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接觸一些東西後皮膚會癢_什麼是接觸性皮炎
有不少人的皮膚很敏感,在接觸一些物質後,就會出現瘙癢、發紅等一些皮回膚症狀,那為答什麼接觸一些東西後皮膚會癢呢? 皮膚專家指出,這很有可能是患上了接觸性皮炎,那這是一種什麼病呢? 接觸性皮炎是皮膚粘膜由於接觸外界物質,如化纖衣著,化妝品、葯物等等而發生的炎性反應,其臨床特點為在接觸部位發生邊緣鮮明的損害,輕者為水腫性紅斑,較重者有丘疹、水疙甚至大疤,更嚴重者則可有表皮鬆解,甚至壞死如能及早修復皮膚接觸敏感性,可以治癒,否則可能轉化為濕疹樣皮炎。 可引起接觸性皮炎的物質很多,我們將其分為三類: 1、動物性:動物毒素,昆蟲分泌物、毒毛等。 2、植物性:花粉、植物葉、莖、花及果實等。 3、化學性:是引起接觸性皮炎的主要原因主要有金屬及其製品、塑料、橡膠、香料等。 一般以發生接觸性皮炎的人,以過敏體質者居多,這也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大家應多多留心,避開這些易發生接觸性皮炎的物質。 小提示:如果您還有疑惑或者想了解更多信息,請直接點擊「我要咨詢」,我院權威的專家會給您滿意的答復!我院現在有很多優惠活動,為廣大病友節省費用,在線預約免掛號費。在此祝您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Ⅱ 接觸性皮炎發病機理
接觸性皮炎的臨床特點為在接觸部位發生邊緣鮮明的損害,輕者為水腫性紅斑,較重者有丘疹、水疙甚至大疤,更嚴重者則可有表皮鬆解,甚至壞死。對與接觸性皮炎的發病機理,專家這樣解釋:
接觸性皮炎為典型的接觸性遲發型超敏反應,屬於ⅳ型超敏反應,通常是由於接觸小分子半抗原物質,如油漆、燃料、化妝品等引起,小分子的半抗原與體內蛋白質結合成完全抗原,經朗格漢斯細胞攝取並提呈給T細胞,使其活化、分化為效應T細胞,機體再次接觸相應抗原可發生接觸性皮炎,導致局部皮膚出現紅腫、皮疹、水皰,嚴重者可出現剝脫性皮炎。是一種抗原誘導的T細胞免疫應答。
接觸性皮炎發病急,在接觸部位發生境界清楚的水腫性紅斑、丘疹、大小不等的水皰;皰壁緊張、初起皰內液體澄清,感染後形成膿皰;水皰破裂形成糜爛面,甚至組織壞死。接觸物若是氣體、粉塵、病變多發生在身體暴露部位,如手背、面部、頸部等,皮炎境界不清。有時由於搔抓將接觸物帶至全身其他部位,如外陰、腰部等,也可發生類似的皮炎。機體若處於高度敏感狀態,皮損不僅限於接觸部位,范圍可很廣,甚至泛發全身。自覺症狀輕者瘙癢,重者灼痛或脹痛。全身反應有發熱、畏寒、頭痛惡心及嘔吐等。病程有局限性。去除病因經適當治療後可痊癒,但如再接觸致敏原可再發作,反復接觸,反復發作。如處理不當可發展為亞急性或慢性炎症,局部呈苔癬樣病變。
重慶_迪邦_皮膚醫院是西南唯一專業皮膚病大型醫院,那裡匯聚眾多名醫專家,多年的臨床經驗更是病人康復的保證。設備先進,擁有多種高科技醫療設備,針對各種疑難皮膚病均有顯著療效。 en
Ⅲ 接觸性皮炎是什麼
接觸性皮炎是皮膚或黏膜單次或多次接觸外源性物質後,在接觸部位甚至以外的部位發生的炎症性反應。表現為紅斑、腫脹、丘疹、水皰甚至大皰。
就診科室
皮膚科
常見發病部位
皮膚
常見症狀
紅斑,腫脹,丘疹,水皰,大皰
快速
導航
臨床表現診斷治療
病因
病因可分為原發性刺激和變態反應兩種。
①原發刺激性接觸性皮炎 接觸物對皮膚有很強的刺激性,任何人接觸後均可發生皮炎,稱為原發性刺激。原發性刺激分為兩種,一種刺激性很強,接觸後短時間內發病;另一種較弱,較長時間接觸後發病,如肥皂、有機溶劑等。
②變態反應性接觸性皮炎 接觸物基本上是無刺激的,少數人接觸該物質致敏後,再次接觸該物質,經12~48小時在接觸部位及其附近發生皮炎。
能引起接觸性皮炎的物質很多,主要有動物性、植物性和化學性三種。
臨床表現
皮炎表現一般無特異性,由於接觸物、接觸方式及個體反應不同,發生皮炎的形態、范圍及嚴重程度也不相同。輕症時局部呈紅斑,淡紅至鮮紅色,稍有水腫,或有針尖大丘疹密集,重症時紅斑腫脹明顯,在此基礎上有多數丘疹、水皰,炎症劇烈時可以發生大皰。水皰破裂則有糜爛、滲液和結痂。如為烈性的原發刺激,可使表皮壞死脫落,甚至深及真皮發生潰瘍。當皮炎發生於組織疏鬆部位,如眼瞼、口唇、包皮、陰囊等處則腫脹明顯,呈局限性水腫而無明確的邊緣,皮膚發亮,表面紋理消失。
皮炎的部位及范圍與接觸物接觸部位一致,境界非常鮮明,但如接觸物為氣體、粉塵,則皮炎呈彌漫性而無一定的鮮明界限,但多發生在身體暴露部位。
自覺症狀大多有癢和燒灼感或脹痛感,少數嚴重病例可有全身反應,如發熱、畏寒、頭痛、惡心等。
病程有自限性,一般去除病因後,處理得當,1~2周可痊癒。反復接觸或處理不當,可以轉為亞急性或慢性皮炎,呈紅褐色苔蘚樣變或濕疹樣改變。
刺激性接觸性皮炎在臨床上急性期可表現為紅斑、水皰、滲出。亞急性、慢性可表現紅斑、粗糙、脫屑、皸裂。根據接觸刺激物的性質和接觸時間長短,臨床上可表現為急性刺激性皮炎、延遲性急性刺激性皮炎、刺激性反應、累積性刺激性皮炎、膿皰性刺激性皮炎、機械性刺激誘發皮炎等。
Ⅳ 接觸性皮炎
你好!接觸性皮炎是指通過接觸外界某些物質而引起皮膚和黏膜的急性、亞急性、慢性炎症性皮膚病。臨床表現為紅斑、丘疹、水皰、糜爛、滲液等,多見於身體暴露部位。病程有自限性。
接觸性皮炎是通過接觸外界刺激物引起的炎症性皮膚病,外界物質引起的接觸性皮炎可以通過原發性刺激或變態反應二種方式起作用。
任何對皮膚具有較強刺激作用的物質與皮膚接觸後均可引起接觸性皮炎,如強酸、強鹼以及一切對皮膚具有刺激、腐蝕作用的動物性、植物性、化學性成分均可引起。
Ⅳ 皮炎怎麼引起的
皮炎怎麼引起的:
1、皮膚過於敏感。很多的患者由於不了解疾病的相關知識,自身的皮膚屬於過敏性皮膚,就會引起疾病的發生,所以患有皮炎疾病的患者一定要盡早治療。
2、經常接觸一些刺激性物質。患者由於各種原因經常會引起疾病的反復發作,所以患有疾病的患者應該避免刺激性物質的接觸,防止疾病的反復出現。
3、長期食用一些刺激性強的食物,長期食用刺激性強的食物就會引起皮炎疾病的發生,所以患有疾病的患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飲食健康,減少刺激性食物的食用。
皮炎是一種皮膚炎症,經常會發生,而且較易復發。皮炎的症狀有很多,面對不同的症狀有不同的治療方法,治療固然重要,治療的同時也要做好預防工作。
Ⅵ 變應性接觸性皮炎簡介
目錄
- 1 拼音
- 2 英文參考
- 3 疾病分類
- 4 疾病概述
- 5 疾病描述
- 6 症狀體征
- 7 疾病病因
- 8 診斷檢查
- 9 治療方案
- 附:
- 1 治療變應性接觸性皮炎的中成葯
- 2 變應性接觸性皮炎相關葯物
1 拼音
biàn yìng xìng jiē chù xìng pí yán
2 英文參考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3 疾病分類
皮膚性病科
4 疾病概述
變應性接觸性皮炎是因接觸致敏原後發生Ⅲ型皮膚遲發性變態反應。它們在經常、反復接觸下發生皮炎反應。
臨床症狀:皮損好發於致敏物易接觸到的部位。皮損特點為急性皮膚炎症,紅腫、水皰、糜爛、滲出,境界十分清楚,與致敏物形態相一致,自覺瘙癢或燒灼感。病程呈急性經過,較少復發,如不除去致敏物則易成慢性。
防治:病人在應用各種容易致敏的物品時,應現做斑貼試驗(如染發水)。已發生皮炎時應口服抗組胺葯、維生素C,外用弱效皮質激素(如丁酸氫化考的松)霜。
5 疾病描述
職業性變應性接觸性皮炎是指皮膚接觸非 *** 濃度的化學物而激發炎症反應的皮膚病。本病約占職業性接觸性皮炎的20%~40%,實際上隨著生產工藝的改進,勞動保護的加強, *** 性皮炎的比例有所下降,而變應性皮炎的比例則將相應增加,後者已成為當前較大的職業危害之一。
6 症狀體征
變應性接觸性皮炎的臨床表現與原發性 *** 性接觸皮炎相似,但大皰少見,常呈濕疹樣變。皮損多發生於暴露部位,以後常向周圍蔓延,非接觸部位亦可發病,高度敏感者可波及到與接觸無關的遠隔部位,嚴重者泛發全身。分布一般對稱,邊緣大多模糊不清。急性損害初期時為水腫性紅斑,繼之出現丘疹、水皰,皰破後出現糜爛、滲液、結痂等。位於眼瞼、唇部、外生殖器等處的皮損常以水腫性紅斑為主,嚴重時眼裂縮小成縫。有時初發的損害可能是密集成簇的水皰,多見於指背、手背、腕與前臂等處。急性期如皮損處理不當,或繼續接觸致病物,常演變為亞急性改變,尤其是簇集性水皰常發展成局限性、有一定邊緣的浸潤性斑片,間有輕度滲液,可伴有鱗屑、痂皮,呈典型的錢幣狀濕疹樣表現。
臨床上所謂職業性濕疹往往是此類皮膚損害。鉻化合物引起的濕疹即有此特點。濕疹的病程時好時壞,有癢感,多發生於手背、前臂,呈小片狀、局限性,有時呈對稱性。脫離致敏原後,大部分病例可以很快治癒,也有的病例可遷延很久,甚至反復。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注意到由某種致敏物引起的濕疹,可以對另外一些致敏物以及生活中接觸的化學物發生交叉過敏現象。
變應性皮炎的慢性期皮損以浸潤、增厚、皸裂為特徵,反復接觸變應原或 *** 物後,慢性皮損可呈急性或亞急性發作。
病程長短不一,在皮損發展過程中,部分患者可逐漸適應,越發越輕,以致不發。少數患者則越發越重,終於不能繼續接觸而必須變換工種。多數患者於停止接觸變應原後1~3周皮損消退,個別患者過敏狀態持續較久或發生交叉過敏,致使病情遷延。
7 疾病病因
(一)在工業生產中常見的致敏物質
1、染(顏)料及其中間體 如對苯二胺、間苯胺黃、醬紫、二硝基氯苯、立索爾大紅、對氨基酚、氨基偶氮苯、萘胺黃、熒光染料等。
2、顯影劑類 如密妥爾(硫酸對甲氨基苯酚)、三聚甲醛、TSS(二乙基對苯二胺硫酸鹽)。
3、橡膠製品的促進劑和防老劑 如六甲撐四胺(烏洛托品、促進劑H)、2-硫醇基苯並噻唑(促進劑M)、2-硫代苯並噻唑(促進劑D)、二硫化四甲基秋蘭姆(促進劑TMTD)、苯基甲萘胺(防老劑A)、苯基乙萘胺(防老劑D)、N-苯基-N-環己烷基-對苯二胺(防老劑4010)等。
4、天然樹脂和合成樹脂 如大漆、松香、酚醛樹脂、環氧樹脂、尿醛樹脂等。
5、其它 如三硝基酚、松節油、六六六、滴滴涕、普魯卡因、氯丙嗪、檸檬油類、磺胺類、抗生素類、鉻、鎳及其鹽類等。
(二)化學物的接觸致敏試驗
化學物的致敏性強弱,可以通過動物實驗進行預測。目前國際上常用的實驗方法有:局部封閉塗皮法(BT),皮內法(DT),皮內和塗皮相結合的方法(GPMT)。GPMT稱為豚鼠最大 *** 試驗,本法雖操作復雜,但致敏力強,尤其適用於弱致敏物的篩選。目前已被推薦為檢測化學物接觸致敏的標准方法。
GPMT法是將體重300~500 g的白色豚鼠20~50隻,隨機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致敏試驗分誘導及激發兩部分。
1、誘導(致敏)
(1)試驗前1天,將每隻動物背部剪毛約4cm×6cm范圍。
(2)第1天,在剪毛區的脊柱兩側,從頭向尾做3對皮內注射,共6點,每點注射0.1mL。注射內容物:試驗組中第1對注射福氏完全佐劑(Fca),第2對注射被試物溶液,第3對注射Fca與被試物溶液的等量混合物。對照組中第1對和第3對均注射Fca,第2對注射被試物的溶劑(稀釋劑)。
(3)第7天,兩組動物注射部位再剪毛,然後塗上10%十二烷基硫酸鈉(SLS)。
(4)第8天,試驗組用含有適當賦形劑的被試物,塗在2cm×4cm紗布(4層)上貼於注射部位,用彈力綳帶固定48h取下。對照組以同樣方法只貼賦形劑。
2、激發
(1)第21天,兩組動物於兩側肋部各剪毛4cm×4cm。
(2)第22天,將含有適當賦形劑的被試物(無 *** 濃度),塗在2cm×2cm的4層紗布上,貼於每隻動物的左側肋部。同時於右側肋部以同樣方法只貼賦形劑做對照。用彈力綳帶固定24h去掉,對照組作同樣處理。
(3)分別於激發後24h、48h、72h觀察皮膚反應。皮膚反應(+)以上者為陽性,根據陽性反應計算出致敏率,再進一步評價被試物的致敏強度。
8 診斷檢查
(一)診斷要點
1、有明確的職業變應原接觸史。
2、初次接觸不發病,一般情況下從接觸到致敏約需5~14d或更長的時間,致敏後再接觸常在24h內發病,反應程度與致敏物的強度和個體素質有關。
3、在同樣條件下,接觸者僅少數人發病。
4、皮損初發於接觸部位,界限清楚或不清楚,可向周圍及遠隔部位擴散,嚴重時泛發全身。
5、病程可能遷延,再接觸少量即能引起復發。
6、以致敏物做斑貼試驗常獲陽性結果。
7、對疑為職業性變應性接觸性皮炎,診斷依據不足者,經動態觀察反復證明脫離接觸即愈,恢復接觸即發病者,可以診斷。
8、為了弄清患者接觸性皮炎的性質及尋找可能的致敏物質,應作皮膚斑貼試驗。
(二)皮膚斑貼試驗
皮膚斑貼試驗是將少量的可疑致敏物貼在皮膚上,人為地造成小范圍的變應性接觸性皮炎,用以尋找致敏原的一種檢查方法。此法對確定變應性接觸性皮炎和職業性濕疹的病因和診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可作為輔助診斷的一種手段。國外常將若干種環境中易產生接觸致敏的化學物質按一定標准濃度組合成斑貼試驗變應原系列,供臨床應用。根據我國具體情況,我們在研製職業性皮膚病診斷標準的同時,研製了生產中常見致敏物的皮膚斑貼試驗變應原系列,已作為國家標准(GB7804-87)的附錄(皮膚斑貼試驗常用濃度及稀釋劑)正式頒布。
1、適用范圍(適應證) 本方法只適用於尋找由接觸過敏引起的變應性皮炎的致敏原,具有 *** 性的濃度不宜做斑貼試驗。
2、操作步驟
(1)將斑貼試驗小室標好順序。
(2)將斑貼試驗變應原依次分別置於斑貼試驗小室內(膏狀物可用約0.03g直接置於小室內,液體變應原則需先在小室中放一濾紙,然後滴加約0.02~0.04mL變應原)。
(3)將加有變應原的斑貼試驗小室膠帶貼於脊背兩側正常皮膚上,同時貼兩條以上時,應留有3cm以上的間距。
(4)在膠帶旁的皮膚上作好標記。
3、觀察與判斷
(1)觀察時間 貼足48h後除掉斑貼試驗小室,分別於除掉斑貼試驗小室後30分鍾、24h、48h、72h及96h觀察記錄結果。必要時作5d、7d延遲觀察。
(2)反應程度判定
(-)受試局部皮膚無反應;
(±)受試局部皮膚呈弱紅斑(可疑反應);
(+)受試局部皮膚呈紅斑、浸潤、丘疹;
(++)受試局部皮膚呈紅斑、水腫、丘疹、水皰;
(+++)受試局部皮膚在紅斑、水腫、丘疹基礎上出現大皰。
4、注意事項
(1)皮炎急性期,不宜作斑貼試驗。
(2)斑貼試驗前應向受試者說明意義和可能出現的反應,以便取得完全合作。
(3)必須囑咐受試者,如發生強烈反應可隨時去掉斑貼試驗物。
(4)斑貼試驗期間不宜洗澡、飲酒及搔搓斑貼試驗部位。
(5)應以稀釋劑作對照,必要時尚需以正常人對照。
(三)鑒別診斷
接觸性皮炎分兩型是為了便於處理,因為 *** 性皮炎只要認真採取防護措施是可預防的,故應強調預防。而變應性皮炎相對來說預防比較困難,對一般的防護措施不易奏效,因此往往需要調換工種,脫離接觸致病物,故在診斷上應盡可能分開。但由於有些物質可以同時具有原發性 *** 性和變應性兩種作用,亦有些物質在高濃度時為原發性 *** 而在低濃度時則起變應性作用,因此當在臨床上一時難以明確區分這兩類皮炎時,可統一診斷為職業性接觸性皮炎,並從積極治療和保護工人健康出發,暫按變應性接觸性皮炎處理。
9 治療方案
(1)與 *** 性皮炎一樣,應及時清除皮膚上殘留的致敏物,暫時避免接觸致敏物及其它促使病情加劇因素。
(2)局部治療原則同 *** 性接觸性皮炎。
(3)瘙癢明顯時,可口服抗組胺葯物,如氯苯那敏、賽庚啶、羥嗪等,每日3次,每次1片。有時也可用10%葡萄糖酸鈣10mL,維生素C0.5~1g或10%硫代硫酸鈉10mL靜脈注射,每日1次。皮損廣泛或反復發作顯示高度敏感者,可考慮短期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如強的松每日口服40~60mg,待皮損好轉時逐漸減量。亦可選用清熱、解毒、利濕為主的中草葯煎服。
(4)關於勞動能力鑒定問題 本病的發生屬遲發性變態反應,即除接觸變應原外,還與個體素質有關。一旦過敏,極微量即可激發,且這種過敏狀態有時可持續較長時間。為此若反復發病,長期不見好轉,影響工作者,可考慮調換工作,脫離有致敏物的環境。
為了減少職業性接觸性皮炎的發病率,應做好就業前的體檢工作,有嚴重變應性皮膚病,或手及前臂等暴露部位有濕疹、嚴重皸裂等慢性皮膚病患者,不宜接觸可誘發或加劇該病的致病物質。對較易發生接觸性皮炎的工種應定期作皮膚檢查,以便及時發現病人,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
治療變應性接觸性皮炎的中成葯
- 克癢敏醑
炎解毒。用於急慢性濕疹、蕁麻疹,蟲咬性皮炎、接觸性皮炎等引起的皮膚瘙癢症。用法與用量:外用,搽患處...
- 正紅花油
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9.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10.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 如意金黃散
已成,欲作膿者,用蔥汁同蜜調敷;漫腫無頭、皮色不變,濕痰流毒,附骨癰疽,鶴膝風等症,用蔥酒煎調;風...
- 化毒散
。主治:《幼幼新書》卷三十八引張渙方之化毒散主治漆瘡癢痛。用法用量:每服1錢,水小盞,煎5分,量服。...
- 青黛散
南臨床經驗集》之青黛散主治膿皰瘡,急性濕疹,接觸性皮炎,或脂溢性皮炎,痱子。用法用量:直接撒撲外用...
- 更多治療變應性接觸性皮炎的中成葯
變應性接觸性皮炎相關葯物
- 爐甘石粉
症】用於急性瘙癢性皮炎無滲透者。如急性濕疹、接觸性皮炎、痱子等。【用法用量】每日3~4次。【不良反...
- 氯氟舒松塗劑
炎症的亞急性或慢性階段,如濕疹、異位性皮炎、接觸性皮炎等;非感染性皮膚病,如銀屑病、神經性皮炎、結...
- 氯氟舒松塗劑
炎症的亞急性或慢性階段,如濕疹、異位性皮炎、接觸性皮炎等;非感染性皮膚病,如銀屑病、神經性皮炎、結...
- 氯氟舒松塗劑
炎症的亞急性或慢性階段,如濕疹、異位性皮炎、接觸性皮炎等;非感染性皮膚病,如銀屑病、神經性皮炎、結...
- 醋酸氟氫可的松軟膏
Ⅶ 引起皮炎的原因
皮炎是一個廣義的概念,但在皮膚病學中,它主要是指與過敏相關的皮膚炎症,稱為過敏性皮炎。這種炎症主要是急性發作,可大面積全身長,也可小面積發作。當然,在不同的部位,也叫不同的病名。例如,頭皮脂溢性皮炎與皮膚敏感、內分泌失調等因素有關;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與長期使用激素軟膏或含激素產品有關;頸部或眼瞼神經性皮炎以苔蘚樣變及瘙癢為特徵,與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有關。可以到醫院皮膚科看看,黃 州中西結合皮膚科可以
Ⅷ 關於接觸性皮炎
接觸性皮炎是皮膚或黏膜接觸某些物品後,在接觸部位所發生的急性炎症。表現為紅斑、腫脹、丘疹、水皰、甚至大皰。中醫的「漆瘡」、「膏葯風」』屬於本病的范疇。其發病原因可分為原發性刺激和變態反應兩種。
[臨床表現]
1.早期階段如反應輕微,可僅有紅斑、丘疹;反應較重可引起大片紅斑及水腫、水皰;倘刺激更重(如酸鹼等)則引起大皰甚至壞死。因弱刺激物的長期反復刺激所致者,可表現為乾燥、浸潤、增厚、苔蘚化及皸裂等。
2.皮損以發生於手指、手背、腕、前臂、面頸等暴露部位的機會為多。
3.皮炎的范圍通常限於接觸部位,邊緣一般比較清楚,排列形態隨接觸物而異。發生在眼瞼、外生殖器等疏鬆組織處的皮損常伴明顯水腫;發生在頭皮者易繼發感染。
4.局部常伴不同程度的瘙癢、燒灼、甚至疼痛感。如皮損廣泛嚴重,可同時伴有發熱和全身不適等。
5.本病在去除病因後,處理得當,約1—2周可痊癒。若反復接觸過敏原或處理不當,可使病程遷延,皮損浸潤增厚呈濕疹樣變化。
[診斷]
1.本病根據接觸刺激性物的病史,受刺激部位的皮損特點,即可診斷。
2.過敏性患者,斑貼試驗呈陽性。
[治療]
1. 西醫葯治療
(1)外用葯治療
①輕度紅腫、丘疹、水皰而無滲液時用爐甘石洗劑。其中可加適量石炭酸、樟腦或薄荷腦以止癢。
②急性皮炎麗有明顯滲液時可用3%硼酸溶液或1:20醋酸鋁溶液作冷濕敷。
③急性皮炎紅腫、水皰、滲液不多時可外用鋅氧油,其中可加2%~5%糠餾油或魚石脂。
④皮炎至亞急性階段,則可用2%~5%糠餾油龜石脂或其它焦餾油類的乳劑或糊劑,還可應用各種皮質類固醇激素霜劑。
(2)內用葯治療:內服抗組胺葯物、維生素C;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重症泛發者可短期應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如強的松每日30mg口服或地塞米松5mg,靜脈滴注。
2.中醫葯治療
(1)內治法
①濕熱挾毒:急性皮炎期呈紅腫、水皰、糜爛、滲液,伴口渴,尿黃,便於,甚喇發熱頭痛,舌質紅、苔薄黃,脈滑數。
治法:清熱利濕解毒。
方葯;龍膽草15克、梔子lO克、生地10克。黃芩lO克、丹皮l0克、地丁」克、金銀花15克、紫草l5克,澤瀉10克、木通l0克、甘草6克。
②風熱直燥;反復發作,皮損呈慢性乾燥、肥厚,伴舌質淡,苔薄白.脈弦細。
治法;清熱驅風,養陰潤燥。
方葯;荊芥l0克、防風l0克、蟬蛻6克、生石膏30克(先煎)、生地10克,丹皮10克、當歸10克、赤白芍各15克、丹參30克,雞直滕l5克、甘草6克。
(2)外治法
①以潮紅、丘疹為主者,用三黃洗劑外搽,或青黛散冷開水調敷,每日4~5次。
②糜爛、滲液者,可用蒲公英或野菊花30克煎湯待冷後濕敷。亦可用10%黃柏溶液濕敷。
③糜爛、結痴者,可用青黛膏外搽,每日3~4次。
[預防與調養]
1.不宜用熱水或肥皂水洗滌或摩擦,禁用刺激性強的止癢葯物。
2.明確病因,避免繼續接觸過敏物。
3.與職業有關者,應改進工序及操作過程,加強防護措施。
4.多飲開水,忌食辛辣、油膩、魚腥等物。
Ⅸ 接觸性皮炎怎麼辦4個治療方法
1、尋找過敏原因
2、避免刺激
3、全身治療
4、局部治療
1.尋找過敏原因:詳細採取病史,仔細詢問與發病有關的環境、所接觸的物質的種類、數量、理化性質、接觸時間長短、接觸方式、過去有無類似發疹情況等。從病史中來分析與哪種物質可能有關,為皮膚斑貼試驗提供依據。一旦找到過敏原因,力求避免再次接觸。對於存留在皮膚上的刺激物質或毒性物質應盡快沖洗清除,沖洗時可用清水、生理鹽水或淡肥皂水。接觸物若為強酸,可用弱鹼性液體沖洗(如蘇打水);如為強鹼性物質,可用弱酸性液體沖洗(如硼酸液)。
2.避免刺激:出現臨床症狀,應盡量減少局部刺激。避免搔抓,不宜用熱水燙洗,避免強烈日光或熱風刺激。
3.全身治療:內服抗組胺類葯物,如賽庚啶、苯海拉明、氯苯那敏、阿伐斯汀、西替利嗪、咪唑斯丁、依巴斯汀、地氯雷他定等;大劑量維生素C口服或靜注;10%葡萄糖酸鈣注射液,靜脈推注。面積廣泛,糜爛和滲液嚴重者,可給予糖皮質激素。如口服潑尼松、曲安西龍或地塞米松;得寶松肌內注射。重症者也可先用氫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靜脈滴注,等症狀減輕後,口服維持。接觸性皮炎如果合並局部感染,如淋巴管炎、淋巴結炎、軟組織炎時,可使用抗生素,輕者給予羅紅黴素、青黴素Ⅴ鉀、頭孢氨苄或磺胺類葯物口服;重者靜脈給與青黴素、頭孢類菌素或奎諾酮類抗生素。
4.局部治療局部治療十分重要,應根據臨床表現分別對待。(1)急性階段以紅斑、丘疹為主者,用洗劑、霜劑或油膏。如爐甘石洗劑、振盪洗劑、曲安奈德霜、氯氟舒松霜、膚輕松霜等,也可使用含有松餾油、糠餾油、氧化鋅的油膏外塗。紅腫明顯,伴水皰、糜爛和滲液者可做開放性冷濕敷,濕敷溶液有3%硼酸溶液、1∶2醋酸鋁溶液、1:8000高錳酸鉀溶液。如有膿性分泌物者,用0.02%呋喃西林溶液或0.5%依沙吖啶溶液濕敷。濕敷不宜過長,通常濕敷2~3天,待滲液停止,腫脹消退後,可停止濕敷,改用霜劑或油膏外塗。(2)亞急性或慢性階段以霜劑及油膏外用為主,可用皮質類固醇激素軟膏,也可用松餾油膏、黑豆鎦油膏、氧化鋅油膏等,如有膿性分泌物,可在油膏中加入抗生素,如新黴素、紅黴素、桿菌肽,或其他殺菌劑如莫匹羅星軟膏、黃連素、汞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