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孩子晚上呼吸困難,會是過敏性哮喘嗎
過敏性哮喘是一種比較頑固的疾病,多在嬰幼兒期發病,如果忽視治療,可以伴隨終身。
過敏性哮喘的症狀
過敏性哮喘發作前有先兆症狀如打噴嚏、流涕、咳嗽、胸悶等,如不及時處理,可因支氣管阻塞加重而出現哮喘,嚴重者可被迫採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乾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現紫紺等。但一般可自行或用自行或用平喘葯物等治療後緩解。某些患者在緩解數小時後可再次發作,甚至導致哮喘持續狀態。
此外,在臨床上還存在非典型表現的哮喘。如咳嗽變異型哮喘,患者在無明顯誘因咳嗽2個月以上,夜間及凌晨常發作,運動、冷空氣等誘發加重,氣道反應性測定存在有高反應性,抗生素或鎮咳、祛痰葯治療無效,使用支氣管解痙劑或皮質激素有效,但需排除引起咳嗽的其他疾病。
根據典型的臨床症狀和病史即反復發作性氣喘、胸悶、咳嗽和兩肺可聞哮鳴音,發作有某種誘因,症狀可因用支氣管擴張葯或自行緩解,並排除其他疾病,可初步診斷。肺功能檢查,FEV1降低,提示氣流阻塞;支氣管擴張試驗,吸入支氣管擴張葯後,降低的FEV1恢復15%為陽性。可作為哮喘的診斷依據。支氣管激發試驗測定FEV1或PEF較吸葯前降低20%以上,表示氣道反應性增高。
過敏性哮喘治療葯物
(一)抗炎葯物
也稱作控制病情的葯物。由於哮喘的病理基礎是慢性過敏性炎症的,所以控制和消除慢性氣道炎症是哮喘的基本治療。常用的葯物是吸入的糖皮質激素和色酮類葯物。一些新的葯物,如白三烯調節劑、長效β2激動劑和控釋型茶鹼也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1、糖皮質激素(簡稱激素):
是當前防治哮喘最有效的葯物。吸入激素是控制哮喘穩定的最基本治療,是哮喘的第一線的葯物治療。吸入激素主要作用於呼吸道局部,所用劑量較小,葯物進入血液循環後在肝臟迅速被滅活,全身性不良反應少。常用的吸入激素有二丙酸培氯米松(Beclomethasone Dipropionate)、布地奈德(Budesonide)、氟尼縮松(Flunisolide)和曲安縮松(Triamcinolone Acetonide)等。近年已發展了一些新的活性更強的吸入激素,如氟替卡松(Fluticasone)等。其作用增強2倍,副作用少。藉助MDI、乾粉劑或持續霧化吸入。起效緩慢,需長期規律吸入一周以上才開始有效,最佳作用需要連續應用3個月以上才能達到。根據哮喘病情吸入劑量一般200~1200μg/d。
口服或靜脈用激素是中重度哮喘發作的重要治療葯物。按照病情需要選用合適的劑量和療程(),症狀緩解後逐漸減量和停用,序貫應用吸入激素。
2.脫敏治療:
也稱變應原疫苗治療,是哮喘的重要治療方法之一,其療效已經在鼻炎合並哮喘的患者中所證實。臨床上主要針對塵蟎和各種花粉進行脫敏治療。研究證實該療法能改變哮喘的自然進程並可在停止治療後維持數年的療效。許多學者主張舌下脫敏治療,由於舌下脫敏治療避免了反復注射的麻煩和痛苦,因此特別適合兒童。但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比較舌下脫敏治療是否和注射脫敏治療具有同樣的療效。
脫敏療法(SIT)是哮喘的一種特異性免疫治療,用於過敏原明確又難以避免的中、輕度慢性哮喘,可減輕發作,青年和兒童患者效果較好。由於對脫敏療法治療哮喘的療效尚有不同意見,且其治療時間長、起效慢,並有引起嚴重過敏反應的危險,因而使該療法的廣泛應用受到限制。 1997~1998年,WHO和歐洲變態反應與臨床免疫學會先後提出了關於哮喘患者採用SIT治療的建議:a.多種過敏原或非過敏原所致者,SIT無效;b.青少年效果比老年人好;c.SIT注射必須在無症狀期進行;d.患者FEV1在70 % pre以上;e.花粉哮喘是良好適應症;f.對動物過敏又不願放棄飼養者可行;g.交鏈黴菌和分枝孢子菌屬過敏者可行SIT。此外,抗原製作必須標准化,對多種抗原過敏者不宜施行脫敏療法。
3. 抗白三烯葯物:
包括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和合成抑制劑(5-脂氧酶抑制劑)。能成功應用於臨床的半胱氨醯白三烯受體拮抗劑有扎魯斯特(Zafirlukast 20mg每日兩次)和孟魯斯特(平奇 或順爾寧10 mg,每天一次) ,不僅能緩解哮喘症狀,且能減輕氣道炎症,具有一定的臨床療效,可以用於不能使用激素的患者或者聯合用葯。主要不良反應是胃腸道症狀,通常較輕微,少數有皮疹,血管性水腫,轉氨酶升高,停葯後可恢復正常。
4.益生菌降IgE免疫療法
抗過敏益生菌療法在治療過敏性鼻炎和哮喘中已經取得了顯著療效。有研究表示:過敏的小孩,腸道里的有益菌如乳酸桿菌屬比較少,雖然有數以萬計的乳酸菌菌株存在於自然界,但僅有極少數乳酸菌株具有抗過敏的特質,這種對「免疫耐受IgE分泌過多」具有特殊調節功效的菌株是唾液乳桿菌、嗜酸乳桿菌、鼠李糖乳桿菌、副乾酪乳桿菌和羅伊氏乳桿菌組合成欣敏康益生菌。唾液乳桿菌功效為降低血清IgE抗體,促進干擾素分泌提高Th1型免疫反應應答;而羅伊氏乳桿菌功效則為降低血清IgG,有助於減少過敏反應相關細胞激素IL-5的分泌,可以有效的提升人體的免疫系統,欣敏康加強型具有輔助調整過敏體質的能力。
對兒童過敏鼻炎的治療雖然復雜而長久,但只要經專科醫生的早期診斷,接受規范的治療,堅持治療,多數患兒可獲得明顯改善,兒童患過敏,家長不要氣餒,對於過敏體質的兒童應盡早使用欣敏康益生菌(專利抗過敏益生菌)調整過敏體質。也就是說,患有過敏疾病的兒童在經過適當的治療及改善過敏體質後,可以和正常的小朋友一樣健康成長,而且絕大多數人到成人之後可以不再受過敏性疾病的困擾。
5.抗組胺葯物:
由於哮喘為過敏性疾病,一旦確診就應該盡早給予抗組胺葯物。有效地控制過敏性鼻炎可以避免大多數哮喘發作或避免哮喘加重,因此使用抗組胺葯物治療過敏性鼻炎對改善哮喘病的預後具有重要意義。抗組胺葯物的普通劑量即可有效治療過敏性鼻炎來預防哮喘發作,加倍劑量可改善並發的哮喘症狀。給予抗組胺葯加偽麻黃鹼治療過敏性鼻炎-哮喘綜合症在改善鼻塞症狀的同時,更可改善哮喘症狀、提高PEF和減少支氣管擴張劑的用量。在兒童,上呼吸道感染和哮喘加重能被連續的抗組胺葯治療所控制。在過敏性體質兒童早期治療(Early Treatment of the Atopic Child ETAC)的研究中發現,連續抗組胺葯治療可降低哮喘病的發病率。
6.色苷酸二鈉
是一種非皮質激素抗炎葯物。作用機制尚未完全闡明,能夠穩定肥大細胞膜,抑制介質釋放,對其他炎症細胞釋放介質亦有一定的抑製作用。臨床使用較少。
不管怎麼樣,從這一刻開始,讓寶寶生活規律、飲食科學,容易過敏的東西少吃,哮喘發作的時候脹氣和難消化的東西也盡量別讓寶寶吃。很重要的一點,讓寶寶加強鍛煉,增添體質來改善呼吸功能,總之自己先強大起來,才能控制住哮喘這貨不是?哎,哮喘還是挺折騰的,沒哮喘的寶寶也別掉以輕心,要是感冒後護理不當,呼吸道感染也會誘發哮喘。最好是寶寶一有眼睛鼻子癢癢、打噴嚏流鼻涕、咳嗽、流淚這些苗頭,就早點治療起來。
Ⅱ 什麼原因會引起哮喘
根據目前的科學研究,哮喘的發病原因尚不明確,但普遍認為與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密切相關。比如在上一代中有嚴重的哮喘患者,則下一代比較容易患哮喘。部分人可能是上一代沒有哮喘患者,而自己患病。哮喘不是遺傳病,僅有遺傳傾向,即不是家族有人患病本人就一定患病,家族沒有人患病本人就一定不會患病。所以哮喘還與環境因素密切相關,比如經常接觸各種室內或室外的病原,如粉塵、顆粒、塵蟎、蟑螂等。阿司匹林、心得安等葯物也會引起哮喘,哮喘甚至跟運動、肥胖都有相關性。
Ⅲ 濕疹不及時治療會發展成鼻炎和哮喘,濕疹是怎麼回事
濕疹是因為所處的環境不幹凈整潔,身體里邊的毒氣不能及時的排出去,所以表現在身體上面,也有可能是因為一些東西過敏。
Ⅳ 【小兒特應性皮炎,中醫調治有妙方】特應性皮炎能根治嗎
受訪專家:廣東省中醫院傳統療法中心 陳秀華教授 博士研究生導師特應性皮炎是一種難治性、慢性、炎症性皮膚病,症狀可見多種多樣,以嚴重的皮膚瘙癢為主要特徵,伴有皮膚瘙癢、苔蘚化及瘢痕化。
本病可發於任何年齡段,多數在1周歲前發病,皮膚皮損首發於臉部雙頰、前額、頭皮部,對稱發生,以滲出為主,部分會波及軀乾和四肢。皮損開始為紅斑、乾燥、丘疹或鱗屑狀,其後可融合成高出皮膚的斑片。大部分嬰兒會於2周歲左右痊癒。
在嬰兒期,特應性皮炎與濕疹的表現大致相同,兩者區別在於是否存在遺傳性過敏體質。大量臨床研究中發現,患兒本人及其家庭成員對某些過敏源敏感性往往高於正常人。在兒童期,多見於嬰兒期持續演變,侍磨滾或嬰兒期濕疹預後至6~10周歲間再次發病。皮損以丘疹和苔蘚化為主,分布主要分布在肘窩和腘窩,中醫稱為「四彎風」。
立秋已過,秋季燥邪當令,人體容易因氣溫、濕度的改變而出現皮膚瘙癢、乾燥等不適,小兒嬌嫩的肌膚尤為明顯,季節的更替對特應性皮炎的患兒影響更甚。顏面、軀干及肘膝關節皮膚變得透紅,常因瘙癢難耐而抓得身上傷痕累累,不但影響外觀,連學習、生活、交友,甚至情緒、睡眠都會受到影響,其父母亦會為之寢食難安。
根據炎症分期可分為急性期、亞急性期及慢性期。
急性期:皮膚以紅斑基礎上的劇癢性丘疹和水泡為特徵,常伴有廣泛抓痕和嚴重的滲出、糜爛。
亞急性期:皮膚以紅斑、抓痕及鱗屑為特徵,瘙癢較急性期輕,常因搔抓繼發細菌感染。
慢性期:以皮膚增厚性板塊,色素沉著,苔蘚樣變以及纖維化丘疹為特徵,伴皮膚乾燥。
本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頗為復雜,至今尚未完全闡明,目前研究認為本病屬於皮膚過敏反應,因此也有「特應性皮炎馬拉松」的老余說法,即在特定的年齡階段,先後出現特徵性的變態反應臨床表現,並持續多年。隨著患兒的成長,某些症狀可能佔主導地位,而其他症狀減輕或完全消失。通常兒童特異性皮炎和食物過敏是首發症狀,逐漸發展為過敏性鼻炎,最終導致哮喘。
中醫認為,小兒「心常有餘,脾常不足」,本病病因為小兒先天稟賦不足,後天調養失衡,脾虛失運,水濕內停,濕邪犯膚所致。因脾虛、心火旺的病因病機貫穿始終,濕邪粘游瞎滯纏綿,故容易反復發作。在急性期和亞急性期,心火亢盛,應重於清心火,在慢性期則重於健脾祛濕。
若不幸家中小兒患有特應性皮炎,應及時就醫,在醫師的指導下口服葯物及使用外用葯物治療。
由於特應性皮炎的發病與飲食、環境、生活方式等由密切關系,因此,患兒的日常起居護理異常重要。
中醫特色治療——葯線點灸
葯線點灸,是用壯葯泡製的薴麻線,點燃後直接灼灸患者體表的一定穴位或部位,以治療和預防疾病的一種治療方法。該療法挖掘於民間,經研究整理提高,對特應性皮炎、蕁麻疹、濕疹、帶狀皰疹、銀屑病等皮膚疾病,瘙癢、腫塊、疼痛、痿痹、麻木、畏寒、發熱等症狀效果顯著,尤其是小兒特異性皮炎的中醫特色治療。
【作用機理】壯葯葯效、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溫熱刺激、經絡傳導、平衡氣血、調節免疫、通龍路火路氣機等,均為葯線點灸療法發揮內病外治作用的基礎;有祛風止癢、消炎止痛、消腫散結、活血化瘀等作用,灸後葯粉對破潰皮膚更有收斂止血、促進創口癒合等作用。
【操作方法】
1.取穴:用背八穴(肺俞雙、心俞雙、脾俞雙、腎俞雙)、天應穴(瘙癢或破潰皮膚)等。
2.持線:用食指和拇指持線的一端,露出線頭1-2厘米;
3.點火:即將露出的線端在燈火上點燃,如有火焰必須撲滅,只需線頭有炭火星即可;
4.施灸:將有火星線端對准穴位,順應腕和拇指屈曲動作,進行多次快速點灸直至火星熄滅,一按火來即起為一壯,以患者有輕微灼熱感或癢感為度,遺留葯粉不必捫去。一般一穴點灸一壯,可根據天應穴皮損面積大小加灸1-2壯。
【注意事項】
1.持線的著火端必須露出線頭,以略長於拇指端即可,太長不便點火,太短易燒著術者指頭;
2.操作時必須掌握火候,施灸時以線頭火星最旺時為點按良機,不要平按,要使火星著穴,
3.施灸時,要注意手法輕重,一般是以輕對輕(輕手法對輕病)、以重對重(重手法對重病),或以快對輕(快手法對輕病)、以慢對重(慢手法對重病)為原則;
4.灸後局部有灼燒感或癢感,不要用手抓破,以免感染;
5.灸前宜定好體位,一般以坐位或卧位為宜;
6.眼部禁灸,實熱者慎用。
親子按摩
小兒推拿按摩不但對患兒有調理身體的功效,而且通過身體接觸,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掌握好適當手法,對於小兒身心成長百利而無一害。
1、准備工作:避風,病人取坐位或卧位,全身(包括皮損區和非皮損區)塗抹潤膚劑後,輔予以按摩手法。
2、基本手法:
(1)發作期:清天河水,揉中脘,沿兩側膀胱經撫背;
(2)慢性期:摩腹,捏脊,揉按足三里。
(3)隨症加減:疹紅,滲液明顯者,加強清天河水;皮膚乾燥者,揉按三陰交;瘙癢明顯,揉按曲池,揉按風池,三陰交;夜眠差,猿猴摘桃;便溏,揉臍,加強摩腹;便干,揉天樞。每個手法操作3-5分鍾。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3、注意事項:
(1)因推拿要充分暴露皮膚,請注意保暖,可覆一層布單,在布單里的空間進行操作;
(2)按摩前,一定塗抹潤膚劑。最好在睡前或常規塗用潤膚劑後進行,一定避免直接摩擦皮膚,如有皮損,請暫停皮損部位的操作;
(3)小兒皮肉嬌嫩,動作宜輕柔而有節奏,以小兒舒適為度。
Ⅳ 濕疹不及時治療會發展成鼻炎和哮喘,這是為什麼呢
濕疹與體質有關,過敏性體質的人常常多發濕疹這種皮膚病,濕疹對身體沒有危害,不會引起過敏性哮喘,只是有過敏性體質者易引發哮喘,而且過敏性體質與家族遺傳有一定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