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兒童特應性皮炎的治療和護理
特應性皮炎(AD)是一種與遺傳過敏體質(也叫特應性體質)有關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病,表現為瘙癢、濕疹皮炎皮損,急性期有滲出傾向,部分患者病程中會合並出現哮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等其他過敏性疾病。
特應性皮炎好發於兒童,大多數嬰兒期發病,因其易反復發作,給患兒及家長造成很大的困擾。
不過嬰幼兒期AD選擇適合葯物治療,積極主動地護理與預防,可以緩解和控制臨床症狀。
兒童特應性皮炎的發病與遺傳體質、免疫、皮膚屏障功能等多因素有關。
特應性皮炎由於基因突變導致絲聚蛋白(FLG)表達異常,導致皮膚屏障功能的降低、皮膚乾燥,易受環境因子的刺激及抗原物質的侵入,使皮損再發、加重。尤其是兒童,因皮脂腺發育不夠成熟,常伴有皮膚乾燥。
特應性皮炎在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臨床表現,通常可分為嬰兒期、兒童期、青年成人期。
1、嬰兒期以出生2個月以後為多。初發皮損為面頰部瘙癢性紅斑,繼而在紅斑基礎上出現針尖大小的丘疹、丘皰疹,密集成片,搔抓、摩擦後形成糜爛、滲出和結痂等。
2、兒童期多在嬰兒期AD緩解1-2年後加重,皮損累及四肢屈側或伸側,常限於肘窩、腘窩等處,暗紅色,滲出較輕,常伴抓痕、苔蘚樣變等繼發皮損。
3、青年成人期是12歲以後青少年期及成人階段的AD,好發於肘窩、腘窩、四肢、軀干,皮損常表現為局限性苔蘚樣變,瘙癢劇烈,搔抓出現血痂、鱗屑及色素沉著等繼發性皮損。
兒童特應性皮炎是慢性復發性疾病,需要長期治療,因此詳細分析尋找其發病病因和誘發加重因素,做到有效迴避,可以減少和預防復發,減少或減輕合並症,提高患兒的生活質量。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 基礎治療
1. 洗浴:每日或隔日1次洗浴,洗浴溫度不宜過高,在32 ~ 37 ,洗浴時間5 ~ 10 min。可以有效去除皮膚表面污穢痂皮,降低皮膚表面細菌定植數量。
2. 常規使用含有恢復皮膚屏障、抗炎成分的功效性護膚品。足量多次外用保濕護膚品不僅能阻止水分丟失,還能修復受損的皮膚屏障,減弱外源性不良因素的刺激,從而減少疾病的發作次數和嚴重度。不建議使用含有燕麥成分的潤膚劑,可能增加患兒致敏風險。新生兒期應盡早外用保濕劑,可減少和推遲 AD 的發生。
3. 改善環境:避免搔抓、摩擦等物理性刺激,及時清除汗液對皮膚的刺激;避免過度乾燥和高溫環境,室溫18 ~ 22 為宜;注意保持環境清潔衛生,減少接觸塵蟎、動物皮屑的幾率。
4. 食物干預:兒童臨床症狀符合,經過檢查過敏原,明確有食物過敏者需進行食物規避,一般建議避食4 ~ 6周。家長可以每日記錄孩子的食物日記。不推薦盲目避食。
(二) 外用治療 :外用糖皮質激素,如地奈德、丁酸氫化可的松、丙酸氟替卡松等軟性弱效激素葯膏。目前推薦保濕潤膚劑+外用糖皮質素聯合治療,可推遲AD的復發時間和減少復發次數。外用鈣調神經磷酸酶抑制劑如1%吡美莫司乳膏和0.03%及0.1%他克莫司乳膏,用於特殊部位,如面部、皺褶處。
(三) 系統性治療 :主要是抗組胺類葯物治療,常選用氯雷他定糖漿、西替利嗪滴劑口服,主要對症緩解患兒瘙癢不適,不過目前此類葯物在AD治療中的使用還有爭議,請在皮膚科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
隨著生活方式和環境的改變,近10餘年間我國特應性皮炎的發病率不斷升高,受累及的人群涉及各年齡段,尤其是兒童。
目前醫學還沒有確切手段能徹底根治特應性皮炎,但幸運的是國內外研究表明,新型的靶向生物制劑——度普利尤單抗不僅可顯著改善AD患者症狀,還能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不僅如此,度普利尤單抗在國內的三期葯物臨床試驗結果獲得了中國FDA的充分認可,從專業人士到廣大患者,從使用效果到長期控制,度普利尤單抗給特異性濕疹的治療提供了安全有效的一種選擇。但是無論什麼方法治療都需要家長能了解正確的護理方法,可有效使特應性皮炎消退和改善。希望通過以上介紹和講解,對患兒和家長有所幫助,解決家長關於孩子特應性皮炎方面的煩惱。
2. 患有特應性皮炎的人,應該如何度過秋燥
患有特應性皮炎的人,應該如何度過秋燥?
特應性皮炎症又稱異位性皮炎、遺傳過敏性皮炎,是一種慢性復發性、瘙癢性、炎症性皮膚病。全世界范圍內5~20%兒童患該病,我國該病發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趨勢,整體上男性高於女性,城市高於農村。特應性皮炎最突出的三大症狀:皮膚乾燥、皮疹、劇烈難耐的瘙癢。
特應性皮炎四大鬧心之處:
鬧心之一:具有遺傳傾向。
多數患者家族中有過敏性哮喘或過敏性鼻炎等病史,本質上是一種遺傳基因在搗亂。
鬧心之二:病程長。
特應性皮炎症狀可發生於嬰兒期、兒童期、青年期或成人期,伴隨貫穿一個人前半生。嬰幼兒期最常見面部濕疹,兒童期皮疹多分布於肘膝屈側、頸側等處。成人期皮疹可見皮膚肥厚,表面細鱗屑附著和色素沉著。
鬧心之三:動不動就發作。
神經精神因素、感染、氣候及生活環境都可加重病情。瘙癢和摩擦導致瘙癢-搔抓-發疹-瘙癢的循環。
鬧心之四:危害多。
皮疹瘙癢,影響患兒睡眠和生長發育;皮疹影響外觀,患者背負心理創傷;患者日常飲食及戶外活動受限;反復發作增加家庭經濟負擔。
總之,特應性皮炎嚴重困擾著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影響生活質量,治療積極預防治療和護理,才能控制症狀,逐漸遠離困擾。
積極治療異位性皮炎
首先,要注意避免各種刺激因素,減少復發。如室溫不宜太高,平時注意防曬,穿棉質內衣,加強日常潤膚,少用洗滌產品,清淡飲食。
其次,最常見的治療葯物是持續保濕基礎上皮損處加用糖皮質激素制劑。通常根據患者病情及皮損部位合理選用強度合適的激素制劑,激素葯物根據效能分級分為弱效、中效、強效、超強效,只要針對病情、皮損部位,不同年齡選擇不同強度的激素軟膏,可發揮激素的強大抗炎、抗過敏作用,同時又能盡量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
激素的過度使用才是副作用產生的主要原因,所以要在症狀可控的前提下,盡可能選擇安全性高、效能低的激素制劑。對於兒童皮膚和成人面部皮膚、皺褶部位,優先使用不含鹵素的弱效激素,如地奈德乳膏(力言卓)等,皮損控制後逐漸減量、停用。
如果急性期並發感染時,需要同時外用甚至口服抗菌葯物。
特應性皮炎患者多伴有皮膚屏障功能受損,潤膚保濕劑長期規律使用可緩解皮膚乾燥,減輕瘙癢,一般以不含香料、成分簡單的產品為宜。
3. 什麼是特應性行皮炎呢怎麼治
特應性皮炎就是一種慢性皮膚病,如果患上對稱性濕疹超過了六個月,而且患者自己或者家中有親屬以前有過特應性病史,就要考慮自己是不是得了特應性皮炎了,這種情況就要趕緊來醫院了,千萬不能拖著。我家寶寶之前就得過,醫生給我開了一些葯,並且叮囑我生活中多注意。比如平時給孩子洗澡水溫要適中,不要用肥皂洗澡,選擇盡量溫和的陵襪沐浴露;洗完澡以後還要塗一點保濕霜幫寶寶的皮膚保濕,像貝德瑪尺汪陸的PP霜這種不含添加劑的就行。給孩子多穿一些寬松純棉的衣物,減少布料對皮膚的摩擦刺激;除了這些還要注意居家衛生,減少孩子與塵蟎、動物毛發、花粉這些過敏原的接觸之類的。陵頃總之就是各方面都得注意,畢竟特應性皮炎容易反復,要時刻保護好孩子嬌嫩的肌膚。
4. 特應性皮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盡量尋找和避免可能誘發加重的刺激因素和致敏原,使用潤膚保濕劑版及抗炎止癢治療權。平時注意加強局部皮膚保濕潤膚護理。
外用葯治療:急性期可外用0.05%鹽酸小檗鹼溶液或0.1%~0.5%依沙吖啶溶液冷濕敷,待分泌物減少再外用糖皮質激素乳膏和40%氧化鋅油或氧化鋅糊劑。慢性期皮損外用糖皮質激素乳膏和20%氧化鋅軟膏或青鵬軟膏等。
頑固的患者可以外用鈣調神經磷酸酶抑制劑,如0.1%他克莫司軟膏。出現皮膚感染時需要外用抗生素軟膏或系統應用抗生素。必要時可使用光療、抗生素、抗組胺葯物及系統免疫抑制葯物。
中葯治療:嬰兒期相當於中醫「奶癬」,「胎癀瘡「,治療以散風清熱、利濕消導。兒童期、成人期以清熱除濕,健脾利濕為主。
5. 剛出生的寶寶發生蛻皮的狀況,應該怎麼解決呢
引言:寶寶蛻皮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要注意寶寶的身體健康和生活習慣,要給孩子補充充足的營養。
三、怎麼給寶寶補充營養
可以給孩子燉一些排骨湯、魚湯等來補充鈣質。可以給孩子吃一些含有蛋白質比較高的食物,比如蛋白粉和雞蛋、瘦肉等。平時一定要注意飲食均衡,多吃粗糧和水果蔬菜,要讓孩子適當參加一些體育鍛煉,來增強身體的抵抗力,適當的曬一下太陽可以促進鈣質的吸收。家長在喂養孩子的時候要注意方式,要少量多餐喂養,逐步調整飲食結構,動植物蛋白、維生素、脂肪都是不可以缺少的營養物質,要糾正寶寶偏食挑食、愛吃零食的不良習慣。
6. 特應性皮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由於特應性皮炎的病程長,易反復,因此,其治療原則以恢復皮膚的正常屏障功能、尋找並去除誘發和或加重因素、減輕或緩解症狀為主要目的。
1、 避免誘發和加重因素
盡量避免一切可能的刺激。應盡量穿棉製品衣服,以寬松為宜,勤換衣物和床單等生活用品,避免用力搔抓和摩擦;避免過度清洗皮膚,尤其是燙洗和過度使用肥皂;注意保持適宜的環境溫度,減少汗液的刺激;注意保持清潔的生活環境,減少如屋塵、蟎、動物毛、花粉、真菌等變應原;注意觀察對所進食物的反應,避免食入致敏食物。
2、恢復和保持皮膚屏障功能
糾正皮膚乾燥,保護皮膚屏障功能和止癢是治療特應性皮炎的關鍵措施。在急性期,每日用溫水泡浴1~2次,在增加濕度的同時還有利於減少滲出,去除痂皮和殘留葯物;慢性期可每日泡浴1次。
不論是在急性期還是在緩解期,潤膚劑和(或)保濕劑的應用極為必要,應至少每日外用(多主張全身使用)1~2次,尤其是在沐浴後應即刻使用,以保持皮膚的水合狀態而保護屏障功能和減輕瘙癢症狀。
3、中醫辯證治療
特應性皮炎(AD)又名遺傳過敏性皮炎、遺傳過敏性濕疹、異位性皮炎等,是一種具有遺傳傾向的過敏性皮膚病,屬於I型、IV型並發的變態反應,在臨床上分期:嬰兒期、兒童期、成人期3個階段。臨床治療纏綿難愈,且易復發。與祖國醫學提及的「四彎風」、「奶癬」、「頑癬」等相似。一般認為AD發生是由於先天稟賦不足,食五辛發物,遺熱於胎兒所致;或後天飲食失調,致脾胃虛弱,濕從內生,外感風、濕、熱邪,郁於皮膚腠理而成本病。病因以內因為主,不外濕、熱、風三者。治宜健脾利濕,清熱祛風止癢。病久宜滋陰除濕止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