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用葯浴治療夏季皮炎
夏季皮炎是指因暑濕引起的一種皮膚炎性反應,多發於夏季,至秋涼後能自行消退。本病好發於成年人,女性多於男性,以往炎夏大多有同樣發作史,多見於四肢伸側面,對稱性發作,嚴重者可波及其他部位。皮損以潮紅、密集成片丘疹為主。自感瘙癢,抓之無滋水而形成血痂,後期可有輕度肥厚,一般無全身症狀。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由於過敏,復受暑濕熏蒸,郁於肌膚,不得外泄而成。
方一【組成】桑葉、紫蘇葉、艾葉、薄荷各30克,枯礬20克。
【用法】上葯加清水適量煎沸,將葯液倒入盆內,待溫時外洗患處。每日1劑,洗3次,5~7劑為1個療程。
【功用】清涼解毒,消疹止癢。
【適應證】夏季皮炎。
【說明】桑葉功能祛風清熱,紫蘇葉、艾葉、薄荷葉均有疏風散熱的作用,枯礬能燥濕止癢。
方二【組成】黃柏、黃芩、蒼術、荊芥、防風各6克,蛇床子9克,明礬3克。
【用法】上葯共研粗末,為1次用量,用水煎煮或開水沖泡去渣,放入盆中,趁溫熱熏洗患處。
【功用】清熱止癢。
【適應證】夏季皮炎。
【說明】方中黃柏、黃芩、蒼術清熱燥濕,荊芥、防風祛風勝濕,蛇床子祛風止癢,明礬燥濕。諸葯合用,共奏清熱祛風、燥濕止癢之功,故對因風濕熱三者俱盛而致的夏季皮炎有一定療效。
方三【組成】蛇床子、地膚子、苦參、川椒、明礬各20克。
【用法】上葯取煎汁,先熏後洗患部,每日1劑,可熏洗2或3次,每次20分鍾,10日為1個療程。
【功用】燥濕止癢。
【適應證】夏季皮炎。
【說明】蛇床子、地膚子為祛風止癢的佳品,苦參、明礬燥濕解毒,川椒祛風勝濕。諸葯合用,祛風燥濕止癢,適用於夏季皮炎中瘙癢較甚者。
方四【組成】蒼耳子35克,苦參12克,王不留行60克,枯礬9克。
【用法】上葯用水煎,外洗患處。
【功用】祛風,燥濕,止癢。
【適應證】夏季皮炎。
【說明】蒼耳子功能散風、祛濕、殺蟲,可治風瘙癮疹、身癢不止。王不留行能治風毒,苦參、枯礬則有燥濕的功效。
方五【組成】貫眾、地膚子各30克。
【用法】上葯用水煎,涼洗患處。
【功用】祛風清熱。
【適應證】夏季皮炎。
【說明】貫眾功能清熱解毒,地膚子有祛風止癢、解毒燥濕作用,兩物配伍應用對夏季皮炎有一定療效。
方六【組成】生地榆、馬齒莧各30克。
【用法】上葯用水煎,涼後溻洗患處20分鍾。
【功用】清熱,涼血,解毒。
【適應證】夏季皮炎。
【說明】地榆清熱涼血,葯理學及臨床實踐證明,地榆有止癢、收斂、消炎等作用。馬齒莧亦為清解皮膚熱毒的良葯。
方七【組成】地榆、陳艾葉、甘草、黃柏各30克。
【用法】上葯用水煎50分鍾,取汁溻洗患處,每日3次,每次30分鍾。
【功用】清熱解毒。
【適應證】夏季皮炎。
【說明】方中地榆清熱、涼血、解毒作用已如上所述。黃柏有抗菌消炎作用。
方八【組成】徐長卿、馬齒莧、青蒿各30克。
【用法】上葯水煎取汁,涼後溻洗患處。
【功用】清熱,祛風,止癢。
【適應證】夏季皮炎。
【說明】徐長卿有祛風止癢、解毒消腫的作用,馬齒莧也有清熱疏風的功效。
Ⅱ 脂溢性皮炎的治療方法
脂溢性皮炎又稱脂溢性濕疹,是發生在皮脂腺豐富部位的一種慢性丘疹鱗屑性炎症性皮膚病。本病多見於成人和新生兒,好發於頭面、軀乾等皮脂腺豐富區。脂溢性皮炎由病毒、細菌感染,臨床長時間不治療,皮脂侵蝕毛囊,很容易滋生細菌感染,導致毛囊破壞毛發不長,並逐漸引起脫發症狀。發現後應及時治療,但治療要有針對性的選擇。
其一、內用葯。患者可服用維生素B2 、B6及復合B族維生素。
其二、外用葯。外塗苓膚霜以去脂、消炎、殺菌、止癢的為主!
其三、中醫治療風熱血燥:乾性型,其治法以疏風清熱,養血潤燥為宜。用消風、散合、當歸、飲子加減。若皮損色紅外加丹皮、金銀花、青蒿;瘙癢重則加白鮮皮、白蒺藜;皮損乾燥加玄參、麥冬、天花粉。腸胃濕熱:濕性型,其治法當以健脾除濕,清熱止癢為上。方要以參苓、白木、散合、茵陳湯加減。糜爛滲出較甚者加土茯苓、苦參、馬齒莧;熱盛者加桑白皮、黃芩。
脂溢性皮炎最根本和有效的辦法是抑制皮脂異常分泌,減輕皮損處的炎症反應,徹底排毒防止組胺和組胺受體的釋放,起止癢作用。
脂溢性皮炎的治療原則為去脂、消炎、殺菌、止癢。一般根據患者的發病部位和全身狀況選擇不同葯物,如抗組胺葯、B族維生素、抗生素、外用激素、抗真菌葯等。症狀比較重和經常反復的可以配合B族維生素一塊調理。另外,在生活中,患者應少吃辛辣、高糖、高脂肪食物,如肥肉,奶油蛋糕,巧克力等,多食蔬菜和水果.要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尤其是維生素A的食物要適量多吃,豬肝,胡蘿卜,蛋黃等,以糾正毛囊皮脂角化異常,防止毛囊堵塞。注意規律生活、睡眠充足、疏解壓力。因為皮炎發生在頭皮,需選用有消炎去屑作用或含抗真菌成分的洗發水。局部油脂分泌過多者,可在家煮些山楂吃,輔助治療。
Ⅲ 脂溢性皮炎吃什麼中葯好
脂溢性皮炎常用的中葯有以下幾個方面:如馬齒莧,黃柏,地榆炭,丹皮,地骨皮,丹參,枇杷版葉,青權蒿以及制首烏,黃精,黃芪,百花蛇舌草等葯物,此類葯物是根據中醫的辨證綜合選擇使用以達到去濕,清熱,疏風,養血,滋陰,疏肝等作用。
此類葯物可以口服,也可以選擇適合的葯物煎水外洗外敷。常用的外洗外敷葯物是馬齒莧,黃柏,地榆炭為主。需要指出的是脂溢性皮炎是相對比較嚴重的皮膚疾病,除規范的使用中葯外,還可以選擇局部的外用葯物,常用的是醫學護膚品如維生素E霜,透明質酸生物膜等。
Ⅳ 臉部日光性皮炎該怎麼弄
1、日光性皮炎的患者朋友們需要根據個人的病理程度,對症性的用葯來緩解病症,版如果是輕權微的患者朋友們需要服用抗組胺的葯物,能夠有效減輕皮膚瘙癢,脫屑等症狀,很多患者朋友們在服用了之後都會有所改善,如果是重症的患者朋友們需要小劑量的用糖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具有抗炎的效果,能夠有效的緩解病症,除此之外,還可以給患者用阿司匹林,吲哚美辛,這些葯物都是具有鎮痛收斂的作用。
2、中醫療法。日光性皮炎的患者朋友們需要利用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的中草葯,可以給患者用連翹、銀花、大青葉、青蒿、茵陳、丹皮、生地、生石膏、白茅根、梔子,將這些中草葯用水煎煮服下,能夠有效的緩解病症,針對患者局部騷癢脫屑的現象,可以用冰塊敷在患處。另外還需要外用爐甘石洗劑,能夠起到鎮靜止癢的作用。
Ⅳ 青蒿草的葯用價值
青蒿葯來用價值很高,夏末秋初拔自出洗凈曬干供葯用。清虛熱用莖葉、熬膏用子與根。青蒿素來源於傳統中葯青蒿草,已有2000年的歷史。由於它起效快並且沒有其它抗瘧葯那樣的副作用,因此抗瘧效果非常顯著。此外,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已知的青蒿素抗葯性的病例。而復方又可以更進一步減少抗葯性產生的機會,並提高療效。
青蒿素的衍生物可生產很多系列葯品。青蒿素主治瘧疾、結核病潮熱,治中暑、皮膚瘙癢、蕁麻疹、脂溢性皮炎和滅蚊等。全草入葯,洗凈鮮用或曬干制葯。青蒿作物粗生易管,生長期短,投資少,收益快。[2]
抗瘧作用
青蒿乙醚提取中性部分和其稀醇浸膏對鼠瘧、猴瘧和人瘧均呈顯著抗瘧作用。體內試驗表明,青蒿素對瘧原蟲紅細胞內期有殺滅作用,而對紅細胞外期和紅細胞前期無效。青蒿素具有快速抑制原蟲成熟的作用。蒿甲醚乳劑的抗瘧效果優於還原青蒿素琥珀酸鈉水劑,是治療凶險型瘧疾的理想劑型。
Ⅵ 夏季皮炎最佳治療方法
夏季皮炎是一種由於持續高溫、悶熱環境下出汗之後,皮膚就會出現小丘疹的皮膚病,多見於30歲以上女性,那麼皮炎怎樣治療呢?接下來我帶大家了解一下吧。
夏季皮炎的治療方法
夏季皮炎具有非常明顯的季節性,不少患者天氣一熱就發病,天氣轉涼便自動好轉。如果皮炎面積大,特別癢,可口服抗過敏葯物或清熱涼血的中葯,同時外擦激素類葯膏或清熱解毒的中葯外洗。
已患夏季皮炎,可常用溫水沖洗患處,用干毛巾輕擦乾後塗清涼止癢劑,如1%薄荷爐甘石洗劑、1%薄荷酒精溶液、含有皮質激素的葯物如氫化考的松等。劇癢時,可酌情口服撲爾敏等。
中醫在治療夏季皮炎時,主要遵循在內清解里熱、在外透解暑熱、表裡同治的原則。主要內治方葯有新加香薷飲加減,即青蒿10克、藿香15克、佩蘭15克、銀花10克、連翹15克、香薷10克、白扁豆15克、茯苓10克、六一散(包)15克,水煎服,日一劑,分2次服用;或五味消毒飲,含連翹15克、生石膏30克、六一散20克、香薷6克、荊芥6克、浮萍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而對於外用洗擦,可以用苦參、白鮮皮、明礬煎湯外洗患處;對紅斑、丘疹伴有瘙癢者,可用荊芥、防風各30克,透骨草30克,蛇床子、地膚子各30克,金銀花、連翹、白鮮皮各20克;有皰疹糜爛者,可加苦參、明礬各20克,用此方水煎洗患處,每日1至2次。
夏季皮炎可用苦瓜汁治療。取未成熟的鮮苦瓜250克,搗爛取汁,用苦瓜汁塗抹患處,大約30分鍾後再塗抹哈西奈德葯水,待葯水干後再塗抹必舒軟膏或皮炎平軟膏,1日3次,連塗2天,即可緩解症狀。
夏季皮炎患者的日常護理
夏天天氣炎熱,患者要堅持天天洗澡,甚至在出汗後要及時的沖洗身體,注意不要使用鹼性大的肥皂,會嚴重的刺激皮膚,使病情加重。
患者在日常被瘙癢感困擾,但是不能用手抓撓,容易引起感染,同時抓撓還會使周圍的皮膚愈發的出現瘙癢感,越癢越抓,形成嚴重的惡性循環。
所以,患夏令皮炎的人,切忌用熱水燙洗和過度搔抓。應注意周圍環境的通風降溫;出汗後及時用毛巾擦乾患部;穿的衣服要寬敞舒適;每天最好用溫水淋浴1-2次。
但要提醒大家,夏季皮炎還要同痱子、夏季瘙癢症、日光性皮炎等進行鑒別。若皮膚出現病變,應找專科醫生進行診斷治療,不要私自亂用葯,以免產生不良後果。
夏季要想減少皮炎的發生,在飲食方面,不要大量食用寒涼之物,例如綠豆湯等,因為這些寒涼之物會導致氣不足,進而導致水濕內滯。雨天和雨後要盡量避免長時間與雨水接觸,或提前外塗防水油膏。遇雨水濕腳後,除了要盡快沖洗干凈,還可以用1%的鹽水對腳部進行短時間的浸泡,防止皮炎的出現,之後再用清水洗凈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