可靠的醫葯產品全世界人民的健康做貢獻,實現我們的存在意義,使命是不斷提升企業價值。
我們結合外部市場環境、公司現有的優勢和未來發展的潛力後,面對全球市場的競爭,確定了富有競爭力的業務模式——即在六個重點治療領域成為「全球專業治療領域領導者」。 向來低調的日本葯企開始頻頻亮相,發力在華葯品市場。日前,日本最大葯企安斯泰來中國公司總經理卓永清在京表示,隨著醫保覆蓋人群不斷擴大,未來中國醫葯市場會有很大發展,安斯泰來將持續增加在華投入,絕不放棄任何機會,未來5年內將向中國市場引進至少5個新葯品種。今年4月1日,卓永清就任安斯泰來(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兼任中國外商投資制葯協會副主席。幾天前,安斯泰來制葯中國公司在京舉行媒體見面會。談及會否考慮收購中國企業,卓永清稱,並購中國企業將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需要做細致的市場調研,安斯泰來「絕對不會放棄任何的機會」,但會非常謹慎小心來推行並購這件事。
去年在華銷售約7.5億元
早在2005年,山之內和藤澤兩家葯企合並成立安斯泰來制葯,雙方股權各佔50%。據卓永清透露,2008年安斯泰來在華銷售約為7.5億元。卓永清稱,兩家葯企合並之後,安斯泰來制葯每一年增長都超過20%,整個亞洲子公司的銷售份額佔全球的3%,今年上半年約占亞洲的45%—47%,相當於安斯泰來在華業務佔全球業務的1%強。
與歐美製葯巨頭相比,包括安斯泰來在內的日本葯企起步相對較晚,在全球制葯領域所佔份額有限。在回答騰訊財經提問時,卓永清表示,上個世紀80年代後期,日本葯企才真正有一些產品在美國市場占據一定的份額,這就決定目前日本制葯企業在全球的地位。卓永清認為,目前,安斯泰來在器官移植葯物和頭孢類抗生素兩個領域已經做到全球領先,日本葯企必須在新葯研發和全球營銷網路兩個點上都尋求突破,才能在全球葯業佔到一席之地。
新醫改帶來巨大商機
談及金融危機對安斯泰來業務的影響,卓永清認為,危機對安斯泰來成長的影響非常小,因為安斯泰來所有子公司以當地貨幣來算,成長都是非常好的。「具體來講可以說沒有影響,但是在財務報表上有影響。」卓永清稱,因為安斯泰來是一家在日本上市的公司,財務報表用的貨幣是日元,「當美元貶值的時候,在當地做的很漂亮,但是全球做就不漂亮了」。卓永清認為,金融危機對安斯泰來在華業務幾乎沒有影響,反而這兩年來醫療改革創造帶來了市場上的機會。「過去半年之內,我跟很多院長、很多醫生交流,他們說現在住院的病人越來越多,這表明中國醫葯市場還是不斷的成長。」卓永清說,安斯泰來去年有一些品種銷售增長20%-30%,少數品種增長率超過60%,當然也有一些品種是比較不理想,可能影響最大的是保健葯。
日企培養通才領軍者
自1976年進入藤澤葯業台灣辦事處工作算起,卓永清已為藤澤葯業(包括合並後的安斯泰來)服務33年。「我也覺得我是一個怪胎,我從醫葯代表做起,一開始負責台灣的診所市場,後來去跑像長庚醫院那樣的大醫院。」卓永清說,他做過葯品注冊、醫葯代表、企劃經理。後來也做過OTC銷售、拍過電視廣告,整個過程中幾乎所有的活都干過,也代理過其他跨國葯企在台灣的市場推廣。
卓永清稱,在用人機制上,歐美製葯企業跟日本葯企有個基本差異,就是日企是培養通才,而歐美葯企則是專業化培養。「歐美企業需要你有專業的職位說明書,才能就任相應職位,並一直在那個崗位上待著。」卓永清說,日本企業不會說就只有一個職能,比如人事部門缺人,「你是銷售經理,有可能把你拉到人事部門,日企要培養一個通才的人,他會讓你跳來跳去」,與歐美企業相比各有優缺點。 存在意義
通過提供創新而可靠的醫葯產品為世界人民的健康做貢獻以一種超越他人的努力持續探索發現生命科學的潛力,迎接挑戰、研發創新的葯品;通過提供品質可靠的產品以及科學嚴謹的醫學信息,贏得客戶的高度信任;為全世界人們的健康生活提供幫助,成為全球制葯行業中一顆耀眼的明星。
使命
不斷提升企業價值
安斯泰來追求持續的提升企業價值。
安斯泰來力爭成為被利益相關者選擇和信賴的企業,從而提升自身的企業價值。我們的利益相關者包括客戶、股東、員工以及全球的社會團體等。
信條
信條提供了我們引以為豪的日常行為規范,安斯泰來始終以信條作為我們的行動指南。
高度倫理觀時刻秉承高度的道德倫理,開展業務活動。
客戶至上時刻把握顧客需求、以滿足顧客需求為行動指針。
發揮創造性不滿足現狀、以遠大的志向挑戰自我革新、創造新價值。
競爭的觀點擴大視野、放眼外界,先於對手創造出新價值。 安斯泰來制葯集團位列《新聞周刊》2008年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第35名,位列所有日本企業首位,並在全球制葯企業中排名第八位。世界500強排行榜榜單刊登在2008年7月9日出版的日文版《新聞周刊》上。2008年《新聞周刊》世界500強排行榜的評選是從入圍的2006年銷售額排名前1000家企業當中,根據財務表現和企業社會責任(CSR) 兩個方面進行綜合評比,評選出世界上500家優秀企業。 企業的財務表現得分綜合了收益性、成長性和安全性三個方面:收益性反映出企業的資產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總資產)和銷售額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銷售額);成長性結合企業的銷售額年平均增長率和年度現金流量表;安全性重點評估企業的利息負擔能力比率[(稅前利潤+支付利息)/支付利息]。安斯泰來制葯集團在財務表現方面的總得分為56分,排在制葯企業首位,其中成長性和安全性得到了滿分20分。
企業社會責任(CSR)從企業管理、員工發展、社會貢獻、環境保護四個方面評比,相關的數據來自英國專業調查公司EIRIS(Ethical Investment Research services)。
安斯泰來制葯集團是一家年輕的企業,2005年4月1日由山之內制葯和藤澤葯品工業合並成立,一直致力於研究開發創新可靠的醫葯產品為全世界人們的健康做出貢獻,通過不斷提高企業的價值來實現我們的使命。在「企業願景2015」中明確了安斯泰來的未來發展方向——將集中優勢和資源在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需要高度專業性的治療領域進行產品研發,通過在全球提供高附加值的產品凸顯更高的競爭力,成為全球專業治療領域領導者。六個重點領域分別為器官移植免疫抑制/炎症、泌尿、感染性疾病、中樞神經/疼痛、糖尿病和腫瘤。
現在安斯泰來制葯集團實施的以企業社會責任為基礎的管理體系(CSR-based management),意味著我們不僅要做到在全球市場活動中被客戶接受,同時要做到在經營性、社會性和人類關愛等多方面被認可接受尊重,成為社會活動中的重要成員。 1994年10月 沈陽山之內制葯公司成立
1997年3月 沈陽開發區工廠投產
1997年12月 取得中國葯品GMP認證
1998年11月 取得ISO-9002環境質量體系認證
2001年6月 沈陽山之內制葯公司變更為獨資企業
2001年10月 取得ISO-14001環境質量體系認證
2002年5月 正式更名為山之內制葯(中國)有限公司
2003年2月 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認證、ISO-9001-2000版認證
2005年8月 公司名稱變更為安斯泰來制葯(中國)有限公司
2006年3月 ISO-14000和ISO-9000一體化
2007年4月 與藤澤葯品(中國)有限公司合並 安斯泰來制葯產品: 移植感染 普樂可復; (他克莫司) 米開民; (米卡芬凈鈉) 泌尿皮膚 衛喜康;(索利那新) 哈樂; (鹽酸坦索羅辛) 普特彼; (他克莫司) 消化循環 德納; (貝前列素鈉) 高舒達; (法莫替丁) 佩爾; (鹽酸尼卡地平)
7. 澳能鹵米松乳膏停葯之後會反彈嗎
使用澳能鹵米松乳膏不可以突然停葯,應交替換用潤膚劑或葯效較弱的另一種皮質攔山類固醇,逐漸減少本品用葯劑量,以免出現繼發急性腎上腺功能不全。而且對澳能鹵米松乳膏中的成分過敏者也不可以使用,對於幼兒及兒童,避免長期連續治療,以免腎上腺返帶軸抑制的發生,連續性治療不應超過兩個星期。
澳能鹵米松乳膏有治療皮膚病的「外用激素第一品牌」稱號,採用歐洲進口原料,作為外用糖皮質激素類葯物,對治療皮炎、濕疹、特應性皮炎、銀屑病、白癜風等皮膚病,起效快速,療效確切,安全性高。中國兒童特應性皮炎診療共識(2017版)等權威指南推薦用葯,說明書中提出2歲以下兒童可簡世中用。
在塗抹葯物的時候一定要遵從醫囑,不可以盲目私自使用。還有不明白的話可以統一去了解下。
8. 嚴冬皮膚保濕護理不可少 兒童潤膚劑怎麼選才安全
現在正值空氣乾燥的嚴冬,加上冷空氣的刺激,人體皮膚更加脆弱,大人和孩子的皮膚保濕護理都必不可少。兒童究竟有沒有必要使用潤膚劑?如何選擇合適的潤膚劑?
兒童皮膚乾燥不護理可能出現濕疹
進入乾燥、寒冷的冬季後,兒童皮膚角質層中的脂質和天然保濕因子如尿素、乳酸鹽等含量降低,再加上他們的皮膚發育本就不完善,皮脂腺分泌功能不全、組織修復能力較弱,更容易引發皮膚乾燥、瘙癢等問題。從寒冷的戶外環境進入溫暖的室內環境後,隨著環境、溫度的劇烈變化,還會進一步加劇兒童皮膚的乾燥、瘙癢不適等症狀。
專家表示,在臨床上,上述的一系列原因均可引發兒童皮膚瘙癢症。如果皮膚乾燥問題持續得不到改善,後期還可能出現紅斑、丘疹、脫屑等損害,發生乾燥性濕疹和特應性皮炎。
所以,為了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建議家長對兒童進行皮膚護理,尤其是在秋冬季節。正確選擇並使用潤膚劑,是預防皮膚問題的第一步,也是關鍵一步。此外,給兒童穿純棉透氣的衣物、家中維持50%以上的濕度、孩子的洗澡水溫控制在37 左右且清洗時間控制在5-10分鍾之內、洗澡時使用弱酸性沐浴產品等生活細節,也不容忽視。
「消」字型大小產品不具備任何治療效果
北京兒童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河南省兒童醫院皮膚科特聘主任張斌表示,「消」字型大小是經地方衛生部門審核批準的衛生批號,屬於衛生消毒用品范疇,檢測指標主要為殺菌作用,不具備調節人體生理功能的功效。
據《消毒管理辦法》,生產企業和經營企業不應該對「消」字產品做任何有療效的宣傳。
據了解,「消」字型大小產品相較於「妝」字型大小產品審批時間短,不需要標明產品所有成分,並且在備案審批環節,國家規定的檢驗項目不包含該激素成分,一些不法商家為了迅速謀利,就利用這個空子,選擇投靠「消」字型大小產品。
潤膚首選「妝」字型大小
合格的兒童潤膚劑應依據《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版)等有關規定審核,通過兒童化妝品申報與評審後,才可以認為該產品是安全的。而這些安全的兒童潤膚劑應明確標識化妝品所執行的國家和行業准字,如「國妝准字」;地方生產化妝品應遵循執行地方和行業准字,如「化妝品生產許可證:浙妝字」;進口化妝品要獲得「國妝備進字」等。
簡單來講,帶有「妝」字型大小的產品,是相關監管部門批準的正規產品。實在搞不清狀況的家長,只要認清這種標識,就可以最大程度規避兒童潤膚劑中添加不知名化學成分的風險。
為避免過敏成分越簡單越好
選擇正規的兒童潤膚劑保證安全性後,家長可以根據季節、潤膚劑的劑型、添加成分種類、大眾口碑和專家推薦進行個性化選擇。
嬰幼兒由於皮膚屏障功能差、鎖水能力有限,應規律使用外用潤膚劑,且應選擇含有類脂及中間絲相關蛋白的潤膚劑,之後再根據皮膚狀態、季節、氣候的變化進行調整。比如,現在處於氣候乾燥的冬季,應使用滋潤性強的霜劑或膏劑;待天氣轉暖後,春夏季節可以換用透氣性好的乳劑或露劑更為合適。大一些的兒童使用護膚產品,也是遵循以上原則。
潤膚劑的使用頻率一般為每天全臉或全身塗抹1-2次,遵循按需塗抹的原則,根據兒童皮膚的實際情況來調整使用次數。如果塗抹潤膚劑幾小時後,兒童的皮膚還是比較剌手,就需要再次塗抹或換用滋潤性更強的劑型。注意,塗抹量應根據兒童皮膚的真實反應按需調整,不是一次性塗得越厚越好,可以多次塗抹。
選擇兒童潤膚劑,還應注意選擇香料、防腐劑、乳化劑含量較少的產品。另外,一些容易過敏的兒童可能會對潤膚劑中的添加成分,如燕麥、牛奶、橄欖精油等,產生過敏反應。所以在不了解孩子是否為易過敏體質時,安全起見應盡量選擇成分較為簡單的潤膚劑。
專家提醒,當孩子初次使用某一款潤膚劑時,應在其前臂內側局部塗抹並過夜,如果沒有紅腫瘙癢等不適,再開始全身大面積使用。
治濕疹,激素該用還得用
濕疹是兒童常見的慢性皮膚疾病,因其有病程較長、反復發作的特點,治療是一個臨床難題。專家表示,濕疹「三分靠治療,七分靠護理」,提倡治療原則以恢復皮膚的正常屏障功能、尋找並去除誘發和(或)加重因素、減輕或緩解症狀為主要目的。
其實,外用糖皮質激素對於一些炎症性皮膚疾病的治療,無論是對於成人還是兒童,其作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都是遠遠高於其副作用的。循證醫學證明,嬰兒濕疹、特應性皮炎的治療,局部外用糖皮質激素是國內外治療指南中的一線用葯方案。
絕大多數兒童出現濕疹,在臨床治療中最常用到的外用葯物,有外用糖皮質激素(丁酸氫化可的松軟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鈣調磷酸酶抑制劑(他克莫司軟膏、吡美莫司乳膏等)、中葯軟膏,以及最新的磷酸二酯酶抑制劑等。葯物的選擇需要根據孩子的年齡、部位,以及疾病的嚴重程度來決定。
所以,遵照醫囑、規范合理、局部外用激素葯物,其不良反應是可逆、可控的,家長不用為此過分焦慮和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