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職業性皮膚病
由於職業性因素(化學、物理、生物的)引起的皮膚及其附屬器的疾病。主要表現為皮炎(變應性)、痤瘡、燒傷、黑變病等。應通過調查搞清職業性有害因素,改革生產設備,實現機械化 、密閉化 ,避免接觸有害因素 ; 配備防護用具,加強個人衛生。職業性皮膚病應由專業醫師確診。
參見國家職業病衛生標准GBZ-18-2013
導致職業性皮膚病的危害因素:
(一)導致接觸性皮炎的危害因素:硫酸、硝酸、鹽酸、氫氧化鈉、三氯乙烯、重鉻酸鹽、三氯甲烷、β-萘胺、鉻酸鹽、乙醇、醚、甲醛、環氧樹脂、尿醛樹脂、酚醛樹脂、松節油、苯胺、潤滑油、對苯二酚等
可能導致的職業病:接觸性皮炎
(二)導致光敏性皮炎的危害因素:焦油、瀝青、醌、蒽醌滲飢、蒽油、木酚油、熒光素、六氯苯、氯酚等
可能導致的職業病:光敏性皮炎
(三)導致電光性皮炎的危害因素:紫外線
可能導致的職業病:電光性皮炎
(四)導致黑變病的危害因素:焦油、瀝青、蒽油、汽油、潤滑油、油彩等
可能導致的職業病:黑變病
(五)導致痤瘡的危叢如返害因素:瀝青、潤滑油、柴油、煤油、多氯苯、多氯聯苯、氯化萘、多氯萘、多氯酚、聚氯乙烯
可能導致的職業病:痤瘡
(六)導致潰瘍的危害因素:鉻及其化合物、鉻酸鹽、鈹及其化合物、砷化合物、氯化鈉
可能導致的職業病:潰瘍
(七)導致化學性皮膚灼傷的危害因素:硫酸、硝酸、鹽酸、氫氧化鈉
可能導致的職業病:化學性皮膚灼傷
(八)導致其他職業性皮膚病的危害因素:
油彩: 可能導致的職業病:油彩皮炎
高濕: 可能導致的職業病:職業性浸橡笑漬、糜爛
有機溶劑: 可能導致的職業病:職業性角化過度、皸裂
蟎、羌: 可能導致的職業病:職業性癢疹
② 如果有職業性皮膚病可否有賠償
2013版關於職業性皮膚病目錄:
二、職業性皮膚病
1.接觸性皮炎
2.光接內觸性皮炎(調整名稱)
3.電光性皮炎
4.黑變病容
5.痤瘡
6.潰瘍
7.化學性皮膚灼傷
8.白斑(新增)
9.根據《職業性皮膚病診斷標准(總則)》可以診斷的其它職業性皮膚病
關於賠償,根據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
第四章 勞動能力鑒定
第二十一條 職工發生工傷(職業病),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後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第二十二條 勞動能力鑒定是指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
勞動功能障礙分為十個傷殘等級,最重的為一級,最輕的為十級。
第五章 工傷保險待遇
第三十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③ 怎樣預防職業性皮膚病
職業性皮膚病系指在勞動生產過程中,由某些物理的、化學的或生物的職業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皮膚病。許多行業都會發生職業性皮膚病,這里只重點介紹一下工農業的職業性皮膚病。
在工農業的職業性皮膚病中,物理因素是一個重要的致病因素。工人與農民在勞動中不斷地遭受各種機械的摩擦與損傷,以致硬繭增厚、粗糙、開裂,甚至發生擦傷、割傷等。因此勞動時須注意保護皮膚,使用手套、靴鞋、帽子等防護用品。為使皮膚不至於過分乾燥,可塗潤膚膏,尤其是在冬季。
長期與熱水接觸的人。如農民的手腳長時間浸泡在水田中。指叉趾丫被水浸軟變白,容易糜爛滲液;腳底角化過度處的角質剝離,可形成蜂窩狀凹陷。有的人指趾甲周圍紅腫發炎。要想預防這種情況必須改善勞動條件,使生產過程機械化。勞動時穿防水靴與戴手套,下水田前在浸水部塗上一層凡士林或其他防護油,收工後及時洗凈皮膚,擦乾並撲上氧化鋅等粉劑。再如洗衣工和絞絲工,因長時間浸泡水中,也要加強防護工作。
化學因素是許多職業性皮膚病的致病因素,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具有刺激性的物質,與皮膚接觸後能直接損害皮膚,引起發紅、水腫,甚至壞死、潰爛。各種強酸強鹼屬於這一類;另一類是刺激性不大的物質,大多數人與之接觸後不會被傷害,僅有少數人經過多次或長期的接觸後才發生了過敏反應,才出現症狀。多種染料、顯影劑、橡膠製品、油漆、塑料製品、樹脂、農葯屬於這一類。預防的方法是改進生產設備與生產條件,使生產過程密閉化與機械化,改善防塵通風設施,採用新工藝,使用無毒和不易引起過敏的物質;加強個人防護。使用各種防護用具,勞動前塗擦防護膏。
倉庫管理人員和搬運工人可因接觸棉籽或草製品而受到蟎或米粉蛘蟲的叮咬,發生類似風疹的皮疹。再如農民在水田中勞動時,水中的血吸蟲尾蚴可鑽入皮膚而引起尾蚴皮炎。這種尾蚴是由鴨糞或牛糞帶入水田中的蟲卵孵化而成的,所以要對病牛病鴨進行治療,並對牛糞鴨糞進行無害化處理。農民在下水田前可在接觸田水的部位塗擦鄰苯二甲酸二丁酯乳劑、20%~25%松香軟膏或4%松香酒精以保護皮膚。
④ 接觸性皮炎的職業性|重慶哪家醫院治療依賴性皮炎最合適
重慶迪邦皮膚病醫院:
接觸性皮炎的職業性的范圍規定了職業性接觸性皮炎的診斷標准及處理原則並且適用於職業性接觸性皮炎的診斷及處理。診斷原則是根據明確的職業接觸史,發病部位,臨床表現及動態觀察;參考作業環境調查,同工種發病情況;需要時結合皮膚斑貼試驗進行綜合分析,排除非職業性因素引起的接觸性皮炎,方可診斷。不是在工作期間有接觸性皮炎的出現就可以被判定為是職業性的,大家不要有這種誤區。它的診斷標准有兩種:
1、職業性刺激性接觸性皮炎:急性皮炎呈紅斑、水腫、丘疹,或在水腫性紅斑基礎上密布丘疹、水皰或大皰,皰破後呈現糜爛、滲液、結痂。自覺灼痛或瘙癢。慢性改變者,呈現不同程度浸潤、增厚、脫屑或皸裂。
2、職業性變應(過敏)性接觸性皮炎:皮損表現與刺激性接觸性皮炎相似,但大皰少見,常呈濕疹樣表現。自覺瘙癢。
⑤ 職業性皮膚病是怎樣引起的
職業性皮膚病是指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接觸化學、物理、生物等職業性有害因素為主要發病原因而引起的皮膚病。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
⑥ 哪些皮膚病算是職業病
職業性皮膚病症狀如下:
1.職業性光敏性皮炎 在勞動中接觸光敏物質所引起,包括光毒性皮炎和光變態反應性皮炎。
(1)光毒性皮炎:好發於日光暴露部位。表現為日光照射後很快發生局部潮紅、腫脹伴燒灼、刺痛或不同程度瘙癢,嚴重者可在紅斑、水腫基礎上出現漿液性水皰或大皰,破潰後可糜爛、結痂。愈後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彌漫性色素沉著。
(2)光變態反應性皮炎:患者多有光敏物接觸史,首次發病潛伏期為1~2周,再次發病潛伏期小於24小時。皮損初發於曝光部位,邊界不清楚,以後可向周圍皮膚擴散並累及其他部位。
2.職業性皮膚色素異常 可分為色素沉著和色素減退兩類。
(1)色素沉著:多累及長期接觸煤焦油、石油及其分餾產物或橡膠、顏料及其中間體者。好發於面、頸及前臂等暴露部位,往往對稱分布。初發皮損為瘙癢性紅斑,逐漸出現色素沉著,呈斑點、斑片或網狀分布,界限不清,有時可有毛囊角化性丘疹、毛細血管擴張及皮膚輕度萎縮等。皮損消退緩慢,脫離接觸性致敏物後數月才可逐漸消退,再次接觸可復發。
(2)色素減退:多累及長期接觸苯二酚、烷基酚、環氧樹脂或煤焦油、石油及其分餾產物者。好發於手背、前臂等接觸暴露部位,少數可發生於身體其他部位。部分患者初發即為白斑,也可繼發於皮炎或皮膚損傷後,皮損類似白癜風,多為點狀或片狀局限性色素脫失斑,大小不一,境界清楚。病程呈慢性經過,脫離接觸性致敏物後皮損可緩慢消退。
3.職業性痤瘡 多見於長期接觸礦物油類或某些鹵代烴類物質者,臨床表現類似痤瘡。根據接觸物的不同可分為油痤瘡和氯痤瘡兩類:
(1)油痤瘡:與長期接觸石油、煤焦油及其分餾產物有關。好發於接觸暴露部位。皮損為黑頭粉刺或毛囊炎,毛囊口擴大,毳毛在毛囊口折斷,可呈角化性痤瘡樣皮損,也可出現膿皰、囊腫等改變。
(2)氯痤瘡:與長期接觸鹵代烴類化合物有關。好發於面部及耳廓前後,也可累及軀干、四肢及陰囊等部位。皮損以黑頭粉刺為主,炎性丘疹較少見,部分患者耳廓周圍及陰囊等處可有草黃色囊腫。輕度器官損害被認為是氯痤瘡的特徵之一。
4.職業性皮炎 最常見,佔全部職業性皮膚病的90%左右,多由職業活動過程中接觸原發性化學刺激物或致敏物引起。表現為接觸性皮炎或濕疹(詳見接觸性皮炎)。
5.職業性皮膚潰瘍
多累及長期接觸鉻、鈹、砷等化合物者,多為局部皮膚接觸刺激物後發生的腐蝕性損害。好發於四肢遠端,尤其在指、腕、踝關節等處多見。典型皮損為綠豆至黃豆大小潰瘍,圓形或橢圓形,表面常有少量分泌物或乾燥的灰黑色痂,邊緣清楚,潰瘍周圍組織稍增生隆起(「鳥眼狀」潰瘍)。常自覺不同程度的疼痛,繼發感染時明顯。詳細情況請登錄中國職業病網進行對該病的咨詢及了解。
⑦ 常見的職業性皮膚病有哪幾種類型
皮炎、濕疹型
是職業性皮膚病的最常見型。病因可為刺激性或過敏性。炎症可為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多種酸、鹼、金屬鹽、有機溶劑、石油製品、染料、樹脂(天然或合成)、橡膠、葯物等均能致病。液體接觸物的發病部位多在手指、手背或前臂;氣霧接觸物多在眼瞼、面部、頸部及手背;粉塵接觸物多在肩、頸部、軀干及四肢遮蓋而易摩擦的部位。
痤瘡、毛囊炎型
病原多為煤焦油和石油加工產品如礦物油、瀝青、石蠟等。青年工人和皮脂分泌旺盛者易發。部位主要在四肢伸側,故與痤瘡的好發於面部不同。
化學灼傷型
發生於皮膚、粘膜。病因長期接觸低濃度原發刺激物、氟化物、鉻酸鹽、砷化物、氯化鋅、碳酸鈣等。皮膚多先有微小擦傷。潰瘍圓或橢圓,小而深,表面有乾燥的灰黑色痂,邊緣隆起,整個潰瘍形似雞眼。
膿皰疹型
病因為銻粉、砷化物及苯胺等。
皮膚乾燥皸裂型
病因長期接觸脂肪溶劑、鹼類、放射線、機械刺激等。多見於手掌、指端、指掌關節掌麵皮膚。
角化過度型
病因長期接觸砷、煤焦油、瀝青及高沸點礦物漬。角化過度重者可成為疣狀增生損害,甚至惡變為鱗狀細胞癌。
色素改變型
一種是接觸煤焦油、瀝青等光敏感物後發生光毒性皮炎,炎消後遺留局限性色素沉澱;另一種叫中毒性黑皮病,是長期接觸包括吸入煤焦油和石油加工產品引起的。面頰部、頸部、上肢、軀干有青灰色網狀色素沉著,伴乏力厭食等症狀。
毛發指甲變化型
長期接觸鉈、砷、氯丁二烯及放射線可致脫發;長期接觸生石灰(氧化鈣)或其他弱鹼類可使指甲變匙狀或扁平;漂白粉可使指甲變脆、變薄、變暗。
風團型
對苯二胺、某些抗生素可致蕁麻疹,但少見。
其他
有些皮膚變化(皮征)與一定的職業接觸有關。例如長期摩擦和壓迫處可生胼胝;粉末和粉塵可沉著於接觸部位。如煤沉著於煤礦工人皮膚上,麵粉沉著於麵粉工人皮膚上等;印染工人的皮膚、指甲被染成各種顏色;洗衣工指甲變薄、變軟;煉鋼工人面部和手背有表淺毛細血管擴張;石匠和爆破工人因礦物微粒進入皮膚而成文身等。以上這些情況對勞動雖無大礙,但卻有礙觀瞻,也應適當處理包括給予必要的照顧。
⑧ 職業病皮膚病怎麼鑒定
首先明確接觸的是何種職業病危害因素,鑒定機構就是有有資質的醫療機構(一般職業病防治院、疾控中心都有),去到醫生會根據你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接觸史、皮損特點和臨床表現,必要時結合皮膚斑貼實驗和其他特殊檢查明確診斷。
⑨ 職業性皮膚病有哪幾種類型
職業性皮炎。包括接觸性皮炎、光敏性皮炎、電光性皮炎、放射性皮炎等類型。主要是因接觸化學物質、紫外線、放射線等有毒有害物所致。
職業性皮膚色素變化。包括職業性黑皮病和職業性白斑兩大類,其中職業性黑皮病主要是指長期接觸煤焦油、石油分溜產品、橡膠添加劑、某些顏料、染料及其中間體等引起的一種特殊的慢性皮膚色素沉著為主的皮膚病。職業性白斑則是指長期接觸苯基酚、烷基酚類等化學物質而引起的皮膚色素脫失斑。
職業性痤瘡。是指由煤焦油、氯化物等引起的痤瘡樣皮損。
職業性潰瘍。是指鉻、鈹、砷等化合物引起的鳥眼型潰瘍。
職業性疣贅。是指長期接觸瀝青、焦油、頁岩油等在接觸部位發生的扁平疣、尋常疣或乳頭瘤樣皮損。
其他類。主要包括職業性角化過度、皸裂、職業化癢疹、職業性浸漬、糜爛、職業性毛發改變、職業性指甲改變等。主要是由各類化學、生物因素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