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過敏知識 » 蒲公英治療神經性皮炎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蒲公英治療神經性皮炎

發布時間: 2023-06-12 23:13:35

1. 神經性皮炎中醫怎麼治

  1. 局部治療可選用純中草葯膏魯濟克炎王塗於患處,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止癢、消腫止痛的效果。它適用於各種皮炎的調理與養護。

  2. 神經性皮炎又稱慢性單純性苔蘚。是以陣發性皮膚瘙癢和皮膚苔蘚化為特徵的慢性皮膚病。為常見皮膚病,多見於成年人,兒童一般不發病。精神因素目前認為是發生本病的主要誘因,情緒波動、精神過度緊張、焦慮不安、生活環境突然變化等均可使病情加重和反復。局部刺激、化學物質刺激、昆蟲叮咬、陽光照射、搔抓等,均可誘發本病的發生。希望可以幫到你

2. 蒲公英有什麼用途能夠治療病痛嗎

在農村路邊或者田野上,經常會看到蒲公英,風兒輕輕一吹,蒲公英的種子飄散到四面八方。蒲公英是一種深受人們喜愛的植物,不但可以食用,而且可以作為葯材。蒲公英有清熱解毒、消腫利尿的作用,經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熱等症狀,有時也可以治療肝火發炎引起的腫痛等。

蒲公英無論食用還是葯用,對於人們的身體健康都有益處,是可以治療病痛的。蒲公英在葯用時,建議請教專業的中醫後使用,以免影響療效。





3. 神經性皮炎可以吃什麼中成葯

注意生活規律,調整神經系統機能,避免過度緊張和精神刺激,限制酒類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如酒、咖啡)等。更須避免日曬、搔抓摩擦、熱水肥皂燙洗等物理刺激。常用葯物內服鎮靜劑及調節植物神經功能葯,如谷維素、維生素B1、安定、撲爾敏、賽庚定、新敏樂。小片苔蘚樣皮損,可用強地松龍或去炎松混懸液加入1%普魯卡因(1∶5)作局部封閉,一周一次。外用皮質類固醇激素霜劑或軟膏,如0.25%氟氫可的松、二甲亞碸、10%松餾油等。硬膏,如皮炎靈、膚疾寧敷貼,隔日換葯一次。皮膚苔蘚化明顯者,可塗以5%水楊酸10%黑豆餾油軟膏,或糠油泥膏外用。局限性苔蘚樣變皮損可用物理及放射療法,有蠟療、淺層X線照射。放射性同位素32P、鍶85Sr局部貼敷及液氮冷凍療法等
家庭治療措施
●使用糊葯
把金印草根粉末與維生素E油混合,並調入一些蜂蜜,直到混合物呈均勻、松軟的糊狀,然後敷在患部,能夠起到去癢以及促進復原的作用。
●避免含免麩質的食物
小麥、裸麥(黑麥)、燕麥、大麥等含麩質的食物應避免食用,六周後,即有助於控制皮膚炎。
●避免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乳製品、糖、白麵粉、脂肪、油炸食物、加工食品等易引起皮膚過敏,因此要盡量避免此類物質。
●補充營養素
①維生素B群
每天服用3次。維生素B群是皮膚健康及血液循環正常所需之物,並能幫助細胞再生。
②海帶
每天5錠。海帶是修護組織所必需的礦物質。
③維生素F
可促使皮膚有光澤。
④維生素E
每天400Iu,漸增。可以緩解皮膚搔癢及乾燥。
⑤鋅
每天100毫克(勿超過此量)。可以幫助組織復原。
⑥維生素A乳劑
可以使皮膚光滑,預防皮膚乾燥
⑦維生素D
可幫助組織修復。
●天然葯草
治痢草根、蒲公英、保哥果及紅苜蓿等均有助於症狀緩解。

4. 蒲公英能治皮膚病嗎

蒲公英是我們生活當中常見的一種野菜,同時蒲公英還是一種常見的中葯,有很高的葯用價值,在治療一些皮膚疾病方面的作用也是比較不錯的,蒲公英最明顯的治療功效就是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對於金黃色葡萄菌以及皮膚真菌感染,都有一定的抑制的效果,所以說在得了皮膚疾病的時候也可以使用蒲公英來治療。
蒲公英能治皮膚病嗎
蒲公英是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全草,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功。葯理學研究證實,蒲公英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皮膚真菌有明顯抑製作用,對一些皮膚病有確切的治療效果。喝蒲公英水會對治療牛皮癬患者產生一定的積極作用,可以提高牛皮癬患者的免疫力,降低牛皮癬的復發率。但同許多偏方一樣,喝蒲公英水也只能作為輔助,把治療的全部希望都寄託在它身上,是不科學的。
蒲公英植物體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膽鹼、有機酸、菊糖等多種健康營養成分,同時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等,有豐富的營養價值,性寒、味甘苦,可生吃、炒食、做湯,是葯食兼用的植物。蒲公英的主要功能是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濕退黃,同時具有光譜抗菌的作用,還能激發機體的免疫能力,達到利膽保肝的工效。從蒲公英乾料中提取的黃酮類物質,具有可治療癰腫疔毒、治療肺癰咳痰、治療濕熱黃疸、治療小便淋瀝澀痛、治療乳癰等作用。蒲公英葉子還有改善濕疹、舒緩皮膚炎、關節不適的凈血工效。
蒲公英泡水的禁忌:1、低血壓者不要喝蒲公英根泡水,有一定的降壓效果,所以低血壓者要慎用。2、脾胃虛寒者,不單獨飲用蒲公英性寒,對於脾胃虛寒的人來說,如果還想要蒲公英的養生效果,那麼,不宜單獨飲用蒲公英,可以添加溫和之物中和一下後在飲用,如加點玫瑰花、紅棗、薑片等,或者選擇復方的蒲公英茶泡水喝。3、冷涼後不喝炎熱夏季,大家都喜歡喝冷的東西,但是蒲公英泡水要喝溫熱的,放涼之後最好不要再喝,否則可能引起腹瀉等不適。4、一次不能過量喝對於正常體質的人來說,蒲公英也不是喝的越多越好,一般每天飲用量在3-5g即可,過量飲用蒲公英就像大量飲用冰水一樣,也是會有傷身的可能的。

5. 神經性皮炎可以選擇哪些葯方治療

神經性皮炎又名慢性單純性苔癬,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皮膚神經功能障礙性皮膚病。好發於頸項、上眼瞼處,基本皮損為針頭至米粒大小的多角形扁平丘疹,淡紅、淡褐色或正常膚色,質地較為堅實而有光澤,表面可覆有糠秕狀非薄鱗屑,久之皮損漸融合擴大,形成苔癬樣變,自覺陣發性瘙癢,常於局部刺激、精神煩躁時加劇。

本病相當於中醫學「牛皮癬」、「攝領瘡」等范疇。

【方一】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木鱉子60克,陳醋500克。

【功用】舒肝清熱,疏風止癢。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方中木鱉子攻毒療瘡,消腫散結;陳醋殺菌。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木鱉子具有抗炎作用;陳醋抑菌。

【用法】土鱉子去殼,烤乾後研成細末,放入陳醋內浸泡7天,每日搖動2次。先用綠茶水清洗患處,然後用葯液直接塗搽,每日2~3次。

【按語】對皮膚無刺激性,但有一定毒性,防入口。

【方二】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木槿皮、蛇床子、百部根各30克,五倍子24克,密陀僧18克,輕粉6克。

【功用】舒肝清熱,疏風止癢。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方中木槿皮、蛇床子、密陀僧、輕粉殺蟲止癢,燥濕;百部根據有殺蟲滅虱作用。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木槿皮、蛇床子、百部、密陀僧、輕粉對皮膚癬菌有抑製作用;五倍子收斂止血,收濕斂瘡。

【用法】上葯共研細末,用時以皂角水洗患處,再以醋調葯粉成糊狀,敷於患處,每日1次。

【方三】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首烏12克,牡丹皮4.5克,生地黃12克,熟地黃9克,當歸9克,紅花、地膚子各4.5克,白蒺藜3克,僵蠶、元參、甘草各3克。

【功用】舒肝清熱,疏風止癢。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牡丹皮、生地黃、元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且牡丹皮、當歸、紅花活血養血祛瘀,何首烏、熟地黃補益精血,地膚子清熱利濕止癢、白蒺藜疏肝平肝祛風,僵蠶祛風化痰散瘀,甘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生地黃能抗炎、抗過敏;元參對多種細菌有抑製作用;牡丹皮能抗炎、抑制血小板凝集,並對多種致病菌及致病性皮膚真菌有抑製作用;當歸有抗血栓作用,顯著促進血紅蛋白芨紅細胞的生成;紅花的醇提物和水提物有抗炎、免疫抑製作用;何首烏、熟地黃能增強機體免疫力;地膚子抑制多種皮膚真菌,抑制遲發型超敏反應;白蒺藜能提高機體免疫力,抗衰老,抗過敏;僵蠶具有抗炎抑菌的作用;甘草能抗潰瘍、抗炎、抗過敏、抗菌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四】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細辛、良姜、官桂各1.5克,95%酒精100克,甘油適量。

【功用】溫經散寒,通脈止癢。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細辛溫經散寒,祛風通竅;良姜溫中散寒,官桂補火助陽,溫經通脈。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細辛能抗炎、抑菌、擴張血管;良姜具有鎮痛、抗炎、抗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官桂抑制真菌、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

【用法】前3味葯研成細末,入酒精中浸泡1周,過濾後加入適量甘油即成。用此葯塗患處,1日2次。

【方五】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生薏苡仁、珍珠母各30克,乾地黃、白鮮皮各15克,當歸、川芎、赤芍、防風、荊芥、五味子各10克。

【功用】舒肝清熱,疏風止癢。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方中薏苡仁清熱排膿;珍珠母安神;乾地黃、赤芍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白鮮皮清熱燥濕,祛風解毒;當歸、川芎補血調經,活血止痛;防風、荊芥祛風解表;五味子收斂固澀,益氣生津。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地黃、赤芍、防風、荊芥具有抗炎抗過敏作用;白鮮皮可抑制多種癬菌;川芎改善微循環,抗組胺作用;五味子提高免疫力。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六】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山楂適量。

【功用】殺菌、散瘀、止癢。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方中山楂行氣散瘀。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山楂具有增強免疫、抑菌作用。

【用法】將山楂搗爛取汁,塗搽於患處,每日3次。

【方七】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山楂50克,野菊花、蒲公英、黃芩、黃連、銀花各15克,地丁、大黃各10克。

【功用】清熱,解毒,涼血。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方中山楂行氣散瘀;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熱解毒;黃芩、黃連、金銀花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大黃清熱瀉火,涼血解毒。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山楂具有增強免疫、抑菌作用;野菊花、金銀花、黃芩、黃連抗炎抑菌。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八】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生地黃20克,牡丹皮15克,梔子15克,柴胡15克,當歸10克,香附15克,僵蠶10克,蟬蛻20克,刺蒺藜20克,白鮮皮30克,甘草15克。

【功用】清肝瀉火,疏肝理氣止癢。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方中生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牡丹皮、梔子清熱涼血,活血祛瘀;柴胡、香附、刺蒺藜疏肝解郁;當歸活血調經;蟬蛻疏散風熱;白鮮皮清熱燥濕,祛風解毒;甘草調和諸葯。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生地黃、牡丹皮、柴胡、甘草具有抗炎抗過敏作用;香附抑菌;刺蒺藜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九】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陳茶葉、艾葉各6克,老薑50克,紫皮大蒜2頭,食鹽少許。

【功用】消炎殺菌。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方中艾葉、陳茶葉、老薑、紫皮大蒜有消炎殺菌作用。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老薑具有抑菌抗炎作用;紫皮大蒜抗炎增強免疫作用。

【用法】將前4味煎湯,然後放入食鹽。1劑分2日用,外洗患處。

【方十】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陳醋500克,苦參200克。

【功用】舒肝清熱,疏風止癢。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方中苦參清熱燥濕,殺蟲;陳醋殺菌。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苦參抗炎抗過敏;陳醋具有抑菌作用。

【用法】將苦參入醋中浸5天,先將患處用溫開水洗凈,抓搔,然後搽葯。早晚各1次。

【方十一】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木槿皮、米醋各適量。

【功用】清熱利濕,殺蟲止癢。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方中木槿皮清熱利濕,解毒止癢;米醋殺菌。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木槿皮、米醋可殺菌。

【用法】將木槿皮火煅存性,研為細末,加入米醋調勻成糊狀,塗敷患處。

【方十二】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陳醋500克。

【功用】舒肝清熱,疏風止癢。

【主治】神經性皮炎。

【方解】方中陳醋收斂、固澀,殺菌之用。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陳醋可抑菌。

【用法】將醋入鍋中熬至50克。患處用溫開水洗凈,搽之。早晚各1次。

6. 急!100分!神經性皮炎怎麼辦啊!

我就有神經性皮炎,起先也是從脖子上開始長的,中葯吃了很久,花了不內少的錢,然後上火和容吃一些辛辣的東西還是會犯,這個要特別的注意,神經性皮炎我感覺是不能根治的,只能控制。
如果不想花很多的錢可以試一下「鹽酸西替利嗪片」和「康酸莫米松軟膏」,我用過,很好用,我用了大概3天就好了!還不貴,我買一共才花了不到40元。剩下的就是要自己注意了!

蛻皮、結痂、長厚都正常!盡量控制別抓,趕緊治療吧!

7. 蒲公英的能治過敏性皮炎嗎

你好,蒲公英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作用。有利尿、緩瀉、退黃疸、利膽、助專消化,增食慾,治療屬胃及十二指腸潰瘍,還可防治癌。還有改善濕疹、舒緩皮膚炎、關節不適的凈血功效,根則具有消炎作用,其花朵煎成葯汁可以去除去雀斑。所以對皮膚過敏也是有一定作用的,但不能僅用它治療皮膚過敏,聯合其他方式治療。