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糖尿病人老是渾身癢
最近有患者私信問我,為什麼渾身老是很癢,而且癢的部位很不固定,一會背上、一會胸脯,突然發作,沒有規律, 特別到了晚上的時候更是癢的難受 。
其實,這種皮膚瘙癢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一個並發症狀。主要是因為血糖控制不好, 血糖長期升高造成體內微血管的循環比較差 ,導致我們身體的各個器官都受到了傷害。
還有,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皮膚不僅從外表保護我們,還是人身體上最大的一個器官。
當患者的血糖升高時,血漿與組織液之間的晶體滲透壓失去平衡。皮膚中的水分會向血液中滲透,就會造成患者的一個慢性脫水,皮膚乾燥,汗液減少,從而造成皮膚瘙癢。
另外患者因為皮下細胞受損,也會對各種刺激覺得非常敏感 。比如遇上天氣突然變化、或者住的地方比較潮濕、吃了一些刺激性的食物等等,都是會誘發或加重身體瘙癢的感覺。
另外有一個普遍的現象,那就是糖尿病的患者一旦出現有皮膚瘙癢的情況時,同時都會伴有一些肢端麻木的情況。
這是因為長期血糖升高,組織糖基化微血管受損而神經組織缺氧、神經組織糖基化、炎症等造成神經末梢損傷而並發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
所以患者首先要注意,好好控制血糖, 血糖穩定才會減輕我們身體的一個瘙癢症狀 。
還有就是我們患者要做好個人的一些衛生工作。平時注意自己的皮膚的清洗工作,特別是局部衛生的清洗,還有避免身體接觸一些刺激性的東西,也要避免辛辣刺激的食品和比較生冷的食物,一定要記住辛辣刺激的食物是千萬不能吃的。
最後在身體發癢的時候,患者不要過度的用手,特別是指甲比較長的情況下去抓去撓,非常容易在皮膚留下傷口 ,糖尿病患者出現傷口是比較麻煩的,長期不好會造成潰爛、感染的情況。
所以實在癢得不行時,盡量塗一點止癢清涼的葯膏來減輕我們的瘙癢感覺。
如果上面的情況都沒什麼效果的話,就要考慮到找醫生做個檢查,看是不是由於 服用了什麼葯物造成了身體的過敏 ,聽從醫囑就對了。
2. 糖尿病身上瘙癢,一抓就起扁疙瘩,是怎麼回事血糖也偏高,是並發症嗎
糖尿病病人的皮膚病的確比較常見。很多病人是先在皮膚科就診,然後再轉到內分泌科治療。如果出現頑固性瘙癢,通過一般的抗過敏葯物治療仍無效時,就應考慮糖尿病的可能性,建議這類病人到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查。糖尿病導致的皮膚病變,最典型的表現是皮膚瘙癢。這可能是由於血糖比較高,引起的炎症刺激皮膚,導致瘙癢的發生。糖尿病合並皮膚瘙癢的發生率為30%~60%,到糖尿病晚期比例可能更高。糖尿病病人由於存在神經病變,導致疼痛閾值提高,換句話說,病人對疼痛的敏感程度比平常人低,平常人覺得痛時,糖尿病病人可能不覺得痛。如果此時病人的警惕性不高,就容易誘發皮膚潰瘍,而且往往難以癒合。糖尿病病人發生的皮膚病多源自3個方面的改變:一是微生物的感染,二是血管的改變,三是周圍神經的改變。1.微生物感染細菌性感染:糖尿病病人容易發生皮膚細菌感染,如患者身上容易起癤子或出現皮膚潰瘍。有人認為,糖尿病病人皮膚表面的細菌增多,但有些學者研究認為,病人皮膚表面的細菌並未發生實質性的改變,主要還是由於某些細菌增殖過度,造成皮膚菌群失調,導致細菌感染。常見的類型是葡萄球菌感染。真菌性感染:主要分為兩種,一是女性糖尿病患者發生黴菌性陰道炎的概率相對更高,這與皮膚局部的糖分過高,引起陰道的內環境改變有關。二是很多糖尿病病人可出現足癬,表現為腳趾縫發癢、發白,造成真菌感染。患者往往不以為然,以為用手抓一抓,或隨便抹一些葯就能好。實際上,這種真菌感染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很容易發生糖尿病足。一旦出現糖尿病足,其恢復過程就會相當漫長。糖尿病病人發生真菌感染,比一般病人的恢復期更長。病毒感染:病毒方面的感染如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導致,多發於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此病在老年人群發病率較高,如果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其發病率就會更高,恢復起來比正常人也慢得多。2.血管的改變糖尿病患者皮膚的血管脆性較大,其功能也發生了改變,導致血液循環也比正常人差得多。因此很容易造成糖尿病病人的皮膚出現發冷、發白、變薄、疼痛,導致皮膚局部壞死,這也是導致糖尿病足的重要原因之一。這種血管的改變,有時抬高肢體,病人會感覺疼痛。3.神經系統改變原因可能是患者的周圍神經功能發生了損傷,使得疼痛的閾值提高了,對疼痛不敏感。有些糖尿病病人的腳被尖銳的物體刺到之後,其感覺也會很輕微。因此,糖尿病病人應避免用溫度過高的水燙腳,以免燙傷,導致皮膚潰瘍,誘發糖尿病足。有些老年人足底長了胼胝、雞眼,由於對疼痛不敏感,同樣可能誘發皮膚潰瘍。因此這類病人穿鞋應寬松一些。
3. 糖尿病導致皮膚瘙癢有什麼症狀
皮膚瘙癢是指無原發皮疹,但有瘙癢感的一種皮膚病 。專家說:皮膚瘙癢多半來自於糖尿病的因素導致的,皮膚瘙癢是平常發生率最多的一種皮膚病,大多數由於過敏性的皮膚瘙癢,這跟我們平時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注意日常中的小細節與偶助於減少皮膚瘙癢的發生。 皮膚瘙癢症往往有時候也是會發生在糖尿病患者中的,皮膚瘙癢主要是指一種自覺皮膚瘙癢而無原發性損害的皮膚病。臨床上可分為全身性皮膚瘙癢和局限性皮膚瘙癢,皮膚瘙癢症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該病的發病率很高,沒有任何年齡限制。 專家介紹, 糖尿病的患者導致的皮膚瘙癢是因素是很多的,因為患者血液中的糖分高使得黴菌更容易生長,會引起皮膚瘙癢;患者皮膚含糖量增高、乳酸增加,會導致出汗減少,皮膚過度乾燥,引起瘙癢;患者 周邊神經末梢發炎會刺激皮膚發生瘙癢,在這里大家注意下,糖尿病引起的皮膚瘙癢會反復發作的,大家要保持警惕。 1:糖尿病患者多發於中老年人和女性,女性一般為局部性瘙癢,以外陰最為常見 ,主要是糖對外陰皮膚有刺激作用,易引發瘙癢。 2:在一些外部因素的刺激下症狀會加重,如氣溫改變、熱水燙洗、食辛辣食物。 3:全身性瘙癢常見於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患者起初一般僅限於身體某個部位陣 發性瘙癢,搔抓後會擴展至全身。 因此,糖尿病患者要更加註意日常護理,患上瘙癢症後要及時治療。如還有相關問題請咨詢皮膚病專家,祝您早日康復。
4. 糖尿病人皮膚總是瘙癢,有什麼好的辦法
糖尿病人出現皮膚瘙癢症,一方面考慮是患者在攝入一些降糖的葯物以後,導致出現的葯物性皮疹,如患者在服用了二甲雙胍,或者是格列美脲以後,導致出現了過敏反應,也考慮患者是由於肝腎功能的損傷,導致膽紅素異常增高,刺激皮膚黏膜,使患者會有皮膚瘙癢的情況發生。同時患者如果在長期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情況下,會導致患者出現皮膚瘙癢症,如周圍神經病變,會使得患者有明顯的皮膚瘙癢的感覺。所以建議患者在出現上述症狀時,要及時的給予局部的塗抹糖皮質激素類葯物,來緩解患者的皮膚瘙癢情況。
5. 糖尿病人為什麼會身上癢是正常情況嗎
糖尿病患者會出現身上癢的情況,這也是因為身體血糖過高之後就會讓血管發生病變,是非常有可能讓皮膚出現瘙癢的情況,同時糖尿病患者因為長期處在高血糖的狀態當中,是非常容易導致皮膚乾燥,再加上神經受損,也可能會因為無法正常排汗就會導致皮膚出現瘙癢的情況。皮膚瘙癢,這也是糖尿病患者比較正常的一個表現之一會感覺到皮膚瘙癢,但是皮膚表面並沒有特別明顯的問題所在。
最後導致糖尿病患者皮膚瘙癢的原因其實是比較多的,所以當出現這種情況時,還是要及時前往醫院進行檢查,採取一個可取的治療方式。
6. 糖尿病患者皮膚瘙癢為何因
糖尿病患者經常遇到皮膚瘙癢的症狀,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糖尿病患者皮瘙癢呢?下面,小編介紹下導致糖尿病患者皮膚瘙癢的原因。導致糖尿病患者皮膚經常瘙癢的原因1.血液中糖分高,皮膚失水變乾燥,機體防禦能力下降,黴菌生長入侵感染皮膚而引起。2.是微血管循環差,局部細胞的功能也變差。3.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如糖尿病腎病患者進入尿毒症期常伴有全身性皮膚瘙癢,瘙癢發生原因與鈣、磷代謝紊亂,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和表皮內維甲醇含量增高有關。4.糖尿病患者周邊神經末梢容易發炎,導致手足感覺異常,皮膚瘙癢。5. 糖尿病病人汗液分泌減少,也會導致皮膚瘙癢。6.葯物引起:服用煙醯胺、奎尼丁、氯喹會發生局部性瘙癢;或對某種葯過敏也會產生皮膚瘙癢。7.消化系統出現問題:膽鹽排泄受阻、皮膚膽汁酸沉積是造成皮膚瘙癢的主要原因。約25%的膽囊病患者伴有皮膚瘙癢。8.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神經衰弱、大腦動脈硬化的病人,常可發生陣發性瘙癢;當腦腫瘤病變侵及第四腦室底部時,常引起劇烈、持久的瘙癢,尤以鼻孔瘙癢為劇烈。溫馨提醒由糖尿病引起的皮膚瘙癢十分難受,大多數會反復發作。由於反復搔抓,皮膚上常見抓痕、血痂,可繼發為皮炎,日久之後皮膚變硬、色素沉澱,有的患者還可皮膚乾燥脫屑。所以糖尿病治療專家建議各位患者,要保護好自己的皮膚,塗抹一些皮膚滋潤液也是可以的。
7. 糖尿病人為什麼身上有時會出現皮膚瘙癢的症狀
糖尿病人身上有時候會出現皮膚瘙癢的症狀,最主要的原因有三個,首先就是血糖沒有控制達標,其次就是血糖水平升高就會讓血壓里的滲透壓升高,最後一個原因就是糖尿病會導致腎功能損害,身體里的代謝廢物會刺激皮膚,所以就會引起瘙癢的情況。
總結一下:
有接近半數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都會出現皮膚瘙癢的情況,絕大多數人的根源,最主要的就是血糖沒有控制好所引起的。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把血糖控制在標準的范圍內,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避免並發症發生最主要的關鍵。
1、症狀不同:通常來講如果是糖尿性皮膚病發生,患者並不會有特別瘙癢的感覺,皮膚會在沒有任何先兆的情況下有麻木腫脹的現象,而且隨著病情的發展會讓皮膚越來越沒有知覺,而如果是春季過敏就會讓皮膚有瘙癢的現象,而且在瘙癢的同時還會有紅腫水泡等症狀出現,甚至有些會有些全身性症狀。
2、身體症狀不同:通常糖尿病所導致的皮膚疾病,在出現後身體其他器官並不會有明顯的不適,而如果是春季過敏用戶會經常感覺到胸悶,讓用戶有麻木腫脹感,另外皮膚過敏還會讓用戶有打噴嚏鼻塞流鼻涕等症狀。
3、過敏原不同:皮膚過敏癢引起過敏反應的抗原物質有幾千甚至上萬種,通過吸入,食入,注射或接觸等方式使機體致敏。糖尿病性皮膚病為糖尿病的特異性皮膚表現,糖尿病用戶免疫調節功能紊亂,血糖水平升高有利於病原體繁殖。
(8)糖尿病人會皮膚過敏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穩定情緒,控制血糖:對緩解皮膚瘙癢尤為重要。要情緒樂觀,調節飲食,忌食辛辣食物,戒煙限酒,合理運動,應用降糖葯物,嚴格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圍,就會減少皮膚瘙癢。
洗澡不要過勤:水溫要適宜,控制在37~40℃為好,要選用中性沐浴露,不要過度用毛巾擦洗皮膚,浴後可擦護膚霜,保持皮膚濕潤,也有一定祛癢效果。
在有經驗的中醫指導下,可試用中葯治療,如苦參200克中葯煎水沐浴,能使皮膚瘙癢減輕。
9. 糖尿病皮膚癢怎麼辦
糖尿病人皮膚癢是糖尿病早期出現的症狀之一,那糖尿病皮膚癢怎麼辦呢?治療糖尿病皮膚癢的方法有很多,下面我帶你一一了解!
糖尿病皮膚癢的解決方法
1、按時服用血糖葯物,同時穩定情緒,對緩解皮膚瘙癢有一定效果。因此要保持樂觀情緒,調節飲食、忌吃辛辣食物、戒煙戒酒、合理運動,保證血糖在正常范圍很重要,減少瘙癢並發症的出現。
2、保持個人衛生,勤洗澡,洗澡水溫要適宜,要選用中性洗滌用品;合理更換貼身衣物,最好用棉製內衣,避免瘙癢的症狀發生;瘙癢時避免用手搔抓、摩擦,皮膚撓破了容易感染。
3、改變飲食習慣,定量用餐,合理化食物結構,做到少食多餐,不暴飲暴食,不吃含糖量高的食品,避免血糖的波動。
4、時常測試血糖值,不僅僅測試空腹血糖,餐後2小時血糖也很重要,血糖平穩的情況下,注意查看是否為葯物過敏產生的瘙癢。
5、正確使用抗過敏葯品,咨詢醫生給出合理化建議。
糖尿病皮膚癢的食療方
1、綠豆燉大腸
豬大腸、綠豆、敗醬草各適量,將綠豆煮20分鍾,放入大腸內,兩端扎緊,和敗醬草共煮熟,加調味品食用。
2、海帶綠豆湯
海帶(切碎)、綠豆、白糖各適量,加水共煮湯服食,每日1次,連服10日。
3、地膚子紅棗湯
地膚子30克,紅棗5枚,水煎服,1日2次。
4、綠豆鮮藕湯
綠豆20克、鮮藕300克、鮮薄荷葉3片。鮮藕洗凈去皮,綠豆用水泡軟後,裝入藕孔,蒸熟切片,鮮薄荷切碎,撒於其上,調味後,涼拌食用。
5、酸棗仁湯加味
炒棗仁、合歡皮、白鮮皮、天花粉各30克,川芎、柏子仁、夜交藤各10克,雲苓、知母、丹皮、白蒺藜、制首烏各9克,甘草6克,煎水服用,早晚一劑。
6、玉女煎加減
生石膏、天花粉、白鮮皮、制首烏各30克,懷牛膝、黃精、生地、天門冬各15克,知母、丹皮、丹參、赤芍、玄參、蟬蛻各10克,薄荷、甘草各6克,加適量水煎,每日200飲毫升。
7、四妙丸加味
蒼白術15克,黃柏12克,薏苡仁25克,川牛膝15克,當歸12克,丹皮12克,赤白芍各25克,丹參15克,紫草15克,萆15克,土茯苓25克,蒲公英25克,地丁25克,敗醬草15克,地膚子25克,白蘚皮15克,苦參15克,每日1劑,水煎服。
糖尿病皮膚癢症狀
1、四肢疼痛
下肢、足部各關節經常疼痛,而排除骨質增生、風濕、類風濕。
2、皮膚瘙癢
約有10%的早期糖尿病病人可有全身性或局限性的皮膚瘙癢。且較頑固,以外陰部或肛門部位最嚴重。
3、面色發紅
典型糖尿病人在發病前後,面色並無異常改變。但有人調查過千例隱匿性糖尿病病人,發現絕大多數患者顏面色澤較紅,有89.5%的患者呈不同程度面色發紅。
4、飲食改變
發現自己飲食量較前增多可是又總感覺吃不飽,還想吃。與此同時,身體卻日漸消瘦,全身感覺疲乏無力。喝水量增多,然而仍然難以解除口渴的現象,此外尿量因為飲水增多也隨之增多。
5、手足部水皰疹
隱性糖尿病病人手、足以及足趾、小腿伸側,在沒有任何誘因情況下,常突然出現外觀頗似灼傷後的水皰,其特點是不痛不癢。
6、菱形舌炎
大約有2隱性糖尿病病人可出現原因不明的舌疼痛,舌背中央呈菱形的乳頭缺損(即舌背上無舌苔覆蓋)等等。
7、手足背肉芽腫
皮膚、外陰瘙癢而又無皮膚病變,早期糖尿病人在手足背常出現色澤淡紅、如指甲大小、質硬、呈環狀的肉芽腫。
8、間歇跛行
經常出現行路後下肢痛,腳趾痛,必須休息一會兒才能緩解,這種現象在醫學上稱之為“間歇跛行”。
9、脛骨前出現褐色斑
此症多見於輕型糖尿病病人,主要表現為小腿前部皮膚出現橢圓形褐色斑,伴有輕度凹陷性萎縮。其中有10%左右可合並糖尿病性神經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