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特應性皮炎二年有什麼民間偏方
病情分析:
特應性皮炎的治療包括經常外用潤膚劑,少洗澡,不用鹼性大的肥皂,不用熱水燙洗,不吃過敏性食物,衣著要寬松,內衣最好為純棉,家中避免裝修和養寵物等。
指導意見:
特應性皮炎以外用類固醇激素軟膏和口服抗組織胺葯為主,但長期、大量應用類固醇激素會出現毛細血管擴張、皮膚萎縮、色素沉著、繼發感染(因為激素抑制了免疫)等副反應。所以選擇激素的時候,兒童一般要選用弱效的,成人可選用中強效的,而且使用時間不能太長。
❷ 復方黃柏液塗劑能治特應性皮炎嗎
特應性皮炎能根治嗎?特應性皮炎怎麼治療?特應性皮炎是濕疹嗎?特應性皮炎自愈年齡
特應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又稱遺傳過敏性皮炎、異位性皮炎或特異性濕疹,是一種慢性、復發性、炎症性皮膚病,患者往往有劇烈瘙癢,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本病是一種與遺傳過敏素質有關的慢性復發性、具有年齡階段特徵的炎症性皮膚病。發病主要與遺傳背景、免疫異常、環境、皮膚屏障功能、血管反應性等因素密切相關。
本病通常初發於嬰兒期,1歲前發病者約佔全部患者的50%,該病呈慢性經過,部分患者病情可以遷延到成年,但也有成年發病者。在發達國家本病兒童中患病率可高達10%~20%。在我國,20年來特應性皮炎的患病率也在逐步上升,1998年學齡期青少年(6~20歲)的總患病率為0.70%,2002年10城市學齡前兒童(1~7歲)的患病率為2.78%,而2012年上海地區流行病學調查顯示,3~6歲兒童患病率達8.3%(男8.5%、女8.2%),城市顯著高於農村(10.2%比4.6%)。
發病特點:本病在不同年齡階段,具有不同臨床表現特點,通常分為嬰兒期、兒童期和青年與成人期3個階段。嬰兒期:呈急性或亞急性濕疹狀,好發於面頰部及額部;兒童期及青年期:為亞急性或慢性濕疹狀,好發於四肢屈側,特別是肘、腘窩。青年及成年期:與兒童期及青年期相似。
特應性皮炎危害:AD患者家長情緒波動及家庭經濟開支比較大,照顧 AD患者也佔用很多時間,因而嚴重影響家長自由支配的時間
為什麼會患特應性皮炎:
臨床表現:①皮膚特徵:皮膚乾燥、魚鱗病、毛周角化、出汗時瘙癢;眼瞼濕疹、手部濕疹等。②血管特徵:皮膚白色劃痕症。③眼部異常:復發性結膜炎等。④並發症:其他特應性疾病。⑤感染的易感性:常繼發葡萄球菌感染。
中醫對於特應性皮炎的認識:《醫宗金鑒》所載:「四彎風生在兩腿彎、腳彎,每月一發,形如風癬,屬風邪襲人腠理而成。其癢無度,搔破津水,形如濕癬。」中醫認為本病由於先天稟賦不耐,胎毒遺熱,外感六淫,飲食失調,致心火過盛,脾虛失運而發。病情反復發作,久病耗傷津液營血,不足以濡養皮膚肌表,生風化燥,愈加瘙癢乾燥,呈現苔蘚樣變等改變,病程遷延難愈。心火與脾虛胃本病的主導病機,治以清心培土,在急性期清心健脾為主,慢性緩解期健脾為主,兼以清心。
治療:可用復方黃柏液塗劑濕敷治療,濕敷即塌漬療法,為復方黃柏液塗劑的常用療法,取4-6層無菌紗布,浸泡葯液,覆蓋創面,每次15-20分鍾,日2-3次。對於面積比較小的病損、潰瘍可用棉簽局部塗抹,每次2-3ml,一日多次,為了防止污染葯液,禁止棉簽入瓶內直接蘸取。
❸ 特應性皮炎應該如何治療
大部分患者在適當地護理皮膚及改變生活習慣後,都會發現皮膚有了顯著的改善。 醫生對於特應性皮炎(濕疹)治療主要有兩個目標: ◆ 以葯物治療來控制炎症; ◆ 防止惡化;培養日常護膚習慣和避免接觸影響免疫系統並誘發「瘙癢-搔抓」循環的致敏物質。 患者和家屬必須留意皮膚對治療的反應,並找出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2)葯物治療現時治療濕疹的方法大致可分為外用葯物及內服兩種: ◆ 不含類固醇的外用葯膏 在過往50年裡,一般用於治療特應性皮炎(濕疹)的外用葯物不外乎是一些含有類固醇成份的葯膏。而第一代的非類固醇的外用葯物是醫學界的新突破,稱「局部免疫調節劑」,如他克莫司軟膏;適用於兩歲或以上的患者。這一類新的免疫調節葯物不但能有助控制炎症,更因不含類固醇而不會引致皮膚變薄等副作用,故能保持皮膚肌理,但有部份患者會在使用後的首數天出現灼熱或瘙癢的感覺,不過這些感覺會隨著病情的改善而逐漸消失。 他克莫司軟膏(普特彼/Protopic)是全世界第一種非類固醇局部外用葯膏,能有效治療中度至嚴重程度的特應性皮炎(濕疹)。新一代的非類固醇外用葯物改革了特應性皮炎(濕疹)治療,提供一種有效、耐受性高的非類固醇選擇。 ◆ 含類固醇的外用葯膏 類固醇乳霜和軟膏能有效地控制皮膚發炎,所以在多年來被廣泛地用於治療特應性皮炎(濕疹)和其它自身免疫疾病經。由於類固醇葯物有很多不同的種類及強度,醫生會考慮患者的年齡、要治療的皮膚部位、病徵的嚴重性,而決定哪一種葯物(乳霜或軟膏)的治療最為有效。所以,患者必須向醫生請教,並遵照醫生的指示用葯。使用不當或長期使用類固醇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例如使皮膚變薄、令皮膚抵抗力變弱及使其容易受細菌感染、引致皮膚上產生擴張痕或暗瘡。倘若身體吸收過量的類固醇,甚至令兒童生長延滯而影響高度;亦可能會影響腎上腺分泌、削弱抵抗力,令骨質疏鬆。若不當地於眼部四周使用類固醇的話,可能有機會並發白內障,所以使用時要加倍留意。 ◆ 口服或注射類固醇 對於一些程況特別嚴重的特應性皮炎(濕疹)患者,若局部類固醇起不了效用時,醫生會處方口服甚至注射式的全身性類固醇治療法,而最常用的全身性類固醇是強的松。這種葯物,通常會產生較大的副作用,如皮膚損害、骨質疏鬆、高血壓、高血糖、感染和白內障,所以一般只是用於嚴重的特應性皮炎(濕疹)或有抗葯性的情況,並只給患者短期服用。不遵照醫生指示或不適當地用葯,例如突然減葯或停用,可能會造成危險。 ◆ 抗生素 抗生素可分為口服和外塗葯膏兩種,但口服抗生素通常較為有效。如濕疹復發甚互皮膚受細菌感染,醫生會根據狀況而處方抗生素葯物治療。 ◆ 抗組織胺葯 抗組織胺葯能減低皮膚瘙癢程度。傳統的抗組織胺葯會令人昏昏欲睡,可在睡前服用,幫助睡眠及減少患者晚間搔抓患處。 ◆ 其它 患有嚴重特應性皮炎(濕疹)的成人,當其它治療都沒有效用時,醫生會處方全身性抑制免疫系統的葯物,如環孢素、甲氨蝶呤或硫唑嘌呤。這些葯物阻止部分免疫細胞的製造,並抑止其它細胞的活動。環孢素等葯物的副作用包括高血壓、惡心、嘔吐、頭痛、刺痛或麻痹,並可能增加患癌及感染的機會。停葯後更有復發的可能性。由於口服/注射式類固醇和免疫抑制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只有在病情嚴重時才會使用,並且使用的時間應盡量短。 少數的患者如家中治療無效,則可能需要留院數天以接受加強治療。 紫外線A或B光波獨立或合並使用可以有效治療較年長兒童(十二歲以上)的輕微至中度皮膚炎。獨立使用紫外線無效時,可合並使用紫外線和葯物治療,稱為PUVA。這種治療可能出現的長期副作用包括皮膚過早衰老和皮膚癌。假如醫生認為光線療法對特應性皮炎(濕疹)病徵有效,醫生會使用最低的強度,並小心觀察皮膚。 3)適當地護膚 適當護膚亦是有效控制特應性皮炎(濕疹)方法之一。洗澡後應讓皮膚自然風干,或用毛巾輕輕印干,避免磨擦或猛力揩擦。平時應經常性地塗上保濕軟膏/乳霜以保充及鎖住皮膚的水份,防止肌膚變干。 4)避免接觸刺激物和致敏原 (責任編輯:崔悅)共找到 個相關網頁.
❹ 特應性皮炎如何治療
特應性皮炎是皮膚過敏,特異性細菌感染的原因引起的
可以塗抹爐甘石洗劑,百多邦軟膏等葯物進行治療。平時保持局部皮膚清潔衛生
❺ 身後腰全是包包,,大夫說是特應性皮炎,,我想知道啥叫特應性皮炎,傳染嗎,我寶寶還吃我奶
病情分析: 一般是不會傳染的。帶狀皰疹的治療以抗病毒消炎、止痛和局部對症治療為主。如抗病毒葯物用阿昔洛韋口服或靜滴或阿糖胞苷靜滴。 指導意見: 用止痛劑葯可選用消炎痛,卡馬西平,雙氯滅痛,芬必得等。亦可採用中成葯元胡止痛片,七葉蓮片止痛,蟾寶火龍凈外敷或內服,或中草葯清熱解毒抗病毒治療。也可以用普魯...卡因局部封閉、外塗老中醫軟膏。配合口服維生素B1,B12等。
❻ 特應性皮炎(重度)中葯治療需要多久
最少需要治療1個月
❼ 【小兒特應性皮炎,中醫調治有妙方】特應性皮炎能根治嗎
受訪專家:廣東省中醫院傳統療法中心 陳秀華教授 博士研究生導師特應性皮炎是一種難治性、慢性、炎症性皮膚病,症狀可見多種多樣,以嚴重的皮膚瘙癢為主要特徵,伴有皮膚瘙癢、苔蘚化及瘢痕化。
本病可發於任何年齡段,多數在1周歲前發病,皮膚皮損首發於臉部雙頰、前額、頭皮部,對稱發生,以滲出為主,部分會波及軀乾和四肢。皮損開始為紅斑、乾燥、丘疹或鱗屑狀,其後可融合成高出皮膚的斑片。大部分嬰兒會於2周歲左右痊癒。
在嬰兒期,特應性皮炎與濕疹的表現大致相同,兩者區別在於是否存在遺傳性過敏體質。大量臨床研究中發現,患兒本人及其家庭成員對某些過敏源敏感性往往高於正常人。在兒童期,多見於嬰兒期持續演變,侍磨滾或嬰兒期濕疹預後至6~10周歲間再次發病。皮損以丘疹和苔蘚化為主,分布主要分布在肘窩和腘窩,中醫稱為「四彎風」。
立秋已過,秋季燥邪當令,人體容易因氣溫、濕度的改變而出現皮膚瘙癢、乾燥等不適,小兒嬌嫩的肌膚尤為明顯,季節的更替對特應性皮炎的患兒影響更甚。顏面、軀干及肘膝關節皮膚變得透紅,常因瘙癢難耐而抓得身上傷痕累累,不但影響外觀,連學習、生活、交友,甚至情緒、睡眠都會受到影響,其父母亦會為之寢食難安。
根據炎症分期可分為急性期、亞急性期及慢性期。
急性期:皮膚以紅斑基礎上的劇癢性丘疹和水泡為特徵,常伴有廣泛抓痕和嚴重的滲出、糜爛。
亞急性期:皮膚以紅斑、抓痕及鱗屑為特徵,瘙癢較急性期輕,常因搔抓繼發細菌感染。
慢性期:以皮膚增厚性板塊,色素沉著,苔蘚樣變以及纖維化丘疹為特徵,伴皮膚乾燥。
本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頗為復雜,至今尚未完全闡明,目前研究認為本病屬於皮膚過敏反應,因此也有「特應性皮炎馬拉松」的老余說法,即在特定的年齡階段,先後出現特徵性的變態反應臨床表現,並持續多年。隨著患兒的成長,某些症狀可能佔主導地位,而其他症狀減輕或完全消失。通常兒童特異性皮炎和食物過敏是首發症狀,逐漸發展為過敏性鼻炎,最終導致哮喘。
中醫認為,小兒「心常有餘,脾常不足」,本病病因為小兒先天稟賦不足,後天調養失衡,脾虛失運,水濕內停,濕邪犯膚所致。因脾虛、心火旺的病因病機貫穿始終,濕邪粘游瞎滯纏綿,故容易反復發作。在急性期和亞急性期,心火亢盛,應重於清心火,在慢性期則重於健脾祛濕。
若不幸家中小兒患有特應性皮炎,應及時就醫,在醫師的指導下口服葯物及使用外用葯物治療。
由於特應性皮炎的發病與飲食、環境、生活方式等由密切關系,因此,患兒的日常起居護理異常重要。
中醫特色治療——葯線點灸
葯線點灸,是用壯葯泡製的薴麻線,點燃後直接灼灸患者體表的一定穴位或部位,以治療和預防疾病的一種治療方法。該療法挖掘於民間,經研究整理提高,對特應性皮炎、蕁麻疹、濕疹、帶狀皰疹、銀屑病等皮膚疾病,瘙癢、腫塊、疼痛、痿痹、麻木、畏寒、發熱等症狀效果顯著,尤其是小兒特異性皮炎的中醫特色治療。
【作用機理】壯葯葯效、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溫熱刺激、經絡傳導、平衡氣血、調節免疫、通龍路火路氣機等,均為葯線點灸療法發揮內病外治作用的基礎;有祛風止癢、消炎止痛、消腫散結、活血化瘀等作用,灸後葯粉對破潰皮膚更有收斂止血、促進創口癒合等作用。
【操作方法】
1.取穴:用背八穴(肺俞雙、心俞雙、脾俞雙、腎俞雙)、天應穴(瘙癢或破潰皮膚)等。
2.持線:用食指和拇指持線的一端,露出線頭1-2厘米;
3.點火:即將露出的線端在燈火上點燃,如有火焰必須撲滅,只需線頭有炭火星即可;
4.施灸:將有火星線端對准穴位,順應腕和拇指屈曲動作,進行多次快速點灸直至火星熄滅,一按火來即起為一壯,以患者有輕微灼熱感或癢感為度,遺留葯粉不必捫去。一般一穴點灸一壯,可根據天應穴皮損面積大小加灸1-2壯。
【注意事項】
1.持線的著火端必須露出線頭,以略長於拇指端即可,太長不便點火,太短易燒著術者指頭;
2.操作時必須掌握火候,施灸時以線頭火星最旺時為點按良機,不要平按,要使火星著穴,
3.施灸時,要注意手法輕重,一般是以輕對輕(輕手法對輕病)、以重對重(重手法對重病),或以快對輕(快手法對輕病)、以慢對重(慢手法對重病)為原則;
4.灸後局部有灼燒感或癢感,不要用手抓破,以免感染;
5.灸前宜定好體位,一般以坐位或卧位為宜;
6.眼部禁灸,實熱者慎用。
親子按摩
小兒推拿按摩不但對患兒有調理身體的功效,而且通過身體接觸,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掌握好適當手法,對於小兒身心成長百利而無一害。
1、准備工作:避風,病人取坐位或卧位,全身(包括皮損區和非皮損區)塗抹潤膚劑後,輔予以按摩手法。
2、基本手法:
(1)發作期:清天河水,揉中脘,沿兩側膀胱經撫背;
(2)慢性期:摩腹,捏脊,揉按足三里。
(3)隨症加減:疹紅,滲液明顯者,加強清天河水;皮膚乾燥者,揉按三陰交;瘙癢明顯,揉按曲池,揉按風池,三陰交;夜眠差,猿猴摘桃;便溏,揉臍,加強摩腹;便干,揉天樞。每個手法操作3-5分鍾。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3、注意事項:
(1)因推拿要充分暴露皮膚,請注意保暖,可覆一層布單,在布單里的空間進行操作;
(2)按摩前,一定塗抹潤膚劑。最好在睡前或常規塗用潤膚劑後進行,一定避免直接摩擦皮膚,如有皮損,請暫停皮損部位的操作;
(3)小兒皮肉嬌嫩,動作宜輕柔而有節奏,以小兒舒適為度。
❽ 《特應性皮炎如何治療急》
特異性皮炎,也即過敏性皮炎濕疹,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皮膚病,一般在夏季發生率最高。在早期或急性階段,患處有成片的紅斑,密集或疏散的小丘疹,或是肉眼難見的水皰,嚴重時有大片滲液及糜爛。引起此病的原因主要是生活工作環境以及飲食。研究顯示,濕熱、摩擦、日光、搔抓、化裝品、肥皂、乾燥、皮毛、燃料、人造纖維等均可誘發濕疹,而某些食物如魚蝦、蛋等也可使濕疹加重。平時的時候要多注意個人衛生,做好過敏性皮炎的防治。注意飲食調理,均衡營養,多吃一些水果、蔬菜等維生素豐富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