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過敏性濕疹艾灸治療你了解多少你聽說過哪些呢
過敏性濕疹,也就是由於接觸到過敏原而導致出現過敏反應,繼而引發濕疹症狀,患者多會有丘疹、瘙癢等表現,對於此病的治療則可以選擇通過葯物、中葯、艾灸等方法來進行,那麼下面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過敏性濕疹艾灸治療方法。
過敏性濕疹艾灸治療
1.曲池穴
位置:屈肘成直角,當肘彎橫紋盡頭處;屈肘,於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處取穴。
艾灸方法: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後,對准合谷穴和曲池穴熏灸。 艾條距離皮膚2~3厘米,使局部有溫熱感而不灼痛為宜,每次灸15-30分鍾,灸致局部皮膚產生紅暈為度
功效:清熱,除疹止癢,降逆活絡,祛風解表
關於過敏性濕疹艾灸治療方法就介紹到這里,想必大家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艾灸對於過敏性濕疹的治療是很有效的,此病患者則可以選擇通過這種方法來進行調理,幫助促進病情的快速恢復。(註:以上內容僅供了解,具體的操作須讓專業醫師來進行。)
Ⅱ 艾約透皮灸癢癢的是有效果了嗎
其實皮膚瘙癢艾灸這個問題的話有點籠統了,因為引起皮膚瘙癢的原因也是有很多的,例如有些人對外界的一些花粉或者某些物質過敏引起的瘙癢,也有一些人可能是濕疹或者說蕁麻疹之類的引起的,當然還有一些人可能患有皮膚病也會引起皮膚瘙癢的。
引起皮膚瘙癢的原因可能是濕熱內蘊肌膚,感受到風邪不得疏泄從而引起的皮膚瘙癢,這種情況一般多出現在青壯年身上!還有一些老年人可能是引起血虛生風,肌膚失養所致。
而且皮膚瘙癢的話可能是渾身一處或者多處,並且越撓越癢比較痛苦的,而且有些人可能會把皮膚撓破影響美觀等,如果晚間發作的影響睡眠並且導致白天沒什麼精神的。
所以如果皮膚瘙癢的話,那麼艾灸調理吧,艾灸效果很不錯的,無論是過敏引起的皮膚瘙癢還是因為蕁麻疹皮膚病方面引起的瘙癢都是可以通過艾灸調理的!首先的話建議大家可以患處艾灸,也就是哪裡感覺比較癢的話艾灸哪裡!其次的話大家可以艾灸肺俞穴,肺主皮毛,皮膚方面的問題首先就是艾灸肺俞穴的!之後大家在加上曲池穴,曲池穴可以調理癮疹、濕疹等效果很好的,主要作用就是清熱解表,散風止癢,消腫止痛!
肺俞穴:
曲池穴:
之後的話大家可以再加上血海穴和百蟲窩穴吧,血海穴的話可以化血為氣,運化脾血,因為血虛的原因導致皮膚瘙癢艾灸這個穴位效果很好的,血海穴也確實可以治皮膚瘙癢的!而百蟲窩穴的話可以祛風活血、驅蟲止癢的作用,主要調理蕁麻疹、濕疹、皮膚瘙癢等效果很好的!
血海穴:
百蟲窩:
之後大家可以在配上大椎穴以及足三里這兩個穴位吧,大椎穴可以補陽氣的,只要陽氣足了,那麼身體肯定不會有問題的,而足三里的話也是養生保健的大穴,溫經通絡、活血以及調理皮膚病方面問題效果也很好的。
Ⅲ 過敏皮膚癢止癢土偏方
過敏皮膚癢止癢土偏方
即將進入夏季,過敏皮膚就會較易出現瘙癢的症狀。而日常在家中沒有備有皮膚葯時,我們應該怎麼辦呢?過敏皮膚癢止癢土偏方來進行止癢,和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過敏皮膚癢止癢的土偏方。
過敏皮膚癢止癢土偏方1
1、水
用水來緩解過敏所引起的瘙癢是最簡單的方法,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多喝溫開水,不僅可稀釋血液中的過敏物質,還可促進過敏物質的排出;另一方面是用涼水擦洗皮膚或者用冰鎮的礦泉水來冷敷過敏處,可以起到鎮靜止癢的效果。這個方法對於輕微的過敏是比較有效的,但過敏嚴重的話則止癢效果不明顯。
2、西瓜皮
如果家裡有新鮮的西瓜,可以取西瓜皮在皮膚發癢的地方反復塗抹。西瓜皮具有清熱消腫、解毒去痱的作用,用西瓜皮的果肉部分塗抹皮膚可以緩解皮膚過敏所引起的瘙癢不適感,冰鎮西瓜皮的止癢效果更佳。
3、薄荷水
取新鮮的薄荷100克,加清水燒開,然後倒入干凈的木桶中,待溫度涼下來後,用薄荷水擦洗皮膚瘙癢處。薄荷具有清熱解毒、止痛止癢的作用,用薄荷水擦洗身體可以較快地緩解皮膚過敏所引起的瘙癢。
4、馬齒筧
取新鮮的馬齒筧適量,放入干凈的容器中搗碎,然後均勻地敷貼在皮膚過敏處,可用紗布蓋好,半小時後用清水洗凈。馬齒筧具有清熱利濕、消炎殺菌的作用,對於皮膚過敏所引起的瘙癢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5、魚腥草
取魚腥草適量,加清水燒開,然後倒入干凈的木桶中,待溫度涼下來後,用魚腥草水擦洗皮膚瘙癢處。魚腥草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炎的作用,對於皮膚過敏所引起的瘙癢有一定的效果。如果對魚腥草過敏就不能使用這個方法。
6、紫草油
取15克紫草,研成細末,然後用芝麻油拌勻。再將紫草油均勻地塗抹於皮膚過敏處,半小時後用清水洗凈。紫草具有清熱消腫、消炎解毒的作用,芝麻油可以加強消毒的'作用。用紫草油塗抹皮膚可以緩解過敏所引起的瘙癢紅腫等不適。
過敏皮膚癢止癢土偏方2
1、艾灸患處
家裡常備艾條,皮膚瘙癢時就可以直接艾灸灸瘙癢的地方,生殖器瘙癢也可以艾熏治療。皮膚比較敏感,艾條點燃後溫度較高,要注意距離,不要燙傷。
2、艾蒿洗澡
在端午節時家家戶戶都會買上兩根艾蒿放在家中應景,如果皮膚瘙癢難以入睡,濕疹復發,可以直接將家中艾蒿洗凈煮水,然後兌入涼水泡澡、沖澡,能止癢還能治療濕疹。
3、無花果葉洗澡
濕疹復發時,過敏等導致的皮膚瘙癢,潰爛,可以用新鮮的無花果的葉子洗凈,然後加入明礬煮水,將葯汁晾常溫後用毛巾敷貼,熱泡患處,用上一個星期也可以治療濕疹。
4、三黃粉配紫草油
家中可以買紫草油和黃芩、黃柏、大黃打成粉後一起調制密封,在濕疹復發時和皮膚過敏時皮膚瘙癢,直接用棉簽取出一點給擦在患處,堅持一天使用2—3次,3天濕疹就有好轉。
5、薄荷葉止癢
家中有種薄荷的,在家中過敏,皮膚瘙癢,濕疹復發瘙癢,還有蚊蟲叮咬時都可以直接將薄荷葉摘下,直接用手揉碎敷在患處,止癢效果明顯。
6、牛奶冰敷
濕疹瘙癢,難以入睡,家中並沒有止癢的葯材時,直接從冰箱取出一塊冰,在冰上倒入牛奶然後用紗布包住,冷敷濕疹處,可以有效的止癢。
Ⅳ 艾灸排毒止癢的方法
一.艾灸方法:
點燃一支艾條,燃燒端對著皮膚上方(專業叫法為穴位)約~30mm處熏灸或灼烤,一般每處位置熏烤10~30分鍾左右,至皮膚溫熱發紅,而又不致灼痛或燒傷皮膚為宜。因為手拿著艾條操作不方便,且易產生疲勞,可以配合使用各種艾灸器具,如溫灸盒、溫灸架、隨身灸等。
二.艾灸的位置:
我們知道了怎麼艾灸,是不是隨便熏烤什麼位置都能達到保健和治療的目的?不是的,艾灸的原理是依據中醫的經絡理論,刺激某處的穴位,達到調整全身的目的,不同的位置作用也不一樣。那麼我們在艾灸時,灸哪些位置才能達到我們想要的保健或治療目的?在這里,有幾個方法告訴大家:
1.依痛點來做為艾灸的位置。這一點請查看我的另一篇博文:不懂經絡如何艾灸?
2.我們可以到養生館、或中醫院,請專業人員給我們做按摩、針刺、艾灸、推拿等手法,她們做的位置就是我們可以在家裡自己做的位置。
3.查看一些艾灸書籍,了解一些附和我們身體狀況的經絡穴位。開始我們不清楚穴位的具體位置,可以上網查看大概位置,再用手按摩,體會哪處較周圍比較敏感,就在哪兒做艾灸。
4.我們了解一些常用的保健位置,比如足三里、三陰交、太沖、太淵、太溪、中脘、天樞、大椎等等,針對這些位置艾灸,可以增強體質,以達到預防疾病的目的。當然並不是每一個大穴,我們都要記,這些穴位,也是先依按摩來確定有沒有痛點、敏感點來重點做艾灸保健。
5.我們不需要了解很詳細的穴位,我們記想大體位置有什麼功效即可,如下:
a.)用艾條來回熏肚臍以下的小腹處,一周2~3次,一次30~40分鍾,促進小腹的血液循環。這種方法:可以補腎,又可以調理下焦,女孩還可以治療痛經等婦科病。
b.)腹部受涼、腹瀉等,用幾根艾條熏肚臍四周的位置,可以祛寒、治療腹瀉、便秘等調理中焦。
6. 具體的艾灸,要想達到治病的目的,擔心不知補瀉而影響健康。應該到正規的醫院進行艾灸,詳細說明你想在家做自我治療保健,要求醫生告訴你如何進行艾灸和具體位置。
三.家庭艾灸注意事項:
1.艾灸火力先小後大,灸量先少後多,程度先輕後重。這些都是根據自身的艾灸經驗自由掌握,時間長了就會運用自如。
2.在頭面、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處艾灸,灸量宜小;在腰腹部、肩及兩股等皮厚而肌肉豐滿處艾灸,灸量可大一點。
3.體質強壯者,灸量可以大;久病、體質虛弱、老人、小兒,灸量宜小。
4.艾絨易燃,在施完艾條灸後,一定要將火熄滅,避免發生火災。更多注意事項,可以查看我的另一篇博文:艾灸的注意事項和禁忌。
Ⅳ 皮膚瘙癢、紅腫、臉上起疙瘩…怎麼辦用一支艾條艾灸來解決
大家好,我是九選艾的艾小九,在多風的春季,你有沒有遇到 皮膚紅腫、瘙癢、發炎 ,臉上的小疙瘩不斷的時候,是不是和平時被風吹、像蟲子爬一樣,這里癢一下,那裡癢一下。
圖片
這時候,家裡的長輩就會告訴你要待在家裡, 不要出門,不要吹風 。醫生也會囑咐說,多穿點衣服,別讓風吹著了。
尤其是 體質弱的人 和 過敏體質的人 ,風一吹,更容易出現這種皮膚問題。比如說我們常見的 蕁麻疹 ,它不局限於一個位置,可能一開始只是一兩個部位癢,後來就變成了大片大片的癢、全身癢……
圖片
其實這就是中了 風 邪 的招!
「風邪」,出自中醫理論中的六大外感病邪,分別是 「風、 寒、暑、濕、燥、火」 。
圖片
其中,風為六大病邪之首, 《黃帝內經》就記載有:「風為百病之長」 之說!
風邪難治,便是因為與寒、痰、濕、燥、熱(火)等病邪聯合使人致病。因此,《針灸大成》說: 「在肌腠非熨火芮不能以達」 ,說的就是:調理風邪所致的皮膚病, 除了艾灸,其它辦法都難以抵達病灶 。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為何艾灸對風邪之症能有此奇效?
其一 ,是因為艾灸行氣通絡,溫經散寒、益氣扶陽、調節機體功能等功效; 其二 ,人體的穴位中有很多是具有祛風、調養氣血、調節免疫功能作用。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用艾灸調養,對於反復發作、經久不愈的皮膚病,可以起到很好的療效。從現代醫學研究看來,這是由於艾灸能有效調動一切內在的積極因素, 增強機體的防衛抗病能力 。
面對風邪所致的皮膚問題,小九老師推薦艾灸: 阿是穴、血海穴、百蟲窩、足三里穴、三陰交穴 。
1、阿是穴
根據 中醫經絡學的「近部選穴」法 ,凡是局部出現疼痛、腫脹、僵硬、條索狀突起等異常,說明這里一定存在著「筋脈拘急、氣血不通」的情況, 中醫便稱之為「阿是穴」,又稱「不定穴」 。
取穴方法 :阿是穴一般都隨病而定,多位於病變的附近,沒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稱。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為腧(輸),即人們常說的「有痛便是穴」。直接在瘙癢患處進行艾灸,可祛風止癢!
圖片
艾灸方法 :在瘙癢之處溫和灸, 每次灸10-15分鍾,每天1次 。
2、百蟲窩穴
百蟲窩 ,經外奇穴,本穴治療各種因蟲邪侵襲之病,有如直搗百蟲之窩穴,故名。艾灸百蟲窩, 祛風止癢!
祛病療疾 :蕁麻疹,風疹,皮膚瘙癢症、濕疹等。
快速取穴 :屈膝,在大腿內側,血海穴上1寸(大拇指指節寬為1寸), 左右兩腿上各一處 。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艾灸方法 :溫和灸, 每次灸10-15分鍾,每天1次, 左右兩腿上都要灸。
3、血海穴
血海穴 ,又名血郄、百蟲窠。一指沖脈,又稱十二經之海;為足太陽脾經腧穴。乃本經脈氣所發,為脾血歸聚之海,並善治血分病證,故名血海。本穴具有 祛風清熱、調和氣血 之功。
祛病療疾 :用於治療濕疹、蕁麻疹、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崩漏、陰部瘙癢疼痛、氣逆腹脹等。
快速取穴 :坐在椅子上,將腿綳直,在膝蓋內側會出現一個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塊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頂端就是血海穴,或者用自己的掌心蓋住膝蓋骨手掌自然張開,大拇指端下面便是血海穴, 左右兩腿上各一處 。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艾灸方法 :溫和灸, 每次灸10-15分鍾,每天1次, 左右兩腿上都要灸。
4、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 ,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 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 ,傳統中醫認為,按摩足三里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的作用。 艾灸足三里,健脾益胃!
對應的祛病療疾有: 風濕熱、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腎絞痛、膀胱炎、陽痿、遺精、盆腔炎、失眠等。
快速取穴 :坐位屈膝,用同側手張開虎口圈住髕骨外上緣, 餘4指向下,中指指尖所指處 即為足三里穴,按壓有酸脹感。左右兩腿各一處。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艾灸方法 :用艾條在此 溫和灸10-15分鍾,每天1次 ,左右兩腿處穴位均要灸。
5、三陰交穴三陰交穴 ,位於足太陰脾經穴位, 十總穴之一 ,為肝、脾、腎三者經脈交匯處,具有健脾、益氣、利濕、活血、調補肝腎的作用。 艾灸三陰交,滋陰清熱。
祛病療疾有 :腹痛,腸鳴,腹脹,泄瀉,便溏,月經不調,崩漏,帶下,陰挺,失眠,蕁麻疹,神經性皮炎等。
快速取穴 :位於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四指),脛骨內側緣後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左右兩小腿上各一處。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艾灸方法 :溫和灸, 每次灸10-15分鍾,每天1次, 左右兩腳上都要灸。
除了艾灸外,平時也可以 用艾草洗浴 ,艾葉中所含的精油物質,具有絕佳的止痛、收斂、止癢、抗菌等多種作用。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在生活上,也要注意一些細節: 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保持心情愉快,多想快樂的事情,學會自我調節; 多進行 體育 鍛煉,增強體質。
圖片
最後,即便瘙癢嚴重,也 切忌去劇烈搔抓 , 也不要用很熱的水去洗患部 ,容易導致皮膚受損。
Ⅵ 春天皮膚過敏奇癢難耐,艾灸才是調理之本
春暖花開的時節已至,也是皮膚和口鼻接觸各種過敏源的時機,民間有句說法: 「春天是百草回芽,百病易發的季節」 。
春季皮膚過敏症狀多呈現如刺癢、緊綳的感知症狀,或泛紅,脫屑,紅腫等的外顯症狀,當然更嚴重的是兩種症狀都有。
對抗過敏除了日常遠離過敏原外,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提高身體免疫力。 艾灸增強衛氣,提高人體免疫力,改變自己的過敏體質。
《靈樞.終始》說 「癢者陽也」 ,而春季正陽氣升發,故多皮膚瘙癢病症。
《類經》: 「癢者散動於肌腠,故為陽」 ,說明瘙癢之症多在表屬風。
春季風氣當令,春風一吹,各種皮膚病如雨後春筍般的冒頭,如:濕疹、蕁麻疹、帶狀皰疹、春季瘙癢症等等。
《針灸大成》里有一句話: 「在肌腠非熨火芮不能以達」。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但凡病位在肌腠的疾病,必須 使用艾灸等熨火之法才能抵達病灶,徹底治癒。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艾葉的成分揮發出來後,不僅能抑制殺滅房屋周圍環境中的細菌病毒,還可散布於人體皮膚上,殺滅進入人體皮膚表層的細菌病毒,並可在皮膚表層形成一道微膜屏障,以阻止細菌病毒的侵害。
並且,艾灸還有活血、消腫、止痛、收斂、止癢、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抗細菌、抗真菌等多種作用,幾乎是為皮膚病「量身定做」。
道地 健康 ·阿是穴
患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阿是穴,這是最主要的穴位。
皮膚病選取阿是穴時,接下來只需要堅持,一般都會有很好的效果。
道地 健康 · 血海穴
各種過敏性疾病主要與風邪有關,尤其是皮膚瘙癢、乾燥起屑、疹子等症狀。
改善過敏體質,血海穴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穴位。
道地 健康 · 大椎穴
對於陽氣不足、身體虛寒又易過敏的人群來說,用艾灸的方法將溫煦的力量由此穴位輸入體內,對於改善問題有著非常不錯的效果。
道地 健康 ·風市穴
風市偏走氣分,以祛風止癢為主,血海偏走血分,以活血止癢為要,二穴配伍,一氣一血,養血化濕,祛風止癢,適用於全身瘙癢的風症,效果很好。
如果皮膚病反復發作,可能是身體其他部位正氣有問題,可視情況加減穴位:
腸胃問題: 可以加灸中脘,胃俞,足三里,豐隆;
過敏或免疫力低下: 可以加灸關元,神闕,肺俞,足三里;
濕熱重: 可以加灸大椎,身柱,肺俞,血海等。
注意保暖,不受風。空腹,餐後一小時左右不宜灸,有出血傾向者不宜灸。
灸前,灸完喝300~500ml的溫水,切忌喝冷水或冰水。灸後半小時不要用冷水洗手,一小時內不洗澡。
要保持樂觀愉快,精心調養,勿過勞,清淡飲食;孕婦不灸;嚴重心臟病慎灸,脈搏每分鍾超100次者不灸。
Ⅶ 洗澡後皮膚發癢是怎麼回事艾灸有用嗎灸哪些地方
皮膚瘙癢症屬於神經精神性皮膚病,是一種皮膚神經官能症疾患,屬中醫「癢風」的范疇。其瘙癢發生於全身或局部,常常為陣發性,尤以夜間為重,中醫認為,風邪,濕邪,熱邪,血虛,蟲淫等為致病的重要原因,治療應以疏風祛濕,清熱解毒,養血潤燥,活血化瘀為原則,以達到驅邪扶正止癢的功效。
參考穴位如下:
灸曲池穴--清肌膚之熱,又清胃腸濕熱,起到搜風止癢的作用;
灸血海穴--養血潤燥,祛風止癢;
灸膈俞穴--活血止癢;
灸足三里穴--鎮靜安神,通絡活血,調理皮膚。
謝謝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